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333894U - 一种隔离开关触头装配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隔离开关触头装配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333894U
CN217333894U CN202221144941.9U CN202221144941U CN217333894U CN 217333894 U CN217333894 U CN 217333894U CN 202221144941 U CN202221144941 U CN 202221144941U CN 217333894 U CN217333894 U CN 21733389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act
workpiece conveying
negative pressure
assembly machine
contact workpie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144941.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包志铧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Yinde Electrical Allo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Yinde Electrical Allo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Yinde Electrical Allo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Yinde Electrical Allo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144941.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33389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33389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33389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anufacture Of Switch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隔离开关触头装配机。采用的技术方案包括:工作台,主要由转盘、设在所述转盘底部的凸轮分割器、及一组圆周排列在所述转盘边缘的触头工件夹具组成;触头工件传送机构,主要由第一振动盘、衔接在所述第一振动盘出料口的触头工件传送通道、设在所述触头工件传送通道出料口处的推料装置及设在所述推料装置前方的旋转气动手指组成,所述旋转气动手指旋转至所述触头工件传送通道出料口处侧时,所述推料装置将触头工件推送至所述旋转气动手指的夹指内,所述旋转气动手指旋转至所述触头工件夹具处侧时,所述推料装置将所述旋转气动手指上的触头工件推送至所述触头工件夹具内;银触点工件传送机构。

Description

一种隔离开关触头装配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隔离开关触头装配机。
背景技术
断点式隔离开关的导电部分主要由动触头和静触头组成。隔离开关触头结构如图9所示,包括:桥式的触头36及铆接在触头36两端的银触点37。传统通常采用手工操作的铆压机的将银触点铆压到触头上,存在工作效率低下的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隔离开关触头装配机。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包括:
工作台,主要由转盘、设在所述转盘底部的凸轮分割器、及一组圆周排列在所述转盘边缘的触头工件夹具组成;
触头工件传送机构,主要由第一振动盘、衔接在所述第一振动盘出料口的触头工件传送通道、设在所述触头工件传送通道出料口处的推料装置及设在所述推料装置前方的旋转气动手指组成,所述旋转气动手指旋转至所述触头工件传送通道出料口处侧时,所述推料装置将触头工件推送至所述旋转气动手指的夹指内,所述旋转气动手指旋转至所述触头工件夹具处侧时,所述推料装置将所述旋转气动手指上的触头工件推送至所述触头工件夹具内;
银触点工件传送机构,主要由第二振动盘、衔接在所述第二振动盘出料口的银触点工件传送双通道及设在所述银触点工件传送双通道出口处的负压吸取装置组成,所述负压吸取装置将所述银触点工件传送双通道上的银触点提取至触头工件;
铆压机构,用于对触头工件上的银触点进行铆压。
所述的隔离开关触头装配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触头工件传送机构一侧的检测机构,其主要由二个插针、带动所述插针上下移动的插针气缸组成,所述插针上方设有压力传感器。
所述的隔离开关触头装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头工件夹具包括底座、设在所述底座上的安装座、铰接在所述安装座上的夹板及设在所述夹板和所述安装座之间的弹簧。
所述的隔离开关触头装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吸取装置包括二根并排设置的负压杆、带动所述负压杆上下移动的第一负压杆气缸、带动所述负压杆前后移动的第二负压杆气缸。
所述的隔离开关触头装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料装置包括推杆、带动所述推杆前后移动的推杆气缸。
所述的隔离开关触头装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板前端设有导向口。
所述的隔离开关触头装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头工件传送通道、所述银触点工件传送双通道底部均设有直振器。
所述的隔离开关触头装配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取工件机构,所述取工件机构包括气动夹爪、带动所述气动夹爪前后移动的夹爪气缸、设置在所述夹爪气缸下方的落料槽。
所述的隔离开关触头装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杆底部设有弧形凹槽。
