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331054U - 毛刺检测装置 - Google Patents

毛刺检测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331054U
CN217331054U CN202221250346.3U CN202221250346U CN217331054U CN 217331054 U CN217331054 U CN 217331054U CN 202221250346 U CN202221250346 U CN 202221250346U CN 217331054 U CN217331054 U CN 21733105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etected
product
imaging module
carrying platform
controll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250346.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谢飞
黄淦
黄涛
吴创廷
杨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Huahan Weiy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Huahan Weiy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Huahan Weiy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Huahan Weiy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250346.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33105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33105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33105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Landscapes

  • Length Measuring Devices By Optical Means (AREA)

Abstract

一种毛刺检测装置,该装置包括:载台用于放置待检测产品,载台包含待检测区域,待检测区域在第二成像模块的视野范围内;第一成像模块用于拍摄待检测产品;显示模块与第一成像模块电连接,用于实时显示第一成像模块拍摄得到的第一图像,以使用户调整待检测产品在载台上的位置,直到待检测产品位于待检测区域;控制器用于在待检测产品位于待检测区域以后,响应于接收到的检测指令,控制第二成像模块开始拍摄载台上的待检测产品;第二成像模块与控制器连接,用于以预设轨迹移动并拍摄载台上的待检测产品,得到待检测产品的第二图像,第二图像包括三维图像。检测过程中不会破坏待检测产品表面细小的毛刺,提高了检测精度,提高了检测效率。

Description

毛刺检测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产品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毛刺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在产品加工领域,常常需要对产品表面产生的毛刺进行检测,比如,对新能源电池的极耳焊印产生的毛刺进行检测。
新能源电池的极耳与极片之间的连接方式通常采用超声波焊接或激光焊接的方式。极耳焊接后的焊印区域有时会存在毛刺,焊印区域上的毛刺过高会刺穿较薄的绿胶和隔离膜,造成阴阳极短路等电芯品质异常,严重时将引起电池起火爆炸。因此需要对极耳焊印区域的毛刺的高度进行检测。
现在多采用高度规或千分尺检测毛刺的高度,然而,毛刺通常比较细小,在检测过程中,细小的毛刺容易被挤压变形,从而使得检测出来的毛刺的高度不够准确。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毛刺检测装置,用以解决现有的毛刺检测方式中毛刺的高度检测不准确的问题。
根据本申请的一方面,一种实施例中提供一种毛刺检测装置,包括:
载台,用于放置待检测产品,载台包含待检测区域,待检测区域在第二成像模块的视野范围内;
第一成像模块,用于拍摄待检测产品;
显示模块,与第一成像模块电连接,用于实时显示第一成像模块拍摄得到的第一图像,以使用户调整待检测产品在载台上的位置,直到待检测产品位于待检测区域;
控制器,用于在待检测产品位于待检测区域以后,响应于接收到的检测指令,控制第二成像模块开始拍摄载台上的待检测产品;
第二成像模块,与控制器连接,用于以预设轨迹移动并拍摄载台上的待检测产品,得到待检测产品的第二图像,第二图像包括三维图像。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二成像模块包括:移载机构、位姿调整机构和三维相机;移载机构与位姿调整机构连接,位姿调整机构与三维相机连接;
