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246956U - 气液分离装置及排气装置 - Google Patents

气液分离装置及排气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246956U
CN217246956U CN202122726231.9U CN202122726231U CN217246956U CN 217246956 U CN217246956 U CN 217246956U CN 202122726231 U CN202122726231 U CN 202122726231U CN 217246956 U CN217246956 U CN 21724695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quid
liquid outlet
stopper
liquid inlet
ga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726231.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浩
王祝祥
刘猛
黄辉鸿
水宝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Envicoo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Envicoo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Envicoo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Envicoo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726231.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24695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24695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24695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Separating Particles In Gases By Inertia (AREA)
  • Degasification And Air Bubble Elimina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气液分离装置,包括:设有腔体的分离容器;设置于所述分离容器上的进液口;设于所述腔体内的挡件,用于承接所述进液口流进的液体并使所述进液口流进的液体改变流向。在腔体中,挡件用于承接所述进液口流进的液体并使所述进液口流进的液体改变流向,流体在改变流向的过程中,会使流动速度减缓,流动速度减缓不仅仅增长了流动时长,以使得气体具有足够的分离时间,同时利于气体上浮,以从液体中分离。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包含上述气液分离装置的排气装置。

Description

气液分离装置及排气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体循环通道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气液分离装置,同时还涉及包含上述气液分离装置的排气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液冷电池储能系统应用越来越多,其冷却液类型、冷却末端及热负荷特性与传统中央空调应用差别很大。相比传统中央空调水系统,储能系统的液冷系统气体更难排除,其末端更易滞留气体,这些气体会对末端局部散热不良。
现有技术方案对气泡的排除,是靠气泡自身的浮力上升汇聚至顶部后排除。根据斯托克斯法则可知,气泡的上浮速度与气泡的大小及液体粘度有关,也就是说上浮速度与气泡大小成正比、与液体粘度成反比。
因此,半径大的气泡会较快排出,而半径小的气泡可能还未来得及上升排气口就被液流冲走。
而在储能液冷系统中,冷却液介质为防冻液之类的流体,粘性较清水大。管路或末端存气在循环水泵开启后,气体被带入系统循环后,因泵的搅拌,气体微细化为乳化液状气泡,让气体的排出更加困难。由此可见,传统中央空调水系统的排气方法已经不适用于储能液冷系统排气。
综上所述,如何有效地解决气液分离装置分离效果不好的问题,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急需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气液分离装置,该气液分离装置可以有效地解决气液分离效果不好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以及第三个目的均是在于提供一种包含上述气液分离装置的排气装置。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气液分离装置,包括:
