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231713U - 水电站坝前清污装置 - Google Patents

水电站坝前清污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231713U
CN217231713U CN202122202499.2U CN202122202499U CN217231713U CN 217231713 U CN217231713 U CN 217231713U CN 202122202499 U CN202122202499 U CN 202122202499U CN 217231713 U CN217231713 U CN 21723171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ly connected
sets
groups
collecting box
collec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202499.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青松
伊贵冬
何虎杰
余云婷
李国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Hydropower Yunnan Investment Jinping Electric Pow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Hydropower Yunnan Investment Jinping Electric Pow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Hydropower Yunnan Investment Jinping Electric Pow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Hydropower Yunnan Investment Jinping Electric Pow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202499.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23171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23171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23171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20Hydro energy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水电站坝前清污装置,涉及水电站清污装置技术领域,包括收集组件,收集组件的外部固定连接有导流组件,导流组件的后侧面固定连接有升降组件,导流组件包括双头减速电机以及两组螺旋桨,双头减速电机的两组转动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杆,每组第一连接杆的自由端外部均套接有带动轮,通过将收集组件的底部沉入水里,由双头减速电机带动两组第一连接杆进行转动,两组带动轮通过同步带使两组从动轮进行转动,进而两组第二连接杆带动两组螺旋桨进行转动,则实现水流进入收集箱内部,由两组螺旋桨带动收集箱内部的水排出,在使用时,水流可带动漂浮物进入收集箱内部,该结构可实现自动对漂浮物进行收集。