移载机构包括:滑杆、连接部、电机、支撑座、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分别设置在支撑座的两端;滑杆穿过电机,以使电机工作时,沿滑杆做直线运动;滑杆两端固定在支撑座上;
位姿调整机构包括第一滑轨和第二滑轨,第一滑轨和第二滑轨分别与连接部固定连接;第一滑轨和第二滑轨垂直设置,三维相机与第一滑轨和第二滑轨连接;
三维相机用于拍摄载台上的待检测产品。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显示模块还用于:
在图像上显示辅助图形,辅助图形用于提示待检测区域的位置。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载台上设有气孔,气孔下设置有吸真空部件,吸真空部件用于从气孔处向下抽气,以使待检测产品吸附在载台上;
载台上还设有滑槽,滑槽在气孔一侧;滑槽上设有滑块,滑块通过紧固件与滑槽连接,滑块沿滑槽滑动或通过紧固件固定在滑槽上。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载台上设有凹槽,凹槽用于稳固放置台阶规;
载台上还设有手指仿形孔;凹槽与手指仿形孔连通。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装置还包括照明系统,照明系统包括照明按钮和照明模块,照明按钮用于控制照明模块在开启状态和关闭状态间切换。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装置还包括:
输入模块,与控制器连接,用于在接收用户输入的目标操作以后,向控制器发送检测指令。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输入模块包括组态屏;组态屏用于:显示启动图标,在启动图标接收目标操作以后,向控制器发送检测指令。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装置还包括:
安全光栅,设置在载台上方,用于在第二成像模块拍摄时检测是否有手出现在载台上方,在检测到有手出现在载台上方时,向控制器发送停机指令,控制器响应于停机指令,控制第二成像模块停止拍摄。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装置还包括:
急停按钮,用于在接收到按压操作后,向控制器发送停机指令,控制器响应于停机指令,控制第二成像模块停止拍摄。
依据上述实施例的毛刺检测装置,属于精密检测仪器,检测精度要求高,装置稳定,检测时,通过第一成像模块实时获取载台上待检测产品的图像,并在显示模块上实时显示,利于用户对待检测产品的位置进行调整,从而将待检测产品的位置快速、精准调整到第二成像模块的视野范围内,通过第二成像模块对待检测产品进行成像,得到第二图像,通过该第二图像可以准确确定毛刺的高度,检测过程中不会破坏待检测产品表面细小的毛刺,提高了检测精度,另外,检测过程较快完成,提高了检测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毛刺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毛刺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辅助线的显示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载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所示载台的俯视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移载机构的主视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移载机构的俯视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位姿调整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三维相机与移动平台安装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毛刺检测装置的使用流程示意图。
附图标记:
1:装置外壳;2:显示模块;3:底座;4:输入模块;5:顶盖门;6:安全光栅;7:第二成像模块;8:载台;9:吸真空按钮;10:照明按钮;11:急停按钮;12:第一成像模块;13:极片;14:极耳;141:极耳的上边缘;15:控制器;
201竖线;202:竖线;203:竖线;204:横线;205:横线;
701:移载机构;702:位姿调整机构;703:三维相机;
7011:连接部;7012:电机;7013:滑杆;7014:支撑座;7015:第一限位块;7016:第二限位块;7017:垫片;7021:第一滑轨;7022:第二滑轨;
801:滑块;802:凹槽;803:手指仿形孔;804:气孔;805:滑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不同实施方式中类似元件采用了相关联的类似的元件标号。在以下的实施方式中,很多细节描述是为了使得本申请能被更好的理解。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毫不费力的认识到,其中部分特征在不同情况下是可以省略的,或者可以由其他元件、材料、方法所替代。在某些情况下,本申请相关的一些操作并没有在说明书中显示或者描述,这是为了避免本申请的核心部分被过多的描述所淹没,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详细描述这些相关操作并不是必要的,他们根据说明书中的描述以及本领域的一般技术知识即可完整了解相关操作。
