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263761U - 便于更换填充体之薄膜涂抹器 - Google Patents

便于更换填充体之薄膜涂抹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263761U
CN217263761U CN202122517320.2U CN202122517320U CN217263761U CN 217263761 U CN217263761 U CN 217263761U CN 202122517320 U CN202122517320 U CN 202122517320U CN 217263761 U CN217263761 U CN 21726376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nit
transmission shaft
rewinding
linkage unit
link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517320.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易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 Line Xiamen Industr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 Line Xiamen Industr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 Line Xiamen Industr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 Line Xiamen Industries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26376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26376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dhesive Tape Dispens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便于更换填充体之薄膜涂抹器,包括一用以供填充体安装之涂抹器本体,其包含藉由侧导槽及载板相对移动之一前壳体及一后壳体,以及能随该载板滑出的涂抹头、第一传动轴及第二传动轴等组件;另设有由一收放触动单元、一收放连动单元及一受动单元组成的收放机构。本实用新型让使用者在开启作更换时,该涂抹头能以前后移动收放的方式,完整的与薄膜带脱离,并避免更换时产生勾扯的问题,提升便利性。

Description

便于更换填充体之薄膜涂抹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文具领域,特别是一种便于更换填充体之薄膜涂抹器。
背景技术
薄膜涂抹器,即俗称的修正带或立可带,系一种普遍用于遮盖错误、提供复写校正的文具用品,市面上己知产品的种类繁多,诸如用罄后即可丢弃的抛弃式薄膜涂抹器,或是保留壳体、可更换带夹重复使用的可替换式薄膜涂抹器,而现今的产品多以可替换式为主,藉以因应环保减少废弃部分材料所占的比例。
而可更换式的薄膜涂抹器又可依内部齿轮组、涂抹头配设的位置,形成多种不同的款式,其中以齿轮组、涂抹头等组件配设在本体(即不随带夹更换保留的部分)的设计,可说是目前废弃材料最少量化的款式;此类的薄膜涂抹器,主要结构包含可相对滑移开启的前壳体与后壳体,以及组设于后壳体的机构部分(如齿轮组、涂抹头等),让使用者在更换时能让机构部分随后壳体滑出,取下旧填充体(即用罄的带夹)再装入新填充体,推回后壳体完成更换作业。
