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323781U - 一种复合型生物制药水深度处理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复合型生物制药水深度处理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323781U
CN217323781U CN202221191191.0U CN202221191191U CN217323781U CN 217323781 U CN217323781 U CN 217323781U CN 202221191191 U CN202221191191 U CN 202221191191U CN 217323781 U CN217323781 U CN 21732378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ank
grid
wastewater
biopharmaceutical
comprehensi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191191.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鹏坤
彭瑛
徐姣龙
陈文福
李桂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ustry University Research Guangzhou Environmental Servi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dustry University Research Guangzhou Environmental Servi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ustry University Research Guangzhou Environmental Servi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Industry University Research Guangzhou Environmental Servi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191191.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32378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32378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32378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10/00Technologies for wastewater treatment
    • Y02W10/1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Landscapes

  • Treatment Of Water By Oxidation Or Reduc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复合型生物制药水深度处理系统,所述处理系统包括第一格栅以及第二格栅,所述第一格栅用于对生物制药废水进行过滤处理,所述第二格栅用于对中成药废水进行过滤处理;所述第一格栅依次连接有生物制药废水调节池、微电解反应池以及生物制药沉淀池;所述第二格栅依次连接有混合沉淀池、综合调节池以及综合处理机构;所述生物制药沉淀池的出口端与综合调节池的进口端相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对生物制药和中成药废水的不同特性分别进行相应的预处理工艺,经综合调节池调节后进行统一的生化处理。同时,在工艺流程末端设置生物氧化塘,减少污泥的排放和处理,降低成本的同时增加企业与周围环境的融合共生。

Description

一种复合型生物制药水深度处理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药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为一种复合型生物制药水深度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制药工业、医疗企业的快速发展,原料药及药品制剂生产类企业与日俱增,制药废水量急速增长,制药类废水已然成为对环境威胁较为严重的污染源之一。制药行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人工合成的有机物种类与数量与日俱增,随之而来的是大量难降解有机污染物的产生。全国各大制药厂纷纷新建或扩建,增加产量,以满足市场需求,这些工厂生产过程中排出大量的有机废水,一旦直接排放,不仅会对周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更会给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带来严重的危害。
