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302820U - 一种焚烧炉余热的回收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焚烧炉余热的回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302820U
CN217302820U CN202221141492.2U CN202221141492U CN217302820U CN 217302820 U CN217302820 U CN 217302820U CN 202221141492 U CN202221141492 U CN 202221141492U CN 217302820 U CN217302820 U CN 21730282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ll
waste gas
waste heat
pipe
was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141492.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涂德贵
黄文财
林凯杰
沈顺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an Minhua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jian Minhua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an Minhua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jian Minhua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141492.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30282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30282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30282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20/00Combustion technologies with mitigation potential
    • Y02E20/30Technologies for a more efficient combustion or heat usage

Landscapes

  • Incineration Of Wast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焚烧炉余热的回收装置,包括废气余热回收器和连接管,所述废气余热回收器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内部设置有废气通管,所述废气通管的两端均贯穿外壳的底部,所述外壳的中部设置有进气机构,所述外壳顶端的一侧和低端的一侧均固定连通有水管,所述外壳顶端的中部固定连通有出气管,焚烧炉产生的热废气通过废气过滤器通入废气通管的内部,沿若干U形管依次传导,在外壳的内部存留的时间相对较长,余热回收充分,废气通管先对外壳内部的水进行加热,水的比热容较大,温度升高较慢,提高余热的回收率;外部的空气通过连接管进入总管的内部并沿L形气管从外壳的底部排出,提高焚烧炉内部热量的稳定性。

