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315888U - 一种转换储料装置及其数控车床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转换储料装置及其数控车床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315888U
CN217315888U CN202220197147.4U CN202220197147U CN217315888U CN 217315888 U CN217315888 U CN 217315888U CN 202220197147 U CN202220197147 U CN 202220197147U CN 217315888 U CN217315888 U CN 21731588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astic
connecting seat
moving mechanism
direction moving
convers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197147.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殷庆平
古冠水
曹水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Liansu Valv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Liansu Valv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Liansu Valve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Liansu Valv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197147.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31588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31588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31588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P90/02Total factory control, e.g. smart factories,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 [FMS] o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IMS]

Landscapes

  • Turn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化加工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转换储料装置及其数控车床,其中的转换储料装置包括连接座和滑动插设于所述连接座上的若干弹性料筒,所述弹性料筒上连接有用于防止所述弹性料筒滑脱的限位件。本实用新型能够有效协调两侧主轴之间的加工时间,使得工作效率能够得到提升。

Description

一种转换储料装置及其数控车床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化加工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转换储料装置及其数控车床。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常见的双轴斜床身数控车床,能够通过双轴的设置分别用于对毛坯的内侧、外侧进行加工,当毛坯在其中一侧主轴上完成加工后便运送至另一侧主轴继续进行加工。但由于两主轴之间的加工时间不同,导致两侧主轴上的加工配合出现困难:当加工时间较短一侧的主轴完成加工后,需要等待加工时间较长一侧的主轴完成上一嵌件半成品的加工才能够进行当前嵌件半成品的加工,使得整个设备的工作效率无法得到提升。
现有技术公开了一种双轴斜床身数控车床,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安装有斜床身,所述斜床身上安装有主轴箱和Z向滑板,所述Z向滑板上安装有X向滑板,所述X向滑板上设置有刀架,所述主轴箱共平行设置有2个,并在X向滑板上设置有2对共4个刀架,每对的2个刀架设置在其对应的主轴箱零件安装位置的前后两侧,分别用于对零件进行粗加工和精加工。本实用新型的双轴斜床身数控车床由于设置有两个主轴箱,可以同时对两个零件进行加工,并且对应每个主轴箱设置前后两个刀架则可分别对零件进行粗加工和精加工,避免了繁杂的装夹和换刀,可极大的提高加工效率,为企业提高经济效益。
但上述方案仍然无法协调两侧主轴之间的加工时间,导致工作效率无法得到有效提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转换储料装置及其数控车床,能够有效协调两侧主轴之间的加工时间,使得工作效率能够得到提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提供一种转换储料装置,包括连接座和滑动插设于所述连接座上的若干弹性料筒,所述弹性料筒上连接有用于防止所述弹性料筒滑脱的限位件。
优选地,所述限位件位于所述连接座内,所述弹性料筒上套接有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连接座内壁、限位件相抵;所述弹性料筒的两端均伸出所述连接座。
