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308127U - 一种变频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变频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308127U
CN217308127U CN202220392652.4U CN202220392652U CN217308127U CN 217308127 U CN217308127 U CN 217308127U CN 202220392652 U CN202220392652 U CN 202220392652U CN 217308127 U CN217308127 U CN 21730812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ring terminal
frequency converter
signal
operation panel
interf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392652.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丁清
张公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Aodite Intelligent Contro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Autitude Electrical Techniqu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Autitude Electrical Techniqu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Autitude Electrical Techniqu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392652.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30812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30812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30812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70/00Technologies for an efficient end-user side electric power management and consumption
    • Y02B70/10Technologies improving the efficiency by using switched-mode power supplies [SMPS], i.e. efficient power electronics conversion e.g. power factor correction or reduction of losses in power supplies or efficient standby modes

Landscapes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一种变频器,主要包括安装于上壳和底壳内部的电位器、操作面板、信号控制板、电源驱动板、EMC滤波板、换热器、信号接线端子、输入功率接线端子、输出功率接线端子、散热风扇;通过整机采用强制风冷的形式进行散热,将散热风扇安装于换热器的顶部,设置于底壳底部的风道位置位于换热器的底部,信号接线端子开口位、输入功率接线端子开口位、输出功率接线端子开口位设置于上壳的底部,所有散热口全部设置于上壳的底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风道与内部电路板完全隔离,实现风道独立;整机采用下进下出方式,用户接线无需打开外壳;变频器左右两侧无任何孔洞,多台变频器能够无间隙并排安装,节省安装空间。

Description

一种变频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变频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变频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变频器存在的主要问题有:(1)风道与内部的电路板连通,外界杂质容易进入从而对电路板及其上面的电子元器件产生有害影响;(2)接线方式繁琐,需要打开外壳;(3)外壳两侧设有散热孔洞,无法实现多台变频器无间隙并排安装。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变频器,整机采用强制风冷的形式进行散热,将散热风扇安装于换热器的顶部,设置于底壳底部的风道位置位于换热器的底部,信号接线端子开口位、输入功率接线端子开口位、输出功率接线端子开口位设置于上壳的底部,所有散热口全部设置于上壳的底部,以实现:(1)风道与内部电路板完全隔离,实现风道独立;(2)整机采用下进下出方式,用户接线无需打开外壳;(3)变频器左右两侧无任何孔洞,多台变频器能够无间隙并排安装,节省安装空间。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变频器,包括:
