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305632U - 光学元件驱动机构 - Google Patents
光学元件驱动机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7305632U CN217305632U CN202122635946.3U CN202122635946U CN217305632U CN 217305632 U CN217305632 U CN 217305632U CN 202122635946 U CN202122635946 U CN 202122635946U CN 217305632 U CN217305632 U CN 217305632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ircuit element
- circuit
- coil
- base
- axi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7/0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7/02—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 G02B7/04—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with mechanism for focusing or varying magnification
- G02B7/09—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with mechanism for focusing or varying magnification adapted for automatic focusing or varying magnification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7/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 G02B27/64—Imaging systems using optical elements for stabilisation of the lateral and angular position of the image
- G02B27/646—Imaging systems using optical elements for stabilisation of the lateral and angular position of the image compensating for small deviations, e.g. due to vibration or shake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7/0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7/02—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 G02B7/025—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using glue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7/0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7/02—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 G02B7/04—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with mechanism for focusing or varying magnification
- G02B7/08—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with mechanism for focusing or varying magnification adapted to co-operate with a remote control mechanism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3/00—Viewfinders; Focusing aids for cameras; Means for focusing for cameras; Autofocus systems for cameras
- G03B13/32—Means for focusing
- G03B13/34—Power focusing
- G03B13/36—Autofocus systems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5/00—Adjustment of optical system relative to image or object surface other than for focusing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Adjustment Of Camera Lenses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一种光学元件驱动机构。光学元件驱动机构包括一固定部、一活动部、一驱动组件、一电路组件。固定部包括一容纳空间。活动部连接包括一光轴的一光学元件。活动部可相对固定部运动。活动部位于固定部的容纳空间中。驱动组件驱动活动部相对固定部运动。电路组件电性连接驱动组件。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一种驱动机构,尤其涉及一种光学元件驱动机构。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现今许多电子装置(例如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皆具有照相或录影的功能。通过设置于电子装置上的光学元件以及光学元件驱动机构,使用者可以操作电子装置来拍摄图像。当使用者使用电子装置时,可能产生晃动、震动,使得所拍摄的图像产生模糊。因此,需要提升所拍摄的图像的品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光学元件驱动机构,以解决上述至少一个问题。
