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405836U - 线端连接器及连接器组件 - Google Patents
线端连接器及连接器组件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7405836U CN217405836U CN202221015382.1U CN202221015382U CN217405836U CN 217405836 U CN217405836 U CN 217405836U CN 202221015382 U CN202221015382 U CN 202221015382U CN 217405836 U CN217405836 U CN 217405836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etal
- connector
- end connector
- fixing
- plastic bas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线端连接器及连接器组件,其中线端连接器包括塑胶底座、线端信号端子、金属上壳与金属下壳。其中,金属上壳包括覆盖在塑胶底座上侧的上壳主体,沿上壳主体远离线缆的一侧向下延伸而成的侧板,以及位于上壳主体两端的第一固定部与第二固定部,侧板上设有第一通孔结构;金属下壳包括长条板状的下壳主体,位于下壳主体两端的第三固定部与第四固定部,第一固定部与第三固定部电性相接,第二固定部与第四固定部电性相接,下壳主体上还设有固定片,固定片包括贯穿第一通孔结构的固定舌片。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线端连接器结构强度高且抗干扰能力强,满足产品轻薄小型化的发展需求。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连接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线端连接器及连接器组件。
背景技术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日趋普及,物联网的覆盖范围越来越大,在智能消费电子、数字家电、安防监控、自助服务终端等诸多领域中,都需要用到板对线连接器组件,且对其需求急剧增加,且对于板对线连接器组件的连接精度和技术要求也越来越高。在手机,PLC控制单元,LED显示器等产品中,要求板对线连接器组件不仅尺寸要满足产品小型化的发展需求,而且要求其具高精度、高精密,能有效防止EMI(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电磁干扰),辐射少,不会对板对线连接器组件传输的信号产生干扰作用。随着5G时代的到来,对于连接器组件中信号传输通道的需求数量越来越多,线端连接器中的端子数量众多,且随着产品轻薄小型化的发展趋势,一般塑胶底座设置得细长且很薄,为了改善电磁干扰而设置的金属壳也需要设置成细长的薄板状,强度较低,容易在长度方向上发生翘曲变形。
因此,亟需一种结构强度高,抗干扰能力强的细长状的线端连接器及连接器组件。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线端连接器及连接器组件,结构强度高且抗干扰能力强,满足产品轻薄小型化的发展需求。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线端连接器,包括塑胶底座,固定在所述塑胶底座上的线端信号端子,设置在所述塑胶底座上侧的金属上壳以及设置在所述塑胶底座下侧的金属下壳,其中所述线端信号端子、所述金属下壳与所述塑胶底座通过镶嵌成型固定在一起,所述线端信号端子与线缆的内导体电性相接,所述金属上壳和所述金属下壳与所述线缆的屏蔽层电性相接;
所述金属上壳包括覆盖在所述塑胶底座上侧的上壳主体,沿所述上壳主体远离线缆的一侧向下延伸而成的侧板,以及位于所述上壳主体两端的第一固定部与第二固定部,所述侧板上设有第一通孔结构;
所述金属下壳包括长条板状的下壳主体,位于所述下壳主体两端的第三固定部与第四固定部,所述第一固定部与所述第三固定部电性相接,所述第二固定部与所述第四固定部电性相接,所述下壳主体上还设有固定片,所述固定片包括贯穿所述第一通孔结构的固定舌片。
优选地,所述上壳主体上设有上下贯通的第二通孔结构,所述塑胶底座包括嵌入所述第二通孔结构的第一限位凸起。
优选地,所述第二通孔结构内壁上设有弹性舌片,所述第一限位凸起上设有凹槽结构,所述弹性舌片与所述凹槽结构的内壁抵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固定部呈n型结构卡设在所述塑胶底座上,所述第三固定部包括第一固定接触片,所述第一固定接触片暴露于所述塑胶底座的表面并与所述第一固定部电性相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固定部上设有第三通孔结构,所述第三通孔结构的内壁上设有限位舌片,所述限位舌片与所述塑胶底座或所述第三固定部抵接。
优选地,所述第四固定部包括第二固定接触片,所述第二固定接触片暴露于所述塑胶底座的上表面并与所述第二固定部电性相接。
一种连接器组件,包括上述任一种线端连接器,还包括板端连接器,其中:
所述板端连接器包括绝缘底座,固定在所述绝缘底座上的板端信号端子,以及设置在所述绝缘底座上的金属壳;
当所述线端连接器与所述板端连接器插合时,所述线端信号端子与所述板端信号端子电性接触以传输信号和/或电力,所述金属壳与所述金属上壳电性接触。
优选地,所述金属壳与所述绝缘底座通过镶嵌成型固定在一起。
优选地,所述线端连接器还包括拉杆,所述拉杆分别与所述塑胶底座的两端相接以便于所述线端连接器的插拔。
