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229250U - 翻转装置 - Google Patents
翻转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7229250U CN217229250U CN202120806498.6U CN202120806498U CN217229250U CN 217229250 U CN217229250 U CN 217229250U CN 202120806498 U CN202120806498 U CN 202120806498U CN 217229250 U CN217229250 U CN 217229250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upport
- container
- shaft
- turnover
- flipp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0000007306 turnover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3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6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6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2
- 230000002950 deficient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39000010408 fil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7723 transport mechan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13013 elastic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10409 thin fil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349 favourabl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CWYNVVGOOAEACU-UHFFFAOYSA-N Fe2+ Chemical compound [Fe+2] CWYNVVGOOAEACU-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3141 lower extremity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649 pad prin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Attitude Control For Articles On Convey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翻转装置,包括:容器,其具有用于供外部部件移入其中的侧向开口;和翻转轴,与容器固定连接,且用于受控转动从而使得容器带动移入其中的外部部件翻转。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能够带动部件自动翻转的翻转装置,利用本实用新型的翻转装置,无需由人工手动翻转部件,也无需由移栽设备转移待翻转部件,这不但提高了传送过程的自动化程度,而且还降低了部件的损坏风险和污染风险,从而降低了残品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传送技术,特别是涉及翻转装置。
背景技术
在对部件进行处理的过程中,有时需要针对部件的两个不同部位分别进行加工。当需要针对部件的两个相对设置的部分分别进行加工时,需要翻转部件,以便于针对两个部分分别进行处理。
发明人认识到,现有的传送技术中,往往仅能沿传送设备的传送路径带动部件移动,不能翻转部件,翻转工序需由人工手动进行,这不但导致传送过程的自动化程度低,而且还增大了部件的损坏风险和污染风险,导致残品率较高。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带动部件翻转的翻转装置,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要克服现有技术中的至少一个技术缺陷,提供一种翻转装置。
本实用新型一个进一步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能够带动部件自动翻转的翻转装置。
本实用新型另一个进一步的目的是要使得翻转装置能够与其他的传送装置相互配合,从而在传送部件的过程中翻转部件。
本实用新型又一个进一步的目的是要提高翻转装置带动部件翻转过程中的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再一个进一步的目的是要提高翻转装置的通用性。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翻转装置,包括:容器,其具有用于供外部部件移入其中的侧向开口;和翻转轴,与容器固定连接,且用于受控转动从而使得容器带动移入其中的外部部件翻转。
可选地,容器包括:底托;顶托,与底托相对设置;以及侧托,从底托的边缘向上延伸至顶托,从而与底托以及顶托共同围成具有侧向开口的容器。