本公开提供一种光学元件驱动机构。光学元件驱动机构包括一固定部、一活动部、一驱动组件、一电路组件。固定部包括一容纳空间。活动部连接包括一光轴的一光学元件。活动部可相对固定部运动。活动部位于固定部的容纳空间中。驱动组件驱动活动部相对固定部运动。电路组件电性连接驱动组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电路组件包括一第一电路元件、一第二电路元件、一第一连接部。第一电路元件具有板状结构,且第一电路元件与一主轴垂直。第二电路元件具有板状结构,且第二电路元件与主轴垂直。第一连接部连接第一电路元件以及第二电路元件。第一电路元件通过第一连接部电性连接第二电路元件。沿着主轴观察时,第一电路元件与第二电路元件至少部分重叠。在一些实施例中,光学元件驱动机构还包括一粘着元件。第一电路元件通过粘着元件固定地连接第二电路元件,且粘着元件直接接触第一电路元件、第二电路元件、第一连接部。第一电路元件、第二电路元件、第一连接部一体成形。第一电路元件不通过任何额外手段连接第一连接部。第二电路元件不通过任何额外手段连接第一连接部。电路组件还包括一基底,具有板状结构,基底连续地延伸于第一电路元件、第二电路元件、第一连接部之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光学元件驱动机构具有多边形结构,包括一机构第一侧、一机构第二侧、一机构第三侧、一机构第四侧,机构第一侧相对于机构第三侧,机构第二侧相对于机构第四侧。第一电路元件包括一第一侧边,第二电路元件包括一第二侧边,沿着主轴观察时,第一电路元件的第一侧边以及第二电路元件的第二侧边位于机构第一侧。第一连接部由第一电路元件的第一侧边以及第二电路元件的第二侧边突出。第一电路元件还包括一第一突出部,第一突出部由第一电路元件的第一侧边突出,且第一突出部与第一连接部之间具有一第一空隙。第二电路元件还包括一第二突出部,第二突出部由第二电路元件的第二侧边突出,且第二突出部与第一连接部之间具有一第二空隙。沿着主轴观察时,第一突出部与第二突出部至少部分重叠。沿着主轴观察时,第一空隙与第二空隙至少部分重叠。第一电路元件的一厚度以及第二电路元件的一厚度皆大于第一连接部的一厚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光学元件驱动机构还包括一感测组件,用以感测活动部相对固定部的运动。感测组件包括一参考元件以及一感测元件。感测元件对应参考元件。第一电路元件包括一第一表面、一第二表面、一第一线路、一基板,第一表面相对于第二表面,第二表面面朝第二电路元件,第一线路至少部分埋藏且不显露于基板。感测元件设置于第一电路元件的第一表面,且感测元件电性连接第一电路元件的第一线路。
在一些实施例中,电路组件还包括一对外电路,对外电路电性连接第一电路元件,对外电路具有与第一电路元件不平行的板状结构,电路组件通过对外电路电性连接一外部电路。对外电路的一厚度小于第二电路元件的一厚度,对外电路的厚度与第一电路元件的一厚度相同,第一电路元件的厚度与第二电路元件的厚度不同。基底延伸至对外电路。固定部包括一底座,底座包括一底座开口以及一底座凹槽,底座开口用以使一光线通过,底座凹槽形成于底座的表面,底座凹槽具有凹陷结构,并对应感测元件,其中底座凹槽与底座开口相通。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电路元件的厚度小于第二电路元件的厚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电路元件还包括一第二线路,驱动组件包括一第一线圈以及一第二线圈,第一线圈设置于第二电路元件,第二线圈设置于第一电路元件,第一线圈电性连接第二线圈以及第二线路,其中沿着主轴观察时,第一线圈与第二线路不重叠,其中沿着主轴观察时,第一线圈与第二线圈至少部分重叠。
在一些实施例中,机构第一侧沿着垂直于主轴的一第一轴延伸,机构第二侧沿着垂直于主轴的一第二轴延伸。光学元件驱动机构包括一第一角落、一第二角落、一第三角落、一第四角落,第一角落以及第二角落的一连线平行于第一轴,第一角落与第三角落的一连线平行于第二轴。沿着主轴观察时,机构第一侧与机构第三侧分别位于活动部的两侧。电路组件还包括一第三电路元件以及一第二连接部。第三电路元件具有板状结构,且第三电路元件与主轴垂直。第二连接部连接第一电路元件以及第三电路元件。第三电路元件通过第二连接部电性连接第一电路元件。沿着主轴观察时,第一电路元件与第三电路元件至少部分重叠。第一电路元件还包括一第三侧边,第三电路元件包括一第四侧边,沿着主轴观察时,第一电路元件的第三侧边以及第三电路元件的第四侧边位于机构第三侧。第二连接部由第一电路元件的第三侧边以及第三电路元件的第四侧边突出。第三电路元件的一厚度与第二电路元件的一厚度相同,且第一电路元件的一厚度与第二电路元件的厚度相同。沿着主轴观察时,第二电路元件与第三电路元件不重叠。沿着第二轴观察时,第二电路元件与第三电路元件至少部分重叠。第一电路元件还包括一第三线路,驱动组件还包括一第三线圈以及一第四线圈,第三线圈设置于第三电路元件,第四线圈设置于第一电路元件,第三线圈电性连接第四线圈以及第三线路。沿着主轴观察时,第三线圈与第三线路不重叠。沿着主轴观察时,第三线圈与第四线圈至少部分重叠。第一线圈与第三线圈电性独立。沿着主轴观察时,第一线圈与第三线圈不重叠。沿着主轴观察时,第一线圈位于第一角落以及第二角落,且第三线圈位于第三角落以及第四角落。
在一些实施例中,底座包括一第一定位元件以及一第二定位元件,第一定位元件以及第二定位元件用以对应电路组件。沿着主轴观察时,第一定位元件位于机构第二侧,且第二定位元件位于机构第四侧。沿着主轴观察时,第一定位元件以及第二定位元件沿着第一轴排列。沿着主轴观察时,第二电路元件与第三电路元件之间形成有一第一间距,第一间距位于机构第二侧。沿着主轴观察时,第二电路元件与第三电路元件之间形成有一第二间距,第二间距位于机构第四侧。沿着主轴观察时,第一间距的中心与第二间距的中心的一连线与第一轴不平行也不垂直。沿着第一轴观察时,第一间距与第二间距不重叠。沿着第二轴观察时,第一间距与第二间距不重叠。电路组件还包括一对外电路,对外电路与底座一体成形,且对外电路至少部分埋藏且不显露于底座,电路组件通过对外电路电性连接一外部电路。第一电路元件的第一表面面朝对外电路。电路组件还包括一电性接点,电性接点位于第一表面与对外电路之间。底座还包括一底座凹口,底座凹口形成于底座的表面,底座凹口具有凹陷结构,并对应电性接点。对外电路包括一对外电路开口,对外电路开口用以使一光线通过,对外电路开口与底座凹槽相通,对外电路开口与底座凹口独立。对外电路还包括一隆起部,隆起部由底座凹口突出。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折叠的方式形成包括线圈以及电路的电路组件。因为可通过折叠的方式来形成电路组件,所以不需要额外设置单独的电路板。因为不需要单独的电路板,也不需要在电路板上额外设置导电材料来使得电路板与其他元件电性连接。因此,可达成降低元件的数量、简化流程、节省成本等效果。
附图说明
为让本公开的特征或优点能更明显易懂,特举出一些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应注意的是,各种特征并不一定按照比例绘制。事实上,可能任意地放大或缩小各种特征的尺寸,并可能示意性地绘制。
图1是电子装置、光学元件、光学元件驱动机构的示意图。
图2是光学元件以及光学元件驱动机构的示意图。
图3是光学元件驱动机构的分解图。
图4以及图5是光学元件驱动机构的立体图,其中省略的元件不完全相同。
图6是图5的光学元件驱动机构的俯视图。
图7是框架的立体图。
图8是承载座的立体图。
图9以及图10是底座以及第二电路组件不同视角的立体图。
图11是底座以及第二电路组件的分解图。
图12是底座以及第二电路组件的部分放大图。
图13以及图14是第一电路组件不同视角的立体图。
图15是第一电路组件的俯视图。
图16是第一电路组件的侧视图。
图17以及图18是第一电路组件不同视角的部分放大图。
图19是折叠前的第一电路组件的示意图。
图20是一些其他实施例的折叠前的第一电路组件的示意图。
图21是另外一些其他实施例的第一电路组件的示意图。
图22是折叠前的图21的第一电路组件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如下:
1:电子装置
10:光学元件
100:光学元件驱动机构
110:外壳
111:顶壁
112:侧壁
120:底座
121:底座开口
122:底座凹槽
123:第一定位元件
124:第二定位元件
125:底座凹口
130:框架
131:框架止动部
132:框架连接部
133:框架凹槽
134:框架容纳部
140:承载座
141:承载座止动部
142:承载座连接部
143:承载座电性连接部
144:承载座凹槽
150:第一弹性元件
160:第二弹性元件
170:第三弹性元件
180:自动对焦线圈
181:引线
190,190’,190”:光学防手震线圈
191:第一线圈
192:第二线圈
193:第三线圈
194:第四线圈
200:磁性元件
210:参考元件
220,220’,220”:感测元件
230,230’,230”:第一电路元件
230BS:第一表面