设有腔体的分离容器;
设置于所述分离容器上的进液口;
设于所述腔体内的挡件,用于承接所述进液口流进的液体并使所述进液口流进的液体改变流向。
在该自动排气装置中,在应用时,将其应用于冷却循环系统,液体从进液口导入,进入分离容器腔体,在腔体中,挡件用于承接所述进液口流进的液体并使所述进液口流进的液体改变流向,流体在改变流向的过程中,会使流动速度减缓,流动速度减缓不仅仅增长了流动时长,以使得气体具有足够的分离时间,同时利于气体上浮,以从液体中分离。综上所述,该自动排气装置能够有效地解决气液分离装置分离效果不好的问题。
优选地,所述分离容器上还设置有出液口,所述挡件设置于所述进液口和所述出液口之间,以使得所述进液口与所述出液口之间的流体在所述挡件处绕向所述出液口。
优选地,至少一所述挡件与所述出液口相对设置。
优选地,所述出液口设置在所述分离容器的腔底且所述出液口进液端朝上设置,所述进液口水平朝向设置。
优选地,所述进液口与所述出液口分别设置在所述分离容器水平方向相远离的两侧,且上下设置。
优选地,至少一个所述挡件设置在所述进液口与所述出液口在高度方向上的之间位置。
优选地,所述进液口与所述出液口相对设置,至少一所述挡件设置于所述进液口与所述出液口之间。
优选地,所述进液口与所述出液口在水平方向上相对设置。
优选地,所述挡件上边沿延伸至所述腔体顶部、下边沿与所述腔体底部之间间隙设置和/或所述挡件下边沿延伸至所述腔体底部、上边沿与所述腔体顶部之间间隙设置。
优选地,所述挡件可脱离阻挡位安装于所述腔体腔内。
优选地,所述挡件为板件。
为了达到上述第二个目的,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排气装置,该排气装置包括上述任一种气液分离装置,所述气液分离装置的分离容器还设置有用于将腔体内部气体排出的排气口,所述排气口设置有排气阀。由于上述的气液分离装置具有上述技术效果,具有该气液分离装置的排气装置也应具有相应的技术效果。
为了达到上述第三个目的,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排气装置,该排气装置包括上述任一种气液分离装置,气液分离装置的分离容器为缓冲罐。由于上述的气液分离装置具有上述技术效果,具有该气液分离装置的排气装置也应具有相应的技术效果。
优选地,所述缓冲罐的排气口设置有排气阀。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气液分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气液分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气液分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气液分离装置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如下:
分离容器1、排气阀2、进液口3、出液口4、挡件5、排水阀6。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气液分离装置,以有效地解决气液分离效果不好的问题。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图4,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气液分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气液分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气液分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气液分离装置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在一种具体实施例中,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气液分离装置,可以应用于液冷电池储能系统,当然也可以是应用于其它液冷系统。如应用于闭式系统,可以依次连通有闭式负载端进口10、过滤器20、循环水泵30、上述自动排气装置40和闭式负载端出口50。具体的,该气液分离装置40包括分离容器1和挡件5。
其中分离容器1设置有进液口3,也可以对应设置有出液口4,在使用时,进液口3连接有进液管,出液口4连接有出液管,其中进液口3将需要排气的液体导入至分离容器1的腔体内,在分离容器1的腔内,气体与液体进行分离,以使气体上浮至腔体顶部,而分离气体后的液体,从出液口4排出,以降低出液口4排出液体中气体的含量。
而腔体内的气体可以蓄积以在后期一起排出,可以通过进液口或出液口进行统一排出,也可以再设置排气口,并设置排气装置,以及时排出。分离容器1的排气口可以设置排气阀2,分离容器1中的排气口一般设置在分离容器 1的顶部,当然也可以是设置在其它较高位置,以能够将分离容器1的腔体内气体排出,以使得分离后的气体汇集于分离容器1的腔体顶部后,能够从排气口的排气阀2排出。
其中分离容器1腔内设置有挡件5,挡件5用于承接所述进液口流进的液体并使所述进液口流进的液体改变流向,流体在改变流向的过程中,会使流动速度减缓,流动速度减缓不仅仅增长了流动时长,以使得气体具有足够的分离时间,同时利于气体上浮,以从液体中分离。
