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261379U - 一种用于纤维丝筒的组合包装件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纤维丝筒的组合包装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261379U
CN217261379U CN202220045410.8U CN202220045410U CN217261379U CN 217261379 U CN217261379 U CN 217261379U CN 202220045410 U CN202220045410 U CN 202220045410U CN 217261379 U CN217261379 U CN 21726137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ber
tray
strip
plates
pack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045410.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小君
鲁明
徐延生
唐晓光
毕科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lin Chemical Fiber Group Co ltd
Jilin Guoxing Carbon Fib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lin Chemical Fiber Group Co ltd
Jilin Guoxing Carbon Fib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lin Chemical Fiber Group Co ltd, Jilin Guoxing Carbon Fib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lin Chemical Fiber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045410.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26137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26137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26137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00Technologies for solid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50Reuse, recycling or recovery technologies
    • Y02W30/80Packaging reuse or recycling, e.g. of multilayer packaging

Landscapes

  • Packaging Of Annular Or Rod-Shaped Articles, Wearing Apparel, Cassett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纤维丝筒的组合包装件,包括:硬质托盘和两个支撑板,两个支撑板水平设置在硬质托盘上,两个支撑板间隔设置,各个支撑板在朝向彼此的侧面上设有多个凹部,用于与纤维丝筒的端部相配合。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用于纤维丝筒的组合包装件中设置硬质托盘,将支撑板设置在硬质托盘上,当纤维丝筒的端部套设在支撑板的凹部内时,硬质托盘在承受纤维丝筒很大重量的情况下也不易发生形变甚至损坏,既能够加大纤维丝筒的包装量,还能够延长组合包装件的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纤维丝筒的组合包装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产品包装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用于纤维丝筒的组合包装件。
背景技术
目前,纤维丝筒的包装箱一般采用箱体内设置井字形纸隔板和上下层纸隔板来固定纤维丝筒,或设置上下卡轴外径的纸隔板来固定纤维丝筒。这两种方式,在运输过程中,均会摩擦纤维轴的表面或端面,从而可损伤纤维丝筒的外观质量,甚至使纤维丝筒报废而无法使用;另外,由于纸质包装箱的材质较软,最高只能承受接近30个纤维丝筒的重量,大大降低了。
如申请号为201821778828.X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带有保护托架的碳纤维包装箱,包括箱体和置于箱体内的保护托架,其中保护托架包括上托架和下托架,通过使用高密轻质的泡沫材质制造的上托架和下托架来固定如纤维轴等筒状物体的内径的方式,解决运输过程中卷绕在诸如纤维轴等筒状物体表面上的纤维或类似物的表面摩擦问题,以避免碳纤维之间相互摩擦造成断裂甚至报废。但该专利采用的仍然是纸质的包装箱,因此只能承受较少的纤维丝筒的重量,从而导致了纤维产品的包装效率低下。