230T,230”T:第一电路元件的厚度
230TS:第二表面
230S1:第一侧边
230S3:第三侧边
231:第一突出部
232:第一空隙
233:第一线路
234:第二线路
235:第三线路
236:基板
238,248,258:定位部
240,240’,240”:第二电路元件
240S2:第二侧边
240T,240”T:第二电路元件的厚度
241:第二突出部
242:第二空隙
250:第三电路元件
250S4:第四侧边
250T:第三电路元件的厚度
260,260”:对外电路
260T,260”T:对外电路的厚度
265:电性接点
270,270’,270”:第一连接部
270T:第一连接部的厚度
280:第二连接部
280T:第二连接部的厚度
310:第一粘着元件
320:第二粘着元件
1001:机构第一侧
1002:机构第二侧
1003:机构第三侧
1004:机构第四侧
2001:第一角落
2002:第二角落
2003:第三角落
2004:第四角落
2451:第一间距
2452:第二间距
A1:第一轴
A2:第二轴
C1:第一电路组件
C2:第二电路组件
D:驱动组件
E:弹性组件
I:固定部
M:活动部
MA:主轴
O:光轴
S:感测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说明书中,提供许多不同的实施例或范例,并可能使用相对性的空间相关用语叙述各个构件以及排列方式的特定范例,以实施本公开的不同特征。例如,若本说明书叙述了第一特征形成于第二特征“上”及/或“的上方”,即表示可包括第一特征与第二特征直接接触的实施例,亦可包括有附加特征形成于第一特征与第二特征之间,而使第一特征与第二特征未直接接触的实施例。相对性的空间相关用语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元件或特征与其他元件或特征之间的关系。除了在附图中示出的方位外,这些空间相关用语意欲包含使用中或操作中的装置的不同方位。装置可被转向不同方位(旋转90度或其他方位),则在此使用的相对性的空间相关用语亦可依此相同解释。此外,在本公开的不同范例中,可能使用相同或类似的符号或字母。
在本说明书中,“包括”及/或“具有”等词为开放式词语,因此其应被解释为“含有但不限定为…”。因此,当本公开的叙述中使用术语“包括”及/或“具有”时,其指定了相应的特征、区域、步骤、操作及/或元件的存在,但不排除一个或多个相应的特征、区域、步骤、操作及/或元件的存在。
请先参考图1以及图2。图1是一电子装置1、一光学元件10、一光学元件驱动机构100的示意图。图2是光学元件10以及光学元件驱动机构100的示意图。电子装置1可为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光学元件10可为镜头,例如,透镜。光学元件10可由塑胶或玻璃制成。光学元件10可为圆形或其他形状。光学元件10以及光学元件驱动机构100可安装于电子装置1,以供使用者拍摄图像。光学元件驱动机构100可承载光学元件10并驱动光学元件10运动,借以调整光学元件10的位置,以拍摄清晰的图像。光学元件10以及光学元件驱动机构100可设置于电子装置1的顶部区域,以提高电子装置1的显示区域的范围。
光学元件10具有一光轴O。光轴O为穿过光学元件10的中心的虚拟轴线。光学元件驱动机构100具有一主轴MA(可先参考图3)。主轴MA为穿过光学元件驱动机构100的中心的虚拟轴线。当光学元件10与光学元件驱动机构100对准(aligned)时,光学元件10的光轴O与光学元件驱动机构100的主轴MA大致上重合。因此,在附图以及说明书中可能通过光学元件10的光轴O或光学元件驱动机构100的主轴MA来辅助说明光学元件驱动机构100的相关特征。应理解的是,由于光学元件10是活动地装设于光学元件驱动机构100中,可能因为光学元件驱动机构100的运动、晃动、旋转、倾斜等,使得光学元件10的光轴O与光学元件驱动机构100的主轴MA并非完全重合。光学元件驱动机构100可连接一外部模块,例如,感光元件模块(例如,包括电荷耦合检测器(charge-coupled detector,CCD)的模块),使得进入光学元件驱动机构100的光线在外部模块上成像。
接下来,请参考图3至图6,以了解光学元件驱动机构100。图3是光学元件驱动机构100的分解图。图4以及图5是光学元件驱动机构100的立体图,其中省略的元件不完全相同。图6是图5的光学元件驱动机构100的俯视图。沿着主轴MA观察时,光学元件驱动机构100具有多边形结构,例如,四边形。为了方便说明,将光学元件驱动机构100的四侧分别定义为一机构第一侧1001、一机构第二侧1002、一机构第三侧1003、一机构第四侧1004。机构第一侧1001、机构第二侧1002、机构第三侧1003、机构第四侧1004与主轴MA大致上垂直。机构第一侧1001相对于机构第三侧1003,而机构第二侧1002相对于机构第四侧1004。
机构第一侧1001与机构第三侧1003大致上平行,而机构第二侧1002与机构第四侧1004大致上平行。沿着主轴MA观察时,机构第一侧1001以及机构第三侧1003平行于一第一轴A1并沿着第一轴A1延伸。第一轴A1大致上垂直于主轴MA。沿着主轴MA观察时,机构第二侧1002以及机构第四侧1004平行于一第二轴A2并沿着第二轴A2延伸。第二轴A2大致上垂直于主轴MA。此外,将光学元件驱动机构100的四个角落分别定义为一第一角落2001、一第二角落2002、一第三角落2003、一第四角落2004。第一角落2001与第二角落2002的连线大致上平行于第一轴A1。第一角落2001与第三角落2003的连线大致上平行于第二轴A2。
光学元件驱动机构100包括一固定部I、一活动部M、一弹性组件E、一驱动组件D、一感测组件S、一第一电路组件C1、一第二电路组件C2。活动部M连接光学元件10,且可相对固定部I运动。弹性组件E连接活动部M。驱动组件D驱动活动部M相对固定部I运动。感测组件S可感测活动部M相对固定部I的运动。第一电路组件C1以及第二电路组件C2构成一电路组件。第一电路组件C1以及第二电路组件C2电性连接驱动组件D,且可通入并传输电流。
在本实施例中,固定部I包括一外壳110以及一底座120。活动部包括一框架130以及一承载座140。弹性组件E包括一第一弹性元件150、一第二弹性元件160、多个第三弹性元件170。驱动组件D包括一自动对焦线圈180、多个光学防手震线圈190、多个磁性元件200。感测组件S包括多个参考元件210以及多个感测元件220。第一电路组件C1包括一第一电路元件230、一第二电路元件240、一第三电路元件250。在本说明书中的描述仅作为示例,可依照实际需求增加或删减元件。另外,为了清楚说明,在附图中可能省略部分元件。
外壳110设置于底座120的上方。外壳110可连接底座120并使得外壳110与底座120之间形成一容纳空间。固定部I的容纳空间可容纳并保护活动部M、弹性组件E、驱动组件D、感测组件S、第一电路组件C1、第二电路组件C2等,以增加光学元件驱动机构100的整体的结构强度。外壳110包括一顶壁111以及多个侧壁112。顶壁111垂直主轴MA。侧壁112由顶壁111的边缘沿着平行于主轴MA的方向延伸。
接下来,除了图3至图6之外,请一并参考图9至图12,以了解底座120。图9以及图10是底座120以及第二电路组件C2不同视角的立体图。
图11是底座120以及第二电路组件C2的分解图。图12是底座120以及第二电路组件C2的部分放大图。底座120包括一底座开口121、多个底座凹槽122、一第一定位元件123、一第二定位元件124、多个底座凹口125。光线可从底座开口121通过。底座开口121与底座凹槽122相通。底座凹槽122形成于底座120的表面。底座凹槽122具有凹陷结构,并对应感测元件220。底座凹槽122位于机构第一侧1001以及机构第三侧1003。第一定位元件123位于机构第二侧1002,而第二定位元件124位于机构第四侧1004。第一定位元件123与第二定位元件124用以对应第一电路组件C1。具体地,第一定位元件123与第二定位元件124可定位第一电路组件C1。第一定位元件123与第二定位元件124沿着第一轴A1排列。底座凹口125形成于底座120的表面。底座凹口125具有凹陷结构,并对应一电性接点265(将在以下内容详述)。底座开口121与底座凹口125独立。即,底座开口121与底座凹口125不相通。