可选地,翻转轴与侧托固定连接,且翻转轴的中心轴线平行于侧托的横向延伸方向。
可选地,部分侧托的外壁朝向背离容器的方向延伸形成卡接部,卡接部具有第一轴孔;且翻转轴穿入第一轴孔,以与侧托固定连接。
可选地,底托包括多个相互间隔且平行设置的底板条,顶托包括多个相互间隔且平行设置的顶板条;且底托与顶托相对于翻转装置的中央水平剖切面呈镜像对称设置。
可选地,底托还包括连接于每一底板条一端、且向上延伸的底连接条,顶托还包括连接于每一顶板条一端、且向下延伸的顶连接条;底托和顶托分别通过底连接条和顶连接条与侧托固定连接;且相邻底连接条和相邻顶连接条之间的间距可调设置,从而使得相邻底板条之间的间距以及相邻顶板条之间的间距分别可调设置。
可选地,至少一个底板条可转动地连接于侧托的下边缘,至少一个顶板条可转动地连接于侧托的上边缘,从而使得顶托和底托在翻转装置翻转时夹紧移入容器的外部部件。
可选地,至少一个底板条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一磁性薄膜,至少一个顶板条的下表面设置有与第一磁性薄膜对称的第二磁性薄膜。
可选地,翻转装置还包括:支撑架,其具有供翻转轴穿入其中的第二轴孔;且支撑架通过第二轴孔与翻转轴的一端可转动地配合连接。
可选地,翻转装置还包括:驱动机构,与翻转轴的另一端传动连接,用于带动翻转轴转动。
本实用新型的翻转装置,其包括容器和翻转轴。其中,容器具有供外部部件移入其中的侧向开口,翻转轴与容器固定连接,且用于受控转动从而使得容器带动移入其中的外部部件翻转,从而使得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能够带动部件自动翻转的翻转装置。利用本实用新型的翻转装置,无需由人工手动翻转部件,也无需由移栽设备转移待翻转部件,这不但提高了传送过程的自动化程度,而且还降低了部件的损坏风险和污染风险,从而降低了残品率。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的翻转装置,其容器由底托、顶托和侧托共同围成,且具有侧向开口,这便于外部部件顺利地移入容器的内部空间,使得本实用新型的翻转装置能够与其他的传送装置相互配合,从而在传送部件的过程中翻转部件。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的翻转装置,底托的至少一个底板条可转动地连接于侧托的下边缘,顶托的至少一个顶板条可转动地连接于侧托的上边缘,从而使得顶托和底托在翻转装置翻转时夹紧移入容器的外部部件,这有利于提高翻转装置带动部件翻转过程中的可靠性,防止部件在翻转过程中滑落或晃动。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的翻转装置,底托的相邻底连接条和顶托的相邻顶连接条之间的间距可调设置,从而使得相邻底板条之间的间距以及相邻顶板条之间的间距分别可调设置,这有利于提高翻转装置的通用性,使其能够适用于各种尺寸的外部部件。
根据下文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更加明了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优点和特征。
附图说明
后文将参照附图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了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这些附图未必是按比例绘制的。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翻转装置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2是图1所示的翻转装置的容器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翻转装置的容器的示意性俯视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翻转装置的容器的示意性展开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传送机构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翻转装置10的示意性结构图。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能够带动部件20自动翻转的翻转装置10。
翻转装置10一般性地可包括容器220和翻转轴280。
图2是图1所示的翻转装置10的容器220的示意性结构图。容器220的内部空间221可以用于容纳外部部件20。容器220具有用于供外部部件20移入其中(即,移入容器220的内部空间221)的侧向开口。“侧向”是相对于容器220的实际使用状态而言的,大致可以为容器220的横向一端。
翻转轴280与容器220固定连接,且用于受控转动从而使得容器220带动移入其中的外部部件20翻转。
利用本实施例的翻转装置10,无需由人工手动翻转部件20,这不但提高了传送过程的自动化程度,而且还降低了部件20的损坏风险和污染风险,从而降低了残品率。
本实施例的容器220具有侧向开口,外部部件20从容器220的侧向开口移入容器220的内部空间221,这使得翻转装置10能够带动外部部件20翻转0~180°范围内的任意角度而不会导致部件20滑落。
此外,将容器220设置为具有侧向开口,这还有利于外部部件20顺利地移入容器220的内部空间221,例如,外部部件20可以在惯性作用下或者在摩擦力、推动力等外力作用下被传送至容器220的内部空间221,从而减少或避免人工搬运。
容器220包括底托225、顶托226和侧托227。其中,“底”和“顶”等用于表示方位的词语,是相对于容器220处于待翻转状态时的实际形态而言的。下述关于底托225、顶托226和侧托227的阐述,是以处于待翻转状态的翻转容器220而言的。
