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377633U - 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377633U
CN217377633U CN202220326743.8U CN202220326743U CN217377633U CN 217377633 U CN217377633 U CN 217377633U CN 202220326743 U CN202220326743 U CN 202220326743U CN 217377633 U CN217377633 U CN 21737763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ank
sewage
aerobic
plate
zo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326743.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磊
左晶
曹大伟
蔡小滨
王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Sower Ecological Technology Co ltd
Shenzhen Hongkong Institution Of Industry Education & Research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Techniqu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Sower Ecological Technology Co ltd
Shenzhen Hongkong Institution Of Industry Education & Research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Techniqu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Sower Ecological Technology Co ltd, Shenzhen Hongkong Institution Of Industry Education & Research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Technique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Sower Ecolog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326743.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37763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37763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37763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10/00Technologies for wastewater treatment
    • Y02W10/1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Landscapes

  • Purification Treatments By Anaerobic Or Anaerobic And Aerobic Bacteria Or Anim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包括混合槽、缺氧池和好氧池,混合槽用于接收初级污水并混合生成一级污水;缺氧池用于接收一级污水,一级污水在缺氧池中发生脱氮反硝化反应生成二级污水;好氧池内部设有中心好氧区、固液分离区、导气区和排气区,二级污水排放至中心好氧区的底部,二级污水经过中心好氧区生成且与其中的污泥混合形成泥水混合物,其中三级污水流出好氧池,且污泥回流至好氧池的底部,排气区的进气口与导气区连通,排气区的出气口与大气连通;好氧池内部还设有回流单元,回流单元用于将好氧池中的硝化液回流至混合槽中。该设备有效防止好氧池中的气体干扰中心好氧区的反应,提高了污水净化效果。