优选地,所述金属壳上设有限位凸起,所述拉杆包括凹部结构,当所述线端连接器与所述板端连接器插合时,所述凹部结构不凸于所述限位凸起设置以提高所述线端连接器与所述板端连接器的插合强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线端连接器通过设置与线缆的屏蔽层电性相接的金属上壳与金属下壳,在增强线端连接器整体结构强度的同时,使其具有优异的电磁屏蔽性能;在金属上壳的上壳主体向下延伸形成的侧板上设置第一通孔结构,并在金属下壳的下壳主体上设置固定片,固定片的固定舌片贯穿第一通孔结构,能够提高金属上壳的结构强度,有效防止其在长度方向上发生翘曲变形,进而有利于提高线端连接器的结构稳定性与使用寿命;此外线端信号端子、金属下壳与塑胶底座通过镶嵌成型的方式固定在一起,成型工艺简单,便于生产与加工,有利于提高线端连接器的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线端连接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线端连接器的剖面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的线缆连接器的结构爆炸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线端连接器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所示的线缆连接器的剖面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线端连接器另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所示的线缆连接器的剖面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连接器组件(插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连接器组件(未插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连接器组件(插合)的剖面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含拉杆的连接器组件(未插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含拉杆的连接器组件(插合)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00、线端连接器;110、塑胶底座;111、第一限位凸起;112、凹槽结构;120、线端信号端子;130、金属上壳;131、上壳主体;1311、第二通孔结构;1312、弹性舌片;132、侧板;1321、第一通孔结构;133、第一固定部;1331、第三通孔结构;1332、限位舌片;134、第二固定部;140、金属下壳;141、下壳主体;142、固定片;1421、固定舌片;143、第三固定部;1431、第一固定接触片;144、第四固定部;1441、第二固定接触片;150、拉杆;151、凹部结构;200、板端连接器;210、绝缘底座;220、板端信号端子;230、金属壳;231、限位凸起;300、线缆;310、内导体;320、绝缘层;330、屏蔽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的限制。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线端连接器,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细长的线端连接器中的金属壳在其长度方向上容易发生翘曲变形的技术问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中,金属下壳相对于金属上壳所在的方向为下、下方、下侧、底或底部,与之相反的方向为上、上方、上侧、顶或顶部。
如图1至图3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
一种线端连接器100,包括塑胶底座110,固定在塑胶底座110上的线端信号端子120,设置在塑胶底座110上侧的金属上壳130以及设置在塑胶底座110下侧的金属下壳140。其中,线端信号端子120、金属下壳140与塑胶底座110通过镶嵌成型(insert-molding)的方式固定在一起。线缆300包括由内到外依次设置的内导体310、绝缘层320与屏蔽层330,线端信号端子120与内导体310电性相接,金属上壳130和金属下壳140与屏蔽层330电性相接。具体而言,线端信号端子120可通过锡焊、软钎焊接等金属焊接工艺与内导体310固定在一起,以实现电性相接,同理,金属上壳130和金属下壳140也可通过锡焊、软钎焊接等金属焊接工艺与屏蔽层330实现电性相接。
金属上壳130包括覆盖在塑胶底座110上侧的上壳主体131,沿上壳主体131远离线缆300的一侧向下延伸而成的侧板132,以及位于上壳主体131两端的第一固定部133与第二固定部134,侧板132上设有第一通孔结构1321。
金属下壳140包括位于塑胶底座110的底面呈长条板状的下壳主体141,位于下壳主体141两端的第三固定部143与第四固定部144,第一固定部133与第三固定部143电性相接,第二固定部134与第四固定部144电性相接。下壳主体141上还设有固定片142,固定片142包括贯穿第一通孔结构1321的固定舌片1421。示例性的,如图3所示,下壳主体141远离线缆300的一侧的侧边上设有朝向远离线缆300方向延伸的固定片142,固定片142包括朝上弯折延伸的固定舌片1421,通过塑胶底座110共同成型固定在第一通孔结构1321内,能够有效提高金属下壳140的结构强度,防止其发生翘曲变形。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细长的线端连接器中的金属壳在其长度方向上容易发生翘曲变形的技术问题,本申请中线端连接器通过设置与线缆的屏蔽层电性相接的金属上壳与金属下壳,在增强线端连接器整体结构强度的同时,使其具有优异的电磁屏蔽性能;在金属上壳的上壳主体向下延伸形成的侧板上设置第一通孔结构,并在金属下壳的下壳主体上设置固定片,固定片的固定舌片贯穿第一通孔结构,能够提高金属上壳的结构强度,有效防止其在长度方向上发生翘曲变形,进而有利于提高线端连接器的结构稳定性与使用寿命;此外线端信号端子、金属下壳与塑胶底座通过镶嵌成型的方式固定在一起,成型工艺简单,便于生产与加工,有利于提高线端连接器的生产效率。
