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419311U - 一种防治桥头跳车的道路桥梁衔接过渡路面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防治桥头跳车的道路桥梁衔接过渡路面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419311U
CN217419311U CN202220843652.1U CN202220843652U CN217419311U CN 217419311 U CN217419311 U CN 217419311U CN 202220843652 U CN202220843652 U CN 202220843652U CN 217419311 U CN217419311 U CN 21741931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ad
bridge
steel
concrete layer
ancho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843652.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洋
李胜强
黄祥国
张慕
胡昱成
田琦
黄达青
曾斌
高清
丁宽
訾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Municipal Engineering Mechanization Construc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Municipal Engineering Mechanization Construc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Municipal Engineering Mechanization Construc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an Municipal Engineering Mechanization Construc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843652.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41931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41931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41931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30/00Adapting or protecting infrastructure or their operation
    • Y02A30/60Planning or developing urban green infrastructure

Landscapes

  • Road Paving Structur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治桥头跳车的道路桥梁衔接过渡路面结构,其包括道路结构、工字钢锚固结构、胀缝结构、桥头搭板;道路结构包括从下依次往上设置的水泥混凝土层、连续配镜混凝土层、沥青混凝土面层;工字钢锚固结构锚固于道路端头前侧,锚固于水泥混凝土层,其上端置于连续配镜混凝土层;胀缝结构设置于道路端头与桥头搭板之间,并分别与道路结构、桥头搭板连接;桥头搭板的结构与道路结构的结构一致。能减少路桥过渡段差异性沉降,能有效地减弱车辆对路面、桥台的冲击,减少桥头跳车现象的发生。

Description

一种防治桥头跳车的道路桥梁衔接过渡路面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道路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治桥头跳车的道路桥梁衔接过渡路面结构。
背景技术
路桥过渡段是限制道路交通整体快速发展的一颗毒瘤,在路桥过渡段很容易引起桥头跳车现象的发生。桥头跳车不但直接影响道路的通行能力,也影响行车的舒适性和安全性,桥头跳车还会使得所运输的物品产生损毁。引起桥头跳车的主要因素有:不均匀沉降、刚度突变和车速与车辆本身的抗振性能等。就城市道路路况而言,主要是柔性道路与刚性结构物之间的连接处因刚度不同发生不均匀沉降,产生错台所致。桥梁与路基路面的组成材料、刚度、强度、胀缩性等存在差异,且桥头连接处受力时易形成集中应力,在车辆荷载、结构自重、自然因素作用下,桥梁与道路同时发生沉降,但两者的沉降量有很大差异,道路的沉降量远大于桥梁的沉降量,形成错台,从而导致行车时发生桥头跳车。
目前解决桥头跳车的方法主要有设置伸缩缝、土工格栅等,这些方法不能很好的解决路桥过渡段差异性沉降,及降低车辆对路面、桥台的冲击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治桥头跳车的道路桥梁衔接过渡路面结构,该结构能减少路桥过渡段差异性沉降,能有效地减弱车辆对路面、桥台的冲击。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防治桥头跳车的道路桥梁衔接过渡路面结构,其包括道路结构、工字钢锚固结构、胀缝结构、桥头搭板;
道路结构包括从下依次往上设置的水泥混凝土层、连续配镜混凝土层、沥青混凝土面层;
所述工字钢锚固结构锚固于道路端头前侧,锚固于水泥混凝土层,其上端置于连续配镜混凝土层;
