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259596U - 一体式车顶太阳能发电站及太阳能汽车 - Google Patents

一体式车顶太阳能发电站及太阳能汽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259596U
CN217259596U CN202220986813.2U CN202220986813U CN217259596U CN 217259596 U CN217259596 U CN 217259596U CN 202220986813 U CN202220986813 U CN 202220986813U CN 217259596 U CN217259596 U CN 21725959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
solar
worm
transmission shaft
solar pow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986813.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荣生
张有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Shangtong Smart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Shangtong Smart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Shangtong Smart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Shangtong Smart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986813.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25959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25959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25959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72Electromobility specific charging systems or methods for batteries, ultracapacitors, supercapacitors or double-layer capacitors

Landscapes

  • Photovoltaic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一体式车顶太阳能发电站及太阳能汽车,包括汽车车体,在汽车车体顶部包括有车顶大梁,在该车顶大梁上设置有太阳能发电站装置;所述太阳能发电站包括一框架,在该框架内设置有太阳能板,所述车顶大梁与太阳能发电站装置集成为一体,所述框架上包括有一展开折叠装置。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合理,将太阳能发电板与车顶集成一体,使用方便,稳固,安全可靠,能够折叠和展开,增大发电面积、实用性强,不易受损的一种一体式车顶太阳能发电站及太阳能汽车。

Description

一体式车顶太阳能发电站及太阳能汽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太阳能发电板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一体式车顶太阳能发电站及太阳能汽车。
背景技术
通常车载太阳能发电站一般安装在汽车的车顶的固定行李架上,这样的安装方式不能满足大多数车弧形车顶的尺寸要求,造成车载太阳能发电站安装设备不平整,要么车头方向偏高、要么车尾方向偏高,不美观也会影响车辆行驶安全。
车载太阳能发电站在跟车顶架连接的部位通常只有单点或少数几个点接触,当车载太阳能发电站较重的时候,连接件负荷较重,长期使用会造成连接件疲劳,造成安全隐患。
因此,希望出现一种新型一体式车顶太阳能发电站及太阳能汽车,在太阳能板发电站安装的汽车车顶时,稳固、安全,可靠;并且对太阳能发电站不造成影响的车顶安装固定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合理,将太阳能发电板与车顶集成一体,使用方便,稳固,安全可靠,能够折叠和展开,增大发电面积、实用性强,不易受损的一种一体式车顶太阳能发电站及太阳能汽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体式车顶太阳能发电站及太阳能汽车,包括汽车车体,在汽车车体顶部包括有车顶大梁,在该车顶大梁上设置有太阳能发电站装置;所述太阳能发电站包括一框架,在该框架内设置有太阳能板,所述车顶大梁与太阳能发电站装置集成为一体,所述框架上包括有一展开折叠装置;所述展开折叠装置包括在该框架上的中心位置至少设置有一第一动力电机,该第一动力电机的一侧连接有第一传动轴一端,该框架侧边的中心位置设置有第一伞齿传动装置,所述第一伞齿传动装置至少包括一第一伞齿;所述框架一侧边设置有一第三传动轴和至少设置有一第一蜗轮蜗杆传动装置;