然而,目前此类型的薄膜涂抹器,更换过程多有不便,比如在取出旧填充体时,由于带体呈松散在外的状态,稍有不慎即会勾扯出旧填充体中大量的空带,造成抛弃时的困扰;又比如在装入新填充体时,现有产品的构造,安装时的难免会触动薄膜带,导致松紧程度变化,因此当推入后壳体后,薄膜带往往仍无法紧实地绕抵在涂抹头上(即松散在涂抹头外),也因此,使用者往往要多次的调整与安装,才能正常使用,且在多次调整安装的过程中,难免会发生不慎让涂抹膜沾黏周遭的问题;以上所述,均系当前产品使用时可能产生之困扰与问题,而有待进一步的改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便于更换填充体之薄膜涂抹器,其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的缺点,便于更换操作,每次更换操作时让薄膜带不会呈现纷乱松散的状态。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便于更换填充体之薄膜涂抹器,包括一用以供一填充体安装之涂抹器本体,其包含能相对开启与结合之一前壳体及一后壳体,该前壳体包含一前开口及一侧导槽,该后壳体包含一能于该侧导槽中相对滑移之载板,使该后壳体能相对于该前壳体在一结合位置与一开启位置间移动,以供在该开启位置时能更换该填充体;其中,该载板设有一能于该结合位置伸出该前开口之涂抹头、以及用以供该填充体安装连结之一第一传动轴及一第二传动轴,且该第一传动轴能通过一连动机构连动该第二传动轴;
其特征在于:
该涂抹头系设置于一能相对该载板前后移动之承接件上,且该承接件设有一受动单元;
该载板于该受动单元的一旁侧设有一收放连动单元,用以连动该受动单元使该承接件及该涂抹头相对于该载板在一放出位置及一收回位置间前后移动;
该前壳体设有一收放触动单元,用以供该收放连动单元随该后壳体移动时能接触并受该收放触动单元的带动;
当该后壳体从该结合位置朝该开启位置移动且该收放连动单元接触该收放触动单元时,该收放连动单元能受该收放触动单元带动并连动该受动单元,使该承接件及该涂抹头能相对于该载板朝该收回位置向后移动,让该涂抹头能与该填充体之薄膜带分离。
也即:
为了克服现有产品更换操作时的困扰,本实用新型主要改良之特征包含设在该涂抹器本体的一涂抹头收放机构及一回卷连动机构。
其中,该涂抹头收放机构主要包含一受动单元、一收放连动单元及一收放触动单元;该受动单元配设于一涂抹头组件中,用以在受到带动时能驱使该涂抹头在一放出位置及一收回位置间前后移动,具体的,该涂抹头组件包含该涂抹头及一承接件,该涂抹头设置于该承接件前端,而该受动单元设置于该承接件向后延伸之一延伸段上,且该涂抹头组件系能藉由该延伸段相对于该载板前后移动;该收放连动单元设置于该载板上,用以在受到带动时能连动该受动单元,具体的,该载板于周围适当位置设有至少一限位凸部及一内凹或镂空的限位槽,该限位凸部用以提供与限制该该延伸段相对于该载板移动的空间位置,而该限位槽用以容纳该受动单元,并限制该受动单元受动时只在该限位槽的范围内移动;该收放触动单元设置于该前壳体的适当位置,主要是在该收放连动单元随该后壳体相对该前壳体移动时能接触的位置,用以在移动与接触时,该收放连动单元能受该收放触动单元带动,进而连动至该受动单元。藉此,当该后壳体从该结合位置朝该开启位置移动且该收放连动单元与该收放触动单元接触时,该收放连动单元能受该收放触动单元带动并连动该受动单元,让该承接件及该涂抹头能相对于该载板朝该收回位置后移,使该涂抹头能以后缩的方式完整的与薄膜带分离,以减少在更换填充体时勾扯到薄膜带的问题。
而该回卷连动机构主要包含有一回卷连动单元及一回卷触动单元;该回卷连动单元系设置于该第一传动轴远离该填充体之一端,用以在受到带动时能连动该第一传动轴一并转动;该回卷触动单元系设置于该前壳体的适当位置,主要是在该回卷连动单元随该后壳体相对该前壳体移动时能接触的位置,用以在移动过程两者接触时,该回卷连动单元能受该回卷触动单元带动,进而连动该第一传动轴带动该填充体回卷松出的薄膜带。其中,当该后壳体从该结合位置朝该开启位置移动且该回卷连动单元与该回卷触动单元接触时,该回卷连动单元能受该回卷触动单元带动并连动该第一传动轴转动,使该第一传动轴能带动该填充体回卷松出的薄膜带,藉以确保每次开启时,薄膜带不会呈松散的状态,以利于使用者进行更换操作。
进一步的,于本实用新型之该涂抹器本体,还包含有诸如连动、离合、限制等机构的配置。其中,连动机构主要包含一供应齿盘、一回收齿盘及一连动齿盘;该供应齿盘系套设于该第一传动轴,并能与该第一传动轴连动;该回收齿盘系设置于该第二传动轴远离该填充体之一端,系能该第二传动轴一并转动;而该连动齿盘系设置于该载板,并齿合于该供应齿盘及该回收齿盘之间,用以提供两者间的连动。
离合机构系介于该第一传动轴与供应齿盘间,用以协调两者间的连动或释出多余的作用力;其中,该离合机构主要包含一容纳槽、一簧力件及一离合内盘;该容纳槽系凹设于该供应齿盘一侧面的中央区域;该簧力件系呈卷绕地设置于该容纳槽中,并能弹性抵靠该容纳槽侧壁;而该离合内盘系凸设于该第一传动轴,用以限制该簧力件于该容纳槽中,并凸设有至少一能连动该簧力件之定位凸部。
