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262145U - 集装箱门及集装箱 - Google Patents

集装箱门及集装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262145U
CN217262145U CN202121270097.XU CN202121270097U CN217262145U CN 217262145 U CN217262145 U CN 217262145U CN 202121270097 U CN202121270097 U CN 202121270097U CN 217262145 U CN217262145 U CN 21726214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oor
rod
container
door panel
door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270097.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志强
麦嘉聪
刘海斌
黄绍旭
纪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Fuwa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Fuwa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Fuwa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Fuwa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270097.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26214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26214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26214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ressure Vessels And Lid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集装箱门及集装箱,集装箱门包括第一门板、第二门板、门锁、推杆、撑杆组件;推杆的一端抵顶于门锁上、另一端伸入到第一门板的内表面形成一操作端,操作端在被按压时带动推杆朝向门锁运动以触发门锁;撑杆组件包括支撑杆、拨杆、螺杆、螺母、以及两个连杆;支撑杆以及拨杆的一端均铰接在螺杆上,螺母以螺纹配合的方式套设在螺杆上,其中一个连杆的两端分别铰接于支撑杆和螺母上,另一个连杆的两端分别铰接于拨杆和螺母上;支撑杆的另一端形成一支撑于第二门板内表面的支撑端,拨杆的另一端形成一顶压第一门板内表面的拨动端。本实用新型能够在集装箱内部轻松的将第一门板推开,提高了逃生的成功率。