所述第一传动轴另一端通过第一伞齿与第三传动轴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蜗轮蜗杆传动装置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推力轴承,在框架内侧边还包括有第一旋转臂,所述第三传动轴的另一端通过第一推力轴承与第一蜗轮蜗杆传动装置连接,该第一蜗轮蜗杆传动装置与第一旋转臂连接;
所述展开折叠装置包括在该框架边框上至少设置有一中空的第一水平支撑连接杆和至少设置有一中空的第一垂直支撑连接杆,所述第一水平支撑连接杆和第一垂直支撑连接杆铰接在一起;所述第一垂直支撑连接杆内设置有第一旋转臂。
可选地,所述第一蜗轮蜗杆传动装置包括第一蜗杆和第一涡轮,所述第一涡轮与第一旋转臂连接。
可选地,所述框架一侧边设置有三个蜗轮蜗杆传动装置。
可选地,所述第一动力电机的另一侧连接有第二传动轴一端,该框架另一侧边的中心位置设置有第二伞齿传动装置,所述第二伞齿传动装置至少包括一第三伞齿;所述框架另一侧边设置有一第四传动轴和至少设置有一第四蜗轮蜗杆传动装置;
所述第二传动轴另一端通过第三伞齿与第四传动轴的一端连接;所述第四蜗轮蜗杆传动装置的一侧设置有第三推力轴承,在框架内侧边还包括有第四旋转臂,所述第四传动轴的另一端通过第三推力轴承与第四蜗轮蜗杆传动装置连接,该第四蜗轮蜗杆传动装置与第四旋转臂连接。
可选地,所述框架内设置有两组层叠太阳能板,在该框架上的中心位置还设置有一第二动力电机,该第二动力电机的一侧连接有第五传动轴一端,该框架侧边的中心位置设置有第一伞齿传动装置,所述第一伞齿传动装置还包括一第二伞齿;所述框架一侧边至少设置有一第七传动轴和第七蜗轮蜗杆传动装置;
所述第五传动轴另一端通过第二伞齿与第七传动轴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七蜗轮蜗杆传动装置的一侧设置有第五推力轴承,所述第五传动轴的另一端通过第五推力轴承与第七蜗轮蜗杆传动装置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一垂直支撑连接杆一端的端口至少分为两个插入口,所述第一旋转臂由两片旋转片组成,该两片旋转片分别通过两个插入口与第一垂直支撑连接杆连接。
可选地,所述框架上设置有两个水平支撑连接杆和两个垂直支撑连接杆。
可选地,所述太阳能板一侧还包括有一保护壳,所述保护壳包括在该框架的一侧设置有一第一盖板,在该第一盖板两侧边上分别包括有第一加强筋和第二加强筋,所述第一盖板两侧边与所述框架的两侧边分别通过第一转轴连接;所述框架上设置有一第一减速电机,该第一减速电机设置在靠近第一盖板的位置上。
可选地,所述第一盖板两侧边分别包括有第一凸片和第二凸片,所述第一盖板分别通过第一凸片和第二凸片与所述框架两侧边通过第一转轴连接。
可选地,所述框架另一侧还包括第二盖板,所述第二盖板的两侧分别包括有第三加强筋和第四加强筋,所述第二盖板两侧边与所述框架的两侧边分别通过第二转轴连接;所述框架上设置有一第二减速电机,该第二减速电机设置在靠近第二盖板的位置上。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在使得车载太阳能发电站安装在车顶行李架上后,可以调整相对位置,使太阳能发电站处于水平状态;本实用新型同时增加了双滑槽结构,更加稳固安全;
本实用新型的太阳能发电站不仅可以展开,还可以折叠,有效地增大了发电面积;本实用新型所述太阳能发电站处于折叠状态时,所有的太阳能板处于相互锁扣的堆积状态,展开状态时,太阳能板能够充分利用太阳能进行充电;本实用新型保护框架折叠展开结构不损坏,使太阳能板能顺利展开,不易折断,延长了太阳能发电站装置的使用寿命;本实用新型实用性强,加工简便;使用方便、稳固,效能更高,安全可靠,适于普遍推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体式车顶太阳能发电站及太阳能汽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一体式车顶太阳能发电站及太阳能汽车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体式车顶太阳能发电站及太阳能汽车的太阳能发电站展开展开折叠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体式车顶太阳能发电站及太阳能汽车的太阳能发电站展开展开折叠装置拆解示意图;
图5为为本实用新型一体式车顶太阳能发电站及太阳能汽车的展开展开折叠装置的伞齿传动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体式车顶太阳能发电站及太阳能汽车的太阳能发电站展开展开折叠装置蜗轮蜗杆传动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体式车顶太阳能发电站及太阳能汽车的太阳能发电站展开折叠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一体式车顶太阳能发电站及太阳能汽车的太阳能发电站展开折叠装置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8中B-B剖视图;
图10为图9的D部分放大图;
图11为本实用一体式车顶太阳能发电站及太阳能汽车的太阳能发电站展开折叠装置的拆解示意图;
图12为图11的C部放大图;
