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348099U - 一种把立与前叉连接结构及自行车、滑板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把立与前叉连接结构及自行车、滑板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348099U
CN217348099U CN202221169300.9U CN202221169300U CN217348099U CN 217348099 U CN217348099 U CN 217348099U CN 202221169300 U CN202221169300 U CN 202221169300U CN 217348099 U CN217348099 U CN 21734809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eeve
arc
handle
radial
vertical r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169300.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梁明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Youxinda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Youxind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Youxinda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Youxind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169300.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34809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34809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34809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eering Devices For Bicycles And Motorcy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把立与前叉连接结构及自行车、滑板车,其中把立与前叉连接结构包括中空车架头管;前叉,包括用于安装前轮的连轴部,设于连轴部顶端的竖杆,竖杆顶端穿过车架头管后向上伸出车架头管;竖杆顶端开有沿其轴向设置的竖向通孔,竖向通孔顶端在竖杆顶端形成一开口,开口周侧呈一环形口沿;套筒,套设于竖杆顶端;连接结构,用于将竖杆和套筒固定连为一体;把立,用于安装车把,把立底部设有与套筒外形相匹配的轴向安装孔,通过轴向安装孔与套筒配合将把立套设于套筒;锁紧结构,用于将把立锁紧或解锁于套筒;当把立锁紧于套筒时把立与前叉连为一体、扳动把立联动前叉和前轮转向;当把立解锁于套筒时使把立与前叉分离以将把立收纳。

Description

一种把立与前叉连接结构及自行车、滑板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便携车折叠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适合于自行车、滑板车、电动车、助力车等折叠车的把立与前叉连接结构及应用其的自行车、滑板车。
背景技术
当今世界都在倡导节能减排,而我国又是当之无愧的自行车、电动车大国,各种自行车、电动车、助力车和滑板车等便携车的应用极其广泛。此外,自行车、电动车、助力车和滑板车及其折叠变型车因其携带方便、占地空间小的优势,有着越来越流行的趋势。
目前已有的自行车、电动车、助力车和滑板车等折叠车大多会在车头安装向上延伸设置的支撑结构,如滑板车底座前端连接的车架头管,用于安装前叉(用于安装前轮)和与前叉一体连接的把立(其顶端用于安装一对车把),使得骑行者可通过握持并扳动一对把手,从而带动把立联动前叉及前轮左右转向;该车架头管也可以安装于自行车或电动车车头,并起到与滑板车的车架头管同样的安装前叉和把立一体转向结构的作用。
