CN217424687U - 检漏装置 - Google Patents

检漏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424687U
CN217424687U CN202220538131.5U CN202220538131U CN217424687U CN 217424687 U CN217424687 U CN 217424687U CN 202220538131 U CN202220538131 U CN 202220538131U CN 217424687 U CN217424687 U CN 21742468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rol valve
detection assembly
detection
assembly
st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538131.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不公告发明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xi Lead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xi Lead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xi Lead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xi Lead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538131.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42468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42468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42468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xamining Or Testing Airtightnes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检漏装置,包括密封箱、第一检测组件及第二检测组件。密封箱具有用于容置工件的密封腔;第一检测组件和第二检测组件均包括连通状态、检测状态以及排气状态。电池放置于密封腔内,先将第一检测组件切换连通状态,并将第二检测组件切换至排气状态,通过抽气装置对密封腔抽真空,然后将第一检测组件切换至检测状态,检测密封腔内是否存在挥发气体,从而判断是否电池是否发生泄漏。而后续对另一个电池进行检测时,可将第一检测组件切换至排气状态以排出残余气体,并通过第二检测组件对密封腔内的电池进行检漏。如此,第一检测组件和第二检测组件可交替运行,无需等待检测组件中残余气体排出,提高了泄漏检测效率。

Description

检漏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检漏装置。
背景技术
在锂电池生产线中,对于注液终封后的软包电池需要进行泄漏检测。泄漏检测通常在真空状态下进行,但由于抽真空后,管路及传感器内会有残余气体,会影响检测精确度,因此检测完成后,需等待管路及传感器内的残余气体排出,传感器复位时间长,导致软包电池泄漏检测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的电池泄漏检测效率低的问题,提供一种检测效率高的检漏装置。
一种检漏装置,包括:
密封箱,具有用于容置工件的密封腔;
第一检测组件,连接于所述密封箱,用于检测工件的挥发气体;及
第二检测组件,连接于所述密封箱,用于检测工件的挥发气体;
其中,所述第一检测组件和所述第二检测组件均包括连通状态、检测状态以及排气状态;
当所述第一检测组件或所述第二检测组件处于所述连通状态时,所述第一检测组件或所述第二检测组件连通所述密封腔和抽气装置;
当所述第一检测组件或所述第二检测组件处于所述检测状态时,所述第一检测组件或所述第二检测组件与所述密封腔连通,且与抽气装置分隔;
当所述第一检测组件或所述第二检测组件处于所述排气状态时,所述第一检测组件或所述第二检测组件与所述密封腔分隔。
通过设置上述的检漏装置,电池放置于密封腔内,先将第一检测组件切换连通状态,并将第二检测组件切换至排气状态,通过抽气装置对密封腔抽真空,然后将第一检测组件切换至检测状态,检测密封腔内是否存在挥发气体,从而判断是否电池是否发生泄漏。而后续对另一个电池进行检测时,可将第一检测组件切换至排气状态以排出残余气体,并通过第二检测组件对密封腔内的电池进行检漏。如此,第一检测组件和第二检测组件可交替运行,无需等待检测组件中残余气体排出,提高了泄漏检测效率。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密封箱包括底板及箱体,所述底板用于承载工件,所述箱体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底板,以与所述底板围合形成所述密封腔,所述第一检测组件和所述第二检测组件均连接于所述箱体。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检漏装置还包括机架及升降驱动件,所述箱体及所述升降驱动件均设置于所述机架,且所述升降驱动件与所述底板传动连接,以驱动所述底板沿第一方向往复移动,所述底板移动的过程中具有密封位置;