优选地,如图4和图5所示,上壳主体131上设有上下贯通的第二通孔结构1311,塑胶底座110包括嵌入第二通孔结构1311的第一限位凸起111,通过第一限位凸起111不仅便于金属上壳130的定位与装配,且有利于防止金属上壳130在长度方向上发生翘曲变形,提高线端连接器的结构稳定性。更为具体地,如图6和图7所示,第二通孔结构1311的内壁上设有弹性舌片1312,第一限位凸起111上设有凹槽结构112,弹性舌片1312与凹槽结构112的内壁抵接,有利于进一步增强金属上壳130的结构强度,防止其在长度方向上发生翘曲变形,进而有利于进一步提高线端连接器的结构稳定性与使用寿命。
优选地,第一固定部133呈n型结构卡设在塑胶底座110上,第三固定部143包括第一固定接触片1431,第一固定接触片1431暴露于塑胶底座110的表面并与第一固定部133电性相接。示例性的,第一固定部133的n型结构三侧壁上设有至少一个厚度方向上前后贯通的通孔结构,第一固定接触片1431包括与该通孔结构正相对且暴露于塑胶底座110表面的部分,通过锡焊或者其他金属焊接,可以实现第一固定部133与第三固定部143的电性相接,且还可以有效防止金属上壳130的端部发生翘曲变形,有利于提高线端连接器的结构强度。
更为具体地,第一固定部133上设有第三通孔结构1331,第三通孔结构1331的内壁上设有限位舌片1332,限位舌片1332与塑胶底座110或第三固定部143抵接。限位舌片1332与塑胶底座110抵接,能够提高金属上壳130端部的结构强度,防止其端部发生翘曲变形;限位舌片1332与第三固定部143抵接,在提高金属上壳130端部的结构强度的同时,还有利于提高金属上壳130与金属下壳140电性接触的稳定性,进而有利于保障线端连接器具有优异的电磁屏蔽性能。
优选地,第四固定部144包括第二固定接触片1441,第二固定接触片1441暴露于塑胶底座110的上表面,并与第二固定部134电性相接。示例性的,第二固定部134上设有上下贯通的通孔结构,第二固定接触片1441包括位于该通孔结构正下方的部分,通过锡焊或者软钎焊接等金属焊接,实现第二固定部134与第四固定部144的电性接触,提高金属上壳130两端部的结构强度,且有利于保障线端连接器具有优异电磁屏蔽性能。
如图8至图10所示,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连接器组件,包括上述任一种线端连接器100,还包括板端连接器200。其中,板端连接器200包括绝缘底座210,固定在绝缘底座210上的板端信号端子220,以及设置在绝缘底座210上的金属壳230。当线端连接器100与板端连接器200插合时,线端信号端子120与板端信号端子220电性接触以传输信号和/或电力,金属壳230与金属上壳130电性接触,以提高连接器组件的电磁屏蔽性能。
优选地,金属壳230与绝缘底座210通过镶嵌成型的工艺固定在一起,成型工艺简单,且有效防止金属壳230发生翘曲变形,有利于提高连接器组件的结构稳定性。
优选地,如图11和图12所示,线端连接器100还包括拉杆线端连接器100还包括拉杆150,拉杆150分别与塑胶底座110的两端相接,以便于操作者相对于板端连接器200插拔线端连接器100。更为具体地,拉杆150在长度方向上具有凹部结构151,线端连接器100与板端连接器200插合时,金属壳230远离线缆300一侧的外侧面上设有限位凸起231,转动拉杆150可使凹部结构151位于限位凸起231的下方,此时凹部结构151不凸于限位凸起231的外侧面,可以有效提高连接器组件的插合强度,提高连接器组件的接触稳定性,与此同时,还可以防止拉杆150发生转动或晃动,进而有利于提高连接器组件的结构稳定性。
所述镶嵌成型工艺是指在模具内装入预先准备的异材质嵌件后注入树脂,熔融的材料与嵌件接合固化,制成一体化产品的成型方法。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线端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塑胶底座,固定在所述塑胶底座上的线端信号端子,设置在所述塑胶底座上侧的金属上壳以及设置在所述塑胶底座下侧的金属下壳,其中所述线端信号端子、所述金属下壳与所述塑胶底座通过镶嵌成型固定在一起,所述线端信号端子与线缆的内导体电性相接,所述金属上壳和所述金属下壳与所述线缆的屏蔽层电性相接;
所述金属上壳包括覆盖在所述塑胶底座上侧的上壳主体,沿所述上壳主体远离线缆的一侧向下延伸而成的侧板,以及位于所述上壳主体两端的第一固定部与第二固定部,所述侧板上设有第一通孔结构;
所述金属下壳包括长条板状的下壳主体,位于所述下壳主体两端的第三固定部与第四固定部,所述第一固定部与所述第三固定部电性相接,所述第二固定部与所述第四固定部电性相接,所述下壳主体上还设有固定片,所述固定片包括贯穿所述第一通孔结构的固定舌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端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主体上设有上下贯通的第二通孔结构,所述塑胶底座包括嵌入所述第二通孔结构的第一限位凸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端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通孔结构内壁上设有弹性舌片,所述第一限位凸起上设有凹槽结构,所述弹性舌片与所述凹槽结构的内壁抵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端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部呈n型结构卡设在所述塑胶底座上,所述第三固定部包括第一固定接触片,所述第一固定接触片暴露于所述塑胶底座的表面并与所述第一固定部电性相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线端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部上设有第三通孔结构,所述第三通孔结构的内壁上设有限位舌片,所述限位舌片与所述塑胶底座或所述第三固定部抵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端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固定部包括第二固定接触片,所述第二固定接触片暴露于所述塑胶底座的上表面并与所述第二固定部电性相接。