所述胀缝结构设置于道路端头与桥头搭板之间,并分别与道路结构、桥头搭板连接;
所述桥头搭板的结构与道路结构的结构一致。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所述工字钢锚固结构包括工字钢、埋设于水泥混凝土层的锚固横向钢筋和锚固纵向钢筋,所述工字钢的下端与锚固横向钢筋、锚固纵向钢筋连接,工字钢的上部置于连续配镜混凝土层,顶部与连续配筋混凝土层齐平。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在工字钢的内侧设置沥青纤维板,沥青纤维板上端用角钢焊接延长密封槽,即工字钢翼缘板下有密缝槽,密封槽为角钢焊接延长密封槽;以确保整个结构经久耐用。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角钢下粘贴有防粘带,防粘带材料为聚烯烃泡沫;以使整个结构经久耐用。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所述工字钢的上翼缘板的两侧边设有填缝料;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填缝料为橡胶沥青。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所述胀缝结构包括胀缝、传力杆;
所述胀缝置于道路端头与桥头搭板之间,且位于水泥混凝土层、连续配镜混凝土层上;
所述传力杆的一端固定在桥头搭板的钢筋上,另一端穿过胀缝后固定在道路结构的钢筋上。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位于道路结构侧的传力杆端头涂有沥青,并裹覆有聚氯乙烯膜。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位于道路结构侧的传力杆端头设有套子,套子内侧的空隙填有纱头。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胀缝内设有沥青纤维板、填缝料,且填缝料置于沥青纤维板上;填缝料为橡胶沥青。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位于水泥混凝土层、连续配镜混凝土层上的胀缝相贯通。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所述工字钢锚固结构、胀缝结构的顶部设有抗裂贴,即,工字钢、胀缝的顶部设有抗裂贴。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所述工字钢为镀锌通用钢梁,锚固钢筋(锚固横向钢筋、锚固纵向钢筋)与工字钢及混凝土浇筑于一体。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胀缝4设有保护层,保护层采用混凝土浇筑而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通过设置工字钢锚固结构及胀缝结构,能有效地减小路桥过渡段差异性沉降,减弱车辆对路面、桥台的冲击,能延缓路桥过渡段路面病害的发生,减少道路的养护费用,减少桥头跳车现象的发生;
在工字钢内侧设置沥青纤维板,以防止不均匀沉降,产生不规则裂缝;
在沥青纤维板上端用角钢焊接延长密封槽,以防止沉降破坏结构;
工字钢的上翼缘板的两侧边设有填缝料(橡胶沥青),以防止雨水灌入裂缝内,导致路面遭到二次破坏;
通过传力杆传递行车荷载和防止错台;
在传力杆端头涂有沥青并裹覆有聚氯乙烯膜,以方便钢筋在温度发生改变时可以自由伸缩;
在传力杆端头设套子,在套子内侧的空隙填纱头,以防止热胀冷缩对路面造成破坏;
在工字钢锚固结构、胀缝结构的顶部设抗裂贴,以隔水防渗分散反射应力,对道路反射裂缝具有良好的吸收和分散作用,并具有良好的防水效果;
采用刚性基层(带钢筋的连续配镜混凝土层和水泥混凝土层)和柔性面层(沥青混凝土面层),加强路面整体刚度,保证了路面的稳定性和行车的舒适性;
工字钢内侧设置有沥青纤维板,上部用角钢焊接延长密封槽,并粘贴聚烯烃泡沫防粘带,形成防腐体系,确保整个结构经久耐用。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为防治桥头跳车的道路桥梁衔接过渡路面结构的平面示意图;
图2为工字钢锚固的断面示意图;
图3为工字钢锚固结构的示意图;
图4为胀缝结构示意图。
图中:1-道路结构;2-桥梁搭板;3-工字钢锚固结构;4-胀缝结构;5-工字钢;6-水泥混凝土层;7-连续配筋混凝土层;8-沥青面层;9-锚固横向钢筋;10-锚固纵向钢筋;11-密缝槽;12-填缝料;13-沥青纤维板;14-聚烯烃泡沫防粘带;15-传力杆;16-聚乙烯膜;17-套子;18-传力杆支架钢筋;19-横向钢筋;20-支架;21-支撑钢筋;22-抗裂贴。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参见图1-图4,一种防治桥头跳车的道路桥梁衔接过渡路面结构,其包括道路结构1、工字钢锚固结构3、胀缝结构、桥头搭板2。
道路结构1包括从下依次往上设置的水泥混凝土层6、连续配镜混凝土层7、沥青混凝土面层8;桥头搭板2的结构与道路结构1的结构一致。
工字钢锚固结构3锚固于道路端头前侧,锚固于水泥混凝土层6,其上端置于连续配镜混凝土层7;其包括工字钢5、埋设于水泥混凝土层6的锚固横向钢筋9和锚固纵向钢筋10。工字钢5的下端与锚固横向钢筋9、锚固纵向钢筋10连接,工字钢的上部置于连续配镜混凝土层7,其顶部设有抗裂贴22,且连续配筋混凝土层7齐平。工字钢5的内侧设有沥青纤维板13,工字钢5与沥青纤维板13之间用角钢焊接延长密缝槽11,即工字钢5上翼缘板下有密缝槽,密封槽为角钢焊接延长密封槽。角钢下粘贴有聚烯烃泡沫防粘带14,工字钢5的上翼缘板的两侧边设有填缝料12,该填缝料12为橡胶沥青。