限制机构系配设在该供应齿盘及该填充体的相对应位置,用以限制该供应齿盘作单向转动;其中,该限制机构系包含凸设于该供应齿盘之至少一棘爪以及设置于该填充体相对应位置的一限制齿部。
依上述结构,该回卷连动单元系设置于该第一传动轴端部的棘齿盘,该回卷触动单元则系设置于该侧导槽一侧缘局部区域且具复数齿的棘齿段;且在该结合位置时,该回卷连动单元系位于该回卷触动单元的前方,而在该开启位置时,该回卷连动单元系位于该回卷触动单元的后方。
进一步地,该收放连动单元系设置于该载板的齿盘,该受动单元系齿合该收放连动单元一侧且具复数齿的齿段,而该收放触动单元系设置于该侧导槽一侧缘局部区域且具复数齿的齿段,且与该收放连动单元接触时系齿合在该收放连动单元相对于该受动单元的另一侧;又,当该涂抹头位于该放出位置时,该受动单元系抵顶在该限位槽前端,而该涂抹头位于该收回位置时,该受动单元系抵顶在该限位槽后端。
较佳者,当在该结合位置时,该回卷连动单元与该回卷触动单元间的距离系大于该收放连动单元与该收放触动单元间的距离,以供该后壳体相对于该前壳体从该结合位置朝该开启位置移动时,该收放连动单元系能先接触该收放触动单元并连动该涂抹头向后移动,而该回卷连动单元则能于该涂抹头后移时或后移至该收回位置之后,再接触并受该回卷触动单元带动,回卷该涂抹头分离后松出的薄膜带。
依上述结构,该填充体主要包含有一供应轴套及一回收轴套,该供应轴套用以套接该第一传动轴,并能于套接时与该第一传动轴连动,该回收轴套用以套接该第二传动轴,并能于套接时与该第二传动轴连动;又,该薄膜带系绕过该填充体前侧之一供带口,并以两端分别卷绕固定于该供应轴套及该回收轴套;进一步的,该供带口可设有供该薄膜带绕过之二延伸臂,而当该涂抹头(31)后移收回至该收回位置时,系位于该二延伸臂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在于:
本实用新型能藉由涂抹头前后移动收放的方式,能避免取下或安装填充体 (带夹)时勾扯出薄膜带或触动让薄膜带松散的问题,达到便于更换操作的效果;可再藉由换带开启时自动回卷的方式,让每次更换操作时让薄膜带不会呈现纷乱松散的状态,能更进一步增益更换操作时的便利性。
本实用新型藉由该回卷连动机构,亦能在安装完成推回结合时,适度的连动供应轴与回收轴同步卷动,并通过离合机构与齿盘间的变速比,也能确保装入之填充体前端的薄膜带拉紧的状态,让每次完成更换操作后,薄膜带都能确实地紧绕在涂抹头上,而不会有需多次调整、重复安装的困扰。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结合状态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开启状态的立体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分解示意图;
图3a为局部组件放大的分解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另一视角的部分组件分解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再一视角的部分组件分解示意图;
图6a为未安装填充体之涂抹器本体在结合位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b为图6a装有填充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继图6a开始往开启位置动作的结构示意图;
图8a为继图7再往开启位置动作的结构示意图;
图8b为图8a装有填充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9a为继图8a再往开启位置动作的结构示意图;
