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415401U - 驱动桥总成以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驱动桥总成以及车辆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7415401U CN217415401U CN202221721078.9U CN202221721078U CN217415401U CN 217415401 U CN217415401 U CN 217415401U CN 202221721078 U CN202221721078 U CN 202221721078U CN 217415401 U CN217415401 U CN 217415401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hrust
- hole
- vehicle
- drive axle
- axle assembl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80—Technologies aiming to reduce greenhouse gasses emissions common to all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 Y02T10/86—Optimisation of rolling resistance, e.g. weight reduction
Landscapes
- Vehicle Body Suspensio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驱动桥总成以及车辆,所述驱动桥总成包括:推力支座,设有通孔,所述通孔沿车辆的长度方向延伸;推力杆,用于连接车架,所述推力杆上设有与所述通孔对应的贯穿孔;连接件,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与所述推力支座抵接,所述第二端依次穿过所述通孔和所述贯穿孔;以及紧固件,可转动的设于所述第二端,通过旋转所述紧固件,使得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紧固件配合,以实现所述推力支座和所述推力杆的固定。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驱动桥总成以及车辆,解决了目前后悬架系统中推力杆和推力支座的双头螺柱容易出现松动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驱动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驱动桥总成以及车辆。
背景技术
在节能环保的背景下,汽车底盘轻量化和节能减排是各厂家主要努力的发展方向。在使用后悬架系统的重型车辆中,为了传递前后方向和左右方向的力,防止后桥相对于整车或车架左右窜动,通常采用推力杆实现车桥与整车之间的力传递。目前,推力杆结构与驱动桥上推力支座之间是采用双头螺柱和锁紧螺母配合锁紧的连接方式。然而,在使用一段时间后,连接推力杆和推力支座的双头螺柱容易出现松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驱动桥总成以及车辆,旨在解决目前后悬架系统中推力杆和推力支座的双头螺柱容易出现松动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一种驱动桥总成,所述驱动桥总成包括:
推力支座,设有通孔,所述通孔沿车辆的长度方向延伸;
推力杆,用于连接车架,所述推力杆上设有与所述通孔对应的贯穿孔;
连接件,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推力支座和所述推力杆中的一个与所述第一端抵接,所述第二端穿过所述通孔和所述贯穿孔;以及
紧固件,可转动的设于所述第二端,通过旋转所述紧固件,使得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紧固件配合,以实现所述推力支座和所述推力杆的固定。
可选地,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推力支座设有两个,两个所述推力支座沿所述车辆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
可选地,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推力支座的表面做淬火处理。
可选地,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驱动桥总成还包括与所述推力支座焊接的桥壳。
可选地,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推力杆与所述车架通过螺栓连接。
可选地,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件为螺栓,所述紧固件为螺母。
可选地,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螺栓为六角法兰面螺栓。
可选地,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推力杆为X形推力杆或V形推力杆。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一种车辆,所述车辆包括以上描述的驱动桥总成。
