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227299U - 副仪表板总成以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副仪表板总成以及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227299U
CN217227299U CN202220456110.9U CN202220456110U CN217227299U CN 217227299 U CN217227299 U CN 217227299U CN 202220456110 U CN202220456110 U CN 202220456110U CN 217227299 U CN217227299 U CN 21722729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ssembly
instrument board
spout
vehicle
sliding blo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456110.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森
王艳东
高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Automotive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Automotive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Automotive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Automotive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456110.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22729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22729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22729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Vehicle Step Arrangements And Article Stora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副仪表板总成以及车辆,所述副仪表板总成包括副仪表板本体和调节组件,副仪表板本体可运动地设置在车身地板上方;调节组件包括:滑动配合的滑块以及滑槽,滑槽固定在车身地板上,且滑槽的侧向敞开,滑块设置在滑槽内,且滑块的连接部向上延伸并与副仪表板本体连接。副仪表板本体通过底部连接的滑块可以沿着滑槽配合滑动,以实现副仪表板本体在车身内部的前后移动,提高了副仪表板本体的应用范围。滑槽侧向敞开,滑块与滑槽的连接部位隐蔽,提高了调节组件的美观性,从滑槽上方掉落的杂物无法直接掉入滑槽内,可以降低杂物对滑块和滑槽相对滑动的流畅性的影响,并且便于清理杂物和保持副仪表板总成的整洁,提升整车品质。

Description

副仪表板总成以及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副仪表板总成以及车辆。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副仪表板设置在驾驶位座椅与副驾驶位座椅之间,便于前排乘员使用,但是,后排乘员难以取用放置在副仪表板上的物品,且当副仪表板上集成一些功能模块时,后排乘员无法使用。
基于此,现有技术中,一些车辆配备了可前后移动的副仪表板,但副仪表板的滑动结构裸露,结构稳定性较差,会影响整车品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副仪表板总成,所述副仪表板总成的结构稳定性、美观性更高,可以提高整车品质。
本申请进一步提出了一种采用上述副仪表板总成的车辆。
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实施例的副仪表板总成,包括:副仪表板本体,所述副仪表板本体可运动地设置在车身地板上方;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包括:滑动配合的滑块以及滑槽,所述滑槽固定在所述车身地板上,且所述滑槽的侧向敞开,所述滑块设置在所述滑槽内,且所述滑块的连接部向上延伸并与所述副仪表板本体连接。
副仪表板本体通过底部连接的滑块可以沿着滑槽配合滑动,以实现副仪表板本体在车身内部的前后移动,使得前后排乘员均可以方便使用副仪表板本体上的物品或功能模块,提高了副仪表板本体的应用范围。其中,滑槽侧向敞开,滑块从滑槽的侧向安装到滑槽内,滑块与滑槽的连接部位隐蔽,没有外露在副仪表板本体的下方,提高了调节组件的美观性。同时,从滑槽上方掉落的杂物无法直接掉入滑槽内,可以降低杂物对滑块和滑槽相对滑动的流畅性的影响,并且便于清理杂物和保持副仪表板总成的整洁,提升整车品质。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调节组件为两个,两个所述调节组件分别设置在所述副仪表板本体的两侧,且两个所述调节组件的滑槽的敞开口朝向彼此或背离彼此。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副仪表板总成还包括:驱动件,所述驱动件设置在所述车身地板上,所述驱动件与所述滑块动力连接,以带动所述滑块在所述滑槽内滑动。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件通过传动组件与所述滑块动力连接,所述传动组件构造为涡轮蜗杆组件、丝杠螺母组件、齿轮齿条组件中的任一种。