但对于自行车、电动车、助力车和滑板车等折叠车的生产线末端包装和整车出厂运输领域,由于传统的前叉和把立是一体联动地安装于车架头管,当整车装箱运输时把立只能保持一对车把相对车架垂直向两侧延伸的展开姿态,若将把立转向一对车把相对车架平行的收纳姿态,则前轮会因前叉与把立的同步转向从与车架平行变成相垂直导致整车装箱宽度增加,故无法兼顾把立收纳与前轮车架平行姿态的保持,影响降低运输空间利用率并提升成本。
因此,提供一种把立与前叉可拆卸连接结构以提升自行车、电动车、助力车和滑板车等折叠车的整车运输空间利用率是本领域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缺乏一种把立与前叉可拆卸连接结构导致自行车、电动车、助力车和滑板车等折叠车的整车运输空间利用率低的技术问题,提出一种尤其适合于自行车、滑板车、电动车、助力车等折叠车的把立与前叉连接结构及应用其的自行车、滑板车。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把立与前叉连接结构,包括:
中空的车架头管;
前叉,包括用于安装前轮的连轴部,设于连轴部顶端的竖杆,且竖杆顶端穿过车架头管后向上伸出车架头管;
竖杆设有沿其轴向设置的竖向通孔,该竖向通孔顶端在竖杆顶端形成一开口,开口周侧呈一环形口沿;
套筒,套设于竖杆顶端;
连接结构,用于将竖杆和套筒固定连接为一体;
把立,用于安装车把,把立底部设有与套筒外形相匹配的轴向安装孔,通过轴向安装孔与套筒配合将把立套设于套筒;
锁紧结构,用于将把立锁紧或解锁于套筒;
当把立锁紧于套筒时使把立与前叉连为一体、并可扳动把立联动前叉和前轮转向;
当把立解锁于套筒时使把立与前叉相互分离,以实现将把立收纳。
进一步地,连接结构包括:
沿竖杆的轴向设于竖向通孔底端的至少一个轴向螺孔;设于环形口沿顶端的至少一个第一限位卡槽;
套筒顶端开有与第一限位卡槽对应且外形相匹配的第二限位卡槽;
连接片,该连接片沿径向设有与第一限位卡槽和第二限位卡槽对应且外形相匹配的限位凸起,通过限位凸起与第一限位卡槽、第二限位卡槽连接配合将连接片、套筒和竖杆同轴并连为一体;
连接片还设有与螺孔对应匹配的轴向通孔,通过第一锁紧螺丝与轴向通孔、轴向螺孔固定连接将连接片、套筒和竖杆相互锁紧。
进一步地,连接结构包括:
设于环形口沿内侧壁的内螺纹,设于环形口沿外侧壁的第一限位结构,设于套筒内侧壁的第二限位结构,该第二限位结构的外形与第一限位结构相匹配,通过第二限位结构与第一限位结构配合将套筒和竖杆同轴并连为一体;
连接件,包括顶盖,设于该顶盖底端的螺杆,该螺杆的外侧壁设有与内螺纹相匹配的外螺纹,通过外螺纹与内螺纹固定连接将连接件、套筒和竖杆相互锁紧。
进一步地,锁紧结构包括:
沿径向设于把立且连通轴向安装孔的至少一个第一径向安装孔,通过第二锁紧螺丝穿过第一径向安装孔后与套筒相抵接将所述把立锁紧于套筒,通过将第二锁紧螺丝从套筒脱离将把立解锁于套筒。
进一步地,锁紧结构包括:
套筒沿其周向弧形延伸、并沿其轴向上下延伸的弧形槽,该弧形槽的顶端在套筒的筒壁顶端形成一开口;筒壁外侧开有沿套筒的轴向弧形延伸的弧形让位通槽,该弧形让位通槽连通弧形槽;
把立一侧设有与弧形让位通槽相匹配、且连通轴向安装孔的让位通孔;
沿套筒的径向延伸的径向推杆,该径向推杆先后穿过让位通孔和弧形让位通槽并伸入弧形槽中,径向推杆位于所述弧形槽中的一端安装有与弧形槽的外形相匹配、且沿套筒的轴向上下延伸的弧形推条,该弧形推条位于弧形槽中;
偏心轮机构,用于驱动径向推杆沿套筒的径向线性伸缩运动,并带动弧形推条抵紧或脱离于弧形槽内壁;
当径向推杆带动弧形推条抵紧于弧形槽内壁时使把立与前叉连为一体;
当径向推杆带动弧形推条脱离于弧形槽内壁时使把立与前叉相互分离。
进一步地,偏心轮机构包括:
安装于把立一侧外侧的弧形引导片,设于弧形引导片远离把立的一侧的转轴,该转轴设有与径向推杆的外形相匹配的径向安装孔,用于安装径向推杆;
安装于转轴上的偏心轮,该偏心轮一体连接有手柄;
通过扳动手柄联动径向推杆沿套筒的径向线性伸缩运动,带动弧形推条抵紧或脱离于弧形槽内壁。
进一步地,还包括:
沿径向设于套筒且贯穿套筒的筒壁的至少一个第三径向螺孔,通过第三锁紧螺丝与第三径向螺孔固定连接且抵紧与竖杆将套筒抱紧于竖杆。
