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399519U - 一种气动启闭式景观防汛闸门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气动启闭式景观防汛闸门结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7399519U CN217399519U CN202120958497.3U CN202120958497U CN217399519U CN 217399519 U CN217399519 U CN 217399519U CN 202120958497 U CN202120958497 U CN 202120958497U CN 217399519 U CN217399519 U CN 217399519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lood prevention
- flood
- gate
- prevention gate
- bas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1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at coastal zones; at river basins
- Y02A10/30—Flood prevention; Flood or storm water management, e.g. using flood barriers
Landscapes
- Barrag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气动启闭式景观防汛闸门结构,包括:构筑在现状防汛墙上的防汛闸门基座;水平放置在所述防汛闸门基座上的防汛闸门,所述防汛闸门的临水侧铰接在所述防汛闸门基座上;以及安装在所述防汛闸门基座内且位于所述防汛闸门下方的气动顶起机构;当处于非汛期低水位时,所述气动顶起机构不工作,所述防汛闸门水平卧倒在所述防汛闸门基座上并作为亲水景观平台;当处于汛期高水位时,所述气动顶起机构将所述防汛闸门顶起,所述防汛闸门沿着铰接点进行翻起,使得所述防汛闸门的陆地侧的高程高于其临水侧的高程。本实用新型兼具防洪挡水功能和景观亲水效果,有助于营造人水和谐的滨水空间。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防汛闸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气动启闭式景观防汛闸门结构。
背景技术
城市河道两岸的防汛墙是抵御台风、风暴潮、洪涝等自然灾害的主要挡水设施。传统的防汛墙的墙身大多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该结构虽工艺成熟,结构可靠,但墙顶高程一般较高,亲水性较差,且硬质结构的景观效果不佳,与河道两岸蓝绿交融的滨水空间难以融合。
为此,本申请人经过了有益的探索和研究,找到了解决上述问题的办法,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便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传统的防汛墙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兼具防洪挡水功能和景观亲水效果的气动启闭式景观防汛闸门结构。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气动启闭式景观防汛闸门结构,包括:
构筑在现状防汛墙上的防汛闸门基座;
水平放置在所述防汛闸门基座上的防汛闸门,所述防汛闸门的临水侧铰接在所述防汛闸门基座上;以及
安装在所述防汛闸门基座内且位于所述防汛闸门下方的气动顶起机构;
当处于非汛期低水位时,所述气动顶起机构不工作,所述防汛闸门水平卧倒在所述防汛闸门基座上并作为亲水景观平台;当处于汛期高水位时,所述气动顶起机构将所述防汛闸门顶起,所述防汛闸门沿着铰接点进行翻起,使得所述防汛闸门的陆地侧的高程高于其临水侧的高程。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现状防汛墙包括:
间隔打设在河岸地基内的前排桩基和后排桩基;
构筑在所述前排桩基和后排桩基上的防汛底板;以及
构筑在所述防汛底板上且与所述防汛底板组成形成L型结构的防汛墙身,所述防汛墙身与防汛底板之间回填有回填土体,所述防汛闸门基座构筑在所述防汛墙身和回填土体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防汛闸门包括:
若干沿所述防汛闸门基座长度方向并排布置的闸门面板,每一闸门面板的下板面的陆水侧分别通过至少一转动铰接支座安装在所述防汛闸门基座上;
安装在所述若干闸门面板上的龙骨结构;以及
铺设在所述龙骨结构上的路面。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相邻的两块闸门面板之间设置有止水条。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在每一闸门面板的上板面的临水侧处竖直安装有景观栏杆。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在所述防汛闸门基座与每一闸门面板的下板面的陆地侧接触的位置处分别设置有搁置支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防汛闸门基座的顶面上形成有用于放置所述气动顶起机构的容置槽。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气动顶起机构包括:
设置在所述防汛闸门基座的容置槽内的充气气囊;
用于对所述充气气囊进行充放气的气囊充气机;以及
可调节伸缩长度的限位伸缩带,所述限位伸缩带的一端连接在所述防汛闸门基座上,其另一端与所述防汛闸门的陆地侧连接。
由于采用了如上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兼具防洪挡水功能和景观亲水效果,有助于营造人水和谐的滨水空间。