制药废水主要来源于原料药的生产。按照生产流程大体上可以分为主生产过程排水、辅助过程排水、冲洗水、生活污水、母液类废水、回收残液等。常见的制药工艺废水特征包含但不限于以下两种:
(1)生物制药废水:依靠生物制药反应合成制药,COD含量高、成分复杂,无机盐浓度高,含有生物毒性物质,水质含有抗生素残留物、抗生素生产中间体、未反应的原料外,还含有少量合成过程中使用的有机溶剂。
(2)中成药废水:含有糖类、苷类、有机色素类、蒽醌、鞣质体、生物碱、纤维素、木质素等多种有机物;废水SS高,含泥沙和药渣多,含有大量的漂浮物;COD浓度变化大色度高。
现阶段,对于制药废水,大多数制药企业采用的都是分类对应不同制药工艺设置单独污水处理单线流程,生化处理产生的污泥量大,耗材大,缺乏多种制药工艺废水合并进行综合性处理工艺。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复合型生物制药水深度处理系统,通过对生物制药和中成药废水的不同特性分别进行相应的预处理工艺,经综合调节池调节后进行统一的生化处理。同时,在工艺流程末端设置生物氧化塘,减少污泥的排放和处理,降低成本的同时增加企业与周围环境的融合共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复合型生物制药水深度处理系统,所述处理系统包括第一格栅以及第二格栅,所述第一格栅用于对生物制药废水进行过滤处理,所述第二格栅用于对中成药废水进行过滤处理;
所述第一格栅依次连接有生物制药废水调节池、微电解反应池以及生物制药沉淀池;
所述第二格栅依次连接有混合沉淀池、综合调节池以及综合处理机构;
所述生物制药沉淀池的出口端与综合调节池的进口端相连接,所述综合处理机构用于对综合调节池输出的废水进行集中处理,所述综合处理机构的出口端连接有生物氧化塘。
进一步地,所述微电解反应池与生物制药沉淀池之间还设置有芬顿氧化池,所述芬顿氧化池的进口端与微电解反应池的出口端相连接,所述芬顿氧化池的出口端与生物制药沉淀池的进口端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处理系统还包括第三格栅,所述第三格栅用于对生活污水进行过滤处理。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格栅的出口端与综合调节池的进口端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综合处理机构包括有水解酸化池、生物氧化池以及臭氧消毒池。
进一步地,所述水解酸化池与生物氧化池之间还设置有二级串联反应池,所述二级串联反应池的进口端与水解酸化池的出口端相连接,所述二级串联反应池的出口端与生物氧化池的进口端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结合多种废水处理工艺,对不同种类废水进行适当预处理后,进行综合性生化处理和深度处理,减少单线废水处理重叠的处理流程,减少成本;通过预处理、生化处理、深度处理的多级处置对制药废水进行处理,极大提高了对废水的处理效果,保证了废水排放的达标;设置生物氧化塘,其构造简单,管理维护容易,污水净化效果稳定,投资少,能耗低。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处理系统的连接原理图。
图中:1、第一格栅;11、生物制药废水调节池;12、微电解反应池;13、芬顿氧化池;14、生物制药沉淀池;2、第二格栅;21、混合沉淀池;22、综合调节池;23、水解酸化池;24、二级串联反应池;25、生物氧化池;26、臭氧消毒池;3、第三格栅。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本发明提供一种复合型生物制药水深度处理系统。
在处理流程中分为四个版块,包括进水、预处理、生化处理和深度处理四个版块。
所述处理系统包括第一格栅1以及第二格栅2,所述第一格栅1用于对生物制药废水进行过滤处理,所述第二格栅2用于对中成药废水进行过滤处理;所述处理系统还包括第三格栅3,所述第三格栅3用于对生活污水进行过滤处理。进水版块分为生物制药废水、中成药废水和生活污水;预处理版块包括第一格栅1、第二格栅2、第三格栅3,生物制药废水、中成药废水、生活污水通过管道分别送水至第一格栅1、第二格栅2以及第三格栅3。
所述第一格栅1依次连接有生物制药废水调节池11、微电解反应池12以及生物制药沉淀池14;所述第二格栅2依次连接有混合沉淀池21、综合调节池22以及综合处理机构;所述生物制药沉淀池14的出口端与综合调节池22的进口端相连接,所述综合处理机构用于对综合调节池22输出的废水进行集中处理,所述综合处理机构的出口端连接有生物氧化塘。所述微电解反应池12与生物制药沉淀池14之间还设置有芬顿氧化池13,所述芬顿氧化池13的进口端与微电解反应池12的出口端相连接,所述芬顿氧化池13的出口端与生物制药沉淀池14的进口端相连接。所述第三格栅3的出口端与综合调节池22的进口端相连接。