优选地,径向推杆采用螺杆,弧形推条通过安装螺孔与螺杆相连接,径向安装孔设有与螺杆相匹配的外螺纹。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自行车,包括车架、前轮、后轮,包括上述的把立与前叉连接结构,车架头管设于车架前端。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滑板车,包括滑板座、前轮、后轮,还包括上述的把立与前叉连接结构,车架头管设于滑板座前端。
与现有技术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便携车的把立与前叉可拆卸连接结构,当整车装箱运输时把立可和前叉解锁,使得把立得以从一对车把相对车架垂直向两侧延伸的展开姿态,通过将把立转向转换成一对车把相对车架平行的收纳姿态,而前轮则因前叉与把立解锁从而保持与车架平行姿态不会导致整车装箱宽度增加,因此本实用新型兼顾把立收纳与前轮车架平行姿态的保持,提高降低运输空间利用率并降低运输成本,尤其适合于自行车、电动车、助力车和滑板车等折叠车的整车装箱运输。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把立与前叉连接结构的实施例一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把立与前叉连接结构的实施例一的装配结构立体图;
图3为图2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把立与前叉连接结构的实施例二的装配结构立体图;
图6为图5的局部放大后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把立与前叉连接结构的实施例三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把立与前叉连接结构的实施例三的前视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把立与前叉连接结构的实施例三的装配结构立体图;
图10为图9的把立拆卸后的示意图;
图11为图10的局部放大后的爆炸结构示意图一;
图12为图11的另一视角的爆炸结构示意图二;
图13为本实用新型的把立与前叉连接结构的实施例三的把立与前叉解锁后呈转向收纳姿态的示意图;
图14为图13的把立拆卸后的示意图;
图15为图11的另一视角的示意图。
其中,图中各附图主要标记:
1、车架;11、车架头管;12、尾叉;121、后轮;13、滑板座;2、前叉;21、连轴部;22、竖杆;221、竖向通孔;222、环形口沿;223、第一限位卡槽;224、内螺纹;225、第一限位结构;23、前轮;3、套筒;31、第二限位卡槽;32、第二限位结构;33、第二径向安装孔;331、凹点;34、第二锁紧螺丝;35、弧形槽;36、弧形让位通槽;37、第三径向螺孔;38、第三锁紧螺丝;39、卡接弹片;391、轴向螺孔;4、把立;41、车把;42、轴向安装孔;43、第一径向安装孔;44、弧形安装槽;441、让位通孔;45、延伸立管;5、连接片;51、限位凸起;52、轴向通孔;53、第一锁紧螺丝;6、连接件;61、顶盖;62、螺杆;7、径向推杆;8、弧形推条;9、偏心轮机构;91、弧形引导片;92、转轴;921、径向安装孔;93、偏心轮;931、手柄。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1 -15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结构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一并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提出了一种把立与前叉连接结构,包括:中空的车架1头管;前叉2,包括用于安装前轮23的连轴部21,设于连轴部21顶端的竖杆22,且竖杆22顶端穿过车架1头管后向上伸出车架1头管的中部通孔;竖杆22顶端开有沿其轴向设置的竖向通孔221,该竖向通孔221顶端在竖杆22顶端形成一开口,竖向通孔221周侧呈一环形口沿222;套筒3,套设于竖杆22顶端;连接结构,用于将竖杆22和套筒3固定连接为一体;把立4,用于安装一对横向延伸的车把41,把立4底部设有与套筒3外形相匹配的轴向安装孔42,通过轴向安装孔42与套筒3配合将把立4套设于套筒3;锁紧结构,用于将把立4锁紧或解锁于套筒3。
