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405835U - 线端连接器及连接器组件 - Google Patents

线端连接器及连接器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405835U
CN217405835U CN202220603648.8U CN202220603648U CN217405835U CN 217405835 U CN217405835 U CN 217405835U CN 202220603648 U CN202220603648 U CN 202220603648U CN 217405835 U CN217405835 U CN 21740583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ll
metal
connector
shielding
end connec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603648.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金海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Electric Connector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Electric Connecto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Electric Connector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Electric Connecto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603648.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40583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40583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40583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线端连接器及连接器组件,其中线端连接器包括:绝缘底座、线端信号端子、金属上壳、金属下壳以及屏蔽壳。线端信号端子与线缆的内导体电性连接,金属上壳和金属下壳分别与线缆的屏蔽层电性连接。屏蔽壳与金属上壳一体成型,屏蔽壳包括依次相接的第一连接板、第一过渡部、第二连接板、第二过渡部和盖体部,第一连接板与金属上壳相接并向下延伸。在外力作用下,第二连接板可相对于第一过渡部发生转动,盖体部可相对于第二过渡部发生转动,当屏蔽壳处于扣合状态下,盖体部位于金属上壳的上方。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线端连接器具有优异的EMI屏蔽性能且组装效率高有助于降低生产成本。

Description

线端连接器及连接器组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连接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线端连接器及连接器组件。
背景技术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日趋普及,物联网的覆盖范围越来越大,在智能消费电子、数字家电、安防监控、自助服务终端等诸多领域中,都需要用到板对线连接器组件,且对其需求急剧增加,且对于板对线连接器组件的连接精度和技术要求也越来越高。在手机,PLC控制单元,LED显示器等产品中,要求板对线连接器组件不仅尺寸要满足产品小型化的发展需求,而且要求其具高精度、高精密,能有效防止EMI(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电磁干扰),辐射少,不会对板对线连接器组件传输的信号产生干扰作用。现有的一些板对线连接器中,通过设置转动轴承等结构,加设一个屏蔽盖以提高板对线连接器组件的EMI屏蔽效果,但组装效率低下,生产成本高。
因此,亟需一种具有优异的EMI屏蔽性能且组装效率高有助于降低生产成本的线端连接器及连接器组件。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线端连接器及连接器组件,具有优异的EMI屏蔽性能且组装效率高有助于降低生产成本。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线端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绝缘底座、固定在所述绝缘底座上的线端信号端子、位于所述绝缘底座上侧的金属上壳以及位于所述绝缘底座下侧的金属下壳,还包括屏蔽壳,其中:
所述线端信号端子与线缆的内导体电性连接,所述金属上壳和所述金属下壳分别与所述线缆的屏蔽层电性连接;
所述屏蔽壳与所述金属上壳一体成型,所述屏蔽壳包括依次相接的第一连接板、第一过渡部、第二连接板、第二过渡部和盖体部,所述第一连接板与所述金属上壳相接并向下延伸;
在外力作用下,所述第二连接板可相对于所述第一过渡部发生转动,所述盖体部可相对于所述第二过渡部发生转动,当所述屏蔽壳处于扣合状态下,所述盖体部位于所述金属上壳的上方。
优选地,所述第一过渡部呈U型结构或向下凸出的弧形结构。
优选地,所述金属上壳两侧设有n型支架,所述n型支架的侧壁上设有第一锁扣通孔;所述金属下壳两侧设有固定在所述n型支架内的u型支架,所述u型支架的侧壁上设有与所述第一锁扣通孔匹配的第一锁扣凸起。
优选地,所述金属上壳前端设有第二锁扣通孔,所述金属下壳的前端设有与所述第二锁扣通孔匹配的第二锁扣凸起。
一种连接器组件,包括上述任一种线端连接器,还包括板端连接器,其中:
所述板端连接器包括塑胶底座,固定在所述塑胶底座上的板端信号端子,以及金属壳;