图13为本实用一体式车顶太阳能发电站及太阳能汽车的保护外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实用一体式车顶太阳能发电站及太阳能汽车的保护外壳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15为本实用一体式车顶太阳能发电站及太阳能汽车的保护外壳的拆解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Figure BDA0003616548570000051
Figure BDA0003616548570000061
Figure BDA0003616548570000071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一体式车顶太阳能发电站及太阳能汽车。
实施例1
参照图1至图15,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该一种一体式车顶太阳能发电站及太阳能汽车,包括汽车车体900,在汽车车体900顶部包括有车顶大梁 910,在该车顶大梁910上设置有太阳能发电站装置;所述太阳能发电站包括一框架100,在该框架100内设置有太阳能板,所述车顶大梁与太阳能发电站装置集成为一体,在该框架100内设置有至少一太阳能板,优选地,该框架100 设置有第一太阳能板201和第二太阳能板202;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框架100 可以设置为前后两组层叠的框架;当然,根据实际需要,还可以设置多层叠的框架。
所述框架上包括有一展开折叠装置;参看图3,图4,图5,图6,所述展开折叠装置包括在该框架100上的中心位置至少设置有一第一动力电机101,该第一动力电机101的一侧连接有第一传动轴1011一端,该框架100侧边的中心位置设置有第一伞齿传动装置310,所述第一伞齿传动装置310至少包括一第一伞齿311;所述框架100一侧边设置有一第三传动轴401和至少设置有一第一蜗轮蜗杆传动装置610;
所述第一传动轴1011另一端通过第一伞齿311与第三传动轴401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蜗轮蜗杆传动装置610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推力轴承501,在框架100内侧边还包括有第一旋转臂613,所述第三传动轴401的另一端通过第一推力轴承501与第一蜗轮蜗杆传动装置610连接,该第一蜗轮蜗杆传动装置610与第一旋转臂613连接;
参看图7至图12,所述展开折叠装置包括在该框架100边框上至少设置有一中空的第一水平支撑连接杆701和至少设置有一中空的第一垂直支撑连接杆711,所述第一水平支撑连接杆701和第一垂直支撑连接杆711铰接在一起;所述第一垂直支撑连接杆711内设置有第一旋转臂721。
参看图3,图4,本实施例,优选地,所述第一蜗轮蜗杆传动装置610包括第一蜗杆611和第一涡轮612,所述第一涡轮612与第一旋转臂613连接。
本实施例,所述第一动力电机101的一侧与第一传动轴1011的一端连接,该第一动力电机101对第一传动轴1011提供动力源,使第一传动轴1011转动;该第一传动轴1011与第一伞齿311连接,所述第一伞齿311带动第三传动轴401传动,从而带动第一蜗杆611转动,该第一蜗杆611通过带动第一涡轮612转动使第一旋转臂613旋转转动。
本实施例,优选地,所述框架100一侧边设置有三个蜗轮蜗杆传动装置。
该框架100一侧分别设置有第一蜗轮蜗杆传动装置610、第二蜗轮蜗杆传动装置620、第三蜗轮蜗杆传动装置630;所述第一蜗轮蜗杆传动装置610、第二蜗轮蜗杆传动装置620,第三蜗轮蜗杆传动装置630都是通过第三传动轴 401连接,通过第三传动轴401带动三个蜗轮蜗杆传动装置进行运转工作。
所述第一蜗轮蜗杆传动装置610、第二蜗轮蜗杆传动装置620、第三蜗轮蜗杆传动装置630大小、形状、内部结构完全一致;
所述第二蜗轮蜗杆传动装置620包括第二蜗杆621和第二涡轮622,与该第二蜗轮蜗杆传动装置620相对应的位置的框架100的侧边设置有第二旋转臂623,该第二涡轮与第二旋转臂623连接;所述第三传动轴401带动第二蜗杆621转动从而带动第二涡轮622转动,该第二涡轮622带动第二旋转臂623 转动;
所述第三蜗轮蜗杆传动装置630包括第三蜗杆631和第三涡轮632,与该第三蜗轮蜗杆传动装置630相对应的位置的框架100的侧边设置有第三旋转臂633,该第三涡轮632与第三旋转臂633连接;所述第三传动轴401带动第三蜗杆631转动从而带动第三涡轮632转动,该第三涡轮632带动第三旋转臂633转动;优选地,所述第三蜗轮蜗杆传动装置630一侧设置有第二推力轴承502,所述第三传动轴401通过第三蜗轮蜗杆传动装置630与第二推力轴承502连接。
本实施例,所述第一蜗轮蜗杆传动装置610、第二蜗轮蜗杆传动装置620、第三蜗轮蜗杆传动装置630实际上是设置在第一太阳能板板201一侧相对应的框架100边上。
参看图3,图4,图5,图6,本实施例,优选地,所述第一动力电机101 的另一侧连接有第二传动轴1012一端,该框架100另一侧边的中心位置设置有第二伞齿传动装置320,所述第二伞齿传动装置320还至少包括一第三伞齿 321;所述框架100另一侧边设置有一第四传动轴402和至少设置有一第四蜗轮蜗杆传动装置640;
所述第二传动轴1012另一端通过第三伞齿321与第四传动轴402的一端连接;所述第四蜗轮蜗杆传动装置640的一侧设置有第三推力轴承503,在框架100内侧边还包括有第四旋转臂643,所述第四传动轴402的另一端通过第三推力轴承503与第四蜗轮蜗杆传动装置640连接,该第四蜗轮蜗杆传动装置640与第四旋转臂643连接。