另外,说明书中所描述的特点、操作或者特征可以以任意适当的方式结合形成各种实施方式,各实施例所涉及的操作步骤也可以按照本领域技术人员所能显而易见的方式进行顺序调换或调整。因此,说明书和附图只是为了清楚描述某一个实施例,并不意味着是必须的组成和/或顺序。
本文中为部件所编序号本身,例如“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所描述的对象,不具有任何顺序或技术含义。而本申请所说“连接”、“联接”,如无特别说明,均包括直接和间接连接(联接)。
在产品加工领域,常常需要对产品表面产生的毛刺进行检测,比如,对新能源电池的极耳焊印产生的毛刺进行检测。下面以对极耳焊印产生的毛刺进行检验为例说明本申请提供的毛刺检测装置。
新能源电池的极耳与极片之间的连接方式通常采用超声波焊接或激光焊接的方式。极耳焊接后的焊印区域有时会存在毛刺,焊印区域上的毛刺过高会刺穿较薄的绿胶和隔离膜,造成阴阳极短路等电芯品质异常,严重时将引起电池起火爆炸。因此需要对极耳焊印区域的毛刺的高度进行检测。
现在多采用高度规或千分尺检测毛刺的高度,然而,毛刺通常比较细小,在检测过程中,细小的毛刺容易被挤压变形,从而使得检测出来的毛刺的高度不够准确。另外,该检测方法适应的极耳种类较少,不能兼容不同规格尺寸的极耳焊印区域毛刺高度检测。再有,该检测方法适应的极耳种类较少,且换型繁琐,不能兼容不同规格尺寸的极耳焊印区域毛刺高度检测。焊接后的焊印区域反面会凹陷变形,该种接触式检测并不能准确的确认检测基准,因此只适用于极耳焊印正面的毛刺高度检测。总结起来,现有的检测方法和装置并不能满足日益精细的新能源工艺需求,现有的极耳焊印区域毛刺高度检测技术表现为换型难、检测值失真、产品规格兼容性差、检测过程易受环境因素影响和焊印区域毛刺高度检测不完整等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的毛刺检测装置,待检测产品放置在载台上,通过第一成像模块可以对待检测产品进行拍摄,并实时在显示模块上显示,以使用户根据显示模块上显示的位置对待检测产品的位置进行调整,从而使得待检测产品在第二成像模块的视野范围内,控制器在接收到检测指令以后,控制第二成像模块拍摄待检测产品,得到的图像包括三维图像,从而可以根据得到的图像检测待检测产品的毛刺高度和/或位置等信息,实际的检测过程与待检测产品的表面没有接触,不会破坏待检测产品表面细小的毛刺,提高了检测精度。
下面以具体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和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如何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
请参见图1,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毛刺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提供的毛刺检测装置可以包括:载台8、显示模块2、第一成像模块13、控制器15和第二成像模块7。
其中,载台8用于放置待检测产品,载台8包含待检测区域,待检测区域在第二成像模块7的视野范围内。第一成像模块13用于拍摄待检测产品。显示模块2与第一成像模块13电连接,显示模块2用于实时显示第一成像模块13拍摄得到的第一图像,以使用户调整待检测产品在载台8上的位置,直到待检测产品位于待检测区域。控制器15用于在待检测产品位于待检测区域以后,响应于接收到的检测指令,控制第二成像模块7开始拍摄载台8上的待检测产品。第二成像模块7与控制器15连接,第二成像模块7用于以预设轨迹移动并拍摄载台8上的待检测产品,得到待检测产品的第二图像。其中,第二图像包括三维图像。
在实际应用中,由于毛刺检测是一种高精度检测,因此对检测环境和条件要求比较高,载台8是固定在毛刺检测装置上的,而第二成像模块7拍摄时的视野范围都是经过精密调试的,因此,需要将待检测产品放置在载台8相应的位置。用户将待检测产品放置在载台8上,如果待检测产品并没有放置在载台8相应的位置上,需要对待检测产品的位置进行调整,通过第一成像模块13可以实时获取待检测产品的图像,并实时在显示模块2上显示,以使用户根据显示模块2上显示的位置对待检测产品的位置进行调整,从而使得待检测产品在第二成像模块7的视野范围内,控制器15在接收到检测指令以后,控制第二成像模块7拍摄待检测产品,得到的第二图像包括三维图像,从而可以根据得到的图像检测待检测产品的毛刺高度和/或位置等信息。
本实施例提供的毛刺检测装置,属于精密检测仪器,检测精度要求高,装置稳定,检测时,通过第一成像模块实时获取载台上待检测产品的图像,并在显示模块上实时显示,利于用户对待检测产品的位置进行调整,从而将待检测产品的位置快速、精准调整到第二成像模块的视野范围内,通过第二成像模块对待检测产品进行成像,得到第二图像,通过该第二图像可以准确确定毛刺的高度,检测过程使得焊印区域时刻处于第二成像模块的视野范围内,保证第二图的有效且稳定的采集,检测过程中不会破坏待检测产品表面细小的毛刺,实现极耳焊印区域毛刺高度的非接触式高精度稳定检测,提高了检测精度,另外,检测过程较快完成,提高了检测效率。
