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372213U - 一种带v型槽轴承固定安装工装 - Google Patents

一种带v型槽轴承固定安装工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372213U
CN217372213U CN202220472246.9U CN202220472246U CN217372213U CN 217372213 U CN217372213 U CN 217372213U CN 202220472246 U CN202220472246 U CN 202220472246U CN 217372213 U CN217372213 U CN 21737221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aring
centering hole
butt
crimping
shaped groo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472246.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菊红
范小勇
田莉萍
刘娟霞
林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d Institute Of China Aviation Industry General Aircraf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R&d Institute Of China Aviation Industry General Aircraf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d Institute Of China Aviation Industry General Aircraft Co ltd filed Critical R&d Institute Of China Aviation Industry General Aircraf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472246.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37221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37221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37221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unting Of Bearings Or Oth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轴承装配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带V型槽轴承固定安装工装,支撑件,其上具有下对中孔以及与下对中孔同轴设置的对接凸模和对接凹模,对接凸模与轴承的端面相配合,对接凹模与轴承的外边缘相贴合;压接件,其上具有上对中孔以及设置于上对中孔的孔口处的压接口,上对中孔与压接口同轴设置,压接口的内侧面用于抵靠在轴承的内圈上;导向轴,用于轴向安装轴承,能可拆卸穿设于上对中孔以及下对中孔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是V型槽轴承压接过程中保证轴承与轴承座的位置固定,进而保证轴承两端的压接量相同。