Description

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
HEBR是High Efficiency three-phase composite Bioreactor的简称,表示高效三相复合生物反应器。以HEBR生物反应器为基础开发的一体化水处理设备具有占地面积小,净化效果好,能耗低等优点,对改善城镇水环境质量,推进黑臭水体治理、受污染水体应急处理等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工作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HEBR生物反应器的净化原理是通过微生物将污水中的有机物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并通过污水、空气和污泥三相混合来提高污水与污泥的接触时间,增加反应器中生物量和生物种类,从而达到高效净化污水中有机物的目的。污水、空气和污泥三相充分接触反应后,需要分别对污水、空气和污泥进行分离收集,防止三相相互干扰,影响HEBR生物反应器的净化效果和可持续运行。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HEBR生物反应器三相分离困难问题,提供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
一种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包括:
混合槽,所述混合槽用于接收初级污水并混合生成一级污水;
缺氧池,所述缺氧池与所述混合槽连通,所述缺氧池用于接收所述一级污水,所述一级污水在所述缺氧池中发生脱氮反硝化和厌氧释磷反应生成二级污水;
好氧池,所述好氧池内部设有中心好氧区、固液分离区、导气区和排气区,所述中心好氧区位于所述好氧池的中部,所述排气区、所述固液分离区和所述中心好氧区沿远离所述好氧池侧壁的方向依次布置,所述二级污水排放至所述中心好氧区的底部,所述二级污水经过所述中心好氧区生成且与其中的污泥混合形成泥水混合物,所述泥水混合物从所述中心好氧区的顶部导流至所述固液分离区,所述泥水混合物在所述固液分离区分离得到三级污水和污泥,其中所述三级污水流出所述好氧池,且所述污泥回流至所述好氧池的底部,所述导气区能够将所述好氧池中的部分气体引导至所述排气区,所述排气区的进气口与所述导气区连通,所述排气区的出气口与大气连通;所述好氧池内部还设有回流单元,所述回流单元位于所述中心好氧区,所述回流单元的集水口与所述中心好氧区连通,所述回流单元的回流口与所述混合槽连通,所述回流单元用于将所述好氧池中的硝化液回流至所述混合槽中。
上述的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回流硝化液与初级污水在混合槽中均匀混合生成一级污水,一级污水在缺氧池中发生反硝化脱氮生成二级污水,二级污水从中心好氧区底部流过中心好氧区生成泥水混合物,泥水混合物从中心好氧区上部流入固液分离区,泥水混合物经过固液分离区分离出三级污水和污泥,三级污水流出好氧池,污泥回流到好氧池底部,同时回流单元将中心好氧区中的硝化液回流到混合槽,排气区和中心好氧区可将好氧池中的气体排放到大气中。由于回流单元设置在好氧池上部,硝化液收集口低于所述中心好氧区液面之下,使得硝化液的回流和好氧池中气体的排放分开进行,防止回流和排气相互干扰,提高了污水净化效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好氧池内部设有导流板、挡流板、导气板、回流板和排气板,所述挡流板、所述导流板和所述排气板均固定在所述好氧池上,所述挡流板、所述导流板、所述回流板、所述排气板和所述导气板均沿平行于所述好氧池侧壁的方向延伸,所述挡流板、所述导流板和所述排气板沿远离所述中心好氧区的方向依次间隔布置,所述回流板与所述挡流板上靠近所述好氧池底壁的一侧连接,所述导气板与所述排气板上靠近所述好氧池底壁的一侧连接,所述导气板上靠近所述好氧池底壁的一端与所述回流板上靠近所述好氧池底壁的一端相互靠近,且所述导气板与所述回流板间隔形成回流缝隙,所述导流板、所述挡流板、所述排气板、所述导气板和所述回流板围成所述固液分离区,所述挡流板与所述导流板间隔布置围成导流槽,所述导流板与所述排气板间隔布置围成出水槽,所述泥水混合物沿所述导流槽进入所述出水槽,所述三级污水沿所述出水槽流出所述好氧池,所述污泥通过所述回流缝隙回流至所述中心好氧区的底部,所述排气板与所述好氧池的侧壁围成所述排气区,所述导气板与所述好氧池的侧壁围成所述导气区,所述导气区中的气体通过所述排气区排入大气中。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流板的顶端高度大于所述挡流板的顶端高度,所述导流板的底端高度大于所述挡流板的底端高度;
