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面浮萍打捞机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打捞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面浮萍打捞机器。
背景技术
浮萍是浮萍科浮萍属飘浮植物,生于水田、池沼或其它静水水域,大面积浮萍的危害非常严重,它不仅遮挡住阳光使水体浑浊,还使大量有机物发生化学反应,使有毒细菌增多、氧气减少,鱼虾不能生存,严重破坏河道生态环境。
现有的浮萍打捞一般采用人力进行捞取,这种打捞方式,使用人工成本,所需要的时间较长,且工作效率低,不利于对浮萍的打捞。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水面浮萍打捞机器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提供一种水面浮萍打捞机器,采用电机带动船体移动,使浮萍进入打捞盘内,配合齿轮之间的啮合连接,带动打捞盘的转动,从而清理打水面上的浮萍。
本发明提供的水面浮萍打捞机器,包括:船体和轮子,所述船体的外侧对称转动安装有轮子,还包括:打捞盘、收纳仓、第一电机、第一圆轴、第一齿轮、第三连杆、第二连杆、第一连杆、喷水装置、第六齿轮、限位板和圆柱,所述船体内部底壁固定安装有收纳仓,所述船体外侧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且第一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第六齿轮,所述船体的内侧对称转动安装有第一圆轴,且第一圆轴固定连接第一连杆,所述第一圆轴外侧固定套接有第一齿轮,且第一齿轮与第六齿轮啮合连接,所述船体的内部对称转动连接有第三连杆,所述第三连杆远离船体的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二连杆,且第二连杆的底部一体连接有限位板,所述打捞盘的两侧对称安装有圆柱,且限位板与圆柱抵压接触,所述第二连杆的底端与第一连杆的底端转动连接,所述船体内部安装有喷水装置。
优选的,喷水装置包括,第二电机、第二齿轮、第三齿轮、第二圆轴、转动盘、槽轮、第三圆轴、第四齿轮、第五齿轮、第四连杆、第五连杆、移动架、喷水器和凸台,所述船体内部转动安装第二圆轴和第三圆轴,且第二圆轴的两端穿过船体固定连接轮子,所述船体内部固定安装第二电机,且第二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第二齿轮,所述第二圆轴的外侧固定套接第三齿轮,且第二齿轮与第三齿轮啮合连接,所述第二圆轴的两侧对称固定安装有转动盘,且转动盘远离圆心的边缘位置固定安装有凸台,所述第三圆轴的两侧对称安装有槽轮,且转动盘通过凸台与槽轮活动卡接,所述第三圆轴外侧固定套接第四齿轮,所述船体的内部转动连接第五齿轮,且第四齿轮与第五齿轮啮合连接,所述第五齿轮远离船体的一侧转动连接第四连杆,且第四连杆另一端转动连接第五连杆,所述第五连杆的一侧转动安装有移动架,且移动架的一端穿过船体固定连接喷水器。
优选的,所述第一圆轴、第二圆轴和第三圆轴与船体均采用角接触球轴承转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船体靠近收纳仓的底部为对称的T字形。
优选的,打捞盘和收纳仓底部开设有通槽。
优选的,所述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第三齿轮、第四齿轮、第五齿轮与第六齿轮均采用硬质合金制成。
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发明提供的水面浮萍打捞机器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水面浮萍打捞机器:
1、本装置,采用第二电机驱动船体在水中运动,配合第一电机的动作转动,使第一齿轮与第六齿轮啮合转动,从而使第三连杆、第二连杆和第一连杆驱动转动,从而抬起打捞盘,实现打捞盘的打捞;
2、配合打捞盘的打捞,第二电机工作,通过第二齿轮与第三齿轮之间的配合啮合,从而使转动盘与槽轮间歇运动,从而使第四齿轮与第五齿轮间歇啮合连接,使移动架在船体的表面进行上下运动,从而使喷水器对打捞盘进行上下冲洗,更方便的使打捞盘内部的浮躁掉入收纳仓的内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第一电机驱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限位板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提供的喷水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提供的第二电机驱动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船体;2、轮子;3、打捞盘;4、收纳仓;5、第一电机;6、第一圆轴;7、第一齿轮;8、第三连杆;9、第二连杆;10、第一连杆;11、喷水装置