图9b为图9a装有填充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10a为继图9a动作至开启位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0b为图10a在开启位置取下填充体的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实施例。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详细的说明。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表述“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其间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表述“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其间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居中的元件。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上”、“下”、“内”、“外”、“底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请参考图1及图2,可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主要构成包括一涂抹器本体1及一填充体8,该涂抹器本体1包含有能相对开启与结合之一前壳体10及一后壳体20,并于内部形成有供该填充体8安装的空间,让用户能在结合位置时进行使用,并在开启位置时更换该填充体8。
该前壳体10系呈条状,内部呈镂空,前端开设一前开口11,并于一侧内壁设有一朝后方延伸的侧导槽13,以及在一侧壁设有一卡槽18;而该后壳体20设有一朝前方延伸与该侧导槽13对应的载板21,藉由该载板21能在该侧导槽13中滑移,让该后壳体20能相对于该前壳体10在一结合位置与一开启位置间前后移动。于本实施例中,该前壳体10系于该侧导槽13一侧缘的前、后适当位置分别设有一收放触动单元14及一回卷触动单元15,该收放触动单元14系由复数凸齿组成的齿段,而该回卷触动单元15系由复数凸起的棘齿组成的齿段;又,该后壳体20于对应该卡槽18的位置设有一卡扣27,用以提供在结合位置时,两者能相互卡合形成定位。
该后壳体20于该载板21的前段部分组设有一涂抹头组件30,往后分别再组设有一第二传动件60、一连动齿盘70、一第一传动件40及一供应齿盘50,该第一传动件40及该第二传动件60分别设有供填充体8安装结合的一第一传动轴41 及一第二传动轴61。
再如图3、图4、图5所示,该载板21由后往前分别设有一第一轴柱22、一第三轴柱24、一第二轴柱23及一第四轴柱25;其中,该第一轴柱22系供该第一传动件40安装与定位,该供应齿盘50套设于该第一传动轴41上,该第二轴柱23系供该该第二传动件60安装与定位,该第三轴柱24系供该连动齿盘70套接,并能通过该第二传动件60凸设之一定位盘63定位该连动齿盘70,该第四轴柱25则系供一收放连动单元28套接,并能通过该涂抹头组件30之一延伸段321定位该收放连动单元28。又,该载板21于该第一轴柱22及该第四轴柱25的周围分别形成内凹的一第一凹部220及一第二凹部250,用以容纳该第一传动件40端部之一回卷连动单元42及该收放连动单元28,该第一凹部220及该第二凹部250分别于至少一侧缘形成有凹缺口,用以于该载板21在该侧导槽13中滑移时,该收放连动单元28及该回卷连动单元42能分别与该收放触动单元14及该回卷触动单元15接触与连动。
该涂抹头组件30包含一涂抹头31及一承接件32,该涂抹头31设置于该承接件32前端,且能于该结合位置伸出该前开口11,而该承接件32向后延伸形成有该延伸段321。
于该载板21的前段,系于该第二凹部250附近设有一上限位凸部261及一下限位凸部262,用以于两者间形成供该延伸段321前后移动的限位空间;该载板 21另设有一平行该下限位凸部262的限位槽263,其系呈内凹或镂空,用以容纳该延伸段321凸设之一受动单元322;该限位槽263约于中央位置与该第二凹部 250连结,形成在该第二凹部250另一侧的凹缺口,用以供该收放连动单元28能与该受动单元322接触与连动。藉由分别设置在该前壳体10、该载板21及该涂抹头组件30上的该收放触动单元14、该收放连动单元28及该受动单元322,能构成在开启或结合时,带动该涂抹头31相对于该载板21在一放出位置与一收回位置间前后移动的涂抹头收放机构。
于本实施例中,该收放连动单元28系设置于该载板21的齿盘,该收放触动单元14系设置于该前壳体10侧导槽13的齿段,该受动单元322系设置于该涂抹头组件30的齿段,藉由彼此间的齿合连动,让该后壳体20相对于该壳体10前后移动时,能连动该涂抹头31前后移动。其中,该受动单元322系保持齿合连接于该收放连动单元28的一侧,而当该收放触动单元14与该收放连动单元28齿合时,系齿合在该收放连动单元28的另一侧。