当所述底板位于所述密封位置时,所述底板与所述箱体连接,以围合形成所述密封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检漏装置还包括平移驱动件,所述平移驱动件设置于所述机架,且与所述升降驱动件传动连接,以驱动所述升降驱动件沿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的第二方向往复移动,所述升降驱动件移动的过程中具有对应位置;
当所述升降驱动件位于所述对应位置时,所述底板与所述箱体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对应,以使所述底板可沿所述第一方向移动至所述密封位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箱体包括透明顶板以及侧板,所述侧板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透明顶板,所述底板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侧板背离所述透明顶板的另一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检漏装置还包括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连接于所述密封箱,且与所述密封腔连通,所述连接组件包括导通状态及截止状态;
当所述连接组件处于所述导通状态时,所述密封腔通过所述连接组件与外界连通;
当所述连接组件处于所述截止状态时,所述连接组件分隔所述密封腔与外界。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组件包括第一连接管及第一控制阀,所述第一连接管连接于所述密封箱,且与所述密封腔连通,所述第一控制阀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管,用于控制所述第一连接管的通断。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检测组件包括第二连接管、第二控制阀、第三控制阀及第一检测器,所述第二连接管一端与所述密封箱连接,且与所述密封腔连通,另一端用于与抽气装置连通,所述第二控制阀和所述第三控制阀均设置于所述第二连接管,且所述第二控制阀位于所述第三控制阀靠近所述密封箱的一侧,所述第二控制阀和所述第三控制阀均用于控制所述第二连接管的通断,所述第一检测器设置于所述第二连接管,且位于所述第二控制阀和所述第三控制阀之间,用于检测工件的挥发气体。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检测组件包括第三连接管、第四控制阀、第五控制阀及第二检测器,所述第三连接管的一端与所述密封箱连接,且与所述密封腔连通,另一端用于与抽气装置连通,所述第四控制阀和所述第五控制阀均设置于所述第三连接管,且所述第四控制阀位于所述第五控制阀靠近所述密封箱的一侧,所述第四控制阀和所述第五控制阀均用于控制所述第三连接管的通断,所述第二检测器设置于所述第三连接管,且位于所述第四控制阀和所述第五控制阀之间,用于检测工件的挥发气体。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检漏装置还包括连通管及过滤件,所述连通管同时所述第二连接管远离所述密封箱的另一端、所述第三连接管远离所述密封箱的另一端以及抽气装置连通,所述过滤件设置于所述连通管,用于过滤流经所述连通管的气体。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检漏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检漏装置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如图1及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检漏装置100,包括密封箱10、第一检测组件20及第二检测组件30。
密封箱10具有用于容置工件200的密封腔,第一检测组件20和第二检测组件30均连接于密封箱10,且均用于检测工件200的挥发气体。第一检测组件20和第二检测组件30均包括连通状态、检测状态以及排气状态。
当第一检测组件20或第二检测组件30处于连通状态时,第一检测组件20或第二检测组件30连通密封腔和抽气装置。
当第一检测组件20或第二检测组件30处于检测状态时,第一检测组件20或第二检测组件30与密封腔连通,且与抽气装置分隔。
