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371422U - 一种具备除尘效果的电极双端面加工机床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具备除尘效果的电极双端面加工机床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371422U
CN217371422U CN202220036576.3U CN202220036576U CN217371422U CN 217371422 U CN217371422 U CN 217371422U CN 202220036576 U CN202220036576 U CN 202220036576U CN 217371422 U CN217371422 U CN 21737142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ly connected
machine tool
connecting rod
outside
screw r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036576.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薛守俊
薛群
牛振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LIN XUESHI CARBON MACHINERY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LIN XUESHI CARBON MACHINERY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LIN XUESHI CARBON MACHINERY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LIN XUESHI CARBON MACHINERY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036576.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37142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37142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37142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Cleaning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加工机床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具备除尘效果的电极双端面加工机床,包括支架,支架的外部转动连接有螺杆,螺杆的的外部螺纹连接有夹板,夹板远离螺杆的一端转动连接有支架,转轴的外部转动连接有橡胶板,橡胶板的外部活动连接有摩擦板,连杆的外部固定连接有弹簧,弹簧远离连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外壳,外壳的外部固定连接有凹槽,转轴远离凹槽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扇叶,橡胶板的外部滑动连接有滑槽,滑槽远离橡胶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凹槽。该一种具备除尘效果的电极双端面加工机床,通过设置螺杆、夹板、把手、凹槽、转轴、齿轮、磁棒、橡胶板、摩擦板、连杆、弹簧、外壳、扇叶、滑槽,达到除尘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具备除尘效果的电极双端面加工机床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床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具备除尘效果的电极双端面加工机床。
背景技术
机床,是指制造机器的机器,亦称工作母机或工具机,习惯上简称机床。一般分为金属切削机床、锻压机床和木工机床等。现代机械制造中加工机械零件的方法很多:除切削加工外,还有铸造、锻造、焊接、冲压、挤压等,但凡属精度要求较高和表面粗糙度要求较细的零件,一般都需在机床上用切削的方法进行最终加工。机床在国民经济现代化的建设中起着重大作用,车床是主要用车刀对旋转的工件进行车削加工的机床。在车床上还可用钻头、扩孔钻、铰刀、丝锥、板牙和滚花工具等进行相应的加工。车床主要用于加工轴、盘、套和其他具有回转表面的工件,是机械制造和修配工厂中使用最广的一类机床。
