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301238U - 一种铰链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铰链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301238U
CN217301238U CN202220444252.3U CN202220444252U CN217301238U CN 217301238 U CN217301238 U CN 217301238U CN 202220444252 U CN202220444252 U CN 202220444252U CN 217301238 U CN217301238 U CN 21730123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iction plate
shaft
friction
flat
hinge mechanis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444252.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建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Dingshun Auto Par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Dingshun Auto Par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Dingshun Auto Par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Dingshun Auto Par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444252.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30123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30123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30123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ivots And Pivotal Connectio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铰链机构,包括:第一连接部件,第二连接部件,第一摩擦片,所述第一摩擦片与所述第一连接部件连接,所述第一摩擦片具有第一摩擦表面,所述第一摩擦表面设置有向下凹陷的凹槽;第二摩擦片,所述第二摩擦片与所述第二连接部件连接,所述第二摩擦片相对于所述第一摩擦片转动设置以使得所述第二摩擦片能够相对于第一摩擦片转动到达第一位置以及第二位置,所述第二摩擦片具有第二摩擦表面,所述第二摩擦表面设置有与所述凹槽对应的凸起,第二摩擦片处于第一位置的状态下,凸起位于所述凹槽中,所述第二摩擦片处于第二位置的状态下,凸起与第一摩擦表面紧密接触。本实用新型可以提升汽车内饰中活动不见的操作和使用便利性。

Description

一种铰链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连接结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铰链机构。
背景技术
汽车内饰系统是汽车车身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内饰系统的设计工作量占到车造型设计工作量的60%以上,远超过汽车外形,是车身最重要的部分之一,在汽车内饰的安装过程中需要用到较多的连接结构,尤其涉及到铰链结构,其中如汽车的中央扶手等,现有的汽车其扶手的下方一般为储物空间,为了便于中央扶手自动打开,其铰接连接的部位需要两个连接部件之间配合较松以使得两个部件之间能够相对转动,然而由于自动打开的空间有限,而这种连接方式由于两个部件之间的连接较松,其在向上打开的过程中无法做到在任意位置的停止,其使得中央扶手的操作和使用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铰链机构,其可以提升汽车内饰中活动不见的操作和使用便利性。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铰链机构,包括:
第一连接部件,所述第一连接部件用于与第一个汽车部件连接;
第二连接部件,所述第二连接部件用于与第二个汽车部件连接;
第一摩擦片,所述第一摩擦片与所述第一连接部件连接,所述第一摩擦片具有第一摩擦表面,所述第一摩擦表面设置有向下凹陷的凹槽;