本实施例,优选地,所述第四蜗轮蜗杆传动装置640包括第四蜗杆641 和第四涡轮642,所述第四涡轮642与第四旋转臂643连接。
本实施例,所述第一动力电机101的另一侧与第二传动轴1012的一端连接,该第一动力电机101对第二传动轴1012提供动力源,使第二传动轴1012 转动;该第二传动轴1012与第三伞齿321连接,所述第三伞齿321带动第四传动轴402传动,从而带动第四蜗杆641转动,该第四蜗杆641通过带动第四涡轮642转动使第四旋转臂643旋转转动。
本实施例,优选地,所述第一动力电机101另一侧与第二传动轴1012一端之间设置有第三固定块10121。
本实施例,优选地,所述框架100另一侧边设置有三个蜗轮蜗杆传动装置。
所述框架100另一侧包括第四蜗轮蜗杆传动装置640、第五蜗轮蜗杆传动装置650、第六蜗轮蜗杆传动装置660。
所述第四蜗轮蜗杆传动装置640、第五蜗轮蜗杆传动装置650、第六蜗轮蜗杆传动装置660大小、形状、内部结构完全一致;并且与第一蜗轮蜗杆传动装置610、第二蜗轮蜗杆传动装置620、第三蜗轮蜗杆传动装置630大小、形状、内部结构完全一致。
本实施例,所述第四蜗轮蜗杆传动装置640、第五蜗轮蜗杆传动装置650、第六蜗轮蜗杆传动装置660实际上是设置在第一太阳能板板201另一侧相对应的框架100边上。
本实施例,优选地,所述第五蜗轮蜗杆传动装置650包括第五蜗杆651 和第五涡轮652,与该第五蜗轮蜗杆传动装置650相对应的位置的框架100的侧边设置有第五旋转臂653,该第五涡轮652与第五旋转臂653连接;所述第四传动轴402带动第五蜗杆651转动从而带动第五涡轮652转动,该第五涡轮652带动第二旋转臂653转动;
本实施例,优选地,所述第六蜗轮蜗杆传动装置660包括第六蜗杆661 和第六涡轮662,与该第六蜗轮蜗杆传动装置660相对应的位置的框架100的侧边设置有第六旋转臂663,该第六涡轮662与第六旋转臂663连接;所述第四传动轴402带动第六蜗杆661转动从而带动第六涡轮662转动,该第六涡轮662带动第六旋转臂663转动;优选地,所述第六蜗轮蜗杆传动装置660 一侧设置有第四推力轴承504,所述第四传动轴402通过第六蜗轮蜗杆传动装置660与第四推力轴承504连接。
本实施例,通过第一动力电机101分别带动第一传动轴1011、第二传动轴1012,是第一太阳能板201两侧框架的各个旋转臂同步展开,防止框架100 扭曲受损。
参看图3,本实施例,优选地,在该框架100上的中心位置还设置有一第二动力电机102,该第二动力电机102的一侧连接有第五传动轴1021一端,该框架侧边100的中心位置设置有第一伞齿传动装置310,所述第一伞齿传动装置310还包括一第二伞齿312;所述框架100一侧边至少设置有一第七传动轴403和第七蜗轮蜗杆传动装置670;
所述第五传动轴1021另一端通过第二伞齿312与第七传动轴403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七蜗轮蜗杆传动装置670的一侧设置有第五推力轴承505,所述第五传动轴403的另一端通过第五推力轴承505与第七蜗轮蜗杆传动装置670 连接。
本实施例,所述框架100包括第一太阳能板201和第二太阳能板202;所述第七蜗轮蜗杆传动装置670设置在第二太阳能板202的一侧;所述第二太阳能板202的一侧还包括有第八蜗轮蜗杆传动装置680、第九蜗轮蜗杆传动装置690;优选地,在该第九蜗轮蜗杆传动装置690的一侧设置有第七推力轴承 507;
本实施例,所述第七蜗轮蜗杆传动装置670、第八蜗轮蜗杆传动装置680、第九传动装置690内部结构、大小、形状完全一致;所述第七蜗轮蜗杆传动装置670、第八蜗轮蜗杆传动装置680、第九传动装置690内部都包括有蜗杆和涡轮,所述第七蜗轮蜗杆传动装置670、第八蜗轮蜗杆传动装置680、第九传动装置690分别相对应框架100侧边的位置上都含有各个旋转臂;所述第七传动轴403带动第七蜗轮蜗杆传动装置670、第八蜗轮蜗杆传动装置680、第九传动装置690使框架100一侧的各个旋转臂转动起来。
本实施例,优选地,所述第二动力电机102与第五传动轴1021设置有第四固定块10211;所述第五传动轴1021与第一伞齿传动装置310设置有第六固定块10212;所述第一伞齿传动装置310分别设置有第七固定块313和第八固定块314;所述第七固定块313与第三传动轴401连接;所述第八固定块 314与第七传动轴403连接。
本实施例,优选地,所述第二动力电机102的另一侧连接有该第六传动轴1022一端,该框架100另一侧边的中心位置设置有第二伞齿传动装置320,所述第二伞齿传动装置320还包括一第四伞齿322;所述框架100另一侧边设置有一第八传动轴404和至少设置有一第十蜗轮蜗杆传动装置710;
所述第六传动轴1022另一端通过第四伞齿322与第八传动轴404的一端连接;所述第十蜗轮蜗杆传动装置710的一侧设置有第六推力轴承506,所述第八传动轴404的另一端通过第六推力轴承506与第十蜗轮蜗杆传动装置710 连接。
本实施例,所述第十蜗轮蜗杆传动装置710设置在第二太阳能板202的另一侧;所述第二太阳能板202的另一侧还包括有第十一蜗轮蜗杆传动装置 720、第十二蜗轮蜗杆传动装置730;优选地,在第十二蜗轮蜗杆传动装置730 的一侧设置有第八推力轴承508;