Description

水电站坝前清污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电站清污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水电站坝前清污装置。
背景技术
水电站坝前漂浮物清理始终困扰着各个水电站,这些漂浮物给库区的生态环境带来了很大影响,目前多数采用船只利用人工进行打捞,工作强度大,对漂浮物的捕捞效率极低,为此,我们提出了水电站坝前清污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水电站坝前清污装置,解决了目前多数采用船只利用人工进行打捞,工作强度大,对漂浮物的捕捞效率极低的问题。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水电站坝前清污装置,包括收集组件,所述收集组件的外部固定连接有导流组件,所述导流组件的后侧面固定连接有升降组件;
所述导流组件包括双头减速电机以及两组螺旋桨,所述双头减速电机的两组转动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杆,每组所述第一连接杆的自由端外部均套接有带动轮,每组所述螺旋桨的内部均贯穿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杆,每组所述第二连接杆的自由端外部均固定连接有从动轮,两组所述带动轮和两组从动轮的外部分别共同连接有两组同步带。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收集组件包括收集箱,所述收集箱的两组侧壁对称开设有两组通槽,每组所述通槽的内部均固定连接有内框,每组所述内框的两侧且位于每组通槽的内部均对称固定连接有两组连接板,每组所述连接板的侧面中心位置均固定连接有第一轴承,每组所述连接板的侧面均开设有若干组的滤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双头减速电机的底端与收集箱的顶端固定连接,每组所述螺旋桨分别位于每组内框的内部,且分别位于每两组连接板之间。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两组所述第二连接杆分别穿过四组第一轴承的内部,且为固定连接,每组所述从动轮分别位于收集箱的外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升降组件包括外框,所述外框的顶部和底部中心位置进行固定连接有第二轴承,两组所述第二轴承的内部共同固定连接有丝杆,所述外框的顶端中心位置固定安装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转动端与丝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丝杆的外部转动连接有丝筒,所述丝筒的外部固定连接有活动块。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活动块的前侧面与收集箱的后侧面固定连接,所述外框的内部且以丝杆为中心线对称固定连接有两组导柱,两组所述导柱分别穿过活动块的内部,且为滑动连接。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水电站坝前清污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水电站坝前清污装置,通过将收集组件的底部沉入水里,由双头减速电机带动两组第一连接杆进行转动,两组带动轮通过同步带使两组从动轮进行转动,进而两组第二连接杆带动两组螺旋桨进行转动,则实现水流进入收集箱内部,由两组螺旋桨带动收集箱内部的水排出,在使用时,水流可带动漂浮物进入收集箱内部,该结构可实现自动对漂浮物进行收集。
2、水电站坝前清污装置,通过伺服电机带动丝杆进行转动,则活动块用过丝筒和两组轴承沿着两组导柱的方向进行升降移动,从而可带动收集组件进行移动,该结构可根据水面高度对收集组件的位置进行调节,并且可在对收集箱内部进行清理时,将收集组件进行升起,便于进行清理。
附图说明
图1为水电站坝前清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水电站坝前清污装置中收集组件的爆炸图;
图3为水电站坝前清污装置中导流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水电站坝前清污装置中升降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收集组件;11、收集箱;12、通槽;13、内框;14、连接板;15、第一轴承;16、滤槽;2、导流组件;21、双头减速电机;22、螺旋桨;23、第一连接杆;24、带动轮;25、第二连接杆;26、从动轮;27、同步带;3、升降组件;31、外框;32、第二轴承;33、丝杆;34、伺服电机;35、丝筒;36、活动块;37、导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水电站坝前清污装置技术方案:水电站坝前清污装置,包括收集组件1,收集组件1的外部固定连接有导流组件2,导流组件2的后侧面固定连接有升降组件3。
请参阅图3,导流组件2包括双头减速电机21以及两组螺旋桨22,双头减速电机21的两组转动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杆23,每组第一连接杆23的自由端外部均套接有带动轮24,每组螺旋桨22的内部均贯穿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杆25,每组第二连接杆25的自由端外部均固定连接有从动轮26,两组带动轮24和两组从动轮26的外部分别共同连接有两组同步带27。
导流组件2在实际使用中,通过双头减速电机21带动两组第一连接杆23进行转动,两组带动轮24通过同步带27使两组从动轮26进行转动,进而两组第二连接杆25带动两组螺旋桨22进行转动。
请参阅图2,收集组件1包括收集箱11,收集箱11的两组侧壁对称开设有两组通槽12,每组通槽12的内部均固定连接有内框13,每组内框13的两侧且位于每组通槽12的内部均对称固定连接有两组连接板14,每组连接板14的侧面中心位置均固定连接有第一轴承15,每组连接板14的侧面均开设有若干组的滤槽16,双头减速电机21的底端与收集箱11的顶端固定连接,每组螺旋桨22分别位于每组内框13的内部,且分别位于每两组连接板14之间,两组第二连接杆25分别穿过四组第一轴承15的内部,且为固定连接,每组从动轮26分别位于收集箱11的外部。
请参阅图4,升降组件3包括外框31,外框31的顶部和底部中心位置进行固定连接有第二轴承32,两组第二轴承32的内部共同固定连接有丝杆33,外框31的顶端中心位置固定安装有伺服电机34,伺服电机34的转动端与丝杆33的一端固定连接,丝杆33的外部转动连接有丝筒35,丝筒35的外部固定连接有活动块36,活动块36的前侧面与收集箱11的后侧面固定连接,外框31的内部且以丝杆33为中心线对称固定连接有两组导柱37,两组导柱37分别穿过活动块36的内部,且为滑动连接。
升降组件3在实际使用中,通过伺服电机34带动丝杆33进行转动,则活动块36用过丝筒35和两组第二轴承32沿着两组导柱37的方向进行升降移动。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在使用时,首先将外框31进行固定,通过伺服电机34带动丝杆33进行转动,则活动块36用过丝筒35和两组第二轴承32沿着两组导柱37的方向进行升降移动,进而将收集组件1的底部沉入水里;
接这通过双头减速电机21带动两组第一连接杆23进行转动,两组带动轮24通过同步带27使两组从动轮26进行转动,进而两组第二连接杆25带动两组螺旋桨22进行转动,则水流进入收集箱11内部,由两组螺旋桨22带动收集箱11内部的水通过若干组滤槽16排出,水流可带动漂浮物进入收集箱11内部进行自动收集;
当水位发生变化时,同理,通过升降组件3对收集组件1的高度位置进行调节;
当定期对收集箱11内部进行清理时,同理,通过升降组件3带动收集组件1生出水面,进而对收集箱11内部进行清理。

Claims (6)