当第一检测组件20或第二检测组件30处于排气状态时,第一检测组件20或第二检测组件30与密封腔分隔。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工件200为电池,挥发气体为电池中电解液的挥发气体。
通过设置上述的检漏装置,电池放置于密封腔内,先将第一检测组件20切换连通状态,并将第二检测组件30切换至排气状态,通过抽气装置对密封腔抽真空,然后将第一检测组件20切换至检测状态,检测密封腔内是否存在挥发气体,从而判断是否电池是否发生泄漏。而后续对另一个电池进行检测时,可将第一检测组件20切换至排气状态以排出残余气体,并通过第二检测组件30对密封腔内的电池进行检漏。如此,第一检测组件20和第二检测组件30可交替运行,无需等待检测组件中残余气体排出,提高了泄漏检测效率。
需要解释的是,当第一检测组件20或第二检测组件30处于排气状态时,第一检测组件20或第二检测组件30与抽气装置连通,而与密封腔分隔,故可以通过抽气装置对第一检测组件20或第二检测组件30抽真空,从而将第一检测组件20或第二检测组件30内的残余气体抽出。
可以确定的是,第一检测组件20检测的过程中第二检测组件30处于排气状态,而第一检测组件20和第二检测组件30能够交替运行,故第二检测组件30对密封腔内的电池进行检测的过程中,第一检测组件20也始终处于排气状态,从而将第一检测组件20中的残余气体排出。
而第二检测组件30的检测过程与第一检测组件20的检测过程中相同,先将第二检测组件30切换至连通状态,通过抽气装置对密封腔进行抽真空,然后将第二检测组件30切换至检测状态,检测密封腔内是否存在挥发气体。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第一检测组件20与第二检测组件30互不连通,可以是第一检测组件20和第二检测组件30通过两个抽气装置进行抽气,也可以是第一检测组件20和第二检测组件30依次与同一个抽气装置连接,还可以是与同一抽气装置连接,但是互不干扰。
在一些实施例中,密封箱10包括底板11及箱体12,底板11用于承载工件200,箱体12可拆卸地连接于底板11,以与底板11围合形成密封腔,第一检测组件20和第二检测组件30均连接于箱体12。
需要说明的是,底板11上设置有定位结构,可通过将底板11拆离箱体12,然后将工件200通过定位机构定位于底板11上,再将底板11与箱体12连接,即可实现将工件200放置于密封腔内。
另外,为了保证密封腔的密封性,底板11上还设有密封圈。
在一些实施例中,箱体12包括透明顶板及侧板,侧板的一端连接于透明顶板,底板11可拆卸地连接于侧板背离透明顶板的另一端,以围合形成上述的密封腔。如此,在对密封腔抽真空时,可通过透明顶板观察密封腔内的电池是否发生变形,从而直接判断电池的密封性能。
在一些实施例中,检漏装置还包括视觉组件,视觉组件设置于透明顶板远离底板11的一侧,用于检测密封腔内的电池的形状和大小,从而根据形状和大小判断电池在密封腔抽真空的过程中是否发生形变,进而判断电池的密封性能。
在一些实施例中,检漏装置还包括机架41及升降驱动件42,箱体12及升降驱动件42均设置于机架41,且升降驱动件42与底板11传动连接,以驱动底板11沿第一方向往复移动,底板11移动的过程中具有密封位置。
当底板11位于密封位置时,底板11与箱体12连接,以围合形成密封腔。
其中,第一方向为图1和图2中的上下方向,且为实际应用中的竖直方向。
具体地,升降驱动件42为气缸。
在一些实施例中,检漏装置还包括平移驱动件43,平移驱动件43设置于机架41,且与升降驱动件42传动连接,以驱动升降驱动件42沿第二方向往复移动,升降驱动件42移动的过程中具有对应位置。
当升降驱动件42位于对应位置时,底板11与箱体12在第一方向上对应,以使底板11可沿第一方向移动至密封位置,与箱体12连接围合形成密封腔。
其中,第二方向与第一方向垂直,第二方向为图1中垂直纸面的方向,且为图2中的左右方向。
可以理解的是,平移驱动件43驱动升降驱动件42沿第二方向移动离开对应位置,使得底板11从箱体12的正下方移出,将电池放置于底板11上,接下来平移驱动件43驱动升降驱动件42移动回对应位置,而后再通过升降驱动件42驱动底板11上升至与箱体12连接,从而围合形成密封腔,并且电池位于密封腔内。
具体地,平移驱动件43为电缸或气缸。
在一些实施例中,检漏装置还包括连接组件50,连接组件50连接于密封箱10,且与密封腔连通,连接组件50包括导通状态及截止状态。
当连接组件50处于导通状态时,密封腔通过连接组件50与外界连通;当连接组件50处于截止状态时,连接组件50分隔密封腔与外界。
以第一检测组件20对工件200进行检漏为例进行说明:
连接组件50先处于截止状态,而在第一检测组件20进入连通状态,抽气装置对密封腔抽真空,抽真空之后通过第一检测组件20进入检测状态,检测完成后,需要对密封腔破真空以方便分离箱体12与底板11时,连接组件50进入导通状态对密封腔破真空,同时第一检测组件20进入连通状态,抽气装置动作对密封腔和第一检测组件20进行排气。排气后将第一检测组件20切换至排气状态,抽气装置对第一检测组件20进行抽真空以进一步对第一检测组件20进行排气。
实际应用中,连接组件50包括第一连接管51及第一控制阀52,第一连接管51连接于密封箱10,且与密封腔连通,第一控制阀52设置于第一连接管51,用于控制第一连接管51的通断。