当所述板端连接器与所述线端连接器处于插合状态下,所述板端信号端子与所述线端信号端子电性接触,所述金属壳分别与所述金属上壳和所述金属下壳电性接触,扣合所述屏蔽壳后,所述屏蔽壳包裹所述金属上壳与所述金属壳,且所述屏蔽壳与所述金属壳电性接触。
优选地,所述盖体部包括一对相对设置且向下延伸的侧板,所述金属壳的前端设有U型支撑槽,当所述板端连接器与所述线端连接器插合且屏蔽壳扣合时,所述侧板的前端端部位于所述U型支撑槽内。
优选地,所述盖体部包括一对相对设置且向下延伸的侧板,所述侧板上设有向内延伸的第一弹性臂,所述金属壳上设有第二弹性臂,当所述板端连接器与所述线端连接器插合且所述屏蔽壳扣合时,所述第一弹性臂与所述第二弹性臂抵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弹性臂的结构为自上向下延伸的弧形结构。
优选地,所述盖体部包括盖体主板,所述盖体主板上设有弹片结构,当所述板端连接器与所述线端连接器插合且所述屏蔽壳扣合时,所述弹片结构与所述金属壳抵接。
优选地,所述金属壳后端上设有第三锁扣通孔,所述金属上壳前端设有与所述第三锁扣通孔匹配的第三锁扣凸起,当所述板端连接器与所述线端连接器插合,所述第三锁扣凸起位于所述第三锁扣通孔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线端连接器设有屏蔽壳,当线端连接器与板端连接器插合且屏蔽壳处于扣合状态下,金属上壳与金属壳电性接触,屏蔽壳与金属壳电性接触,且屏蔽壳包裹金属上壳与金属壳,能够实现全方位的电磁屏蔽,提高接地屏蔽的稳定性,使得线端连接器与连接器组件具有优异的EMI屏蔽性能;通过将屏蔽壳与金属上壳一体成型,增强结构整体的强度的同时,生产工艺上减少多个零件的组装,有效提高组装效率,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便于线端连接器及连接器组件在工业上的推广与应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线端连接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线端连接器的结构爆炸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体成型的屏蔽壳与金属上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连接器组件(屏蔽壳未扣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连接器组件(屏蔽壳扣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所示的连接器组件(屏蔽壳扣合)的第一剖面示意图;
图7为图5所示的连接器组件(屏蔽壳扣合)的第二剖面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板端连接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板端连接器的结构爆炸示意图。
附图标记:100、线端连接器;110、绝缘底座;120、线端信号端子;130、金属上壳;131、n型支架;1311、第一锁扣通孔;132、第二锁扣通孔;133、第三锁扣凸起;140、金属下壳;141、u型支架;1411、第一锁扣凸起;142、第二锁扣凸起;150、屏蔽壳;151、第一连接板;152、第一过渡部;153、第二连接板;154、第二过渡部;155、盖体部;1551、盖体主板;1552、侧板;1553、第一弹性臂;1554、弹片结构;200、板端连接器;210、塑胶底座;220、板端信号端子;230、金属壳;231、U型支撑槽;232、第二弹性臂;233、第三锁扣通孔;300、线缆;310、内导体;320、绝缘层;330、屏蔽层;400、PCB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的限制。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线端连接器,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线端连接器为满足EMI屏蔽效果结构设置复杂,组装效率低下的技术问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中,金属下壳相对于金属上壳所在的方向为下、下方、下侧、底或底部,与之相反的方向为上、上方、上侧、顶或顶部;当线端连接器与板端连接器插合时,板端连接器相对于线端连接器所在的方向为前、前端或前侧,与之相反的方向为后、后端或后侧。
如图1至图3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
一种线端连接器100,包括绝缘底座110、固定在绝缘底座110上的线端信号端子120、位于绝缘底座110上侧的金属上壳130以及位于绝缘底座110下侧的金属下壳140,还包括屏蔽壳150。与线端连接器100连接的线缆300由内到外依次设有内导体310、绝缘层320和屏蔽层330。其中,线端信号端子120与线缆300的内导体310电性连接,金属上壳130和金属下壳140分别与线缆300的屏蔽层330电性连接。
屏蔽壳150与金属上壳130一体成型,屏蔽壳150包括依次相接的第一连接板151、第一过渡部152、第二连接板153、第二过渡部154和盖体部155,第一连接板151与金属上壳130相接并向下延伸。在外力作用下,第二连接板153可相对于第一过渡部152发生转动,盖体部155可相对于第二过渡部154发生转动,当屏蔽壳150处于扣合状态下,盖体部155位于金属上壳130的上方。示例性的,如图2所示,第一连接板151、第一过渡部152、第二连接板153共同构成一个呈U字型的结构,在外力作用下,盖体部155可以发生转动,从而可以扣合或者掀开屏蔽壳150。屏蔽壳150与金属上壳130一体成型,成型工艺简单,便于生产和加工,且一体成型后的屏蔽壳150与金属上壳130可以有效提高线端连接器100的组装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线端连接器为满足EMI屏蔽效果结构设置复杂,组装效率低下的技术问题,本申请中线端连接器设有屏蔽壳,当线端连接器与板端连接器插合且屏蔽壳处于扣合状态下,金属上壳与金属壳电性接触,屏蔽壳与金属壳电性接触,且屏蔽壳包裹金属上壳与金属壳,能够实现全方位的电磁屏蔽,提高接地屏蔽的稳定性,使得线端连接器与连接器组件具有优异的EMI屏蔽性能;通过将屏蔽壳与金属上壳一体成型,增强结构整体的强度的同时,生产工艺上减少多个零件的组装,有效提高组装效率,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便于线端连接器及连接器组件在工业上的推广与应用。