生化处理板块包括生物制药废水调节池11、微电解反应池12、芬顿氧化池13、生物制药沉淀池14、混合沉淀池21以及综合调节池22,通过第一格栅1去除大颗粒悬浮等杂质后进入生物制药废水调节池11,调节pH为后续微电解反应提供有利条件,调节pH至合适后引入微电解反应池12;微电解反应池12内污水在酸性条件下,由于氧化还原反应和原电池反应的作用,降低污水中的COD,消除污水中有机物的生物毒性,同时达到脱色和除去生物制药污染物的效果,出水进入芬顿氧化池13,向芬顿氧化池13加入活性炭吸附负载催化剂、Fenton试剂,设置布气系统进行搅拌,通过生成强氧化性的羟基自由基与难降解有机物生成有机自由基,最终被氧化破坏,从而去除污水中大分子、难生物降解的有机物降解、去除,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将出水送入生物制药沉淀池14加混凝剂,混凝沉淀去除杂质,上清液作为出水送入综合调节池22。中成药废水通过第二格栅2去除大颗粒悬浮物后进入混合沉淀池21;向混凝沉淀池加入混凝剂(硫酸铝、聚合硫酸铁),通过破坏细小悬浮物和胶体污染物的稳定性,经过搅拌、静置后去除沉淀物,将上清液引入综合调节池22。生活污水通过第三格栅3去除大颗粒悬浮物后,进入综合调节池22。三种经预处理后的污水进入综合调节池22,加入酸碱化合物调节pH中性,出水。
所述综合处理机构包括有水解酸化池23、生物氧化池25以及臭氧消毒池26,所述水解酸化池23与生物氧化池25之间还设置有二级串联反应池24,所述二级串联反应池24的进口端与水解酸化池23的出口端相连接,所述二级串联反应池24的出口端与生物氧化池25的进口端相连接。深度处理板块包括水解酸化池23、二级串联反应池24、生物氧化池25、臭氧消毒池26以及生物氧化塘。生化处理综合调节池22出水进入水解酸化池23,进行水解酸化处理,去除难降解有机物,将其转化为简单有机物或无机物。
水解酸化池23出水引入二级串联反应池24,二级串联反应池24内采用二级串联的UASB反应器,经过微生物的厌氧反应进一步去除难降解有机物。在UASB反应器中,废水在向上通过污泥床被污泥中微生物分解有机物,转化为沼气,微小的沼气气泡不断合并放出,搅动沼气形成污泥浓度较稀薄的污泥,同时和水一起上升进入三相分离器,进而沼气经反应器上端支管导出。UASB反应器出水引入生物氧化池25进行处理,以生物膜吸附废水中的有机物,通过曝气提供适宜有氧条件,使得微生物对有机物进行氧化分解。出水经过臭氧消毒池26,以臭氧作为消毒剂,利用反应中生成的大量羟基自由基及新生态氧间接氧化水中的无机物、有机物,并进入细菌的细胞内氧化胞内有机物,从而对废水进行杀菌消毒、净化水质。除此之外,臭氧的高氧化还原电位对氧化、脱色、除味方面也有卓越的效果。最后采用生物氧化塘,生物氧化塘的整个水深中上层为好氧区中层为碱性区,下层为厌氧区,底部为厌氧污泥层。上层好氧区中,藻类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氧气,溶解氧充足,有机物在好氧性异养菌的作用下进行氧化分解;中层存在着异养性细菌,它们既能利用水中的少量溶解氧对有机物进行氧化分解;下层厌氧区中,进水中的悬浮固体物质以及藻类、细菌、植物等死亡后所产生的有机固体下沉到塘底,形成污泥层,厌氧微生物在此进行厌氧发酵和产甲烷发酵过程,对其中的有机物进行分解。
工作原理:生物制药废水、中成药废水、生活污水通过管道分别送水至第一格栅1、第二格栅2以及第三格栅3,通过第一格栅1的生物制药废水依次经过生物制药废水调节池11、微电解反应池12、芬顿氧化池13以及生物制药沉淀池14进入综合调节池22,通过第二格栅2后的中成药废水进入混合沉淀池21,再进入综合调节池22;通过第三格栅3后的生活污水进入综合调节池22,在综合调节池22内将三种废水混合后依次通过水解酸化池23、二级串联反应池24、生物氧化池25以及臭氧消毒池26进行处理,最后再输出至生物氧化塘。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6)

1.一种复合型生物制药水深度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系统包括第一格栅(1)以及第二格栅(2),所述第一格栅(1)用于对生物制药废水进行过滤处理,所述第二格栅(2)用于对中成药废水进行过滤处理;
所述第一格栅(1)依次连接有生物制药废水调节池(11)、微电解反应池(12)以及生物制药沉淀池(14);
所述第二格栅(2)依次连接有混合沉淀池(21)、综合调节池(22)以及综合处理机构;
所述生物制药沉淀池(14)的出口端与综合调节池(22)的进口端相连接,所述综合处理机构用于对综合调节池(22)输出的废水进行集中处理,所述综合处理机构的出口端连接有生物氧化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复合型生物制药水深度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电解反应池(12)与生物制药沉淀池(14)之间还设置有芬顿氧化池(13),所述芬顿氧化池(13)的进口端与微电解反应池(12)的出口端相连接,所述芬顿氧化池(13)的出口端与生物制药沉淀池(14)的进口端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复合型生物制药水深度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系统还包括第三格栅(3),所述第三格栅(3)用于对生活污水进行过滤处理。