于可行的实施例中,该涂抹头组件30可于该涂抹头31两旁侧适当的位置分别凸设有一侧凸块33,而该前壳体10则可于靠近该前开口11之内侧缘相对应位置分别设有一定位槽12,用以在该涂抹头31向前伸出该前开口11时,能辅助支撑与定位该涂抹头31。此外,该前壳体10另可在该前开口11配设有一用以遮盖该涂抹头31的套盖16,且该套盖16系能经由一略具弹性的套盖枢轴17连结于该前开口11外的一侧,以便使用时轻松翻起如图6a所示与盖回如图1所示。
该第一传动件40,系定位于该第一轴柱22上,能以该第一轴柱22为轴心转动,主要包括有该第一传动轴41、该回卷连动单元42及凸设于两者的一离合内盘43;该供应齿盘50系以一轴孔51套接于该第一传动轴41上,且彼此间经由离合机构连动。其中,离合机构包含配设在该供应齿盘50之一容纳槽52、一簧力件55及该离合内盘43,该容纳槽52凹设于该供应齿盘50一侧面的中央区域,该簧力件55系呈卷绕地设置于该容纳槽52中,并能弹性抵靠该容纳槽52侧壁,而该离合内盘43凸设于该第一传动轴41,用以限制该簧力件55于该容纳槽52中,并凸设有至少一能连动该簧力件55之定位凸部431。
于可行的实施例中,该簧力件55包含有内周部与外周部,该内周部系卷绕于内侧的部分,能绕过该第一传动轴41并被该定位凸部431所定位,当该簧力件 55或该第一传动轴41被带动时彼此能相互连动,而该外周部系卷绕在外侧的部分,能利用弹性张力抵靠在该容纳槽52侧壁,用以于该簧力件55或该供应齿盘 50被带动时彼此能相互连动,以及在未顺利连动时能通过该簧力件55外周部产生滑移,释放多余的作用力,自动调节彼此间离合与连动的效果。再者,该定位凸部431可再凸设有延伸凸部,而该容纳槽52可凹设供该定位凸部431或该延伸凸部伸入的槽道521,藉以在该第一传动轴41与该供应齿盘50相对转动时,该定位凸部431或该延伸凸部能保持在该槽道521移动,确实地与该簧力件55连动。
该第二传动件60,系定位于该第二轴柱23上,能以该第二轴柱23为轴心转动,主要包括有该第二传动轴61、一回收齿盘62及凸设于两者的该定位盘63。该连动齿盘70系套设于该第三轴柱24上,并受该定位盘63的限制定位在与该供应齿盘50、该回收齿盘62相同平面的位置,齿合于两者之间,用以提供两者间的连动;藉此,通过该供应齿盘50、该连动齿盘70及该回收齿盘62,构成作用在该第一传动轴41与该第二传动轴61之间的连动机构。
于本实施例中,填充体8具有由一上壳体801及一下壳体802组成之外壳,前端形成有供薄膜带90绕设的供带口83;该填充体8内部主要包含有供薄膜带90卷绕的一供应轴套85及一回收轴套86,而该薄膜带90系绕过该供带口83,并以两端系分别卷绕固定于该供应轴套85及该回收轴套86。其中,该供应轴套85及该回收轴套83分别设有内侧呈凹陷或凸起的轴孔851、861,该下壳体802开设有分别对应该二轴孔851、861之一第一安装孔81及一第二安装孔82,用以供安装结合时,该第一传动轴41与该第二传动轴61能分别穿过该第一安装孔81与一第二安装孔82并插接结合在该二轴孔851、861中,藉由该第一传动轴41及该第二传动轴61分别于旁侧凸设之至少一传动凸肋411、611,与该轴孔851、861卡合连动。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之该填充体8于该供带口83的位置设有二向前延伸之延伸臂831、832,用以供该薄膜带90能该二延伸臂831、832的外侧与前端绕过,而当该涂抹头31后移至该收回位置时,系能位于该二延伸臂831、832之中,藉以在更换填充体8时保持薄膜带90绕过的位置,以及减少与涂抹头31发生勾扯的问题。
于本实施例中,该回卷连动单元42系设置于该第一传动件40端部的棘齿盘,用以在受到带动时能与该第一传动轴41一并转动;而该回卷触动单元15系设置于该侧导槽13一侧缘局部区域的棘齿段,用以在该回卷连动单元42随该后壳体 20相对该前壳体10移动时,能接触并受该回卷触动单元15带动,进而连动该第一传动轴41带动该填充体8回卷松出的薄膜带90。藉由分别设置在该前壳体10及该该载板21上的该回卷触动单元15及该回卷连动单元42,能构成在开启或结合时,带动该填充体8回卷松出薄膜带90的回卷连动机构。