1.水电站坝前清污装置,包括收集组件(1),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组件(1)的外部固定连接有导流组件(2),所述导流组件(2)的后侧面固定连接有升降组件(3);
所述导流组件(2)包括双头减速电机(21)以及两组螺旋桨(22),所述双头减速电机(21)的两组转动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杆(23),每组所述第一连接杆(23)的自由端外部均套接有带动轮(24),每组所述螺旋桨(22)的内部均贯穿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杆(25),每组所述第二连接杆(25)的自由端外部均固定连接有从动轮(26),两组所述带动轮(24)和两组从动轮(26)的外部分别共同连接有两组同步带(2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电站坝前清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组件(1)包括收集箱(11),所述收集箱(11)的两组侧壁对称开设有两组通槽(12),每组所述通槽(12)的内部均固定连接有内框(13),每组所述内框(13)的两侧且位于每组通槽(12)的内部均对称固定连接有两组连接板(14),每组所述连接板(14)的侧面中心位置均固定连接有第一轴承(15),每组所述连接板(14)的侧面均开设有若干组的滤槽(1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电站坝前清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头减速电机(21)的底端与收集箱(11)的顶端固定连接,每组所述螺旋桨(22)分别位于每组内框(13)的内部,且分别位于每两组连接板(14)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电站坝前清污装置,其特征在于,两组所述第二连接杆(25)分别穿过四组第一轴承(15)的内部,且为固定连接,每组所述从动轮(26)分别位于收集箱(11)的外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电站坝前清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组件(3)包括外框(31),所述外框(31)的顶部和底部中心位置进行固定连接有第二轴承(32),两组所述第二轴承(32)的内部共同固定连接有丝杆(33),所述外框(31)的顶端中心位置固定安装有伺服电机(34),所述伺服电机(34)的转动端与丝杆(33)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丝杆(33)的外部转动连接有丝筒(35),所述丝筒(35)的外部固定连接有活动块(36)。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水电站坝前清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块(36)的前侧面与收集箱(11)的后侧面固定连接,所述外框(31)的内部且以丝杆(33)为中心线对称固定连接有两组导柱(37),两组所述导柱(37)分别穿过活动块(36)的内部,且为滑动连接。
CN202122202499.2U 2021-09-13 2021-09-13 水电站坝前清污装置 Active CN21723171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202499.2U CN217231713U (zh) 2021-09-13 2021-09-13 水电站坝前清污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202499.2U CN217231713U (zh) 2021-09-13 2021-09-13 水电站坝前清污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231713U true CN217231713U (zh) 2022-08-19

Family

ID=828173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202499.2U Active CN217231713U (zh) 2021-09-13 2021-09-13 水电站坝前清污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23171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000774U (zh) 一种小型水面垃圾清理机器人
CN214301925U (zh) 一种应用于生态河道的清淤抓取装置
CN218049360U (zh) 一种涡流清洗机
CN217231713U (zh) 水电站坝前清污装置
CN216304756U (zh) 一种水利工程用水渠清淤装置
CN111501712B (zh) 一种水面浮萍打捞机器
CN219637857U (zh) 一种水面漂浮污染物清理装置
CN203113301U (zh) 小型水体漂浮物清除器
CN112198010A (zh) 一种环境监测用水源监测装置
CN208844528U (zh) 一种水上漂浮物柔性打捞系统
CN213892826U (zh) 水上污染物清理机器人
CN212427040U (zh) 一种市政用河流垃圾快速清理设备
CN216379436U (zh) 一种水利水电大坝进水口漂浮物清理装置
CN111764366B (zh) 一种环保船用打捞装置
CN214653769U (zh) 一种竖流式气浮机
CN213682047U (zh) 一种转筒式水利工程用水面垃圾清理装置
CN112663577A (zh) 一种用于河道表面漂浮物的无漏打捞装置
CN220430449U (zh) 一种河道垃圾收集船
CN216865064U (zh) 一种水利工程用悬浮垃圾高效清理装置
CN212801454U (zh) 一种环境工程用河道清污装置
CN212605692U (zh) 一种用于收集水面微小垃圾的清污机器人
CN215758922U (zh) 一种河岸漂浮垃圾收集装置
CN212651930U (zh) 一种水利工程除污装置
CN217953963U (zh) 一种用于海洋环境监测的自动采水器
CN217148702U (zh) 一种具有高效净化效果的污水处理生化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