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405792U - 板端连接器及连接器组件 - Google Patents

板端连接器及连接器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405792U
CN217405792U CN202220603605.XU CN202220603605U CN217405792U CN 217405792 U CN217405792 U CN 217405792U CN 202220603605 U CN202220603605 U CN 202220603605U CN 217405792 U CN217405792 U CN 21740579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or
end connector
plate end
shielding
ba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603605.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余皇生
尹绪引
赖小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Electric Connector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Electric Connecto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Electric Connector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Electric Connecto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603605.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40579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40579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40579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板端连接器及连接器组件,其中板端连接器包括:绝缘底座、金属壳、板端信号端子和板端屏蔽片。绝缘底座包括第一座体与第二座体,第一座体与第二座体之间形成用于安装板端屏蔽片的隔片槽。金属壳固定在绝缘底座外侧,二者通过镶嵌成型的方式固定在一起。板端信号端子安装在绝缘底座上,且板端屏蔽片位于相邻两个板端信号端子之间,与金属壳的内壁相接以实现电性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板端连接器优异的屏蔽性能,抗干扰能力强,大大提高了连接器组件的电学性能。

Description

板端连接器及连接器组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连接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板端连接器及连接器组件。
背景技术
射频连接器通常用于装接在电缆或者设备上,以供输线系统电连接。射频信号因其频带宽、抗衰减能力强等优点被广泛用于信号传输领域,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对射频连接器的屏蔽抗干扰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现有射频连接器中,往往会设置多个信号端子,并在相邻信号端子之间设置接地端子,但由于接地端子结构本身的原因,无法将其两边的信号端子的信号完全隔离,造成射频连接器屏蔽性能严重下降。
因此,亟需一种采用全封闭屏蔽方式将相邻两个信号端子隔离,有效防止信号发生干扰的板端连接器及连接器组件。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板端连接器及连接器组件,具有优异的屏蔽性能,抗干扰能力强,大大提高了连接器组件的电学性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板端连接器,包括:
绝缘底座,包括第一座体与第二座体,所述第一座体与所述第二座体之间形成隔片槽;
金属壳,固定在所述绝缘底座外侧,与所述绝缘底座通过镶嵌成型的方式固定在一起;
板端信号端子,安装在所述绝缘底座上;
板端屏蔽片,位于相邻两个所述板端信号端子之间,安装在所述隔片槽内,与所述金属壳的内壁相接以实现电性连接。
优选地,所述金属壳包括框型本体和固定臂,所述固定臂自所述框型本体的顶部向内延伸后再向下延伸而成。
优选地,所述固定臂有两个,一个所述固定臂与所述第一座体固定连接,另一个所述固定臂与所述第二座体固定连接,两个所述固定臂位于所述框型本体的同一侧边或者相对设置的两个侧边上。
优选地,所述板端屏蔽片上设有卡刺凸起,所述卡刺凸起与所述第一座体或所述第二座体抵接,用于加强所述板端屏蔽片与所述绝缘底座的接触稳固性。
一种连接器组件,包括上述任一种板端连接器,还包括线端连接器,其中:
所述线端连接器包括塑胶底座、位于所述塑胶底座上侧的金属上壳、位于所述塑胶底座下侧的金属下壳、安装在所述塑胶底座上的线端信号端子与线端屏蔽片,所述线端屏蔽片位于相邻两个所述线端信号端子之间;
当所述板端连接器与所述线端连接器插合时,所述线端屏蔽片与所述板端屏蔽片电性接触以形成相互独立的屏蔽空间,所述线端信号端子与所述板端信号端子电性连接以传输信号和/或电力,所述金属壳与所述金属下壳电性接触。
优选地,所述金属壳上设有第一锁扣结构,所述金属上壳上设有第二锁扣结构,当所述板端连接器与所述线端连接器插合时,所述第一锁扣结构与所述第二锁扣结构锁合。