Description

一种焚烧炉余热的回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余热回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焚烧炉余热的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焚烧炉按焚烧室分类可分为:单室焚烧炉、多室焚烧炉。而根据燃烧烟气和垃圾移动的方向的关系可将炉体分为顺流式、逆流式、交流式和二次流式。焚烧炉是常用于医疗及生活废品、动物无害化处理方面的一种无害化处理设备,焚烧炉在燃烧时其废气中带有较多的热量,直接排出不仅浪费能源,而且会使热量散入大气中,不利于环境保护,在排放废气时需要进行余热回收,现有的余热回收装置,通过利用废气对进气进行加热的方式回收余热,但是在使用时,废气与进气接触时间短,余热回收不够充分,而且空气吸收的热量有限,当对进气进行加热时,温度上升较快,导致其与废气的温差迅速减小,进而影响余热的回收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焚烧炉余热的回收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焚烧炉余热的回收装置,包括废气余热回收器和连接管,所述废气余热回收器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内部设置有废气通管,所述废气通管的两端均贯穿外壳的底部,所述外壳的中部设置有进气机构,所述外壳顶端的一侧和低端的一侧均固定连通有水管,所述外壳顶端的中部固定连通有出气管,所述外壳内壁的底部设置有滤气机构,所述连接管的一端与进气机构的低端固定连通,所述连接管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进气风机,所述废气通管的一端与废气过滤器的一端固定连通。
优选的,所述废气通管包括U形管,所述U形管有若干个,且若干个所述U形管绕外壳的轴线等距分布,若干所述U形管依次收尾相连通,其中两个相邻所述U形管的一端均贯穿外壳的底端,其中一个所述U形管的一端与废气过滤器的一端固定连通。
优选的,所述进气机构包括总管,所述总管设置在外壳的中部,所述总管的底端所述总管的顶端固定连接有L形气管,所述L形气管有若干个,且若干个所述L形气管绕总管的轴线等距分布,所述L形气管的底端固定连通有扩口罩。
优选的,所述扩口罩的底端固定连通有滤网。
优选的,所述滤气机构包括锥形罩,所述锥形罩的底部与外壳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锥形罩的表面开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通孔。
优选的,两个所述水管的中部均安装有电磁阀,所述外壳内壁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温度传感器。
优选的,所述外壳外壁的中部固定连接有控制器,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电磁阀和进气风机均通过控制器与外接电源电性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焚烧炉产生的热废气通过废气过滤器通入废气通管的内部,沿若干U形管依次传导,在外壳的内部存留的时间相对较长,余热回收充分,废气通管先对外壳内部的水进行加热,水的比热容较大,温度升高较慢,提高余热的回收率;外部的空气通过连接管进入总管的内部并沿L形气管从外壳的底部排出,空气透过外壳内部的水,充分与水接触吸收水中的热量,从而使进入燃烧炉内部的空气预热充分,提高焚烧炉内部热量的稳定性;锥形罩可以引导气泡,使气泡均匀散布在外壳的内部,并且通孔可以分隔气泡,使空气与水接触充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废气余热回收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废气余热回收器的正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外壳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废气余热回收器;11、外壳;12、废气通管;121、U形管;13、进气机构;131、总管;132、L形气管;133、扩口罩;134、滤网;14、水管;15、电磁阀;16、出气管;17、温度传感器;18、滤气机构;181、锥形罩;182、通孔;2、连接管;3、进气风机;4、废气过滤器;5、控制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请参阅图1-图4,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焚烧炉余热的回收装置,包括废气余热回收器1和连接管2,废气余热回收器1包括外壳11,外壳11的内部设置有废气通管12,废气通管12的两端均贯穿外壳11的底部,外壳11的中部设置有进气机构13,外壳11顶端的一侧和低端的一侧均固定连通有水管14,外壳11顶端的中部固定连通有出气管16,外壳11内壁的底部设置有滤气机构18,连接管2的一端与进气机构13的低端固定连通,连接管2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进气风机3,废气通管12的一端与废气过滤器4的一端固定连通。
优选的,废气通管12包括U形管121,U形管121有若干个,且若干个U形管121绕外壳11的轴线等距分布,若干U形管121依次收尾相连通,其中两个相邻U形管121的一端均贯穿外壳11的底端,其中一个U形管121的一端与废气过滤器4的一端固定连通,使用时焚烧炉产生的热废气通入废气通管12的内部,沿若干U形管121依次传导,在外壳11的内部存留的时间相对较长,对外壳11内部的水进行加热,使废气中的余热得到充分回收。
优选的,进气机构13包括总管131,总管131设置在外壳11的中部,总管131的底端总管13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L形气管132,L形气管132有若干个,且若干个L形气管132绕总管131的轴线等距分布,L形气管132的底端固定连通有扩口罩133,使用时外部的空气通过连接管2进入总管131的内部,总管131吸收外壳11内部水的热量,流入总管131内部的空气沿L形气管132在外壳11的底部排出,并透过外壳11内部的水,充分与水接触吸收水中的热量,从而对进入燃烧炉内部的空气进行充分预热,提高焚烧炉内部温度的稳定性。
优选的,扩口罩133的底端固定连通有滤网134,滤网134的使用可以使排出的空气形成较小的气泡,从而提高空气与水的接触面积。
优选的,滤气机构18包括锥形罩181,锥形罩181的底部与外壳11的内壁固定连接,锥形罩181的表面开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通孔182,锥形罩181可以引导气泡,使气泡均匀散布在外壳11的内部,并且通孔182可以进一步分隔气泡。
优选的,两个水管14的中部均安装有电磁阀15,外壳11内壁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温度传感器17,温度传感器17可以检测外壳11内部水的温度,当水的温度高于最大设定值时水管14和电磁阀15均打开,更换外壳11内部的水,避免外壳11内部的水温过高,导致外壳11内部的气压增大。
优选的,外壳11外壁的中部固定连接有控制器5,温度传感器17与控制器5电性连接,电磁阀15和进气风机3均通过控制器5与外接电源电性连接,控制器5控制电磁阀15和进气风机3进行工作。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本实用新型安装好过后,首先检查本实用新型的安装固定以及安全防护,然后就可以使用了,安装时将废气余热回收器1顶部水管14与外部水源进行连接,出气管16与焚烧炉的进气口进行连接,废气过滤器4的一端与焚烧炉的出气口进行连接,使用时向外壳11的内部通入适量的水,焚烧炉产生的热废气通过废气过滤器4通入废气通管12的内部,沿若干U形管121依次传导,在外壳11的内部存留的时间相对较长,对外壳11内部的水进行加热,使废气中的余热得到充分回收,进气风机3启动后,外部的空气通过连接管2进入总管131的内部,总管131吸收外壳11内部水的热量,流入总管131内部的空气沿L形气管132在外壳11的底部排出,并透过外壳11内部的水,充分与水接触吸收水中的热量,从而对进入燃烧炉内部的空气进行充分预热,滤网134的使用可以使排出的空气形成较小的气泡,从而提高空气与水的接触面积,锥形罩181可以引导气泡,使气泡均匀散布在外壳11的内部,并且通孔182可以进一步分隔气泡,外壳11内部的空气沿出气管16进入焚烧炉内部,温度传感器17可以检测外壳11内部水的温度,当水的温度高于最大设定值时控制器5控制水管14和电磁阀15均打开,更换外壳11内部的水,避免外壳11内部的水温过高,导致外壳11内部的气压增大,当外壳11内部的水低于设定值的最小值时,水管14和电磁阀15均关闭。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7)