胀缝结构设置于道路端头与桥头搭板之间,并分别与道路结构1、桥头搭板2连接;其包括胀缝4、传力杆15。胀缝4置于道路端头与桥头搭板之间,且位于水泥混凝土层6、连续配镜混凝土层7上,并两层上的胀缝相贯通;胀缝内设有沥青纤维板13、3cm填缝料12,且填缝料12置于沥青纤维板13上,该填缝料12为橡胶沥青;胀缝的顶部设有抗裂贴22,且胀缝结构的顶部与连续配筋混凝土层7齐平。传力杆15的一端固定在桥头搭板2的钢筋上,另一端穿过胀缝后固定在道路结构1的钢筋上(传力杆15安设于横向钢筋19上侧,横向钢筋19与传力杆支架钢筋18连接,传力杆支架钢筋18与横向钢筋19、支撑钢筋21形成的钢筋网连接,钢筋网由支架20固定);位于道路结构1侧的传力杆15端头涂有30cm沥青,并裹覆有聚氯乙烯膜16,且该端头设有10cm套子17,套子17内侧留有3cm空隙填有纱头。
本实施例中,工字钢锚固结构3距离道路端头5m。工字钢5为普通镀锌钢梁。工字钢5上贴抗裂贴22后铺筑沥青面层8。胀缝4内侧设有保护层,保护层采用混凝土浇筑而成;保护层的厚度为50mm。
具体施工过程为:
1、路基填筑:填料应根据设计要求,填料粒径不超过图纸和规范要求。台背填筑压实度应比一般路基提高1-2%。填筑时按设计和规范要求分层,每填一层,碾压一层,检测一层,压实度需满足规范要求,检测合格后方可进行上一层施工。在填筑过程中,严格控制填筑速率,防止失稳。施工尽量避免二次开挖。
钢筋模板制作:待基础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上层水泥混凝土施工,钢筋绑扎需横平竖直,间距准确。施工前需将表面锈迹清除干净。预埋钢筋按要求定位准确,安装牢固,防止错位、露筋。安装完成经验收合格后再浇筑混凝土。工字钢5及传力杆15应按要求预埋,定位需准确。模板采用钢膜,模板接缝应平整、严密、不漏浆。模板使用前对其刚度、几何尺寸和平整度、严密性进行检查、校对,修正后方可使用。
混凝土层浇筑:待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混凝土浇筑,混凝土采用分层插入式机械振捣,混凝土振捣要充分、密室,严格杜绝麻面孔洞出现,砼拆模后要及时进行洒水养护并覆盖薄膜,养护时间不小于7天。水泥混凝土层6采用抗折fr≥3.0MPa混凝土,连续配筋混凝土层采用抗折fr≥5.0MPa混凝土。
工字钢锚固处理:工字钢锚固分两次进行,其中下部锚固于水泥混凝土层6,随水泥混凝土层6一起浇筑,底部设置锚固横向钢筋9和锚固纵向钢筋10,并留有4cm钢筋保护层。上部工字钢锚固于连续配筋混凝土层7,顶部与连续配筋混凝土层齐平。待水泥混凝土层6养护完成后进行施工。施工前需对水泥混凝土层6基础进行凿毛,工字钢5左侧设置有沥青纤维板13,上部用角钢焊接延长密封槽11,并粘贴聚烯烃泡沫防粘带14,形成防腐体系。两侧与混凝土的间隙采用填缝料12填充。待验收完成后方可进行混凝土浇筑。
胀缝处理:水泥混凝土层6及连续配筋混凝土层7均设置胀缝4,两层混凝土胀缝4上下贯通。胀缝4两侧布置有横向钢筋19、传力杆支架钢筋18、支撑钢筋21。传力杆15安设于横向钢筋19上侧,下侧设置支架20用于固定钢筋,钢筋留有5cm钢筋保护层。传力杆5施工前需对左端30cm长传力杆涂刷沥青并用聚乙烯膜16裹覆,并在左端套上10cm的套子17,套子17内侧留有3cm空隙填以纱头。
6、桥头搭板设置:桥梁搭板2应在路基填筑预压期完成并基本稳定后,经验收合格后方可施工。搭板基面应平整,垫层应密实。搭板顶面标高按设计要求严格控制,与道路结构1顺接。
7、沥青面层施工:待连续配筋混凝土养护完成,强度达到混凝土强度设计等级的90%以上时铺筑沥青混凝土面层8。沥青混凝土面层8施工前需在胀缝4及工字钢5顶部粘贴抗裂贴22。
应当理解的是,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而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防治桥头跳车的道路桥梁衔接过渡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道路结构、工字钢锚固结构、胀缝结构、桥头搭板;
道路结构包括从下依次往上设置的水泥混凝土层、连续配镜混凝土层、沥青混凝土面层;
所述工字钢锚固结构锚固于道路端头前侧,锚固于水泥混凝土层,其上端置于连续配镜混凝土层;
所述胀缝结构设置于道路端头与桥头搭板之间,并分别与道路结构、桥头搭板连接;
所述桥头搭板的结构与道路结构的结构一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治桥头跳车的道路桥梁衔接过渡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工字钢锚固结构包括工字钢、埋设于水泥混凝土层的锚固横向钢筋和锚固纵向钢筋,所述工字钢的下端与锚固横向钢筋、锚固纵向钢筋连接,工字钢的上部置于连续配镜混凝土层,顶部与连续配筋混凝土层齐平。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治桥头跳车的道路桥梁衔接过渡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在工字钢的内侧设置沥青纤维板,沥青纤维板上端用角钢焊接延长密封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治桥头跳车的道路桥梁衔接过渡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角钢下粘贴有防粘带。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防治桥头跳车的道路桥梁衔接过渡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工字钢的上翼缘板的两侧边设有填缝料。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治桥头跳车的道路桥梁衔接过渡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工字钢锚固结构、胀缝结构的顶部设有抗裂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治桥头跳车的道路桥梁衔接过渡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胀缝结构包括胀缝、传力杆;