2.本实用新型的防汛闸门中相邻的两块闸门面板之间可通过止水条进行拼接,整体具有一定柔性,可实现较长距离的共同挡水作用。
3.本实用新型可在现状防汛墙的基础上进行改造,施工方便,结构可靠。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防汛闸门处于开启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防汛闸门处于关闭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A-A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参见图1,图中给出的是一种气动启闭式景观防汛闸门结构,包括防汛闸门基座100、防汛闸门200以及气动顶起机构300。
防汛闸门基座100构筑在现状防汛墙10上。现状防汛墙10包括前排桩基11、后排桩基12、防汛底板13以及防汛墙身14,前排桩基11和后排桩基12间隔打设在河岸地基内,防汛底板13构筑在前排桩基11和后排桩基12上,防汛墙身14构筑在防汛底板13上且与防汛底板13组成形成L型结构,防汛墙身14与防汛底板13可一体浇筑成型,防汛墙身14与防汛底板13之间回填有回填土体15,防汛闸门基座100构筑在防汛墙身14和回填土体15上。
参见图2和图3并结合图1,防汛闸门200水平放置在防汛闸门基座100上,防汛闸门200的临水侧铰接在防汛闸门基座100上。具体地,防汛闸门200包括若干闸门面板210、龙骨结构220以及路面230。若干闸门面板210沿防汛闸门基座100长度方向并排布置,每一闸门面板210的下板面的陆水侧分别通过至少一转动铰接支座211安装在防汛闸门基座100上,每一闸门面板210可绕着转动铰接支座211进行翻起。参见图4,在相邻的两块闸门面板210之间设置有止水条212,止水条212将相邻的两块闸门门板210进行拼接,提高止水效果,整体具有一定的柔性,可实现长距离的共同挡水作用。龙骨结构220安装在若干闸门面板210上,其作为路面230的底层支撑。路面230铺设在龙骨结构220上,其作为亲水景观平台的步行道路。在每一闸门面板210的上板面的临水侧处竖直安装有景观栏杆240,提高安全性。在防汛闸门基座100与每一闸门面板210的下板面的陆地侧接触的位置处分别设置有搁置支座250,当防汛闸门200处于水平卧倒状态时,防汛闸门200的下端面的陆地侧可搁置在搁置支座250上,提高防汛闸门200的稳定性。
气动顶起机构300安装在防汛闸门基座100内且位于防汛闸门200的下方。进一步地,在防汛闸门基座100的顶面上形成容置槽110,气动顶起机构300可安放在防汛闸门基座100形成的容置槽110内。具体地,气动顶起机构300包括充气气囊310、气囊充气机(图中未示出)以及限位伸缩带320。充气气囊310设置在防汛闸门基座100的容置槽110内且位于防汛闸门200的中部下方。气囊充气机可安放在防汛闸门基座100的容置槽110内,其用于对充气气囊310进行充放气。限位伸缩带320可根据防汛闸门200的开度调节其伸缩长度,限位伸缩带320的一端连接在防汛闸门基座100上,其另一端与防汛闸门200的陆地侧连接。
当处于非汛期低水位时,气动顶起机构300不工作,防汛闸门200水平卧倒在防汛闸门基座100上且其顶面高程与墙后地面齐平并作为亲水景观平台,如图3所示。当处于汛期高水位时,气动顶起机构300工作,气囊充气机向充气气囊310充气,充气气囊310在充气膨胀后将防汛闸门200顶起,防汛闸门200绕着转动铰接支座211(铰接点)进行翻起,使得防汛闸门200的陆地侧的高程高于其临水侧的高程,实现防洪挡水,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气动启闭式景观防汛闸门结构兼具防洪挡水功能和景观亲水效果,有助于营造人水和谐的滨水空间。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8)
1.一种气动启闭式景观防汛闸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构筑在现状防汛墙上的防汛闸门基座;
水平放置在所述防汛闸门基座上的防汛闸门,所述防汛闸门的临水侧铰接在所述防汛闸门基座上;以及
安装在所述防汛闸门基座内且位于所述防汛闸门下方的气动顶起机构;
当处于非汛期低水位时,所述气动顶起机构不工作,所述防汛闸门水平卧倒在所述防汛闸门基座上并作为亲水景观平台;当处于汛期高水位时,所述气动顶起机构将所述防汛闸门顶起,所述防汛闸门沿着铰接点进行翻起,使得所述防汛闸门的陆地侧的高程高于其临水侧的高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动启闭式景观防汛闸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现状防汛墙包括:
间隔打设在河岸地基内的前排桩基和后排桩基;
构筑在所述前排桩基和后排桩基上的防汛底板;以及
构筑在所述防汛底板上且与所述防汛底板组成形成L型结构的防汛墙身,所述防汛墙身与防汛底板之间回填有回填土体,所述防汛闸门基座构筑在所述防汛墙身和回填土体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动启闭式景观防汛闸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汛闸门包括:
若干沿所述防汛闸门基座长度方向并排布置的闸门面板,每一闸门面板的下板面的陆水侧分别通过至少一转动铰接支座安装在所述防汛闸门基座上;
安装在所述若干闸门面板上的龙骨结构;以及
