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348733U - 料盘托举机构 - Google Patents

料盘托举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348733U
CN217348733U CN202221056694.7U CN202221056694U CN217348733U CN 217348733 U CN217348733 U CN 217348733U CN 202221056694 U CN202221056694 U CN 202221056694U CN 217348733 U CN217348733 U CN 21734873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charging tray
lifting
lift
tra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056694.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宜龙
刘飞
水清
吴海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Gexin Integrated Circuit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Gexin Integrated Circuit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Gexin Integrated Circuit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Gexin Integrated Circuit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056694.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34873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34873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34873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Landscapes

  • Fittings On The Vehicle Exterior For Carrying Loads, And Device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料盘托举机构,料盘托举机构包括底座以及托举支架,所述托举支架包括可变形架以及托举顶板,所述可变形架安装在所述底座上,所述可变形架可部分相对所述底座摆动,所述托举顶板与所述可变形架背向所述底座的一侧相接,所述托举顶板用于托举料盘。该料盘托举机构在对接设备上的料盘时,即使料盘有偏差倾斜,料盘托举机构也能通过可变形架很好的进行自适应对接,从而实现与料盘的完全贴合,有效避免现有技术中因刚性对接产生的振动,防止料盘上的芯片错位,该料盘托举机构解决了现有料盘在托举过程中因容易卡料或倾斜等原因引起的料盘内芯片震动位移及卡盘崩盘的问题。

Description

料盘托举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料盘托举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料盘托举机构。
背景技术
在机械加工行业,例如,汽车零件、电脑、手机制造等,由于需加工产品的外形复杂多变,而且存在变形、公差等因素的影响,致使每件产品都存在差异。因此,在制作过程中为了保证各产品的芯片的准确定位,以避免走位干涉,目前大多采用料盘对芯片进行定位。然而,现有的料盘托举的装置一般采用刚性对接,在托举过程中,料盘容易发生卡料或倾斜等问题,从而引起料盘内的芯片发生震动位移的问题。
因此,需要设计一种可以柔性托举的料盘托举机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料盘托举机构,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刚性对接引起料盘内的芯片发生震动位移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料盘托举机构,包括底座以及托举支架,所述托举支架包括可变形架以及托举顶板,所述可变形架安装在所述底座上,所述可变形架可部分相对所述底座摆动,所述托举顶板与所述可变形架背向所述底座的一侧相接,所述托举顶板用于托举料盘。
优选地,所述可变形架包括安装在所述底座上的可变形板,所述可变形板可部分相对所述底座摆动,所述可变形板未相对所述底座摆动时与所述底座垂直。优选地,所述可变形板包括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以及连接在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之间的可弯折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安装在所述底座上,所述托举顶板与所述第二连接部相接,所述可弯折部可发生弯折。
优选地,在所述底座的长度方向上,所述第一连接部的截面宽度由靠近所述可弯折部的一侧向远离所述可弯折部的一侧逐渐增大,所述第二连接部的截面宽度由靠近所述可弯折部的一侧向远离所述可弯折部的一侧逐渐增大。
优选地,在所述底座的长度方向上,所述可弯折部的截面宽度由所述可弯折部的中心向靠近所述第一连接部的一侧逐渐增大,并由所述可弯折部的中心靠近所述第二连接部的一侧逐渐增大。
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部、所述可弯折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相接形成凹陷的弧面。优选地,所述托举支架还包括托举底板,所述托举底板安装在所述底座上并与所述可变形架朝向所述底座的一侧相接。