电位器(003)、操作面板(004)、信号控制板(010)、电源驱动板(011)、EMC滤波板(015);电位器(003)与信号控制板(010)电性相连,电位器(003)用于调整所述变频器的输出频率;操作面板(004)用于控制所述变频器的启动、停止以及调节参数并且显示调节参数;信号控制板(010)与电位器(003)及操作面板(004)电性相连,用于接收电位器(003)的调节信号,以及操作面板(004)的信号并将控制信号通过操作面板(004)设置的LCD显示屏显示;电源驱动板(011)与信号控制板(010)和EMC滤波板(015)分别电性相连,电源驱动板(011)用于为信号控制板(010)和EMC滤波板(015)提供工作电源,并且通过信号控制板(010)为电位器(003)和操作面板(004)提供工作电源,电源驱动板(011)还用于一方面将信号控制板(010)发出的电机控制信号传递至电机,一方面将电机的电压电流信号反馈至信号控制板(010);EMC滤波板(015)用于减少和抑制所述变频器产生的电磁干扰;
换热器(014),换热器(014)通过换热器固定板(0141)安装于电源驱动板(011)的指定位置上,换热器(014)用于所述变频器的内部散热;
信号接线端子(0061)、输入功率接线端子(0062)、输出功率接线端子(0063);信号接线端子(0061)安装于信号控制板(010)底部的指定位置上,用于连接电机的信号端;输入功率接线端子(0062)、输出功率接线端子(0063)分别安装于电源驱动板(011)底部的指定位置上,分别用于连接电机的输入功率端和输出功率端;
散热风扇(009),散热风扇(009)位于换热器(014)的顶部,用于将所述变频器的内部空气抽出;
上壳(001)、底壳(002),上壳(001)、底壳(002)采用卡扣方式相连接,电位器(003)、操作面板(004)、信号控制板(010)、换热器(014)、信号接线端子(0061)、输入功率接线端子(0062)、输出功率接线端子(0063)、散热风扇(009)位于上壳(001)和底壳(002)相互扣合之后形成的容腔内;上壳(001)底部设有信号接线端子开口位(0014)、输入功率接线端子开口位(0015)、输出功率接线端子开口位(0016),信号接线端子开口位(0014)的位置与信号接线端子(0061)的位置相对,输入功率接线端子开口位(0015)和输出功率接线端子开口位(0016)的位置分别与输入功率接线端子(0062)和输出功率接线端子(0063)的位置相对,以使电机的信号端、输入功率端和输出功率端通过信号接线端子开口位(0014)、输入功率接线端子开口位(0015)、输出功率接线端子开口位(0016)分别连接信号接线端子(0061)、输入功率接线端子(0062)、输出功率接线端子(0063);底壳(002)的底部设有风道口(008),风道口(008)位于换热器(014)的底部;上壳(001)和底壳(002)无任何孔洞;
上壳(001)的底部还设有第一散热口(0071)、第二散热口(0072)、第三散热口(0073)、第四散热口(0074)用于散热,第一散热口(0071)、第二散热口(0072)、第三散热口(0073)、第四散热口(0074)为阶梯状排列。
进一步地,操作面板(004)上还设有多个触摸按键,包括:编程键、运行键、停止键、上翻页键、下翻页键、回退键以及回车键,所述编程键用于编辑电机运行模式,所述运行键用于启动电机运行,所述停止键用于停止电机运行,所述上翻页键、所述下翻页键、所述回退键以及所述回车键用于操作菜单的查看和选择。
进一步地,上壳(001)的前端设有操作面板开口位(0011)、RJ45接口开口位(0012)、RS485接口开口位(0013),操作面板开口位(0011)的位置与操作面板(004)的位置相对,RJ45接口开口位(0012)的位置与RJ45接口(0051)的位置相对,RS485接口开口位(0013)的位置与RS485接口(0052)的位置相对,以使操作面板(004)上的LCD显示屏以及多个触摸按键通过操作面板开口位(0011)、RJ45接口(0051)通过RJ45接口开口位(0012)、RS485接口(0052)通过RS485接口开口位(0013)透出。
进一步地,所述变频器还包括电位器旋钮(0031),电位器旋钮(0031)包裹于电位器(003)通过操作面板(004)上的通孔穿出的部分,以使用户通过旋转电位器旋钮(0031)带动电位器(003)的调节端旋转,从而实现电位器(003)调整所述变频器的输出频率的功能。
进一步地,所述变频器还包括RJ45接口(0051)、RS485接口(0052),RJ45接口(0051)和RS485接口(0052)安装于信号控制板(010)的指定位置上,用于所述变频器与外部设备通过RJ45方式或RS485方式进行通讯。
进一步地,底壳(002)的顶部设有风扇挡板安装位(00211)用于安装风扇挡板(0021),风扇挡板(0021)安装于散热风扇(009)的顶部。
进一步地,换热器(014)的内部设有多个、具有一定间隔、纵向排列的散热翅片,所述散热翅片之间的间隔为上下开口的空腔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变频器还包括第一支撑接地铜柱(0131)、第二支撑接地铜柱(0132),第一支撑接地铜柱(0131)用于EMC滤波板(015)的接地,第二支撑接地铜柱(0132)用于电源驱动板(011)的接地;第一支撑接地铜柱(0131)的一端安装于EMC滤波板(015)上,另一端安装于换热器(014)与EMC滤波板(015)相邻的一端;第二支撑接地铜柱(0132)的一端安装于电源驱动板(011)上,另一端安装于换热器(014)与电源驱动板(011)相邻的一端。
进一步地,所述变频器还包括导轨固定板(0022),导轨固定板(0022)用于所述变频器的安装和拆卸,导轨固定板(0022)以嵌入式安装于底壳(002)的后端顶部设有的导轨固定板安装位(002201)上。
