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330622U - 一种塑料粒子的干燥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塑料粒子的干燥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330622U
CN217330622U CN202220710898.1U CN202220710898U CN217330622U CN 217330622 U CN217330622 U CN 217330622U CN 202220710898 U CN202220710898 U CN 202220710898U CN 217330622 U CN217330622 U CN 21733062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itch
outer container
plastic particles
drying
divi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710898.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Huabin New Mate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Huabin New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Huabin New Mate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Huabin New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710898.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33062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33062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33062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00Technologies for solid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50Reuse, recycling or recovery technologies
    • Y02W30/62Plastics recycling; Rubber recycling

Landscapes

  • Processing And Handling Of Plastics And Other Materials For Molding In General (AREA)
  • Drying Of Solid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塑料粒子的干燥装置,涉及塑料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包括外箱和安装于其底部的支架,外箱的顶端设置有进料口、底端设置有出料口,外箱的内部空间中水平设置有多个分料板且多个分料板纵向排列,每个分料板均可横向往复移动且上下相邻分料板错位运动,外箱中设置有驱动多个分料板同时移动的动力组件,分料板上开设有多个并排设置的下料口,分料板内穿设有多个加热杆,加热杆的杆身在多个下料口中均有露出。本实用新型中塑料粒子在分料板的带动下可以快速在外箱内转移,通过分料板的移动和加热杆的转动可让塑料粒子在转移过程中处于不断滚动状态且被持续加热,从而使得塑料粒子可被快速加热干燥。