可选的,该装置可以放于品质检测室。完成首检极耳和抽检极耳的焊印区域毛刺高度检测,避免成批次的产品不良。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毛刺检测装置可以为桌面式结构,下面以毛刺检测装置对极耳的毛刺进行检测为例进行说明。请参见图2,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毛刺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提供的装置可以包括:显示模块2、第二成像模块7、载台8,其中,第一成像模块和控制器在图2中未示出。
其中,第一成像模块位于载台8上方,用于对载台8上的待检测产品进行成像,以辅助对待检测产品的焊印区域进行定位。
其中,显示模块2用于实时显示第一成像模块拍摄的待检测产品的图像。显示模块2设置在毛刺检测装置的正面,在载台8、第一成像模块和第二成像模块7上方,利于用户在用手调整待检测产品在载台8上的位置时,能够直接通过显示模块2实时观察待检测产品的位置。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显示模块2还用于:在图像上显示辅助图形,辅助图形用于提示待检测区域的位置。
可选的,该辅助图形可以为由辅助线构成的图形。通常一个极耳上具有三个焊印区域,分别为第一焊印区域、第二焊印区域和第三焊印区域,下面以图3为例进行详细说明。
请参见图3,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辅助线的显示示意图,如图3所示,用户将极耳放置在载台8上以后,显示模块2上会固有的显示边界线,显示模块2可以在实时显示的第一成像模块获取到的图像上显示三条竖线(竖线201、竖线202和竖线203)和两条横线(横线204、横线205),需要使得焊印区域的上下边缘处于横线204和横线205之间,并使第一焊印区域的左边缘与竖线201对齐,此时第二焊印区域正好位于竖线202和竖线203之间,第三焊印区域位于竖线203之后。操作员根据当前极耳的焊印区域与辅助线的相对位置关系,可以快速将极耳放置在载台8的对应位置上。
因为极耳的焊印区域一般很小,给用户将极耳的焊印区域放置在载台8的指定位置带来了难度,通过在显示模块2上显示辅助图形,使得用户更便捷的进行待检测产品的定位,从而使得焊印区域处于第二成像模块7的扫描视野范围之内,提高检测效率。
可选的,第一成像模块可以为CCD相机,显示模块2可以为CCD相机辅助显示器。
其中,载台8也可以称为多功能载台。载台8位于第二成像模块7的下方。载台8用于放置待检测产品。
下面结合图4介绍载台8的结构。请参见图4和图5,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载台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所示载台的俯视图。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载台8上设有气孔804,气孔804下设置有吸真空部件,吸真空部件用于从气孔804处向下抽气,以使待检测产品吸附在载台8上。利用气孔804真空吸附待检测产品(极耳),极耳可以被吸附平整,从而被第二成像模块7扫描,检测得到的毛刺高度数据更真实,准确性更高。
可选的,在载台8上设置的气孔804的数量不做限定。通常可以根据实际检测产品的尺寸来设置气孔804的大小和位置。例如,如图5所示的极片13上的极耳14能够覆盖所有的气孔804。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载台8上还设有滑槽805,滑槽805在气孔804一侧;滑槽805上设有滑块801,滑块801通过紧固件与滑槽805连接,滑块801沿滑槽805滑动或通过紧固件固定在滑槽805上。
如图5所示,滑块801也可以称为对位调整块。该滑槽805可以是U形滑槽805,滑块801可以通过螺钉配合安装于载台8的滑槽805中。松开螺钉,调整块可沿着滑槽805上下移动。
不同规格的极耳宽度不同,为了使操作人员放置极耳时更加简便,可通过调整块限制待测极耳的上下位置,保证极耳被一次性放置到位。
在实际应用中,对同一规格的极耳,需调整滑块801在滑槽805中的位置,保证极耳的上边缘141靠紧滑块801后,极耳的焊印区域可将气孔804区域完全遮挡,保证真空吸将产品完全吸附。调整滑块801和极耳14的位置以后,紧固滑槽805中的螺钉,此时即可开始同一规格的极耳焊印高度检测,再放置极耳时只需将极耳的上边缘与滑块801靠紧,然后调整极耳14的左右位置即可。
调节对位调整块在滑槽805内的位置,载台8即可实现装夹不同规格的待检测产品,从而对多种规格的极耳进行检测,使得毛刺检测装置兼容不同尺寸类型的极耳焊印区域毛刺检测。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载台8上还设有凹槽802802,凹槽802用于稳固放置台阶规。台阶规用于检测毛刺检测装置的检测精度。便于对检测装置进行准确性点检。
可选的,载台8上还设有手指仿形孔803。凹槽802与手指仿形孔803连通。手指仿形孔便于用户取放台阶规。
可选的,台阶规的台阶高度差可以是5um、20um、50um、100um或200um。当毛刺检测装置对台阶规进行扫描检测后的高度差值满足一定范围时,点检通过。例如,该一定范围可以是高度差值≤0.1um。