进一步地,底壳(002)的后端的顶部还设有安装孔(00201),用于悬挂安装所述变频器;底壳(002)的后端的底部设有固定槽(00202),用于固定所述变频器的安装位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变频器有益效果在于,通过整机采用强制风冷的形式进行散热,将散热风扇安装于换热器的顶部,设置于底壳底部的风道位置位于换热器的底部,信号接线端子开口位、输入功率接线端子开口位、输出功率接线端子开口位设置于上壳的底部,所有散热口全部设置于上壳的底部,从而具有以下优点:(1)风道与内部电路板完全隔离,实现风道独立;(2)整机采用下进下出方式,用户接线无需打开外壳;(3)变频器左右两侧无任何孔洞,多台变频器能够无间隙并排安装,节省安装空间。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变频器的外观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变频器的外观另一方向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变频器的分解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变频器的分解另一方向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变频器的分解另一方向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变频器的分解另一方向示意图。
上述附图中的标注说明如下:001、上壳;0011、操作面板开口位;0012、RJ45接口开口位;0013、RS485接口开口位;0014、信号接线端子开口位;0015、输入功率接线端子开口位;0016、输出功率接线端子开口位;002、底壳;0021、风扇挡板;00211、风扇挡板安装位;0022、导轨固定板;002201、导轨固定板安装位;00201、安装孔;00202、固定槽;003、电位器;0031、电位器旋钮;004、操作面板;0051、RJ45接口;0052、RS485接口;0061、信号接线端子;0062、输入功率接线端子;0063、输出功率接线端子;0071、第一散热口;0072、第二散热口;0073、第三散热口;0074、第四散热口;008、风道口;009、散热风扇;010、信号控制板;011、电源驱动板;012、电解电容;0131、第一支撑接地铜柱;0132、第二支撑接地铜柱;014、换热器;0141、换热器固定板;015、EMC滤波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本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以下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详细的说明。
参照图1至图6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较佳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变频器,包括:
电位器003、操作面板004、信号控制板010、电源驱动板011、EMC滤波板015;电位器003与信号控制板010电性相连,电位器003用于调整所述变频器的输出频率;操作面板004用于控制所述变频器的启动、停止以及调节参数并且显示调节参数;信号控制板010与电位器003及操作面板004电性相连,用于接收电位器003的调节信号,以及操作面板004的信号并将控制信号通过操作面板004设置的LCD显示屏显示;电源驱动板011与信号控制板010和EMC滤波板015分别电性相连,电源驱动板011用于为信号控制板010和EMC滤波板015提供工作电源,并且通过信号控制板010为电位器003和操作面板004提供工作电源,电源驱动板011还用于一方面将信号控制板010发出的电机控制信号传递至电机,一方面将电机的电压电流信号反馈至信号控制板010;EMC滤波板015用于减少和抑制所述变频器产生的电磁干扰;
换热器014,换热器014通过换热器固定板0141安装于电源驱动板011的指定位置上,换热器014用于所述变频器的内部散热;
信号接线端子0061、输入功率接线端子0062、输出功率接线端子0063;信号接线端子0061安装于信号控制板010底部的指定位置上,用于连接电机的信号端;输入功率接线端子0062、输出功率接线端子0063分别安装于电源驱动板011底部的指定位置上,分别用于连接电机的输入功率端和输出功率端;
散热风扇009,散热风扇009位于换热器014的顶部,用于将所述变频器的内部空气抽出;
上壳001、底壳002,上壳001、底壳002采用卡扣方式相连接,电位器003、操作面板004、信号控制板010、换热器014、信号接线端子0061、输入功率接线端子0062、输出功率接线端子0063、散热风扇009位于上壳001和底壳002相互扣合之后形成的容腔内;上壳001底部设有信号接线端子开口位0014、输入功率接线端子开口位0015、输出功率接线端子开口位0016,信号接线端子开口位0014的位置与信号接线端子0061的位置相对,输入功率接线端子开口位0015和输出功率接线端子开口位0016的位置分别与输入功率接线端子0062和输出功率接线端子0063的位置相对,以使电机的信号端、输入功率端和输出功率端通过信号接线端子开口位0014、输入功率接线端子开口位0015、输出功率接线端子开口位0016分别连接信号接线端子0061、输入功率接线端子0062、输出功率接线端子0063;底壳002的底部设有风道口008,风道口008位于换热器014的底部;上壳001和底壳002无任何孔洞;