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实用新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较大包装量的纤维丝筒的组合包装件。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技术方案的基本构思是:
一种用于纤维丝筒的组合包装件,包括:
硬质托盘;
两个支撑板,水平设置在所述硬质托盘上,两个所述支撑板间隔设置,各个所述支撑板在朝向彼此的侧面上设有多个凹部,用于与纤维丝筒的端部相配合。
在上述方案中,在用于纤维丝筒的组合包装件中设置硬质托盘,将支撑板设置在硬质托盘上,当纤维丝筒的端部套设在支撑板的凹部内时,硬质托盘在承受纤维丝筒很大重量的情况下也不易发生形变甚至损坏,既能够加大纤维丝筒的包装量,还能够延长组合包装件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地,还包括,
一个或多个分隔板,水平设置在两个所述支撑板之间,所述分隔板上设有多个上下贯穿的通孔,与多个所述凹部一一对应设置。
在上述方案中,通过在两个支撑板之间设置分隔板,在分隔板上设有与凹部对应的通孔,因此可以在两个支撑板之间的区域内增设纤维丝筒的包装层,以进一步增加纤维丝筒的包装量。
进一步地,所述凹部为自所述支撑板的侧面起向所述支撑板内部形成的圆形凹陷结构。
在上述方案中,通过将凹部设置为圆形的凹陷结构,可以与纤维丝筒的端部相配合,使纤维丝筒的端部套设于通孔内,以保证纤维丝筒的包装可靠性。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板侧面上的多个所述圆形凹陷结构呈阵列排布,相邻两个所述圆形凹陷结构之间的距离与所述纤维丝筒的外径相匹配。
在上述方案中,通过将相邻两个所述圆形凹陷结构之间的距离设置成与纤维丝筒的外径相匹配,可以进一步增强纤维丝筒的保证可靠性。
进一步地,还包括,
封盖,覆盖在远离所述硬质托盘一侧的所述支撑板上。
进一步地,所述封盖包括第一盖体和第二盖体;
所述第一盖体覆盖在远离所述硬质托盘一侧的所述支撑板的表面,所述第二盖体自远离所述硬质托盘一侧所述支撑板的边沿起,向靠近所述硬质托盘的方向延伸设置。
在上述方案中,通过在远离硬质托盘一侧的支撑板上增设封盖,并使封盖的第二盖体向靠近硬质托盘的方向延伸设置,可以使装入的纤维丝筒和支撑板两者包装更加的紧密牢固。
进一步地,所述硬质托盘包括交叉设置的多个第一条形板和多个第二条形板,多个所述第一条形板和多个所述第二条形板均沿水平方向延伸。
进一步地,所述硬质托盘还包括多个竖梁,与所述第一条形板和/或所述第二条形板连接并位于所述第一条形板和/或所述第二条形板的下方。
在上述方案中,多个第一条形板和第二条形板交叉设置可以形成用于承载支撑板的承载面,并在第一条形板和/或第二条形板的下方增设多个竖梁,可以使承载面高于地面一定高度,使纤维丝筒不易受潮。
进一步地,所述硬质托盘为木质托盘或竹制托盘,所述支撑板和所述分隔板均为泡沫板。
在上述方案中,通过将硬质托盘设置为木质托盘或竹制托盘,支撑板和分隔板均设置为泡沫板,可以既保证组合包装件的的牢固性,又能减轻组合包装件的整体质量。
进一步地,所述纤维丝筒为碳纤维丝筒。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纤维丝筒的组合包装件,在用于纤维丝筒的组合包装件中设置硬质托盘,将支撑板设置在硬质托盘上,当纤维丝筒的端部套设在支撑板的凹部内时,硬质托盘在承受纤维丝筒很大重量的情况下也不易发生形变甚至损坏,既能够加大纤维丝筒的包装量,还能够延长组合包装件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纤维丝筒的组合包装件,通过在两个支撑板之间设置分隔板,在分隔板上设有与凹部对应的通孔,因此可以在两个支撑板之间的区域内增设纤维丝筒的包装层,以进一步增加纤维丝筒的包装量。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纤维丝筒的组合包装件,通过将凹部设置为圆形的凹陷结构,可以与纤维丝筒的端部相配合,使纤维丝筒的端部套设于通孔内,以保证纤维丝筒的包装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纤维丝筒的组合包装件,通过在远离硬质托盘一侧的支撑板上增设封盖,并使封盖的第二盖体向靠近硬质托盘的方向延伸设置,可以使装入的纤维丝筒和支撑板两者包装更加的紧密牢固。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纤维丝筒的组合包装件,多个第一条形板和第二条形板交叉设置可以形成用于承载支撑板的承载面,并在第一条形板和/或第二条形板的下方增设多个竖梁,可以使承载面高于地面一定高度,使纤维丝筒不易受潮。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纤维丝筒的组合包装件,通过将硬质托盘设置为木质托盘或竹制托盘,支撑板和分隔板均设置为泡沫板,可以既保证组合包装件的的牢固性,又能减轻组合包装件的整体质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附图说明
