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302424U - 一种gnss接收机便携一体式安装架 - Google Patents

一种gnss接收机便携一体式安装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302424U
CN217302424U CN202220681738.9U CN202220681738U CN217302424U CN 217302424 U CN217302424 U CN 217302424U CN 202220681738 U CN202220681738 U CN 202220681738U CN 217302424 U CN217302424 U CN 21730242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screw
gnss receiver
base
suppor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681738.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友昆
丁仁军
张君华
寸寿才
胡伟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unming Institute Of Surveying And Mapping
Original Assignee
Kunming Institute Of Surveying And Mappin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unming Institute Of Surveying And Mapping filed Critical Kunming Institute Of Surveying And Mapping
Priority to CN202220681738.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30242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30242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30242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Connection Of Plat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GNSS接收机便携一体式安装架,包括支撑板,支撑板的右端设有支撑机构,支撑机构包括第一竖板、第一横板和第一按压板,支撑板上套设有滑套,滑套的上端设有底座,底座的上端可拆卸连接有GNSS接收机,滑套的下端连接有按压机构,按压机构包括第二竖板、第二横板、安装板、第一螺杆、把手和第二按压板。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通过转动第一螺杆,将第一按压板和第二按压板分别夹在女儿墙的内外两侧,具有安装方便和固定稳固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GNSS接收机便携一体式安装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GNSS测量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GNSS接收机便携一体式安装架。
背景技术
随着GNSS技术的飞速进步和应用普及,它在城市测量中的作用已越来越重要。当前,利用多基站网络RTK技术建立的连续运行参考站系统(简称CORS),已成为城市GNSS应用的发展热点之一。城市CORS作为重要的空间数据基础设施,为各类不同行业用户提供快速和实时定位、导航以及其他的服务。为有效监测城市CORS数据服务质量和运行状态,通过在市域范围内建设一定数量的差分监测站,来实时监测昆明CORS的运行状态。这些监测站主要由GNSS接收机、GNSS天线以及附属设施组成,结合监测站选址以及长期稳定安全运行的要求,监测站一般安装在楼顶的女儿墙,常规的操作方法是在女儿墙上钻打一定数量的膨胀螺丝孔,通过膨胀螺丝固定支架,再由支架来固定一体化观测墩,最终将GNSS天线安装在一体化观测墩上,这种方式不仅消耗大量的人力和时间,固定后的一体化观测墩还可能会出现晃动和不稳固的现象,影响监测站数据的质量和可靠性。
