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355480U - 一种驱动桥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一种驱动桥及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355480U
CN217355480U CN202221243635.0U CN202221243635U CN217355480U CN 217355480 U CN217355480 U CN 217355480U CN 202221243635 U CN202221243635 U CN 202221243635U CN 217355480 U CN217355480 U CN 21735548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vel gear
drive axle
connecting portion
shaft
planetary ge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243635.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冯涛
王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AW Jiefang Automotiv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AW Jiefang Automotiv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AW Jiefang Automotive Co Ltd filed Critical FAW Jiefang Automotiv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243635.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35548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35548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35548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80Technologies aiming to reduce greenhouse gasses emissions common to all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 Y02T10/86Optimisation of rolling resistance, e.g. weight reduction 

Landscapes

  • Gear Transmiss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车辆制动控制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驱动桥及车辆。该驱动桥连接于车辆的动力系统,动力系统的输出端朝向车辆的前进方向,驱动桥包括旋向换向结构,旋向换向结构包括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及传动部,第一连接部连接于动力系统的输出轴,第二连接部连接于驱动桥的输入轴,第一连接部通过传动部连接于第二连接部,传动部被配置为反转第二连接部的旋向,以使第二连接部的旋向与第一连接部的旋向相反。本实用新型通过传动部反转第二连接部的旋向,以使第二连接部的旋向与第一连接部的旋向相反,从而能够避免驱动桥内连接于动力系统输出轴的齿轮的齿形反车面直接与驱动桥内的减速器啮合,保证了驱动桥的可靠性,提升了驱动桥的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一种驱动桥及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驱动桥及车辆。
背景技术
随着客运行业的蓬勃发展,客车的数量越来越多,现有技术中,客车多采用后置的发动机结构,这种结构与轿车的前置发动机结构有很大的不同,后置的发动机结构的发动机的输出端朝向车辆的前进方向,如果采用传统的驱动桥,车辆行驶时,驱动桥内连接于动力系统输出端的齿轮的齿形反车面直接与驱动桥内的减速器啮合,降低了齿轮的可靠性,从而降低了驱动桥的使用寿命。
因此,亟于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驱动桥及车辆,以解决连接于后置发动机结构的驱动桥因其内部连接于动力系统输出端的齿轮的齿形反车面啮合而引起的降低驱动桥的使用寿命问题。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一方面提供一种驱动桥,该驱动桥连接于车辆的动力系统,所述动力系统的输出端朝向所述车辆的前进方向,所述驱动桥包括旋向换向结构,所述旋向换向结构包括:
第一连接部,连接于所述动力系统的输出轴;
第二连接部,连接于所述驱动桥的输入轴;及
传动部,所述第一连接部通过所述传动部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接部,所述传动部被配置为反转所述第二连接部的旋向,以使所述第二连接部的旋向与所述第一连接部的旋向相反。