和/或,所述导气板上靠近所述好氧池底壁的一端与所述回流板的板面间隔形成所述回流缝隙。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出水槽中设有集水槽,所述集水槽的长度方向沿平行于所述好氧池侧壁的方向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好氧池内部还设有布水单元,所述布水单元位于所述中心好氧区与所述好氧池的底壁之间;
所述布水单元包括竖向管道和多个横向管道,所述竖向管道的轴线与所述横向管道的轴线垂直,多个所述横向管道分别与所述竖向管道连通,多个所述横向管道沿所述竖向管道的轴向间隔布置,所述横向管道上设有多个布水孔,多个所述布水孔沿所述横向管道的轴向间隔布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好氧池内部还设有曝气单元,所述曝气单元位于所述布水单元与所述好氧池的底壁之间,所述曝气单元用于为所述好氧池提供溶解氧,所述曝气单元包括多个曝气孔,所述曝气孔朝向远离所述好氧池底壁的一侧,所述布水孔朝向靠近所述好氧池底壁的一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回流单元包括硝化液收集管、硝化液提升管和提升泵,所述硝化液收集管上设有收集口,所述收集口位于所述中心好氧区上部,所述硝化液提升管一端与所述硝化液收集管连通,所述硝化液提升管上设有所述回流口,所述回流口与所述混合槽连通,所述提升泵设置在所述硝化液提升管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缺氧池为两个,两个所述缺氧池分别为第一缺氧池和第二缺氧池,所述第一缺氧池和所述第二缺氧池连通,所述混合槽位于所述第一缺氧池内,所述混合槽的底部与所述第一缺氧池连通,所述初级污水从所述混合槽顶部进水,所述一级污水从所述混合槽底部流出,所述一级污水从所述第一缺氧池流入所述第二缺氧池,所述第二缺氧池生成所述二级污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还包括混凝池和沉淀池,所述混凝池与所述好氧池连通,所述沉淀池与所述混凝池连通,所述混凝池用于接收所述三级污水,所述三级污水在所述混凝池中发生混凝反应且与其中的沉淀形成混凝污水,所述沉淀池用于接收所述混凝污水并使所述混凝污水中的沉淀和所述混凝污水中的四级污水分离。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三级污水通过第一溢流堰流入所述混凝池,所述混凝池与所述沉淀池之间通过第一侧壁共壁连接,所述第一溢流堰的长度方向沿平行于所述第一侧壁的方向布置,所述沉淀池内设有引流板、斜管单元、泥斗和第二溢流堰,所述引流板与所述第一侧壁间隔布置围成引流槽,所述斜管单元位于所述引流板远离所述第一侧壁的一侧,所述泥斗位于所述斜管单元的正下方,所述第二溢流堰位于所述沉淀池上远离所述混凝池的侧壁上,所述混凝污水经过所述引流槽流入所述斜管单元,所述四级污水经过所述第二溢流堰流出所述沉淀池,所述混凝污水中的一部分沉淀堆积在所述斜管单元上,所述混凝污水中的另一部分沉淀落入所述泥斗中;
和/或,所述混凝池底部设有曝气单元。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例中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实施例中缺氧池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一实施例中好氧池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一实施例中混凝池和沉淀池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一实施例中设备间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100、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10、过滤池;20、缺氧池;21、混合槽;22、第一缺氧池;23、第二缺氧池;24、缺氧填料支架;25、进水管; 