因此,需要设计一种免钻孔就可固定在女儿墙或挡墙等凸出部位用于安装GNSS接收机的装置,来节省人力和时间成本,而且还需具有很好的稳固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GNSS接收机便携一体式安装架,通过转动第一螺杆,将第一按压板和第二按压板分别夹在女儿墙的内外两侧,具有安装方便和固定稳固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GNSS接收机便携一体式安装架,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右端设有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包括第一竖板、第一横板和第一按压板,所述第一竖板的上端连接与所述支撑板的下端,所述第一横板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竖板的下端,所述第一横板水平设置与所述第一竖板靠近所述支撑板的一侧,所述第一按压板的上端连接于所述第一横板远离所述第一竖板的一端,所述第一按压板竖直设于所述第一横板的下端,所述支撑板上等间距竖直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支撑板上套设有滑套,所述滑套与支撑板滑动配合,所述滑套的下左右两端均开设有与所述第一通孔相匹配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可通过螺钉和螺母来固定,所述滑套的上端设有底座,所述底座的上端可拆卸连接有GNSS接收机,所述滑套的下端连接有按压机构,所述按压机构包括第二竖板、第二横板、安装板、第一螺杆、把手和第二按压板,所述第二竖板的上端连接于所述滑套的下端,所述第二横板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竖板的下端,所述第二横板水平设置与所述第二竖板靠近所述支撑机构的一侧,所述安装板的上端连接于所述第二横板靠近所述支撑机构的一端,所述安装板竖直设于所述第二横板的下端,所述安装板上开设有左右朝向的第一螺孔,所述第一螺杆插设于所述第一螺孔内,所述第一螺杆与第一螺孔螺纹配合,所述把手连接于所述第一螺杆远离所述支撑机构的一端,所述第二按压板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螺杆靠近所述支撑机构的一端,所述第一按压板和第二按压板相互平行且位置相互对应。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板右端的下侧设有连接套,所述第一竖板的上端插设于所述连接套内,所述连接套和第一竖板通过螺钉形成可拆卸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安装板的上端设有贯穿所述第二横板的第二螺孔,所述第二螺孔内设有第二螺杆,所述第二螺杆的上端设有第一连接头,所述第一连接头的上端转动连接有第三按压板,所述第三按压板的上端设有第三弹性防滑层。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按压板的上端设有贯穿所述第一横板的第三螺孔,所述第三螺孔内设有第三螺杆,所述第三螺杆的上端设有第二连接头,所述第二连接头的上端转动连接有第四按压板,所述第四按压板的上端设有第四弹性防滑层。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按压板靠近所述支撑板的一侧设有第一弹性防滑层,所述第二按压板靠近所述支撑机构的一侧设有第二弹性防滑层。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底座的上端可拆卸连接有激光对点基座,所述激光对点基座可调平,所述GNSS接收机可拆卸连接于所述激光对点基座的上端,所述底座上竖直开设有第三通孔,所述滑套上竖直开设有第四通孔,所述支撑板上开设有左右朝向且竖直贯穿的通槽,所述第三通孔和通槽可让所述激光对点基座所发射的激光通过。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板的左侧上端可拆卸安装有避雷针。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其一、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通过转动第一螺杆,将第一按压板和第二按压板分别夹在女儿墙的内外两侧,具有安装方便和固定稳固的效果。
其二、本实用新型中的第一横板和第二横板与支撑板之间分别形成一定空间的凹槽,以应对上方有向内外两侧突出结构的女儿墙;而在针对上方有向内外两侧突出结构的女儿墙时,可借助工具转动第一连接头和第二连接头,将第二螺杆和第三螺杆转出,让第三按压板和第四按压板均抵在突出结构的下端,增强稳定性。
其三、本实用新型中的滑套可调节在支撑板上的位置,以适应不同厚度的女儿墙,而且可以减少第一螺杆在固定时所需要转动的距离,固定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的局部剖面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滑套处的剖面图。