1.一种焚烧炉余热的回收装置,包括废气余热回收器(1)和连接管(2),其特征在于:所述废气余热回收器(1)包括外壳(11),所述外壳(11)的内部设置有废气通管(12),所述废气通管(12)的两端均贯穿外壳(11)的底部,所述外壳(11)的中部设置有进气机构(13),所述外壳(11)顶端的一侧和低端的一侧均固定连通有水管(14),所述外壳(11)顶端的中部固定连通有出气管(16),所述外壳(11)内壁的底部设置有滤气机构(18),所述连接管(2)的一端与进气机构(13)的低端固定连通,所述连接管(2)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进气风机(3),所述废气通管(12)的一端与废气过滤器(4)的一端固定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焚烧炉余热的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废气通管(12)包括U形管(121),所述U形管(121)有若干个,且若干个所述U形管(121)绕外壳(11)的轴线等距分布,若干所述U形管(121)依次收尾相连通,其中两个相邻所述U形管(121)的一端均贯穿外壳(11)的底端,其中一个所述U形管(121)的一端与废气过滤器(4)的一端固定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焚烧炉余热的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机构(13)包括总管(131),所述总管(131)设置在外壳(11)的中部,所述总管(131)的底端所述总管(13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L形气管(132),所述L形气管(132)有若干个,且若干个所述L形气管(132)绕总管(131)的轴线等距分布,所述L形气管(132)的底端固定连通有扩口罩(13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焚烧炉余热的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扩口罩(133)的底端固定连通有滤网(13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焚烧炉余热的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滤气机构(18)包括锥形罩(181),所述锥形罩(181)的底部与外壳(11)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锥形罩(181)的表面开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通孔(18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焚烧炉余热的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水管(14)的中部均安装有电磁阀(15),所述外壳(11)内壁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温度传感器(17)。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焚烧炉余热的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1)外壁的中部固定连接有控制器(5),所述温度传感器(17)与控制器(5)电性连接,所述电磁阀(15)和进气风机(3)均通过控制器(5)与外接电源电性连接。
CN202221141492.2U 2022-05-12 2022-05-12 一种焚烧炉余热的回收装置 Active CN21730282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141492.2U CN217302820U (zh) 2022-05-12 2022-05-12 一种焚烧炉余热的回收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141492.2U CN217302820U (zh) 2022-05-12 2022-05-12 一种焚烧炉余热的回收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302820U true CN217302820U (zh) 2022-08-26

Family

ID=829165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141492.2U Active CN217302820U (zh) 2022-05-12 2022-05-12 一种焚烧炉余热的回收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30282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832568A (zh) 一种自预热废气焚烧炉
CN204100585U (zh) 冷凝换热器及具有其的强鼓式燃气热水器
CN105258335A (zh) 一种带有废气余热利用装置的锅炉
CN204554840U (zh) 一种工业废气燃烧装置
CN203190418U (zh) 一种新型垃圾热解焚烧设备
CN217302820U (zh) 一种焚烧炉余热的回收装置
CN211204066U (zh) 垃圾焚烧系统
CN218583171U (zh) 一种焚烧炉的密封冷却风供风系统
CN212777930U (zh) 一种商用供暖锅炉
CN209295431U (zh) 高温等离子热风炉
CN211119445U (zh) 一种生物质锅炉烟气处理装置
CN207778789U (zh) 一种小型余热保温式节能供热锅炉
CN215863315U (zh) 一种蒸汽发生器的三回程室温控制装置
CN205860475U (zh) 一种全自动水加热锅炉
CN204697889U (zh) 一种干冰膨胀烟丝工艺气体处理装置
CN211372444U (zh) 一种分子筛生产用废气净化处理装置
CN214307141U (zh) 一种尾气自动点火燃烧装置
CN216281576U (zh) 一种燃烧炉循环式保温结构
CN216384124U (zh) 一种具有循环加热功能的节能炉具
CN216282079U (zh) 一种燃气壁挂炉的烟气回收装置
CN211902814U (zh) 一种生物质蒸汽发生器
CN214501718U (zh) 反烧锅炉
CN214307132U (zh) 一种高净化率的锅炉废气处理装置
CN209295141U (zh) 无烟废弃物衍生性燃料蒸气产生炉
CN211399770U (zh) 一种便于加热的锅炉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