优选地,所述托举支架呈“工”字形。
优选地,所述料盘托举机构还包括限位杆,所述限位杆安装在所述底座上且位于所述底座与所述托举顶板之间,所述限位杆与所述托举顶板之间设置有缝隙。优选地,所述限位杆设置有多个,各所述限位杆与所述可变形架之间的间距相等。
实施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将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采用了上述料盘托举机构之后,该料盘托举机构可通过底座连接到设备上进行固定,而托举支架则可通过托举顶板对料盘进行托举。同时,由于所述托举支架的可变形架可部分相对所述底座摆动,即所述托举支架的可变形架具有可变形性,使得所述料盘托举机构在对接设备上的料盘时,即使料盘有偏差倾斜,料盘托举机构也能通过可变形架很好的进行自适应对接,从而实现与料盘的完全贴合,有效避免现有技术中因刚性对接产生的振动,防止料盘上的芯片错位。该料盘托举机构解决了现有料盘在托举过程中因容易卡料或倾斜等原因引起的料盘内芯片震动位移的问题。同时,还解决了料盘存放位置或摆放位置与料盘托举机构表面不平行,容易导致卡盘崩盘的问题,取放料盘时,托举顶板自适应后,可与存放位置或摆放位置的平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其中:
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料盘托举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
如图1及图2所示,其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的料盘托举机构100,包括底座1以及托举支架2,所述托举支架2包括可变形架21以及托举顶板22,所述可变形架21安装在所述底座1上,所述可变形架21可部分相对所述底座1摆动,所述托举顶板22与所述可变形架21背向所述底座1的一侧相接,所述托举顶板22用于托举料盘200。
采用了上述料盘托举机构100之后,该料盘托举机构100可通过所述底座1连接到设备上进行固定,而所述托举支架2则可通过所述托举顶板22对料盘200进行托举。同时,由于所述托举支架2的可变形架21可部分相对所述底座1摆动,即所述托举支架2的可变形架21具有可变形性,使得所述料盘托举机构100在对接设备上的料盘200时,即使料盘200有偏差倾斜,所述料盘托举机构100也能通过可变形架21很好的进行自适应对接,从而实现与料盘200的完全贴合,有效避免现有技术中因刚性对接产生的振动,防止料盘200上的芯片错位,该料盘托举机构100解决了现有料盘200在托举过程中因容易卡料或倾斜等原因引起的料盘200内芯片震动位移的问题。同时,还解决了料盘200存放位置或摆放位置与料盘托举机构100表面不平行,容易导致卡盘崩盘的问题,取放料盘200时,托举顶板22自适应后,可与存放位置或摆放位置的平行。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及图2所示,以图示所示方向为例,所述底座1的长度方向为所述料盘托举机构100的长度方向,所述底座1的宽度方向为所述料盘托举机构100的宽度方向,所述底座1的高度方向(即厚度方向)为所述料盘托举机构100的高度方向。在此方向基础上,所述托举顶板22的最大长度与所述料盘200的长度相等,所述托举顶板22的最大宽度与所述料盘200的宽度相等,以使所述料盘200可更加平稳地与所述料盘托举机构100的托举顶板22对接。
在图未示出的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使所述托举顶板的最大长度大于所述料盘的长度,所述托举顶板的最大宽度大于所述料盘的宽度,使所述料盘可更加平稳地与所述料盘托举机构的托举顶板对接。或,还可使所述托举顶板的最大长度略小于所述料盘的长度,所述托举顶板的最大宽度略小于所述料盘的宽度,只要保证所述料盘可与所述料盘托举机构的托举顶板对接即可。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及图2所示,所述可变形架21包括安装在所述底座1上的可变形板211,所述可变形板211为一块整板,所述托举顶板22与所述可变形板211背向所述底座1的一侧相接,所述可变形板211可部分相对所述底座1摆动,所述可变形板211未相对所述底座1摆动时与所述底座1垂直。
在图示实施例中,所述可变形架21选用呈板状的可变形板211,通过所述可变形板211的可形变的特征,以使所述料盘托举机构100能通过可变形板211的形变很好的进行自适应对接,实现与料盘200的完全贴合。
进一步地,以所述底座1的长度方向为所述料盘托举机构100的长度方向,以所述底座1的宽度方向为所述料盘托举机构100的宽度方向,以所述底座1的高度方向(即厚度方向)为所述料盘托举机构100的高度方向,在此方向基础上,所述可变形板211沿所述料盘托举机构100的宽度方向延伸设置,所述可变形板211的延伸长度与所述托举顶板22的宽度相等,且所述托举顶板22沿所述料盘托举机构100的高度方向的投影覆盖所述可变形板211,以更好地对所述托举顶板22的承力进行分散,使所述托举顶板22随所述可变形板211的运动更加平稳,提高所述料盘托举机构100的自适应能力。
优选地,沿所述料盘托举机构100的长度方向,所述可变形板211位于所述托举顶板22的中心位置,使所述托举顶板22随所述可变形板211的运动更加平稳,提高所述料盘托举机构100的自适应能力。
在图未示出的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可变形板的延伸长度也可不与所述托举顶板的宽度相等,即所述可变形板的延伸长度也可小于或大于所述托举顶板的宽度,此时,只需使可变形板的中心位于所述托举顶板的中心的正下方即可,以保证所述托举顶板随所述可变形板的运动的平稳度。此外,在图未示出的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可变形板也可由多个分板构成,多个分板沿所述料盘托举机构的宽度方向布置且位于同一直线上。