接下来,除了图3至图6之外,请一并参考图7以及图8,以了解活动部M。图7是框架130的立体图。图8是承载座140的立体图。沿着主轴MA观察时,机构第一侧1001与机构第三侧1003分别位于活动部M的两侧,且机构第二侧1002与机构第四侧1004也分别位于活动部M的两侧。框架130以及承载座140位于固定部M的容纳空间中。框架130包括多个框架止动部131、多个框架连接部132、多个框架凹槽133、多个框架容纳部134。框架止动部131以及框架连接部132设置于框架130的顶面。框架止动部131以及框架连接部132可为突出。框架凹槽133形成于机构第二侧1002以及机构第四侧1004。框架容纳部134形成于框架130的内侧的四个角落,以容纳并保护磁性元件200。
承载座140设置于框架130的内部。承载座140通过第一弹性元件150以及第二弹性元件160连接框架130。承载座140为中空的,以承载光学元件10。承载座140包括多个承载座止动部141、多个承载座连接部142、多个承载座电性连接部143、多个承载座凹槽144。承载座止动部141以及承载座连接部142设置于承载座140的顶面。承载座止动部141以及承载座连接部142可为突出。承载座电性连接部143位于机构第二侧1002以及机构第四侧1004。承载座凹槽144位于机构第一侧1001以及机构第三侧1003。因为承载座电性连接部143以及承载座凹槽144位于光学元件驱动机构100的不同侧,可有效利用空间并达到小型化。
当驱动组件D驱动承载座140沿着平行于光轴O的方向朝向外壳110的顶壁111运动到极限范围时,框架止动部131以及承载座止动部141会先接触外壳110的顶壁111,而可防止框架130以及承载座140的其余部分撞击外壳110。框架130以及承载座140的底面也可具有类似的止动结构。因此,可提升光学元件驱动机构100整体的稳定性。
接下来,请参考图3、图4、图7、图8,以了解弹性组件E。第一弹性元件150设置于外壳110的顶壁111与框架130之间。第二弹性元件160设置于承载座140与第一电路组件C1之间。第一弹性元件150以及第二弹性元件160由弹性或具有延展性的材料制成,例如,金属。在本领域中,第一弹性元件150以及第二弹性元件160可能被称为“弹片”、“簧片”、“板簧片”等。
第一弹性元件150连接框架130的顶面以及承载座140的顶面,而第二弹性元件160连接框架130的底面以及承载座140的底面。例如,第一弹性元件150可设置于框架连接部132以及承载座连接部142。通过第一弹性元件150以及第二弹性元件160,在活动部M相对于固定部I移动时,可限制承载座140的移动范围。因此,可避免光学元件驱动机构100移动或受到外力冲击时,承载座140由于碰撞到外壳110或是底座120而造成承载座140以及在其内的光学元件10损坏。
第三弹性元件170的上端连接于弹性组件E的第一弹性元件150,而下端连接于固定部I的底座120的四个角落。如前所述,第一弹性元件150连接于活动部M的框架130以及活动部M的承载座140。因此,第三弹性元件170实质上是将活动部M的框架130连同承载座140一起“悬吊”于固定部I的外壳110与底座120之间,使得框架130以及承载座140与外壳110以及底座120皆相隔一距离。也就是说,框架130以及承载座140并未直接接触外壳110以及底座120。第一弹性元件150以及第三弹性元件170皆与驱动组件D电性连接。通过可挠曲的第三弹性元件170,活动部M的框架130连同其内的承载座140主要是相对于固定部I的外壳110以及底座120进行垂直光轴O的方向的二维运动。
接下来,请参考图3至图6,以了解驱动组件D。驱动组件D可驱动活动部M运动,包括移动或转动等。自动对焦线圈180为多边形,并围绕承载座140。自动对焦线圈180包括多个引线181。引线181从自动对焦线圈180接出后围绕承载座电性连接部143。通过在承载座电性连接部143上焊锡等方式,使得自动对焦线圈180可与其他元件(例如,第一弹性元件150)电性连接。例如,其中一侧的引线181可供电流流入自动对焦线圈180,而另外一侧的引线181可供电流流出自动对焦线圈180。光学防手震线圈190设置于第一电路组件C1中。具体地,光学防手震线圈190设置于第一电路元件230、第二电路元件240、第三电路元件250的至少其中一者中。磁性元件200设置于框架130的框架容纳部134中。磁性元件200的每一对磁极(一对N极、S极)沿着垂直主轴MA的方向排列。
当驱动组件D通电时,自动对焦线圈180与磁性元件200之间会产生平行于光轴O的方向的磁力,可驱动承载座140以及其内的光学元件10相对于固定部沿着平行于光轴O的方向运动,以对被拍摄物进行对焦,达到自动对焦(auto focus,AF)。当驱动组件D通电时,光学防手震线圈190与磁性元件200之间会产生垂直于光轴O的方向的磁力,可驱动框架130连同承载座140以及其内的光学元件10相对于固定部I沿着垂直于光轴O的方向运动,以弥补因为使用者的晃动或受到外力冲击使得成像相对于原位置产生偏移,造成图像或图像模糊的问题,而达到光学防手震(optical image stabilization,OIS)。
通过自动对焦以及光学防手震,可提升所拍摄的图像的品质。值得注意的是,磁性元件200同时对应自动对焦线圈180以及光学防手震线圈190。换句话说,对驱动组件D而言,仅需要一组磁性元件来达成自动对焦以及光学防手震。因为不需要两组磁性元件来分别对应自动对焦线圈180以及光学防手震线圈190,可达到小型化。
接下来,请参考图3至图6,以了解感测组件S。参考元件210设置于承载座凹槽144,并对应底座凹槽122。感测元件220对应参考元件210,并设置于第一电路元件230的底面。参考元件210可为一磁性元件。感测元件220可为霍尔(Hall)感测器、巨磁阻(Giant MagnetoResistance,GMR)感测器、穿隧磁阻(Tunneling Magneto Resistance,TMR)感测器等。感测元件220可感测参考元件210,以得到活动部M的位置。具体地,感测元件220可感测参考元件210的磁力线变化(包括但不限于磁力线密度以及磁力线方向)而得到承载座140的位置。通过感测组件S,可即时得知活动部M的位置。
在本实施例中,感测组件S包括二个参考元件210以及四个感测元件220,以感测承载座140相对于底座120沿着第一轴A1以及第二轴A2的运动以及承载座140的晃动、旋转等。不过,参考元件210以及感测元件220的数量以及位置可依照实际需求调整。
接下来,请参考图3以及图9至图12,以了解第二电路组件C2。在本实施例中,第二电路组件C2包括对外连接的端子,故第二电路组件C2也可视为一对外电路260。具体地,第一电路组件C1通过对外电路260电性连接一外部电路。通过对外电路260,可将电流通入光学元件驱动机构100。对外电路260可包括数个脚位,以供电流流入或流出。
对外电路260设置于第一电路组件C1的下方,且对外电路260面朝第一电路元件230的底面。对外电路260可通过模内成形(insert molding)的方式形成于底座120中。也就是说,对外电路260可与底座120一体成形,且对外电路260的至少部分埋藏且不显露于底座120。
对外电路260包括一对外电路开口261以及多个隆起部262。对外电路开口261用以使光线通过。沿着主轴MA观察时,对外电路开口261的范围大于底座开口121的范围。对外电路开口261与底座凹槽122相通。对外电路开口261与底座凹口125独立。即,对外电路开口261与底座凹口125不相通。隆起部262由底座凹口125突出。
第一电路组件C1与第二电路组件C2之间可包括电性接点265(仅在图12示意性地示出)。为了方便说明,在图12中,仅示出一个电性接点265,但可包括更多的电性接点265。电性接点265位于第一电路元件230的底面与对外电路260的顶面之间。电性接点265可包括一导电材料。导电材料可为任何可使元件彼此电性连接的材料,例如,金属,例如,锡。导电材料设置于底座凹口125中的隆起部262上,使得第一电路组件C1与第二电路组件C2通过电性接点265电性连接。