Description

一种带V型槽轴承固定安装工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轴承装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V型槽轴承固定安装工装。
背景技术
在飞机上很多关键活动部件都采用轴承,为了减轻重量和节省空间,国外很多部件都采用自带V槽的轴承,其压接方式有别于国内的轴承压接。国内轴承安装均采用轴承座高于轴承的方式,收压轴承座即可,这种轴承受压方法和验收方法都已十分成熟。
但是对于轴承高于轴承座的装配关系中,收压轴承的技术国内尚处于摸索阶段,目前很多大的飞机制造公司根据轴承供应商以及空客采用的工装进行设计生产,废品率极高,造成产品研制周期加长、成本提高。特别是轴承在安装过程中,无法保证轴承与轴承座的对中性,从而导致轴承两侧的压接力和压接量不同。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V型槽轴承固定安装工装,以解决目前无法保证轴承压接力和压接量均匀的技术问题,保证压接时轴承受力均匀,保持轴承相对轴承座的对中性。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提供一种带V型槽轴承固定安装工装,包括:支撑件,其上具有下对中孔以及与所述下对中孔同轴设置的对接凸模和对接凹模,所述对接凸模与轴承的端面相配合,所述对接凹模与轴承的外边缘相贴合;压接件,其上具有上对中孔以及设置于所述上对中孔的孔口处的压接口,所述上对中孔与所述压接口同轴设置,所述压接口的内侧面用于抵靠在轴承的内圈上;导向轴,用于轴向安装轴承,能可拆卸穿设于上对中孔以及下对中孔上。
相比现有技术,本带V型槽轴承固定安装工装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利用固定座作为对准中心,压接件通过其上的上对中孔与安装的轴承同轴对中,在导向轴上轴向移动并通过压接口抵靠轴承内圈的球形面,使轴承在压接过程中受力均匀,可平顺进给安装到轴承座中,消除目前V型槽轴承压接偏心的问题;而支撑件设计为凸模与凹模相结合,压接时对接凹模与轴承槽边缘相贴合,对接凸模与轴承的端面相贴合,通过两个贴面限制轴承的安装位置,保证轴承与轴承座的位置固定,进而保证轴承两端的压接量相同。
可选地,所述导向轴的直径等于所安装轴承的内径。
可选地,所述导向轴的长度不小于3倍的轴承宽度。
可选地,所述压接口为锥形口。
可选地,所述下对中孔的顶部设有锥形的对接口,所安装轴承抵靠于所述对接口上。
可选地,所述对接口上具有与所安装轴承底部相抵接的接合平面。
可选地,所述压接件上设有环形的压接凸模,所述压接凸模的外边缘为压接锥形面。
可选地,所述对接凸模的外边缘为对接锥形面。
可选地,所述上对中孔的直径与所述下对中孔、所安装轴承的直径相同。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安装轴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带V型槽轴承固定安装工装在压接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提供的压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中提供的支撑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支撑件100、下对中孔110、对接凹模120、对接凸模130、对接锥形面131、对接口140、接合平面141;
压接件200、上对中孔210、压接口220、压接凸模230、压接锥形面231;
导向轴300;
轴承400、内圈410、外圈420、V型凹槽430;
轴承座500。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现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带V型槽轴承固定安装工装进行说明。
首先,本实施例中所要压接的轴承400如图1所示,由内圈410和外圈420组成,其中内圈410的两端面为球形面,而外圈420的两端面上具有V型凹槽430,可适配于飞机上。
下面请参阅图2至图4,一种带V型槽轴承固定安装工装,包括支撑件100、压接件200和导向轴300,支撑件100上具有下对中孔110、对接凸模130和对接凹模120,对接凸模130的形状与轴承400的端面相配合,进一步地,可与轴承400外圈420端面上的V型凹槽430相结合,对接凹模120的内侧壁上则为柱面,轴承400的外边缘可装配贴合在对接凹模120上,其中,对接凸模130和对接凹模120均为环形,由内至外同轴设置在下对中孔110的孔口处,压接件200上具有上对中孔210和压接口220,压接口220与上对中孔210同轴设置,并设在上对中孔210的孔口处,且压接口220的内侧面与轴承400的内圈410相抵靠,即压接口220作为其中一个施力面结合压接件200的端面将压接力均匀作用在轴承400上。导向轴300则用于轴向安装轴承400,能可拆卸穿设在上对中孔210和下对中孔110上,压接件200、支撑件100以及所安装的轴承400均通过导向轴300实现压接过程中的对中,保证压接方向正确。
本带V型槽轴承400固定安装工装的运作过程如下:将导向轴300同轴穿设在支撑件100的下对中孔110上后,放置轴承座500在支撑件100上,随后在导向轴300上轴向放入所要安装的轴承400,压接件200通过其上的上对中孔210对中套合在导向轴300上,并利用导向轴300的导向作用,向下均匀施力在轴承400上,此时压接件200下压轴承400接合在轴承座500上,直至轴承400的底部与支撑件100的对接凸模130和对接凹模120相贴合,完成轴承400在轴承座500上的压接过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利用固定座作为对准中心,压接件200通过其上的上对中孔210与安装的轴承400同轴对中,在导向轴300上轴向移动并通过压接口220抵靠轴承400内圈410的球形面,使轴承400在压接过程中受力均匀,可平顺进给安装到轴承座500中,消除目前V型槽轴承400压接偏心的问题;而支撑件100设计为凸模与凹模相结合,压接时对接凹模120与轴承400槽边缘相贴合,对接凸模130与轴承400的端面相贴合,通过两个贴面限制轴承400的安装位置,保证轴承400与轴承座500的位置固定,进而保证轴承400两端的压接量相同。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导向轴300的直径等于所安装轴承400的内径,使得轴承400轴向安装在导向轴300上时,与导向轴300同轴设置,保证轴承400压接的对中性。此外,可以在导向轴300上设置可拆套,导向轴300的外侧壁为光滑面,同样可拆套的与导向轴300贴合的内侧面亦为光滑面,使得可拆套容易在导向轴300上轴向滑动,而可拆套的外侧壁用于轴向安装轴承400,当轴承400安装在带有可拆套的导向轴300上后,可拆套随着轴承400的压接过程在导向轴300上轴向滑动,而轴承400压接完毕后,先利用光滑面取下导向轴300,随后在取下可拆套,使用起来十分方便,可提高压接效率以及更好地提高对中性。
在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中,导向轴300的长度不小于3倍的轴承400宽度,使得导向轴300穿过轴承400后,两端还有余长穿设在上对中孔210和下对中孔110中,满足轴承400压接过程中的导向要求。
在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中,压接口220为锥形口,在压接件200的压接过程中,锥形口可以抵靠在轴承400内圈410的球形面上,并保证球形面在压接时的对中过程,避免轴承400的内圈410与外圈420受力不均,致使轴承400内部所受的轴向力过大,防止损坏轴承400。
在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中,下对中孔110的顶部设有锥形的对接口141,所安装轴承400抵靠在对接口141上,令轴承400内圈410底部的球形面亦能够贴合在对接口141上,加强支撑件100对轴承400的支撑能力。
进一步地,对接口141上具有与所安装轴承400的底部向抵接的接合平面141,用于承接轴承400内圈410的底端,增设支撑件100对轴承400的受力支撑点,提高支撑件100的支撑能力。
在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中,压接件200上设有环形的压接凸模230,压接凸模230的外边缘为压接锥形面231,使得压接凸模230可以与轴承400上端面上的V槽相结合,以增大压接施力面,使压接力充分作用在轴承400上。其中,压接凸模230的外边缘为压接锥形面231,压接锥形面231能够适应轴承400上端面的V槽形状,压接凸模230通过卡合在V槽槽口的两边以施力在轴承400上。
在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中,对接凸模130的外边缘为对接锥形面131,与压接锥形面231作用相似,对接锥形面131能够适应轴承400下端面的V槽形状,通过卡合在该V槽槽口的两边以施力在轴承400上。
在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中,上对中孔210的直径与下对中孔110,所安装轴承400的直径相同,使得导向轴300在安装过程中,保证压接件200、支撑件100与轴承400的轴线重合。
上述实施方式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基础上所做的任何非实质性的变化及替换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Claims (9)