26、回流管;27、第一曝气管;28、第一排泥口;29、过流口;30、好氧池; 31、中心好氧区;32、好氧填料支架;33、固液分离区;331、导流板;332、挡流板;333、回流板;334、导气板;335、集水槽;34、排气区;341、排气板;35、布水单元;36、曝气单元;37、回流单元;371、硝化液收集管;372、硝化液提升管;38、第二排泥口;39、导气区;40、混凝池;41、第二曝气管; 42、第三排泥口;50、沉淀池;51、引流板;511、第一引流板;512、第二引流板;52、斜管单元;53、第二溢流堰;531、挡渣板;54、泥斗;60、设备间; 61、紫外消毒单元;62、加药单元;63、曝气风机;64、排水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100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在一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100,包括:混合槽21、缺氧池20和好氧池30。
如图2所示,其中,混合槽21用于接收初级污水并混合生成一级污水。
如图2所示,其中,缺氧池20与混合槽21连通,缺氧池20用于接收一级污水,一级污水在缺氧池20中发生脱氮反硝化和厌氧释磷反应生成二级污水。
如图3所示,其中,好氧池30内部设有中心好氧区31、固液分离区33、导气区39和排气区34,中心好氧区31位于好氧池30的中部,排气区34、固液分离区33和中心好氧区31沿远离好氧池30侧壁的方向依次布置,二级污水排放至中心好氧区31的底部,二级污水经过中心好氧区31生成且与其中的污泥混合形成泥水混合物,泥水混合物从中心好氧区31的顶部导流至固液分离区 33,泥水混合物在固液分离区33分离得到三级污水和污泥,其中三级污水流出好氧池30,且污泥回流至好氧池30的底部,导气区39能够将好氧池中的部分气体引导至排气区34,排气区34的进气口与导气区39连通,排气区34的出气口与大气连通;好氧池30内部还设有回流单元37,回流单元37位于中心好氧区31,回流单元37的集水口与中心好氧区31连通,回流单元37的回流口与混合槽21连通,回流单元37用于将好氧池30中的硝化液回流至混合槽21中。
上述的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100,在使用过程中,回流硝化液与初级污水在混合槽21中均匀混合生成一级污水,一级污水在缺氧池20中发生反硝化脱氮生成二级污水,二级污水从中心好氧区31底部流过中心好氧区31生成泥水混合物,泥水混合物从中心好氧区31顶部流入固液分离区33,泥水混合物经过固液分离区33分离出三级污水和污泥,三级污水流出好氧池30,污泥回流到好氧池30底部,同时二级污水在经过中心好氧区31时,二级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可被微生物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污泥中的硝化菌通过硝化作用,将污水中的氨氮转化为硝态氮,硝态氮溶解在污水中形成硝化液,回流单元37将中心好氧区31中的硝化液回流到混合槽21,排气区34将好氧池30中的气体排放到大气中。由于回流单元37设置在好氧池30中部,排气区34设置在固液分离区33 与好氧池30侧壁之间,使得硝化液的回流和气体的排放分开进行,防止回流和排气相互干扰,防止好氧池30中的气体干扰中心好氧区31的反应,提高了污水净化效果。
具体地,如图3所示,在一实施例中,好氧池30内部设有导流板331、挡流板332、导气板334、回流板333和排气板341,导流板331、挡流板332和排气板341均固定在好氧池30上,挡流板332、导流板331、回流板333、排气板341和导气板334均沿平行于好氧池30侧壁的方向延伸,挡流板332、导流板331和排气板341沿远离中心好氧区31的方向依次间隔布置,导气板334 与排气板341上靠近好氧池30底壁的一侧连接,回流板333与挡流板332上靠近好氧池30底壁的一侧连接,导气板334上靠近好氧池30底壁的一端与回流板333上靠近好氧池30底壁的一端相互靠近,且导气板334与回流板333间隔形成回流缝隙,导流板331、挡流板332、排气板341、导气板334和回流板333 围成固液分离区33,挡流板332与导流板331间隔布置围成导流槽,导流板331 与排气板341间隔布置围成出水槽,泥水混合物沿导流槽进入出水槽,三级污水沿出水槽流出好氧池30,污泥通过回流缝隙回流至中心好氧区的底部,排气板341与好氧池30的侧壁围成排气区34,导气板334与好氧池30的侧壁围成导气区39,导气区39中的气体通过排气区34排入大气中。