底托225和顶托226相对设置。侧托227从底托225的边缘向上延伸至顶托226,从而与底托225以及顶托226共同围成具有侧向开口的容器220。本实施例中,底托225位于顶托226的上方,且二者均沿水平方向延伸。侧托227沿竖直方向延伸。外部部件20可以从容器220的侧向开口移入或移出。
本实施例的翻转装置10,其容器220由底托225、顶托226和侧托227共同围成,且具有侧向开口,这便于外部部件20顺利地移入容器220的内部空间221,使得本实施例的翻转装置10能够与其他的传送装置相互配合,从而在传送部件20的过程中翻转部件20。
翻转轴280与侧托227固定连接,且翻转轴280的中心轴线平行于侧托227的横向延伸方向,这有利于减小容器220在翻转过程中需要占用的空间。其中,“横向”方向是相对于容器220处于待翻转状态时的实际形态而言的,侧托227的横向延伸方向大致可以为水平方向,侧托227的纵向延伸方向或者高度方向大致可以为竖直方向。
部分侧托227的外壁朝向背离容器220的方向延伸形成卡接部227a,卡接部227a具有第一轴孔(未示出)。侧托227的外壁和内壁是相对而言的,其中,侧托227的外壁是指侧托227背朝容器220的内部空间221的壁面。第一轴孔的中心轴线可以沿水平方向延伸。
翻转轴280穿入第一轴孔,以与侧托227固定连接。例如,翻转轴280可以通过过盈配合的方式穿入第一轴孔。由于卡接部227a与侧托227一体成型,将翻转轴280固定于卡接部227a的第一轴孔,可以提高翻转装置10整体的结构稳定性。
底托225包括多个相互间隔且平行设置的底板条225a,顶托226包括多个相互间隔且平行设置的顶板条226a。多个底板条225a平行设置可以指多个底板条225a的上表面共面,多个顶板条226a平行设置可以指多个顶板条226a的下表面共面,从而可以在翻转前后为外部部件20提供平整的支撑面。
底托225与顶托226相对于翻转装置10的中央水平剖切面呈镜像对称设置。即,底托225和顶托226的外形相同,且二者在水平面上的投影重合,这使得容器220在翻转180°之后仅改变了侧向开口的朝向。
底托225还包括连接于每一底板条225a一端、且向上延伸的底连接条225b,顶托226还包括连接于每一顶板条226a一端、且向下延伸的顶连接条226b。底托225和顶托226分别通过底连接条225b和顶连接条226b与侧托227固定连接。既,底托225和顶托226分别通过底连接条225b和顶连接条226b固定连接至侧托227。本实施例中,底连接条225b和顶连接条226b的数量分别与底板条225a和顶板条226a的数量相同,每一底板条225a分别与一底连接条225b一一相连,每一顶板条226a分别与一顶连接条226b一一相连。
相邻底连接条225b和相邻顶连接条226b之间的间距可调设置,从而使得相邻底板条225a之间的间距以及相邻顶板条226a之间的间距分别可调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侧托227的上边缘可以形成有多个间隔设置的上螺孔(未示出),侧托227的下边缘可以形成有多个间隔设置的下螺孔,且上螺孔的数量大于顶板条226a的数量,下螺孔的数量大于底板条225a的数量。底连接条225b和顶连接条226b可以分别通过螺接的方式固定于侧托227上。例如,上螺孔的数量可以为顶板条226a数量的2~5倍,下螺孔的数量可以为底板条225a数量的2~5倍。在螺接之前,通过将底连接条225b与不同的下螺孔螺接,可以调整相邻底板条225a之间的间距,通过将顶连接条226b与不同的上螺孔螺接,可以调整相邻顶板条226a之间的间距,方法简便,灵活性强。
通过使底托225的相邻底连接条225b和顶托226的相邻顶连接条226b之间的间距可调设置,从而使得相邻底板条225a之间的间距以及相邻顶板条226a之间的间距分别可调设置,这有利于提高翻转装置10的通用性,使其能够适用于各种尺寸的外部部件20。
在一些实施例中,底板条225a、顶板条226a分别可以镂空设置。
至少一个底板条225a可转动地连接于侧托227的下边缘,至少一个顶板条226a可转动地连接于侧托227的上边缘,从而使得顶托226和底托225在翻转装置10翻转时夹紧移入容器220的外部部件20,这有利于提高翻转装置10带动部件20翻转过程中的可靠性,防止部件20在翻转过程中滑落或晃动。
例如,上述可转动地连接于侧托227的下边缘的底板条225a可以由弹性材料制成,上述可转动地连接于侧托227的上边缘的顶板条226a可以由弹性材料制成,在外力作用下,由弹性材料制成的底板条225a的自由端和由弹性材料制成的顶板条226a的自由端可以分别朝向容器220的内部空间221转动来夹紧位于容器220内部空间221的外部部件20。
例如,本实施例的翻转装置10可以适用于冰箱的U壳或者抽屉等由铁质材料制成的外部部件20。至少一个底板条225a的上表面可以设置有第一磁性薄膜228,至少一个顶板条226a的下表面可以设置有与第一磁性薄膜228对称的第二磁性薄膜229。当部件20到达容器220的内部空间221时,带有磁性薄膜的底板条225a和顶板条226a可以与部件20之间发生磁吸作用,使得带有磁性薄膜的底板条225a和顶板条226a在磁吸力的作用下通过转动来夹紧部件20。
本实施例中,底板条225a可以为三个,顶板条226a也可以为三个。第一磁性薄膜228可以设置于位于中间位置的底板条225a上,第二磁性薄膜229可以设置于位于中间位置的顶板条226a上。
在一些进一步的实施例中,翻转装置10还可以进一步地包括支撑架260和驱动机构250。
其中,支撑架260可以固定于水平地面上。支撑架260具有供翻转轴280穿入其中的第二轴孔。且支撑架260通过第二轴孔与翻转轴280的一端可转动地配合连接。
驱动机构250与翻转轴280的另一端传动连接,用于带动翻转轴280转动。驱动组件配置成在接收到翻转指令的情况下驱动翻转轴280转动,从而带动容器220翻转。