进一步地,所述传动组件包括:涡轮、蜗杆以及动力输出件,所述涡轮与所述驱动件的输出轴连接,所述蜗杆与所述涡轮啮合并适于拉动所述动力输出件,所述动力输出件用于带动所述滑块运动。
进一步地,所述动力输出件构造为传动链,且所述传动链绕设所述滑块并与所述滑块啮合。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副仪表板总成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驱动件集成设置,所述控制器与所述驱动件电性连接,以控制所述驱动件正转或反转。
进一步地,所述副仪表板总成还包括:霍尔传感器,所述霍尔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器信号连接,并用于检测所述驱动件的转速信号,所述控制器适于根据所述转速信号控制所述驱动件。
根据本申请第二方面实施例的车辆,包括: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副仪表板总成。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车辆的车身地板与车身地毯之间填充有隔音垫,隔音垫上开设有避让槽,所述调节组件设置在所述避让槽内,所述车身地毯开设有避让孔,所述连接部伸出所述避让孔以与所述副仪表板本体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副仪表板总成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图1中A-A面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调节组件与传动组件的连接示意图。
图4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控制器与驱动件之间的控制原理图。
图5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控制器通过霍尔传感器调控驱动件的控制原理图。
附图标记:
1000-副仪表板总成,
10-副仪表板本体,
20-调节组件,201-滑块,202-连接部,203-滑槽,
30-驱动件,
40-传动组件,401-涡轮,402-蜗杆,403-动力输出件,
50-控制器,
60-霍尔传感器,
70-隔音垫,701-避让槽,
80-车身地毯,801-避让孔,
90-车身地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面参考图1-图5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副仪表板总成以及车辆。
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实施例的副仪表板总成1000,包括副仪表板本体10和调节组件20。
具体的,如图1-图3所示,副仪表板本体10可运动地设置在车身地板90上方;调节组件20包括:滑动配合的滑块201以及滑槽203,滑槽203固定在车身地板90上,且滑槽203的侧向敞开,滑块201设置在滑槽203内,且滑块201的连接部202向上延伸并与副仪表板本体10连接。
可以理解的,副仪表板本体10,位于驾驶室正中位置,副仪表板本体10上可以设置前后杯托、后备电源、后出风口、冷气阀门、操控按键等结构和功能模块。
本实用新型的副仪表板本体10底部连接的滑块201可以沿着滑槽203配合滑动,以实现副仪表板本体10在车身内部的前后移动,使得前后排乘员均可以方便使用副仪表板本体10上的物品或功能模块,摆脱了传统副仪表板本体10设置位置单一、不便于后排乘员操作使用的限制,提高了副仪表板本体10的应用范围以及便利性、功能性和灵活性。
并且,本申请的滑槽203侧向敞开,滑块201可以从滑槽203侧向安装到滑槽203内,滑块201与滑槽203的连接部202位隐蔽,没有外露在副仪表板本体10的下方,提高了调节组件20的美观性。同时,从滑槽203上方掉落的杂物无法直接掉入滑槽203内,可以降低杂物对滑块201和滑槽203相对滑动的流畅性的影响,并且便于清理杂物和保持副仪表板总成1000的整洁,滑块201与滑槽203滑动配合时的异响较低,也可以提升整车品质。
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滑槽203可以在侧向设置敞开口,构成侧向放置的U型结构,滑块201通过敞开口放置到滑槽203内部以实现与滑槽203的配合安装并在滑槽203内滑动。