现有的电池电极加工机床对电池的限位较差,导致在加工时电池会发生偏移,从而影响电池的加工质量,并且现有的电池加工机床大多不具备除尘的功能,导致在对电池电极进行加工时,空气中的灰尘会沾附在电极上,导致电极的性能得到影响从而影响电池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备除尘效果的电极双端面加工机床,解决了现今存在的现有的电池电极加工机床对电池的限位较差,导致在加工时电池会发生偏移,从而影响电池的加工质量,并且现有的电池加工机床大多不具备除尘的功能,导致在对电池电极进行加工时,空气中的灰尘会沾附在电极上,导致电极的性能得到影响从而影响电池的使用寿命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备除尘效果的电极双端面加工机床,包括支架,所述支架的外部转动连接有螺杆,所述螺杆的的外部螺纹连接有夹板,所述夹板远离螺杆的一端转动连接有支架,所述螺杆的外部固定连接有把手,所述支架的外部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侧转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外部固定连接有齿轮,所述齿轮的外部固定连接有磁棒,所述转轴的外部转动连接有橡胶板,所述橡胶板的外部活动连接有摩擦板,所述摩擦板的外部固定连接有连杆,所述连杆的外部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远离连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外壳,所述外壳的外部固定连接有凹槽,所述转轴远离凹槽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扇叶,所述橡胶板的外部滑动连接有滑槽,所述滑槽远离橡胶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凹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螺杆、夹板、把手均有两个,两个所述螺杆均转动连接在支架的外部且两个螺杆远离支架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把手,两个所述夹板的一端均与支架转动连接且两个夹板的另一端分别与两个螺杆螺纹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凹槽有两个,两个所述凹槽均设置在支架的外部且两个凹槽对称分布,两个所述凹槽的规格尺寸相同。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磁棒有两个,两个所述磁棒均固定连接在齿轮的外部且两个磁棒的位置相对应,两个所述磁棒的规格尺寸相同。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滑槽有两个,两个所述滑槽均固定连接在凹槽的外部且两个滑槽对称分布,两个所述滑槽均与橡胶板滑动连接且两个滑槽的规格与橡胶板相匹配。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外壳、弹簧、连杆均有两个,两个所述外壳均固定连接在凹槽的内侧且两个外壳的位置相对应,两个所述弹簧的一端分别固定连接在外壳的内部且两个弹簧的另一端分别与对应的连杆固定连接,两个所述连杆的规格与磁棒相同,所述连杆的位置与磁棒相对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摩擦板的数量与连杆相同,两个所述摩擦板的一侧分别与两个连杆固定连接,两个所述摩擦板的另一端均橡胶板活动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备除尘效果的电极双端面加工机床,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一种具备除尘效果的电极双端面加工机床,通过设置螺杆、夹板、把手、凹槽、转轴、齿轮、磁棒、橡胶板、摩擦板、连杆、弹簧、外壳、扇叶、滑槽,在使用时,使用者将电池放在夹板的外部,之后转动把手,把手转动会带动螺杆转动,螺杆转动会带动夹板移动,当夹板移动到一定位置时会对电池进行固定,达到了对电池进行限位的效果。
2、该一种具备除尘效果的电极双端面加工机床,通过设置螺杆、夹板、把手、凹槽、转轴、齿轮、磁棒、橡胶板、摩擦板、连杆、弹簧、外壳、扇叶、滑槽,在加工时,使用者打开电源,这时凹槽内的转轴通电转动,转轴转动会带动齿轮、扇叶转动,齿轮转动会带动磁棒转动,当磁棒被齿轮带动转动到靠近连杆的位置时,连杆会受到同性相斥的影响会向外壳移动,连杆移动会压缩弹簧并带动摩擦板移动,摩擦板移动会与橡胶板产生摩擦,当磁棒被齿轮带动远离连杆时,连杆会在弹簧弹力的影响下带动摩擦板回到原先位置,随着齿轮的不断转动,摩擦板会在橡胶板外部不断摩擦,这时橡胶板会产生静电,而扇叶转动会对支架上的灰尘进行吸引,由于静电能吸附较轻的物体,这时支架、空气中的灰尘会被橡胶板吸附,达到除尘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剖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凹槽剖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支架、夹板、螺杆、把手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支架、凹槽、橡胶板三维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中:1、支架;2、螺杆;3、夹板;4、把手;5、凹槽;6、转轴;7、齿轮;8、磁棒;9、橡胶板;10、摩擦板;11、连杆;12、弹簧;13、外壳;14、扇叶;15、滑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5,本实施方案中:一种具备除尘效果的电极双端面加工机床,包括支架1,支架1的外部转动连接有螺杆2,螺杆2的外部螺纹连接有夹板3,夹板3远离螺杆2的一端转动连接有支架1,螺杆2的外部固定连接有把手4,支架1的外部设置有凹槽5,凹槽5的内侧转动连接有转轴6,转轴6的外部固定连接有齿轮7,齿轮7的外部固定连接有磁棒8,转轴6的外部转动连接有橡胶板9,橡胶板9的外部活动连接有摩擦板10,摩擦板10的外部固定连接有连杆11,连杆11的外部固定连接有弹簧12,弹簧12远离连杆1