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复合型生物制药水深度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格栅(3)的出口端与综合调节池(22)的进口端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复合型生物制药水深度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综合处理机构包括有水解酸化池(23)、生物氧化池(25)以及臭氧消毒池(26)。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复合型生物制药水深度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解酸化池(23)与生物氧化池(25)之间还设置有二级串联反应池(24),所述二级串联反应池(24)的进口端与水解酸化池(23)的出口端相连接,所述二级串联反应池(24)的出口端与生物氧化池(25)的进口端相连接。
CN202221191191.0U 2022-05-17 2022-05-17 一种复合型生物制药水深度处理系统 Active CN21732378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191191.0U CN217323781U (zh) 2022-05-17 2022-05-17 一种复合型生物制药水深度处理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191191.0U CN217323781U (zh) 2022-05-17 2022-05-17 一种复合型生物制药水深度处理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323781U true CN217323781U (zh) 2022-08-30

Family

ID=829526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191191.0U Active CN217323781U (zh) 2022-05-17 2022-05-17 一种复合型生物制药水深度处理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32378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560039B (zh) 一种垃圾渗滤液废水处理系统及其工艺
CN103011525B (zh) 一种厌氧生化污水处理系统及方法
CN106830544A (zh) 微电解‑芬顿‑egsb‑a/o‑bco‑baf‑混凝处理制药废水系统
CN106977042B (zh) 一种适于酱油酿造废水处理的模块化集成方法
CN106927628A (zh) 微电解—芬顿—egsb—a/o—bco—baf—混凝处理制药废水工艺
CN105541003A (zh) 一种养殖废水处理方法
CN105753270B (zh) 一种适用于高氨氮畜禽养殖废水的水质净化系统
CN101219842A (zh) 垃圾渗滤液回用工艺及其设备
CN204918299U (zh) 生物实验室废水处理系统
CN101402506A (zh) 一种光催化氧化联合膜生物反应器处理二甲基亚砜废水的工艺
CN109111019B (zh) 高浓度、难降解化学合成制药废水处理方法和系统
Lohani et al. A simple anaerobic and filtration combined system for domestic wastewater treatment
CN202482173U (zh) 高级氧化技术联合膜生物反应器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系统
CN203095792U (zh) 厌氧生化污水处理系统
CN204417278U (zh) 养殖废水处理系统
CN109502911A (zh) 一种污水处理方法
CN104829042A (zh) 一种兼氧膜生物反应器技术处理印染废水的方法
CN201746428U (zh) 一种高浓度生化制药废水的深度处理及资源化回用装置
CN108328864A (zh) 一种造纸废水处理工艺
CN201406361Y (zh) 一种垃圾渗滤液废水处理装置
CN109320029A (zh) 白酒生产废水处理方法及系统
CN217323781U (zh) 一种复合型生物制药水深度处理系统
Tomar et al. Effect of hydraulic retention time on biological nutrients removal in an anaerobic membrane bioreactor treating low-strength drain wastewater
CN103896444A (zh) 一种褐煤提质废水的处理工艺和处理系统
CN206328290U (zh) 混凝‑厌氧水解‑好氧协同处理切削液废水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