所述的隔离开关触头装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杆前端设有双叉臂。
本实用新型的隔离开关触头装配机优点:利用工作台、触头工件传送机构、银触点工件传送机构、铆压机构的协调工作,实现对隔离开关触头的全自动装配,进而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隔离开关触头装配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工作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触头工件传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银触点工件传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检测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触头工件夹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取工件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负压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隔离开关触头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隔离开关触头装配机,包括:工作台1、触头工件传送机构2、银触点工件传送机构3和铆压机构4。所述工作台1主要由转盘5、设在所述转盘5底部的凸轮分割器6、及一组圆周排列在所述转盘5边缘的触头工件夹具7组成。所述凸轮分割器6用于对所述工作台1进行分等份旋转,如本例在所述工作台1等份设置8个所述触头工件夹具7,此时所述凸轮分割器6要将所述转盘5分成8等份旋转,即每次旋转45度,以实现将所述触头工件夹具7与所述触头工件传送机构2、银触点工件传送机构3和铆压机构4等机构的精准配合。所述触头工件传送机构2设置在所述工作台1一侧,其主要由第一振动盘8、衔接在所述第一振动盘8出料口的触头工件传送通道9、设在所述触头工件传送通道9出料口处的推料装置10及设在所述推料装置10前方的旋转气动手指11组成。所述推料装置10包括推杆26和带动所述推杆26前后移动的推杆气缸27。所述第一振动盘8通过振动的方式将触头工件传送至所述触头工件传送通道9。当所述旋转气动手指11旋转至所述触头工件传送通道9出料口处侧时,所述推料装置10的推杆26将所述触头工件传送通道9上的触头工件推送至所述旋转气动手指11的夹指内,此时所述旋转气动手指11将触头工件夹紧、并旋转至所述触头工件夹具7处侧时松开,此时所述推料装置10继续向前推,将所述旋转气动手指11上的触头工件推送至所述触头工件夹具7内,并被所述触头工件夹具7夹持。所述银触点工件传送机构3主要由第二振动盘12、衔接在所述第二振动盘12出料口的银触点工件传送双通道13及设在所述银触点工件传送双通道13出口处的负压吸取装置14组成。所述第二振动盘12通过振动方式将二排银触点传送至银触点工件传送双通道13,所述负压吸取装置14将所述银触点工件传送双通道13上的银触点提取至触头工件两端的铆压孔内,进行预连接。所述铆压机构4用于对触头工件上的银触点进行铆压。所述铆压机构4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做赘述。上述各机构由控制器38控制其协调工作,所述控制器38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做赘述。
优选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触头工件传送机构2一侧的检测机构15,其主要由二个插针16和带动所述插针16上下移动的插针气缸17组成,所述插针16上方设有压力传感器18。当带有触头工件的所述触头工件夹具7旋转至所述触头工件传送机构2工位处时,所述插针气缸17带动插针16下移,如二个所述插针16正好插入触头工件两端的铆压孔内表示正常;如二个所述插针16不能插入触头工件两端的铆压孔内时会施压于所述压力传感器18,所述压力传感器18将检测信号发送至控制器,并由控制器发出警报、同时控制各机构停止运动。
优选的,所述触头工件夹具7包括底座19、设在所述底座19上的安装座20、铰接在所述安装座20上的夹板21及设在所述夹板21和所述安装座20之间的弹簧22。所述底座19通过螺杆固定在工作台1上。触头工件利用所述推料装置10的推杆26将其推入所述夹板21与所述安装座20之间,并受所述弹簧22压力进行夹持。上述结构具有结构简单,夹持稳定的优点。
优选的,所述负压吸取装置14包括二根并排设置的负压杆23、带动所述负压杆23上下移动的第一负压杆气缸24、带动所述负压杆23前后移动的第二负压杆气缸25。所述负压杆23后端与气泵的管道连接,利用气泵的吸气功能使所述负压杆23生产负压,从而能吸取银触点。由于银触点前端为圆弧形,为能更稳定的吸取,在所述负压杆23底部设有与于银触点相适应的弧形凹槽33。
优选的,所述夹板21前端设有导向口28,通过设置导向口28更易于触头工件的插入。
优选的,所述触头工件传送通道9、所述银触点工件传送双通道13底部均设有直振器29。由于触头工件、银触点体积较小,如果直接利用振动盘振动的推动力进行传送,很容易造成卡件,增加直振器后,可利用直振器的直线振动帮助触头工件、银触点向前移动。
优选的,还包括取工件机构30,所述这取工件机构30安装在铆压机构4一侧,其包括气动夹爪31、带动所述气动夹爪31前后移动的夹爪气缸32、设置在所述夹爪气缸32下方的落料槽35。通过所述夹爪气缸32、所述气动夹爪31的配合将铆压好的触头从触头工件夹具7上取下,并落至所述落料槽35,完成打包。
优选的,所述推杆26前端设有双叉臂34,利用所述双叉臂34来推动触头工件,使推动更加稳定。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隔离开关触头装配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工作台(1),主要由转盘(5)、设在所述转盘(5)底部的凸轮分割器(6)、及一组圆周排列在所述转盘(5)边缘的触头工件夹具(7)组成;
触头工件传送机构(2),主要由第一振动盘(8)、衔接在所述第一振动盘(8)出料口的触头工件传送通道(9)、设在所述触头工件传送通道(9)出料口处的推料装置(10)及设在所述推料装置(10)前方的旋转气动手指(11)组成,所述旋转气动手指(11)旋转至所述触头工件传送通道(9)出料口处侧时,所述推料装置(10)将触头工件推送至所述旋转气动手指(11)的夹指内,所述旋转气动手指(11)旋转至所述触头工件夹具(7)处侧时,所述推料装置(10)将所述旋转气动手指(11)上的触头工件推送至所述触头工件夹具(7)内;