进一步具体地,如图3所示,在一实施例中,固液分离区33设有两个,导气区39设有两个,排气区34设有两个,中心好氧区31位于两个固液分离区33 之间,排气区34、导气区39分别与固液分离区33一一对应。
具体地,如图3所示,在一实施例中,导流板331的顶端高度大于挡流板 332的顶端高度,导流板331的底端高度大于挡流板332的底端高度。
具体地,如图3所示,在一实施例中,导气板334上靠近好氧池30底壁的一端与回流板333的板面间隔形成回流缝隙。
具体地,如图3所示,在一实施例中,出水槽中设有集水槽335,集水槽 335的长度方向沿平行于好氧池30侧壁的方向设置。
进一步具体地,如图3所示,在一实施例中,集水槽335为两个,集水槽 335与出水槽一一对应。
具体地,如图3所示,在一实施例中,好氧池30内部还设有布水单元35,布水单元35位于中心好氧区31与好氧池30的底壁之间。布水单元35的进水口与缺氧池20连通,布水单元35的出水口与中心好氧区31的底壁连通。布水单元35用于将缺氧池20排出的二级污水引入中心好氧区31,进行好氧脱氮反应。
进一步具体地,如图3所示,在一实施例中,布水单元35包括竖向管道和多个横向管道,竖向管道的轴线与横向管道的轴线垂直,多个横向管道分别与竖向管道连通,多个横向管道沿竖向管道的轴向间隔布置,横向管道上设有多个布水孔,多个布水孔沿横向管道的轴向间隔布置。竖向管道的轴向沿平行于好氧池30侧壁的方向布置。竖向管道和多个横向管道形成一个“丰”字形的布水单元35,有利于污水均匀地分布在中心好氧区31的底部,提高中心好氧区 31的净化效果,保证中心好氧区31顶部出水水质的稳定性。
具体地,如图3所示,在一实施例中,好氧池30内部还设有曝气单元36,曝气单元36位于布水单元35与好氧池30的底壁之间,曝气单元36用于为好氧池30提供溶解氧,曝气单元36包括多个曝气孔,曝气孔朝向远离好氧池30 底壁的一侧,布水孔朝向靠近好氧池30底壁的一侧。布水单元35的布水孔与曝气单元36的曝气孔相对布置,有利于污水充分混合,并且由曝气单元36产生的气体带动污水流入中心好氧区31。
进一步具体地,在一实施例中,曝气单元36包括多个微孔曝气盘,微孔曝气盘上设有多个曝气孔,多个微孔曝气盘均匀间隔分布。微孔曝气盘能够将气体充分分散,保证污水充分混合。
具体地,如图3所示,在一实施例中,回流单元37包括硝化液收集管371、硝化液提升管372和提升泵,硝化液收集管371上设有收集口,收集口位于中心好氧区上部,硝化液提升管372一端与硝化液收集管371连通,硝化液提升管372上设有回流口,回流口与混合槽21连通,提升泵设置在硝化液提升管372 上。回流单元37将回流硝化液回流到混合槽21中,有利于缺氧池20污水中的有机物与回流硝化液发生反硝化脱氮,提高反硝化脱氮效果。
进一步具体地,如图3所示,在一实施例中,中心好氧区31设有好氧填料支架32。好氧填料支架32用于沉积好氧反应所需的污泥,有利于污泥均匀地分布在中心好氧区31内部,扩大污水中的污染物与污泥的接触面积和反应时间,强化污水的净化效果。
进一步具体地,如图3所示,在一实施例中,好氧池30底部设有第二排泥口38。第二排泥口38用于排放底部沉积的污泥。
具体地,如图2所示,在一实施例中,缺氧池20为两个,两个缺氧池20 分别为第一缺氧池22和第二缺氧池23,第一缺氧池22和第二缺氧池23连通,混合槽21位于第一缺氧池22内,混合槽21的底部与第一缺氧池22连通,初级污水从混合槽21顶部进水,一级污水从混合槽21底部流出,一级污水从第一缺氧池22流入第二缺氧池23,第二缺氧池23生成二级污水。第一缺氧池22 主要发生反硝化脱氮反应,第二缺氧池23主要发生厌氧释磷发生,经过第一缺氧池22后一级污水中的硝化盐浓度降低,防止硝化盐对厌氧释磷的抑制作用,提高缺氧池20的除磷效果。
具体地,如图2所示,在一实施例中,第一缺氧池22和第二缺氧池23通过第二侧壁共壁连接,第二侧壁上设有过流口29,混合槽21与过流口29位于第一缺氧池22的两个对角上。混合槽21和过流口29的对角位置保证污水在第一缺氧池22的流动路径最远,增加污水与污泥的接触时间,使污水与污泥充分反应。
进一步具体地,如图2所示,在一实施例中,缺氧池20中设有缺氧填料支架24。缺氧填料支架24用于沉积好氧反应所需的污泥,有利于污泥均匀地分布在缺氧池20内部,扩大污水中的污染物与污泥的接触面积和反应时间,强化污水的净化效果。
进一步具体地,如图2所示,在一实施例中,缺氧池20底部设有第一排泥口28。第一排泥口28用于排放底部沉积的污泥。