7.一种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线端连接器,还包括板端连接器,其中:
所述板端连接器包括绝缘底座,固定在所述绝缘底座上的板端信号端子,以及设置在所述绝缘底座上的金属壳;
当所述线端连接器与所述板端连接器插合时,所述线端信号端子与所述板端信号端子电性接触以传输信号和/或电力,所述金属壳与所述金属上壳电性接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壳与所述绝缘底座通过镶嵌成型固定在一起。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端连接器还包括拉杆,所述拉杆分别与所述塑胶底座的两端相接以便于所述线端连接器的插拔。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壳上设有限位凸起,所述拉杆包括凹部结构,当所述线端连接器与所述板端连接器插合时,所述凹部结构不凸于所述限位凸起设置以提高所述线端连接器与所述板端连接器的插合强度。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1015382.1U CN217405836U (zh) | 2022-04-28 | 2022-04-28 | 线端连接器及连接器组件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1015382.1U CN217405836U (zh) | 2022-04-28 | 2022-04-28 | 线端连接器及连接器组件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7405836U true CN217405836U (zh) | 2022-09-09 |
Family
ID=831414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1015382.1U Active CN217405836U (zh) | 2022-04-28 | 2022-04-28 | 线端连接器及连接器组件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7405836U (zh) |
-
2022
- 2022-04-28 CN CN202221015382.1U patent/CN217405836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0218134B2 (en) | Electrical receptacle connector | |
US9653849B2 (en) | Electrical connector having good anti-EMI perfprmance | |
US9647393B2 (en) | Electrical receptacle connector | |
US7654866B2 (en) | Upright electrical connector | |
US6695641B1 (en) | Cable connector assembly | |
US7442057B2 (en) | MIMO RF connector assembly | |
US6540529B1 (en) |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 |
US10063015B2 (en) | Receptacle connector having improved shielding plate | |
US8790122B2 (en) | Electrical connector having improved housing | |
US6863559B2 (en) | Electrical connector for flexible printed circuit | |
US6312294B1 (en) | Cable connector with improved terminals | |
US8696380B2 (en) | Cable assembly with removable fastening module | |
WO2016173247A1 (zh) | 一种基于type-c的插头连接器 | |
US6863546B2 (en) | Cable connector assembly having positioning structure | |
US6371811B1 (en) | Vertical-type universal serial bus connector having a low profile on a printed circuit board | |
US8500478B2 (en) | Electrical connector having renforcedd locking portion | |
CN217405836U (zh) | 线端连接器及连接器组件 | |
CN210489871U (zh) | 电连接器及其组合件 | |
CN106486821B (zh) | 电连接器 | |
CN109473810B (zh) | 一种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 | |
CN216720329U (zh) | 一种电连接器 | |
CN215989387U (zh) | 电连接器 | |
CN220569922U (zh) | 沉板式连接器 | |
CN203707388U (zh) | 板对板连接器 | |
CN221805882U (zh) | 电连接器组件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