优选地,所述弹性料筒包括筒体和分别连接于所述筒体两端的第一弹性夹头、第二弹性夹头,所述第一弹性夹头、第二弹性夹头均伸出所述连接座,所述限位件套接于所述筒体。
优选地,所述连接座上设有若干导向座,若干弹性料筒一一对应地滑动插接于若干导向座内。
优选地,所述连接座还包括底座、压座,所述导向座通过压座可拆卸连接于所述底座上。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数控车床,包括上述的转换储料装置,所述转换储料装置通过连接座安装于所述数控车床上。
优选地,数控车床还包括机架和搭载于所述机架上的上料装置、加工装置、移动抓取装置,所述上料装置、转换储料装置分别位于所述加工装置的两端,所述移动抓取装置位于所述加工装置的两侧位置;所述数控车床还包括控制装置,所述上料装置、移动抓取装置均与控制装置通信连接。
优选地,所述上料装置包括上料架和位于所述上料架上料端的顶出机构,所述顶出机构与控制装置通信连接。
优选地,所述移动抓取装置包括与控制装置通信连接的第一方向移动机构、第二方向移动机构、主轴箱,还包括装设于所述主轴箱的主轴上的夹持机构,所述主轴箱通过第二方向移动机构与第一方向移动机构连接;所述第一方向移动机构、第二方向移动机构用于协同控制所述夹持机构与上料装置、与加工装置、与转换储料装置之间的位置变换。
优选地,所述机架上设有第一载物台和位于所述第一载物台两侧的第二载物台,所述第一载物台、第二载物台的载物面朝向相同的方向倾斜设置;所述第一方向移动机构搭载于所述第二载物台上,所述上料装置、加工装置、转换储料装置在所述第一载物台上沿其倾斜方向依次设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转换储料装置及其数控车床,转换储料装置能够通过连接座搭接于数控车床上,弹性料筒的设置能够为嵌件半成品提供存储的空间;毛坯通过其中一侧主轴完成加工后形成嵌件半成品,嵌件半成品能够通过放置于弹性料筒内进行存储,然后供另外一侧主轴从弹性料筒中拿取嵌件半成品继续进行加工为嵌件,使得两侧主轴无需停顿等待,实现双主轴的不停歇加工,提高加工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转换储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转换储料装置的爆炸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转换储料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弹性料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数控车床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I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7为图5中J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数控车床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8中K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10为毛坯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嵌件半成品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嵌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示标记说明如下:
100-转换储料装置,110-连接座,111-底座,112-导向座,1121-压环,1122-导向筒,1123-限位环,1124-第一环形凹陷,113-压座,1131-第一半环状凹陷,120-弹性料筒,121-筒体,1211-第二环形凹陷,122-第一弹性夹头,1221-第一夹片,123-第二弹性夹头,130-限位件,140-弹性件,200-机架,210-第一载物台,220-第二载物台,300-上料装置,310-上料架,320-顶出机构,321-气缸,322-定位块,400-加工装置,410-刀座,420-刀头,500-移动抓取装置,510-第一方向移动机构,511-第一滑轨滑块组件,512-第一滚珠丝杆组件,520-第二方向移动机构,521-第二滑轨滑块组件,522-第二滚珠丝杆组件,530-主轴箱,540-夹持机构,600-控制装置,700-毛坯,800-嵌件半成品,900-嵌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其中,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表示的仅是示意图,而非实物图,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1
如图1至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转换储料装置的第一实施例,包括连接座110和滑动插设于连接座110上的若干弹性料筒120,弹性料筒120上连接有用于防止弹性料筒120滑脱的限位件130。转换储料装置能够通过连接座110搭接于数控车床上,弹性料筒120的设置能够为嵌件半成品800提供存储的空间。
其中,限位件130位于连接座110内,弹性料筒120上套接有弹性件140,弹性件140的两端分别与连接座110内壁、限位件130相抵;弹性料筒120的两端均伸出连接座110。弹性件140的设置能够提高主轴夹取嵌件半成品800时的定位精度,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弹性件140为弹簧。