Description

一种塑料粒子的干燥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塑料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塑料粒子的干燥装置。
背景技术
塑料粒子是注塑行业常用的原材料,是塑料颗粒的俗称,其作为塑料的半成品形态以进行储存、运输和加工成型。从原料厂输送过来的塑料粒子由于转移运输过程中会暴露在空气中,塑料粒子很容易受潮,通过受潮的塑料粒子制成的塑料制品的化学性能会明显降低,从而影响塑料制品质量,故塑料粒子在加工前都需要进行干燥。
专利公告号为CN210791645U的中国专利,提出了一种再生塑料粒子节能干燥机,属于干燥机技术领域。一种再生塑料粒子节能干燥机,包括干燥箱以及在干燥箱前侧铰接的箱门,干燥箱下端对称焊接有两个支撑座,干燥箱内部中空形成干燥腔,干燥箱外侧设置有风干组件,所述风干组件通过连接管与干燥箱内部相连通。
上述专利是利用风机不断鼓进热风对塑料粒子进行风干,由于塑料粒子需要存放在固定的区域才能进行定量干燥,因而干燥量有限,干燥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塑料粒子的干燥装置,具有干燥效率高、能耗低、持续性干燥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塑料粒子的干燥装置,包括外箱和安装于其底部的支架,所述外箱的顶端设置有进料口、底端设置有出料口,所述外箱的内部空间中水平设置有多个分料板且多个所述分料板纵向排列,每个所述分料板均可横向往复移动且上下相邻所述分料板错位运动,所述外箱中设置有驱动多个所述分料板同时移动的动力组件,所述分料板上开设有多个并排设置的下料口,所述分料板内穿设有多个加热杆,所述加热杆的杆身在多个所述下料口中均有露出。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外箱相对的两内壁均开设有滑槽,所述分料板的两侧分别与两个所述滑槽滑移配合,所述分料板在两个所述滑槽之间平移。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动力组件包括多个传动轴,每个所述传动轴上固定传动凸轮,每个所述分料板的一端抵接有一个所述传动凸轮且另一端设置有复位弹簧,所述外箱内转动设置有动力轴且所述动力轴通过锥齿轮传递动力给每个所述传动轴,所述外箱顶部固定有与所述动力轴传动连接的驱动电机。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加热杆的周侧设置有多个导热片,相邻所述加热杆上的所述导热片交错设置,所述导热片均表露在所述下料口处。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加热杆和所述导热片采用铜制材料。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分料板上设置有多个弧型凸起,所述弧型凸起和所述下料口交错排布。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外箱的内壁中设置有保温层。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出料口处设置有泄料阀。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通过多个分料板的往复移动,使得塑料粒子可在外箱内快速流动,不会形成堵塞;
(2)通过分料板的移动和加热杆的转动,可让塑料粒子在外箱内部转移过程中不断滚动,并且可以与导热片持续接触,从而增加干燥面,提高干燥效率;
(3)塑料粒子可不间断加入外箱中,整个干燥装置可以持续性为塑料粒子提供干燥功能,能耗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剖面示意图一;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剖面示意图二。
附图标记:1、外箱;2、支架;3、进料口;4、出料口;5、分料板;6、下料口;7、加热杆;8、滑槽;9、传动轴;10、传动凸轮;11、复位弹簧;12、动力轴;13、驱动电机;14、导热片;15、弧型凸起;16、保温层;17、泄料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参照图1,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塑料粒子的干燥装置,包括主体外形呈长方体状的外箱1且外箱1底部呈倒锥形,外箱1的底部固定有支架2,外箱1的顶端开设有进料口3,外箱1的底端开设有出料口4,出料口4处固定有泄料阀17。塑料粒子从进料口3进入后通过外箱1内部加热干燥后从出料口4排出。
参照图1和图2,外箱1的内部空间中水平设置有多个分料板5,多个分料板5在外箱1内部纵向排列且多个分料板5之间等间距设置。每个分料板5在外箱1内部都可以横向往复移动。外箱1内与任意一个分料板5同等高度的相对的两内壁均开设有滑槽8,该分料板5的两侧分别与上述两个滑槽8滑移配合,分料板5可在两个滑槽8之间平移。分料板5优选为四个,上下相邻的分料板5错位运动。外箱1中设置有驱动多个分料板5同时移动的动力组件,动力组件包括动力轴12、传动凸轮10、复位弹簧11、动力轴12和驱动电机13。分料板5的运动状态可让塑料粒子持续性流动,避免塑料粒子在外箱1内形成堵塞。
参照图1,每个传动轴9上固定有一个传动凸轮10,传动凸轮10的数量与分料板5的数量一致且每个传动凸轮10的一端抵接在分料板5的一端。在本实施例中,传动凸轮10数量与分料板5一致为四个,传动凸轮10有最远点和与其相对的最近点,传动过程中,当第一传动凸轮10和第三传动凸轮10的最远点与分料板5接触时,第二传动凸轮10和第四传动凸轮10的最近点与分料板5接触。分料板5远离传动凸轮10的一端固定有复位弹簧11,复位弹簧11嵌设在外箱1内部。四个传动凸轮10位于外箱1的同一侧。外箱1内部还竖直设置有可旋转的动力轴12,一个动力轴12与四个传动轴9均正交设置,动力轴12通过多个锥齿轮将动力传递给每个传动轴9,外箱1顶部固定有驱动电机13,驱动电机13通过联轴器将动力传递给动力轴12。驱动电机13启动后,通过动力轴12驱动四个传动轴9同时转动,在传动凸轮10和复位弹簧11的作用下带动分料板5往复移动,相邻分料板5之间的移动方向相互错开。
参照图1和图2,分料板5上开设有多个并排设置的下料口6,下料口6等间距设置,下料口6优选为三个。分料板5内穿设有多个加热杆7,加热杆7的轴线方向和下料口6的开设方向呈正交设置,每一个加热杆7的杆身在多个下料口6处均有露出,加热杆7在分料板5内可旋转且加热杆7的一端固定有加热装置。加热杆7的周侧固定有多个导热片14,导热片14交错排布,相邻加热杆7上的导热片14相互错开。加热杆7和导热片14采用铜制材料。塑料粒子穿过每个分料板5的下料口6后进入到外箱1的底部。塑料粒子穿过下料口6时会推动加热杆7转动,导热片14增加了塑料粒子的加热接触面,提高了塑料粒子的干燥效率。
参照图1,分料板5的上端面还固定有多个弧型凸起15,弧型凸起15和下料口6交错排布。弧形凸起有一定弧度,引导分料板5上表面残存的塑料粒子进入到下料口6处。外箱1的内壁中设置有保温层16,保温层16采用保温棉。通过保温层16对外箱1内部起到保温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为:
塑料粒子从进料口3进入到外箱1内部中,驱动电机13启动后通过传动机构带动所有传动凸轮10同时转动,多个分料板5在外箱1内部中交错运动,大量塑料粒子在上一阶分料板5的带动下不断滚动到下一阶分料板5上,穿过分料板5的塑料粒子通过加热杆7和导热片14进行加热干燥,干燥后的塑料粒子最终从出料口4排出。本实用新型中塑料粒子在分料板5的带动下可以快速在外箱1内转移,通过分料板5的移动和加热杆7的转动可让塑料粒子在转移过程中处于不断滚动状态且被持续加热,从而使得塑料粒子可以持续不间断的高效完成干燥,整个装置能耗低,环保高效。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塑料粒子的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箱(1)和安装于其底部的支架(2),所述外箱(1)的顶端设置有进料口(3)、底端设置有出料口(4),所述外箱(1)的内部空间中水平设置有多个分料板(5)且多个所述分料板(5)纵向排列,每个所述分料板(5)均可横向往复移动且上下相邻所述分料板(5)错位运动,所述外箱(1)中设置有驱动多个所述分料板(5)同时移动的动力组件,所述分料板(5)上开设有多个并排设置的下料口(6),所述分料板(5)内穿设有多个加热杆(7),所述加热杆(7)的杆身在多个所述下料口(6)中均有露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塑料粒子的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箱(1)相对的两内壁均开设有滑槽(8),所述分料板(5)的两侧分别与两个所述滑槽(8)滑移配合,所述分料板(5)在两个所述滑槽(8)之间平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塑料粒子的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动力组件包括多个传动轴(9),每个所述传动轴(9)上固定传动凸轮(10),每个所述分料板(5)的一端抵接有一个所述传动凸轮(10)且另一端设置有复位弹簧(11),所述外箱(1)内转动设置有动力轴(12)且所述动力轴(12)通过锥齿轮传递动力给每个所述传动轴(9),所述外箱(1)顶部固定有与所述动力轴(12)传动连接的驱动电机(1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塑料粒子的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杆(7)的周侧设置有多个导热片(14),相邻所述加热杆(7)上的所述导热片(14)交错设置,所述导热片(14)均表露在所述下料口(6)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塑料粒子的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杆(7)和所述导热片(14)采用铜制材料。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塑料粒子的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料板(5)上设置有多个弧型凸起(15),所述弧型凸起(15)和所述下料口(6)交错排布。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塑料粒子的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箱(1)的内壁中设置有保温层(16)。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塑料粒子的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口(4)处设置有泄料阀(17)。
CN202220710898.1U 2022-03-29 2022-03-29 一种塑料粒子的干燥装置 Active CN21733062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710898.1U CN217330622U (zh) 2022-03-29 2022-03-29 一种塑料粒子的干燥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710898.1U CN217330622U (zh) 2022-03-29 2022-03-29 一种塑料粒子的干燥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330622U true CN217330622U (zh) 2022-08-30