接下来,请参考图13至图19,以了解第一电路组件C1。图13以及图14是第一电路组件C1不同视角的立体图。图15是第一电路组件C1的俯视图。图16是第一电路组件C1的侧视图。图17以及图18是第一电路组件C1不同视角的部分放大图。图19是折叠前的第一电路组件C1的示意图。在本公开中,可通过折叠的方式来形成第一电路组件C1。在折叠处,第一电路组件C1包括一第一连接部270以及一第二连接部280。换句话说,可通过二次折叠来形成第一电路组件C1。
因为可通过折叠的方式来形成第一电路组件C1,所以不需要额外设置单独的电路板。因为不需要单独的电路板,也不需要在电路板上额外设置导电材料来使得电路板与其他元件电性连接。因此,可达成降低元件的数量、简化制造流程、节省成本等效果。
第一电路元件230、第二电路元件240、第三电路元件250具有板状结构,且第一电路元件230、第二电路元件240、第三电路元件250与主轴MA垂直。第二电路元件240以及第三电路元件250位于第一电路元件230的上方。沿着主轴MA观察时,第一电路元件230与第二电路元件240至少部分重叠。沿着主轴MA观察时,第一电路元件230与第三电路元件250至少部分重叠。沿着主轴MA观察时,第二电路元件240与第三电路元件250不重叠。沿着第二轴A2观察时,第二电路元件240与第三电路元件250至少部分重叠。即,第二电路元件240与第三电路元件250沿着第二轴A2排列。
第一电路元件230包括一第一侧边230S1(请参考图17)以及一第三侧边230S3(仅在图13中示意性地标示,具体位置可参考第一电路元件230的第一侧边230S1)。沿着主轴MA观察时,第一电路元件230的第一侧边230S1位于机构第一侧1001,而第一电路元件230的第三侧边230S3位于机构第三侧1003。
第二电路元件240包括一第二侧边240S2(请参考图17)。沿着主轴MA观察时,第二电路元件240的第二侧边240S2位于机构第一侧1001。第三电路元件250包括一第四侧边250S4(仅在图13中示意性地标示,具体位置可参考第二电路元件240的第二侧边240S2)。沿着主轴MA观察时,第三电路元件250的第四侧边250S4位于机构第三侧1003。
第一连接部270位于机构第一侧1001。具体地,第一连接部270由第一电路元件230的第一侧边230S1以及第二电路元件240的第二侧边240S2突出。第一连接部270连接第一电路元件230与第二电路元件240。第一电路元件230通过第一连接部270电性连接第二电路元件240。在附图中,第一连接部270的外表面为平坦的,使得第一连接部270具有板状结构。不过,第一连接部270可具有弯曲结构。
第二连接部280位于机构第三侧1003。具体地,第二连接部280由第一电路元件230的第三侧边230S3以及第三电路元件250的第四侧边250S4突出。第二连接部280连接第一电路元件230与第三电路元件250。第一电路元件230通过第二连接部280电性连接第三电路元件250。在附图中,第二连接部280的外表面为平坦的,使得第二连接部280具有板状结构。不过,第二连接部280可具有弯曲结构。
沿着主轴MA观察时,第二电路元件240与第三电路元件250之间形成有一第一间距2451以及一第二间距2452。第一间距2451位于机构第二侧1002。第二间距2452位于机构第四侧1004。沿着主轴MA观察时,第一间距2451的中心与第二间距2452的中心的一连线与第一轴A1不平行也不垂直。沿着第一轴A1观察时,第一间距2451与第二间距2452不重叠。沿着第二轴A2观察时,第一间距2451与第二间距2452不重叠。换句话说,在第一轴A1上,第一间距2451与第二间距2452不对齐。通过第一间距2451以及第二间距2452,可容许第二电路元件240以及第三电路元件250在生产、组装时的公差,且可便于辨识方向。因此,可进一步简化组装流程。
以下将主要地描述第一电路元件230、第二电路元件240、第一连接部270。不过,应理解的是,第三电路元件250以及第二连接部280亦可包括与第二电路元件240以及第一连接部270大致上相同的结构以及功能。
第一电路元件230包括多个第一突出部231。第一突出部231由第一电路元件230的第一侧边230S1突出。第一突出部231与第一连接部270之间具有一第一空隙232。换句话说,第一突出部231是相对第一空隙232突出的部分,而第一空隙232位于第一突出部231与第一连接部270之间。第二电路元件240包括多个第二突出部241。第二突出部241由第二电路元件240的第二侧边240S2突出。第二突出部241与第一连接部270之间具有一第二空隙242。换句话说,第二突出部241是相对第二空隙242突出的部分,而第二空隙242位于第二突出部241与第一连接部270之间。
沿着主轴MA观察时,第一突出部231与第二突出部241至少部分重叠。沿着主轴MA观察时,第一空隙232与第二空隙242至少部分重叠。因为第一连接部270的两侧分别有第一空隙232以及第二空隙242,可预留空间,以便于折叠。
因为第一连接部270是因为折叠而形成,所以第一电路元件230、第二电路元件240、第一连接部270一体成形。第一电路元件230不通过任何额外手段连接第一连接部270,例如,粘着、焊接等。第二电路元件240不通过任何额外手段连接第一连接部270,例如,粘着、焊接等。
为了方便说明,将第一电路元件230的底面定义为一第一表面230BS(请参考图14),并将第一电路元件230的顶面定义为第二表面230TS(请参考图17)。第一表面230BS相对于第二表面230TS。第一表面230BS面朝对外电路260。第二表面230TS面朝第二电路元件240。
第一电路元件230可进一步包括一第一线路233(请参考图14)、一第二线路234、一第三线路235、一基板236(请参考图16)。第一线路233、第二线路234、第三线路235的至少部分埋藏且不显露于第一电路元件230的基板236。即,基板236是第一电路元件230中包覆第一线路233、第二线路234、第三线路235的部分。
第一线路233用以电性连接感测元件220。具体地,感测元件220设置于第一电路元件230的第一表面230BS。例如,感测元件220可通过表面安装技术(Surface MountTechnology,SMT)等方式安装至第一电路元件230的第一表面230BS。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线路233的部分暴露于第一电路元件230的第一表面230BS,以利于感测元件220与第一线路233的电性连接。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感测元件220与第一线路233之间不需要施加粘着元件。
接下来,将描述驱动组件D的光学防手震线圈190如何设置于第一电路组件C1。为了方便说明,将光学防手震线圈190定义为包括一第一线圈191、一第二线圈192、一第三线圈193、一第四线圈194。第一线圈191设置于第二电路元件240。第二线圈192以及第四线圈194设置于第一电路元件230。第三线圈193设置于第三电路元件250。
第一线圈191电性连接第二线圈192以及第二线路234。第二线路234是第二线圈192接出的部分。沿着主轴MA观察时,第一线圈191与第二线路234不重叠。第三线圈193电性连接第四线圈194以及第三线路235。第三线路235是第四线圈194接出的部分。沿着主轴MA观察时,第三线圈193与第三线路235不重叠。