本实施例,所述第十蜗轮蜗杆传动装置691、第十一蜗轮蜗杆传动装置 692、第十二蜗轮蜗杆传动装置693内部结构、大小、形状完全一致;所述十蜗轮蜗杆传动装置691、第十一蜗轮蜗杆传动装置692、第十二蜗轮蜗杆传动装置693内部都包括有蜗杆和涡轮,所述十蜗轮蜗杆传动装置691、第十一蜗轮蜗杆传动装置692、第十二蜗轮蜗杆传动装置693分别相对应框架100侧边的位置上都含有各个旋转臂;所述第八传动轴404带动第十蜗轮蜗杆传动装置691、第十一蜗轮蜗杆传动装置692、第十二蜗轮蜗杆传动装置693使框架 100一侧的各个旋转臂转动起来。
本实施例,优选地,所述第二动力电机102与第六传动轴1022设置有第五固定块10221。
本实施例,所述第一蜗轮蜗杆传动装置610、第二蜗轮蜗杆传动装置620、第三蜗轮蜗杆传动装置630、第四蜗轮蜗杆传动装置640、第五蜗轮蜗杆传动装置650、第六蜗轮蜗杆传动装置660、第七蜗轮蜗杆传动装置670、第八蜗轮蜗杆传动装置680、第九传动装置690、第十蜗轮蜗杆传动装置691、第十一蜗轮蜗杆传动装置692、第十二蜗轮蜗杆传动装置693内部结构、大小、形状完全一致;
本实施例,通过第二动力电机102的分别带动第五传动轴1021、第六传动轴1022,所述五传动轴1021、第六传动轴1022分别通过第一伞齿传动装置310、第二伞齿传动装置320带动第七传动轴403、第八传动轴404使第二太阳能板202两侧框架100的第七蜗轮蜗杆传动装置670、第八蜗轮蜗杆传动装置680、第九传动装置690、第十蜗轮蜗杆传动装置691、第十一蜗轮蜗杆传动装置692、第十二蜗轮蜗杆传动装置693分别带动旋转臂同步展开,防止框架100扭曲受损。
实施例2
参看图7至图12,本实施例,优选地,所述框架100可以设置为多层框架,优选地,所述框架100包括两层或四层或六层框架。
本实施例,优选地,所述第一水平支撑连接杆701可以作为框架100外固定边框使用;所述第一垂直支撑连接杆711可以作为每层框架100的垂直连接边框使用。
本实施例,优选地,所述第一水平支撑连接杆701和第一垂直支撑连接杆711通过销轴(图未视)铰接在一起。
本实施例,优选地,每一层框架100可以设置有两个水平支撑连接杆和两个垂直支撑连接杆;比如第一层框架100左右两侧可以设置第一水平支撑连接杆701和第六水平支撑连接杆706,在该第一水平支撑连接杆701上至少包括有第一垂直支撑连接杆711;该第六水平支撑连接杆706上至少包括有第一垂直支撑连接杆711;
参看图8,本实施例,优选地,第一水平支撑连接杆701可以铰接第一垂直支撑连接杆711、第二垂直支撑连接杆712、第三垂直支撑连接杆713;第二水平支撑连接杆702可以铰接第一垂直支撑连接杆711、第二垂直支撑连接杆712、第三垂直支撑连接杆713、第四垂直支撑连接杆714;第三水平支撑连接杆703可以铰接第二垂直支撑连接杆712、第三垂直支撑连接杆713、第四垂直支撑连接杆714、第五垂直支撑连接杆715;第四水平支撑连接杆704可以铰接第三垂直支撑连接杆713、第四垂直支撑连接杆714、第五垂直支撑连接杆715、第六垂直支撑连接杆716;第五水平支撑连接杆105可以铰接第四垂直支撑连接杆714、第五垂直支撑连接杆715、第六垂直支撑连接杆716、第七垂直支撑连接杆717;根据实际需要,还可以设置多个水平支撑连接杆和多个垂直支撑连接杆。
本实施例,所述太阳能发电板可以设置多层框架,该多层框架上可以设置多个水平支撑连接杆垂直支撑连接杆;参看图5,所述水平支撑连接杆还包括第七水平支撑连接杆707、第八水平支撑连接杆708、第九水平支撑连接杆 709、第十水平支撑连接杆710;所述垂直支撑连接杆还包括第七垂直支撑连接杆717、第八垂直支撑连接杆718、第九垂直支撑连接杆719、第十垂直支撑连接杆720;每件水平支撑连接杆形状、结构是一致的;每件垂直支撑连接杆形状、结构是一致的。
参看图7,图8,图9,图10,本实施例,优选地,所述第五垂直支撑连接杆715一端的端口分为第一插入口7151和第二插入口7152,所述第五旋转臂725由第一旋转片72511和第二旋转片72521组成,该第一旋转片72511 和第二旋转片72521分别通过第一插入口7151和第二插入口7152与第五垂直支撑连接杆715连接。
本实施例,优选地,根据实际需要所述第五垂直支撑连接杆715一端的端口还可以分为三个插入口,同时所述第五旋转臂125可以由三个旋转片组成,三个旋转片可以分别插入三个插入口。
同理,所述每个旋转臂都是以同样的方法插入各个对应的垂直连接杆。
参看图6,本实施例,优选地,所述每个旋转臂的一端包括有一凸片。也就是说,该第一旋转臂721的一端包括有第一凸片7211;第二旋转臂722的一端包括有第二凸片7221;第三旋转臂723的一端包括有第三凸片7231;第五旋转臂725的一端包括有第五凸片1251;第六旋转臂726的一端包括有第六凸片7261;第七旋转臂727的一端包括有第七凸片7271;所述的旋转臂上的凸片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起到支撑作用,使本实用新型更加稳固,安全、可靠。
本实施例,优选地,各个旋转臂的形状、形状为一致的。
本实施例,优选地,所述各个水平支撑连接杆、垂直支撑连接杆、旋转臂受力很大,是不锈钢材料制成。
本实施例,优选地,由于各个水平支撑连接杆、垂直支撑连接杆都是中空的铝型材制成,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制成更加稳固,可以在各个水平支撑连接杆、垂直支撑连接杆的中空孔内插入数量不一样的加强筋。所述加强筋为高强度的不锈钢制成。
参看图11,图12,本实施例,优选地,所述第一水平支撑连接杆701至少包括有第一加强筋7011;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第一水平支撑连接杆701 包括有第一加强筋7011和第二加强筋7012;