优选地,所述第一锁扣结构包括与金属壳的框型本体相接的连接部,和自所述连接部向上延伸形成的锁扣部;所述第二锁扣结构包括U型部,和自所述U型部向外延伸后再向下延伸形成的折弯部;当所述板端连接器与所述线端连接器插合时,所述U型部位于所述框型本体与所述锁扣部之间,所述折弯部的端部位于所述锁扣部的外侧。
优选地,所述U型部外侧侧壁的外侧设有锁扣凸起,所述锁扣部上设有与所述锁扣凸起匹配的锁扣通孔,当所述板端连接器与所述线端连接器插合时,所述锁扣凸起位于所述锁扣通孔内。
优选地,所述金属下壳的一对相对设置的侧壁内侧设有自上而下延伸的嵌合舌片,所述绝缘底座与所述金属壳之间形成嵌合槽,当所述板端连接器与所述线端连接器插合时,所述嵌合舌片嵌入所述嵌合槽内且所述嵌合舌片与所述金属壳电性接触。
优选地,所述嵌合舌片的下侧包括卡合部与导引部,所述导引部位于所述嵌合舌片的下端端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板端连接器中绝缘底座与金属壳通过镶嵌成型(insert-molding)的方式固定在一起,并在绝缘底座中形成隔片槽。板端屏蔽片组装在相邻两个板端信号端子之间,且在隔片槽内与金属壳的两侧内壁最小间隙配合,有效提高两个板端信号端子之间的隔离度,使得板端连接器具有优异的屏蔽性能,抗干扰能力强,大大提高了连接器组件的电学性能,且结构与生产工艺简单,有助于板端连接器及连接器组件在工业上的推广与应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板端连接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板端连接器的剖面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的板端连接器的结构爆炸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连接器组件(插合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连接器组件(未插合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板端连接器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所示的板端连接器中金属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线端连接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8所示的线端连接器的结构爆炸示意图。
附图标记:100、板端连接器;110、绝缘底座;111、第一座体;112、第二座体;113、隔片槽;114、端子槽;115、嵌合槽;120、金属壳;121、框型本体;122、固定臂;123、第一锁扣结构;123A、连接部;123B、锁扣部;123C、锁扣通孔;130、板端信号端子;140、板端屏蔽片;141、卡刺凸起;200、线端连接器;210、塑胶底座;220、金属上壳;221、第二锁扣结构;221A、U型部;221B、折弯部;221C、锁扣凸起;230、金属下壳;231、嵌合舌片;240、线端信号端子;250、线端屏蔽片;260、屏蔽加强壳;300、线缆;310、内导体;320、绝缘层;330、屏蔽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的限制。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板端连接器及连接器组件,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射频连接器屏蔽性能不足的技术问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中,板端连接器与线端连接器插合时,线端连接器相对于板端连接器所在的方向为上、上方、上侧、顶或顶部,与之相反的方向为下、下方、下侧、底或底部。
如图1至图9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
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板端连接器100,包括绝缘底座110、金属壳120、板端信号端子130和板端屏蔽片140。绝缘底座110包括第一座体111与第二座体112,第一座体111与第二座体112之间形成隔片槽113。金属壳120固定在绝缘底座110的外侧,且金属壳120与绝缘底座110通过镶嵌成型的方式固定在一起。板端信号端子130可以是两个或者多个,安装在绝缘底座110上,在相邻的两个板端信号端子130之间设有板端屏蔽片140,板端屏蔽片140安装在隔片槽113内,与金属壳120的内壁相接以实现电性连接。示例性的,板端连接器100包括两个板端信号端子130,第一座体111与第二座体112上分别设有一个端子槽114,板端信号端子130分别安装在端子槽114内。第一座体112与第二座体112之间的间隙形成隔片槽113,板端屏蔽片140安装在隔片槽113内且与金属壳120的两侧内壁最小间隙配合,以形成两个相互独立的屏蔽空间,每个独立的屏蔽空间内均有一个板端信号端子130,能够有效防止信号泄露,防止信号干扰,进而使得板端连接器及连接器组件具有优异的屏蔽性能。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射频连接器屏蔽性能不足的技术问题,本申请中板端连接器中绝缘底座与金属壳通过镶嵌成型的方式固定在一起,并在绝缘底座中形成隔片槽。板端屏蔽片组装在相邻两个板端信号端子之间,且在隔片槽内与金属壳的两侧内壁最小间隙配合,有效提高两个板端信号端子之间的隔离度,使得板端连接器具有优异的屏蔽性能,抗干扰能力强,大大提高了连接器组件的电学性能,且结构与生产工艺简单,有助于板端连接器及连接器组件在工业上的推广与应用。