上壳001的底部还设有第一散热口0071、第二散热口0072、第三散热口0073、第四散热口0074用于散热,第一散热口0071、第二散热口0072、第三散热口0073、第四散热口0074为阶梯状排列。
上述技术方案提供的一种变频器,主要包括安装于上壳和底壳内部的电位器、操作面板、信号控制板、电源驱动板、EMC滤波板、换热器、信号接线端子、输入功率接线端子、输出功率接线端子、散热风扇;通过整机采用强制风冷的形式进行散热,将散热风扇安装于换热器的顶部,设置于底壳底部的风道位置位于换热器的底部,信号接线端子开口位、输入功率接线端子开口位、输出功率接线端子开口位设置于上壳的底部,所有散热口全部设置于上壳的底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1风道与内部电路板完全隔离,实现风道独立;(2整机采用下进下出方式,用户接线无需打开外壳;(3变频器左右两侧无任何孔洞,多台变频器能够无间隙并排安装,节省了安装空间。
具体地,EMC滤波板015上还设有多个用于滤波的电解电容012。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操作面板004上还设有多个触摸按键,包括:编程键、运行键、停止键、上翻页键、下翻页键、回退键以及回车键,所述编程键用于编辑电机运行模式,所述运行键用于启动电机运行,所述停止键用于停止电机运行,所述上翻页键、所述下翻页键、所述回退键以及所述回车键用于操作菜单的查看和选择。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上壳001的前端设有操作面板开口位0011、RJ45接口开口位0012、RS485接口开口位0013,操作面板开口位0011的位置与操作面板004的位置相对,RJ45接口开口位0012的位置与RJ45接口0051的位置相对,RS485接口开口位0013的位置与RS485接口0052的位置相对,以使操作面板004上的LCD显示屏以及多个触摸按键通过操作面板开口位0011、RJ45接口0051通过RJ45接口开口位0012、RS485接口0052通过RS485接口开口位0013透出。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变频器还包括电位器旋钮0031,电位器旋钮0031包裹于电位器003通过操作面板004上的通孔穿出的部分,以使用户通过旋转电位器旋钮0031带动电位器003的调节端旋转,从而实现电位器003调整所述变频器的输出频率的功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变频器还包括RJ45接口0051、RS485接口0052,RJ45接口0051和RS485接口0052安装于信号控制板010的指定位置上,用于所述变频器与外部设备通过RJ45方式或RS485方式进行通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底壳002的顶部设有风扇挡板安装位00211用于安装风扇挡板0021,风扇挡板0021安装于散热风扇009的顶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换热器014的内部设有多个、具有一定间隔、纵向排列的散热翅片,所述散热翅片之间的间隔为上下开口的空腔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变频器还包括第一支撑接地铜柱0131、第二支撑接地铜柱0132,第一支撑接地铜柱0131用于EMC滤波板015的接地,第二支撑接地铜柱0132用于电源驱动板011的接地;第一支撑接地铜柱0131的一端安装于EMC滤波板015上,另一端安装于换热器014与EMC滤波板015相邻的一端;第二支撑接地铜柱0132的一端安装于电源驱动板011上,另一端安装于换热器014与电源驱动板011相邻的一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变频器还包括导轨固定板0022,导轨固定板0022用于所述变频器的安装和拆卸,导轨固定板0022以嵌入式安装于底壳002的后端顶部设有的导轨固定板安装位002201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底壳002的后端的顶部还设有安装孔00201,用于悬挂安装所述变频器;底壳002的后端的底部设有固定槽00202,用于固定所述变频器的安装位置。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所涉及的电位器003、操作面板004、信号控制板010、电源驱动板011、EMC滤波板015均采用已有的、公开的、成熟的产品或技术,并且电位器003、操作面板004、信号控制板010、电源驱动板011、EMC滤波板015的连接方式和信号传递方式均为已有的、公开的技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本技术方案所描述的功能,不需要付出创造性劳动即可采用已有的、公开的、成熟的产品或技术实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变频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电位器(003)、操作面板(004)、信号控制板(010)、电源驱动板(011)、EMC滤波板(015);电位器(003)与信号控制板(010)电性相连,电位器(003)用于调整所述变频器的输出频率;操作面板(004)用于控制所述变频器的启动、停止以及调节参数并且显示调节参数;信号控制板(010)与电位器(003)及操作面板(004)电性相连,用于接收电位器(003)的调节信号,以及操作面板(004)的信号并将控制信号通过操作面板(004)设置的LCD显示屏显示;电源驱动板(011)与信号控制板(010)和EMC滤波板(015)分别电性相连,电源驱动板(011)用于为信号控制板(010)和EMC滤波板(015)提供工作电源,并且通过信号控制板(010)为电位器(003)和操作面板(004)提供工作电源,电源驱动板(011)还用于一方面将信号控制板(010)发出的电机控制信号传递至电机,一方面将电机的电压电流信号反馈至信号控制板(010);EMC滤波板(015)用于减少和抑制所述变频器产生的电磁干扰;