优选地,第一过渡部152呈U型结构或向下凸出的弧形结构。将第一过渡部152设置成U型结构或者向下凸出的弧形结构,有助于改善第一过渡部152的弹性,在外力作用下,第二连接板153可以发生转动,扩大盖体部155的移动范围,便于操作屏蔽壳150,有助于改善线端连接器100的用户体验。
优选地,金属上壳130两侧设有n型支架131,n型支架131的侧壁上设有第一锁扣通孔1311,金属下壳140两侧设有固定在n型支架131内的u型支架141,u型支架141的侧壁上设有与第一锁扣通孔1311匹配的第一锁扣凸起1411。通过相互配合的n型支架131与u型支架141,可以将金属上壳130与金属下壳140装配在一起,装配结构简单且连接结构稳定,有助于提高生产效率。
优选地,金属上壳130的前端设有第二锁扣通孔132,金属下壳140的前端设有与第二锁扣通孔132匹配的第二锁扣凸起142,进一步提高金属上壳130与金属下壳140连接的稳定性。示例性的,如图2所示,在金属上壳130的前端设有向下延伸的侧壁,在该侧壁上设有第二锁扣通孔132,相应地在金属下壳140的前端设有向上延伸的侧壁,在该侧壁上设有第二锁扣凸起142,当金属上壳130与金属下壳140组装在一起时,第二锁扣凸起142嵌入第二锁扣通孔132内,使得金属下壳140与金属上壳130的前端形成稳固的机械连接。
如图4至图9所示,一种连接器组件,包括上述任一种线端连接器100,还包括板端连接器200。板端连接器200包括塑胶底座210、固定在塑胶底座210上的板端信号端子220、以及金属壳230。塑胶底座210、板端信号端子220以及金属壳230均固定设置在PCB板400上。
当板端连接器200与线端连接器100处于插合状态下,板端信号端子220与线端信号端子120电性连接,金属壳230分别与金属上壳130和金属下壳140电性接触,扣合屏蔽壳150后,屏蔽壳150包裹金属上壳130与金属壳230,且屏蔽壳150与金属壳230电性接触,能够实现全方位的电磁屏蔽,提高接地屏蔽的稳定性,使得线端连接器与连接器组件具有优异的EMI屏蔽性能。
优选地,盖体部155包括一对相对设置且向下延伸的侧板1552,金属壳230的前端设有U型支撑槽231,当板端连接器200与线端连接器100插合且屏蔽壳150扣合时,侧板1552的前端端部位于U型支撑槽231内。通过设置U型支撑槽231可以有效固持盖体部155,不仅结构简单,而且可以有效防止屏蔽壳150在扣合状态下由于外界环境因素发生松动,提高屏蔽壳150与金属壳230的接触稳定性。更为具体地,U型支撑槽231的两个侧壁向对侧靠拢,当侧板1552置于U型支撑槽231内时,U型支撑槽231的两个侧壁对侧板1552形成一定的压力,进而有助于进一步提高屏蔽壳150与金属壳230的接触稳定性。
优选地,盖体部155包括一对相对设置且向下延伸的侧板1552,侧板1552上设有向内延伸的第一弹性臂1553,金属壳230上设有第二弹性臂232,当板端连接器200与线端连接器100插合且屏蔽壳150扣合时,第一弹性臂1553与第二弹性臂232抵接,可以进一步提高屏蔽壳150与金属壳230的接触稳定性,进而有利于保障连接器组件具有优异的EMI屏蔽性能。更为具体地,第一弹性臂1553的结构为自上向下延伸的弧形结构,可以有效防止在扣合或者掀开屏蔽壳150的过程中第一弹性臂1553发生变形,保障连接器组件使用性能的稳定性。
优选地,盖体部155包括盖体主板1551,盖体主板1551上设有弹片结构1554,当板端连接器200与线端连接器100插合且屏蔽壳150扣合时,弹片结构1554与金属壳230抵接,可以进一步提高屏蔽壳150与金属壳230的接触稳定性,形成全方位的电磁屏蔽,进而有利于保障连接器组件具有优异的EMI屏蔽性能。
优选地,金属壳230后端上设有第三锁扣通孔233,金属上壳130前端设有与第三锁扣通孔233匹配的第三锁扣凸起133,当板端连接器200与线端连接器100插合时,第三锁扣凸起133位于第三锁扣通孔233内,可以提高金属壳230与金属上壳130的接触稳定性,有利于保障连接器组件具有优异的EMI屏蔽性能,且有助于提高操作手感,改善用户体验。
优选地,线端信号端子120与绝缘底座110通过镶嵌成型(insert-molding)的方式固定在一起,板端信号端子220与塑胶底座210通过镶嵌成型的方式固定在一起,成型工艺简单,有助于提高生产效率,节约生产成本。
所述镶嵌成型工艺是指在模具内装入预先准备的异材质嵌件后注入树脂,熔融的材料与嵌件接合固化,制成一体化产品的成型方法。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线端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绝缘底座、固定在所述绝缘底座上的线端信号端子、位于所述绝缘底座上侧的金属上壳以及位于所述绝缘底座下侧的金属下壳,还包括屏蔽壳,其中:
所述线端信号端子与线缆的内导体电性连接,所述金属上壳和所述金属下壳分别与所述线缆的屏蔽层电性连接;
所述屏蔽壳与所述金属上壳一体成型,所述屏蔽壳包括依次相接的第一连接板、第一过渡部、第二连接板、第二过渡部和盖体部,所述第一连接板与所述金属上壳相接并向下延伸;
在外力作用下,所述第二连接板可相对于所述第一过渡部发生转动,所述盖体部可相对于所述第二过渡部发生转动,当所述屏蔽壳处于扣合状态下,所述盖体部位于所述金属上壳的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端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渡部呈U型结构或向下凸出的弧形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端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上壳两侧设有n型支架,所述n型支架的侧壁上设有第一锁扣通孔;所述金属下壳两侧设有固定在所述n型支架内的u型支架,所述u型支架的侧壁上设有与所述第一锁扣通孔匹配的第一锁扣凸起。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端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上壳前端设有第二锁扣通孔,所述金属下壳的前端设有与所述第二锁扣通孔匹配的第二锁扣凸起。