进一步地,在图未示出的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可变形架也可选用柱状结构,只需保证该柱状的可变形架可部分相对所述底座摆动即可,从而使所述托举顶板在与料盘对接时可随所述柱状的可变形架运动即可,以实现所述料盘托举机构的自适应对接。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及图2所示,所述可变形板211包括第一连接部2111、第二连接部2112以及连接在所述第一连接部2111与所述第二连接部2112之间的可弯折部2113,所述第一连接部2111安装在所述底座1上,所述托举顶板22与所述第二连接部2112相接,所述可弯折部2113可发生弯折。
通过使所述可弯折部2113可发生弯折,也使所述可变形板211可部分相对所述底座1摆动,使所述料盘托举机构100能通过可变形板211的形变很好的进行自适应对接,实现与料盘200的完全贴合。具体地,当所述料盘托举机构100的托举顶板22与料盘200进行对接时,所述可变形板211将在所述托举顶板22的受力下发生形变,以适应不均的受力。在所述可变形板211变形的过程中,即所述可弯折部2113的受力变形过程中,由于所述第一连接部2111与所述底座1相接,所述第一连接部2111的位置将不发生变化,而与所述托举顶板22相接的第二连接部2112将在所述可弯折部2113的作用下发生位置变化,以实现更好的自适应对接。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及图2所示,在所述底座1的长度方向上,所述第一连接部2111的截面宽度由靠近所述可弯折部2113的一侧向远离所述可弯折部2113的一侧逐渐增大,所述第二连接部2112的截面宽度由靠近所述可弯折部2113的一侧向远离所述可弯折部2113的一侧逐渐增大,以形成所述可变形板211的第一连接部2111与第二连接部2112。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及图2所示,在所述底座1的长度方向上,所述可弯折部2113的截面宽度由所述可弯折部2113的中心向靠近所述第一连接部2111的一侧逐渐增大,并由所述可弯折部2113的中心靠近所述第二连接部2112的一侧逐渐增大,以形成所述可变形板211的可弯折部2113。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及图2所示,所述第一连接部2111、所述可弯折部2113与所述第二连接部2112相接形成凹陷的弧面210,使所述可变形板211的外观更平整。
可以理解地,所述第一连接部2111与所述可弯折部2113相接的位置形成有第一弧面,所述可弯折部2113与所述第二连接部2112相接的位置形成有第二弧面,所述第一弧面与所述第二弧面相接以形成所述弧面210。进一步地,所述可变形板211沿所述料盘托举机构100的长度方向的截面大致呈沙漏形状。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及图2所示,所述托举支架2还包括托举底板23,所述托举底板23安装在所述底座1上并与所述可变形架21朝向所述底座1的一侧相接。所述托举底板23的设置可为所述托举支架2提供更加稳定的安装,防止所述料盘托举支架100与料盘200对接时,所述托举支架2因安装不稳直接与所述底座1分离。
进一步地,以所述底座1的长度方向为所述料盘托举机构100的长度方向,以所述底座1的宽度方向为所述料盘托举机构100的宽度方向,以所述底座1的高度方向(即厚度方向)为所述料盘托举机构100的高度方向,在此方向基础上,所述托举底板23沿所述料盘托举机构100的宽度方向延伸设置,所述托举底板23的延伸长度与所述可变形板211的宽度相等,且所述可变形板211沿所述料盘托举机构100的高度方向的投影位于所述托举底板23沿所述料盘托举机构100的高度方向的投影内,以更好安装所述托举支架2。再进一步地,为更好地安装所述托举支架2,可使所述托举底板23的水平截面的尺寸大于所述可变形架21的水平截面的尺寸。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及图2所示,所述托举支架2呈“工”字形,且所述托举顶板22的尺寸所述托举底板23的尺寸。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及图2所示,所述料盘托举机构100还包括限位杆3,所述限位杆3安装在所述底座1上且位于所述底座1与所述托举顶板22之间,所述限位杆3与所述托举顶板22之间设置有缝隙。
当所述托举顶板22与料盘200对接时,若所述托举顶板22受到的倾斜力过大,则可通过所述限位杆3对所述托举顶板22进行支撑,防止所述托举顶板22过分倾斜。优选地,所述限位杆3对应设于所述托举顶板23的边缘位置。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及图2所示,所述限位杆3设置有多个,各所述限位杆3与所述可变形架21之间的间距相等,以对所述托举顶板23进行均匀支撑。在图未示出的其他实施例中,所述限位杆也可仅设置一个,只需保证可对受力过大的所述托举顶板进行支撑,防止所述托举顶板过分倾斜即可。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料盘托举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以及托举支架,所述托举支架包括可变形架以及托举顶板,所述可变形架安装在所述底座上,所述可变形架可部分相对所述底座摆动,所述托举顶板与所述可变形架背向所述底座的一侧相接,所述托举顶板用于托举料盘。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料盘托举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变形架包括安装在所述底座上的可变形板,所述可变形板可部分相对所述底座摆动,所述可变形板未相对所述底座摆动时与所述底座垂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料盘托举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变形板包括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以及连接在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之间的可弯折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安装在所述底座上,所述托举顶板与所述第二连接部相接,所述可弯折部可发生弯折。