优选地,金属壳120包括框型本体121和固定臂122,固定臂122自框型本体121的顶部向内延伸后再向下延伸而成。设置固定臂122有助于加强金属壳120与绝缘底座110的成型强度,进而有利于保障板端连接器结构的稳定性。更为具体地,固定臂122有两个,一个固定臂122与第一座体111固定连接,另一个固定臂122与第二座体112固定连接,两个固定臂122可以位于框型本体121的同一侧边上,也可以分别位于框型本体121相对设置的两个侧边上。示例性的,如图3所示,在框型本体121的同一侧边上设有两个固定臂122,两个固定臂122分别与第一座体111和第二座体112固定连接。
优选地,板端屏蔽片140上设有卡刺凸起141,卡刺凸起141与第一座体111或第二座体112抵接,用于加强板端屏蔽片140与绝缘底座110的接触稳固性。
优选地,如图6和图7所示,金属壳120上设有第一锁扣结构123,当板端连接器100与对接的线端连接器200(后文示出)插合时,可提高板端连接器100与线端连接器200的接触稳定性,且有助于进一步提高连接器组件的屏蔽性能。更为具体地,第一锁扣结构123包括与金属壳120的框型本体121相接的连接部123A,和自连接部123A向上延伸形成的锁扣部123B。
如图4和图5所示,一种连接器组件,包括上述任一种板端连接器100,还包括线端连接器200。其中,如图8和图9所示,线端连接器200包括塑胶底座210、位于塑胶底座210上侧的金属上壳220、位于塑胶底座210下侧的金属下壳230、安装在塑胶底座210上的线端信号端子240与线端屏蔽片250,线端屏蔽片250位于相邻两个线端信号端子240之间。线缆300包括从内到外依次设置的内导体310、绝缘层320与屏蔽层330。线端信号端子240与内导体310电性连接,金属上壳220和金属下壳230与屏蔽层330电性连接。需要说明的是,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为了进一步提高连接器组件的屏蔽性能,线端连接器200还包括屏蔽加强壳260,屏蔽加强壳260可以设置在塑胶底座210与金属下壳230之间,可进一步防止信号发生泄漏,提高连接器组件的抗干扰性能。
当板端连接器100与线端连接器200插合时,线端屏蔽片250与板端屏蔽片140电性接触以形成相互独立的屏蔽空间,线端信号端子240与板端信号端子130电性连接以传输信号和/或电力,金属壳120与金属下壳230电性接触。
优选地,金属壳120上设有第一锁扣结构123,金属上壳220上设有第二锁扣结构221,当板端连接器100与线端连接器200插合时,第一锁扣结构123与第二锁扣结构221锁合。通过设置相互配合的第一锁扣结构与第二锁扣结构,提高板端连接器与线端连接器的对插稳固性的同时,金属壳与金属上壳电性接触,有助于进一步提高连接器组件的屏蔽性能与电学性能。具体地,第一锁扣结构123包括与金属壳120的框型本体121相接的连接部123A,和自连接部123A向上延伸形成的锁扣部123B,第二锁扣结构221包括U型部221A,和自U型部221A向外延伸后再向下延伸形成的折弯部221B。当板端连接器100与线端连接器200插合时,U型部221A位于框型本体121与锁扣部123B之间,折弯部221B的端部位于锁扣部123B的外侧。更为具体地,U型部221A外侧侧壁的外侧设有锁扣凸起221C,锁扣部123B上设有与锁扣凸起221C匹配的锁扣通孔123C,当板端连接器100与线端连接器200插合时,锁扣凸起221C位于锁扣通孔123C内。
优选地,金属下壳230的一对相对设置的侧壁内侧设有自上而下延伸的嵌合舌片231,绝缘底座110与金属壳120之间形成嵌合槽115,当板端连接器100与线端连接器200插合时,嵌合舌片231嵌入嵌合槽115内且嵌合舌片231与金属壳120电性接触,增强了线端连接器与板端连接器插合时的嵌合强度,提高了连接器组件柔性插拔能力,使得操作人员插拔线端连接器的手感明显。更为具体地,嵌合舌片231的下侧包括卡合部与导引部,导引部位于嵌合舌片231的下侧端部。导引部相对于该嵌合舌片231相接的侧壁之间的距离,大于卡合部相对于该嵌合舌片231相接的侧壁之间的距离。板端连接器与线端连接器插合时,导引部具有插接导引的作用,易于将连接器组件插合在一起;设置卡合部,使得操作人员插拔手感明显,提高操作体验,能够清楚明了的了解板端连接器与线端连接器的插接程度。
所述镶嵌成型工艺是指在模具内装入预先准备的异材质嵌件后注入树脂,熔融的材料与嵌件接合固化,制成一体化产品的成型方法。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板端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绝缘底座,包括第一座体与第二座体,所述第一座体与所述第二座体之间形成隔片槽;
金属壳,固定在所述绝缘底座外侧,与所述绝缘底座通过镶嵌成型的方式固定在一起;
板端信号端子,安装在所述绝缘底座上;
板端屏蔽片,位于相邻两个所述板端信号端子之间,安装在所述隔片槽内,与所述金属壳的内壁相接以实现电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端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壳包括框型本体和固定臂,所述固定臂自所述框型本体的顶部向内延伸后再向下延伸而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板端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臂有两个,一个所述固定臂与所述第一座体固定连接,另一个所述固定臂与所述第二座体固定连接,两个所述固定臂位于所述框型本体的同一侧边或者相对设置的两个侧边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端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板端屏蔽片上设有卡刺凸起,所述卡刺凸起与所述第一座体或所述第二座体抵接,用于加强所述板端屏蔽片与所述绝缘底座的接触稳固性。
5.一种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板端连接器,还包括线端连接器,其中:
所述线端连接器包括塑胶底座、位于所述塑胶底座上侧的金属上壳、位于所述塑胶底座下侧的金属下壳、安装在所述塑胶底座上的线端信号端子与线端屏蔽片,所述线端屏蔽片位于相邻两个所述线端信号端子之间;
当所述板端连接器与所述线端连接器插合时,所述线端屏蔽片与所述板端屏蔽片电性接触以形成相互独立的屏蔽空间,所述线端信号端子与所述板端信号端子电性连接以传输信号和/或电力,所述金属壳与所述金属下壳电性接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壳上设有第一锁扣结构,所述金属上壳上设有第二锁扣结构,当所述板端连接器与所述线端连接器插合时,所述第一锁扣结构与所述第二锁扣结构锁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锁扣结构包括与金属壳的框型本体相接的连接部,和自所述连接部向上延伸形成的锁扣部;所述第二锁扣结构包括U型部,和自所述U型部向外延伸后再向下延伸形成的折弯部;当所述板端连接器与所述线端连接器插合时,所述U型部位于所述框型本体与所述锁扣部之间,所述折弯部的端部位于所述锁扣部的外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部外侧侧壁的外侧设有锁扣凸起,所述锁扣部上设有与所述锁扣凸起匹配的锁扣通孔,当所述板端连接器与所述线端连接器插合时,所述锁扣凸起位于所述锁扣通孔内。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下壳的一对相对设置的侧壁内侧设有自上而下延伸的嵌合舌片,所述绝缘底座与所述金属壳之间形成嵌合槽,当所述板端连接器与所述线端连接器插合时,所述嵌合舌片嵌入所述嵌合槽内且所述嵌合舌片与所述金属壳电性接触。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嵌合舌片的下侧包括卡合部与导引部,所述导引部位于所述嵌合舌片的下端端部。
CN202220603605.XU 2022-03-20 2022-03-20 板端连接器及连接器组件 Active CN21740579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603605.XU CN217405792U (zh) 2022-03-20 2022-03-20 板端连接器及连接器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603605.XU CN217405792U (zh) 2022-03-20 2022-03-20 板端连接器及连接器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405792U true CN217405792U (zh) 2022-09-09

Family

ID=831378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603605.XU Active CN217405792U (zh) 2022-03-20 2022-03-20 板端连接器及连接器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40579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056888A1 (zh) * 2021-10-08 2023-04-13 电连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插头连接器和射频连接器组件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056888A1 (zh) * 2021-10-08 2023-04-13 电连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插头连接器和射频连接器组件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217031B (zh) 板对板型射频插头及其连接器组件
EP0671785B1 (en) Low profile shielded jack
CN201069846Y (zh) 线缆连接器组件
CN110838635A (zh) 电连接器
CN217405792U (zh) 板端连接器及连接器组件
US20190044288A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system with alien crosstalk reduction devices
KR101396690B1 (ko) 전기 커넥터 및 전기 커넥터 조립체
CN214254926U (zh) 插头连接器、插座连接器及双通道射频连接器组件
CN211629389U (zh) 基于四合一线端的faktra连接器
CN216773710U (zh) 一种插头连接器和射频连接器组件
CN214542602U (zh) 具有高频传输功能的插座连接器
CN111834826B (zh) 电连接器
CN209963309U (zh) 电连接器
CN210806121U (zh) 一种端口以太网卧式公头线端连接器
CN211879702U (zh) 一种转接器及电连接器组件
CN219843227U (zh) 连接器组件
CN217405836U (zh) 线端连接器及连接器组件
CN217405835U (zh) 线端连接器及连接器组件
CN217405731U (zh) 插头连接器及连接器组件
CN219843225U (zh) 连接器组件
CN109638547B (zh) 防溢胶的正反插usb插座
CN117832954A (zh) 插头连接器、插座连接器及双通道射频连接器组件
CN220510387U (zh) 一种板端连接器及连接器组件
CN218039966U (zh) 插座电连接器
CN216289314U (zh) 一种插头连接器和射频连接器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