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367257U - L型分层器 - Google Patents

L型分层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367257U
CN217367257U CN202221296099.0U CN202221296099U CN217367257U CN 217367257 U CN217367257 U CN 217367257U CN 202221296099 U CN202221296099 U CN 202221296099U CN 217367257 U CN217367257 U CN 21736725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jar body
liquid outlet
liquid
jar
delay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296099.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壮
王文刚
张洪川
张文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inzhou Zaiyuan Yuneng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inzhou Zaiyuan Yuneng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inzhou Zaiyuan Yuneng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inzhou Zaiyuan Yuneng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296099.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36725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36725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36725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2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emical industry
    • Y02P20/10Process efficiency

Landscapes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L型分层器,属于化工设备技术领域,包括罐体,罐体内注有两种密度不同互不相溶的液体混合物,罐体为横置的筒状,罐体的一端连接冷却器,罐体的另一端设置出液口,出液口有两个,分别为上层出液口和下层出液口,罐体的下侧开口,并连接有缓冲罐,罐体与缓冲罐呈L型,下层出液口设置在缓冲罐的下端,上层出液口设置在罐体的端头上部,罐体内设置有浮板,浮板漂浮在两种液体分层的相界面。本实用新型构思新颖,设计巧妙,安全稳定性高,分层分离效果好,适合连续不断工作。

