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347725U - 一种汽车后防撞梁总成 - Google Patents
一种汽车后防撞梁总成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7347725U CN217347725U CN202220049021.2U CN202220049021U CN217347725U CN 217347725 U CN217347725 U CN 217347725U CN 202220049021 U CN202220049021 U CN 202220049021U CN 217347725 U CN217347725 U CN 217347725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llision beam
- beam body
- sliding
- rear side
- slid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10—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ICE] based vehicles
- Y02T10/40—Engine management system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后防撞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后防撞梁总成,包括防撞梁本体,防撞梁本体设有矩形槽,矩形槽内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第一缓冲组件,防撞梁本体后侧左右对称设有吸能盒,两个吸能盒之间固定连接有安装板,安装板与防撞梁本体之间设有第二缓冲组件;第一缓冲组件包括滑筒、滑板、第一弹簧以及连接柱,滑筒与矩形槽后侧壁固定连接,滑板滑动设于滑筒内,第一弹簧设于滑板后侧与滑筒之间,连接柱固定设于滑板前端,且连接柱前端贯穿滑筒与矩形槽前侧壁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缓冲组件与第二缓冲组件对汽车后端受到碰撞时产生的力进行削弱,这样可减少传导至车架的力,即使得车架在碰撞中受到的损坏减小。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后防撞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后防撞梁总成。
背景技术
后防撞梁安装有两个吸能盒,并通过两个吸能盒与车架后端固定连接,在汽车后端受到撞击时首先撞在后防撞梁上,然后通过后防撞梁以及两个吸能盒对碰撞力进行缓冲,最后碰撞产生的力才作用在车架上;
但是单纯的通过两个吸能盒以及防撞梁对碰撞力进行缓冲,使得缓冲效果不理想,从而使得碰撞时车架会受到较大的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旨在提供一种汽车后防撞梁总成,通过第一缓冲组件与第二缓冲组件对汽车后端受到碰撞时产生的力进行削弱,这样可减少传导至车架的力,即使得车架在碰撞中受到的损坏减小。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汽车后防撞梁总成,包括防撞梁本体,所述防撞梁本体设有矩形槽,所述矩形槽内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第一缓冲组件,所述防撞梁本体后侧左右对称设有吸能盒,两个所述吸能盒之间固定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与所述防撞梁本体之间设有第二缓冲组件;
所述第一缓冲组件包括滑筒、滑板、第一弹簧以及连接柱,所述滑筒与所述矩形槽后侧壁固定连接,所述滑板滑动设于所述滑筒内,所述第一弹簧设于所述滑板后侧与所述滑筒之间,所述连接柱固定设于所述滑板前端,且所述连接柱前端贯穿所述滑筒与所述矩形槽前侧壁固定连接。
所述第二缓冲组件包括两个安装座、两个滑杆、两个连接杆以及弹性构件,两个所述安装座前后对称设置,且两个所述安装座分别设于所述防撞梁本体后侧与所述安装板前侧,两个所述滑杆分别固定设于两个所述安装座,两个所述连接杆的两个端脚均连接有滑套,且同侧的两个所述滑套与同侧的所述滑杆滑动连接,两个所述连接杆交叉设置,且两个所述连接杆中部相互铰接,所述弹性构件设于后侧所述滑杆。
所述弹性构件包括两个所述第二弹簧,两个所述第二弹簧均与后侧所述滑杆套设,且两个所述第二弹簧分别位于两个所述滑套相互远离一侧。
所述安装板左右两侧对称设有若干安装孔。
所述防撞梁本体前侧为弧形结构。