银触点工件传送机构(3),主要由第二振动盘(12)、衔接在所述第二振动盘(12)出料口的银触点工件传送双通道(13)及设在所述银触点工件传送双通道(13)出口处的负压吸取装置(14)组成,所述负压吸取装置(14)将所述银触点工件传送双通道(13)上的银触点提取至触头工件;
铆压机构(4),用于对触头工件上的银触点进行铆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离开关触头装配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触头工件传送机构(2)一侧的检测机构(15),其主要由二个插针(16)、带动所述插针(16)上下移动的插针气缸(17)组成,所述插针(16)上方设有压力传感器(1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离开关触头装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头工件夹具(7)包括底座(19)、设在所述底座(19)上的安装座(20)、铰接在所述安装座(20)上的夹板(21)及设在所述夹板(21)和所述安装座(20)之间的弹簧(2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离开关触头装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吸取装置(14)包括二根并排设置的负压杆(23)、带动所述负压杆(23)上下移动的第一负压杆气缸(24)、带动所述负压杆(23)前后移动的第二负压杆气缸(2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离开关触头装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料装置(10)包括推杆(26)、带动所述推杆(26)前后移动的推杆气缸(27)。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隔离开关触头装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板(21)前端设有导向口(28)。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离开关触头装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头工件传送通道(9)、所述银触点工件传送双通道(13)底部均设有直振器(29)。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离开关触头装配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取工件机构(30),所述取工件机构(30)包括气动夹爪(31)、带动所述气动夹爪(31)前后移动的夹爪气缸(32)、设置在所述夹爪气缸(32)下方的落料槽(35)。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隔离开关触头装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杆(23)底部设有弧形凹槽(33)。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隔离开关触头装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杆(26)前端设有双叉臂(34)。
CN202221144941.9U 2022-05-13 2022-05-13 一种隔离开关触头装配机 Active CN21733389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144941.9U CN217333894U (zh) 2022-05-13 2022-05-13 一种隔离开关触头装配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144941.9U CN217333894U (zh) 2022-05-13 2022-05-13 一种隔离开关触头装配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333894U true CN217333894U (zh) 2022-08-30

Family

ID=829519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144941.9U Active CN217333894U (zh) 2022-05-13 2022-05-13 一种隔离开关触头装配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33389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621208B (zh) 一种用于连接器组装的自动装配装置
CN217333894U (zh) 一种隔离开关触头装配机
CN210996959U (zh) 一种多用自动焊锡机
CN215393120U (zh) 铝片组装铆钉、焊接一体装置
CN212635787U (zh) 一种多类别样品机器人夹爪
CN112809374A (zh) 按键组装机
CN216758902U (zh) 雨刷杆头组装装置及雨刷组装设备
CN216885288U (zh) 叶轮中片插片设备
CN215236022U (zh) 半导体元件长时间测试装置
CN109693040B (zh) 镭雕检测机
CN214641670U (zh) 按键组装机
CN210022870U (zh) 一种led晶片自动分选机用清洗头组件
CN218215392U (zh) 电池顶盖夹紧治具及其电池生产线
CN217426597U (zh) 一种稳定型触头装配机
CN214489763U (zh) 一种快速定位自定心全包气动工装
CN217148064U (zh) 一种用于阻燃泡棉背胶贴合的定位输送装置
CN110640453A (zh) 一种对射型光电开关自动组装切脚输出设备
CN206048834U (zh) 一种电芯装置的半自动热铆机
CN216967478U (zh) 一种自动夹紧样品夹具
CN114420623A (zh) 一种适用于翘曲晶圆取放的机械手结构
CN213730377U (zh) 一种微动开关组装设备
CN221047748U (zh) 注氦嘴装配机构及更换装置、氦检设备以及电池生产系统
CN219392189U (zh) 一种陶瓷介质滤波器的并行测试装置
CN220244725U (zh) 一种铜弹片焊触点机的上料结构
CN218641256U (zh) 一种用于管嘴包装袋自动封合设备的管嘴输送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