进一步地,该供应齿盘50与该填充体8分别于相互接近的一侧设有至少一呈凸起的棘爪53及一呈环状的限制齿部84,形成用以限制该供应齿盘50作单向转动的限制机构。其中,当该填充体8安装于该涂抹器本体1时,该供应齿盘50的棘爪53与该填充体8的限制齿部84接触,当棘爪53与限制齿部84呈顺向时,不会防止该供应齿盘50的转动,而当棘爪53与限制齿部84呈逆向时,禁止该供应齿盘50转动。
于实际使用时,如图6a及图6b所示,该涂抹器本体1系装设有该填充体8,该涂抹头31系位于前端的放出位置,用户翻开该套盖16后,即可利用该涂抹头 31压抵薄膜带90进行涂抹,涂抹移动时自然带动供应轴套85供应带卷顺时针转动,该供应轴套85连动该第一传动轴41顺时针转动,该第一传动轴41通过离合机构连动该供应齿盘50,此时棘爪53与限制齿部84呈顺向,故该供应齿盘50也顺时针转动,通过该供应齿盘50的转动,可再经依序连动该连动齿盘70、该回收齿盘62、该第二传动轴61至该回收轴套86,同步回收涂抹后的空薄膜带90。
于开启换带时,如图6a、图6b、图7、图8a、图8b、图9a、图9b、图10a、图10b所示,系操作该后壳体20相对于该前壳体10从结合位置如图6a及6b所示往后移动至开启位置如图10a及10b所示;当该后壳体20开始后移时,如图7所示,此时该收放触动单元14系先带动该收放连动单元28转动,同时该收放连动单元 28连动该受动单元322驱使该涂抹头31后移;当该后壳体20继续后移时,如图8a 及8b所示,此时该收放连动单元28随该载板21移动至该收放触动单元14的尾端,同时也连动该受动单元322抵顶至该限位槽263的末端,并让该涂抹头31后移至收回位置,并位于该二延伸臂831、832之中,完全与薄膜带90脱离;当该后壳体20再继续后移时,在该收放连动单元28与该收放触动单元14脱离后,该涂抹头31不再相对于载板21移动,而在当该回卷连动单元42与该回卷触动单元15接触时,即如图9a及9b所示,此时该回卷触动单元15带动该回卷连动单元42逆时针转动,该第一传动轴41也随该回卷连动单元42一并逆时针转动,连动该供应轴套85也逆时针转动,而该供应齿盘50由于受限制机构的限制棘爪53与限制齿部84呈逆向不转动,通过离合机构释放作用力,且该第二传动轴61与回收轴套86同样不转动,因此该供应轴套85逆时针转动可将松散的薄膜带90回卷,在该回卷连动单元42与该回卷触动单元15脱离时,供戴口83外的薄膜带90能呈回卷拉紧的状态如图10b所示;当该后壳体20再继续后移至该开启位置时,如图10a 所示,该收放连动单元28与该回卷触动单元15接触,由于受动单元322抵顶在该限位槽263的末端,无法让该收放连动单元28继续转动,因此彼此间形成阻挡,构成防止该载板21脱出该侧导槽13的机制,而在该开启位置时,用户即可轻松地取出与装入新的填充体8如图10b所示。
装入填充体8推回后壳体20的操作,即上述的反向过程,差别只在于当该回卷连动单元42与该回卷触动单元15接触时,系造成该回卷连动单元42与该第一传动轴41作顺时针转动,而此时由于棘爪53与限制齿部84呈顺向,因此供应齿盘50会依序连动该连动齿盘70、该回收齿盘62、该第二传动轴61及回收轴套86 转动,在该第一传动轴41连动该供应轴套85顺时针转放出薄膜带90时,该第二传动轴61也同步转动收卷薄膜带90,让薄膜带90仍保持拉紧的状态推回基于回收略大于供应的转速比,以及离合机构调节,待该涂抹头31前移放出后,该薄膜带90能以紧绷的状态绕射在该涂抹头31上,一次更换操作即可轻松完成,无须重复取出调整反复操作。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便于更换填充体之薄膜涂抹器,包括一用以供一填充体(8)安装之涂抹器本体(1),其包含能相对开启与结合之一前壳体(10)及一后壳体(20),该前壳体(10)包含一前开口(11)及一侧导槽(13),该后壳体(20)包含一能于该侧导槽(13)中相对滑移之载板(21),使该后壳体(20)能相对于该前壳体(10)在一结合位置与一开启位置间移动,以供在该开启位置时能更换该填充体(8);其中,该载板(21)设有一能于该结合位置伸出该前开口(11)之涂抹头(31)、以及用以供该填充体(8)安装连结之一第一传动轴(41)及一第二传动轴(61),且该第一传动轴(41)能通过一连动机构连动该第二传动轴(61);
其特征在于:
该涂抹头(31)系设置于一能相对该载板(21)前后移动之承接件(32)上,且该承接件(32)设有一受动单元(322);