而当设置有出液口4时,可以使挡件5设置于所述进液口3和所述出液口4 之间,以使得使所述进液口3与所述出液口4之间的流体在挡件5处绕向所述出液口,进液口3与出液口4之间的流体偏离出液口4,即相比没有设置挡件5,进液口3流入的液体,会更直接的流向出液口4。进而使得设置挡件5,相比没有设置挡件5,进液口3进入的流体能够在分离容器1中停留时间更长。举例说明,在进液口3与出液口4相对设置时:在没有设置挡件5时,进液口3进入的液体,会沿直线直接流向出液口4;若设置了挡件5,则挡件5会使进液口3流出的液体,改变方向,以不能够直接流向出液口4,而在改变方向后再绕回至出液口4,进而在挡件5处进行绕向,如附图2、3所示,直接将挡件5设置在进液口3与出液口4之间,以使得进液口3流入的流体流动路径更长。又举例说明,若进液口3水平朝内设置,出液口4朝上设置,此时则可以将挡件5设置在出液口4上方,且之间间隔设置,而进液口3设置于挡件5,使得进液口3导入的流体流向对向腔壁后,无法直接向下流至出液口4,而是横向折回后,再向下流动,并再次反折流动,以使得进液口3流入的流体流动路径更长。
在该气液分离装置中,在应用时,将其应用于冷却循环系统,液体从进液口3导入,进入分离容器1腔体,在腔体中,挡件5用于承接所述进液口流进的液体并使所述进液口流进的液体改变流向,流体在改变流向的过程中,会使流动速度减缓,流动速度减缓不仅增长了流动时长,以使得气体具有足够的分离时间,同时利于气体上浮,以从液体中分离。综上所述,该气液分离装置能够有效地解决气液分离效果不好的问题。
具体的,关于挡件5设置位置,以能够起到上述效果为准,如何更好的起到上述效果,还需要同进液口3与出液口4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相对应。一种具体的设置方式,可以是至少一挡件5与所述出液口4相对设置,即,在仅设置一个挡件5时,则该挡件5与出液口4相对设置;而至少设置两个挡件5时,应至少一个挡件5与出液口4相对设置。需要说明的是,其中挡件5与出液口4相对设置,指的是,挡件5与出液口4正对设置,即在出液口4内端朝向方向上,挡件5与出液口4正对设置,但之间应当间隙设置,以使得液体可以从之间间隙进入到出液口4中,而若挡件5沿出液口4朝向方向移动至靠近出液口4,则能遮盖出液口4。当然,挡件5也可以是与进液口3正对设置。
其中,为了更好的使进液和出液错开,且为了更好的出液,此处优选出液口4设置在分离容器1的腔底且所述出液口4进液端朝上设置,以使得分离容器1腔内液体向下流入出液口4中,然后从出液口4流出。而其中进液口3水平朝向设置,以使得进液口3进入的流体水平流入分离容器1的腔内,进而需要转向才能够向下流入至出液口4中。其中出液口4并非要求严格朝上设置,同样的,进液口3也并非要求严格水平设置,均可以形成略微偏差角度。也可以仅使进液口3进液方向与出液口4出液方向呈夹角设置,即之间的夹角在0至180度之间,不包含0度与180度,如上述相垂直设置,即之间的夹角在90度左右。
进一步的,为了更好的拉长进液口3与出液口4之间的间距,此处优选进液口3与出液口4分别设置在所述分离容器1水平方向相远离的两侧且上下设置,即分别设置在相远离的两对角,但进液口3与出液口4朝向并不相同。此时可以使至少一个挡件5设置在进液口3与出液口4在高度方向上的之间位置,即对于挡件5及其水平延展面,进液口3位于其上侧,而出液口4 位于其下侧,以使得进液口3流入的流体在挡件5上方,向下流向出液口4 的过程中,会遇到上述挡件5,该挡件5起到使流体偏离出液口4的效果,以使得绕过挡件5。
具体来说明,如分离容器1包括围绕以形成腔体的上顶板、下底板和四周侧板,四周侧板可以是围绕呈圆筒型,也可以是三块侧板、四块侧板或者更多,以围绕呈棱柱型。如其中相离的两块侧板,或同一侧板相远离的两个部分。其中相远离为直线距离较远的两个部分:如圆筒,经过同一直径的两个部分即为相远离的两个部分;如三边型棱柱,任一侧面部与其相对的角部为相远离的两个部分;又如横截面呈方形的棱柱,任一组相对的两个侧面均为相远离的两个部分。为了方便描述,分离容器1中相远离的两部分,分别为第一侧部和第二侧部,如上述所述进液口3与所述出液口4分别设置在所述分离容器1水平方向相远离的两侧且上下设置,具体可以是其中进液口3 设置在第一侧部的上部位置,而其中出液口4设置在分离容器1的腔体底部靠近第二侧部的边缘位置,此时可以使一挡件5一侧连接在第二侧部的中部,而另一侧延伸至第一侧部,一般延伸至第一侧部与第二侧部之间的中间位置。此时可以在分离容器1的腔体顶部中部设置有排气口,而在分离容器1的腔体底部中部设置有排水阀6。
进一步的,还可以使进液口3与所述出液口4相对设置,如分别设置在上述第一侧部中部位置以及第二侧部中部位置。此时可以使至少一挡件5设置于进液口3与出液口4之间,以使得进液口3流进的液体不能够直接流向出液口4,而需要绕行至出液口4附近。且优选使至少一个挡件5设置于进液口3与出液口4之间时,偏向出液口4设置,即该挡件5与出液口4之间的距离要小于与进液口3之间的距离。其中进液口3与出液口4可以在水平方向上相对设置,也可以在上下方向上相对设置。