当把立4锁紧于套筒3时使把立4与前叉2连为一体、并可扳动把立4联动前叉2和前轮23转向;当把立4解锁于套筒3时使把立4与前叉2相互分离,以实现将把立4收纳。
在本实施例中,连接结构包括:沿竖杆22的轴向设于竖向通孔221底端的至少一个轴向螺孔391;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该轴向螺孔391设于卡接弹片39上,该卡接弹片39的外形与竖向通孔221相匹配,通过过盈配合卡接于竖向通孔221中;作为另一种的实施方式,轴向螺孔391也可以设于焊接片上,该焊接片的外形与竖向通孔221相匹配,通过焊接固定连接于竖向通孔221中;作为其它实施方式,竖向通孔221底部为与竖杆22一体成型的实心结构,轴向螺孔391开在该实心结构上;设于环形口沿222顶端的至少一个第一限位卡槽223;套筒3顶端开有与第一限位卡槽223对应且外形相匹配的第二限位卡槽31;连接片5,该连接片5沿径向设有与第一限位卡槽223和第二限位卡槽31对应且外形相匹配的限位凸起51,通过限位凸起51与第一限位卡槽223、第二限位卡槽31连接配合将连接片5、套筒3和竖杆22同轴并连为一体;连接片5还设有与螺孔对应匹配的轴向通孔52,通过第一锁紧螺丝53与轴向通孔52、轴向螺孔391固定连接将连接片5、套筒3和竖杆22相互锁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二,其与实施例一的把立4与前叉2连接结构的区别在于,实施例二的连接结构包括:设于环形口沿222内侧壁的内螺纹224,设于环形口沿222外侧壁的第一限位结构225,设于套筒3内侧壁的第二限位结构32,该第二限位结构32的外形与第一限位结构225相匹配,通过第二限位结构32与第一限位结构225配合将套筒3和竖杆22同轴并连为一体;在实施例二中,将实施例一中的连接片5替换为连接件6,该连接件6包括顶盖61,设于该顶盖61底端的螺杆62,该螺杆62的外侧壁设有与内螺纹224相匹配的外螺纹,通过外螺纹与内螺纹224固定连接将连接件6、套筒3和竖杆22相互锁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共同的实施方式,其锁紧结构包括:沿径向设于把立4且连通轴向安装孔42的至少一个第一径向安装孔43,通过第二锁紧螺丝34穿过第一径向安装孔43后与套筒3相抵接将把立4锁紧于套筒3,通过将第二锁紧螺丝34从套筒3脱离将把立4解锁于套筒3;第二锁紧螺丝34优选采用M8螺丝。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第一径向安装孔43采用光孔,套筒3外侧壁设有与第一径向安装孔43对应匹配的第二径向安装孔33,该第二径向安装孔33采用螺孔,通过将第二锁紧螺丝34穿过第一径向安装孔43后与第二径向安装孔33固定连接,实现将把立4锁紧于套筒3;通过将第二锁紧螺丝34从第二径向安装孔33脱离将把立4解锁于套筒3。作为另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第一径向安装孔43采用螺孔,通过第二锁紧螺丝34穿过第一径向安装孔43后、将第二锁紧螺丝34的末端抵紧于套筒3外侧壁的凹点331(防止第二锁紧螺丝34顶坏套筒3)上,实现将把立4锁紧于套筒3;通过将第二锁紧螺丝34的末端从套筒3脱离将把立4解锁于套筒3。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三,其与实施例一、实施例二的把立4与前叉2连接结构的区别在于,实施例三的锁紧结构包括:套筒3沿其周向弧形延伸、并沿其轴向上下延伸的弧形槽35,该弧形槽35的顶端在套筒3的筒壁顶端形成一开口;筒壁外侧开有沿套筒3的轴向弧形延伸的弧形让位通槽36,该弧形让位通槽36连通弧形槽35;把立4一侧设有与弧形让位通槽36相匹配、且连通轴向安装孔42的让位通孔441;沿套筒3的径向延伸的径向推杆7,该径向推杆7先后穿过让位通孔441和弧形让位通槽36并伸入弧形槽35中,径向推杆7位于弧形槽35中的一端安装有与弧形槽35的外形相匹配、且沿套筒3的轴向上下延伸的弧形推条8,该弧形推条8位于弧形槽35中;实施例三中通过偏向轮机构连接的径向推杆7先后穿过把立4一侧的让位通孔441、套筒3外侧的弧形让位通槽36,取代了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的用于将竖杆22和套筒3固定连接为一体的连接结构;偏心轮93机构9,用于驱动径向推杆7沿套筒3的径向线性伸缩运动,并带动弧形推条8抵紧或脱离于弧形槽35内壁。实施例三中通过偏心轮93机构9驱动弧形推条8抵紧或脱离于弧形槽35内壁,取代了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的使用第二锁紧螺丝34将第一径向安装孔43、第二径向安装孔33固定连接、且将第二锁紧螺丝34的末端抵紧于套筒3外侧壁的锁紧结构。