本实施例,优选地,所述第一垂直支撑连接杆711至少包括有第三加强筋7111;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第一垂直支撑连接杆711包括有第一加强筋 7111和第二加强筋7012。
本实用新型在保持上述外观结构一致的情况下,即要保证结构的强度,也要相对降低重量,我们将支撑连杆设计成双中空结构,根据每几层均匀分布插入的根数:比如6层的话,自顶向下每层分别插入加强筋数量:0 0 1 1 2 2。依据本实用新型方案,最顶层的太阳能板受力较轻就不插入加强筋。
实施例3
本实施例,优选地,所述第一太阳能板201和第二太阳能板202上设置有控制单元(图未视),所述控制单元内设置有电源并网逆变器;
参看图1,图2,所述第一太阳能板201一侧还包括有一第一保护壳211;本实施例,优选地,所述第二太阳能板202一侧还包括有第二保护外壳212;所述第一保护壳212和第二保护外壳212大小、形状、结构完全一致。
本实用新型所述保护外壳的作用是可以自动控制开闭,并且能够防尘、防水,使用方便,对太阳能发电站起到保护作用。
参看图13,图14,图15,所述第一保护壳211在所述框架100的一侧设置有一第一盖板801,在该第一盖板801包括有第一侧边814和第二侧边815,所述第一侧边814上包括有第五加强筋811,所述第二侧边815上包括有第六加强筋812,所述第一盖板801的第一侧边814和第二侧边815与所述框架 100的两侧边分别通过第一转轴816连接;所述框架100上设置有一第一减速电机803,该第一减速电机803设置在靠近第一盖板801的位置上;所述第一减速电机803用于通过第一转轴816控制第一盖板801自动打开或闭合;所述控制单元内设置有电池可以对第一减速电机803提供电源。
本实施例,优选地,所述第一盖板801的第一侧边814包括有第十凸片 8141,第二侧边815包括有第十一凸片8151,所述第一盖板801分别通过第十凸片8141和第十一凸片8151与所述框架100两侧边通过第一转轴816连接。
本实施例,在第一盖板801的第一侧边814和第二侧边815上分别设置第十凸片8141和第十一凸片8151与框架100的两侧边通过第一转轴816连接,这样,第一盖板801与框架100连接更加紧密,使用更加稳固。
本实施例,优选地,所述第五加强筋811与第一侧边814形状相对应;第六加强筋812形状与第二侧边815形状相对应。也就是说,第五加强筋811 上包括有第八凸片8111,该第八凸片8111的大小、形状与第十凸片8141的大小、形状相对应;所述第六加强筋812上包括有第九凸片8121,该第九凸片8121的大小、形状与第十一凸片8151的大小、形状相对应;所述第五加强筋811和第六加强筋812分别设置在第一盖板801的第一侧边814和第二侧边815上,第一盖板801通过第十凸片8141和第八凸片8111、第十一凸片 8151和第九凸片8121与框架100两侧通过第一转轴816连接,使得第一盖板 801与框架100连接更加紧密、稳固。
本实施例,优选地,所述框架100另一侧还包括第二盖板802,在该第二盖板802包括有第三侧边824和第四侧边825,所述第三侧边824上包括有第七加强筋821,所述第四侧边825上包括有第八加强筋822,所述第二盖板802 的第三侧边824和第四侧边825与所述框架100的两侧边分别通过第二转轴 826连接;所述框架100上设置有一第二减速电机804,该第二减速电机804 设置在靠近第二盖板802的位置上;所述第二减速电机804用于通过第二转轴826控制第二盖板802自动打开或闭合;所述控制单元内设置有电池可以对第二减速电机804提供电源。
本实施例,优选地,所述第二盖板802的第三侧边824包括有第十四凸片8241,第四侧边825包括有第十五凸片8251,所述第二盖板802分别通过第十四凸片8241和第十五凸片8251与所述框架100两侧边通过第二转轴826 连接。
本实施例,在第二盖板802的第三侧边824和第四侧边825上分别设置第十四凸片8241和第十五凸片8251与框架100的两侧边通过第二转轴826 连接,这样,第二盖板802与框架100连接更加紧密,使用更加稳固。
本实施例,优选地,所述第七加强筋821与第三侧边824形状相对应;第八加强筋822形状与第四侧边825形状相对应。也就是说,第七加强筋821 上包括有第十三凸片8211,该第十三凸片8211的大小、形状与第十四凸片 8241的大小、形状相对应;所述第八加强筋822上包括有第十三凸片8221,该第十三凸片8221的大小、形状与第十五凸片8251的大小、形状相对应;所述第七加强筋821和第八加强筋822分别设置在第二盖板802的第三侧边824和第四侧边825上,第二盖板802通过第十四凸片8241和第十三凸片 8211、第十五凸片8251和第十三凸片8221与框架100两侧通过第二转轴826 连接,使得第二盖板802与框架100连接更加紧密、稳固。
本实施例,优选地,所述第一盖板801和第二盖板802形状、大小相对应,更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第一盖板801和第二盖板802形状、大小保持一致,可以降低风阻;根据实际情况,所述第一盖板801和第二盖板802会有细微区别。
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减速电机803和第二减速电机804分别控制第一盖板801和第二盖板802分别自动打开或闭合,使用更加简便;盖板闭合时,并且当第一盖板801和第二盖板802折叠在框架100上,能有效防护太阳能不被冰雹、颗粒物等覆盖,同时降低风阻。