第二摩擦片,所述第二摩擦片与所述第二连接部件连接,所述第二摩擦片相对于所述第一摩擦片转动设置以使得所述第二摩擦片能够相对于第一摩擦片转动到达第一位置以及第二位置,所述第二摩擦片具有第二摩擦表面,所述第二摩擦表面设置有与所述凹槽对应的凸起,所述第二摩擦片处于第一位置的状态下,所述凸起位于所述凹槽中,所述第二摩擦片处于第二位置的状态下,所述凸起与所述第一摩擦表面紧密接触。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凹槽的尺寸大于所述凸起,所述第一摩擦表面与所述第二摩擦表面接触。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铰链机构还包括弹性部件,所述弹性部件弹性作用力于所述第一连接部件或所述第二连接部件上。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铰链机构还包括轴部件,所述弹性部件为扭簧,所述扭簧的力臂与所述第一连接部件连接,所述扭簧套设于所述轴部件上且所述扭簧相对于所述轴部件周向定位,所述第一连接部件转动安装于所述轴部件上以使得所述第一连接部件能够相对于所述轴部件转动,所述第一摩擦片转动安装于所述轴部件上,所述第二连接部件和所述第二摩擦片安装于所述轴部件上且所述第二连接部件和所述第二摩擦片相对于所述轴部件周向定位。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轴部件上设置有螺纹段以及限位部,所述铰链机构还包括压紧螺母,所述压紧螺母与所述螺纹段螺纹连接,所述第一摩擦片和所述第二摩擦片位于所述压紧螺母与所述限位部之间,所述压紧螺母压紧作用力于所述第二摩擦片上以使得所述第一摩擦表面与所述第二摩擦表面紧密接触。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第一连接部件上设置有第一连接臂,所述第一连接臂朝靠近所述轴部件方向延伸,所述第一连接臂位于所述第一摩擦片的一侧,所述第一连接臂上设置有第一缺口,所述第一摩擦片上设置有朝向所述第一连接臂的第一凸块,所述第一凸块位于所述第一缺口中,所述第二连接部件上设置有第二连接臂,所述第二连接臂朝靠近所述轴部件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二连接臂位于所述第二摩擦片的一侧,所述第二连接臂上设置有第二缺口,所述第二摩擦片上设置有朝向所述第二连接臂的第二凸块,所述第二凸块位于所述第二缺口中。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轴本体为扁轴,所述第二连接部件上以及所述第二摩擦片上设置有扁孔,所述扁孔的形状与所述扁轴的形状对应,所述扁轴穿设于所述扁孔中以使得所述第二连接部件和所述第二摩擦片相对于所述轴部件周向定位。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扁轴的两侧设置有圆弧表面,所述第一连接部件和所述第一摩擦片上设置有圆孔,所述扁轴本体穿设于所述圆孔中且所述圆孔与所述圆弧表面配合。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限位部与所述第一摩擦片之间设置有第一垫片,所述压紧螺母与所述第二摩擦片之间设置有第二垫片。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扭簧包括圆形段和异形段,所述圆形段的内侧的孔为圆形孔,所述异形段的内侧的孔为扁形孔,所述扁形孔与所述扁轴的形状对应,且所述扁轴穿设于所述扁形孔中以使得所述异形段相对于所述扁轴周向定位。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铰链机构,其包括第一连接部件、第二连接部件、第一摩擦片和第二摩擦片,该第一连接部件与第一汽车部件连接,该第一汽车部件可以位于汽车内饰部分的任意部件,其只需要可以与第一连接部件连接以实现第一连接部件的定位即可,该第二连接部件可以用于安装第二汽车部件,具体而言,该第二汽车部件可以是汽车的中央扶手等,第一摩擦片和第二摩擦片相对转动设置,因此第一摩擦片和第二摩擦片可以发生相对转动,第一摩擦片跟第一连接部件连接使得第一连接部件和第一摩擦片一体转动,第二摩擦片与第二连接部件连接使得第二连接部件能够跟第二摩擦片一起转动,安装于第二连接部件上的中央扶手等部件也可以跟随第二连接部件一体活动,另外,在第一摩擦表面上具有向下凹陷的凹槽,第二摩擦表面设置有与凹槽对应的凸起,在第一摩擦片可以相对于第二摩擦片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发生转动,第一摩擦片到达第一位置的时候,凸起进入到凹槽中,而第一摩擦片到达第二位置的时候,凸起与第一摩擦表面紧密接触,因此其在工作的时候,尤其是其从第一位置转动至第二位置的过程中,由于在第一位置的时候,凸起位于凹槽中,因此第一摩擦片和第二摩擦片之间存在的阻尼较小,而在凸起与第一摩擦表面紧密接触的过程中,由于第一摩擦片和第二摩擦片之间的阻尼较大,第二连接部件可以相对于第一连接部件在任意位置停留,可以防止第二连接部件在重力作用下发生自动复位,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铰链机构可以提升汽车内饰中扶手的操作和使用便利性。