附图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的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但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显然,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附图。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用于纤维丝筒的组合包装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用于纤维丝筒的组合包装件中支撑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用于纤维丝筒的组合包装件中支撑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A-A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用于纤维丝筒的组合包装件中分隔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用于纤维丝筒的组合包装件中硬质托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用于纤维丝筒的组合包装件中硬质托盘一种角度的侧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用于纤维丝筒的组合包装件中硬质托盘另一种角度的侧视图。
图中:1、用于纤维丝筒的组合包装件;10、硬质托盘;101、第一条形板;102、第二条形板;103、竖梁;104、固定板;11、支撑板;12、凹部;13、分隔板;14、通孔;15、封盖;151、第一盖体;152、第二盖体。
需要说明的是,这些附图和文字描述并不旨在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实用新型的构思范围,而是通过参考特定实施例为本领域技术人员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概念。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如图1至图8所示,一种用于纤维丝筒的组合包装件,包括:硬质托盘10;两个支撑板11,水平设置在所述硬质托盘10上,两个所述支撑板11间隔设置,各个所述支撑板11在朝向彼此的侧面上设有多个凹部12,用于与纤维丝筒的端部相配合。
在上述方案中,在用于纤维丝筒的组合包装件1中设置硬质托盘10,将支撑板11设置在硬质托盘10上,当纤维丝筒的端部套设在支撑板11的凹部12内时,硬质托盘10在承受纤维丝筒很大重量的情况下也不易发生形变甚至损坏,既能够加大纤维丝筒的包装量,还能够延长组合包装件的使用寿命。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如图1和图5所示,还包括一个或多个分隔板13,水平设置在两个所述支撑板11之间,所述分隔板13上设有多个上下贯穿的通孔14,与多个所述凹部12一一对应设置。
在上述方案中,通过在两个支撑板11之间设置分隔板13,在分隔板13上设有与凹部12对应的通孔14,因此可以在两个支撑板11之间的区域内增设纤维丝筒的包装层,以进一步增加纤维丝筒的包装量。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如图4所示,所述凹部12为自所述支撑板11的侧面起向所述支撑板11内部形成的圆形凹陷结构。
在上述方案中,通过将凹部12设置为圆形的凹陷结构,可以与纤维丝筒的端部相配合,使纤维丝筒的端部套设于通孔14内,以保证纤维丝筒的包装可靠性。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支撑板11侧面上的多个所述圆形凹陷结构呈阵列排布,相邻两个所述圆形凹陷结构之间的距离与所述纤维丝筒的外径相匹配。
在上述方案中,通过将相邻两个所述圆形凹陷结构之间的距离设置成与纤维丝筒的外径相匹配,可以进一步增强纤维丝筒的保证可靠性。
需要说明的是,相邻两个所述圆形凹陷结构之间的距离指的是相邻两个圆形凹陷结构的中心点之间的距离。
优选地,所述支撑板11侧面上的多个所述圆形凹陷结构呈六排六列分布,即所述支撑板11的侧面上设有36个圆形凹陷结构。
具体地,用于纤维丝筒的组合包装件1可以包括一个硬质托盘10、两个支撑板11和四个分隔板13。其中每个支撑板11上设有36个圆形凹陷结构,每个分隔板13上对应设有36个通孔14。在包装纤维丝筒时,先将硬质托盘10放置在地面上,再将一个支撑板11放置于硬质托盘10上;然后取36个纤维丝筒,将纤维丝筒的一端分别插入到支撑板11的圆形凹陷结构内;再将一个分隔板13放置在纤维丝筒的另一端,使另一端插入到分隔板13的通孔14内,再在分隔板13的上方以同样的方式放置一层纤维丝筒,然后再增加一层分隔板13,重复上述操作,最终可以在硬质托盘10的上方装入5层纤维丝筒,最后再将另一个支撑板11盖设在最后一层纤维丝筒的上方。这样,一个组合包装件就可以保证180个纤维丝筒,大大提高了产品的包装量。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分隔板13的数量、支撑板11上圆形凹陷结构的数量以及分隔板13上通孔14的数量并不限于此,具体可以根据实际生产包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还包括,
封盖15,覆盖在远离所述硬质托盘10一侧的所述支撑板11上。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封盖15包括第一盖体151和第二盖体152;
所述第一盖体151覆盖在远离所述硬质托盘10一侧的所述支撑板11的表面,所述第二盖体152自远离所述硬质托盘10一侧所述支撑板11的边沿起,向靠近所述硬质托盘10的方向延伸设置。
在上述方案中,通过在远离硬质托盘10一侧的支撑板11上增设封盖15,并使封盖15的第二盖体152向靠近硬质托盘10的方向延伸设置,可以使装入的纤维丝筒和支撑板11两者包装更加的紧密牢固。