图中:1、支撑板;11、第一通孔;12、连接套;13、通槽;21、第一竖板;22、第一横板;23、第一按压板;24、第一弹性防滑层;3、滑套;31、第二通孔;32、第四通孔;4、底座;41、第三通孔;5、GNSS接收机;61、第二竖板;62、第二横板;63、安装板;631、第一螺孔;64、第一螺杆;65、把手;66、第二按压板;67、第二弹性防滑层;71、第二螺孔;72、第二螺杆;73、第一连接头;74、第三按压板;75、第三弹性防滑层;81、第三螺孔;82、第三螺杆;83、第二连接头;84、第四按压板;85、第四弹性防滑层;9、激光对点基座;10、避雷针。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前”、“后”、“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水平”、“竖直”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一种GNSS接收机便携一体式安装架,如图1至图3所示,包括支撑板1,支撑板1的右端设有支撑机构,支撑机构包括第一竖板21、第一横板22和第一按压板23,第一竖板21的上端连接与支撑板1的下端,第一横板22的一端连接于第一竖板21的下端,第一横板22水平设置与第一竖板21靠近支撑板1的一侧,第一按压板23的上端连接于第一横板22远离第一竖板21的一端,第一按压板23竖直设于第一横板22的下端,具体来说,第一竖板21、第一横板22和第一按压板23在本实施例中为一体制成,保证支撑机构的强度,当然,也可以是分段可拆卸连接而成,便于根据实际情况来调节,不影响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支撑板1上等间距竖直开设有第一通孔11,支撑板1上套设有滑套3,滑套3与支撑板1滑动配合,滑套3的下左右两端均开设有与第一通孔11相匹配的第二通孔31,第一通孔11和第二通孔31可通过螺钉和螺母来固定,滑套3的上端设有底座4,底座4的上端可拆卸连接有GNSS接收机5,滑套3的下端连接有按压机构,按压机构包括第二竖板61、第二横板62、安装板63、第一螺杆64、把手65和第二按压板66,第二竖板61的上端连接于滑套3的下端,第二横板62的一端连接于第二竖板61的下端,第二横板62水平设置与第二竖板61靠近支撑机构的一侧,安装板63的上端连接于第二横板62靠近支撑机构的一端,安装板63竖直设于第二横板62的下端,安装板63上开设有左右朝向的第一螺孔631,第一螺杆64插设于第一螺孔631内,第一螺杆64与第一螺孔631螺纹配合,把手65连接于第一螺杆64远离支撑机构的一端,第二按压板66转动连接于第一螺杆64靠近支撑机构的一端,第一按压板23和第二按压板66相互平行且位置相互对应,具体来说,第二竖板61、第二横板62和安装板63在本实施例中为一体制成,保证支撑机构的强度,当然,也可以是分段可拆卸连接而成,便于根据实际情况来调节,不影响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详细的,支撑板1用于支撑本装置上的支撑机构和按压机构,将支撑机构置于女儿墙的外侧,第一按压板23抵在女儿墙上,而按压机构置于女儿墙的内侧,再通过转动第一螺杆64,将第一按压板23按压在女儿墙上,通过第一按压板23和第二按压板66将本装置夹在女儿墙上,以此来形成固定,安装简单方便。第一横板22和第二横板62与支撑板1之间分别形成一定空间的凹槽,以应对上方有向内外两侧突出结构的女儿墙,扩大本装置的适用范围。滑套3可调节在支撑板1上的位置,以适应不同厚度的女儿墙,而且可以减少第一螺杆64在固定时所需要转动的距离,固定方便,而且本装置的重心会偏向女儿墙的内侧,防止本装置因固定不稳而掉到楼下,造成安全事故。
优选的,支撑板1右端的下侧设有连接套12,第一竖板21的上端插设于连接套12内,连接套12和第一竖板21通过螺钉形成可拆卸连接。具体来说,有一部分女儿墙的上端会设置围栏,可通过先放置,再连接的方法来应对,扩大本装置的适用范围。
优选的,安装板63的上端设有贯穿第二横板62的第二螺孔71,第二螺孔71内设有第二螺杆72,第二螺杆72的上端设有第一连接头73,第一连接头73的上端转动连接有第三按压板74,第三按压板74的上端设有第三弹性防滑层75。具体来说,针对上方有向内外两侧突出结构的女儿墙时,可借助工具转动第一连接头73,将第二螺杆72转出,让第三按压板74抵在突出结构的下端,增强稳定性。
优选的,第一按压板23的上端设有贯穿第一横板22的第三螺孔81,第三螺孔81内设有第三螺杆82,第三螺杆82的上端设有第二连接头83,第二连接头83的上端转动连接有第四按压板84,第四按压板84的上端设有第四弹性防滑层85。具体来说,针对上方有向内外两侧突出结构的女儿墙时,可借助工具转动第二连接头83,将第三螺杆82转出,让第四按压板84抵在突出结构的下端,增强稳定性。
优选的,第一按压板23靠近支撑板1的一侧设有第一弹性防滑层24,第二按压板66靠近支撑机构的一侧设有第二弹性防滑层67。具体来说,增强第一按压板23和第二按压板66与女儿墙之间的摩擦力,增强本装置的稳定性。
当然,第一弹性防滑层24、第二弹性防滑层67、第三弹性防滑层75和第四弹性防滑层85的制成材料是一样的,在本实施例中为橡胶,当然,也可以是由其他材料制成。
优选的,底座4的上端可拆卸连接有激光对点基座9,激光对点基座9可调平,GNSS接收机5可拆卸连接于激光对点基座9的上端,底座4上竖直开设有第三通孔41,滑套3上竖直开设有第四通孔32,支撑板1上开设有左右朝向且竖直贯穿的通槽13,第三通孔41、第四通孔32和通槽13可让激光对点基座9所发射的激光通过。具体来说,激光对点基座9为全站仪所使用到的基座,为现有技术,故不对其详细结构进行赘述;激光对点基座9可以调节GNSS接收机5的水平度,保证GNSS接收机5更好的工作,而激光对点基座9所发射的激光通过底座4、滑套3和支撑板1后可打在地面上,便于对中地面的标志,有利于将GNSS接收机5安装在上一次安装的位置。
优选的,支撑板1的左侧上端可拆卸安装有避雷针10。具体来说,避雷针10可以避雷,保证本装置更好的工作。