第一线圈191以及第二线圈192位于第一角落2001以及第二角落2002。第三线圈193以及第四线圈194位于第三角落2003以及第四角落2004。沿着主轴MA观察时,第一线圈191与第二线圈192至少部分重叠。沿着主轴MA观察时,第三线圈193与第四线圈194至少部分重叠。第一线圈191与第三线圈193电性独立。沿着主轴MA观察时,第一线圈191与第三线圈193不重叠。换句话说,第一线圈191以及第二线圈192可构成单独的光学防手震线圈190,第三线圈193以及第四线圈194可构成单独的光学防手震线圈190。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电路元件230的一厚度230T以及第二电路元件240的一厚度240T皆大于第一连接部270的一厚度270T以及第二连接部280的一厚度280T。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三电路元件250的一厚度250T与第二电路元件240的厚度240T相同。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电路元件230的厚度230T与第二电路元件240的厚度240T相同。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连接部270的厚度270T与第二连接部280的厚度280T相同。因为第一连接部270的厚度270T以及第二连接部280的厚度280T小于第一电路元件230的厚度230T以及第二电路元件240的厚度240T,可降低第一连接部270以及第二连接部280所占据的空间,以达到小型化。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电路组件C1还包括一基底(未示出)。基底具有板状结构。基底连续地延伸于第一电路元件230、第二电路元件240、第一连接部270之间。基底可由可挠曲的材料制成,故可同时存在于第一电路元件230、第二电路元件240、第一连接部270中,且可被折叠。在一些实施例中,基底为呈九十度转向的U字形。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电路元件230包括多个定位部238,第二电路元件240包括一定位部248,第三电路元件250包括一定位部258(请参考图13)。定位部238位于机构第二侧1002以及机构第四侧1004。定位部248位于机构第四侧1004。定位部258位于机构第二侧1002。具体地,位于机构第二侧1002的定位部238以及定位部258容纳底座120的第一定位元件123,而位于机构第四侧1004的定位部238以及定位部248容纳底座120的第二定位元件124。因为第一连接部270、第二连接部280以及定位部238、248、258位于光学元件驱动机构100的不同侧,可有效利用空间并达到小型化。
在一些实施例中,光学元件驱动机构100可包括一第一粘着元件310(仅在图16示意性地示出)。第一粘着元件310设置在第一电路元件230与第二电路元件240之间及/或第一电路元件230与第三电路元件250之间,使得第二电路元件240及/或第三电路元件250通过第一粘着元件310固定地连接第一电路元件230。第一粘着元件310直接接触第一电路元件230的顶面(第二表面230TS)、第二电路元件240、第一连接部270。因此,可加强第一电路元件230与第二电路元件240的连接及/或第一电路元件230与第三电路元件250的连接。
另外,为了加强外壳110与底座120的连接,光学元件驱动机构100可包括一第二粘着元件320(仅在图10示意性地示出)。第二粘着元件320设置在底座120的底面,使得外壳110通过第二粘着元件320固定地连接底座120。第二粘着元件320直接接触外壳110以及底座120。因此,可加强外壳110与底座120的连接。
应注意的是,第一粘着元件310以及第二粘着元件320可选用相同或不同的材料。第一粘着元件310以及第二粘着元件320可为粘接材料、导电材料或绝缘材料,例如:树脂材料、光学胶等。第一粘着元件310以及第二粘着元件320可粘着不同的元件,强化各元件之间的连接。此外,第一粘着元件310以及第二粘着元件320通常具有良好的弹性以及包覆力,施加第一粘着元件310以及第二粘着元件320至元件上可保护元件,并降低粉尘、水气等杂质进入元件的机率。若第一粘着元件310以及第二粘着元件320为绝缘材料时,可达到绝缘效果。通过第一粘着元件310以及第二粘着元件320的施加可强化第一电路组件C1以及外壳110与底座120之间的连接。因此,可提升光学元件驱动机构100的整体的结构强度。
在以下内容中,相同或类似的元件将以相同或类似的符号表示。接下来,请参考图20至图22。图20是一些其他实施例的折叠前的一第一电路组件C1’的示意图。图21是另外一些其他实施例的一第一电路组件C1”的示意图。图22是折叠前的图21的第一电路组件C1”的示意图。
在图20所示的实施例中,省略了第三电路元件250,第一电路组件C1’包括一第一电路元件230’、一第二电路元件240’、一第一连接部270’。多个光学防手震线圈190’设置于第二电路元件240’中。多个感测元件220’设置于第一电路元件230’的底面。在一些实施例中,光学防手震线圈190’仅设置于第二电路元件240’,而不设置于第一电路元件230’,但不限于此。
第一电路元件230’以及第二电路元件240’具有板状结构,且第一电路元件230’以及第二电路元件240’与主轴MA垂直。第二电路元件240’位于第一电路元件230’的上方。沿着主轴MA观察时,第一电路元件230’与第二电路元件240’至少部分重叠。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电路元件230’通过第一连接部270’连接第二电路元件240’。换句话说,仅需折叠一次即可形成第一电路组件C1’。
在图21以及图22所示的实施例中,也省略了第三电路元件250,类似于图20,第一电路组件C1”包括一第一电路元件230”、一第二电路元件240”、一第一连接部270”。多个光学防手震线圈190”设置于第二电路元件240”中。多个感测元件220”设置于第一电路元件230”的底面。主要的差异在于一对外电路260”(特别是用于对外连接的端子)设置于第一电路组件C1”,而不设置于底座120。除了在第一连接部270”处折叠之外,可在对外连接电路260”与第一电路元件230”的连接处折叠,使得对外连接电路260”相对第一电路元件230”下弯,使得对外电路260”与第一电路元件230”不平行。在一些实施例中,对外电路260”与第一电路元件230”垂直。
在本实施例中,对外电路260”具有板状结构。在一些实施例中,对外电路260”的一厚度260”T小于第二电路元件240”的一厚度240”T。在一些实施例中,对外电路260”的厚度260”T与第一电路元件230”的一厚度230”T相同。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电路元件230”的厚度230”T与第二电路元件240”的厚度240”T不同。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电路元件230”的厚度230”T小于第二电路元件240”的厚度240”T。
如前所述,第一电路组件C1可包括连续地延伸于第一电路元件230、
第二电路元件240、第一连接部270之间的基底。在对外电路260”设置于第一电路组件C1”的实施例中,基底可进一步延伸至对外电路260”。
应注意的是,可依照实际需求决定折叠的方式,并相应地改变第一电路组件C1、C1’、C1”的厚度、结构、形状等。
基于本公开,可通过折叠的方式形成包括线圈以及电路的电路组件。因为可通过折叠的方式来形成电路组件,所以不需要额外设置单独的电路板。因为不需要单独的电路板,也不需要在电路板上额外设置导电材料来使得电路板与其他元件电性连接。因此,可达成降低元件的数量、简化流程、节省成本等效果。另外,在电路组件上可形成有间距、空隙、定位部等特征,以容许在生产、组装时的公差、便于折叠、便于定位等。因此,可进一步简化流程。而且,可依照实际需求决定折叠的方式,并相应地改变电路组件的厚度、结构、形状等。此外,可视需求施加粘着元件来加强元件彼此之间的连接,以强化光学元件驱动机构的整体的结构强度。