所述胀缝置于道路端头与桥头搭板之间,且位于水泥混凝土层、连续配镜混凝土层上;
所述传力杆的一端固定在桥头搭板的钢筋上,另一端穿过胀缝后固定在道路结构的钢筋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防治桥头跳车的道路桥梁衔接过渡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位于道路结构侧的传力杆端头涂有沥青,并裹覆有聚氯乙烯膜。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防治桥头跳车的道路桥梁衔接过渡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位于道路结构侧的传力杆端头设有套子,套子内侧的空隙填有纱头。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防治桥头跳车的道路桥梁衔接过渡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位于水泥混凝土层、连续配镜混凝土层上的胀缝相贯通;
胀缝内设有沥青纤维板、填缝料,且填缝料置于沥青纤维板上;
胀缝内侧设有保护层,保护层采用混凝土浇筑而成。
CN202220843652.1U 2022-04-08 2022-04-08 一种防治桥头跳车的道路桥梁衔接过渡路面结构 Active CN21741931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843652.1U CN217419311U (zh) 2022-04-08 2022-04-08 一种防治桥头跳车的道路桥梁衔接过渡路面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843652.1U CN217419311U (zh) 2022-04-08 2022-04-08 一种防治桥头跳车的道路桥梁衔接过渡路面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419311U true CN217419311U (zh) 2022-09-13

Family

ID=831831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843652.1U Active CN217419311U (zh) 2022-04-08 2022-04-08 一种防治桥头跳车的道路桥梁衔接过渡路面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41931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951425A (zh) 现浇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一次性浇筑成型施工方法
CN110904740B (zh) 一种控制高速铁路路桥过渡段不均匀沉降的路基及方法
WO2019237678A1 (zh) 桥台刚构桥的构造及其施工方法
CA2594158A1 (en) Bridge construction system and method
CN105625188A (zh) 基于BIM技术的客运专线48m节段梁施工方法
CN111997066A (zh) 用于边坡加固的装配式预应力锚索框架梁制作及施工方法
CN112482202A (zh) 一种拉杆式多用途钢栈桥桥台及其施工方法
CN209891043U (zh) 一种刚性桥头连接结构
CN217419311U (zh) 一种防治桥头跳车的道路桥梁衔接过渡路面结构
CN110184907B (zh) 一种钢混组合式桥梁伸缩装置
CN109881592B (zh) 一种采用单侧支模的梯形排水沟施工方法
CN110509424B (zh) 双轨道台车横向移梁施工工法
CN115450250B (zh) 一种增强型水泥稳定碎石挡墙结构及施工方法
CN110106772B (zh) 一种公路冷弯u形组合梁桥及其施工方法
CN212294735U (zh) 龙门吊轨道基础梁
CN111287088A (zh) 保护跨越管线的专用钢便桥及其施工方法
CN203393600U (zh) 钢桁架预应力混凝土桥面板组合桥梁
CN111926649A (zh) 一种铁路专用线用加强型整筑式道口板及线路固轨装置
CN111501579A (zh) 一种道路桥梁裂缝加固结构装置
CN110904866A (zh) 混凝土桥面铺装更换修复结构及施工方法
CN110924406A (zh) 一种预制边坡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216809534U (zh) 一种桥头路段道路结构
CN112281561B (zh) 一种重载高寿命公路结构及施工方法
CN217203615U (zh) 一种双重防水防尘桥梁伸缩缝
CN219690222U (zh) 一种城市道路车辙修复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