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铰链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连接部件和第二连接部件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连接部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二连接部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摩擦片和第二摩擦片的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6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摩擦片和第二摩擦片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7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摩擦片和第二摩擦片的相互配合的立体示意图;
图8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摩擦片和第二摩擦片的相互配合的立体示意图;
图9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扭簧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0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轴部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01、轴部件;102、弹性部件;103、第一摩擦片;104、第二摩擦片;105、压紧螺母;106、第二垫片;107、第一垫片;1011、限位部;1012、螺纹段;1013、轴本体;1014、圆弧表面;1021、异形段;1022、力臂;1023、圆形段;1031、第一摩擦表面;1032、凹槽;1033、第二圆孔;1034、第二圆孔;1035、第一凸块;1041、第二摩擦表面;1042、凸起;1043、第二扁孔;1044、第二倒角;1045、第二凸块;20、第一连接部件;201、第一连接臂;202、第一缺口;203、第一圆孔;30、第二连接部件;301、第二连接臂;302、第二缺口;303、第一扁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优点能够更加的明显和易懂,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见图1至图10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铰链机构,包括:
第一连接部件20,第一连接部件20用于与第一个汽车部件连接;
第二连接部件30,第二连接部件30用于与第二个汽车部件连接;
第一摩擦片103,第一摩擦片103与第一连接部件20连接,第一摩擦片103具有第一摩擦表面1031,第一摩擦表面1031设置有向下凹陷的凹槽1032;
第二摩擦片104,第二摩擦片104与第二连接部件30连接,第二摩擦片104相对于第一摩擦片103转动设置以使得第二摩擦片104能够相对于第一摩擦片103转动到达第一位置以及第二位置,第二摩擦片104具有第二摩擦表面1041,第二摩擦表面1041设置有与凹槽1032对应的凸起1042,第二摩擦片104处于第一位置的状态下,凸起1042位于凹槽1032中,第二摩擦片104处于第二位置的状态下,凸起1042与第一摩擦表面1031紧密接触。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铰链机构,其包括第一连接部件20、第二连接部件30、第一摩擦片103和第二摩擦片104,该第一连接部件20与第一汽车部件连接,该第一汽车部件可以位于汽车内饰部分的任意部件,其只需要可以与第一连接部件20连接以实现第一连接部件20的固定定位即可,该第二连接部件30可以用于安装第二汽车部件,具体而言,该第二汽车部件可以是汽车的中央扶手等,第一摩擦片103和第二摩擦片104相对转动设置,因此第一摩擦片103和第二摩擦片104可以发生相对转动,第一摩擦片103跟第一连接部件20连接使得第一连接部件20和第一摩擦片103一体转动,第二摩擦片104与第二连接部件30连接使得第二连接部件30能够跟第二摩擦片104一起转动,安装于第二连接部件30上的中央扶手等部件也可以跟随第二连接部件30一体活动,另外,在第一摩擦表面1031上具有向下凹陷的凹槽1032,第二摩擦表面1041设置有与凹槽1032对应的凸起1042,在第一摩擦片103可以相对于第二摩擦片104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发生转动,第一摩擦片103到达第一位置的时候,凸起1042进入到凹槽1032中,而第一摩擦片103到达第二位置的时候,凸起1042与第一摩擦表面1031紧密接触,因此其在工作的时候,尤其是其从第一位置转动至第二位置的过程中,由于在第一位置的时候,凸起1042位于凹槽1032中,因此第一摩擦片103和第二摩擦片104之间存在的阻尼较小,而在凸起1042与第一摩擦表面1031紧密接触的过程中,由于第一摩擦片103和第二摩擦片104之间的阻尼较大,第二连接部件30可以相对于第一连接部件20在任意位置停留,可以防止第二连接部件30在重力作用下发生自动复位,因此,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铰链机构可以提升汽车内饰各部件的操作和使用便利性,尤其是中央扶手部件操作和使用的便利性。