前面概述数个实施例的特征,使得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可更好地理解本公开的各方面。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应理解的是,可轻易地使用本公开作为设计或修改其他工艺以及结构的基础,以实现在此介绍的实施例的相同目的或达到相同优点。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应理解的是,这样的等同配置并不背离本公开的精神以及范围,且在不背离本公开的精神以及范围的情况下,可对本公开进行各种改变、替换以及更改。此外,各实施例间特征只要不违背本公开的精神或与本公开的精神相冲突,均可任意混合搭配使用。
Claims (10)
1.一种光学元件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固定部,包括一容纳空间;
一活动部,用以连接包括一光轴的一光学元件,且该活动部可相对该固定部运动,其中该活动部位于该固定部的该容纳空间中;
一驱动组件,用以驱动该活动部相对该固定部运动;以及
一电路组件,用以电性连接该驱动组件;
其中该电路组件包括:
一第一电路元件,具有板状结构,且该第一电路元件与一主轴垂直;
一第二电路元件,具有板状结构,且该第二电路元件与该主轴垂直;以及
一第一连接部,连接该第一电路元件以及该第二电路元件;
其中该第一电路元件、该第二电路元件、该第一连接部一体成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元件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
该第一电路元件通过该第一连接部电性连接该第二电路元件;
其中沿着该主轴观察时,该第一电路元件与该第二电路元件至少部分重叠。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学元件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粘着元件,其中该第一电路元件通过该粘着元件固定地连接该第二电路元件,且该粘着元件直接接触该第一电路元件、该第二电路元件、该第一连接部;
其中该第一电路元件不通过任何额外手段连接该第一连接部;
其中该第二电路元件不通过任何额外手段连接该第一连接部;
其中该电路组件还包括一基底,具有板状结构,该基底连续地延伸于该第一电路元件、该第二电路元件、该第一连接部之间。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学元件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该光学元件驱动机构具有多边形结构,包括一机构第一侧、一机构第二侧、一机构第三侧、一机构第四侧,该机构第一侧相对于该机构第三侧,该机构第二侧相对于该机构第四侧;
其中该第一电路元件包括一第一侧边,该第二电路元件包括一第二侧边,沿着该主轴观察时,该第一电路元件的该第一侧边以及该第二电路元件的该第二侧边位于该机构第一侧;
其中该第一连接部由该第一电路元件的该第一侧边以及该第二电路元件的该第二侧边突出;
其中该第一电路元件还包括一第一突出部,该第一突出部由该第一电路元件的该第一侧边突出,且该第一突出部与该第一连接部之间具有一第一空隙;
其中该第二电路元件还包括一第二突出部,该第二突出部由该第二电路元件的该第二侧边突出,且该第二突出部与该第一连接部之间具有一第二空隙;
其中沿着该主轴观察时,该第一突出部与该第二突出部至少部分重叠;
其中沿着该主轴观察时,该第一空隙与该第二空隙至少部分重叠;
其中该第一电路元件的一厚度以及该第二电路元件的一厚度皆大于该第一连接部的一厚度。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学元件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感测组件,用以感测该活动部相对该固定部的运动,其中该感测组件包括:
一参考元件;以及
一感测元件,对应该参考元件;
其中该第一电路元件包括一第一表面、一第二表面、一第一线路、一基板,该第一表面相对于该第二表面,该第二表面面朝该第二电路元件,该第一线路至少部分埋藏且不显露于该基板;
其中该感测元件设置于该第一电路元件的该第一表面,且该感测元件电性连接该第一电路元件的该第一线路。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学元件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该电路组件还包括一对外电路,该对外电路电性连接该第一电路元件,该对外电路具有与该第一电路元件不平行的板状结构,该电路组件通过该对外电路电性连接一外部电路;
其中该对外电路的一厚度小于该第二电路元件的一厚度,该对外电路的该厚度与该第一电路元件的一厚度相同,该第一电路元件的该厚度与该第二电路元件的该厚度不同;
其中该电路组件还包括一基底,具有板状结构;
其中该基底连续地延伸于该第一电路元件、该第二电路元件、该第一连接部之间,并延伸至该对外电路;
其中该固定部包括一底座,该底座包括一底座开口以及一底座凹槽,该底座开口用以使一光线通过,该底座凹槽形成于该底座的表面,该底座凹槽具有凹陷结构,并对应该感测元件,其中该底座凹槽与该底座开口相通。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学元件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电路元件的厚度小于该第二电路元件的厚度。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学元件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电路元件还包括一第二线路,该驱动组件包括一第一线圈以及一第二线圈,该第一线圈设置于该第二电路元件,该第二线圈设置于该第一电路元件,该第一线圈电性连接该第二线圈以及该第二线路,其中沿着该主轴观察时,该第一线圈与该第二线路不重叠,其中沿着该主轴观察时,该第一线圈与该第二线圈至少部分重叠。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光学元件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该光学元件驱动机构具有多边形结构,包括一机构第一侧、一机构第二侧、一机构第三侧、一机构第四侧,该机构第一侧相对于该机构第三侧,该机构第二侧相对于该机构第四侧,该机构第一侧沿着垂直于该主轴的一第一轴延伸,该机构第二侧沿着垂直于该主轴的一第二轴延伸,其中该光学元件驱动机构包括一第一角落、一第二角落、一第三角落、一第四角落,该第一角落以及该第二角落的一连线平行于该第一轴,该第一角落与该第三角落的一连线平行于该第二轴;
其中沿着该主轴观察时,该机构第一侧与该机构第三侧分别位于该活动部的两侧;
其中该电路组件还包括:
一第三电路元件,具有板状结构,且该第三电路元件与该主轴垂直;以及
一第二连接部,连接该第一电路元件以及该第三电路元件;
其中该第三电路元件通过该第二连接部电性连接该第一电路元件;
其中沿着该主轴观察时,该第一电路元件与该第三电路元件至少部分重叠;
其中该第一电路元件还包括一第三侧边,该第三电路元件包括一第四侧边,沿着该主轴观察时,该第一电路元件的该第三侧边以及该第三电路元件的该第四侧边位于该机构第三侧;
其中该第二连接部由该第一电路元件的该第三侧边以及该第三电路元件的该第四侧边突出;
其中该第三电路元件的一厚度与该第二电路元件的一厚度相同,且该第一电路元件的一厚度与该第二电路元件的该厚度相同;
其中沿着该主轴观察时,该第二电路元件与第三电路元件不重叠;
其中沿着该第二轴观察时,该第二电路元件与该第三电路元件至少部分重叠;
其中该第一电路元件还包括一第三线路,该驱动组件还包括一第三线圈以及一第四线圈,该第三线圈设置于该第三电路元件,该第四线圈设置于该第一电路元件,该第三线圈电性连接该第四线圈以及该第三线路;