可选的,为提高滑块201与滑槽203的配合稳定性,可以在滑槽203的内部设置滑轨或在滑槽203的内部形成与滑块201配合安装的轨道槽,滑轨或轨道槽可以对滑块201起到限位作用,减少滑块201在滑动的过程中与滑槽203脱离的情况。当然,滑块201也可以设置成滑轮形状,呈滑轮型的滑块201与滑槽203之间为滚动摩擦,可以提高滑动的顺滑度,降低副仪表板本体10在移动过程中因滑块201滑槽203摩擦而产生的噪音。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滑块201具有连接部202,在滑块201安装到滑槽203内部后,连接部202位于滑槽203外部并向上延伸,与位于滑槽203上方的副仪表板本体10的底部相连,其中,连接部202和副仪表板本体10之间可以通过连接螺栓可拆卸连接。进一步地,可以在滑槽203的底部设置固定螺栓,滑槽203通过固定螺栓可拆卸安装在车身地板90上。从而,副仪表板本体10与调节组件20之间、调节组件20与车身地板90之间均通过螺栓结构可拆卸连接,使得副仪表板总成1000的装拆过程更加简单方便,并且安装后结构稳固,可靠性强。
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连接部202与副仪表板本体10连接部202位可以位于副仪表板本体10上方结构的水平投影范围内,即副仪表板本体10的上方结构覆盖连接部202与副仪表板本体10的连接部202位,以使从副仪表板本体10上掉落的杂物不仅不能直接掉落到滑槽203内,而且不能直接掉落到滑块201与副仪表板本体10的连接位置,进一步使掉落的杂物远离滑槽203和滑块201。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如图2所示,调节组件20为两个,两个调节组件20分别设置在副仪表板本体10的两侧。通过在副仪表板本体10的两侧分别设置一个调节组件20,可以对副仪表板本体10的双侧进行支撑,在副仪表板本体10通过调节组件20进行移动时依然可以保持平稳,提高了副仪表板总成1000的结构稳定性。
进一步地,两个调节组件20的滑槽203的敞开口朝向彼此或背离彼此。可以结合实际情况或根据车身地板90的安装空间选择设置滑槽203敞开口的朝向,当然,两个调节组件20的敞开口也可以朝向同一方向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副仪表板总成1000还包括:驱动件30,驱动件30设置在车身地板90上,驱动件30与滑块201动力连接,以带动滑块201在滑槽203内滑动。调节组件20的滑块201通过驱动件30的带动在滑槽203内滑动,不需要人工操作移动,使副仪表板本体10的前后移动更加省力和方便。
进一步地,驱动件30可以为步进电机、伺服电机、调速电机中的任意一种,驱动件30可以通过螺接结构安装在车身地板90上。
可选的,驱动件30也可以设置在副仪表板本体10的下方,并随着副仪表板本体10移动,使得在副仪表板本体10移动的过程中,驱动件30和滑块201之间的位置关系依然可以保持相对固定,以实现同步移动。这样,一方面可以提高驱动件30的隐蔽性,避免驱动件30暴露在外,减少杂物落到驱动件30上的情况,并且隐蔽后的驱动件30可以提高车身的美观性;另一方面可以简化驱动件30和滑块201之间传动部件的设置。
进一步地,驱动件30通过传动组件40与滑块201动力连接,传动组件40构造为涡轮蜗杆组件、丝杠螺母组件、齿轮齿条组件中的任一种。
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传动组件40包括:涡轮401、蜗杆402以及动力输出件403,涡轮401与驱动件30的输出轴连接,蜗杆402与涡轮401啮合并适于拉动动力输出件403,动力输出件403用于带动滑块201运动。
在动能方面,动力输出件403通过涡轮401和蜗杆402可以得到相比传统齿轮机构更大的传动比,能够更好地将驱动件30的动力转化给滑块201,使驱动件30带动滑块201进行运动的效率更高,并且涡轮401蜗杆402机构的结构紧凑,可以很好地适配安装在副仪表板总成1000的相对较小的结构内。在承载能力方面,涡轮401和蜗杆402的啮合齿面间为线接触,其承载能力大大高于其他交错轴斜齿轮机构。在降噪方面,蜗杆402传动相当于螺旋传动,为多齿啮合传动,故传动平稳、噪音很小,进而增强副仪表板总成1000的静谧性。
同时,当蜗杆402的导程角小于啮合轮齿间的当量摩擦角时,机构具有自锁性,可实现反向自锁,即此时乘员无法推动副仪表板本体10前后移动,只能通过驱动件30的驱动才能够带动副仪表板本体10进行移动,利用其反向自锁性可起安全保护作用,可以避免在车辆行驶颠簸的路况下,副仪表板本体10在自身惯性作用下前后滑动而误伤乘员。
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动力输出件403构造为传动链,且传动链绕设滑块201并与滑块201啮合。其中,传动链可以为具有多个链节的钢索传动链,通过多个链节构成的传动链为柔性链,形变能力强,方便在特定空间内进行布置安装,十分契合作为滑块201和传动组件40之间的动力输出件403,并且柔性的传动链可以降低传动过程中因摩擦产生的噪音,提高副仪表板本体10在移动过程中的静谧性。同时,钢结构的传动链的强度高,抗拉性能强,降低传动链在使用过程中的损坏和断裂的可能性。
可选的,传动链还可以为自润滑链条、橡胶链、侧弯链中的任意一种或其组合。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副仪表板总成1000还包括控制器50,控制器50与驱动件30集成设置,控制器50与驱动件30电性连接,以控制驱动件30正转或反转。通过设置的控制器50,可以实现副仪表板总成1000的自动控制。
具体的,如图1所示,可以在副仪表板本体10上设置前/后滑动控制开关,前/后滑动控制开关以按钮或触屏控制的方式与控制器50信号连接,在需要控制副仪表板本体10进行前后移动时,按动前/后滑动控制开关,驱动件30收到信号驱动,通过驱动件30带动传动链,传动链带动滑块201移动,进而实现副仪表板本体10的前后滑动。