如图4所示,弹性料筒120包括筒体121和分别连接于筒体121两端的第一弹性夹头122、第二弹性夹头123;第一弹性夹头122、第二弹性夹头123均伸出连接座110,限位件130套接于筒体121;筒体121与嵌件半成品800相匹配。具体地,筒体121外壁上靠近第一弹性夹头122的一端设有第二环形凹陷1211,限位件130则卡接于第二环形凹陷1211处。本实施例中限位件130为限位环片,限位环片通过螺纹连接于第二环形凹陷1211处。
本实施例中第一弹性夹头122由多个围绕成筒状的第一夹片1221构成,相邻的第一夹片1221之间具有缝隙,且多个第一夹片1221所围成的筒状的横截面积小于筒体121的横截面积,能够起到弹性夹持的作用;第一夹片1221上远离筒体121的一端设有台阶位,台阶位的设置能够便于主轴与弹性料筒之间的定位。如图3和图4所示,第二弹性夹头123由多个围绕成筒状的第二夹片构成,且第二弹性夹头123与第一弹性夹头122的结构类似。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连接座110上设置有至少两个弹性料筒120,且相邻的弹性料筒120的安装方向互不一致,使得嵌件半成品800能够从连接座110的两侧进出。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类似,所不同之处在于,如图2和图3所示,连接座110包括底座111、压座113、若干导向座112,导向座112通过压座113可拆卸连接于底座111上;若干弹性料筒120一一对应地滑动插接于若干导向座112内。具体地,本实施例中导向座112包括压环1121和与压环1121可拆卸连接的导向筒1122,导向筒1122的外壁上设有第一环形凹陷1124,压座113上设有若干第一半环状凹陷1131,底座111上设有若干第二半环状凹陷,第一环形凹陷1124卡设于第一半环状凹陷1131与第二半环状凹陷组成的圆形缺口结构中,实现导向座112卡接于底座111与压座113之间。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底座111上设有至少两个第二半环状凹陷,压座113上设有至少两个第一半环状凹陷1131,与弹性料筒120所设置的数量相对应。本实施例中,限位件130与压环1121相抵靠。
还有,本实施例中导向筒1122上远离的压环1121一端还设有限位环1123,如图3所示,弹簧的两端分别与限位环1123、限位件130相抵,使得弹簧能够在导向座112内被压缩以及复位。
使用时,当毛坯700在第一侧主轴上完成加工并形成嵌件半成品800后,通过第一侧主轴将该嵌件半成品800运送至连接座110处,并从第二弹性夹头123的一端将该嵌件半成品800送入筒体121中进行存储;而当第二侧主轴上空余时,再从第一弹性夹头122的一端夹取该嵌件半成品800继续进行加工,夹取时,当第二侧主轴与弹性料筒120接触后,弹性料筒120受到弹性件140的弹性作用发生回退,嵌件半成品800受到第一弹性夹头122的弹性夹持也同步发生回退,为第二侧主轴提供对准行程,能够便于第二侧主轴精准夹取该嵌件半成品800。与此同时,第一侧主轴还能够从连接座110上同侧位置的第一弹性夹头122处夹取已通过第二侧主轴完成加工的嵌件半成品800继续加工,最终形成嵌件,实现两侧主轴的不间断运作,提高工作效率。
实施例3
如图5至图1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数控车床的第一实施例,包括实施例1或实施例2任一项所述的转换储料装置100,转换储料装置100通过连接座110安装于数控车床上。
本实施例中数控车床还包括机架200和搭载于机架200上的上料装置300、加工装置400、移动抓取装置500,上料装置300、转换储料装置100分别位于加工装置400的两端,移动抓取装置500位于加工装置400的两侧位置;数控车床还包括控制装置600,上料装置300、移动抓取装置500均与控制装置600通信连接。两侧的移动抓取装置500分别用于抓取毛坯700或嵌件半成品800进行内侧、外侧的加工。
毛坯700通过上料装置300运送至靠近加工装置400的位置,然后通过两侧的移动抓取装置500将毛坯700运送至加工装置400处进行第一次加工形成嵌件半成品800;接着,第一侧的移动抓取装置500将嵌件半成品800运送至转换储料装置100的第一端进行存储放置;第二侧的移动抓取装置500从转换储料装置100的第二端拿取该嵌件半成品800进行第二次加工形成嵌件900,与此同时,第一侧的移动抓取装置500再从转换储料装置100的第一端抓取由第二侧的移动抓取装置500加工形成的嵌件半成品800进行第二次加工;通过设置转换储料装置100能够实现双主轴的不停歇加工,提高加工效率。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控制装置600安装于机架200上,控制装置600包括控制器和与控制器电连接的电源,上料装置300、移动抓取装置500均与控制器电连接。
实施例4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3类似,所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上料装置300包括上料架310和位于上料架310上料端的顶出机构320,顶出机构320与控制装置600通信连接。如图8和图9所示,顶出机构320包括气缸321和与气缸321连接的定位块322,气缸321与控制器电连接,气缸321的气缸座与机架200连接,定位块322上设有用于接收嵌件半成品800的凹槽,定位块322上还设有供气缸321的活塞杆顶出的通孔,且通孔与凹槽相连通,气缸321的活塞杆能够穿过通孔将位于凹槽处的嵌件半成品800从定位块322内部顶出。
如图5、图6、图8和图9所示,加工装置400包括刀座410和排列安装于刀座410两侧的多个刀头420,刀座410与机架200连接。本实施例中多个刀头420在刀座410上沿上料装置300至转换储料装置100的方向进行排列安装。