换而言之,当第一控制阀52打开时,连接组件50处于导通状态,而当第一控制阀52关闭时,连接组件50处于截止状态。
同时,需要说明的是,在不设置连接组件50的情况下,在检测完成后,可通过将第一检测组件20或第二检测组件30切换至连通状态对密封腔进行破真空,破真空后将底板11与箱体12分离,然后将第一检测组件20或第二检测组件30切换至排气状态,抽气装置对第一检测组件20或第二检测组件30抽真空即可。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检测组件20包括第二连接管21、第二控制阀22、第三控制阀23及第一检测器24,第二连接管21一端与密封箱10连接,且与密封腔连通,另一端用于与抽气装置连通,第二控制阀22和第三控制阀23均设置于第二连接管21,且第二控制阀22位于第三控制阀23靠近密封箱10的一侧,第二控制阀22和第三控制阀23均用于控制第二连接管21的通断,第一检测器24设置于第二连接管21,且位于第二控制阀22和第三控制阀23之间,用于检测工件200的挥发气体。
假设第二连接管21内第二控制阀22与第三控制阀23之间的空间为检测空间,第一检测器24位于检测空间内。
需要解释的是,当第一检测组件20处于连通状态时,第二控制阀22和第三控制阀23均打开,抽气装置通过第二连接管21与密封腔连通,从而对密封腔抽真空。
当第一检测组件20处于检测状态时,第二控制阀22打开,第三控制阀23关闭,检测空间与密封腔连通,且与抽气装置分隔,第一检测器24可检测密封腔内是否存在电池的挥发气体。
当第一检测组件20处于排气状态时,第二控制阀22关闭,第三控制阀23打开,检测空间与密封腔分隔,但与抽气装置连通,抽气装置对检测空间抽真空,以将检测空间内的残余气体抽出。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检测组件30包括第三连接管31、第四控制阀32、第五控制阀33及第二检测器34,第三连接管31的一端与密封箱10连接,且与密封腔连通,另一端用于与抽气装置连通,第四控制阀32和第五控制阀33均设置于第三连接管31,且第四控制阀32位于第五控制阀33靠近密封箱10的一侧,第四控制阀32和第五控制阀33均用于控制第三连接管31的通断,第二检测器34设置于第三连接管31,且位于第四控制阀32和第五控制阀33之间,用于检测工件200的挥发气体。
由于第二检测组件30的结构与第一检测组件20的相同,故同理可知,当第二检测组件30处于连通状态时,第四控制阀32和第五控制阀33均打开;当第二检测组件30处于检测状态时,第四控制阀32打开,第五控制阀33关闭;当第二检测组件30处于排气状态时,第四控制阀32关闭,第五控制阀33打开。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检测器24和第二检测器34均为气味传感器,气味传感器的内部媒介与电解液的挥发气体进行反应,输出电压值,而后系统根据电压值的波动范围判断电池是否泄漏。
在一些实施例中,检漏装置还包括连通管60,连通管60同时与第二连接管21远离密封箱10的另一端、第三连接管31远离密封箱10的另一端以及抽气装置连通。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检测组件20和第二检测组件30之间通过连通管60连通,而连通管60可与一个抽气装置连通,降低抽气成本。同时,本实施例中,第一检测组件20和第二检测组件30还均包括断开状态。
当第一检测组件20或第二检测组件30处于断开状态时,第一检测组件20或第二检测组件30与密封腔以及抽气装置分隔,以避免第一检测组件20和第二检测组件30检测时相互影响。
同时可以理解的是,当第一检测组件20对工件200进行检测时,第二检测组件30处于断开状态;同理当第二检测组件30对工件200进行检测时,第一检测组件20处于断开状态。
在一些实施例中,检漏装置还包括过滤件,过滤件设置于连通管60,用于过滤流经连通管60的气体,以过滤挥发的电解液。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在此结合图1对上述实施例中第一检测组件20的检测过程中进行说明:
初始时,底板11与箱体12连接,密封腔内没有电池,第一控制阀52、第二控制阀22、第三控制阀23、第四控制阀32及第五控制阀33均关闭。
先通升降驱动件42驱动底板11下降,然后平移驱动件43驱动升降驱动件42移出对应位置,机械手将电池放置于底板11上,定位结构将电池固定,然后平移驱动件43驱动升降驱动件42移动到对应位置,升降驱动件42再驱动底板11上升至与箱体12连接,形成密封腔。
底板11与箱体12连接后,打开第二控制阀22和第三控制阀23,抽气装置动作,对密封腔抽真空,抽真空的过程中可通过视觉组件检测电池是否发生形变,如果未发生形变则继续后续操作。
在真空度符合要求后,关闭抽气装置和第三控制阀23,第一检测器24检测密封腔内是否存在挥发气体,检测完成后打开第一控制阀52和第三控制阀23,同时抽气装置动作,以对密封腔破真空以及替换密封腔和第二连接管21内的气体。
接下来关闭第一控制阀52和第二控制阀22,抽气装置将检测空间内的气体抽出,以使得检测空间内的残余气体排出,残余气体排出后关闭第三控制阀23和抽气装置。然后升降驱动件42驱动底板11下降,平移驱动件43驱动升降驱动件42移出对应位置,机械手取下检测完成的电池,并将下一块电池换上。