其中,副仪表板本体10前后滑动的实现,可以通过驱动件30的电流变换实现驱动件30的正转和反转,驱动件30再通过涡轮蜗杆的传动,带动传动链传动。
进一步的,用于操控控制器50的前/后滑动控制开关还可以与控制器50远程信号连接,即前/后滑动控制开关可以作为远程终端,比如遥控器,或手机终端内的app,取代传统按钮的方式,为副仪表板本体10的表面腾出更多使用空间。同时,使乘员可以无线远程调整副仪表板本体10的前后位置。
可选的,控制器50可以为单片机或微控制器,利用其体积小、方便安装的特点可以自适应安装在副仪表板总成1000的内部。同时有利于控制成本。
进一步地,如图5所示,副仪表板总成1000还包括:霍尔传感器60,霍尔传感器60与控制器50信号连接,并用于检测驱动件30的转速信号,控制器50适于根据转速信号控制驱动件30。
在本申请中,可以通过在驱动件30的转轴上粘一块磁钢,霍尔传感器60放在靠近转轴边缘处,转轴旋转一周,霍尔传感器60就输出一个脉冲,从而可测出转数(计数器),再通过接入频率计,便可测出驱动件30的转速,在获得副仪表板本体10的运动速度后,将运动速度转换为转速信号传送给控制器50,控制器50再根据转速信号控制驱动件30的驱动状态。
当有儿童、人腿或物品时,驱动件30转速减缓,霍尔传感器60检测到转速变化,同时向控制器50传递转速信号,控制器50通过内部阈值算法检验判断是否需启动防滑保护,一旦确认需防夹则由控制器50发出指令,控制驱动件30使其反向驱动,副仪表板本体10退回,实现防夹。其中,可以在控制器50和驱动件30之间连接电磁继电器开关,控制器50通过电磁继电器开关控制驱动件30的正转、反转和启停。
本申请还可以通过把霍尔传感器60按预定位置分布设置在滑槽203上,并在滑块201上安装永磁体,当装在滑块201上的永磁体经过它时,可以从测量电路上测得脉冲信号。根据脉冲信号的分布可以测出滑块201,即副仪表板本体10的运动速度,在获得副仪表板本体10的运动速度后,将运动速度转换为转速信号传送给控制器50,控制器50再根据转速信号控制驱动件30的驱动状态。
根据本申请第二方面实施例的车辆,包括上述实施例中的副仪表板总成1000。车辆中位于前排乘员位置的副仪表板本体10可以在车身内部的前后移动,使得前后排乘员均可以方便使用副仪表板本体10上的物品或功能模块,摆脱了传统副仪表板本体10设置位置单一、不便于后排乘员操作使用的限制,提高了副仪表板本体10的应用范围以及便利性、功能性和灵活性。
并且,滑块201与滑槽203的连接位隐蔽,没有外露在副仪表板本体10的下方,提高了调节组件20的美观性。同时,从滑槽203上方掉落的杂物无法直接掉入滑槽203内,可以降低杂物对滑块201和滑槽203相对滑动的流畅性的影响,并且便于清理杂物和保持车辆内部的整洁,提升整车品质。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如图1所示,车辆的车身地板90与车身地毯80之间填充有隔音垫70,隔音垫70上开设有避让槽701,调节组件20设置在避让槽701内,车身地毯80开设有避让孔801,连接部202伸出避让孔801以与副仪表板本体10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在车辆的车身地板90上方铺设隔音垫70,并在隔音垫70的上方铺设车身地毯80。其中,避让槽701与滑槽203适配,滑槽203卡接在避让槽701内,滑槽203的下方可以通过固定螺栓穿过隔音垫70与车身地板90固定连接,滑块201的连接部202向上延伸到避让槽701外,并贯穿避让孔801与副仪表板本体10的底部连接。通过设置的隔音垫70,可以充分吸收滑块201在滑槽203内滑动产生的噪音,提高滑动静谧性。
避让孔801可以为与副仪表板本体10运动轨迹相同的长条形孔,在副仪表板本体10前后移动时,连接部202在长条形的避让孔801内移动。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第一特征”、“第二特征”可以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副仪表板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
副仪表板本体,所述副仪表板本体可运动地设置在车身地板上方;
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包括:滑动配合的滑块以及滑槽,所述滑槽固定在所述车身地板上,且所述滑槽的侧向敞开,所述滑块设置在所述滑槽内,且所述滑块的连接部向上延伸并与所述副仪表板本体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副仪表板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组件为两个,两个所述调节组件分别设置在所述副仪表板本体的两侧,且两个所述调节组件的滑槽的敞开口朝向彼此或背离彼此。