还有,移动抓取装置500包括与控制器电连接的第一方向移动机构510、第二方向移动机构520、主轴箱530,还包括装设于主轴箱530的主轴上的夹持机构540,主轴箱530通过第二方向移动机构520与第一方向移动机构510连接;第一方向移动机构510、第二方向移动机构520用于协同控制夹持机构540与上料装置300、与加工装置400、与转换储料装置100之间的位置变换。
如图5、图7和图8所示,本实施例中第一方向移动机构510与第二方向移动机构520的移动方向相互垂直设置。第一方向移动机构510包括第一滑轨滑块组件511、第一滚珠丝杆组件512,且二者均安装于机架200上;第二方向移动机构520包括第二滑轨滑块组件521和安装于其上的第二滚珠丝杆组件522;第一滑轨滑块组件511的滑块、第一滚珠丝杆组件512的螺母均与第二滑轨滑块组件521的滑轨底部连接;第二滑轨滑块组件521的滑块、第二滚珠丝杆组件522的螺母均与主轴箱530连接。且第一滚珠丝杆组件512、第二滚珠丝杆组件522的驱动端均与控制器电连接。通过第二方向移动机构520的移动能够带动主轴箱530沿上料装置300、加工装置400、转换储料装置100的所在的方向往复运动,通过第一方向移动机构510的移动能够带动主轴箱530远离或靠近上料装置300、加工装置400或转换储料装置100,进而带动夹持机构540从上料装置300中夹持毛坯700,再将毛坯700靠近加工装置400进行加工形成嵌件半成品800,接着将嵌件半成品800运送至转换储料装置100处进行转换储料。需要说明的是,夹持机构540为弹性夹头,为现有技术,主轴箱530也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做赘述。
实施例5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3或4类似,所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机架200上设有第一载物台210和位于第一载物台210两侧的第二载物台220,第一载物台210、第二载物台220的载物面朝向相同的方向倾斜设置;第一方向移动机构510搭载于第二载物台220上,上料装置300、加工装置400、转换储料装置100在第一载物台210上沿其倾斜方向依次设置。倾斜设置的载物面能够便于工作人员观察加工过程。
如图5至图9所示,刀座410固定于第一载物台210上,上料架310、顶出机构320也均固定于第一载物台210上且位于第一载物台210的上游位置,连接座110固定于第一载物台210上且位于第一载物台210的下游位置。第一滑轨滑块组件511则固定于第二载物台220上。
需要说明的是,一种数控车床还包括保护罩,机架200以及固定于机架200上的装置、机构等均设置于保护罩内。
使用时,毛坯700从上料架310运送至顶出机构320处,通过气缸321将位于定位块322处的毛坯700依次顶出,夹持机构540通过第二方向移动机构520移动至与定位块322相对准的位置并夹取毛坯700,再协同第一方向移动机构510配合移动,使毛坯700移动至相应的刀头420部分、并通过主轴箱530旋转加工;当毛坯700完成第一次加工后形成嵌件半成品800,将嵌件半成品800运送至转换储料装置100上的弹性料筒120处,具体地,完成嵌件半成品800均运送至第二弹性夹头123处的弹性料筒120,然后从第一弹性夹头122处的弹性料筒120夹取嵌件半成品800进行第二次加工,最终形成嵌件900。由于连接座110上设置有多个安装方向互不一致的弹性料筒120,使得两侧的夹持机构540能够将当前嵌件半成品800从第二弹性夹头123方向朝向的弹性料筒120送入,再从第一弹性夹头122方向朝向的弹性料筒120中夹取下一嵌件半成品800进行第二次加工,最终形成嵌件900,如图10至图12所示。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转换储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座(110)和滑动插设于所述连接座(110)上的若干弹性料筒(120),所述弹性料筒(120)上连接有用于防止所述弹性料筒(120)滑脱的限位件(13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换储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130)位于所述连接座(110)内,所述弹性料筒(120)上套接有弹性件(140),所述弹性件(140)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连接座(110)内壁、限位件(130)相抵;所述弹性料筒(120)的两端均伸出所述连接座(110)。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转换储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料筒(120)包括筒体(121)和分别连接于所述筒体(121)两端的第一弹性夹头(122)、第二弹性夹头(123),所述第一弹性夹头(122)、第二弹性夹头(123)均伸出所述连接座(110),所述限位件(130)套接于所述筒体(12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换储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座(110)上设有若干导向座(112),若干弹性料筒(120)一一对应地滑动插接于若干导向座(112)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转换储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座(110)还包括底座(111)、压座(113),所述导向座(112)通过压座(113)可拆卸连接于所述底座(111)上。