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料盘托举机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底座的长度方向上,所述第一连接部的截面宽度由靠近所述可弯折部的一侧向远离所述可弯折部的一侧逐渐增大,所述第二连接部的截面宽度由靠近所述可弯折部的一侧向远离所述可弯折部的一侧逐渐增大。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料盘托举机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底座的长度方向上,所述可弯折部的截面宽度由所述可弯折部的中心向靠近所述第一连接部的一侧逐渐增大,并由所述可弯折部的中心靠近所述第二连接部的一侧逐渐增大。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料盘托举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所述可弯折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相接形成凹陷的弧面。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料盘托举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托举支架还包括托举底板,所述托举底板安装在所述底座上并与所述可变形架朝向所述底座的一侧相接。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料盘托举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托举支架呈“工”字形。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料盘托举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料盘托举机构还包括限位杆,所述限位杆安装在所述底座上且位于所述底座与所述托举顶板之间,所述限位杆与所述托举顶板之间设置有缝隙。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料盘托举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杆设置有多个,各所述限位杆与所述可变形架之间的间距相等。
CN202221056694.7U 2022-04-29 2022-04-29 料盘托举机构 Active CN21734873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056694.7U CN217348733U (zh) 2022-04-29 2022-04-29 料盘托举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056694.7U CN217348733U (zh) 2022-04-29 2022-04-29 料盘托举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348733U true CN217348733U (zh) 2022-09-02

Family

ID=830114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056694.7U Active CN217348733U (zh) 2022-04-29 2022-04-29 料盘托举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34873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2000067973A (ja) 薄型スマ―トカ―ド接触装置のための接触部材支持部
CN217348733U (zh) 料盘托举机构
US8110756B2 (en) Electronic device
CN212330336U (zh) 横梁结构及具有其的机床
KR102652284B1 (ko) 기판 이송용 핸드
CN209905167U (zh) 一种机器人封装的周转装置
CN212951541U (zh) 用于容纳电路板的托盘
KR20090090258A (ko) 재치대
CN205737275U (zh) 车辆电子稳定控制模块的固定装置以及车辆
JP2021046271A (ja) ラック
CN216711326U (zh) 电梯轿底组件、轿厢及电梯
CN219750573U (zh) 工件带料载体和料带
CN113744643B (zh) 移动装置及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
CN217435496U (zh) 一种加强型发动机悬置支架
CN215036710U (zh) 夹持工具
CN209940265U (zh) 变速箱吊具
CN215314869U (zh) 一种托料机构及折弯机
JPH0784813B2 (ja) 多段型免震支持装置
KR102451382B1 (ko) 반송 시스템
US20070295535A1 (en) Electronic Device Housing an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Forming Same
KR101519603B1 (ko) 저중량 고하중형 억세스플로어 패널 지지구조
CN219840512U (zh) 一种机盖铰链结构
CN116729552A (zh) 支撑结构及包括其的舱盖板安装方法
CN214882976U (zh) 一种便于调节的桥梁建设用桥梁梁板操作架
CN219592711U (zh) 一种背板、电路板组件以及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