进一步的,此处优选挡件5上边沿延伸至所述分离容器1顶部、下边沿与所述分离容器1底部之间间隙设置和/或所述挡件5下边沿延伸至所述分离容器1底部、上边沿与所述分离容器1顶部之间间隙设置,对于后面一种安装,优选保证挡件5上边沿应当高于液面设置。其中“和”是指:部分挡件5 上边沿延伸至所述分离容器1顶部、下边沿与所述分离容器1底部之间间隙设置,而另一部分挡件5下边沿延伸至所述分离容器1底部、上边沿与所述分离容器1顶部之间间隙设置。具体的,此处优选至少包括两个挡件5,且:其中一个挡件5上边沿延伸至所述分离容器1顶部、下边沿与所述分离容器1 底部之间间隙设置;另一个挡件5下边沿延伸至所述分离容器1底部、上边沿与分离容器1顶部之间间隙设置。
进一步的,考虑到流体流速较快时或防冻液流体浓度较高时,采用上述挡件5可以起到显著的延长流体流动时长,进而显著的提高排气效果,而对于其它的流体,如流速本身就比较慢,或防冻液流体浓度较低时,此时无需采用挡件5。基于此,此处优选其中挡件5可脱离阻挡位安装于分离容器1腔内,以在无需使用挡件5时,可以将挡件5脱离阻挡位,进而保证流体流动的顺畅度。具体的如何脱离阻挡位,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可拆卸安装,如卡接、螺钉连接等;另一种是可变换位置的安装,如可翻转连接、滑动连接等。
进一步的,此处优选上述挡件5为板件,且优选为平板,在保证强度的情况下,挡件5的厚度越小越好,而挡件5的材质可以与分离容器1的材质相同。其中挡件5可以是圆形板、方形板,挡件的边缘与分离容器1的腔壁之间焊接、卡接、螺钉连接或转动连接等。
基于上述实施例中提供的气液分离装置,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排气装置,该排气装置包括上述实施例中任意一种气液分离装置,气液分离装置的分离容器还设置有用于将腔体内部气体排出的排气口,所述排气口有排气阀。由于该排气装置采用了上述实施例中的气液分离装置,所以该排气装置的有益效果请参考上述实施例。
基于上述实施例中提供的气液分离装置,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排气装置,该排气装置包括上述实施例中任意一种气液分离装置,所述气液分离装置的分离容器为缓冲罐,其中缓冲罐可以设置有排气阀。由于该排气装置采用了上述实施例中的气液分离装置,所以该排气装置的有益效果请参考上述实施例。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6)

1.一种排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设有腔体的分离容器;
设置于所述分离容器上的进液口;
设于所述腔体内的挡件,用于承接所述进液口流进的液体并使所述进液口流进的液体改变流向;
所述分离容器还设置有用于将腔体内部气体排出的排气口且所述排气口设置有排气阀,或所述分离容器为缓冲罐且所述缓冲罐的排气口设置有排气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容器上还设置有出液口,所述挡件设置于所述进液口和所述出液口之间,以使得所述进液口与所述出液口之间的流体在所述挡件处绕向所述出液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排气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一所述挡件与所述出液口相对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排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液口设置在所述分离容器的腔底且所述出液口进液端朝上设置,所述进液口水平朝向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排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口与所述出液口分别设置在所述分离容器水平方向相远离的两侧,且上下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排气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所述挡件设置在所述进液口与所述出液口在高度方向上的之间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排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口与所述出液口相对设置,至少一所述挡件设置于所述进液口与所述出液口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排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口与所述出液口在水平方向上相对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排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件上边沿延伸至所述腔体顶部、下边沿与所述腔体底部之间间隙设置和/或所述挡件下边沿延伸至所述腔体底部、上边沿与所述腔体顶部之间间隙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排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件可脱离阻挡位安装于所述腔体内。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排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件为板件。