举例说明,在不使用的时候,中央汽车扶手处于锁止状态,在中央汽车扶手开启的时候,由于第二摩擦片104的凸起1042位于第一摩擦片103的凹槽1032中,第二连接部件30与第一连接部件20之间的阻尼较小,在外力(如弹性部件)作用下,第二连接部件30会向上转动一个设定角度之后停止,然后在通过手动或是其他的方式继续向上拉动第二连接部件30向上转动,由于此时凸起1042与第一摩擦表面1031紧密接触,在这个向上转动的过程中,第一连接部件20和第二连接部件30之间的阻尼较大,第二连接部件30可以在阻尼力的作用下相对于第一连接部件20在任意位置停留,在需要关闭中央汽车扶手的时候,则将第二连接部件30转动至设定角度的位置,然后进一步转动第二连接部件30直至锁止位置。
具体而言,本实施例中的第一连接部件20和第二连接部件30均为钣金件,另外,本实施例中的凸起1042与凹槽1032的形状、位置以及数量相互对应,本实施例中第一摩擦片103和第二摩擦片104均为圆形不见,另外,凸起1042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凸起1042以第二摩擦片104的中心位置呈对称分布,相对应的凹槽1032的数量也为两个,两个凹槽1032以第一摩擦片103的中心呈对称分布,还有,本实施例中的凸起1042以及凹槽1032均为扇形,并且凹槽1032和凸起1042分别设置于第一摩擦片103和第二摩擦片104靠近周边的位置。
在本实施例的进一步可实施方式中,凹槽1032的尺寸大于凸起1042,第一摩擦表面1031与第二摩擦表面1041接触。
本实施例中的凹槽1032的尺寸大于凸起1042,因此去可以便于凸起1042在凹槽1032中发生位移,另外,本实施例中的第一摩擦表面1031与第二摩擦表面1041,当然在该接触可以不是紧密接触,以便于第一摩擦片103和第二摩擦片104发生相对移动。
在本实施例的进一步可实施方式中,铰链机构还包括弹性部件102,弹性部件102弹性作用力于第一连接部件20或第二连接部件30上。
本实施例中通过弹性部件102弹性作用力于第二连接部件30以实现第二连接部件30的自动位移。
在本实施例的进一步可实施方式中,铰链机构还包括轴部件101,弹性部件102为扭簧,扭簧的力臂1022与第一连接部件20连接,扭簧套设于轴部件101上且扭簧相对于轴部件101周向定位,第一连接部件20转动安装于轴部件101上以使得第一连接部件20能够相对于轴部件101转动,第一摩擦片103转动安装于轴部件101上,第二连接部件30和第二摩擦片104安装于轴部件101上且第二连接部件30和第二摩擦片104相对于轴部件101周向定位。
本实施例中采用扭簧作为弹性部件102,并且将扭簧的力臂1022与第一连接部件20连接,而采用扭簧相对于轴部件101进行定位,因此本实施例中的铰链机构的结构简单,并且其在自动弹起的过程中工作稳定。
在本实施例的进一步可实施方式中,轴部件101上设置有螺纹段1012以及限位部1011,铰链机构还包括压紧螺母105,压紧螺母105与螺纹段1012螺纹连接,第一摩擦片103和第二摩擦片104位于压紧螺母105与限位部1011之间,压紧螺母105压紧作用力于第二垫片106,第二垫片106反作用力推向第二摩擦片104上以使得第一摩擦表面1031与第二摩擦表面1041紧密接触。
本实施例中的限位部1011为与轴部件101一体成型的挡片,本实施例中采用压紧螺母105将第一摩擦片103和第二摩擦片104之间压紧,其不仅可以便于安装,而且其整体结构更加紧凑而且简单,另外,其还可以使得整体结构更加稳定。
在本实施例的进一步可实施方式中,第一连接部件20上设置有第一连接臂201,第一连接臂201朝靠近轴部件101方向延伸,第一连接臂201位于第一摩擦片103的一侧,第一连接臂201上设置有第一缺口202,第一摩擦片103上设置有朝向第一连接臂201的第一凸块1035,第一凸块1035位于第一缺口202中,第二连接部件30上设置有第二连接臂301,第二连接臂301朝靠近轴部件101的方向延伸,第二连接臂301位于第二摩擦片104的一侧,第二连接臂301上设置有第二缺口302,第二摩擦片104上设置有朝向第二连接臂301的第二凸块1045,第二凸块1045位于第二缺口302中。
本实施例中通过将第一凸块1035与第一缺口202配合从而实现第一连接部件20与第一摩擦片103之间的一体转动,通过将第二凸块1045与第二缺口302配合从而实现第二连接部件30与第二摩擦片104一体转动,其使得第一连接部件20和第二连接部件30的安装更加方便,更加便于实现第一连接部件20和第二连接部件30之间的相对转动。