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缓冲组件与第二缓冲组件对汽车后端受到碰撞时产生的力进行削弱,这样可减少传导至车架的力,即使得车架在碰撞中受到的损坏减小。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附图给出的非限定性实施例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汽车后防撞梁总成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汽车后防撞梁总成实施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一;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汽车后防撞梁总成实施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二;
图4为图3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防撞梁本体1、矩形槽11、吸能盒12、安装板13、滑筒2、滑板21、第一弹簧22、连接柱23、安装座3、滑杆31、连接杆32、滑套33、第二弹簧34、安装孔4。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汽车后防撞梁总成,包括防撞梁本体1,防撞梁本体1设有矩形槽11,矩形槽11内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第一缓冲组件,防撞梁本体1后侧左右对称设有吸能盒12,两个吸能盒12之间固定连接有安装板13,安装板13与防撞梁本体1之间设有第二缓冲组件;
第一缓冲组件包括滑筒2、滑板21、第一弹簧22以及连接柱23,滑筒2与矩形槽11后侧壁固定连接,滑板21滑动设于滑筒2内,第一弹簧22设于滑板21后侧与滑筒2之间,连接柱23固定设于滑板21前端,且连接柱23前端贯穿滑筒2与矩形槽11前侧壁固定连接。
在汽车后防撞梁本体1在受到碰撞时,防撞梁本体1前侧将受力向后侧凹陷,防撞梁本体1前侧向后侧凹陷使得矩形槽11前侧壁向后侧凸起,矩形槽11前侧壁向后侧凸起将推动连接柱23向后侧移动,连接柱23向后侧移动将推动滑板21在滑筒2内向后侧移动,滑板21在滑筒2内向后侧移动将挤压第一弹簧22,使得第一弹簧22收缩,这样在防撞梁本体1前侧受到碰撞时第一缓冲组件起到缓冲的作用,使得碰撞时产生的向后传导的力减少,通过第一缓冲组件将碰撞产生的力减少后,碰撞产生的力继续向后传导,然后通过吸能盒12与第二缓冲组件再次对其进行削弱,这样使得最后传导在车架上的力大大减少,从而减少碰撞对车架的影响;通过安装板13可将本后防撞梁总成安装在车架上;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缓冲组件与第二缓冲组件对汽车后端受到碰撞时产生的力进行削弱,这样可减少传导至车架的力,即使得车架在碰撞中受到的损坏减小。
第二缓冲组件包括两个安装座3、两个滑杆31、两个连接杆32以及弹性构件,两个安装座3前后对称设置,且两个安装座3分别设于防撞梁本体1后侧与安装板13前侧,两个滑杆31分别固定设于两个安装座3,两个连接杆32的两个端脚均连接有滑套33,且同侧的两个滑套33与同侧的滑杆31滑动连接,两个连接杆32交叉设置,且两个连接杆32中部相互铰接,弹性构件设于后侧滑杆31。碰撞时产生的力通过第一缓冲组件减弱之后传导至防撞梁本体1后端,使得防撞梁本体1后端向后移动,防撞梁本体1向后移动带动前侧的安装座3与前侧的滑杆31前后移动,滑杆31向后移动将带动前侧两个滑套33向后移动,两个滑套33向后移动将带动两个连接杆32的前端向后移动,又由于两个连接杆32交叉设置且两个连接杆32中部相互铰接,所以两个连接杆32前端向后移动的同时将相互远离,这样使得两个连接杆32的后端相互远离,两个连接杆32的后端相互远离将带动后侧的两个滑套33相互远离,后侧的两个滑套33将对弹性构件进行挤压,这样通过设置在后侧滑杆31上的弹性构件对向后传导的力进行缓冲,通过弹性构件缓冲之后再通过安装板13传导至车架。
弹性构件包括两个第二弹簧34,两个第二弹簧34均与后侧滑杆31套设,且两个第二弹簧34分别位于两个滑套33相互远离一侧。后侧的两个滑套33相互远离时,将同时挤压两个第二弹簧34,这样可通过两个第二弹簧34对向后传导的力进行减弱。
安装板13左右两侧对称设有若干安装孔4。在安装本后防撞梁总成时,可使用螺栓穿过安装孔4,再降螺栓旋入车架即可,这样就完成了对本防撞梁总成的安装。
防撞梁本体1前侧为弧形结构。防撞梁本体1前尘为弧形结构在前侧被碰撞时,有助于将受到的力向周围传导。
上述实施例仅示例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Claims (5)
1.一种汽车后防撞梁总成,包括防撞梁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撞梁本体设有矩形槽,所述矩形槽内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第一缓冲组件,所述防撞梁本体后侧左右对称设有吸能盒,两个所述吸能盒之间固定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与所述防撞梁本体之间设有第二缓冲组件;