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外壳13,外壳13的外部固定连接有凹槽5,转轴6远离凹槽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扇叶14,橡胶板9的外部滑动连接有滑槽15,滑槽15远离橡胶板9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凹槽5,该一种具备除尘效果的电极双端面加工机床,通过设置螺杆2、夹板3、把手4、凹槽5、转轴6、齿轮7、磁棒8、橡胶板9、摩擦板10、连杆11、弹簧12、外壳13、扇叶14、滑槽15,在使用时,使用者将电池放在夹板3的外部,之后转动把手4,把手4转动会带动螺杆2转动,螺杆2转动会带动夹板3移动,当夹板3移动到一定位置时会对电池进行固定,达到了对电池进行限位的效果。
螺杆2、夹板3、把手4均有两个,两个螺杆2均转动连接在支架1的外部且两个螺杆2远离支架1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把手4,两个夹板3的一端均与支架1转动连接且两个夹板3的另一端分别与两个螺杆2螺纹连接,凹槽5有两个,两个凹槽5均设置在支架1的外部且两个凹槽5对称分布,两个凹槽5的规格尺寸相同,磁棒8有两个,两个磁棒8均固定连接在齿轮7的外部且两个磁棒8的位置相对应,两个磁棒8的规格尺寸相同,该一种具备除尘效果的电极双端面加工机床,通过设置螺杆2、夹板3、把手4、凹槽5、转轴6、齿轮7、磁棒8、橡胶板9、摩擦板10、连杆11、弹簧12、外壳13、扇叶14、滑槽15,在加工时,使用者打开电源,这时凹槽5内的转轴6通电转动,转轴6转动会带动齿轮7、扇叶14转动,齿轮7转动会带动磁棒8转动,当磁棒8被齿轮7带动转动到靠近连杆11的位置时,连杆11会受到同性相斥的影响会向外壳13移动,连杆11移动会压缩弹簧12并带动摩擦板10移动,摩擦板10移动会与橡胶板9产生摩擦,当磁棒8被齿轮7带动远离连杆11时,连杆11会在弹簧12弹力的影响下带动摩擦板10回到原先位置,随着齿轮7的不断转动,摩擦板10会在橡胶板9外部不断摩擦,这时橡胶板9会产生静电,而扇叶14转动会对支架1上的灰尘进行吸引,由于静电能吸附较轻的物体,这时支架1、空气中的灰尘会被橡胶板9吸附,达到除尘的效果。
滑槽15有两个,两个滑槽15均固定连接在凹槽5的外部且两个滑槽15对称分布,两个滑槽15均与橡胶板9滑动连接且两个滑槽15的规格与橡胶板9相匹配,外壳13、弹簧12、连杆11均有两个,两个外壳13均固定连接在凹槽5的内侧且两个外壳13的位置相对应,两个弹簧12的一端分别固定连接在外壳13的内部且两个弹簧12的另一端分别与对应的连杆11固定连接,两个连杆11的规格与磁棒8相同,连杆11的位置与磁棒8相对应,摩擦板10的数量与连杆11相同,两个摩擦板10的一侧分别与两个连杆11固定连接,两个摩擦板10的另一端均橡胶板9活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在使用时,使用者将电池放在夹板3的外部,之后转动把手4,把手4转动会带动螺杆2转动,螺杆2转动会带动夹板3移动,当夹板3移动到一定位置时会对电池进行固定。
在加工时,使用者打开电源,这时凹槽5内的转轴6通电转动,转轴6转动会带动齿轮7、扇叶14转动,齿轮7转动会带动磁棒8转动,当磁棒8被齿轮7带动转动到靠近连杆11的位置时,连杆11会受到同性相斥的影响会向外壳13移动,连杆11移动会压缩弹簧12并带动摩擦板10移动,摩擦板10移动会与橡胶板9产生摩擦,当磁棒8被齿轮7带动远离连杆11时,连杆11会在弹簧12弹力的影响下带动摩擦板10回到原先位置,随着齿轮7的不断转动,摩擦板10会在橡胶板9外部不断摩擦,这时橡胶板9会产生静电,而扇叶14转动会对支架1上的灰尘进行吸引,由于静电能吸附较轻的物体,这时支架1、空气中的灰尘会被橡胶板9吸附。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具备除尘效果的电极双端面加工机床,包括支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1)的外部转动连接有螺杆(2),所述螺杆(2)的外部螺纹连接有夹板(3),所述夹板(3)远离螺杆(2)的一端转动连接有支架(1),所述螺杆(2)的外部固定连接有把手(4),所述支架(1)的外部设置有凹槽(5),所述凹槽(5)的内侧转动连接有转轴(6),所述转轴(6)的外部固定连接有齿轮(7),所述齿轮(7)的外部固定连接有磁棒(8),所述转轴(6)的外部转动连接有橡胶板(9),所述橡胶板(9)的外部活动连接有摩擦板(10),所述摩擦板(10)的外部固定连接有连杆(11),所述连杆(11)的外部固定连接有弹簧(12),所述弹簧(12)远离连杆(1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外壳(13),所述外壳(13)的外部固定连接有凹槽(5),所述转轴(6)远离凹槽(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扇叶(14),所述橡胶板(9)的外部滑动连接有滑槽(15),所述滑槽(15)远离橡胶板(9)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凹槽(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备除尘效果的电极双端面加工机床,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杆(2)、夹板(3)、把手(4)均有两个,两个所述螺杆(2)均转动连接在支架(1)的外部且两个螺杆(2)远离支架(1)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