其中沿着该主轴观察时,该第三线圈与该第三线路不重叠;
其中沿着该主轴观察时,该第三线圈与该第四线圈至少部分重叠;
其中该第一线圈与该第三线圈电性独立;
其中沿着该主轴观察时,该第一线圈与该第三线圈不重叠;
其中沿着该主轴观察时,该第一线圈位于该第一角落以及该第二角落,且该第三线圈位于该第三角落以及该第四角落。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光学元件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该固定部还包括一底座,该底座包括一第一定位元件以及一第二定位元件,该第一定位元件以及该第二定位元件用以对应该电路组件;
其中沿着该主轴观察时,该第一定位元件位于该机构第二侧,且该第二定位元件位于该机构第四侧;
其中沿着该主轴观察时,该第一定位元件以及该第二定位元件沿着该第一轴排列;
其中沿着该主轴观察时,该第二电路元件与该第三电路元件之间形成有一第一间距,该第一间距位于该机构第二侧;
其中沿着该主轴观察时,该第二电路元件与该第三电路元件之间形成有一第二间距,该第二间距位于该机构第四侧;
其中沿着该主轴观察时,该第一间距的中心与该第二间距的中心的一连线与该第一轴不平行也不垂直;
其中沿着该第一轴观察时,该第一间距与该第二间距不重叠;
其中沿着该第二轴观察时,该第一间距与该第二间距不重叠;
其中该电路组件还包括一对外电路,该对外电路与该底座一体成形,且该对外电路至少部分埋藏且不显露于该底座,该电路组件通过该对外电路电性连接一外部电路;
其中该第一电路元件的该第一表面面朝该对外电路;
其中该电路组件还包括一电性接点,该电性接点位于该第一表面与该对外电路之间;
其中该底座还包括一底座凹槽以及一底座凹口,该底座凹槽形成于该底座的表面,该底座凹槽具有凹陷结构,并对应该感测元件,该底座凹口形成于该底座的表面,该底座凹口具有凹陷结构,并对应该电性接点;
其中该对外电路包括一对外电路开口,该对外电路开口用以使一光线通过,该对外电路开口与该底座凹槽相通,该对外电路开口与该底座凹口独立;
其中该对外电路还包括一隆起部,该隆起部由该底座凹口突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US202063108051P | 2020-10-30 | 2020-10-30 | |
US63/108,051 | 2020-10-30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7305632U true CN217305632U (zh) | 2022-08-26 |
Family
ID=81379910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2635946.3U Active CN217305632U (zh) | 2020-10-30 | 2021-10-29 | 光学元件驱动机构 |
CN202111271347.6A Pending CN114460712A (zh) | 2020-10-30 | 2021-10-29 | 光学元件驱动机构 |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11271347.6A Pending CN114460712A (zh) | 2020-10-30 | 2021-10-29 | 光学元件驱动机构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20220137320A1 (zh) |
CN (2) | CN217305632U (zh) |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016709B (zh) * | 2008-04-30 | 2014-04-09 | 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 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及摄影用光学装置 |
CN102971670B (zh) * | 2011-07-01 | 2015-11-25 |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摄像装置 |
JP5893363B2 (ja) * | 2011-11-28 | 2016-03-23 | 日本電産サンキョー株式会社 | 振れ補正機能付き光学ユニット |
CN113985565B (zh) * | 2018-05-11 | 2023-08-15 | 台湾东电化股份有限公司 | 光学元件驱动机构 |
-
2021
- 2021-10-29 US US17/514,455 patent/US20220137320A1/en active Pending
- 2021-10-29 CN CN202122635946.3U patent/CN217305632U/zh active Active
- 2021-10-29 CN CN202111271347.6A patent/CN114460712A/zh active Pending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4460712A (zh) | 2022-05-10 |
US20220137320A1 (en) | 2022-05-0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KR102694270B1 (ko) | 카메라 모듈 | |
CN109477999B (zh) | 透镜驱动装置以及包括该透镜驱动装置的相机模块和光学设备 | |
CN102073191B (zh) | 抖动校正模块、包括该模块的相机模块及其制造方法 | |
CN112369008B (zh) | 相机装置和光学仪器 | |
CN212009108U (zh) | 光学元件驱动机构 | |
KR102642007B1 (ko) | 카메라 장치 및 광학기기 | |
CN216013790U (zh) | 光学机构 | |
US11693213B2 (en) | Optical system | |
KR102642008B1 (ko) | 카메라 장치 및 광학기기 | |
CN115552877A (zh) | 相机装置 | |
US20240040253A1 (en) | Lens driving device, camera module, and optical device | |
CN215449772U (zh) | 光学系统 | |
CN215340557U (zh) | 光学系统 | |
US20220113456A1 (en) | Camera module | |
CN211741680U (zh) | 光学元件驱动机构 | |
CN217305632U (zh) | 光学元件驱动机构 | |
CN217156913U (zh) | 光学元件驱动机构 | |
KR102708071B1 (ko) | 렌즈 구동 장치 및 카메라 장치 | |
CN216595693U (zh) | 光学元件驱动机构 | |
CN215264252U (zh) | 光学元件驱动机构 | |
CN113574852B (zh) | 透镜驱动装置和相机模块 | |
US20230305362A1 (en) | Lens driving device, camera module, and optical device | |
JP2023541178A (ja) | カメラ装置及び光学機器 | |
CN115867859A (zh) | 透镜驱动装置、相机模块和光学装置 | |
CN113811814A (zh) | 透镜驱动装置以及包括该透镜驱动装置的相机模块和光学器件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