下面介绍一种第二成像模块7的具体结构。请参见图6-图8,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移载机构的主视图,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移载机构的俯视图,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位姿调整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三维相机与移动平台安装示意图。
第二成像模块7包括:移载机构701、位姿调整机构702和三维相机703。移载机构701与位姿调整机构702连接,位姿调整机构702与三维相机703连接。
其中,移载机构701用于移动三维相机703。移载机构701包括:连接部7011、电机7012、滑杆7013、支撑座7014、第一限位块7015和第二限位块7016,第一限位块7015和第二限位块7016分别设置在支撑座7014的两端;滑杆7013穿过电机7012,以使电机7012工作时,沿滑杆7013做直线运动;滑杆7013两端固定在支撑座7014上。
其中,连接部7011用于与位姿调整机构702连接。
可选的,电机7012可以为管型直线电机7012。
可选的,连接部7011可以为连接板。
可选的,移载机构701还包括垫片7017。垫片7017位于支撑座7014下部。
进一步地,支撑座7014的材质可以为大理石。
进一步地,垫片7017可以为橡胶缓震垫。
在实际应用中,移载机构701也可以称为三维相机移载机构,通过支撑座7014安装于毛刺检测装置上,这样进一步减少了外部振动对三维相机703扫描成像的影响。位姿调整机构702可以直接安装在连接部7011上,使得三维相机703完成直线扫描运动;其中电机7012不用通过中间转换成结构而可以直接产生直线运动,使构造大大简化,运动惯量降低,动态响应特性和精确定位进一步提高,可实现更加稳定的高加减速,使三维相机703扫描过程更加平稳,最终保证毛刺高度检测的稳定性;第一限位块7015和第二限位块7016保证了电机7012和三维相机703不会与装置发生碰撞。
其中,位姿调整机构702包括第一滑轨7021和第二滑轨7022,第一滑轨7021和第二滑轨7022分别与连接部7011固定连接;第一滑轨7021和第二滑轨7022垂直设置,三维相机703与第一滑轨7021和第二滑轨7022连接。
其中,三维相机703也可以称为高精密线激光轮廓仪。三维相机703用于拍摄载台8上的待检测产品,即三维相机703用于扫描采集极耳焊印区域表面的高度信息。
可选的,第一滑轨7021可以为沿X方向的调整滑轨,第二滑轨7022可以为沿Y方向的调整滑轨。
可选的,3D相机外部安装有保护壳,以此防止环境灰尘和油污对其工作的影响,且能放置外部力量对其撞击的破坏影响。
在实际应用中,三维相机703位姿调整机构702安装在三维相机703移载机构701上,通过连接板与其连接;三维相机703可以沿着X或Y方向调整滑轨进行位姿调节,从而使得极耳的焊印区域表面处于三维相机703的扫描视野范围之内;另外,由于极耳焊印区域表面反光,需要将三维相机703倾斜安装,以此减少反射杂散光对成像的影响,因此三维相机703位姿调整机构702还支持三维相机703的角度w倾斜调整。该机构亦可移植于在线生产产线,实现极耳焊印毛刺高度检测的实时监控。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毛刺检测装置还可以包括:外壳。外壳设置在整个毛刺检测装置的外部,侧面可以采用一体式折弯成型工艺,使得整个装置更加的美观,亦可防止复杂工况下的灰尘和油污对成像系统、电气系统和机构运动的影响。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毛刺检测装置还可以包括:底座3。底座3可以设置在整个装置的底部,其它各机构安装于底座3上,底座3上可以固定安装载台8和移载机构701。
可选的,底座3可以采用大理石加工而成,以此减小整个装置在运行时受外部振动的影响,其底部可以安装有四个橡胶脚垫,也具有隔振作用。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毛刺检测装置还可以包括:照明系统。照明系统包括照明按钮10和照明模块,照明按钮10用于控制照明模块在开启状态和关闭状态间切换。
在实际应用中,用户按下该照明按钮10打开照明光源,光源会将多功能载台8所在工作台照明,便于用户进行操作,并辅助了极耳在第一成像模块下显示和成像。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毛刺检测装置还可以包括:输入模块4。输入模块4与控制器15连接,用于在接收用户输入的目标操作以后,向控制器15发送检测指令。
可选的,输入模块4可以为组态屏;组态屏具体用于:显示启动图标,在启动图标接收目标操作以后,向控制器15发送检测指令。组态屏用于使用台阶规进行点检时和毛刺检测时的三维相机703扫描起始位置、扫描结束位置、扫描速度和循环扫描次数的确定。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毛刺检测装置还可以包括:安全光栅6。安全光栅6设置在载台8上方,用于在第二成像模块7拍摄时检测是否有手出现在载台8上方,在检测到有手出现在载台8上方时,向控制器15发送停机指令,控制器15响应于停机指令,控制第二成像模块7停止拍摄。