进一步具体地,如图2所示,在一实施例中,缺氧池20上设有进水管25 和回流管26。进水管25的进水口与外部污水存储设备连通,进水管25的出水口与混合槽21连通。进水管25用于将外部污水存储设备中的初级污水引入混合槽21中。回流管26的进水口与回流单元37连通,回流管26的出水口与进水管25连通。回流管26用于将回流硝化液引入混合槽21中。
具体地,如图4所示,在一实施例中,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100还包括混凝池40和沉淀池50,混凝池40与好氧池30连通,沉淀池50与混凝池40连通,混凝池40用于接收三级污水,三级污水在混凝池40中发生混凝反应且与其中的沉淀形成混凝污水,沉淀池50用于接收混凝污水并使混凝污水中的沉淀和混凝污水中的四级污水分离。混凝池40内部加入PAC絮凝剂,使得污水与PAC絮凝剂发生絮凝反应,将污水中的悬浮物絮凝形成大块沉淀,有利于沉淀与污水分离。沉淀池50内部加入PAM混凝剂进一步混凝沉淀,进一步提高污水中悬浮物的去除效率。
具体地,如图4所示,在一实施例中,三级污水通过第一溢流堰流入混凝池40,混凝池40与沉淀池50之间通过第一侧壁共壁连接,第一溢流堰的长度方向沿平行于第一侧壁的方向布置,沉淀池50内设有引流板51、斜管单元52、泥斗54和第二溢流堰53,引流板51与第一侧壁间隔布置围成引流槽,斜管单元52位于引流板51远离第一侧壁的一侧,泥斗54位于斜管单元52的正下方,第二溢流堰53位于沉淀池50上远离混凝池40的侧壁上,混凝污水经过引流槽流入斜管单元52,四级污水经过第二溢流堰53流出沉淀池50,混凝污水中的一部分沉淀堆积在斜管单元52上,混凝污水中的另一部分沉淀落入泥斗54中。
进一步具体地,如图4所示,在一实施例中,引流板51包括第一引流板511 和第二引流板512,第一引流板511与第一侧壁平行间隔,第一引流板511靠近沉淀池50底部的一侧与第二引流板512连接,第二引流板512与斜管单元的斜管平行间隔。第二引流板512靠近沉淀池50底部的侧边在第一侧壁上的投影高度小于斜管靠近沉淀池50底部的侧边在第一侧壁上投影高度。即引流板51将混凝池40产生的混凝污水引入到斜管单元52底部,使混凝污水从斜管单元52 底部流到斜管顶部,有利于混凝污水充分与斜管单元52接触,使得混凝污水中的沉淀和四级污水完全分离。
进一步具体地,如图4所示,在一实施例中,第二溢流堰53上设有挡渣板 531,挡渣板531沿第二溢流堰53的长度方向设置。避免少量聚集悬浮物对处理出水产生影响,沉淀池50出水可直接排放或回用。
具体地,如图4所示,在一实施例中,混凝池40底部设有第二曝气管41。第二曝气管41鼓出的气体对混凝池40中的污水和药剂充分搅动,保证污水与药剂充分反应。
进一步具体地,如图4所示,在一实施例中,混凝池40的底壁设有第三排泥口42。第三排泥口42用于排放底部沉积的沉淀。
具体地,如图1和图5所示,在一实施例中,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100还包括设备间60,设备间60内设有曝气风机63、加药单元62和紫外消毒单元61。曝气风机63与曝气单元36、第一曝气管27和第二曝气管41分别连通。紫外消毒单元61与沉淀池50连通。紫外消毒单元61用于对四级污水进行紫外消毒处理。加药单元62与混凝池40和沉淀池50分别连通。加药单元62用于向混凝池40和沉淀池50加入处理药剂。
具体地,如图5所示,在一实施例中,设备间60底部设有排水口64,排水口64与紫外消毒单元61连通。
具体地,如图1所示,在一实施例中,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100还包括过滤池10,过滤池10的出口与混和槽连通,过滤池10内设有过滤格栅。过滤池 10用于对污水中悬浮渣滓进行过滤。避免渣滓影响缺氧和好氧反应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混合槽,所述混合槽用于接收初级污水并混合生成一级污水;
缺氧池,所述缺氧池与所述混合槽连通,所述缺氧池用于接收所述一级污水,所述一级污水在所述缺氧池中发生反硝化脱氮和厌氧释磷反应生成二级污水;