Description

L型分层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化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用于对液体混合物进行分离的设备。
背景技术
在化工生产单元的操作过程中,有时候会需要将两种密度不同互不相溶的液体混合物分层后分离,所采用的装置可统称为分层器。实验室常用的液液分层器为分液漏斗,分液漏斗包括球形或梨形或筒型的斗体,斗体的下方为长长的漏斗管,斗体与漏斗管的连接处设置一个玻璃旋塞,通过扭动玻璃旋塞,来调节分液漏斗是否流下或者流下的速度。将液体混合物导入分液漏斗的斗体内静置分层后,扭动玻璃旋塞,使得混合物下层液体通过漏斗管流下滴入到下方的容器内,直到液体混合物的相界面移动到玻璃旋塞处,关闭玻璃旋塞,即完成了液体混合物的分层分离。
但分液漏斗只能进行少量液体的分层分离,无法进行较大量液体混合物的分层分离,也无法进行连续的工作,这使得其完全无法适应化工工业生产。现有的应用于化工生产中的分层器,是采用一种容器,容器的上部和底部均引出一个出液口,通过连续不断的抽出容器上部和下部的液体,来实现容器内的连续分层分离,但是在化工生产中,有时候导入到分层器内的混合物成分并非恒定,这使得分层分离出来的两种不同液体的量的比例也不恒定,对两种成分抽取的过程无法确定,这都为分离带来了麻烦,可能一种液体可能会混入到另一种液体中被抽离出去,从而未起到分离的效果。
因此,需要在现有的工艺生产路线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和创新,设计出新的设备来满足人们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L型分层器,来对液体混合物进行有效的分层分离。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L型分层器,包括罐体,罐体内注有两种密度不同互不相溶的液体混合物,罐体为横置的筒状,罐体的一端连接冷却器,罐体的另一端设置出液口,出液口有两个,分别为上层出液口和下层出液口,罐体的下侧开口,并连接有缓冲罐,罐体与缓冲罐呈L型,下层出液口设置在缓冲罐的下端,上层出液口设置在罐体的端头上部,罐体内设置有浮板,浮板为长条形板状,浮板的平均密度介于两种液体密度之间,浮板漂浮在两种液体分层的相界面,罐体上设置有透明的观察窗,观察窗分别设置在罐体的左右侧壁和罐体端头的至少一处。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浮板上设置有配重条,配重条为长条状,沿浮板的长度方向嵌设在浮板的中心,且浮板中心厚度大于边缘厚度,使得浮板的质量分布靠近中心,便于浮板复位,使其能够保持正常漂浮在两种液体分层的相界面。
进一步的,所述浮板的两端均开设有定位孔,罐体内固定有两条竖直设置的定位柱,定位柱外壁光滑,一一对应穿进定位孔内。
进一步的,所述定位孔为圆形通孔或半圆形缺口或圆弧形槽。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浮板上设置有位置传感器,提示罐体内的液体分层相界面位置。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罐体的上部开设有溢流口,溢流口上设置有排气阀。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缓冲罐的侧壁设置有人孔,方便维修。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罐体和冷却器的下部均设置有鞍座,鞍座通过支撑台固定在地面上。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冷却器为盘管式或列管式换热器,其进料口设置在下部,出料口设置在上部,出料口与罐体相连通,液体混合物通过冷却器的进料口和出料口进入分层器的罐体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构思新颖,设计巧妙,通过预冷却来提高液体混合物的分层效果,通过浮板来指示分层器罐体内两种液体分层相界面的位置,通过观察窗或传感器进行提醒,有效的保持分层器罐体内的两种液体的分层相界面处于合适的位置,避免由于分层相界面位置异常带来的一种液体被抽提混入另一种液体内,安全稳定性高,分层分离效果好,能实现连续化生产。
附图说明
图1 为本实用新型的设备结构图;
图2 为本实用新型的罐体内部结构俯视图。
图中:罐体1、冷却器2、进料口3、循环水管4、鞍座5、支撑台6、缓冲罐7、人孔8、下层出液口9、上层出液口10、溢流口11、排气阀12、观察窗13、浮板14、配重条15、定位孔16、定位柱17。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优选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但并不因此而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和2所示的L型分层器,包括罐体1,罐体1连续不断注有两种密度不同互不相溶的液体混合物,两种液体在分层器的罐体1内分层,罐体1为横置的筒状,罐体1的一端连接冷却器2,罐体1的另一端设置出液口,出液口有两个,分别为上层出液口10和下层出液口9,罐体1的上部开设有溢流口11,溢流口11上设置有排气阀12,罐体1和冷却器2的下部均设置有鞍座5,鞍座5通过支撑台6固定在地面上,冷却器2为盘管式或列管式换热器,其进料口3设置在下部,出料口设置在上部,循环水管4设置在侧面,出料口与罐体1相连通,液体混合物通过冷却器2的进料口3和出料口进入分层器的罐体1内。
罐体1的下侧开口,并连接有缓冲罐7,罐体1与缓冲罐7呈L型,下层出液口9设置在缓冲罐7的下端,缓冲罐7的侧壁设置有人孔8,上层出液口10设置在罐体1的端头上部,罐体1内设置有浮板14,浮板14的平均密度介于两种液体密度之间,浮板14漂浮在两种液体分层的相界面,罐体1上设置有观察窗13,观察窗13分别设置在罐体1的左右侧壁和罐体1端头的至少一处,观察窗13嵌设透明玻璃或其他高强度透明材料。
浮板14为长条形板状,浮板14上设置有配重条15,配重条15为长条状,沿浮板14的长度方向嵌设在浮板14的中心,且浮板14中心厚度大于边缘厚度,浮板14的两端均开设有定位孔16,定位孔16为圆形通孔,罐体1内固定有两条竖直设置的定位柱17,定位柱17外壁光滑,一一对应穿进定位孔16内。
实施例2
L型分层器,包括罐体1,罐体1连续不断注有两种密度不同互不相溶的液体混合物,两种液体在分层器的罐体1内分层,罐体1为横置的筒状,罐体1的一端连接冷却器2,罐体1的另一端设置出液口,出液口有两个,分别为上层出液口10和下层出液口9,罐体1的上部开设有溢流口11,溢流口11上设置有排气阀12,罐体1和冷却器2的下部均设置有鞍座5,鞍座5通过支撑台6固定在地面上,冷却器2为盘管式或列管式换热器,其进料口3设置在下部,出料口设置在上部,循环水管4设置在侧面,出料口与罐体1相连通,液体混合物通过冷却器2的进料口3和出料口进入分层器的罐体1内。
罐体1的下侧开口,并连接有缓冲罐7,罐体1与缓冲罐7呈L型,下层出液口9设置在缓冲罐7的下端,缓冲罐7的侧壁设置有人孔8,上层出液口10设置在罐体1的端头上部,罐体1内设置有浮板14,浮板14的平均密度介于两种液体密度之间,浮板14漂浮在两种液体分层的相界面,罐体1上设置有观察窗13,观察窗13分别设置在罐体1的左右侧壁和罐体1端头的至少一处,观察窗13嵌设透明玻璃。
浮板14为长条形板状,浮板14上设置有配重条15,配重条15为长条状,沿浮板14的长度方向嵌设在浮板14的中心,浮板14的两端均开设有定位孔16,定位孔16为半圆形缺口或圆弧形槽,两端的定位孔16方向相反,罐体1内固定有两条竖直设置的定位柱17,定位柱17外壁光滑,定位孔16与定位柱17侧壁相吻合且一一对应。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L型分层器应用于液体混合物分层分离时,液体混合物从冷却器2的进料口3进入冷却器3的管内,经过循环水的换热,且在列管内流动后,液体混合物冷却并从出料口进入分层器罐体1内,两种液体分层,相界面处的液滴泡沫均沿着浮板向两侧滚动,汇入各自分层内,此时,液体混合物中可能存在的气体从溢流口11逸出;两种液体分层稳定后,上层液体通过上层出液口10抽出,下层液体通过下层出液口9抽出,随着罐体1内两种液体的排出,分层相界面发生移动,浮板14随之移动,通过观察窗13可明确的观察到浮板的移动位置,即相界面的移动位置,即可通过调整两种液体的排出速度来调整罐体1内的相界面位于合适的位置,从而实现连续不断的分层分离工作。
因此,结合上述设备和工作过程可以发现,本实用新型所述的L型分层器构思新颖,设计巧妙,安全稳定性高,分层分离效果好,适合连续不断工作。