12.一种气液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设有腔体的分离容器;
设置于所述分离容器上的进液口;
设于所述腔体内的挡件,用于承接所述进液口流进的液体并使所述进液口流进的液体改变流向;所述分离容器上还设置有出液口,所述挡件设置于所述进液口和所述出液口之间,以使得所述进液口与所述出液口之间的流体在所述挡件处绕向所述出液口;至少一所述挡件与所述出液口相对设置;所述出液口设置在所述分离容器的腔底且所述出液口进液端朝上设置,所述进液口水平朝向设置。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气液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口与所述出液口分别设置在所述分离容器水平方向相远离的两侧,且上下设置。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气液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所述挡件设置在所述进液口与所述出液口在高度方向上的之间位置。
15.根据权利要求12-14任一项所述的气液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件可脱离阻挡位安装于所述腔体内。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气液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件为板件。
CN202122726231.9U 2021-11-08 2021-11-08 气液分离装置及排气装置 Active CN21724695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726231.9U CN217246956U (zh) 2021-11-08 2021-11-08 气液分离装置及排气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726231.9U CN217246956U (zh) 2021-11-08 2021-11-08 气液分离装置及排气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246956U true CN217246956U (zh) 2022-08-23

Family

ID=828522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726231.9U Active CN217246956U (zh) 2021-11-08 2021-11-08 气液分离装置及排气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24695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0693915B1 (ko) 유체 흐름 전환기를 가진 용골 냉각기 및 헤더
CN217246956U (zh) 气液分离装置及排气装置
CN206988538U (zh) 浮块式自动排气阀及可自动排气的水箱
CN202337459U (zh) 油箱和油液过滤装置
CN209505437U (zh) 一种汽车膨胀水箱
CN114837796B (zh) 一种集成式膨胀水壶、冷却系统及汽车
US8944256B2 (en) Filter
CN112694167B (zh) 用于污水处理的膜生物反应器
CN203024509U (zh) 满液式蒸发器及具有该蒸发器的水冷式空调机组
CN215724528U (zh) 一种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冷却系统
CN202246153U (zh) 一种脱气罐
CN210237170U (zh) 一种船舶洗涤塔污水处理装置
CN210463753U (zh) 一种冷却桶用冷却系统
CN208165544U (zh) 一种水封箱
CN218572882U (zh) 一种液体除气装置
JPS60155692A (ja) 脱ガス装置
CN221069470U (zh) 一种液流电池电解液储罐
CN111773939A (zh) 一种盐池
CN205279050U (zh) 一种锅炉排污缓冲降温器
CN217191715U (zh) 一种铜线冷却清洗装置
CN104307579A (zh) 一种离子交换柱
CN217773669U (zh) 一种用于非混相流体的气液分离装置
CN220056431U (zh) 涡旋式真空脱气机
CN217485495U (zh) 排气装置、燃料电池冷却系统以及燃料电池
CN214880251U (zh) 一种新型氨分缩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