当径向推杆7带动弧形推条8抵紧于弧形槽35内壁时使把立4与前叉2连为一体;当径向推杆7带动弧形推条8脱离于弧形槽35内壁时使把立4与前叉2相互分离。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偏心轮93机构9包括:安装于把立4一侧外侧的弧形引导片91,设于弧形引导片91远离把立4的一侧的转轴92,该转轴92设有与径向推杆7的外形相匹配的径向安装孔921,用于安装径向推杆7远离竖杆22的另一端;安装于转轴92上的偏心轮93,该偏心轮93一体连接有手柄931;
通过扳动手柄931联动径向推杆7沿套筒3的径向线性伸缩运动,带动弧形推条8抵紧或脱离于弧形槽35内壁内壁。
作为更优的实施方式,径向推杆7采用螺丝,该螺丝包括螺帽和杆部,弧形推条8通过安装螺孔与螺丝的杆部相连接,径向安装孔921设有与螺丝的杆部相匹配的外螺纹。
请一并参阅图13-15,在本实施例中,当手柄931与径向推杆7平行(即与套筒3相垂直)时,弧形推条8抵紧于弧形槽35内靠近竖杆22的一侧内壁,此时把立4与前叉2处于连为一体且相互抵紧的锁紧状态,扳动把立4可驱动把立4带动套筒3及竖杆22同步沿车座头管的中部通孔同步转向(即),使得把立4从一对把手与车架1垂直的使用姿态(如图9所示),实现将把立4独立相对车架180度转向(此时前叉2及前轮23不随把立4转向而保持与车架1平行),从而切换成把立4与车架1平行的收纳姿态,方便整车装箱、运输时提高空间利用率、降低运输成本。
在手柄931与径向推杆7平行时扳动手柄931、直至手柄931与径向推杆7垂直(即与套筒3相平行)时,由于偏心轮93机构9的偏心运动作用,带动弧形推条8逐渐远离弧形槽35内靠近竖杆22的一侧内壁,此时把立4与前叉2处于相互分离的解锁状态,扳动把立4可驱动把立4相对套筒3独立转向(此时套筒3固定不被把立4带动同步转向),且把立4此时带动偏心轮93机构9(在套筒3外部)、径向推杆7(通过弧形让位通槽36)及弧形推条8(在弧形槽35内)沿弧形让位通槽36一并让位转向;
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的把立4收纳状态参照图13的类似效果。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实施例二和实施例三共同的优选实施方式,其提供的把立4与前叉2连接结构还包括:沿径向设于套筒3且贯穿套筒3的筒壁的至少一个第三径向螺孔37,通过第三锁紧螺丝38与第三径向螺孔37固定连接、且将第三锁紧螺丝38的末端抵紧于竖杆22的外侧壁,实现将套筒3抱紧于竖杆22。第三锁紧螺丝38优选采用M6螺丝。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自行车,包括车架1、前轮23、后轮121,包括上述的把立4与前叉2连接结构,车架1头管设于车架1前端。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滑板车,包括滑板座13、前轮23、后轮121,还包括上述的把立4与前叉2连接结构,车架1头管设于滑板座13前端。
在其它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电动车、助力车或其它折叠车,均包括上述的把立4与前叉2连接结构,车架1头管设于电动车、助力车或其它折叠车前端。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把立与前叉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中空的车架头管;
前叉,包括用于安装前轮的连轴部,设于所述连轴部顶端的竖杆,且所述竖杆顶端穿过所述车架头管后向上伸出所述车架头管;
所述竖杆设有有沿其轴向设置的竖向通孔,该竖向通孔顶端在所述竖杆顶端形成一开口,所述开口周侧呈一环形口沿;
套筒,套设于所述竖杆顶端;
连接结构,用于将所述竖杆和所述套筒固定连接为一体;