5.一种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线端连接器,还包括板端连接器,其中:
所述板端连接器包括塑胶底座,固定在所述塑胶底座上的板端信号端子,以及金属壳;
当所述板端连接器与所述线端连接器处于插合状态下,所述板端信号端子与所述线端信号端子电性接触,所述金属壳分别与所述金属上壳和所述金属下壳电性接触,扣合所述屏蔽壳后,所述屏蔽壳包裹所述金属上壳与所述金属壳,且所述屏蔽壳与所述金属壳电性接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部包括一对相对设置且向下延伸的侧板,所述金属壳的前端设有U型支撑槽,当所述板端连接器与所述线端连接器插合且屏蔽壳扣合时,所述侧板的前端端部位于所述U型支撑槽内。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部包括一对相对设置且向下延伸的侧板,所述侧板上设有向内延伸的第一弹性臂,所述金属壳上设有第二弹性臂,当所述板端连接器与所述线端连接器插合且所述屏蔽壳扣合时,所述第一弹性臂与所述第二弹性臂抵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臂的结构为自上向下延伸的弧形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部包括盖体主板,所述盖体主板上设有弹片结构,当所述板端连接器与所述线端连接器插合且所述屏蔽壳扣合时,所述弹片结构与所述金属壳抵接。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壳后端上设有第三锁扣通孔,所述金属上壳前端设有与所述第三锁扣通孔匹配的第三锁扣凸起,当所述板端连接器与所述线端连接器插合,所述第三锁扣凸起位于所述第三锁扣通孔内。
CN202220603648.8U 2022-03-20 2022-03-20 线端连接器及连接器组件 Active CN21740583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603648.8U CN217405835U (zh) 2022-03-20 2022-03-20 线端连接器及连接器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603648.8U CN217405835U (zh) 2022-03-20 2022-03-20 线端连接器及连接器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405835U true CN217405835U (zh) 2022-09-09

Family

ID=831389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603648.8U Active CN217405835U (zh) 2022-03-20 2022-03-20 线端连接器及连接器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40583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183287B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US9653849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having good anti-EMI perfprmance
US7037135B2 (en) Double shielded electrical connector
KR100478426B1 (ko) 내마모성 결합 수단을 구비한 커넥터
CN210489984U (zh) 高速背板连接器
US6749463B1 (en) Shielded board mounted electrical connector
US8500478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having renforcedd locking portion
CN202550175U (zh) Usb连接器
CN217405835U (zh) 线端连接器及连接器组件
CN116207535B (zh) 一种应用于电流传感器中的电路板连接装置及方法
US6508677B1 (en) Low profile modular jack
CN217405792U (zh) 板端连接器及连接器组件
US20060258219A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CN214542602U (zh) 具有高频传输功能的插座连接器
CN210468282U (zh) 一种USB Type-C公座电连接器结构
CN212783885U (zh) 一种正反插连接器
CN210866670U (zh) 一种hsl线端直头多位连接器
CN219843225U (zh) 连接器组件
CN111834826A (zh) 电连接器
CN219843227U (zh) 连接器组件
CN219843226U (zh) 板端连接器及连接器组件
CN215732522U (zh) 插头连接器及连接器组件
CN217405836U (zh) 线端连接器及连接器组件
CN217405736U (zh) 板端连接器及连接器组件
CN219843174U (zh) 插座连接器及连接器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