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218961U - 一种导向组件及使用其的内窥镜用手术器械 - Google Patents

一种导向组件及使用其的内窥镜用手术器械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218961U
CN217218961U CN202221033097.2U CN202221033097U CN217218961U CN 217218961 U CN217218961 U CN 217218961U CN 202221033097 U CN202221033097 U CN 202221033097U CN 217218961 U CN217218961 U CN 21721896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p
ejector
shaft
guide
rock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033097.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洪良
蒋春刚
袁浩
尹升乾
张进
邵柯
刘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Weidekang Medical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Weidekang Medical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Weidekang Medical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Weidekang Medical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033097.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21896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21896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21896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urgic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导向组件及使用其的内窥镜用手术器械,包括一组或者多组绕中心轴分散布置的顶杆组和供顶杆组穿过的一个或者多个导向板,每组所述顶杆组由两个顶杆组成,同一组顶杆组中的两个顶杆与中心轴位于同一平面内,两个所述顶杆相对中心轴对称布置且运动方向相反;其中一个所述导向板上设有与顶杆一一对应的导向套,所述导向套内设置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上端与顶杆抵接,复位弹簧的下端与导向套抵接。本实用新型通过多组顶杆组控制功能组件在不同的平面内弯曲,可以实现一步到位的万向旋转,并且不需要将牵引丝安装在导向球上,不会出现牵引丝卡死现象。

Description

一种导向组件及使用其的内窥镜用手术器械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导向组件及使用其的内窥镜用手术器械。
背景技术
在现代化医疗领域中常用到ESD手术,ESD手术是指内镜粘膜下剥离术,是在胃镜或者肠镜下,对胃息肉或结肠息肉进行切除的微创手术,ESD手术通过手术牵引器械控制钳头(也就是功能组件)弯曲实现对组织的精准抓取,但是现有技术中的手术牵引器械存在如下几个缺陷:(1)现有技术中有采用两个方向盘控制功能组件两个垂直方向的弯曲,当弯曲功能组件时,需要先旋转其中一个方向盘,再旋转另一个方向盘,使功能组件实现360°的万向弯曲,操作步骤复杂,不能实现功能组件一步到位弯曲至任意角度。(2)所有牵引丝均连接在球形的导向球上,导向球旋转运动后容易造成牵引丝卡死。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手术牵引器械控制牵引丝运动的操作难度大、不能实现功能组件一步到位弯曲至任意角度或者容易造成牵引丝卡死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导向组件及使用其的内窥镜用手术器械来解决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导向组件,包括一组或者多组绕中心轴分散布置的顶杆组和供顶杆组穿过的一个或者多个导向板,每组所述顶杆组由两个顶杆组成,同一组顶杆组中的两个顶杆与中心轴位于同一平面内,两个所述顶杆相对中心轴对称布置且运动方向相反;其中一个所述导向板上设有与顶杆一一对应的导向套,所述导向套内设置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上端与顶杆抵接,复位弹簧的下端与导向套抵接。