Description

集装箱门及集装箱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物流运输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集装箱门及集装箱。
背景技术
集装箱是物流运输的重要工具,其一般由底架、两个侧板、顶板、前端框、箱门围成一个封闭的载货空间,在箱门上安装锁具,用来锁定箱门,防止载货空间内的货物丢失。为了防止因误操作造成的安全事故,现有的一些集装箱还具备逃生功能,当操作人员被锁在集装箱内部后,可以在集装箱内部将门锁打开,从而打开箱门逃生,其具体是通过触发箱体内部的推杆,将锁具打开,在箱门内侧将箱门向外推动,以打开箱门。然而,一般为了保证集装箱具有较佳的密封性,尤其是对密封性要求较高的冷藏集装箱,门板周缘的胶条被门板和门框夹紧,在箱体内部开门时,需要较大的开门力度,存在难以推开箱门的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一是提出一种集装箱门,其能够在内部轻松开启,提高集装箱逃生的成功率。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二是提出一种集装箱。
为实现上述目的一,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集装箱门,包括对开的第一门板和第二门板、用于锁定第一门板和第二门板的门锁、安装在第一门板上的推杆、以及撑杆组件;
推杆的一端抵顶于门锁上、另一端伸入到第一门板的内表面形成一操作端,操作端在被按压时带动推杆朝向门锁运动以触发门锁;
撑杆组件包括支撑杆、拨杆、螺杆、螺母、以及两个连杆;支撑杆以及拨杆的一端均铰接在螺杆上,螺母以螺纹配合的方式套设在螺杆上,其中一个连杆的两端分别铰接于支撑杆和螺母上,另一个连杆的两端分别铰接于拨杆和螺母上;支撑杆的另一端形成一支撑于第二门板内表面的支撑端,拨杆的另一端形成一顶压第一门板内表面的拨动端。
拨杆的拨动端铰接在第一门板上。
第一门板的内表面设置有用于收纳撑杆组件的收纳槽。
拨杆的拨动端设置有一顶压件,该顶压件用于在拨杆向着第一门板的内侧转动时将推杆向着第一门板的外侧顶推。
顶压件为固定在拨杆的拨动端上的压块。
第二门板的内表面设置一用于与支撑杆配合的销轴。
第二门板的内表面上设置有一凹槽,销轴设置在凹槽内。
门锁包括沿第一门板高度方向延伸的锁杆、连接在锁杆上的把手、锁块以及锁扣,锁杆位于第一门板的外表面并与第一门板枢转配合,把手固定在锁杆上,锁扣固定在把手上,锁块的中部枢接在第一门板上,推杆的一端抵顶在锁块的一端内侧,锁块的另一端设置有用于锁扣配合的锁钩。
为实现上述目的二,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集装箱,包括上述的集装箱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在集装箱内部逃生时,通过转动螺杆,使支撑杆和拨杆向着靠近彼此的方向摆动、或向着远离彼此的方向摆动,在拨杆摆动的过程中,其能够对第一门板施以较大的推力,从而能够在集装箱内部轻松的将第一门板推开,提高了逃生的成功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一种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另一种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2、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集装箱门,其包括第一门板10、第二门板20、门锁、推杆40、以及撑杆组件50,第一门板10和第二门板20对开设置于集装箱的后端部,当第一门板10和第二门板20在闭合后,第一门板10的自由端压设于第二门板20的外侧,门锁用于将第一板门10锁定在集装箱的门框上,如此,利用门锁将第一门板10和第二门板20锁定,推杆40安装在第一门板10上,具体的,推杆40沿第一门板10的厚度方向延伸,其穿接于第一门板10上预设的孔内,推杆40的外侧端伸出至第一门板10的外部并抵顶在门锁上、内侧端伸入到第一门板10的内表面的内侧并形成一操作端,当操作端被向着第一门板10外侧按压时,推杆40向外朝向门锁移动,从而使推杆40的外侧端能够顶推门锁以触发门锁,从而在第一门板10的内侧将门锁打开,继而使第一门板10和第二门板20能够在集装箱的内部被推动后打开。撑杆组件50包括支撑杆52、拨杆51、螺杆53、螺母54、连杆55以及连杆56,支撑杆52的一端以及拨杆51的一端均铰接在螺杆53上,螺母54以螺纹配合的方式套设在螺杆53上,连杆56的一端铰接在支撑杆52的中部、另一端铰接在螺母54上,连杆55的一端铰接在拨杆51的中部、另一端铰接在螺母54上;支撑杆52的另一端形成一支撑在第二门板20内表面的支撑端,拨杆51的另一端形成顶压第一门板10内表面的拨动端。
在使用时,在集装箱内部,按压推杆40,使推杆40触发门锁,将支撑杆52上的支撑端支撑在第二门板20上,将拨杆51上的拨动端支撑于第一门板10上,支撑杆52和拨杆51之间保持一定的夹角,转动螺杆53上的手柄531以带动螺杆53转动,螺母54沿螺杆53的延伸方向移动,利用连杆55以及连杆56将支撑杆52和拨杆51向着互相靠近彼此的方向拉动,拨动端随着拨杆51摆动,其对第一门板10施加一推力,将第一门板10向外顶推,以使第一门板10被顶开。
在优选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将拨杆51另一端形成的拨动端铰接在第一门板10的内表面上,这样,撑杆组件50与第一门板10连接在一起,可避免撑杆组件50丢失,同时,可以将撑杆组件50收纳于第一门板10的内表面上,避免较多的占用集装箱内部的空间;进一步的,可以是在第一门板10的内表面上设置一收纳槽11,通过转动螺杆53,使支撑杆52、拨杆51、连杆55以及连杆56收纳在一起,并可将收纳后的撑杆组件50整体置于收纳槽11中,使收纳后的撑杆组件50不会凸出于第一门板10的内表面,从而不会占用集装箱内部的空间。此外,为了方便在集装箱内部将第一门板10推开,本实用新型在拨杆51上设置一顶压件,在将撑杆组件50从如图2所示的收纳于第一门板10上的位置转动至如图1所示的状态的过程中,顶压件随着撑杆组件50向着集装箱内部摆动,顶压件顶推推杆40的操作端,从而将推杆40向着第一门板10的外侧顶推,从而触发门锁,也就是说,在需要从内部打开第一门板10时,无需单独按压推杆40的操作端,在撑杆组件50被取出的过程中,即可利用顶压件来顶推推杆40的操作端以触发门锁,从而提高了使用的便捷性,继而提升从集装箱内部逃生的成功率。本实用新型的顶压件可以是一固定在拨杆51的拨动端上的压块57,压块57的外周缘曲线使压块57形成一个类似凸轮的部件,从而在压块57随着拨杆51相对于第一门板10转动时,利用其外周缘来顶压推杆40,压块57的形状和构造并不限于此,其也可以是其他的部件或机构,例如一些换向机构,将拨杆51的转动转变为推杆40在第一门板10厚度方向上的运动。
此外,为了避免支撑杆52在支撑于第二门板20内表面时发生滑移,本实用新型在第二门板20的内表面设置有一销轴22,在使用时,将支撑杆52上的支撑端卡在销轴22上,利用销轴22对支撑杆52的支撑端进行限位。在第二门板20的内表面上还设置一凹槽21,销轴22设置在凹槽21内部,避免销轴22侵占集装箱内部空间。
图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集装箱门,其与上述实施例一的结构大致相同,不同之处在于,该实施例二在打开第一门板时,转动螺杆,将支撑杆和拨杆撑开,即支撑杆和拨杆向着远离彼此的方向摆动,在支撑杆的支撑端卡设于第二门板的情况下,拨杆上的拨动端将第一门板向外顶推。
参见图1所示,上述实施例一以及实施例二中的集装箱门中的门锁均包括锁杆33、把手31、锁块30、锁扣32,其中,锁杆33位于第一门板10的外侧并沿第一门板10的高度方向延伸,把手31连接在锁杆33上,锁杆33位于第一门板10的外侧并与第一门板10枢转配合,与现有集装箱的锁杆33相同的,锁杆33的两端还设置有与集装箱门框上的锁座配合的锁头,通过转动锁杆33,即可使锁头与锁座能够卡紧在一起,或使锁头与锁座分离,锁扣32固定拦截在把手31上,锁块30的中部枢接在第一门板10上,使锁块30形成一个杠杆结构,推杆40的外侧端抵顶在锁块30的一端内侧,锁块30的另一端设置有与锁扣32配合的锁钩,在第一门板10处于锁定状态时,欧快30上的锁钩扣合于锁扣32上,当在集装箱内部逃生时,推杆40向外移动,利用推杆40顶推锁块30的一端,使锁块30上的锁钩与锁扣32脱离,继而利用推杆40触发门锁。
本实用新型在集装箱内部逃生时,通过转动螺杆,使支撑杆和拨杆向着靠近彼此的方向摆动、或向着远离彼此的方向摆动,在拨杆摆动的过程中,其能够对第一门板施以较大的推力,从而能够在集装箱内部轻松的将第一门板推开,提高了逃生的成功率。
本实用新型的集装箱包括上述的集装箱门,集装箱的其他结构与现有技术的集装箱相同,在这里不做详细说明。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9)