换热器(014),换热器(014)通过换热器固定板(0141)安装于电源驱动板(011)的指定位置上,换热器(014)用于所述变频器的内部散热;
信号接线端子(0061)、输入功率接线端子(0062)、输出功率接线端子(0063);信号接线端子(0061)安装于信号控制板(010)底部的指定位置上,用于连接电机的信号端;输入功率接线端子(0062)、输出功率接线端子(0063)分别安装于电源驱动板(011)底部的指定位置上,分别用于连接电机的输入功率端和输出功率端;
散热风扇(009),散热风扇(009)位于换热器(014)的顶部,用于将所述变频器的内部空气抽出;
上壳(001)、底壳(002),上壳(001)、底壳(002)采用卡扣方式相连接,电位器(003)、操作面板(004)、信号控制板(010)、换热器(014)、信号接线端子(0061)、输入功率接线端子(0062)、输出功率接线端子(0063)、散热风扇(009)位于上壳(001)和底壳(002)相互扣合之后形成的容腔内;上壳(001)底部设有信号接线端子开口位(0014)、输入功率接线端子开口位(0015)、输出功率接线端子开口位(0016),信号接线端子开口位(0014)的位置与信号接线端子(0061)的位置相对,输入功率接线端子开口位(0015)和输出功率接线端子开口位(0016)的位置分别与输入功率接线端子(0062)和输出功率接线端子(0063)的位置相对,以使电机的信号端、输入功率端和输出功率端通过信号接线端子开口位(0014)、输入功率接线端子开口位(0015)、输出功率接线端子开口位(0016)分别连接信号接线端子(0061)、输入功率接线端子(0062)、输出功率接线端子(0063);底壳(002)的底部设有风道口(008),风道口(008)位于换热器(014)的底部;上壳(001)和底壳(002)无任何孔洞;
上壳(001)的底部还设有第一散热口(0071)、第二散热口(0072)、第三散热口(0073)、第四散热口(0074)用于散热,第一散热口(0071)、第二散热口(0072)、第三散热口(0073)、第四散热口(0074)为阶梯状排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频器,其特征在于,操作面板(004)上还设有多个触摸按键,包括:编程键、运行键、停止键、上翻页键、下翻页键、回退键以及回车键,所述编程键用于编辑电机运行模式,所述运行键用于启动电机运行,所述停止键用于停止电机运行,所述上翻页键、所述下翻页键、所述回退键以及所述回车键用于操作菜单的查看和选择。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变频器,其特征在于,上壳(001)的前端设有操作面板开口位(0011)、RJ45接口开口位(0012)、RS485接口开口位(0013),操作面板开口位(0011)的位置与操作面板(004)的位置相对,RJ45接口开口位(0012)的位置与RJ45接口(0051)的位置相对,RS485接口开口位(0013)的位置与RS485接口(0052)的位置相对,以使操作面板(004)上的LCD显示屏以及多个触摸按键通过操作面板开口位(0011)、RJ45接口(0051)通过RJ45接口开口位(0012)、RS485接口(0052)通过RS485接口开口位(0013)透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变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变频器还包括电位器旋钮(0031),电位器旋钮(0031)包裹于电位器(003)通过操作面板(004)上的通孔穿出的部分,以使用户通过旋转电位器旋钮(0031)带动电位器(003)的调节端旋转,从而实现电位器(003)调整所述变频器的输出频率的功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变频器还包括RJ45接口(0051)、RS485接口(0052),RJ45接口(0051)和RS485接口(0052)安装于信号控制板(010)的指定位置上,用于所述变频器与外部设备通过RJ45方式或RS485方式进行通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频器,其特征在于,底壳(002)的顶部设有风扇挡板安装位(00211)用于安装风扇挡板(0021),风扇挡板(0021)安装于散热风扇(009)的顶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频器,其特征在于,换热器(014)的内部设有多个、具有一定间隔、纵向排列的散热翅片,所述散热翅片之间的间隔为上下开口的空腔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变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变频器还包括第一支撑接地铜柱(0131)、第二支撑接地铜柱(0132),第一支撑接地铜柱(0131)用于EMC滤波板(015)的接地,第二支撑接地铜柱(0132)用于电源驱动板(011)的接地;第一支撑接地铜柱(0131)的一端安装于EMC滤波板(015)上,另一端安装于换热器(014)与EMC滤波板(015)相邻的一端;第二支撑接地铜柱(0132)的一端安装于电源驱动板(011)上,另一端安装于换热器(014)与电源驱动板(011)相邻的一端。