当然,在桥梁和挡墙等形变监测中,通常需要在形变监测部位上安装棱镜,采用高精度全站仪进行形变观测,但在监测过程中一些预埋的监测点位可能在施工过程中遭到破坏,在保证监测继续进行和避免重新钻孔安装棱镜杆导致监测对象受损的情况下,可将GNSS接收机5取下,再将棱镜安装在激光对点基座9或底座4上。而在进行城市测量时,往往需要采用单基站的模式进行RTK流动测量,为达到很好的定位效果和快速定位的要求,主站的架设通常需要架设在相对开阔、建筑物遮挡不严重的地方,而建筑物楼顶成为了架设主站的主要选择,但在楼顶架设主站会受到楼顶环境的限制,有时候需要将主站架设在女儿墙、挡墙等具有凸出结构的部位,这个时候就不能再采用测量用脚架、基座等来架设主站,可将GNSS接收机5取下,再将主站安装再激光对点基座9或底座4上。
使用方法:针对上方有围栏且上方有向内外两侧突出结构的女儿墙,需要先将支撑板1插入围栏的下方、女儿墙的上方,再把支撑机构连接在支撑板1上,滑套3套在支撑板1上,拉动支撑板1让支撑机构上的第一按压板23抵在女儿墙上,再滑动按压机构,让按压机构尽量贴近女儿墙,但不影响GNSS接收机5的安装,然后再将滑套3固定,转动把手65,将第二按压板66按压在女儿墙上,以此来形成固定。最后在通过工具或手动转动第一连接头73和第二连接头83,让第三按压板74按压在内侧的突出结构的下方,让第四按压板84按压在外侧的突出机构的下方,加强固定。具体的使用方法可根据具体的使用情况来调节。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Claims (7)

1.一种GNSS接收机便携一体式安装架,包括支撑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1)的右端设有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包括第一竖板(21)、第一横板(22)和第一按压板(23),所述第一竖板(21)的上端连接与所述支撑板(1)的下端,所述第一横板(22)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竖板(21)的下端,所述第一横板(22)水平设置与所述第一竖板(21)靠近所述支撑板(1)的一侧,所述第一按压板(23)的上端连接于所述第一横板(22)远离所述第一竖板(21)的一端,所述第一按压板(23)竖直设于所述第一横板(22)的下端,所述支撑板(1)上等间距竖直开设有第一通孔(11),所述支撑板(1)上套设有滑套(3),所述滑套(3)与支撑板(1)滑动配合,所述滑套(3)的下左右两端均开设有与所述第一通孔(11)相匹配的第二通孔(31),所述第一通孔(11)和第二通孔(31)可通过螺钉和螺母来固定,所述滑套(3)的上端设有底座(4),所述底座(4)的上端可拆卸连接有GNSS接收机(5),所述滑套(3)的下端连接有按压机构,所述按压机构包括第二竖板(61)、第二横板(62)、安装板(63)、第一螺杆(64)、把手(65)和第二按压板(66),所述第二竖板(61)的上端连接于所述滑套(3)的下端,所述第二横板(62)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竖板(61)的下端,所述第二横板(62)水平设置与所述第二竖板(61)靠近所述支撑机构的一侧,所述安装板(63)的上端连接于所述第二横板(62)靠近所述支撑机构的一端,所述安装板(63)竖直设于所述第二横板(62)的下端,所述安装板(63)上开设有左右朝向的第一螺孔(631),所述第一螺杆(64)插设于所述第一螺孔(631)内,所述第一螺杆(64)与第一螺孔(631)螺纹配合,所述把手(65)连接于所述第一螺杆(64)远离所述支撑机构的一端,所述第二按压板(66)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螺杆(64)靠近所述支撑机构的一端,所述第一按压板(23)和第二按压板(66)相互平行且位置相互对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GNSS接收机便携一体式安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1)右端的下侧设有连接套(12),所述第一竖板(21)的上端插设于所述连接套(12)内,所述连接套(12)和第一竖板(21)通过螺钉形成可拆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GNSS接收机便携一体式安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63)的上端设有贯穿所述第二横板(62)的第二螺孔(71),所述第二螺孔(71)内设有第二螺杆(72),所述第二螺杆(72)的上端设有第一连接头(73),所述第一连接头(73)的上端转动连接有第三按压板(74),所述第三按压板(74)的上端设有第三弹性防滑层(7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GNSS接收机便携一体式安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按压板(23)的上端设有贯穿所述第一横板(22)的第三螺孔(81),所述第三螺孔(81)内设有第三螺杆(82),所述第三螺杆(82)的上端设有第二连接头(83),所述第二连接头(83)的上端转动连接有第四按压板(84),所述第四按压板(84)的上端设有第四弹性防滑层(8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GNSS接收机便携一体式安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按压板(23)靠近所述支撑板(1)的一侧设有第一弹性防滑层(24),所述第二按压板(66)靠近所述支撑机构的一侧设有第二弹性防滑层(67)。