可选地,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车辆为重型卡车。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个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的推力支座可以为推力杆的固定提供安装位,推力支座上设置有通孔,同时在推力杆上设置有与通孔对应的贯穿孔,连接件的一端穿过通孔和贯穿孔,而从贯穿孔伸出,连接件的另一端与推力支座远离推力杆的一侧抵接。紧固件可转动的设置在连接件远离推力支座的一端,通过转动紧固件,可以使紧固件沿着连接件的轴向朝靠近推力支座的方向运动,直至将推力支座和推力杆夹紧固定,从而实现动力的传递;也可以使紧固件沿着连接件的轴向朝运力推力支座的方向运动,直至将紧固件和连接件推力支座和推力杆释放,方便维修或更换。另外,推力支座设置的是通孔,与传统的在推力支座设置螺纹孔,先将双头螺柱固定在螺纹孔中,然后再组装推力杆相比,能够防止推力杆上的安装孔与双头螺柱对齐时,对双头螺柱的螺纹造成的损伤,从而避免双头螺柱与螺纹孔配合不好而出现松动,进而提高推力支座和推力杆连接的稳定性、可靠性。同时,通孔是沿车辆的长度方向延伸的,也就是说,通孔是水平设置的,替代了原有的竖直设置螺纹孔的方式,提高组装的便利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驱动桥总成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标号 | 名称 | 标号 | 名称 |
10 | 推力支座 | 60 | 车架 |
20 | 推力杆 | 30 | 连接件 |
40 | 紧固件 | 50 | 桥壳 |
11 | 连接部 | 12 | 支臂 |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随着技术的发展和用户需求的提高,干线物流用重卡牵引车越来越重视整车的舒适性、平顺性。为此,各整车企业在新开发车型的时候,通常会采用气囊悬架和推力杆结构的配合来提升整车的性能。常见的推力杆结构与驱动桥的推力支座连接方式是在推力支座上设置螺纹孔,同时在推力杆上设置安装孔,利用双头螺柱将推力支座和推力杆固定在一起,从而实现动力的传递。然而,上述连接方式存在以下问题:
(1)推力支座为铸件,铸造缺陷无法完全避免,加工螺纹后,螺纹孔可能会存在缺陷而影响连接性能,双头螺柱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松动;
(2)装配过程中,需要先将双头螺柱装在推力支座的螺纹孔中,将推力支座上的螺纹孔与推力杆结构上的安装孔对正时,会导致双头螺柱的螺纹出现磕碰、损伤;
(3)市场使用过程中,桥壳与上推力支座整体焊接,上推力支座螺纹孔出现损伤时,需要更换整个桥壳总成,使用、维修成本大。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驱动桥总成以及车辆,将推力支座上的螺纹孔改为通孔,通孔沿车辆的长度方向延伸,同时在推力杆上设置了与通孔对应的贯穿孔。在组装的过程中,将推力支座上的通孔与推力杆上的贯穿孔对正,将连接件的的一端从通孔和贯穿孔穿过,再利用紧固件锁紧,如此可以简单方便的将推力杆和推力支座的固定,实现动力的传递。而且,在装置过程中,不用担心会对螺纹造成损伤而影响连接的稳定性,也不会出现双头螺柱容易松动的问题,提高了推力杆和推力支座连接的可靠性。
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一种驱动桥总成,驱动桥总成包括:
推力支座10,设有通孔,通孔沿车辆的长度方向延伸;
推力杆20,用于连接车架60,推力杆20上设有与通孔对应的贯穿孔;
连接件30,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推力支座10和推力杆20中的一个与第一端抵接,第二端穿过通孔和贯穿孔;以及
紧固件40,可转动的设于第二端,通过旋转紧固件40,使得第一端和紧固件40配合,以实现推力支座10和推力杆20的固定。
在该实施例采用的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的推力支座10可以为推力杆20的固定提供安装位,推力支座10上设置有通孔,同时在推力杆20上设置有与通孔对应的贯穿孔,连接件30的一端穿过通孔和贯穿孔后从贯穿孔伸出,连接件30的另一端与推力支座10远离推力杆20的一侧抵接。紧固件40可转动的设置在连接件30远离推力支座10的一端,通过转动紧固件40,可以使紧固件40沿着连接件30的轴向朝靠近推力支座10的方向运动,直至将推力支座10和推力杆20夹紧固定,从而实现动力的传递;也可以使紧固件40沿着连接件30的轴向朝远离推力支座10的方向运动,直至将紧固件40和连接件30推力支座10和推力杆20释放,方便维修或更换。另外,推力支座10设置的是通孔,与传统的在推力支座10设置螺纹孔,先将双头螺柱固定在螺纹孔中,然后再组装推力杆20相比,能够防止推力杆20上的安装孔与双头螺柱对齐时,对双头螺柱的螺纹造成的损伤,从而避免双头螺柱与螺纹孔配合不好而出现松动,进而提高推力支座10和推力杆20连接的稳定性、可靠性。同时,通孔是沿车辆的长度方向延伸的,也就是说,通孔是水平设置的,替代了原有的竖直设置螺纹孔的方式,提高组装的便利性。