作为优选,所述传动部包括:
第一锥齿轮,同步转动地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部;
第二锥齿轮,与所述第一锥齿轮相对设置,并同步转动地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接部;及
传动组件,分别与所述第一锥齿轮及所述第二锥齿轮啮合,所述传动组件能够反转所述第二锥齿轮的旋向,以使所述第二锥齿轮的旋向与所述第一锥齿轮的旋向相反。
作为优选,所述传动组件为行星齿轮结构。
作为优选,所述行星齿轮结构包括:
十字轴,包括轴套及设置于所述轴套外侧面上的至少一个安装轴,至少一个所述安装轴沿所述轴套的周向间隔排布,所述安装轴固定连接于所述驱动桥的壳体;及
至少一个行星齿轮,至少一个所述行星齿轮与至少一个所述安装轴一一对应,所述行星齿轮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安装轴,所述行星齿轮的两侧的齿面分别与所述第一锥齿轮及所述第二锥齿轮啮合。
作为优选,所述行星齿轮结构包括四个行星齿轮,所述十字轴包括四个安装轴。
作为优选,所述行星齿轮结构还包括至少一个滚针轴承,至少一个滚针轴承与至少一个行星齿轮一一对应,所述滚针轴承的内环连接于所述安装轴,所述滚针轴承的外环连接于所述行星齿轮。
作为优选,所述行星齿轮结构还包括至少一个轴承安装座,至少一个所述轴承安装座设置于所述驱动桥的壳体上,并与至少一个所述安装轴一一对应,所述安装轴由所述轴承安装座连接于所述驱动桥的壳体。
作为优选,所述传动组件为锥齿轮结构。
作为优选,所述锥齿轮结构包括第三锥齿轮,所述第三锥齿轮位于所述第一锥齿轮与所述第二锥齿轮之间,并且所述第三锥齿轮两侧的齿面分别与所述第一锥齿轮及所述第二锥齿轮啮合。
本实用新型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车辆,该车辆包括如上所述的驱动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传动部反转第二连接部的旋向,以使第二连接部的旋向与第一连接部的旋向相反,从而能够避免驱动桥内连接于动力系统输出轴的齿轮的齿形反车面直接与驱动桥内的减速器啮合,从而保证了驱动桥的可靠性,提升了驱动桥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车辆的动力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驱动桥的旋向换向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的十字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发动机;2、变速箱;3、传动轴;
4、驱动桥;41、壳体;42、第一连接部;421、连接法兰;422、油封;423、第一螺母;43、第一锥齿轮;44、行星齿轮结构;441、十字轴;4411、轴套;4412、安装轴;442、行星齿轮;443、滚针轴承;45、第二锥齿轮;46、第二连接部;461、第二螺母;462、输入轴;471、第一轴承;472、第二轴承;473、第三轴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右”、等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操作,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实施例一
现有技术中,客车多采用后置的发动机结构,这种结构与轿车的前置发动机结构有很大的不同,后置的发动机结构的发动机的输出端朝向车辆的前进方向,如果采用传统的驱动桥,车辆行驶时,驱动桥内连接于动力系统输出端的齿轮的齿形反车面直接与驱动桥内的减速器啮合,降低了齿轮的可靠性,从而降低了驱动桥的使用寿命。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车辆,请参见图1,该车辆包括动力系统及驱动桥4,驱动桥4为车辆的后桥,动力系统包括发动机1及变速箱2,发动机1的输出端朝向车辆的前进方向,驱动桥4通过传动轴3连接于变速箱2的输出轴,以使动力系统将动力通过传动轴3传递给驱动桥4。
请参见图2,该驱动桥4包括旋向换向结构,旋向换向结构包括第一连接部42、第二连接部46及传动部,第一连接部42通过传动轴3连接于动力系统的输出轴,第二连接部46连接于驱动桥4的输入轴462,第一连接部42通过传动部连接于第二连接部46,传动部被配置为反转第二连接部46的旋向,以使第二连接部46的旋向与第一连接部42的旋向相反,从而能够避免驱动桥4内连接于动力系统输出轴的齿轮的齿形反车面啮合,从而保证了驱动桥4的可靠性,提升了驱动桥的使用寿命。
在本实施例中,传动部包括第一锥齿轮43、第二锥齿轮45及传动组件,第一锥齿轮43同步转动地连接于第一连接部42,第二锥齿轮45与第一锥齿轮43相对设置,并同步转动地连接于第二连接部46,传动组件分别与第一锥齿轮43及第二锥齿轮45啮合,传动组件能够反转第二锥齿轮45的旋向,以使第二锥齿轮45的旋向与第一锥齿轮43的旋向相反。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部42包括连接法兰421、油封422及第一螺母423,连接法兰421用于与传动轴3连接,连接法兰421插入壳体41内的部分设置有花键槽,第一锥齿轮43的轴部上设置有花键,第一锥齿轮43的轴部通过第一轴承471可转动地连接于壳体41,位于第一锥齿轮43的轴部上的花键插入于连接法兰421上的花键槽,并且第一锥齿轮43插入连接法兰421的端部设置有能够与第一螺母423啮合的螺纹,第一锥齿轮43通过第一螺母423同步转动地连接于连接法兰421,油封422设置于连接法兰421与壳体41之间,油封422能够密封连接法兰421与壳体41之间的缝隙,以避免外界的污染物进入壳体41内部,防止污染润滑油。