本实施例,所述第一盖板801和第二盖板802主要功能是防冰雹,辅助的是降低风阻、防水、防尘。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车载太阳能充电站是一种提供的堆叠升降式太阳能装置;该装置包括折叠状态与展开状态,处于折叠状态时,所有的太阳能板处于相互锁扣的堆积状态,展开状态时,太阳能板能够充分利用太阳能进行发电;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车载太阳能充电站,具有前后两个堆叠式太阳能装置,堆叠式太阳能装置沿着汽车车体的长度方向设置,在堆叠式太阳能装置展开时,方向是沿着车身的长度方向,尽可能增加发电面积的同时,也要能够减少停车场对其他车位的干扰。
同时,本实用新型是在车顶安装的太阳能大功率发电装置,发电量每天能满足大多数新能源汽车的40公里左右的上下班通勤需求,减少了充电次数,减缓了部分充电难的问题,从而更促进了电动汽车使用的普及;
满足通勤的电量后,促使电动汽车不再需要更远的续航里程,降低电池容量,降低汽车的成本,进一步做到节能环保,也降低了车辆的购买成本,更利于新能源利用的普及。
本实用新型有效解决了当车辆停靠的地面不平整、受力不均匀时,使在任何地形和场合,保证电池板两侧边框展开的角度完全同步,保护框架折叠展开结构不损坏,使太阳能板能顺利展开,不易折断,延长了太阳能发电站装置的使用寿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一体式车顶太阳能发电站及太阳能汽车,包括汽车车体,在汽车车体顶部包括有车顶大梁,在该车顶大梁上设置有太阳能发电站装置;所述太阳能发电站包括一框架,在该框架内设置有太阳能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车顶大梁与太阳能发电站装置集成为一体,所述框架上包括有一展开折叠装置;所述展开折叠装置包括在该框架上的中心位置至少设置有一第一动力电机,该第一动力电机的一侧连接有第一传动轴一端,该框架侧边的中心位置设置有第一伞齿传动装置,所述第一伞齿传动装置至少包括一第一伞齿;所述框架一侧边设置有一第三传动轴和至少设置有一第一蜗轮蜗杆传动装置;
所述第一传动轴另一端通过第一伞齿与第三传动轴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蜗轮蜗杆传动装置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推力轴承,在框架内侧边还包括有第一旋转臂,所述第三传动轴的另一端通过第一推力轴承与第一蜗轮蜗杆传动装置连接,该第一蜗轮蜗杆传动装置与第一旋转臂连接;
所述展开折叠装置包括在该框架边框上至少设置有一中空的第一水平支撑连接杆和至少设置有一中空的第一垂直支撑连接杆,所述第一水平支撑连接杆和第一垂直支撑连接杆铰接在一起;所述第一垂直支撑连接杆内设置有第一旋转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式车顶太阳能发电站及太阳能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蜗轮蜗杆传动装置包括第一蜗杆和第一涡轮,所述第一涡轮与第一旋转臂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体式车顶太阳能发电站及太阳能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一侧边设置有三个蜗轮蜗杆传动装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体式车顶太阳能发电站及太阳能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动力电机的另一侧连接有第二传动轴一端,该框架另一侧边的中心位置设置有第二伞齿传动装置,所述第二伞齿传动装置至少包括一第三伞齿;所述框架另一侧边设置有一第四传动轴和至少设置有一第四蜗轮蜗杆传动装置;
所述第二传动轴另一端通过第三伞齿与第四传动轴的一端连接;所述第四蜗轮蜗杆传动装置的一侧设置有第三推力轴承,在框架内侧边还包括有第四旋转臂,所述第四传动轴的另一端通过第三推力轴承与第四蜗轮蜗杆传动装置连接,该第四蜗轮蜗杆传动装置与第四旋转臂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体式车顶太阳能发电站及太阳能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内设置有两组层叠太阳能板,在该框架上的中心位置还设置有一第二动力电机,该第二动力电机的一侧连接有第五传动轴一端,该框架侧边的中心位置设置有第一伞齿传动装置,所述第一伞齿传动装置还包括一第二伞齿;所述框架一侧边至少设置有一第七传动轴和第七蜗轮蜗杆传动装置;