可以理解的是,下一块电池通过第二检测组件30进行检测,而第二检测组件30的检测流程与第一检测组件20的检测流程类似,故在此不作赘述。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检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密封箱,具有用于容置工件的密封腔;
第一检测组件,连接于所述密封箱,用于检测工件的挥发气体;及
第二检测组件,连接于所述密封箱,用于检测工件的挥发气体;
其中,所述第一检测组件和所述第二检测组件均包括连通状态、检测状态以及排气状态;
当所述第一检测组件或所述第二检测组件处于所述连通状态时,所述第一检测组件或所述第二检测组件连通所述密封腔和抽气装置;
当所述第一检测组件或所述第二检测组件处于所述检测状态时,所述第一检测组件或所述第二检测组件与所述密封腔连通,且与抽气装置分隔;
当所述第一检测组件或所述第二检测组件处于所述排气状态时,所述第一检测组件或所述第二检测组件与所述密封腔分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箱包括底板及箱体,所述底板用于承载工件,所述箱体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底板,以与所述底板围合形成所述密封腔,所述第一检测组件和所述第二检测组件均连接于所述箱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检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漏装置还包括机架及升降驱动件,所述箱体及所述升降驱动件均设置于所述机架,且所述升降驱动件与所述底板传动连接,以驱动所述底板沿第一方向往复移动,所述底板移动的过程中具有密封位置;
当所述底板位于所述密封位置时,所述底板与所述箱体连接,以围合形成所述密封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检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漏装置还包括平移驱动件,所述平移驱动件设置于所述机架,且与所述升降驱动件传动连接,以驱动所述升降驱动件沿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的第二方向往复移动,所述升降驱动件移动的过程中具有对应位置;
当所述升降驱动件位于所述对应位置时,所述底板与所述箱体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对应,以使所述底板可沿所述第一方向移动至所述密封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检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包括透明顶板以及侧板,所述侧板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透明顶板,所述底板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侧板背离所述透明顶板的另一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漏装置还包括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连接于所述密封箱,且与所述密封腔连通,所述连接组件包括导通状态及截止状态;
当所述连接组件处于所述导通状态时,所述密封腔通过所述连接组件与外界连通;
当所述连接组件处于所述截止状态时,所述连接组件分隔所述密封腔与外界。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检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包括第一连接管及第一控制阀,所述第一连接管连接于所述密封箱,且与所述密封腔连通,所述第一控制阀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管,用于控制所述第一连接管的通断。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检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检测组件包括第二连接管、第二控制阀、第三控制阀及第一检测器,所述第二连接管一端与所述密封箱连接,且与所述密封腔连通,另一端用于与抽气装置连通,所述第二控制阀和所述第三控制阀均设置于所述第二连接管,且所述第二控制阀位于所述第三控制阀靠近所述密封箱的一侧,所述第二控制阀和所述第三控制阀均用于控制所述第二连接管的通断,所述第一检测器设置于所述第二连接管,且位于所述第二控制阀和所述第三控制阀之间,用于检测工件的挥发气体。