在本实施例的进一步可实施方式中,轴部件101包括轴本体1013,轴本体1013为扁轴,第二连接部件30上设置有第一扁孔303,第二摩擦片104上设置有第二扁孔1043,第一扁孔303以及第二扁孔1043的形状与扁轴的形状对应,扁轴穿设于第一扁孔303以及第二扁孔1043中以使得第二连接部件30和第二摩擦片104相对于轴部件101周向定位。
本实施例中通过扁轴和扁孔相互配合使得第二连接部件30以及第二摩擦片104能够和扁轴一体转动,其使得整体连接结构更加简单,而且更加便于安装和以及周向定位。
在本实施例的进一步可实施方式中,扁轴的两侧设置有圆弧表面1014,第一连接部件20和第一摩擦片103上分别设置有第一圆孔203和第二圆孔1033,扁轴本体1013穿设于第一圆孔203和第二圆孔1033中且第一圆孔203和第二圆孔1033与圆弧表面1014配合。
本实施例中通过第一圆孔203和第二圆孔1033与圆弧表面1014配合,其不仅可以便于实现扁轴能够相对于第一连接部件20和第一摩擦片103转动,而且其还可以方便第一连接部件20和第一摩擦片103的安装定位。
在本实施例的进一步可实施方式中,限位部1011与第一摩擦片103之间设置有第一垫片107,压紧螺母105与第二摩擦片104之间设置有第二垫片106。
在本实施例的进一步可实施方式中,扭簧包括圆形段1023和异形段1021,圆形段1023的内侧的孔为圆形孔,异形段1021的内侧的孔为扁形孔,扁形孔与扁轴的形状对应,且扁轴穿设于所述扁形孔中以使得异形段1021相对于扁轴周向定位。
本实施例中通过异形段1021与扁轴进行配合,其可以便于实现扭簧与扁轴的相对定位。
另外,本实施例中的第一摩擦表面1031和凹槽1032之间设置有第一倒角1034,第二摩擦表面1041与凸起1042之间设置有第二倒角1044,第一倒角1034和第二倒角1044的设置可以防止第一摩擦片103和第二摩擦片104在转动的过程中凸起1042卡死在凹槽1032中。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铰链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连接部件,所述第一连接部件用于与第一个汽车部件连接;
第二连接部件,所述第二连接部件用于与第二个汽车部件连接;
第一摩擦片,所述第一摩擦片与所述第一连接部件连接,所述第一摩擦片具有第一摩擦表面,所述第一摩擦表面设置有向下凹陷的凹槽;
第二摩擦片,所述第二摩擦片与所述第二连接部件连接,所述第二摩擦片相对于所述第一摩擦片转动设置以使得所述第二摩擦片能够相对于第一摩擦片转动到达第一位置以及第二位置,所述第二摩擦片具有第二摩擦表面,所述第二摩擦表面设置有与所述凹槽对应的凸起,所述第二摩擦片处于第一位置的状态下,所述凸起位于所述凹槽中,所述第二摩擦片处于第二位置的状态下,所述凸起与所述第一摩擦表面紧密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铰链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的尺寸大于所述凸起,所述第一摩擦表面与所述第二摩擦表面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铰链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铰链机构还包括弹性部件,所述弹性部件弹性作用力于所述第一连接部件或所述第二连接部件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铰链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铰链机构还包括轴部件,所述弹性部件为扭簧,所述扭簧的力臂与所述第一连接部件连接,所述扭簧套设于所述轴部件上且所述扭簧相对于所述轴部件周向定位,所述第一连接部件转动安装于所述轴部件上以使得所述第一连接部件能够相对于所述轴部件转动,所述第一摩擦片转动安装于所述轴部件上,所述第二连接部件和所述第二摩擦片安装于所述轴部件上且所述第二连接部件和所述第二摩擦片相对于所述轴部件周向定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铰链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轴部件上设置有螺纹段以及限位部,所述铰链机构还包括压紧螺母,所述压紧螺母与所述螺纹段螺纹连接,所述第一摩擦片和所述第二摩擦片位于所述压紧螺母与所述限位部之间,所述压紧螺母压紧作用力于所述第二摩擦片上以使得所述第一摩擦表面与所述第二摩擦表面紧密接触。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铰链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件上设置有第一连接臂,所述第一连接臂朝靠近所述轴部件方向延伸,所述第一连接臂位于所述第一摩擦片的一侧,所述第一连接臂上设置有第一缺口,所述第一摩擦片上设置有朝向所述第一连接臂的第一凸块,所述第一凸块位于所述第一缺口中,所述第二连接部件上设置有第二连接臂,所述第二连接臂朝靠近所述轴部件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二连接臂位于所述第二摩擦片的一侧,所述第二连接臂上设置有第二缺口,所述第二摩擦片上设置有朝向所述第二连接臂的第二凸块,所述第二凸块位于所述第二缺口中。