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401607U - 一种双电机直驱系统和车辆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电机直驱系统和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401607U
CN217401607U CN202220483147.0U CN202220483147U CN217401607U CN 217401607 U CN217401607 U CN 217401607U CN 202220483147 U CN202220483147 U CN 202220483147U CN 217401607 U CN217401607 U CN 21740160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ear
planetary
drive system
direct drive
mo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483147.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霄喆
谭艳军
姚文博
陈史俊
赵玉婷
施悠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xi Xingqu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Wuxi Xingqu Technology Co ltd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xi Xingqu Technology Co ltd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xi Xingqu Technology Co ltd,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xi Xingqu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483147.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40160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40160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40160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2Electric energy management in electromobility

Abstract

本文提供了一种双电机直驱系统和车辆。双电机直驱系统包括两个电机和两个行星减速机构,两个电机和两个行星减速机构一一对应传动连接;每个行星减速机构包括行星排,每个行星排包括:固定设置的齿圈;太阳轮,设于齿圈内,太阳轮设有输入端,输入端与电机传动连接;行星轮,啮合于齿圈和太阳轮之间;和行星架,与行星轮连接,行星架设有输出部,输出部用于与车轮传动连接。该双电机直驱系统,其占用空间小、重量小,虽未配备差速机构和矢量控制机构,但仍能够实现差速、差速锁和矢量控制等功能;另外,单个电机驱动单个车轮,对单个电机的性能要求降低,可以通过两个较低功率的电机达到大功率输出的目的。