在实际应用中,当移载机构701开始运行时,安全光栅6开启,当人手处于工作区域时,装置立即停止运动,从而避免用户受到伤害。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毛刺检测装置还可以包括:急停按钮11,用于在接收到按压操作后,向控制器15发送停机指令,控制器15响应于停机指令,控制第二成像模块7停止拍摄。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毛刺检测装置还可以包括:顶盖门5:设置于装置的顶部,顶盖门5上设置有门锁,便于调机工程师进行电气调试的权限管理。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毛刺检测装置还可以包括:吸真空按钮9:将极耳放置于多功能载台8上并定位好后,可按下该按钮将极耳平整的吸附固定于载台8上,再次按下该按钮,可以取消真空吸对极耳的吸附。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控制器15可以包括: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rogrammableLogic Controller,简称PLC)。PLC可以与计算机设备连接。接收计算机设备发送的指令等,从而实现对毛刺检测设备中各部件的检测。
下面以图10所示的流程图说明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毛刺检测装置的使用流程。
请参见图10,下面对桌面式极耳焊印毛刺高度检测装置的具体实施方式和动作流程进行说明:
每日产线的生产设备开机后生产的首批焊接后的极耳和生产过程中抽检的极耳均需要被送至品质检测室进行极耳焊印毛刺高度检测,从而避免大批的产品不良。
在使用该装置对送检的极耳焊印毛刺进行检测之前或者对极耳进行一段时间的检测以后,可以对标准台阶规进行点检。点检时,装置对台阶规检测的高度误差在规定的范围内,才能开启对极耳进行进行检测的权限,否则需要调试工程师查找原因调试直至满足后才能对极耳进行检测。
当台阶规点检通过后,用户将待测极耳放置于载台8上的气孔804所在的气孔804吸附区域后,用户需要将焊印区域放置于第一成像模块的视野范围内(即气孔804吸附区域),第一成像模块实时采集极耳的图像,并显示于显示模块2上。用户通过显示模块2显示的极耳图像调整极耳的位置,调整完毕可按下真空吸附按钮,此时极耳被平整的吸附于载台8上。
可以由用户通过与毛刺检测装置连接的计算机设备上安装的上位机检测软件,录入操作员信息、待测产品的规格、批次和日期等信息,然后点击检测软件的“一键测量”按钮。
毛刺检测装置内部的PLC接受到触发信号并由PLC控制三维相机703移载机构701运动并带动三维相机703完成对焊印区域的扫描,扫描完毕后的数据被传输至上位机软件处理并给出检测结果。
检测完毕,用户可再次按下真空吸附按钮,真空吸取消对极耳的吸附,此时便可取下待测极耳。
以上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阐述,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变形或替换。

Claims (10)

1.一种毛刺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载台,用于放置待检测产品,所述载台包含待检测区域,所述待检测区域在第二成像模块的视野范围内;
第一成像模块,用于拍摄所述待检测产品;
显示模块,与所述第一成像模块电连接,用于实时显示所述第一成像模块拍摄得到的第一图像,以使用户调整所述待检测产品在载台上的位置,直到所述待检测产品位于所述待检测区域;
控制器,用于在所述待检测产品位于所述待检测区域以后,响应于接收到的检测指令,控制所述第二成像模块开始拍摄所述载台上的所述待检测产品;
第二成像模块,与所述控制器连接,用于以预设轨迹移动并拍摄所述载台上的所述待检测产品,得到所述待检测产品的第二图像,所述第二图像包括三维图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成像模块包括:移载机构、位姿调整机构和三维相机;所述移载机构与所述位姿调整机构连接,所述位姿调整机构与所述三维相机连接;
所述移载机构包括:滑杆、连接部、电机、支撑座、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所述第一限位块和所述第二限位块分别设置在所述支撑座的两端;所述滑杆穿过所述电机,以使所述电机工作时,沿所述滑杆做直线运动;所述滑杆两端固定在所述支撑座上;
所述位姿调整机构包括第一滑轨和第二滑轨,所述第一滑轨和所述第二滑轨分别与所述连接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滑轨和所述第二滑轨垂直设置,所述三维相机与所述第一滑轨和所述第二滑轨连接;
所述三维相机用于拍摄所述载台上的待检测产品。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模块还用于:
在所述图像上显示辅助图形,所述辅助图形用于提示所述待检测区域的位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载台上设有气孔,所述气孔下设置有吸真空部件,所述吸真空部件用于从所述气孔处向下抽气,以使所述待检测产品吸附在所述载台上;