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变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变频器还包括导轨固定板(0022),导轨固定板(0022)用于所述变频器的安装和拆卸,导轨固定板(0022)以嵌入式安装于底壳(002)的后端顶部设有的导轨固定板安装位(002201)上。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变频器,其特征在于,底壳(002)的后端的顶部还设有安装孔(00201),用于悬挂安装所述变频器;底壳(002)的后端的底部设有固定槽(00202),用于固定所述变频器的安装位置。
CN202220392652.4U 2022-02-25 2022-02-25 一种变频器 Active CN21730812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392652.4U CN217308127U (zh) 2022-02-25 2022-02-25 一种变频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392652.4U CN217308127U (zh) 2022-02-25 2022-02-25 一种变频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308127U true CN217308127U (zh) 2022-08-26

Family

ID=829349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392652.4U Active CN217308127U (zh) 2022-02-25 2022-02-25 一种变频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30812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7308127U (zh) 一种变频器
US11555501B2 (en) Ceiling fan structure
CN201167284Y (zh) 单元变频器
CN214626776U (zh) 矿用功率模块
CN220673891U (zh) 一种音响及其功放控制板
CN220915649U (zh) 伺服驱动器和伺服系统
CN216161058U (zh) 一种显卡直插式电脑机箱
CN214592225U (zh) 伺服控制器外壳
CN213333944U (zh) 一种出光组件及包含该出光组件的pcba主板
CN220897068U (zh) 伺服驱动器和伺服系统
CN215770298U (zh) 一种高效散热信息交互终端面板
CN218383811U (zh) 一种1u机架式服务器
CN210274949U (zh) 一种机架式集中电源
CN214577655U (zh) 一体式空压机变频系统
CN217644050U (zh) 一种机器人控制柜
CN221103754U (zh) 一种两用电源盒
CN220933438U (zh) 一种服务器
CN212560664U (zh) 一体式直驱包缝机电控
CN220491703U (zh) 一种单口网络变压器
CN220068138U (zh) 一种开关磁阻电机控制器
CN211151863U (zh) 一种变频调速一体机控制箱
CN213829045U (zh) 一种工业机器人的驱控一体机芯结构
CN213601126U (zh) 一种装货车道控制终端
CN216436229U (zh) 一种用于智能控制面板的电源组件及智能控制面板
CN211457757U (zh) 一种电力用设备安装放置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410

Address after: 518000, 3rd Floor, Unit 1, Building 1, North Side of Jihe Expressway Interchange, Tangtou Community, Shiyan Street, Bao'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China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Aodite Intelligent Control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000 Guangdong Province Guangming Street Dongzhou community Gaoxin road Yanxia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dustrial Park Machinery Factory 101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AUTITUDE ELECTRICAL TECHNIQUES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