Description

一种双电机直驱系统和车辆
技术领域
本文涉及车辆技术,尤指一种双电机直驱系统和一种车辆。
背景技术
目前,纯电动汽车大多采用单电机方案(单电机方案即:纯电动汽车包括单电机前驱动桥或单电机后驱动桥)或前后双电机方案(前后双电机方案即:纯电动汽车包括单电机前驱动桥和单电机后驱动桥)。上述两个方案中,由于单个电机与两个车轮传动连接,因此对单个电机的性能要求比较高;另外,为了实现差速、差速锁和矢量控制,电机需要配备差速机构(差速机构包括差速器和差速锁)和矢量控制机构等,造成占用空间大、重量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双电机直驱系统,其占用空间小,重量小,对单个电机的性能要求低,还具备差速、差速锁和矢量控制等功能。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车辆。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双电机直驱系统,包括两个电机和两个行星减速机构,两个所述电机和两个所述行星减速机构一一对应传动连接;每个所述行星减速机构包括行星排,每个所述行星排包括:固定设置的齿圈;太阳轮,设于所述齿圈内,所述太阳轮设有输入端,所述输入端与所述电机传动连接;行星轮,啮合于所述齿圈和所述太阳轮之间;和行星架,设于所述行星轮上,所述行星架设有输出部,所述输出部用于与车轮传动连接。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行星排为简单行星排,两个所述电机和两个所述输入端均位于两个所述太阳轮的两侧,两个所述行星架位于两个所述太阳轮之间,所述输出部依次穿过所述太阳轮、所述输入端和所述电机而与所述车轮传动连接。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输出部为旋转轴,所述输入端为旋转套,所述电机为环形电机。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两个所述齿圈为分体结构。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两个所述齿圈为一体结构、相互共用。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行星排为简单行星排,两个所述电机和两个所述输入端均位于两个所述太阳轮之间,两个所述行星架位于两个所述太阳轮的两侧,所述输出部位于所述行星架的背向所述太阳轮的一侧。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行星轮包括固定连接的第一行星轮和第二行星轮,所述第一行星轮与所述太阳轮相啮合,所述第二行星轮与所述齿圈相啮合,两个所述电机位于两个所述太阳轮之间,两组所述第二行星轮、两个所述齿圈和两个所述行星架均位于两个所述太阳轮的两侧,所述输出部位于所述行星架的背向所述太阳轮的一侧。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每个所述行星减速机构还包括:齿轮减速结构,设有输入部和输出端,所述齿轮减速结构位于所述行星架的背向所述太阳轮的一侧,所述输出部与所述输入部传动连接,所述输出端用于与所述车轮传动连接。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齿轮减速结构包括:主动轮,所述输入部设于所述主动轮上;和从动轮,与所述主动轮相啮合,所述输出端位于所述从动轮上。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双电机直驱系统还包括:两个所述车轮,位于两个所述行星减速机构的两侧,且两个所述电机对称设置,两个所述车轮对称设置。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车辆,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双电机直驱系统。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车辆为电动汽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双电机直驱系统,两个电机和两个行星减速机构一一对应传动连接,每个行星减速机构的行星排,齿圈固定设置,太阳轮设于齿圈内,太阳轮设有输入端,输入端与电机传动连接,行星轮啮合于齿圈和太阳轮之间,行星架设于行星轮上,行星架设有输出部,输出部用于与车轮传动连接,电机运行通过输入端带动太阳轮转动,太阳轮驱动行星轮转动,行星轮带动行星架转动,行星架通过输出部带动车轮转动,该双电机直驱系统,其占用空间小、重量小,虽未配备差速机构和矢量控制机构,但仍能够实现差速、差速锁和矢量控制等功能;另外,单个电机驱动单个车轮,对单个电机的性能要求降低,可以通过两个较低功率的电机达到大功率输出的目的。
本申请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申请而了解。本申请的其他优点可通过在说明书以及附图中所描述的方案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技术方案的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申请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对本申请技术方案的限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述的双电机直驱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所述的双电机直驱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又一实施例所述的双电机直驱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再一实施例所述的双电机直驱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1至图4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00电机,210齿圈,220太阳轮,221输入端,230行星轮,231第一行星轮,232第二行星轮,240行星架,241输出部,410主动轮,411输入部,420从动轮,421输出端。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描述了多个实施例,但是该描述是示例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并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文中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任意组合。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双电机直驱系统,如图1至图4所示,包括两个电机100和两个行星减速机构,两个电机100和两个行星减速机构一一对应传动连接;每个行星减速机构包括行星排,每个行星排包括:固定设置的齿圈210,如齿圈210固定在壳体等静止件上,齿圈210因被固定而无法转动;太阳轮220,设于齿圈210内,太阳轮220设有输入端221,输入端221与电机100传动连接;行星轮230,啮合于齿圈210和太阳轮220之间;和行星架240,设于行星轮230上(即行星架240与行星轮230相连接),行星架240设有输出部241,输出部241用于与车轮传动连接。
该双电机直驱系统,电机100运行通过输入端221带动太阳轮220转动,太阳轮220驱动行星轮230转动,行星轮230带动行星架240转动,行星架240通过输出部241带动车轮转动,该双电机直驱系统,其占用空间小、重量小,虽未配备差速机构和矢量控制机构,但仍能够实现差速、差速锁和矢量控制等功能;另外,单个电机100驱动单个车轮,对单个电机100的性能要求降低,可以通过两个较低功率的电机100达到大功率输出的目的。
通过单独控制两个电机100来改变两个输出部241的输出动力,实现差速、差速锁、矢量控制等功能,控制更精准。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行星排为简单行星排。太阳轮220和行星轮230均位于齿圈210内,两个电机100和两个输入端221均位于两个太阳轮220的两侧,两个行星架240位于两个太阳轮220之间。对于每个行星减速机构:输出部241依次穿过太阳轮220、输入端221和电机100而与车轮传动连接,实现输出部241带动车轮转动。即:电机100运行通过输入端221带动太阳轮220转动,太阳轮220驱动行星轮230转动,行星轮230带动行星架240转动,行星架240通过输出部241带动车轮转动。该行星减速机构结构简单、紧凑、占用空间小、重量小。
在一示例中,每组行星轮230包括多个。
在一示例中,输出部241为旋转轴,旋转轴安装在行星架240的中轴孔内。输入端221为旋转套(旋转套即空心轴),旋转套安装在太阳轮220的中轴孔内。电机100为环形电机,环形电机安装在旋转套上。
可以是,两个齿圈210为分体结构;或者可以是,两个齿圈210为一体结构、相互共用;以上均可实现本申请的目的,其宗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思想,在此不再赘述,均应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
在另一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行星排为简单行星排。太阳轮220和行星轮230均位于齿圈210内,两个电机100和两个输入端221均位于两个太阳轮220之间,两个行星架240位于两个太阳轮220的两侧,输出部241位于行星架240的背向太阳轮220的一侧。即:电机100运行通过输入端221带动太阳轮220转动,太阳轮220驱动行星轮230转动,行星轮230带动行星架240转动,行星架240通过输出部241带动车轮转动。该行星减速机构结构简单、紧凑、占用空间小、重量小。