好氧池,所述好氧池内部设有中心好氧区、固液分离区、导气区和排气区,所述中心好氧区位于所述好氧池的中部,所述排气区、所述固液分离区和所述中心好氧区沿远离所述好氧池侧壁的方向依次布置,所述二级污水排放至所述中心好氧区的底部,所述二级污水经过所述中心好氧区生成且与其中的污泥混合形成泥水混合物,所述泥水混合物从所述中心好氧区的顶部导流至所述固液分离区,所述泥水混合物在所述固液分离区分离得到三级污水和污泥,其中所述三级污水流出所述好氧池,且所述污泥回流至所述好氧池的底部,所述导气区能够将所述好氧池中的部分气体引导至所述排气区,所述排气区的进气口与所述导气区连通,所述排气区的出气口与大气连通;所述好氧池内部还设有回流单元,所述回流单元位于所述中心好氧区,所述回流单元的集水口与所述中心好氧区连通,所述回流单元的回流口与所述混合槽连通,所述回流单元用于将所述好氧池中的硝化液回流至所述混合槽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好氧池内部设有导流板、挡流板、导气板、回流板和排气板,所述挡流板、所述导流板和所述排气板均固定在所述好氧池上,所述挡流板、所述导流板、所述回流板、所述排气板和所述导气板均沿平行于所述好氧池侧壁的方向延伸,所述挡流板、所述导流板和所述排气板沿远离所述中心好氧区的方向依次间隔布置,所述回流板与所述挡流板上靠近所述好氧池底壁的一侧连接,所述导气板与所述排气板上靠近所述好氧池底壁的一侧连接,所述导气板上靠近所述好氧池底壁的一端与所述回流板上靠近所述好氧池底壁的一端相互靠近,且所述导气板与所述回流板间隔形成回流缝隙,所述导流板、所述挡流板、所述排气板、所述导气板和所述回流板围成所述固液分离区,所述挡流板与所述导流板间隔布置围成导流槽,所述导流板与所述排气板间隔布置围成出水槽,所述泥水混合物沿所述导流槽进入所述出水槽,所述三级污水沿所述出水槽流出所述好氧池,所述污泥通过所述回流缝隙回流至所述中心好氧区的底部,所述排气板与所述好氧池的侧壁围成所述排气区,所述导气板与所述好氧池的侧壁围成所述导气区,所述导气区中的气体通过所述排气区排入大气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板的顶端高度大于所述挡流板的顶端高度,所述导流板的底端高度大于所述挡流板的底端高度;
和/或,所述导气板上靠近所述好氧池底壁的一端与所述回流板的板面间隔形成所述回流缝隙。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槽中设有集水槽,所述集水槽的长度方向沿平行于所述好氧池侧壁的方向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好氧池内部还设有布水单元,所述布水单元位于所述中心好氧区与所述好氧池的底壁之间;
所述布水单元包括竖向管道和多个横向管道,所述竖向管道的轴线与所述横向管道的轴线垂直,多个所述横向管道分别与所述竖向管道连通,多个所述横向管道沿所述竖向管道的轴向间隔布置,所述横向管道上设有多个布水孔,多个所述布水孔沿所述横向管道的轴向间隔布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好氧池内部还设有曝气单元,所述曝气单元位于所述布水单元与所述好氧池的底壁之间,所述曝气单元用于为所述好氧池提供溶解氧,所述曝气单元包括多个曝气孔,所述曝气孔朝向远离所述好氧池底壁的一侧,所述布水孔朝向靠近所述好氧池底壁的一侧。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流单元包括硝化液收集管、硝化液提升管和提升泵,所述硝化液收集管上设有收集口,所述收集口位于所述中心好氧区上部,所述硝化液提升管一端与所述硝化液收集管连通,所述硝化液提升管上设有所述回流口,所述回流口与所述混合槽连通,所述提升泵设置在所述硝化液提升管上。
8.根据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缺氧池为两个,两个所述缺氧池分别为第一缺氧池和第二缺氧池,所述第一缺氧池和所述第二缺氧池连通,所述混合槽位于所述第一缺氧池内,所述混合槽的底部与所述第一缺氧池连通,所述初级污水从所述混合槽顶部进水,所述一级污水从所述混合槽底部流出,所述一级污水从所述第一缺氧池流入所述第二缺氧池,所述第二缺氧池生成所述二级污水。
9.根据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还包括混凝池和沉淀池,所述混凝池与所述好氧池连通,所述沉淀池与所述混凝池连通,所述混凝池用于接收所述三级污水,所述三级污水在所述混凝池中发生混凝反应且与其中的沉淀形成混凝污水,所述沉淀池用于接收所述混凝污水并使所述混凝污水中的沉淀和所述混凝污水中的四级污水分离。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三级污水通过第一溢流堰流入所述混凝池,所述混凝池与所述沉淀池之间通过第一侧壁共壁连接,所述第一溢流堰的长度方向沿平行于所述第一侧壁的方向布置,所述沉淀池内设有引流板、斜管单元、泥斗和第二溢流堰,所述引流板与所述第一侧壁间隔布置围成引流槽,所述斜管单元位于所述引流板远离所述第一侧壁的一侧,所述泥斗位于所述斜管单元的正下方,所述第二溢流堰位于所述沉淀池上远离所述混凝池的侧壁上,所述混凝污水经过所述引流槽流入所述斜管单元,所述四级污水经过所述第二溢流堰流出所述沉淀池,所述混凝污水中的一部分沉淀堆积在所述斜管单元上,所述混凝污水中的另一部分沉淀落入所述泥斗中;