1.集装箱门,其特征在于,包括对开的第一门板和第二门板、用于锁定第一门板和第二门板的门锁、安装在第一门板上的推杆、以及撑杆组件;
推杆的一端抵顶于门锁上、另一端伸入到第一门板的内表面形成一操作端,操作端在被按压时带动推杆朝向门锁运动以触发门锁;
撑杆组件包括支撑杆、拨杆、螺杆、螺母、以及两个连杆;支撑杆以及拨杆的一端均铰接在螺杆上,螺母以螺纹配合的方式套设在螺杆上,其中一个连杆的两端分别铰接于支撑杆和螺母上,另一个连杆的两端分别铰接于拨杆和螺母上;支撑杆的另一端形成一支撑于第二门板内表面的支撑端,拨杆的另一端形成一顶压第一门板内表面的拨动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装箱门,其特征在于,拨杆的拨动端铰接在第一门板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集装箱门,其特征在于,第一门板的内表面设置有用于收纳撑杆组件的收纳槽。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集装箱门,其特征在于,拨杆的拨动端设置有一顶压件,该顶压件用于在拨杆向着第一门板的内侧转动时将推杆向着第一门板的外侧顶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集装箱门,其特征在于,顶压件为固定在拨杆的拨动端上的压块。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装箱门,其特征在于,第二门板的内表面设置一用于与支撑杆配合的销轴。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集装箱门,其特征在于,第二门板的内表面上设置有一凹槽,销轴设置在凹槽内。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装箱门,其特征在于,门锁包括沿第一门板高度方向延伸的锁杆、连接在锁杆上的把手、锁块以及锁扣,锁杆位于第一门板的外表面并与第一门板枢转配合,把手固定在锁杆上,锁扣固定在把手上,锁块的中部枢接在第一门板上,推杆的一端抵顶在锁块的一端内侧,锁块的另一端设置有用于锁扣配合的锁钩。
9.集装箱,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集装箱门。
CN202121270097.XU 2021-06-08 2021-06-08 集装箱门及集装箱 Active CN21726214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270097.XU CN217262145U (zh) 2021-06-08 2021-06-08 集装箱门及集装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270097.XU CN217262145U (zh) 2021-06-08 2021-06-08 集装箱门及集装箱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262145U true CN217262145U (zh) 2022-08-23

Family

ID=828523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270097.XU Active CN217262145U (zh) 2021-06-08 2021-06-08 集装箱门及集装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26214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530437B (zh) 适用大型容器的锁定系统
US9863173B2 (en) Door locking assembly for a storage container
CA1325821C (en) Aligning and latching mechanism for a hinged door of a cargo container
US3695661A (en) Door control mechanism
US4997118A (en) Roof trunk
CN217262145U (zh) 集装箱门及集装箱
CN115447920A (zh) 集装箱门及集装箱
CN201100038Y (zh) 厢门锁紧机构及具有该锁紧机构的厢式车
CN110454003B (zh) 一种换向推拉锁体
US3582120A (en) Cargo door latching mechanism
CN202295926U (zh) 适用大型容器的锁定系统
CN109484271B (zh) 一种自卸车的后厢门锁紧装置
CN203428315U (zh) 散货集装箱卸货门的锁紧机构及散货集装箱
CN217028479U (zh) 一种货车后门锁紧机构
CN219654501U (zh) 一种防货厢门闭合的门锁
CN221096156U (zh) 自锁机构、包括自锁机构的箱门锁和箱体
CN220742823U (zh) 自卸车后门自动锁紧装置
CN213234571U (zh) 锁体
CN219492008U (zh) 一种用于汽车自吸尾门锁的手动脱离解锁结构
CN212830432U (zh) 一种硬开顶集装箱
CN211144066U (zh) 一种集装箱用锁杆阻转结构
CN219412277U (zh) 皮卡车货箱门平、侧两开系统
CN220077369U (zh) 一种集装箱箱门锁止装置、移动集装箱以及半挂车
CN217735169U (zh) 一种汽车自吸尾门锁
CN209582537U (zh) 一种集装箱用延伸式防盗扳手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