铺设在所述龙骨结构上的路面。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气动启闭式景观防汛闸门结构,其特征在于,相邻的两块闸门面板之间设置有止水条。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气动启闭式景观防汛闸门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每一闸门面板的上板面的临水侧处竖直安装有景观栏杆。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气动启闭式景观防汛闸门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防汛闸门基座与每一闸门面板的下板面的陆地侧接触的位置处分别设置有搁置支座。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动启闭式景观防汛闸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汛闸门基座的顶面上形成有用于放置所述气动顶起机构的容置槽。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气动启闭式景观防汛闸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动顶起机构包括:
设置在所述防汛闸门基座的容置槽内的充气气囊;
用于对所述充气气囊进行充放气的气囊充气机;以及
可调节伸缩长度的限位伸缩带,所述限位伸缩带的一端连接在所述防汛闸门基座上,其另一端与所述防汛闸门的陆地侧连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0958497.3U CN217399519U (zh) | 2021-05-07 | 2021-05-07 | 一种气动启闭式景观防汛闸门结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0958497.3U CN217399519U (zh) | 2021-05-07 | 2021-05-07 | 一种气动启闭式景观防汛闸门结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7399519U true CN217399519U (zh) | 2022-09-09 |
Family
ID=831314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0958497.3U Active CN217399519U (zh) | 2021-05-07 | 2021-05-07 | 一种气动启闭式景观防汛闸门结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7399519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293733A (zh) * | 2021-05-07 | 2021-08-24 | 上海市水利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一种气动启闭式景观防汛闸门结构 |
-
2021
- 2021-05-07 CN CN202120958497.3U patent/CN217399519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293733A (zh) * | 2021-05-07 | 2021-08-24 | 上海市水利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一种气动启闭式景观防汛闸门结构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7972081B2 (en) | Sea wall system with displaceable and water level actuating components | |
US7033112B2 (en) | Water-retaining structure | |
CN217399519U (zh) | 一种气动启闭式景观防汛闸门结构 | |
CN111335100A (zh) | 适用于沿海地区的堤路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 |
EA001953B1 (ru) | Защитный элемент, устройства, содержащие такие элементы, а также способ защиты местности от паводка или лавин | |
CN113293733A (zh) | 一种气动启闭式景观防汛闸门结构 | |
KR100992906B1 (ko) | 하천 범람방지 기능을 갖는 자전거도로 | |
CN110205982B (zh) | 提高既有河堤防洪标准的通道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 |
CN113373865B (zh) | 一种框架式堤塘结构 | |
CN103758080B (zh) | 架空式消浪观景平台结构 | |
CN201670344U (zh) | 水面漂浮、能旋转、升降、节能抗震的多功能房子 | |
JP2016503467A (ja) | 防波壁機能を有する組立式高さ可変型遮断構造物 | |
CN215518635U (zh) | 城市河道防汛墙的改造系统 | |
CN203668883U (zh) | 架空式消浪观景平台结构 | |
CN114481950A (zh) | 防洪安全气囊、防洪护堤系统及防洪方法 | |
US20220120108A1 (en) | Flood Hinge | |
GB2159863A (en) | Flexible wall dams | |
GB2371584A (en) | Sectioned flood defence barrier | |
CN208251016U (zh) | 一种翻板式防汛墙 | |
JP2004003238A (ja) | 高潮防止用水門 | |
CN217352310U (zh) | 防洪安全气囊、防洪护堤系统 | |
CN214401644U (zh) | 一种结合装配式防洪堤 | |
CN110939100A (zh) | 一种防波堤构件及其应用 | |
CN111851573B (zh) | 一种便于维护的河道水利挡土墙 | |
CN217678389U (zh) | 一种高速公路软基路段防沉降结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