和/或,所述混凝池底部设有曝气单元。
CN202220326743.8U 2022-02-17 2022-02-17 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 Active CN21737763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326743.8U CN217377633U (zh) 2022-02-17 2022-02-17 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326743.8U CN217377633U (zh) 2022-02-17 2022-02-17 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377633U true CN217377633U (zh) 2022-09-06

Family

ID=831004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326743.8U Active CN217377633U (zh) 2022-02-17 2022-02-17 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37763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21036458A1 (zh) 一种自循环高效生物脱氮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CN104671616B (zh) 一种城镇及工业园区的污水深度处理系统
CN209835881U (zh) 一种适合农村分散式户用型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
CN213266172U (zh) 一种农村生活污水一体化处理设备
CN110540348B (zh) 一种高效污水脱氮除磷处理工艺及设备
CN217377633U (zh) 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
CN107129119A (zh) 一种实现高浓度活性污泥法的生化处理装置及工艺
CN111977782A (zh) 浸没式hebr生物反应器、污水处理系统及方法
CN213738791U (zh) 一种用于处理生活污水的生化系统
CN215288157U (zh) 一种一体化农村污水处理装置
CN215208707U (zh) 一种muasb改良muct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的装置
CN213803102U (zh) 浸没式hebr生物反应器及污水处理系统
CN112159045B (zh) 一种高级氧化污水处理设备
CN209338221U (zh) 一种多级硝化反硝化反应设备
CN211056911U (zh) 一种污水脱氮除磷一体化处理系统
CN104860469B (zh) 炼油污水一体化组合处理系统及处理方法
CN113292195A (zh) 一种AnOn污水处理设备
CN209759234U (zh) 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
CN210595675U (zh) 小型一体化玻璃钢污水处理设备
CN208361986U (zh) 脱氮除磷生物净化污水处理高效回流系统
CN207943994U (zh) 一种小型脱氮除磷污水处理集成装置
CN217127210U (zh) 一种城市污水应急处理系统
CN116514351B (zh) 一种污水深度处理一体化设备及污水处理工艺
CN110980950A (zh) 一种竖向流多级a/o污水处理装置及其污水处理方法
CN109384314A (zh) 一种多级硝化反硝化反应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