所述载台上还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在所述气孔一侧;所述滑槽上设有滑块,所述滑块通过紧固件与所述滑槽连接,所述滑块沿所述滑槽滑动或通过所述紧固件固定在所述滑槽上。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载台上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用于稳固放置台阶规;
所述载台上还设有手指仿形孔;所述凹槽与所述手指仿形孔连通。
6.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照明系统,所述照明系统包括照明按钮和照明模块,所述照明按钮用于控制所述照明模块在开启状态和关闭状态间切换。
7.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输入模块,与所述控制器连接,用于在接收用户输入的目标操作以后,向所述控制器发送所述检测指令。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模块包括组态屏;所述组态屏用于:显示启动图标,在所述启动图标接收目标操作以后,向所述控制器发送所述检测指令。
9.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安全光栅,设置在所述载台上方,用于在所述第二成像模块拍摄时检测是否有手出现在所述载台上方,在检测到有手出现在所述载台上方时,向所述控制器发送停机指令,所述控制器响应于所述停机指令,控制所述第二成像模块停止拍摄。
10.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急停按钮,用于在接收到按压操作后,向所述控制器发送停机指令,所述控制器响应于所述停机指令,控制所述第二成像模块停止拍摄。
CN202221250346.3U 2022-05-23 2022-05-23 毛刺检测装置 Active CN21733105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250346.3U CN217331054U (zh) 2022-05-23 2022-05-23 毛刺检测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250346.3U CN217331054U (zh) 2022-05-23 2022-05-23 毛刺检测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331054U true CN217331054U (zh) 2022-08-30

Family

ID=829864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250346.3U Active CN217331054U (zh) 2022-05-23 2022-05-23 毛刺检测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33105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991795B (zh) 利用液晶模组自动光学检测系统检测液晶模组的方法
CN105904209B (zh) 一种汽车组合仪表的装配生产线
CN110837036A (zh) 一种电路板故障自动检测系统
CN112871725A (zh) 一种半导体激光器的自动测试标记系统与方法
CN109830198A (zh) 一种阻抗检测装置
CN107677220A (zh) 手机显示屏支架断差检测设备
CN217331054U (zh) 毛刺检测装置
CN207007104U (zh) 一种3d投影扫描测试设备
CN205673857U (zh) 一种汽车组合仪表的装配生产线
CN109887454A (zh) 一种阻抗检测设备
US10753725B2 (en) Measur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he illumination for a measuring apparatus
JP2007240503A (ja) 顕微鏡撮像装置及び寸法測定装置
CN213209886U (zh) 光学检测装置
CN112798611A (zh) 一种双工位线路板视觉检测系统
CN211085536U (zh) 一种钢网检测设备
CN209560974U (zh) 一种阻抗检测装置
CN112284694A (zh) 压接装置及显示面板检测设备
CN219121315U (zh) 一种基于ccd的手机摄像头尺寸视觉检测装置
JP3749337B2 (ja) レーザ加工機における製品検査方法および加工プログラム修正方法並びにレーザ加工機
CN213239415U (zh) 一种光学镜头调制传递函数检测设备快速光轴对正系统
CN214538037U (zh) 检测设备
CN217112115U (zh) 一种电子产品屏幕用自动检测设备
CN211824966U (zh) 一种标定设备
CN218481589U (zh) 一种自动测试模组及测试仪
CN214010722U (zh) 压接装置及显示面板检测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