Claims (7)

1.L型分层器,包括罐体,罐体内注有两种密度不同互不相溶的液体混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为横置的筒状,罐体的一端连接冷却器,罐体的另一端设置出液口,出液口有两个,分别为上层出液口和下层出液口,罐体的下侧开口,并连接有缓冲罐,罐体与缓冲罐呈L型,下层出液口设置在缓冲罐的下端,上层出液口设置在罐体的端头上部,罐体内设置有浮板,浮板为长条形板状,浮板的平均密度介于两种液体密度之间,浮板漂浮在两种液体分层的相界面,罐体上设置有透明的观察窗,观察窗分别设置在罐体的左右侧壁和罐体端头的至少一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型分层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浮板上设置有配重条,配重条为长条状,沿浮板的长度方向嵌设在浮板的中心,且浮板中心厚度大于边缘厚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L型分层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浮板的两端均开设有定位孔,罐体内固定有两条竖直设置的定位柱,定位柱外壁光滑,一一对应穿进定位孔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L型分层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孔为圆形通孔或半圆形缺口或圆弧形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型分层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的上部开设有溢流口,溢流口上设置有排气阀。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型分层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罐的侧壁设置有人孔,罐体和冷却器的下部均设置有鞍座,鞍座通过支撑台固定在地面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型分层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器为盘管式或列管式换热器。
CN202221296099.0U 2022-05-27 2022-05-27 L型分层器 Active CN21736725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296099.0U CN217367257U (zh) 2022-05-27 2022-05-27 L型分层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296099.0U CN217367257U (zh) 2022-05-27 2022-05-27 L型分层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367257U true CN217367257U (zh) 2022-09-06

Family

ID=830896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296099.0U Active CN217367257U (zh) 2022-05-27 2022-05-27 L型分层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36725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331472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paration of a mixture of non-miscible liquids
CN210473134U (zh) 一种化工用高效油水分离器
US20160317950A1 (en) Separator for oil well produced fluid, and separation device comprising the same
CN216537001U (zh) 一种杂醇油的自动分离装置
CN101584945A (zh) 一种气油水三相分离装置
CN217367257U (zh) L型分层器
EP1466155B1 (en) Device for simultaneously collecting filtered water and filter paper
CN201454168U (zh) 一种气油水三相分离装置
CN209809596U (zh) 一种高效连续自动分层罐
CN202015517U (zh) 一种复合高效的相分离器
CN205182229U (zh) 降膜喷射塔盘
CN205073835U (zh) 一种稳态汽液分离器
CN217163300U (zh) 一种混合溶液分离器
CN216191505U (zh) 一体式生活污水处理设备
CN102311158A (zh) 可变倾角的斜板分离器
CN209155188U (zh) 一种自动放油油水分离装置
CN201959592U (zh) 用于气液分离器的油水分离自动排液装置
CN207872181U (zh) 一种导液水平开孔塔板
CN208716893U (zh) 一种气浮机设备
CN212818271U (zh) 一种化工萃取分离装置
CN109745737A (zh) 一种节能型连续自动水油分离装置
CN215195532U (zh) 一种浸没式高效分水设备
CN218421147U (zh) 一种用于合成氯代胺生产的萃取装置
CN217909079U (zh) 连续重力分相器
CN217015426U (zh) 油水分离水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