把手(4),两个所述夹板(3)的一端均与支架(1)转动连接且两个夹板(3)的另一端分别与两个螺杆(2)螺纹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备除尘效果的电极双端面加工机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5)有两个,两个所述凹槽(5)均设置在支架(1)的外部且两个凹槽(5)对称分布,两个所述凹槽(5)的规格尺寸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备除尘效果的电极双端面加工机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棒(8)有两个,两个所述磁棒(8)均固定连接在齿轮(7)的外部且两个磁棒(8)的位置相对应,两个所述磁棒(8)的规格尺寸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备除尘效果的电极双端面加工机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15)有两个,两个所述滑槽(15)均固定连接在凹槽(5)的外部且两个滑槽(15)对称分布,两个所述滑槽(15)均与橡胶板(9)滑动连接且两个滑槽(15)的规格与橡胶板(9)相匹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备除尘效果的电极双端面加工机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3)、弹簧(12)、连杆(11)均有两个,两个所述外壳(13)均固定连接在凹槽(5)的内侧且两个外壳(13)的位置相对应,两个所述弹簧(12)的一端分别固定连接在外壳(13)的内部且两个弹簧(12)的另一端分别与对应的连杆(11)固定连接,两个所述连杆(11)的规格与磁棒(8)相同,所述连杆(11)的位置与磁棒(8)相对应。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备除尘效果的电极双端面加工机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摩擦板(10)的数量与连杆(11)相同,两个所述摩擦板(10)的一侧分别与两个连杆(11)固定连接,两个所述摩擦板(10)的另一端均橡胶板(9)活动连接。
CN202220036576.3U 2022-01-08 2022-01-08 一种具备除尘效果的电极双端面加工机床 Active CN21737142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036576.3U CN217371422U (zh) 2022-01-08 2022-01-08 一种具备除尘效果的电极双端面加工机床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036576.3U CN217371422U (zh) 2022-01-08 2022-01-08 一种具备除尘效果的电极双端面加工机床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371422U true CN217371422U (zh) 2022-09-06

Family

ID=830969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036576.3U Active CN217371422U (zh) 2022-01-08 2022-01-08 一种具备除尘效果的电极双端面加工机床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37142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7371422U (zh) 一种具备除尘效果的电极双端面加工机床
CN220074180U (zh) 一种五金件加工用去毛刺机构
CN215968205U (zh) 浮动主轴
CN211680947U (zh) 一种机床工作台
CN210548373U (zh) 一种硬质合金双头铣刀
CN203316865U (zh) 一种用于电火花线切割机床的小型简易夹具
CN210255306U (zh) 一种新型数控机床换刀装置
CN215147557U (zh) 一种轴瓦加工用去毛边的打磨设备
CN219562565U (zh) 一种高精度五轴磨床
CN220093160U (zh) 一种热压一体成型高效镜面铣刀
CN212071508U (zh) 一种轴承加工用打磨抛光装置
CN212978068U (zh) 一种机械数控抱紧夹具
CN220921597U (zh) 一种铣削加工设备
CN216503904U (zh) 一种多角度平面磨削工装
CN214321887U (zh) 一种镗孔机构
CN216829890U (zh) 一种可实现精准控制的摇篮五轴结构
CN218801243U (zh) 一种全自动工业机器人用打磨装置
CN220498533U (zh) 一种机床切削屑自动清扫装置
CN211360797U (zh) 一种提高加工精度的铣刀
CN213530922U (zh) 一种可变档宽的曲轴外铣刀盘
CN212761472U (zh) 一种用于金属加工的切割设备
CN213438932U (zh) 一种数控冲剪刀具修磨夹具
CN216829599U (zh) 一种铜块切割成型设备
CN210849226U (zh) 一种适用于机床的高精度微型夹具
CN211464854U (zh) 一种新式机床尾座主体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