驱动组件可以包括电机,其输出轴与翻转轴280传动连接。翻转电机可以为伺服电机,但不限于此。至于驱动组件与翻转轴280之间的连接结构,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了解本实施例的基础上应当易于获知,此处不做赘述。
本实施例中,支撑架260和驱动机构250可以在沿翻转轴280中心轴线的延伸方向上分别位于翻转轴280的两侧,从而利用支撑架260和驱动机构250分别与翻转轴280的两端配合连接,这可以提高容器220在转动过程中的结构稳定性。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翻转装置10的容器220的示意性展开图,图中的底托225和顶托226处于同一平面内,顶板条226a与顶连接条226b分离设置,且图中虚线示出底板条225a与底连接条225b的交界处。底板条225a的长度可以为250mm,顶板条226a的长度可以为253mm,底板条225a和顶板条226a的宽度可以分别为40mm,底连接条225b和顶连接条226b的长度可以分别为25mm,相邻底板条225a之间的间距以及相邻顶板条226a之间的间距可以分别为77.5mm,侧托227的高度可以为26mm。在一些实施例中,底板条225a和顶板条226a的长度可以相同。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顶板条226a可以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至顶连接条226b。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传送机构200的示意图,其中图5(a)为主视图,图5(b)为俯视图。为便于示出部件20在传送机构200上的位置,图中还示出了部件20,但不应视为本实施例的传送机构200包括部件20。本实施例的传送机构200可以用于向移印机构输送待印刷的部件20,例如冰箱的U壳或者抽屉等。
传送机构200一般性地可包括传送件210和上述任一实施例的翻转装置10。
其中,传送件210配置成沿其传送路径带动部件20移动。传送件210的传送路径可以指部件20在传送件210上的移动路径。
容器220的内部空间221与传送件210的传送路径相通,本实施例的容器220的内部空间221与传送件210的传送路径的上部空间相连通,从而允许部件20在传送件210的带动下移入或移出容器220的内部空间221。
本实施例中,传送件210包括相互间隔且平行设置的多个传送带211,例如传送带211可以为两个,且由两条窄皮带轮组成,中间悬空。传送件210的传送路径即为传送带211的上表面。每一传送带211的上表面均处于同一水平面上。
在传送带211的宽度方向上,底板条225a与传送带211交替布置,且二者的上表面处于同一水平面上。其中,传送带211的宽度方向垂直于传送方向。位于传送带211上的部件20移动至容器220的内部空间221时,既与底板条225a接触,又与传动带接触,这便于部件20在传送带211的作用下顺利地移入或移出容器220的内部空间221,从而减少或避免部件20在移入或移出容器220内部空间221的过程中发生卡死现象。
通过在传送机构200中增设翻转装置10,并使翻转装置10与传送件210进行有机配合,这使得本实施例的传送机构200具备翻转功能,能在传送过程中对部件20进行翻转,以便于后续的加工处理。
本实用新型的翻转装置10,其包括容器220和翻转轴280。其中,容器220具有供外部部件20移入其中的侧向开口,翻转轴280与容器220固定连接,且用于受控转动从而使得容器220带动移入其中的外部部件20翻转,使得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能够带动部件20自动翻转的翻转装置10。利用本实用新型的翻转装置10,无需由人工手动翻转部件20,也无需由移栽设备转移待翻转部件20,这不但提高了传送过程的自动化程度,而且还降低了部件20的损坏风险和污染风险,从而降低了残品率。
至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认识到,虽然本文已详尽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多个示例性实施例,但是,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仍可根据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内容直接确定或推导出符合本实用新型原理的许多其他变型或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应被理解和认定为覆盖了所有这些其他变型或修改。
Claims (9)
1.一种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容器,其具有用于供外部部件移入其中的侧向开口;和
翻转轴,与所述容器固定连接,且用于受控转动从而使得所述容器带动移入其中的所述外部部件翻转;且
所述容器包括:
底托;
顶托,与所述底托相对设置;以及
侧托,从所述底托的边缘向上延伸至所述顶托,从而与所述底托以及所述顶托共同围成具有所述侧向开口的所述容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翻转轴与所述侧托固定连接,且所述翻转轴的中心轴线平行于所述侧托的横向延伸方向。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
部分所述侧托的外壁朝向背离所述容器的方向延伸形成卡接部,所述卡接部具有第一轴孔;且