所述第五传动轴另一端通过第二伞齿与第七传动轴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七蜗轮蜗杆传动装置的一侧设置有第五推力轴承,所述第五传动轴的另一端通过第五推力轴承与第七蜗轮蜗杆传动装置连接。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式车顶太阳能发电站及太阳能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垂直支撑连接杆一端的端口至少分为两个插入口,所述第一旋转臂由两片旋转片组成,该两片旋转片分别通过两个插入口与第一垂直支撑连接杆连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体式车顶太阳能发电站及太阳能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上设置有两个水平支撑连接杆和两个垂直支撑连接杆。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式车顶太阳能发电站及太阳能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板一侧还包括有一保护壳,所述保护壳包括在该框架的一侧设置有一第一盖板,在该第一盖板两侧边上分别包括有第一加强筋和第二加强筋,所述第一盖板两侧边与所述框架的两侧边分别通过第一转轴连接;所述框架上设置有一第一减速电机,该第一减速电机设置在靠近第一盖板的位置上。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体式车顶太阳能发电站及太阳能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盖板两侧边分别包括有第一凸片和第二凸片,所述第一盖板分别通过第一凸片和第二凸片与所述框架两侧边通过第一转轴连接。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体式车顶太阳能发电站及太阳能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另一侧还包括第二盖板,所述第二盖板的两侧分别包括有第三加强筋和第四加强筋,所述第二盖板两侧边与所述框架的两侧边分别通过第二转轴连接;所述框架上设置有一第二减速电机,该第二减速电机设置在靠近第二盖板的位置上。
CN202220986813.2U 2022-04-26 2022-04-26 一体式车顶太阳能发电站及太阳能汽车 Active CN21725959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986813.2U CN217259596U (zh) 2022-04-26 2022-04-26 一体式车顶太阳能发电站及太阳能汽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986813.2U CN217259596U (zh) 2022-04-26 2022-04-26 一体式车顶太阳能发电站及太阳能汽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259596U true CN217259596U (zh) 2022-08-23

Family

ID=828779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986813.2U Active CN217259596U (zh) 2022-04-26 2022-04-26 一体式车顶太阳能发电站及太阳能汽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25959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0021733A2 (en) Mobile wind turbine
CN202320042U (zh) 一种应急充电皮卡方舱
CN206806809U (zh) 一种移动式柴油发电机车
CN217259596U (zh) 一体式车顶太阳能发电站及太阳能汽车
CN217307627U (zh) 新型车载太阳能发电站
CN205666783U (zh) 一种移动式太阳能应急保障电站
CN116996002A (zh) 新型车载太阳能发电站
GB2339747A (en) Mobile power supply unit
CN205663252U (zh) 一种基于太阳能为动力的车载智能自助电力营业厅
CN218091579U (zh) 换电站或储能站及用于其的外覆盖组件
WO2023206063A1 (zh) 新型车载太阳能发电站
CN113404640A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风能发电装置及风-光-电互补储能型新能源汽车
CN109130808B (zh) 应用太阳能的汽车天窗辅助续航系统及其充电控制方法
CN103434413A (zh) 一种敞篷电动汽车
CN206155760U (zh) 太阳能动力船
JPH06144131A (ja) 太陽電池を備えたウイング車両
CN208723834U (zh) 一种移动箱式光伏储能充电集成装置
CN215887992U (zh) 一种全天候的人车汇入口led智能警示设备
CN101962044A (zh) 一种双动力驱动柔性装配式运输拖车
CN220822943U (zh) 一种网络光伏电站用的电源结构
CN218825857U (zh) 一种智慧交通车流量定向疏导装置
CN210942296U (zh) 一种带折叠式太阳能发电装置的直升机平台
CN215289821U (zh) 一种高速公路用警示装置
CN213043240U (zh) 一种节能环保的光伏发电式电力预制舱
CN214849957U (zh) 一种低使用成本的户外节能型开关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