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检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检测组件包括第三连接管、第四控制阀、第五控制阀及第二检测器,所述第三连接管的一端与所述密封箱连接,且与所述密封腔连通,另一端用于与抽气装置连通,所述第四控制阀和所述第五控制阀均设置于所述第三连接管,且所述第四控制阀位于所述第五控制阀靠近所述密封箱的一侧,所述第四控制阀和所述第五控制阀均用于控制所述第三连接管的通断,所述第二检测器设置于所述第三连接管,且位于所述第四控制阀和所述第五控制阀之间,用于检测工件的挥发气体。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检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漏装置还包括连通管及过滤件,所述连通管同时所述第二连接管远离所述密封箱的另一端、所述第三连接管远离所述密封箱的另一端以及抽气装置连通,所述过滤件设置于所述连通管,用于过滤流经所述连通管的气体。
CN202220538131.5U 2022-03-11 2022-03-11 检漏装置 Active CN21742468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538131.5U CN217424687U (zh) 2022-03-11 2022-03-11 检漏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538131.5U CN217424687U (zh) 2022-03-11 2022-03-11 检漏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424687U true CN217424687U (zh) 2022-09-13

Family

ID=831791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538131.5U Active CN217424687U (zh) 2022-03-11 2022-03-11 检漏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42468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168917A1 (zh) * 2022-03-11 2023-09-14 无锡先导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检漏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168917A1 (zh) * 2022-03-11 2023-09-14 无锡先导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检漏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739606A (zh) 检漏装置
CN213425051U (zh) 电池单体泄漏检测装置
CN217424687U (zh) 检漏装置
CN110954275A (zh) 一种锂电池密封盖密封性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CN105466641A (zh) 电池漏液快速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
CN111638014B (zh) 一种法兰密封性测试装置
CN216524602U (zh) 气密性检测装置及电池单体用气密性检测装置
CN110542517A (zh) 一种连接器气密性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CN115096516A (zh) 一种方壳电池双真空四腔气密性检测法及检测机
CN215285545U (zh) 一种包装袋漏气检测机构
CN216349384U (zh) 气密性检测系统
CN211452749U (zh) 一种锂电池密封盖密封性检测装置
CN113532761B (zh) 一种晶体谐振器的全自动检漏系统
CN211347260U (zh) 一种锂电池氦检漏真空箱
CN113188727A (zh) 新型锂电池压钉后正压密封性检测工装及检测方法
CN221037872U (zh) 用于电池的氦气检测装置
CN221138784U (zh) 一种适用大小瓶口的抽真空器
CN211347261U (zh) 一种高效锂电池真空氦检漏装置
CN219123296U (zh) 一种电芯快速浸润装置
CN220625657U (zh) 氦检管路装置
CN211205677U (zh) 一种空压机气泵阀板密封性检测设备
CN218600792U (zh) 一种铅酸电池壳体泄漏检测设备
CN214843841U (zh) 一种长电芯锂离子电池氦检腔体
CN215677459U (zh) 一种软包锂电池泄漏检测设备
CN218156730U (zh) 用于电子设备壳体的气密性检测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