所述翻转轴穿入所述第一轴孔,以与所述侧托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托包括多个相互间隔且平行设置的底板条,所述顶托包括多个相互间隔且平行设置的顶板条;且所述底托与所述顶托相对于所述翻转装置的中央水平剖切面呈镜像对称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托还包括连接于每一所述底板条一端、且向上延伸的底连接条,所述顶托还包括连接于每一所述顶板条一端、且向下延伸的顶连接条;所述底托和所述顶托分别通过底连接条和所述顶连接条与所述侧托固定连接;且
相邻所述底连接条和相邻所述顶连接条之间的间距可调设置,从而使得相邻所述底板条之间的间距以及相邻所述顶板条之间的间距分别可调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
至少一个所述底板条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侧托的下边缘,至少一个所述顶板条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侧托的上边缘,从而使得所述顶托和所述底托在所述翻转装置翻转时夹紧移入所述容器的所述外部部件。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
至少一个所述底板条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一磁性薄膜,至少一个所述顶板条的下表面设置有与所述第一磁性薄膜对称的第二磁性薄膜。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支撑架,其具有供所述翻转轴穿入其中的第二轴孔;且
所述支撑架通过所述第二轴孔与所述翻转轴的一端可转动地配合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驱动机构,与所述翻转轴的另一端传动连接,用于带动所述翻转轴转动。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0806498.6U CN217229250U (zh) | 2021-04-16 | 2021-04-16 | 翻转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0806498.6U CN217229250U (zh) | 2021-04-16 | 2021-04-16 | 翻转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7229250U true CN217229250U (zh) | 2022-08-19 |
Family
ID=828164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0806498.6U Active CN217229250U (zh) | 2021-04-16 | 2021-04-16 | 翻转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7229250U (zh) |
-
2021
- 2021-04-16 CN CN202120806498.6U patent/CN217229250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6769534B2 (en) | Apparatus for transferring printed circuit board | |
KR100754831B1 (ko) | 인쇄회로기판 반전장치 | |
CZ315394A3 (en) | Apparatus for overhead transportation of sheets | |
CN217229250U (zh) | 翻转装置 | |
KR101045790B1 (ko) | 판상재 위치설정 장치 | |
CN210625599U (zh) | 一种ccd高速在线检测机构 | |
CN215248373U (zh) | 传送机构以及具有其的移印系统 | |
US5735389A (en) | Conveying system | |
US4561535A (en) | Apparatus for placing a board into an upright state | |
EP1475204B1 (en) | Machine for processing wood panels or similar | |
CN214877780U (zh) | 输送翻转装置 | |
CN113120647A (zh) | 传送机构以及具有其的移印系统 | |
JPH0735205B2 (ja) | びん類自動反転装置 | |
CN216181700U (zh) | 一种全自动输送带桥切装置 | |
JPH0669255A (ja) | 薄板部材収納装置 | |
KR100193569B1 (ko) | 이송장치 | |
JPH0221463Y2 (zh) | ||
CN210884252U (zh) | 传送机构 | |
CN118270442B (zh) | 上料装置 | |
JPH0564130U (ja) | 板材加工機のワーク反転装置 | |
CN220975595U (zh) | 一种塑料餐盒加工用送运装置 | |
CN108183080B (zh) | 一种清洗机 | |
CN218617549U (zh) | 一种盒装产品的夹持输送装置 | |
CN220776391U (zh) | 一种插件机物料台 | |
CN209853316U (zh) | 一种传输机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