该载板(21)于该受动单元(322)的一旁侧设有一收放连动单元(28),用以连动该受动单元(322)使该承接件(32)及该涂抹头(31)相对于该载板(21)在一放出位置及一收回位置间前后移动;
该前壳体(10)设有一收放触动单元(14),用以供该收放连动单元(28)随该后壳体(20)移动时能接触并受该收放触动单元(14)的带动;
当该后壳体(20)从该结合位置朝该开启位置移动且该收放连动单元(28)接触该收放触动单元(14)时,该收放连动单元(28)能受该收放触动单元(14)带动并连动该受动单元(322),使该承接件(32)及该涂抹头(31)能相对于该载板(21)朝该收回位置向后移动,让该涂抹头(31)能与该填充体(8)之薄膜带(90)分离。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之便于更换填充体之薄膜涂抹器,其特征在于:
其中该涂抹头(31)系设置于该承接件(32)前端,该承接件(32)包含一向后延伸之延伸段(321)及设置于该延伸段(321)之该受动单元(322),而该载板(21)设有至少一限位凸部(261/262)及一限位槽(263),该限位凸部(261/262)用以限制该延伸段(321)相对于该载板(21)前后移动,该限位槽(263)用以容置该受动单元(322)。
3.如权利要求2所述之便于更换填充体之薄膜涂抹器,其特征在于:
其中该收放连动单元(28)系设置于该载板(21)的齿盘,该受动单元(322)系齿合该收放连动单元(28)一侧的齿段,而该收放触动单元(14)系设置于该侧导槽(13)一侧缘局部区域且位于该收放连动单元(28)相对于该受动单元(322)另一侧的齿段;其中,当该涂抹头(31)位于该放出位置时,该受动单元(322)系抵顶在该限位槽(263)前端,而该涂抹头(31)位于该收回位置时,该受动单元(322)系抵顶在该限位槽(263)后端。
4.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之便于更换填充体之薄膜涂抹器,其特征在于:
其中该涂抹器本体(1)还包含一回卷连动机构,其包含:
一设置于该第一传动轴(41)远离该填充体(8)之一端的回卷连动单元(42),用以连动该第一传动轴一并转动;
一设置于该前壳体(10)之回卷触动单元(15),用以供该回卷连动单元(42)随该后壳体(20)移动时能接触并受该回卷触动单元(15)的带动;
其中,当该后壳体(20)从该结合位置朝该开启位置移动且该回卷连动单元(42)接触该回卷触动单元(15)时,该回卷连动单元(42)能受该回卷触动单元(15)带动并连动该第一传动轴(41)转动,使该第一传动轴(41)能带动该填充体(8)回卷松出的薄膜带(90)。
5.如权利要求4所述之便于更换填充体之薄膜涂抹器,其特征在于:
其中该回卷连动单元(42)系设置于该第一传动轴(41)端部的齿盘,而该回卷触动单元(15)系设置于该侧导槽(13)一侧缘局部区域的齿段;且当在该结合位置时,该回卷连动单元(42)系位于该回卷触动单元(15)的前方,而当在该开启位置时,该回卷连动单元(42)系位于该回卷触动单元(15)的后方。
6.如权利要求5所述之便于更换填充体之薄膜涂抹器,其特征在于:
其中,在该结合位置时,该回卷连动单元(42)与该回卷触动单元(15)间的距离系大于该收放连动单元(28)与该收放触动单元(14)间的距离,以供该后壳体(20)相对于该前壳体(10)从该结合位置朝该开启位置移动时,该收放连动单元(28)系能先接触该收放触动单元(14)并连动该涂抹头(31)向后移动,而该回卷连动单元(42)则能于该涂抹头(31)后移时或后移至该收回位置之后,再接触并受该回卷触动单元(15)带动,回卷该涂抹头(31)分离后松出的薄膜带(90)。
7.如权利要求4所述之便于更换填充体之薄膜涂抹器,其特征在于:
其中该连动机构包含:
一供应齿盘(50),系套设于该第一传动轴(41),并能与该第一传动轴(41)连动;
一回收齿盘(62),系设置于该第二传动轴(61)远离该填充体(8)之一端,用以连动该第二传动轴(61)一并转动;以及
一连动齿盘(70),系设置于该供应齿盘(50)及该回收齿盘(62)之间,且分别与该供应齿盘(50)及该回收齿盘(62)齿合。
8.如权利要求7所述之便于更换填充体之薄膜涂抹器,其特征在于:
其中该第一传动轴(41)系通过一离合机构与该供应齿盘(50)连动,且该离合机构包含:
一容纳槽(52),系凹设于该供应齿盘(50)一侧面的中央区域;
一簧力件(55),系呈卷绕地设置于该容纳槽(52)中,并能弹性抵靠该容纳槽(52)侧壁;