所述第一缓冲组件包括滑筒、滑板、第一弹簧以及连接柱,所述滑筒与所述矩形槽后侧壁固定连接,所述滑板滑动设于所述滑筒内,所述第一弹簧设于所述滑板后侧与所述滑筒之间,所述连接柱固定设于所述滑板前端,且所述连接柱前端贯穿所述滑筒与所述矩形槽前侧壁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后防撞梁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缓冲组件包括两个安装座、两个滑杆、两个连接杆以及弹性构件,两个所述安装座前后对称设置,且两个所述安装座分别设于所述防撞梁本体后侧与所述安装板前侧,两个所述滑杆分别固定设于两个所述安装座,两个所述连接杆的两个端脚均连接有滑套,且同侧的两个所述滑套与同侧的所述滑杆滑动连接,两个所述连接杆交叉设置,且两个所述连接杆中部相互铰接,所述弹性构件设于后侧所述滑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汽车后防撞梁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构件包括两个第二弹簧,两个所述第二弹簧均与后侧所述滑杆套设,且两个所述第二弹簧分别位于两个所述滑套相互远离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后防撞梁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左右两侧对称设有若干安装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后防撞梁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撞梁本体前侧为弧形结构。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0049021.2U CN217347725U (zh) | 2022-01-10 | 2022-01-10 | 一种汽车后防撞梁总成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0049021.2U CN217347725U (zh) | 2022-01-10 | 2022-01-10 | 一种汽车后防撞梁总成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7347725U true CN217347725U (zh) | 2022-09-02 |
Family
ID=830422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0049021.2U Active CN217347725U (zh) | 2022-01-10 | 2022-01-10 | 一种汽车后防撞梁总成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7347725U (zh) |
-
2022
- 2022-01-10 CN CN202220049021.2U patent/CN217347725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631694B (zh) | 用于在汽车纵梁端部安装的碰撞吸收系统的支撑件 | |
CN106458119B (zh) | 车体抗撞结构 | |
CN204821718U (zh) | 车身纵梁、副车架总成及汽车 | |
CN101228060A (zh) | 用于商用车的车辆前部结构 | |
CN203094189U (zh) | 一种汽车副车架的吸能结构 | |
WO2022088600A1 (zh) | 一种主动延伸式汽车前保险杠 | |
KR100764502B1 (ko) | 차량용 크래쉬 박스의 충격흡수장치 | |
KR20200098345A (ko) | 차량용 고전압 배터리 보호장치 | |
CN111483417A (zh) | 一种汽车防撞横梁总成 | |
CN102874194B (zh) | 一种汽车正碰折弯吸能机构及具有该机构的汽车 | |
CN217347725U (zh) | 一种汽车后防撞梁总成 | |
CN202827435U (zh) | 汽车正碰折弯吸能机构及具有该机构的汽车 | |
CN210618070U (zh) | 一种汽车防撞梁 | |
US11608018B2 (en) | Active extension type car front bumper | |
CN215154435U (zh) | 一种车辆用防碰撞装置 | |
HU221287B1 (en) | Front section of a railway car | |
CN113771788A (zh) | 一种汽车后支撑架 | |
CN203332017U (zh) | 一种客车碰撞吸能机构以及使用该机构的客车 | |
CN210526649U (zh) | 一种防撞吸能结构 | |
CN103303230A (zh) | 客车碰撞吸能机构以及使用该机构的客车 | |
CN203358317U (zh) | 前悬置安装支架 | |
CN216783446U (zh) | 一种高强度的汽车前横梁总成 | |
CN219989168U (zh) | 吸能型汽车保险杠 | |
CN101172475A (zh) | 轿车隐形防撞保险杠 | |
CN213768722U (zh) | 底盘吸能系统以及车辆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