进一步的,所述顶杆组设置有两组,两组所述顶杆组中的顶杆相间布置。
进一步的,所述导向板沿上下方向设置有两个,每个所述导向套均插入两个所述导向板并由两个导向板轴向固定,所述顶杆与导向套滑动配合。
进一步的,四个所述顶杆绕中心轴周向阵列布置。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内窥镜用手术器械,包括手柄组件和功能组件,所述手柄组件包括壳体、位于壳体一端并能够任意向倾斜的旋转帽、位于壳体内部的翘板结构、与翘板结构连接的多根牵引丝、位于壳体另一端并与牵引丝连接的导向管以及以上所述的导向组件;所述导向管与功能组件连接;所述导向组件连接翘板结构和旋转帽,并通过旋转帽的倾斜推动翘板结构旋转,当所述翘板结构旋转时,翘板结构带动两端的牵引丝上升或者下降。
进一步的,所述翘板结构包括沿壳体的轴向设置的一个或者多个翘板,每个所述翘板的中部转动连接有固定轴,每个所述固定轴之间具有夹角,翘板的两端各连接一牵引丝;所述顶杆抵接于旋转帽与所述翘板之间,且每个所述翘板的两端各连接一顶杆。
进一步的,所述翘板上转动连接有与两端的牵引丝一一对应连接的锁紧轴,每个翘板上的锁紧轴与固定轴平行布置,所述牵引丝缠绕于锁紧轴上,翘板上还活动连接有定位块,以使定位块与锁紧轴连接或者分离;当所述定位块与锁紧轴分离时,所述锁紧轴能够旋转;当定位块与锁紧轴连接时,定位块能够限制锁紧轴周向旋转。
进一步的,所述锁紧轴的一端设有齿轮,所述翘板的侧面设有适于定位块插入的插槽,当所述定位块插入所述插槽时,定位块能够与齿轮啮合。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内固定设置有支撑帽;所述旋转帽盖在支撑帽的上表面,且所述支撑帽与旋转帽的接触面为球形表面,支撑帽的上表面设有若干限位槽,所述旋转帽的顶部具有与支撑帽表面抵接的压力轴,所述压力轴上套设有挤压弹簧,所述挤压弹簧的一端与压力轴抵接,挤压弹簧的另一端与旋转帽抵接。
进一步的,所述旋转帽的顶部转动连接有拇指柄,所述拇指柄的下端设有容纳腔,所述挤压弹簧和压力轴位于所述容纳腔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导向组件及使用其的内窥镜用手术器械,通过多组顶杆组控制功能组件在不同的平面内弯曲,每组顶杆组中的两个顶杆控制两个运动状态相反的牵引丝运动,即当其中一根牵引丝向上提拉功能组件时,另一根牵引丝向下放松,当受到的外力位于相邻两组顶杆组之间时,两组顶杆组可以相应运动对应的距离,从而实现一步到位的万向旋转,并且不需要将牵引丝安装在导向球上,不会出现牵引丝卡死现象。
(2)本实用新型利用翘板连接两个对称的牵引丝,当一端的牵引丝下降时,另一端的牵引丝可以上升,不需要将所有牵引丝都连接在同一部件上。
(3)本实用新型采用锁紧轴的旋转锁紧使牵引丝绷紧,在初始装配时,牵引丝可以保持松弛状态,运输完成后再调整锁紧轴使牵引丝绷紧,有效避免运输过程中牵引丝断裂,并且也可以在长期使用后自主调节牵引丝的松紧度。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导向组件的具体实施方式的主视图;
图2是图1的A-A向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内窥镜用手术器械的立体图(壳体未示意);
图4是图3中d处放大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内窥镜用手术器械的主视图;
图6是图5的B-B向剖视图;
图7是图6中a处放大图;
图8是图6中b处放大图;
图9是图6中c处放大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中旋转帽与支撑帽的配合关系示意图。
图中,1、导向板,2、顶杆,3、导向套,4、复位弹簧,5、导向管,6、功能组件,7、导向组件,8、旋转帽,9、翘板,901、穿线孔,902、插槽,10、固定轴,11、牵引丝,12、固定座,13、壳体,14、让位槽,15、挡板,16、限位孔,17、限位销,18、锁紧轴,1801、齿轮,19、定位块,20、支撑帽,21、限位槽,22、压力轴,2201、限位凸台,23、挤压弹簧,24、拇指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实施例一