第二连接部46包括第二螺母461及输入轴462,驱动桥的输入轴462通过第二轴承472及第三轴承473可转动地连接于壳体41,第二锥齿轮45上设置有花键槽,输入轴462上设置有花键,并且输入轴462的端部设置有用于与第二螺母461啮合的螺纹,第二锥齿轮45通过其上的花键槽套设于输入轴462的花键上,并被限定于第二螺母461及第二轴承472之间。
由于行星齿轮结构具有的体积小、质量小、结构紧凑并且承载能力大等特点,在本实施例中,请参见图2及图3,传动组件为行星齿轮结构44。其中行星齿轮结构44包括十字轴441及至少一个行星齿轮442,十字轴441包括轴套4411及设置于轴套4411外侧面上的至少一个安装轴4412,至少一个安装轴4412沿轴套4411的周向间隔排布,安装轴4412固定连接于驱动桥的壳体41,至少一个行星齿轮442与至少一个安装轴4412一一对应,行星齿轮442可转动地连接于安装轴4412,行星齿轮442的两侧的齿面分别与第一锥齿轮43及第二锥齿轮45啮合,当连接法兰421转动时,连接法兰421带动第一锥齿轮43转动,第一锥齿轮43带动至少一个行星齿轮442转动,由于行星齿轮442分别与第一锥齿轮43及第二锥齿轮45啮合的齿面在同一时刻的移动方向相反,从而能够反转第二锥齿轮45。
优选地,为了使行星齿轮结构44能够承载更大的载荷,行星齿轮结构44包括四个行星齿轮442,十字轴441包括四个安装轴4412,四个安装轴4412间隔均匀排布。
相适宜地,为了使行星齿轮442平稳地转动,并使行星齿轮结构44更加紧凑,在本实施例中,行星齿轮结构44还包括四个滚针轴承443,四个滚针轴承443与四个行星齿轮442一一对应,滚针轴承443的内环连接于安装轴4412,滚针轴承443的外环连接于行星齿轮442,不仅能够使行星齿轮442平稳地转动,而且使行星齿轮结构44更加紧凑。
进一步地,为了便于固定安装轴4412,行星齿轮结构44还包括四个轴承安装座,四个轴承安装座设置于驱动桥的壳体41上,并与四个安装轴4412一一对应,安装轴4412由轴承安装座连接于驱动桥的壳体41,从而能够稳固地固定十字轴441。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传动组件的结构不同。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传动组件为锥齿轮结构。锥齿轮结构包括第三锥齿轮,第三锥齿轮可转动地固定于壳体41上,并且第三锥齿轮的中心轴分别与第一锥齿轮43的中心轴及第二锥齿轮45的中心轴垂直,第三锥齿轮位于第一锥齿轮43与第二锥齿轮45之间,并且第三锥齿轮两侧的齿面分别与第一锥齿轮43及第二锥齿轮45啮合,当连接法兰421转动时,连接法兰421带动第一锥齿轮43转动,第一锥齿轮43带动第三锥齿轮转动,由于第三锥齿轮分别与第一锥齿轮43及第二锥齿轮45啮合的齿面在同一时刻的移动方向相反,从而能够反转第二锥齿轮45。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清楚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驱动桥,连接于车辆的动力系统,所述动力系统的输出端朝向所述车辆的前进方向,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桥包括旋向换向结构,所述旋向换向结构包括:
第一连接部(42),连接于所述动力系统的输出轴;
第二连接部(46),连接于所述驱动桥的输入轴;及
传动部,所述第一连接部(42)通过所述传动部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接部(46),所述传动部被配置为反转所述第二连接部(46)的旋向,以使所述第二连接部(46)的旋向与所述第一连接部(42)的旋向相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桥,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部包括:
第一锥齿轮(43),同步转动地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部(42);
第二锥齿轮(45),与所述第一锥齿轮(43)相对设置,并同步转动地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接部(46);及
传动组件,分别与所述第一锥齿轮(43)及所述第二锥齿轮(45)啮合,所述传动组件能够反转所述第二锥齿轮(45)的旋向,以使所述第二锥齿轮(45)的旋向与所述第一锥齿轮(43)的旋向相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驱动桥,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组件为行星齿轮结构(4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驱动桥,其特征在于,所述行星齿轮结构(44)包括:
十字轴(441),包括轴套(4411)及设置于所述轴套(4411)外侧面上的至少一个安装轴(4412),至少一个所述安装轴(4412)沿所述轴套(4411)的周向间隔排布,所述安装轴(4412)固定连接于所述驱动桥的壳体(41);及