具体的,驱动桥总成可以包括推力支座10、推力杆20、连接件30以及紧固件40,可用于普通轿车、厢式货车以及重型卡车等,在此不做限定。推力支座10可以为推力杆20的组装提供安装位,推力支座10上设有通孔,通孔沿车辆的长度方向延伸,可以理解的是,通孔是水平设置的。为了提高连接的稳定性,通孔可以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多个通孔在推力支座10上阵列设置。在其他实施例中,为了降低推力支座10的重量,还可以在推力支座10上设置减重口,如此能够使得整个驱动桥结构更加小巧。推力杆20主要用于实现车桥与整车之间的力传递,推力杆20上设置了与通孔对应的贯穿孔,可以理解的是,贯穿孔也是沿车辆的长度方向延伸的,即水平设置的,如此在组装的时候,只需要在水平方向观察贯穿孔与通孔是否对正,相比竖直方向观察来说,更加简单方便。贯穿孔的数量可以为两个或两个以上,保证贯穿孔的数量与通孔的数量相同就行。需要指出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推力杆20的结构可以采用目前市场上常用的类型,比如X形推力杆、Y形推力杆等。一般情况下,推力杆可以包括杆体、设置在杆体端部的球头以及设置在球头内的球销。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中并没有对推力杆20的结构进行改进,改进之处是推力杆20与推力支座10的连接方式。另外,推力杆20是与车架60固定的,可以通过螺栓连接、焊接等方式,在此不做限定。可以理解的是,推力杆20是连接车架和推力支座的。连接件30作用是连接推力杆20和推力支座10,也就是说,连接件30是穿过通孔、贯穿孔的。具体来说,连接件30可以包括螺纹杆和设置在螺纹杆一端的翻边,翻边朝远离螺纹杆轴线的方向延伸,优选的,翻边环绕螺纹杆的周缘设置。可以理解的是,翻边形成连接件30的第一端,而螺纹杆形成连接件30的第二端。在组装时,将螺纹杆穿过通孔、贯穿孔,且螺纹杆从贯穿孔伸出,而翻边与推力支座10抵接。紧固件40主要起锁紧作用,紧固件40可转动的设置在连接件30的第二端,可以理解的是,紧固件40与螺纹杆是螺纹连接的。如此设置,通过旋转紧固件40,可以使紧固件40沿着螺纹杆的轴向运动,直至紧固件40与翻边配合,将推力支座10和推力杆20固定,实现动力的传递。在本实施例中,连接件30可以为螺栓,紧固件40可以为螺母。优选的,螺栓为六角法兰面螺栓。
在本实施例中,参照图2,推力支座10可以包括连接部11和支臂12,其中,支臂12间隔设有两个,两个所述支臂12之间形成一个收容空间,推力杆20的球头位于收容空间内,推力杆20的球销两端朝支臂12方向延伸。支臂12上设有通孔,通孔的延伸方向与球销的延伸方向垂直,可以理解的是,通孔的延伸方向是车辆的长度方向,而球销的延伸方向是车辆的宽度方向。同时在推力杆20的球销的两端分别设有一个贯穿孔,连接件30的一端穿过贯穿孔、通孔,并利用紧固件40将推力杆20的球销和支臂12固定在一起。可以理解的是,在本实施例中,紧固件40和连接件30的第一端配合,将推力杆20的球销与推力支座10的支臂12夹紧,从而实现推力杆20和推力支座10的固定。
进一步的,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推力支座10设有两个,两个推力支座10沿车辆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
在该实施例采用的技术方案中,为提高推力杆20的稳定性,推力支座10可以设有两个,可以理解的是,推力支座10可以包括中桥上的推力支座和后桥上的推力支座,也就是说,在推力杆20沿车辆的长度方向延伸的两端上分别连接有一个推力支座10,如此能够提高推力杆20传递动力的稳定性、可靠性。需要指出的是,一个推力支座10对应设置一推力杆20。
进一步的,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推力支座10的表面做淬火处理。
在该实施例采用的技术方案中,推力支座10一般是铸件,会存在铸造缺陷。为此,对推力支座10进行淬火处理,能够大幅提高推力支座10的刚性、硬度、耐磨性、疲劳强度以及韧性等,延长推力支座10的使用寿命,降低使用维修成本。
进一步的,参照图1和图2,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驱动桥总成还包括与推力支座10焊接的桥壳50。
在该实施例采用的技术方案中,驱动桥总成还包括桥壳50,桥壳50可以与推力支座10焊接固定,桥壳50的作用是支承并保护主减速器、差速器和半轴,使左右驱动车轮的轴向相对位置固定,并同从动桥一起支承车架60及其上面的各总成重量。
进一步的,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推力杆20与车架60通过螺栓连接。通过螺栓连接推力杆20和车架60的方式,可以方便推力杆20和车架60的组装。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出一种车辆,该车辆包括如上的驱动桥总成,具体的,驱动桥总成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该车辆采用了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进一步的,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车辆为重型卡车。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驱动桥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桥总成包括:
推力支座,设有通孔,所述通孔沿车辆的长度方向延伸;
推力杆,用于连接车架,所述推力杆上设有与所述通孔对应的贯穿孔;
连接件,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推力支座和所述推力杆中的一个与所述第一端抵接,所述第二端穿过所述通孔和所述贯穿孔;以及