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GNSS接收机便携一体式安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4)的上端可拆卸连接有激光对点基座(9),所述激光对点基座(9)可调平,所述GNSS接收机(5)可拆卸连接于所述激光对点基座(9)的上端,所述底座(4)上竖直开设有第三通孔(41),所述滑套(3)上竖直开设有第四通孔(32),所述支撑板(1)上开设有左右朝向且竖直贯穿的通槽(13),所述第三通孔(41)、和通槽(13)可让所述激光对点基座(9)所发射的激光通过。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GNSS接收机便携一体式安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1)的左侧上端可拆卸安装有避雷针(10)。
CN202220681738.9U 2022-03-26 2022-03-26 一种gnss接收机便携一体式安装架 Active CN21730242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681738.9U CN217302424U (zh) 2022-03-26 2022-03-26 一种gnss接收机便携一体式安装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681738.9U CN217302424U (zh) 2022-03-26 2022-03-26 一种gnss接收机便携一体式安装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302424U true CN217302424U (zh) 2022-08-26

Family

ID=829367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681738.9U Active CN217302424U (zh) 2022-03-26 2022-03-26 一种gnss接收机便携一体式安装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30242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598304B2 (en) Laser leveling system,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building construction
US20130145704A1 (en) Window installation assembly and method to install windows
CN217302424U (zh) 一种gnss接收机便携一体式安装架
CN111055061A (zh) 一种钢结构的焊接胎架
CN117027259A (zh) 节能石材幕墙绿色建筑装配系统及施工方法
CN214947909U (zh) 一种建筑工程造价测绘装置
KR100340788B1 (ko) 레이저를 이용한 수직/수평 표시장치
CN201133827Y (zh) 测量仪器支座
CN107796399A (zh) 一种室内定位系统的固定装置
CN207180699U (zh) 一种室内定位系统的固定装置
CN115199053B (zh) 窗口错位排布的幕墙骨架安装工法
JP4136743B2 (ja) レベル取付台
CN219389278U (zh) 一种基于工程测绘的可矫正激光测绘装置
CN212298225U (zh) 高层框架钢结构用测量仪器固定支架
CN217084259U (zh) 一种路面检测钻芯机用的自动定位装置
CN218580719U (zh) 一种适用于phc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的高度测量装置
CN217105499U (zh) 一种加装电梯钢结构廊道固定可调节装置
CN219759954U (zh) 一种测地型gnss天线与视觉双摄像头连接装置
CN114934673B (zh) 一种木结构体系玻璃幕墙施工方法
CN214498270U (zh) 应用于高精度地坪施工的轨道支撑工具及轨道施工装置
CN216344845U (zh) 一种地下工程便携安装连接用无线设备支架
CN214222639U (zh) 一种林业测绘仪固定支架
CN214839955U (zh) 用于隧道施工的tbm测量托架
CN218323846U (zh) 一种免切割脚手架连接件
CN214893270U (zh) 一种建筑工程造价现场测绘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