在一示例中,每组行星轮230包括多个。
在一示例中,如图3所示,每个行星减速机构还包括:齿轮减速结构,设有输入部411和输出端421,齿轮减速结构位于行星架240的背向太阳轮220的一侧,输出部241与输入部411传动连接,输出端421用于与车轮传动连接。此方案通过齿轮减速结构进行二级减速,行星减速机构的减速效果更好。
在一示例中,如图3所示,齿轮减速结构包括:主动轮410,输入部411设于主动轮410上;和从动轮420,与主动轮410相啮合,输出端421位于从动轮420上。该种齿轮减速结构,其工艺成熟、性能稳定、使用效果好、制作成本低。
在再一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行星轮230包括固定连接的第一行星轮231和第二行星轮232,第一行星轮231与太阳轮220相啮合,第二行星轮232位于齿圈210内、并与齿圈210相啮合,两个电机100和两个输入端221位于两个太阳轮220之间,两组第二行星轮232和两个齿圈210均位于两个太阳轮220的两侧,两个行星架240位于两组第二行星轮232的两侧,输出部241位于行星架240的背向太阳轮220的一侧。即:电机100运行通过输入端221带动太阳轮220转动,太阳轮220驱动第一行星轮231转动,第一行星轮231带动第二行星轮232转动,第二行星轮232带动行星架240转动,行星架240通过输出部241带动车轮转动。该行星减速机构结构简单、紧凑、占用空间小、重量小。
在一示例中,如图4所示,固定连接的第一行星轮231和第二行星轮232为一体结构或通过花键等的方式固定连接。每组第一行星轮231包括多个,每组第二行星轮232也包括多个。
在一示例中,如图4所示,每个行星减速机构还包括:齿轮减速结构,设有输入部411和输出端421,齿轮减速结构位于行星架240的背向太阳轮220的一侧,输出部241与输入部411传动连接,输出端421用于与车轮传动连接。此方案通过齿轮减速结构进行二级减速,行星减速机构的减速效果更好。
在一示例中,如图4所示,齿轮减速结构包括:主动轮410,输入部411设于主动轮410上;和从动轮420,与主动轮410相啮合,输出端421位于从动轮420上。该种齿轮减速结构,其工艺成熟、性能稳定、使用效果好、制作成本低。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双电机直驱系统还包括:两个车轮(图中未示出),位于两个行星减速机构的两侧。其中,两个电机100对称设置,两个车轮也对称设置,更利于在车辆上布局。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车辆(图中未示出),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双电机直驱系统。
该车辆,具备上述任一实施例提供的双电机直驱系统的全部优点,在此不再赘述。
在一示例中,车辆为电动汽车,电动汽车即纯电动汽车,电动汽车配备一套或两套双电机直驱系统。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双电机直驱系统,两个电机和两个行星减速机构一一对应传动连接,每个行星减速机构的行星排,齿圈固定设置,太阳轮设于齿圈内,太阳轮设有输入端,输入端与电机传动连接,行星轮啮合于齿圈和太阳轮之间,行星架设于行星轮上,行星架设有输出部,输出部用于与车轮传动连接,电机运行通过输入端带动太阳轮转动,太阳轮驱动行星轮转动,行星轮带动行星架转动,行星架通过输出部带动车轮转动,该双电机直驱系统,其占用空间小、重量小,虽未配备差速机构和矢量控制机构,但仍能够实现差速、差速锁和矢量控制等功能;另外,单个电机驱动单个车轮,对单个电机的性能要求降低,可以通过两个较低功率的电机达到大功率输出的目的。
在本实用新型中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一侧”、“另一侧”、“一端”、“另一端”、“边”、“相对”、“四角”、“周边”、““口”字结构”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结构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直接连接”、“间接连接”、“固定连接”、“安装”、“装配”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术语“安装”、“连接”、“固定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虽然本实用新型所揭露的实施方式如上,但所述的内容仅为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而采用的实施方式,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露的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可以在实施的形式及细节上进行任何的修改与变化,但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仍须以所附的权利要求书所界定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双电机直驱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电机和两个行星减速机构,两个所述电机和两个所述行星减速机构一一对应传动连接;每个所述行星减速机构包括行星排,每个所述行星排包括:
固定设置的齿圈;
太阳轮,设于所述齿圈内,所述太阳轮设有输入端,所述输入端与所述电机传动连接;
行星轮,啮合于所述齿圈和所述太阳轮之间;和
行星架,设于所述行星轮上,所述行星架设有输出部,所述输出部用于与车轮传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电机直驱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行星排为简单行星排,两个所述电机和两个所述输入端均位于两个所述太阳轮的两侧,两个所述行星架位于两个所述太阳轮之间,所述输出部依次穿过所述太阳轮、所述输入端和所述电机而与所述车轮传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电机直驱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部为旋转轴,所述输入端为旋转套,所述电机为环形电机。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电机直驱系统,其特征在于,
两个所述齿圈为分体结构;或
两个所述齿圈为一体结构、相互共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电机直驱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行星排为简单行星排,两个所述电机和两个所述输入端均位于两个所述太阳轮之间,两个所述行星架位于两个所述太阳轮的两侧,所述输出部位于所述行星架的背向所述太阳轮的一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电机直驱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行星轮包括固定连接的第一行星轮和第二行星轮,所述第一行星轮与所述太阳轮相啮合,所述第二行星轮与所述齿圈相啮合,两个所述电机位于两个所述太阳轮之间,两组所述第二行星轮、两个所述齿圈和两个所述行星架均位于两个所述太阳轮的两侧,所述输出部位于所述行星架的背向所述太阳轮的一侧。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双电机直驱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行星减速机构还包括:
齿轮减速结构,设有输入部和输出端,所述齿轮减速结构位于所述行星架的背向所述太阳轮的一侧,所述输出部与所述输入部传动连接,所述输出端用于与所述车轮传动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双电机直驱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减速结构包括:
主动轮,所述输入部设于所述主动轮上;和
从动轮,与所述主动轮相啮合,所述输出端位于所述从动轮上。
9.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双电机直驱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两个所述车轮,位于两个所述行星减速机构的两侧,且两个所述电机对称设置,两个所述车轮对称设置。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双电机直驱系统。
CN202220483147.0U 2022-03-07 2022-03-07 一种双电机直驱系统和车辆 Active CN21740160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483147.0U CN217401607U (zh) 2022-03-07 2022-03-07 一种双电机直驱系统和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483147.0U CN217401607U (zh) 2022-03-07 2022-03-07 一种双电机直驱系统和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401607U true CN217401607U (zh) 2022-09-09