紧固件,可转动的设于所述第二端,通过旋转所述紧固件,使得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紧固件配合,以实现所述推力支座和所述推力杆的固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桥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力支座设有两个,两个所述推力支座沿所述车辆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驱动桥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力支座的表面做淬火处理。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驱动桥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桥总成还包括与所述推力支座焊接的桥壳。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桥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力杆与所述车架通过螺栓连接。
6.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驱动桥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为螺栓,所述紧固件为螺母。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驱动桥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栓为六角法兰面螺栓。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驱动桥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力杆为X形推力杆或V形推力杆。
9.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包括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驱动桥总成。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为重型卡车。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1721078.9U CN217415401U (zh) | 2022-07-05 | 2022-07-05 | 驱动桥总成以及车辆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1721078.9U CN217415401U (zh) | 2022-07-05 | 2022-07-05 | 驱动桥总成以及车辆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7415401U true CN217415401U (zh) | 2022-09-13 |
Family
ID=831740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1721078.9U Active CN217415401U (zh) | 2022-07-05 | 2022-07-05 | 驱动桥总成以及车辆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7415401U (zh) |
-
2022
- 2022-07-05 CN CN202221721078.9U patent/CN217415401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7775535B2 (en) | Suspension subassembly | |
US10632807B2 (en) | Powered vehicle suspension assembly | |
CN205632664U (zh) | 一种重型汽车牵引横梁装置总成 | |
CN217415401U (zh) | 驱动桥总成以及车辆 | |
CN111196117A (zh) | 一种中、重型高机动越野汽车用分体式横向稳定杆 | |
CN101100161A (zh) | 位于牵引工具特别是小型客车和挂车等拖曳物间的连接装置 | |
CN103079943B (zh) | 半挂车联接装置的支承系统 | |
CN215662813U (zh) | 一种带有后拖车钩座的越野车后横梁 | |
CN112550486B (zh) | 车体及胶轮列车 | |
MXPA01006196A (es) | Suspension de remolque. | |
CN211417426U (zh) | 驾驶室前翻转系统 | |
US7938430B1 (en) | Anti-sway device for trailers | |
US20240336307A1 (en) | Fender suspension arrangement | |
KR101705148B1 (ko) | 차량용 서브프레임의 구조 | |
JP3419435B2 (ja) | 車両のフレーム構造 | |
CN214727987U (zh) | 一种后牵引钩安装装置 | |
CN214055114U (zh) | 一种汽车后桥半轴拆卸装置 | |
CN220198986U (zh) | 牵引车的挂钩 | |
TR2021002599A2 (tr) | Yanal bağlanti tasarimli çeki̇ kolu | |
CN219856702U (zh) | 房车牵引装置及车辆 | |
CN215321829U (zh) | 一种载货汽车拖车钩结构 | |
CN221188755U (zh) | 一种分段式车架上龙门圈梁及宽体自卸车 | |
CN213109302U (zh) | 一种汽车制动油管四通接头安装结构 | |
CN221366981U (zh) | 一种悬浮架牵引装置、悬浮架及磁悬浮车辆 | |
CN220883940U (zh) | 一种电动沙滩车后叉与后桥连接结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