;12、第二电机;13、第二齿轮;14、第三齿轮;15、第二圆轴;16、转动盘;17、槽轮;18、第三圆轴;19、第四齿轮;20、第五齿轮;21、第四连杆;22、第五连杆;23、移动架;24、喷水器;25、凸台;26、第六齿轮;27、限位板;28、圆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请结合参阅图1、图2、图3、图4和图5,其中,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第一电机驱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限位板安装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提供的喷水装置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发明提供的第二电机驱动结构示意图。水面浮萍打捞机器包括:船体1、轮子2、收纳盘3、第一电机5和喷水装置11。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水面浮萍打捞机器,包括:船体1和轮子2,所述船体1的外侧对称转动安装有轮子2,还包括:打捞盘3、收纳仓4、第一电机5、第一圆轴6、第一齿轮7、第三连杆8、第二连杆9、第一连杆10、喷水装置11、第六齿轮26、限位板27和圆柱28,所述船体1内部底壁固定安装有收纳仓4,所述船体1外侧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5,且第一电机5的输出轴固定连接第六齿轮26,所述船体1的内侧对称转动安装有第一圆轴6,且第一圆轴6固定连接第一连杆10,所述第一圆轴6外侧固定套接有第一齿轮7,且第一齿轮7与第六齿轮26啮合连接,所述船体1的内部对称转动连接有第三连杆8,所述第三连杆8远离船体1的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二连杆9,且第二连杆9的底部一体连接有限位板27,所述打捞盘3的两侧对称安装有圆柱28,且限位板27与圆柱28抵压接触,所述第二连杆9的底端与第一连杆10的底端转动连接,所述船体1内部安装有喷水装置11。
参考图3和图4所示,喷水装置11包括,第二电机12、第二齿轮13、第三齿轮14、第二圆轴15、转动盘16、槽轮17、第三圆轴18、第四齿轮19、第五齿轮20、第四连杆21、第五连杆22、移动架23、喷水器24和凸台25,所述船体1内部转动安装第二圆轴15和第三圆轴18,且第二圆轴15的两端穿过船体1固定连接轮子2,所述船体1内部固定安装第二电机12,且第二电机12的输出轴固定连接第二齿轮13,所述第二圆轴15的外侧固定套接第三齿轮14,且第二齿轮13与第三齿轮14啮合连接,所述第二圆轴15的两侧对称固定安装有转动盘16,且转动盘16远离圆心的边缘位置固定安装有凸台25,所述第三圆轴18的两侧对称安装有槽轮17,且转动盘16通过凸台25与槽轮17活动卡接,所述第三圆轴18外侧固定套接第四齿轮19,所述船体1的内部转动连接第五齿轮20,且第四齿轮19与第五齿轮20啮合连接,所述第五齿轮20远离船体1的一侧转动连接第四连杆21,且第四连杆21另一端转动连接第五连杆22,所述第五连杆22的一侧转动安装有移动架23,且移动架23的一端穿过船体1固定连接喷水器24,配合打捞盘3的打捞,第二电机12驱动齿轮进行相互之间的啮合传动,使移动架23在船体1的表面进行上下移动,从而使喷水器24更充分的对打捞盘3内部的浮萍进行处理。
所述第一圆轴6、第二圆轴15和第三圆轴18与船体1均采用角接触球轴承转动连接,轴承转动,减少摩擦力,方便工件转动。
参考图1所示,所述船体1靠近收纳仓4的底部为对称的T字形,防止装置前端过重,船体1与水的接触面积小,从而造成装置发生失衡现象,从而导致装置进水。
参考图1所示,打捞盘3和收纳仓4底部开设有通槽,使打捞上来的浮萍的水渗出。
所述第一齿轮7、第二齿轮13、第三齿轮14、第四齿轮19、第五齿轮20与第六齿轮26均采用硬质合金制成,钢性好,耐磨性高,且具有防水性。
工作原理:装置放入水中,第二电机12开始工作,由第二齿轮13与第三齿轮14啮合连接诶,带动第二圆轴15转动,从而带动轮子2在水面进行转动,使装置在水面进行移动,第一电机5开始转工作,带动第一齿轮7与第六齿轮26啮合转动连接,带动第一连杆10以第一圆轴6为圆心,进行转动,在转动过程中,打捞盘3向上移动,由于第二连杆9和第一连杆10与打捞盘3转动连接,打捞盘3会发生旋转,由于第二连杆9一体连接的限位板27与圆柱28之间的接触抵压,使打捞盘3保持平衡转,从而带动打捞盘3转动,第二电机12工作时,由第二齿轮13与第三齿轮14啮合连接诶,带动第二圆轴15转动,从而使转动盘16通过凸台25配合槽轮17进行间歇转动连接,转动时,槽轮17带动第三圆轴18转动,从而第四齿轮19和第五齿轮20进行啮合转动,从而使第四连杆21与第五连杆22进行周期性上下运动,从而使移动架23在船体1的表面进行上下移动,从而带动喷水器24进行上下移动,喷出的水均匀的对打捞盘3内部的浮萍进行冲洗,从而使打捞盘3内部的浮萍掉落收纳仓4的内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