优选地,所述第一盖体151和第二盖体152为一体成型结构。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盖体152自远离所述硬质托盘10一侧所述支撑板11的边沿起,向靠近所述硬质托盘10的方向延伸设置,并延伸至远离硬质托盘10一侧最外层的纤维丝筒轴向长度一半的位置。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如图6所示,所述硬质托盘10包括交叉设置的多个第一条形板101和多个第二条形板102,多个所述第一条形板101和多个所述第二条形板102均沿水平方向延伸。
优选地,多个第一条形板101和多个第二条形板102在水平方向上垂直设置。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如图7和图8所示,所述硬质托盘10还包括多个竖梁103,与所述第一条形板101和/或所述第二条形板102连接并位于所述第一条形板101和/或所述第二条形板102的下方。
在上述方案中,多个第一条形板101和第二条形板102交叉设置可以形成用于承载支撑板11的承载面,并在第一条形板101和/或第二条形板102的下方增设多个竖梁103,可以使承载面高于地面一定高度,使纤维丝筒不易受潮。
优选地,如图7和图8所示,所述硬质托盘10还包括多个固定板104,位于第一条形板101和/或第二条形板102的下方,所述竖梁103的一端与第一条形板101和/或第二条形板102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固定板104连接。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硬质托盘10为木质托盘或竹制托盘,所述支撑板11和所述分隔板13均为泡沫板。
具体地,所述支撑板11和所述分隔板13可采用高强度、高密度、质量轻且表面光滑不掉沫的泡沫板。
通常期望用于纤维丝筒的组合包装件1应当坚固且重量轻。由于塑料托盘对于装卸货动作来说不够坚固,而钢制托盘虽然是坚固的,但是费用高且重量重。因此上述方案通过将硬质托盘10设置为木质托盘或竹制托盘,支撑板11和分隔板13均设置为泡沫板,可以既保证组合包装件的的牢固性,又能减轻组合包装件的整体质量。另外,泡沫板还能够起到一定的缓冲和防潮的作用,可以保护纤维丝筒在受压后减少摩擦,有效保护了纤维丝筒的质量。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用于纤维丝筒的组合包装件1的外周套有包装膜,以将用于纤维丝筒的组合包装件1的各个部件包装成一个整体。
优选地,在包装膜的外周还捆扎有打包带,以加强组合包装件的牢固性。
上述组合包装件的材料成本较低且具有较高的稳固性,便于在生产线上重复使用,降低了生产成本。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纤维丝筒为碳纤维丝筒。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组合包装件可以用于包装其它筒状物体,例如纺织用卷筒,譬如纱线卷筒、布料卷筒等。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利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提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用于纤维丝筒的组合包装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硬质托盘(10);
两个支撑板(11),水平设置在所述硬质托盘(10)上,两个所述支撑板(11)间隔设置,各个所述支撑板(11)在朝向彼此的侧面上设有多个凹部(12),用于与纤维丝筒的端部相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纤维丝筒的组合包装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一个或多个分隔板(13),水平设置在两个所述支撑板(11)之间,所述分隔板(13)上设有多个上下贯穿的通孔(14),与多个所述凹部(12)一一对应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用于纤维丝筒的组合包装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凹部(12)为自所述支撑板(11)的侧面起向所述支撑板(11)内部形成的圆形凹陷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纤维丝筒的组合包装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板(11)侧面上的多个所述圆形凹陷结构呈阵列排布,相邻两个所述圆形凹陷结构之间的距离与所述纤维丝筒的外径相匹配。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用于纤维丝筒的组合包装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封盖(15),覆盖在远离所述硬质托盘(10)一侧的所述支撑板(11)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纤维丝筒的组合包装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封盖(15)包括第一盖体(151)和第二盖体(152);