以及一离合内盘(43),系凸设于该第一传动轴(41),用以限制该簧力件(55)于该容纳槽(52)中,并凸设有至少一能连动该簧力件(55)之定位凸部(431)。
9.如权利要求8所述之便于更换填充体之薄膜涂抹器,其特征在于:
其中该容纳槽(52)系凹设于该供应齿盘(50)远离该填充体(8)之一侧,而该供应齿盘(50)另于靠近该填充体(8)之一侧连接有一用以限制该供应齿盘(50)单向转动之限制机构,且该限制机构系包含至少一凸设于该供应齿盘(50)之棘爪(53)及一设置于该填充体(8)对应该棘爪(53)位置之限制齿部(84)。
10.如权利要求4所述之便于更换填充体之薄膜涂抹器,其特征在于:
其中该填充体(8)包含一供应轴套(85)及一回收轴套(86),该供应轴套(85)用以套接该第一传动轴(41),并能于套接时与该第一传动轴(41)连动,该回收轴套(86)用以套接该第二传动轴(61),并能于套接时与该第二传动轴(61)连动;又,该薄膜带(90)系绕过该填充体(8)前侧之一供带口(83),并以两端分别卷绕固定于该供应轴套(85)及该回收轴套(86)。
CN202122517320.2U 2021-09-06 2021-10-09 便于更换填充体之薄膜涂抹器 Active CN217263761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278256 2021-09-06
CN2021222782567 2021-09-06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263761U true CN217263761U (zh) 2022-08-23

Family

ID=828529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517320.2U Active CN217263761U (zh) 2021-09-06 2021-10-09 便于更换填充体之薄膜涂抹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26376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0873544B1 (ko) 도포막 전사구 및 도포막 전사테이프의 교환방법
US7540225B2 (en) Double-faced adhesive tape dispenser
EP1982844B1 (en) Coating transfer tool
US8074695B2 (en) Adhesive transfer device
EP1721852B1 (en) Pushbutton controlled correction tape assembly
JP4638314B2 (ja) 転写テープ式修正具
US6422284B1 (en) Material transfer device
WO2005105637A1 (en) Adhesive tape dispenser
WO2010038604A1 (ja) 転写具
US7204287B2 (en) Transfer devices
CN217263761U (zh) 便于更换填充体之薄膜涂抹器
CN216993704U (zh) 换带开启时能自动回卷之薄膜涂抹器
JP3520138B2 (ja) 塗布膜転写具及び塗布膜転写具における転写テープ詰替方法
CN113942869A (zh) 便于更换填充体之薄膜涂抹器
CN113942334A (zh) 换带开启时能自动回卷之薄膜涂抹器
FR2926489A1 (fr) Outil de transfert de film de revetement
JP6192201B2 (ja) 塗膜転写具
TWI788984B (zh) 便於更換填充帶之薄膜塗抹器改良
TWI798134B (zh) 便於更換填充帶之薄膜塗抹器改良
JP7330496B2 (ja) 塗膜転写具
CN219295083U (zh) 伸缩式薄膜涂抹器
CN115674937A (zh) 伸缩式薄膜涂抹器
KR20160076177A (ko) 스탬핑 전용 테이프 디스펜서
CN116619935A (zh) 具有辅助压固装置的薄膜涂抹器
EP1688380B1 (en) Transfer device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