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副仪表板总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驱动件,所述驱动件设置在所述车身地板上,所述驱动件与所述滑块动力连接,以带动所述滑块在所述滑槽内滑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副仪表板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通过传动组件与所述滑块动力连接,所述传动组件构造为涡轮蜗杆组件、丝杠螺母组件、齿轮齿条组件中的任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副仪表板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组件包括:涡轮、蜗杆以及动力输出件,所述涡轮与所述驱动件的输出轴连接,所述蜗杆与所述涡轮啮合并适于拉动所述动力输出件,所述动力输出件用于带动所述滑块运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副仪表板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输出件构造为传动链,且所述传动链绕设所述滑块并与所述滑块啮合。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副仪表板总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驱动件集成设置,所述控制器与所述驱动件电性连接,以控制所述驱动件正转或反转。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副仪表板总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霍尔传感器,所述霍尔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器信号连接,并用于检测所述驱动件的转速信号,所述控制器适于根据所述转速信号控制所述驱动件。
9.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副仪表板总成。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的车身地板与车身地毯之间填充有隔音垫,隔音垫上开设有避让槽,所述调节组件设置在所述避让槽内,所述车身地毯开设有避让孔,所述连接部伸出所述避让孔以与所述副仪表板本体连接。
CN202220456110.9U 2022-02-28 2022-02-28 副仪表板总成以及车辆 Active CN21722729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456110.9U CN217227299U (zh) 2022-02-28 2022-02-28 副仪表板总成以及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456110.9U CN217227299U (zh) 2022-02-28 2022-02-28 副仪表板总成以及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227299U true CN217227299U (zh) 2022-08-19

Family

ID=828408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456110.9U Active CN217227299U (zh) 2022-02-28 2022-02-28 副仪表板总成以及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22729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080088145A1 (en) Automatically opening cargo compartment cover
CN101152826B (zh) 具有无底切导轨的遮阳卷帘
CN109057582A (zh) 一种车辆自动外滑移门系统的电控控制方法
JP2013174077A (ja) 開閉体制御装置
WO2004025063A1 (ja) 車両用自動開閉装置
CN217227299U (zh) 副仪表板总成以及车辆
CN113119819A (zh) 座兜角度调节装置以及使用其的儿童安全座椅
CN101818601B (zh) 车辆塞拉门机械传动装置
CN111731164A (zh) 一种座椅电动滑轨总成
CN212447202U (zh) 一种座椅电动滑轨总成
CN211229984U (zh) 一种电动辐射防护平移门
CN215398181U (zh) 一种副仪表板的滑动装置
CN101368465A (zh) 一种车用电动滑门驱动机构
KR100573063B1 (ko) 자동차용 전동식 팝업 모니터
JP2010132128A (ja) 車載用画像表示装置
JPH10309963A (ja) シートスライド装置
CN215444816U (zh) 一种末级制动离合控制装置
KR100553518B1 (ko) 자동차용 슬라이딩도어의 자동개폐장치
CN220067129U (zh) 一种车用直升款窗帘驱动装置的传动组件
CN220527795U (zh) 一种电机轴连接结构、侧开门装置及车辆
CN215920429U (zh) 一种自动关门工具车
CN217415544U (zh) 一种座椅靠背调节机构及座椅
KR20140042173A (ko) 버스용 보조 스텝 장치
KR100335944B1 (ko) 자동차의 가변위식 센터 콘솔 및 센터패시아 장치
CN219806764U (zh) 智能车载中控置物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