所述第一盖体(151)覆盖在远离所述硬质托盘(10)一侧的所述支撑板(11)的表面,所述第二盖体(152)自远离所述硬质托盘(10)一侧所述支撑板(11)的边沿起,向靠近所述硬质托盘(10)的方向延伸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用于纤维丝筒的组合包装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硬质托盘(10)包括交叉设置的多个第一条形板(101)和多个第二条形板(102),多个所述第一条形板(101)和多个所述第二条形板(102)均沿水平方向延伸。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用于纤维丝筒的组合包装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硬质托盘(10)还包括多个竖梁(103),与所述第一条形板(101)和/或所述第二条形板(102)连接并位于所述第一条形板(101)和/或所述第二条形板(102)的下方。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纤维丝筒的组合包装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硬质托盘(10)为木质托盘或竹制托盘,所述支撑板(11)和所述分隔板(13)均为泡沫板。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用于纤维丝筒的组合包装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纤维丝筒为碳纤维丝筒。
CN202220045410.8U 2022-01-10 2022-01-10 一种用于纤维丝筒的组合包装件 Active CN21726137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045410.8U CN217261379U (zh) 2022-01-10 2022-01-10 一种用于纤维丝筒的组合包装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045410.8U CN217261379U (zh) 2022-01-10 2022-01-10 一种用于纤维丝筒的组合包装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261379U true CN217261379U (zh) 2022-08-23

Family

ID=828957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045410.8U Active CN217261379U (zh) 2022-01-10 2022-01-10 一种用于纤维丝筒的组合包装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26137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3961707A (en) Cathode ray tube or funnel shipping and/or storage container
US4058216A (en) Device for packing roll-like articles
US5551563A (en) Packaging units for packaging a plurality of generally cylindrical objects
FI93193C (fi) Säiliö, joka käsittää suhteellisen jäykkää, mitanpitävää ainetta olevan tukirungon ja joustavan sisäelimen
CN217261379U (zh) 一种用于纤维丝筒的组合包装件
KR200458489Y1 (ko) 와인 포장 용기
JPS581675A (ja) 梱包方法
JP2000033943A (ja) 円筒状製品搬送用支持具
WO2020186722A1 (zh) 包装结构
CN210527119U (zh) 一种用于大型电池箱体的包装运输架
CN213385346U (zh) 一种带有防振结构的礼盒
US5702053A (en) Composite insulator-packing container and a method for packing a composite insulator
CN209834355U (zh) 一种抗压纸箱
CN112429403A (zh) 包装组件以及洗衣机的装箱方法
CN214058549U (zh) 一种卷型纸质包装容器结构
CN211919398U (zh) 一种空压机包装结构
CN215323878U (zh) 一种抗戳破纸质包装箱
CN217805800U (zh) 一种易碎物品缓冲包装
CN210853524U (zh) 一种具有抗压性的环保纸箱
CN216944063U (zh) 一种薄膜运输用集装箱
JPH09183475A (ja) 円筒状の集積品の包装体
CN212196456U (zh) 一种用于包装运输的新型木箱
CN210102365U (zh) 一种内加固定式防震孔板包装箱
CN220299067U (zh) 次氯酸发生器及储液桶运输结构
CN219407658U (zh) 一种35k碳纤维丝筒的组合包装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