Family

ID=830041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710898.1U Active CN217330622U (zh) 2022-03-29 2022-03-29 一种塑料粒子的干燥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33062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403218B (zh) 一种饲料加工设备
CN109228001B (zh) 一种自动化橡胶造粒系统
CN214059030U (zh) 一种具有干燥除尘功能的新型环保输送机
CN217330622U (zh) 一种塑料粒子的干燥装置
CN200989716Y (zh) 谷物循环低温真空干燥装置
CN211876690U (zh) 一种管式螺旋推进干燥机
CN213726988U (zh) 一种饲料粉碎烘干出料装置
CN102875002A (zh) 一种污泥干燥装置以及污泥处理系统
CN112045888A (zh) 一种便于调节的塑料加工用上料机
CN111387535A (zh) 饲料调质制粒机
CN218803634U (zh) 一种注塑机用烘料桶
CN115523720B (zh) 一种建筑冶金工程用粉末冶金干燥装置
CN116459738A (zh) 一种白炭黑造粒机
CN110631402B (zh) 一种饲料颗粒的冷却装置
CN209491934U (zh) 保温材料生产设备
CN107348359B (zh) 一种大米的加工方法
CN217900375U (zh) 一种颗粒饲料加工用的饲料干燥设备
CN219474150U (zh) 一种丸粒转筒式预干燥机
CN219099688U (zh) 一种纸浆干燥设备
CN218722663U (zh) 一种金属粉末的快速干燥装置
CN111351328B (zh) 一种扁平状豆菽类农产品的烘干装置
CN219264817U (zh) 一种氟化锂微波烘干装置
CN220681309U (zh) 一种pp阻燃母粒的冷却装置
CN218967783U (zh) 一种生物质颗粒成品存储装置
CN220443910U (zh) 一种聚丙烯酰胺烘干粉碎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