6.一种数控车床,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转换储料装置(100),所述转换储料装置(100)通过连接座(110)安装于所述数控车床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数控车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机架(200)和搭载于所述机架(200)上的上料装置(300)、加工装置(400)、移动抓取装置(500),所述上料装置(300)、转换储料装置(100)分别位于所述加工装置(400)的两端,所述移动抓取装置(500)位于所述加工装置(400)的两侧位置;所述数控车床还包括控制装置(600),所述上料装置(300)、移动抓取装置(500)均与控制装置(600)通信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数控车床,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装置(300)包括上料架(310)和位于所述上料架(310)上料端的顶出机构(320),所述顶出机构(320)与控制装置(600)通信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数控车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抓取装置(500)包括与控制装置(600)通信连接的第一方向移动机构(510)、第二方向移动机构(520)、主轴箱(530),还包括装设于所述主轴箱(530)的主轴上的夹持机构(540),所述主轴箱(530)通过第二方向移动机构(520)与第一方向移动机构(510)连接;所述第一方向移动机构(510)、第二方向移动机构(520)用于协同控制所述夹持机构(540)与上料装置(300)、与加工装置(400)、与转换储料装置(100)之间的位置变换。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数控车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200)上设有第一载物台(210)和位于所述第一载物台(210)两侧的第二载物台(220),所述第一载物台(210)、第二载物台(220)的载物面朝向相同的方向倾斜设置;所述第一方向移动机构(510)搭载于所述第二载物台(220)上,所述上料装置(300)、加工装置(400)、转换储料装置(100)在所述第一载物台(210)上沿其倾斜方向依次设置。
CN202220197147.4U 2022-01-24 2022-01-24 一种转换储料装置及其数控车床 Active CN21731588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197147.4U CN217315888U (zh) 2022-01-24 2022-01-24 一种转换储料装置及其数控车床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197147.4U CN217315888U (zh) 2022-01-24 2022-01-24 一种转换储料装置及其数控车床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315888U true CN217315888U (zh) 2022-08-30

Family

ID=829954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197147.4U Active CN217315888U (zh) 2022-01-24 2022-01-24 一种转换储料装置及其数控车床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31588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521142B1 (ko) 공작 기계
US20140178144A1 (en) Machining center
CN109894654A (zh) 一种电视边框专用加工数控铣床
CN210966821U (zh) 设有拉铆枪横向浮动回位机构的电池框自动拉铆机
US20220105596A1 (en) Tool magazine of machine tool
CN101468425B (zh) 激光加工设备上薄板状工件的定位方法及其定位装置
CN217315888U (zh) 一种转换储料装置及其数控车床
CN211840940U (zh) 一种用于缸套的多工位复合加工设备
CN217728013U (zh) 托料板、物料输送机构及自动上下料机
CN110586838B (zh) 拉铆枪可替换式电池框自动拉铆机
CN112077678A (zh) 一种刀片自动加工设备
CN113894698B (zh) 丝锥上下料装置
KR20090089830A (ko) 머시닝 센터의 자동 공구교환장치
CN113927438B (zh) 丝锥加工中心及加工方法
CN109397008B (zh) 一种新型镜片数控切割机及控制方法
CN220497781U (zh) 一种专用于短零件类零件精加工的双头数控车床
CN220030091U (zh) 一种快速穿件机
CN213380606U (zh) 一种刀片自动加工设备
CN220006904U (zh) 一种双通道一体化数控机床
CN214053780U (zh) 立式升降台铣床
CN216829748U (zh) 一种机外装夹专用治具
CN215747696U (zh) 一种快速数控钻孔攻丝机床
CN219212444U (zh) 一种轴类零件数控车削及成品检测自动化生产线
CN211163024U (zh) 一种多功能机加工设备
CN219688652U (zh) 与三爪卡盘配合的轴类工件的上料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