1.一种带V型槽轴承固定安装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撑件,其上具有下对中孔以及与所述下对中孔同轴设置的对接凸模和对接凹模,所述对接凸模与轴承的端面相配合,所述对接凹模与轴承的外边缘相贴合;
压接件,其上具有上对中孔以及设置于所述上对中孔的孔口处的压接口,所述上对中孔与所述压接口同轴设置,所述压接口的内侧面用于抵靠在轴承的内圈上;
导向轴,用于轴向安装轴承,能可拆卸穿设于上对中孔以及下对中孔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V型槽轴承固定安装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轴的直径等于所安装轴承的内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V型槽轴承固定安装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轴的长度不小于3倍的轴承宽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V型槽轴承固定安装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接口为锥形口。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V型槽轴承固定安装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对中孔的顶部设有锥形的对接口,所安装轴承抵靠于所述对接口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带V型槽轴承固定安装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接口上具有与所安装轴承底部相抵接的接合平面。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带V型槽轴承固定安装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接件上设有环形的压接凸模,所述压接凸模的外边缘为压接锥形面。
8.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带V型槽轴承固定安装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接凸模的外边缘为对接锥形面。
9.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带V型槽轴承固定安装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对中孔的直径与所述下对中孔、所安装轴承的直径相同。
CN202220472246.9U 2022-03-03 2022-03-03 一种带v型槽轴承固定安装工装 Active CN21737221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472246.9U CN217372213U (zh) 2022-03-03 2022-03-03 一种带v型槽轴承固定安装工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472246.9U CN217372213U (zh) 2022-03-03 2022-03-03 一种带v型槽轴承固定安装工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372213U true CN217372213U (zh) 2022-09-06

Family

ID=831007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472246.9U Active CN217372213U (zh) 2022-03-03 2022-03-03 一种带v型槽轴承固定安装工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37221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7372213U (zh) 一种带v型槽轴承固定安装工装
CN112275920A (zh) 机器人移动式压铆螺母自动送料铆接机构
CN106313603A (zh) 一种增压冲床及应用该冲床的电线端子压接机
CN102729007B (zh) 轴承球窝摆动喷管的生产方法
CN110450096B (zh) 摩托车小型氧传感器工装模具及其使用方法
CN207291004U (zh) 一种手机中板自动定位焊接治具
CN205129732U (zh) 一种纵置双离合器变速箱壳体合装的工装
CN217144950U (zh) 用于汽车扶手骨架的滚压式收边机构
CN110345834B (zh) 汽车前副车架总成检具
CN219169297U (zh) 一种连续弯管工装
CN208495952U (zh) 一种轴瓦自动双片拉削顶块装置
CN215547005U (zh) 一种用于制备转轴的工装结构
CN214842855U (zh) 双排油管总成的检测治具
CN210126551U (zh) 一种一体式扣压动力转向管
CN218476280U (zh) 用于汽配件通风管套圈的焊接工装
CN210757397U (zh) 一种用于制备喷雾泵象鼻管的预定位装置
CN220128596U (zh) 一种轮与轴的装配工装
CN214350985U (zh) 一种齿轮总成压装夹具
CN111300008A (zh) 一种轨道车辆弹性车轮轮对压装方法
CN211588795U (zh) 一种升降平台减速器行星机构齿轮磨齿用装夹装置
CN110571504B (zh) 一种通讯基站用滤波器谐振腔组合结构装配方法
CN210996127U (zh) 铆接机构和铆接套筒
CN215720392U (zh) 一种轮边制动器销轴防拉脱结构
CN218110645U (zh) 一种用于交叉滚子轴承的骨架油封压装装置
CN216731454U (zh) 一种拨叉瓷件粘黏固定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