把立,用于安装车把,所述把立底部设有与所述套筒外形相匹配的轴向安装孔,通过所述轴向安装孔与所述套筒配合将所述把立套设于所述套筒;
锁紧结构,用于将所述把立锁紧或解锁于所述套筒;
当所述把立锁紧于所述套筒时使所述把立与所述前叉连为一体、并可扳动所述把立联动所述前叉和所述前轮转向;
当所述把立解锁于所述套筒时使所述把立与所述前叉相互分离,以实现将所述把立收纳。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把立与前叉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结构包括:
设于所述竖向通孔内的固定件,沿所述竖杆的轴向设于所述固定件的至少一个轴向螺孔;设于所述环形口沿顶端的至少一个第一限位卡槽;
所述套筒顶端开有与所述第一限位卡槽对应且外形相匹配的第二限位卡槽;
连接片,该连接片沿径向设有与所述第一限位卡槽和所述第二限位卡槽对应且外形相匹配的限位凸起,通过所述限位凸起与所述第一限位卡槽、所述第二限位卡槽连接配合将所述连接片、所述套筒和所述竖杆同轴并连为一体;
所述连接片还设有与所述螺孔对应匹配的轴向通孔,通过第一锁紧螺丝与所述轴向通孔、所述轴向螺孔固定连接将所述连接片、所述套筒和所述竖杆相互锁紧。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把立与前叉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结构包括:
设于所述环形口沿内侧壁的内螺纹,设于所述环形口沿外侧壁的第一限位结构,设于所述套筒内侧壁的第二限位结构,该第二限位结构的外形与所述第一限位结构相匹配,通过所述第二限位结构与所述第一限位结构配合将所述套筒和所述竖杆同轴并连为一体;
连接件,包括顶盖,设于该顶盖底端的螺杆,该螺杆的外侧壁设有与所述内螺纹相匹配的外螺纹,通过所述外螺纹与所述内螺纹固定连接将所述连接件、所述套筒和所述竖杆相互锁紧。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把立与前叉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结构包括:
沿径向设于所述把立且连通所述轴向安装孔的至少一个第一径向安装孔,通过第二锁紧螺丝穿过所述第一径向安装孔后与所述套筒相抵接将所述把立锁紧于所述套筒,通过将所述第二锁紧螺丝从所述套筒脱离将所述把立解锁于所述套筒。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把立与前叉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结构包括:
所述套筒沿其周向弧形延伸、并沿其轴向上下延伸的弧形槽,该弧形槽的顶端在所述套筒的筒壁顶端形成一开口;所述筒壁外侧开有沿所述套筒的轴向弧形延伸的弧形让位通槽,该弧形让位通槽连通所述弧形槽;
所述把立一侧设有与所述弧形让位通槽相匹配、且连通所述轴向安装孔的让位通孔;
沿所述套筒的径向延伸的径向推杆,该径向推杆先后穿过所述让位通孔和所述弧形让位通槽并伸入所述弧形槽中,所述径向推杆位于所述弧形槽中的一端安装有与所述弧形槽的外形相匹配、且沿所述套筒的轴向上下延伸的弧形推条,该弧形推条位于所述弧形槽中;
偏心轮机构,用于驱动所述径向推杆沿所述套筒的径向线性伸缩运动,并带动所述弧形推条抵紧或脱离于所述弧形槽内壁;
当所述径向推杆带动所述弧形推条抵紧于所述弧形槽内壁时使所述把立与所述前叉连为一体;
当所述径向推杆带动所述弧形推条脱离于所述弧形槽内壁时使所述把立与所述前叉相互分离。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把立与前叉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偏心轮机构包括:
安装于所述把立一侧外侧的弧形引导片,设于所述弧形引导片远离所述把立的一侧的转轴,该转轴设有与所述径向推杆的外形相匹配的径向安装孔,用于安装所述径向推杆;
安装于所述转轴上的偏心轮,该偏心轮一体连接有手柄;