Family

ID=831378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483147.0U Active CN217401607U (zh) 2022-03-07 2022-03-07 一种双电机直驱系统和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40160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973263A (zh) * 2022-12-20 2023-04-18 吉林大学 一种冗余式双电机转向机构及其控制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973263A (zh) * 2022-12-20 2023-04-18 吉林大学 一种冗余式双电机转向机构及其控制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992679B (zh) 双行星排四轴混合动力传动装置
CN201506247U (zh) 双行星排四轴混合动力变速器
EP3954562A1 (en) Multi-mode electric drive system and vehicle
CN217401607U (zh) 一种双电机直驱系统和车辆
CN102616127A (zh) 双模两级行星轮混合动力传动装置
CN106956584B (zh) 多电机多档轮毂动力装置
CN213383877U (zh) 一种电动汽车及其双电机同轴电动汽车驱动桥
CN217401606U (zh) 一种双电机直驱系统和车辆
CN217401609U (zh) 一种双电机直驱系统和车辆
CN217396222U (zh) 一种双电机直驱系统和车辆
CN216101499U (zh) 一种双电机驱动总成结构
CN217401608U (zh) 一种双电机直驱系统和车辆
CN215850710U (zh) 一种同轴集成式双电机双速比电驱动总成及电动车辆
CN212765499U (zh) 一种同轴式三级减速电驱动桥
CN113119704A (zh) 驱动装置和车辆
CN109236957B (zh) 一种自动变速装置
CN113022285B (zh) 一种履带车辆用汇矩式机电复合传动装置
CN219172175U (zh) 动力总成和车辆
CN219214726U (zh) 双电机电驱总成及车辆
CN218112338U (zh) 三级减速单电机两挡电驱桥
CN212332297U (zh) 一种三级减速的电机驱动桥
CN114103621B (zh) 混合动力系统和具有其的车辆
CN220706345U (zh) 一种差速器及具有该差速器的动力系统
CN220535394U (zh) 一种双电机混合动力系统
CN219969396U (zh) 混动系统和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711

Address after: No. 99, Beihui Road, Huishan Industrial Transformation Cluster, Wuxi City, Jiangsu Province, 214181

Patentee after: Wuxi Xingqu Power Technology Co.,Ltd.

Patentee after: Wuxi Xingqu Technology Co.,Ltd.

Patentee after: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Ltd.

Address before: 310051 No. 1760, Jiangling Road, Hangzhou, Zhejiang, Binjiang District

Patentee before: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Ltd.

Patentee before: Wuxi Xingqu Technology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