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铰链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轴部件包括轴本体,所述轴本体为扁轴,所述第二连接部件上以及所述第二摩擦片上设置有扁孔,所述扁孔的形状与所述扁轴的形状对应,所述扁轴穿设于所述扁孔中以使得所述第二连接部件和所述第二摩擦片相对于所述轴部件周向定位。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铰链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扁轴的两侧设置有圆弧表面,所述第一连接部件和所述第一摩擦片上设置有圆孔,所述扁轴本体穿设于所述圆孔中且所述圆孔与所述圆弧表面配合。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铰链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部与所述第一摩擦片之间设置有第一垫片,所述压紧螺母与所述第二摩擦片之间设置有第二垫片。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铰链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扭簧包括圆形段和异形段,所述圆形段的内侧的孔为圆形孔,所述异形段的内侧的孔为扁形孔,所述扁形孔与所述扁轴的形状对应,且所述扁轴穿设于所述扁形孔中以使得所述异形段相对于所述扁轴周向定位。
CN202220444252.3U 2022-03-03 2022-03-03 一种铰链机构 Active CN21730123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444252.3U CN217301238U (zh) 2022-03-03 2022-03-03 一种铰链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444252.3U CN217301238U (zh) 2022-03-03 2022-03-03 一种铰链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301238U true CN217301238U (zh) 2022-08-26

Family

ID=829348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444252.3U Active CN217301238U (zh) 2022-03-03 2022-03-03 一种铰链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30123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080078062A1 (en) Swivel hinge for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US6295358B1 (en) Hinge device
CN217301238U (zh) 一种铰链机构
CN211500202U (zh) 车门、车门锁及控制机构
CN108767935B (zh) 一种锁扣结构及具有该锁扣结构的一种座充
CN217682790U (zh) 具有弹起功能的分级阻尼转轴机构
CN115596302A (zh) 车门联动铰链机构和车辆
JP2001032823A (ja) チルトヒンジ
JP2717340B2 (ja) アンテナの基礎
CN216184823U (zh) 一种翻转式储物盒
CN219912474U (zh) 一种旋转支臂及电子设备
CN219413239U (zh) 一种旋转机构
JPS60623Y2 (ja) パネル接続装置
CN221074982U (zh) 一种机械转轴自动锁定结构
CN220771546U (zh) 自锁装置及冰箱
CN219406310U (zh) 车辆的储物装置及车辆
CN214092707U (zh) 一种摩擦转轴及电子终端
CN216580972U (zh) 机臂翻转机构及无人机
CN219878034U (zh) 一种减少开盖后摆动的马桶圈
CN219281508U (zh) 一种集成于门饰板的车门内开拉手总成
CN217273187U (zh) 一种快锁安装装置
JPS636497Y2 (zh)
CN221102634U (zh) 插排固定架
KR200173301Y1 (ko) 힌지 장치
CN213359740U (zh) 电动尾门、摆臂装置及连接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