通过扳动所述手柄联动所述径向推杆沿所述套筒的径向线性伸缩运动,带动所述弧形推条抵紧或脱离于所述弧形槽内壁。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把立与前叉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沿径向设于所述套筒且贯穿所述套筒的筒壁的至少一个第三径向螺孔,通过第三锁紧螺丝与所述第三径向螺孔固定连接且抵紧与所述竖杆将所述套筒抱紧于所述竖杆。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把立与前叉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径向推杆采用螺丝,所述弧形推条通过安装螺孔与所述螺丝相连接,所述径向安装孔设有与所述螺丝相匹配的外螺纹。
9.一种自行车,包括车架、前轮、后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把立与前叉连接结构,所述车架头管设于所述车架前端。
10.一种滑板车,包括滑板座、前轮、后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把立与前叉连接结构,所述车架头管设于所述滑板座前端。
CN202221169300.9U 2022-05-16 2022-05-16 一种把立与前叉连接结构及自行车、滑板车 Active CN21734809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169300.9U CN217348099U (zh) 2022-05-16 2022-05-16 一种把立与前叉连接结构及自行车、滑板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169300.9U CN217348099U (zh) 2022-05-16 2022-05-16 一种把立与前叉连接结构及自行车、滑板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348099U true CN217348099U (zh) 2022-09-02

Family

ID=830128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169300.9U Active CN217348099U (zh) 2022-05-16 2022-05-16 一种把立与前叉连接结构及自行车、滑板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34809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968754B2 (en) Space maximizing means for keeping or storing bicycles
CN203740063U (zh) 可折叠车架及可折叠两轮车
US7306249B2 (en) Folding collapsible bicycle
CN217348099U (zh) 一种把立与前叉连接结构及自行车、滑板车
KR200413288Y1 (ko) 세발 자전거 겸용 유모차
US20030114274A1 (en) Collapsible exercise bicycle
CN203581293U (zh) 一种复古型电动助力车
CN211076204U (zh) 支轴能伸缩的后轮结构
CN200981608Y (zh) 折叠式电动车
CN2585808Y (zh) 提箱式折叠二轮车
US6941835B2 (en) Overturning and folding device for handlebar
CN217533123U (zh) 一种快拆调角把立锁紧结构及便携车
CN112026968A (zh) 儿童三轮车
JP3150571U (ja) 折り畳み式自転車
CN2908321Y (zh) 角向折叠式自行车
CN113104147B (zh) 一种具备可拆装的模块化自行车车架
CN2283606Y (zh) 箱式折叠便携自行车
CN2183320Y (zh) 折叠旅游自行车
CN212921824U (zh) 方便收纳可折叠自行车或电动车
CN201321130Y (zh) 可折叠成旅行小车的自行车
CN2538657Y (zh) 龙头折叠器
CN2581308Y (zh) 可折叠式自行车龙头
CN2473108Y (zh) 微型自行车
CN210027730U (zh) 中央轴柱结构
CN2902873Y (zh) 折叠自行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