至少一个行星齿轮(442),至少一个所述行星齿轮(442)与至少一个所述安装轴(4412)一一对应,所述行星齿轮(442)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安装轴(4412),所述行星齿轮(442)的两侧的齿面分别与所述第一锥齿轮(43)及所述第二锥齿轮(45)啮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驱动桥,其特征在于,所述行星齿轮结构(44)包括四个行星齿轮(442),所述十字轴(441)包括四个安装轴(4412)。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驱动桥,其特征在于,所述行星齿轮结构(44)还包括至少一个滚针轴承(443),至少一个滚针轴承(443)与至少一个行星齿轮(442)一一对应,所述滚针轴承(443)的内环连接于所述安装轴(4412),所述滚针轴承(443)的外环连接于所述行星齿轮(442)。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驱动桥,其特征在于,所述行星齿轮结构(44)还包括至少一个轴承安装座,至少一个所述轴承安装座设置于所述驱动桥的壳体(41)上,并与至少一个所述安装轴(4412)一一对应,所述安装轴(4412)由所述轴承安装座连接于所述驱动桥的壳体(41)。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驱动桥,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组件为锥齿轮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驱动桥,其特征在于,所述锥齿轮结构包括第三锥齿轮,所述第三锥齿轮位于所述第一锥齿轮(43)与所述第二锥齿轮(45)之间,并且所述第三锥齿轮两侧的齿面分别与所述第一锥齿轮(43)及所述第二锥齿轮(45)啮合。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所述的驱动桥。
CN202221243635.0U 2022-05-23 2022-05-23 一种驱动桥及车辆 Active CN21735548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243635.0U CN217355480U (zh) 2022-05-23 2022-05-23 一种驱动桥及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243635.0U CN217355480U (zh) 2022-05-23 2022-05-23 一种驱动桥及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355480U true CN217355480U (zh) 2022-09-02

Family

ID=830151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243635.0U Active CN217355480U (zh) 2022-05-23 2022-05-23 一种驱动桥及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35548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760662B2 (en) Power-driven system and vehicle having the same
JP2011102639A (ja) 電動機用減速機
CN113059960A (zh) 具有转子轴承组件的车桥组件
JP2017158377A (ja) 2モータ車両駆動装置
CN217355480U (zh) 一种驱动桥及车辆
CN210739271U (zh) 一种强制润滑的单行星排齿轮机构
CN202149184U (zh) 铰接车传动装置
CN209818660U (zh) 一种行星轮轮边减速器
CN214057204U (zh) 双电机电驱动桥和汽车
CN205423737U (zh) 电动汽车后桥减速机差速器总成
CN210440535U (zh) 一种复合齿轮箱
CN208698503U (zh) 一种纯电动汽车及其动力总成系统
CN220551443U (zh) 一种行星齿轮箱及减速器
JP2022537594A (ja) 乾式ディファレンシャルの電気駆動アセンブリ及び新エネルギー自動車
CN210390641U (zh) 车辆和具有其的驱动桥
CN205059265U (zh) 一种发动机后置的z型客车的后驱动桥
CN217074010U (zh) 电驱动桥总成及车辆
CN112324865B (zh) 一种轮边减壳附带悬臂式行星轮结构总成
CN212332297U (zh) 一种三级减速的电机驱动桥
CN113623377B (zh) 一种内限位双防脱轴间差速器结构总成
CN218777399U (zh) 单电机驱动的集成式驱动桥系统
CN216382422U (zh) 一种集成分动器的减速器
CN217814842U (zh) 一种动力变速装置、变速箱和车辆
CN217977226U (zh) 一种动力变速装置、变速箱和车辆
CN218236019U (zh) 一种发动机动力传递的新型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