如图1、图2所示,一种导向组件,包括一组或者多组绕中心轴分散布置的顶杆组和供顶杆组穿过的一个或者多个导向板1,导向板1为固定部件,顶杆组沿中心轴的轴向(也就是竖直方向)往复运动,每组所述顶杆组由两个顶杆组成,同一组顶杆组中的两个顶杆2与中心轴位于同一平面内,两个顶杆2相对中心轴对称布置且运动方向相反,顶杆2与牵引丝11一一对应,用于控制对应牵引丝11的运动,当钳头需要向某个方向弯曲时,位于弯曲方向上的牵引丝11需要向上拉升,位于弯曲方向背面的牵引丝11需要向下释放,本实用新型中的顶杆组中,当其中一个顶杆2向下运动时,对应的牵引丝11向下释放,同时另一个顶杆2向上运动,则与该顶杆2对应的牵引丝11向上提拉,从而使钳头弯曲;其中一个导向板1上设有与顶杆2一一对应的导向套3,导向套3内设置有复位弹簧4,复位弹簧4的上端与顶杆2抵接,复位弹簧4的下端与导向套3抵接。导向套3与导向板1相对固定,顶杆2的下压可以通过手动控制,当下压力消失时,复位弹簧4使顶杆2向上复位。
本实施例中导向板1设置有两个,两个导向板1沿上下方向布置,保证顶杆2沿直线运动。导向套3的两端可以固定在导向板1上,在其他可选实施方式中,每个导向套3均插入两个导向板1并由两个导向板1轴向固定,即通过两个导向板1的端面对导向套3轴向限位,顶杆2与导向套3滑动配合。顶杆2为圆柱形结构,顶杆组设置有两组,两组所述顶杆组中的顶杆2相间布置,优选四个顶杆2绕中心轴周向阵列布置,即两组顶杆组分别控制钳头在两个相互垂直的平面内弯曲。当仅其中一组顶杆组受到外力时,另一组顶杆组可以保持静止。
实施例二
如图3-图10所示,一种内窥镜用手术器械,包括手柄组件和功能组件6,所述手柄组件包括壳体13、位于壳体13一端并能够任意向倾斜的旋转帽8、位于壳体13内部的翘板结构、与翘板结构连接的多根牵引丝11、位于壳体13另一端并与牵引丝11连接的导向管5以及以上所述的导向组件7;导向管5与功能组件6连接;所述导向组件7连接翘板结构和旋转帽8,并通过旋转帽8的倾斜推动翘板结构旋转,当所述翘板结构旋转时,翘板结构带动两端的牵引丝11上升或者下降。
导向管5用于连接手柄组件和功能组件6,并将作用于手柄组件上的转向运动操作传递到连接于导向管5端的功能组件6,使功能组件6响应于手柄组件上的运动。功能组件6直接作用于组织器官,对组织进行牵拉、夹闭或者采样,例如可以为取样钳、止血钳、牵拉夹等等,导向管5可以为能够弯曲的蛇骨或者五腔管,通过对导向管5进行弯曲调节进而调整功能组件6的角度,旋转帽8作为操作端、用于依次通过导向组件7和翘板结构牵拉牵引丝11,控制功能组件6的弯曲。
本实施例利用旋转帽8在被外力作用下,可以在预设行程范围内的方向进行偏转的性能,进而通过导向组件7驱动并控制牵引丝11的上下运动,因此与牵引丝11连接的功能组件6可以实现同步偏转运动。本实施例中,牵引丝11可以为金属丝,例如钢丝。牵引丝11的下端连接导向管5的末端。
所述翘板结构通过绕中部的旋转实现两端的反向运动,从而带动两端牵引丝11的运动,翘板结构的旋转驱动力来自于顶杆2。
具体的,所述翘板结构包括沿壳体13的轴向设置的一个或者多个翘板9,每个翘板9的中部转动连接有固定轴10,翘板9可绕连接其上的固定轴10转动,每个固定轴10之间具有夹角,翘板9的两端各连接一牵引丝11;顶杆2抵接于旋转帽8与翘板9之间,且每个翘板9的两端各连接一顶杆2。即每个翘板9对应一组顶杆组,当顶杆组设置有两组时,翘板9设置有两个。顶杆2的两端优选为锥形,可以减少与旋转帽8和翘板9的接触面,减小顶杆2与旋转帽8和翘板9之间摩擦阻力,也允许抵接部位产生微小的角度变化。
本实施例将牵引丝11的上端连接点设置在翘板9处,翘板9以中部的固定轴10为支点,每个翘板9连接两个牵引丝11,不同的翘板9驱动功能组件6朝向不同方向弯曲,牵引丝11不是嵌入半球形的旋转帽8中,不会出现卡死现象。
如图4和图6所示,翘板9设置有两个,两个翘板9错位且相互独立布置,两个翘板9在竖直方向的投影优选呈相互垂直状态,两个翘板9的两端各连接一牵引丝11,牵引丝11可以焊接固定在翘板9上。固定轴10可以直接固定在壳体13的内壁上,也可以在壳体13的内壁安装固定座12,固定轴10插入固定座12,并与固定座12在插入部位通过非圆面周向限位,翘板9与固定轴10的接触面为圆周面,使翘板9能够相对固定轴10旋转。由于翘板9上下设置有两个,因此固定轴10也上下设置有两个,并且下方的固定轴10与上方的翘板9在竖直方向的投影有重合,为了给牵引丝11让位,下方的固定轴10优选设置轴向延伸的让位槽14(如图4所示),牵引丝11可以穿过让位槽14与上方的翘板9连接。
本实施例中,导向板1可以直接固定在壳体13的内壁,在其他可选实施方式中,如图6和图8所示,为方便拆卸,壳体13的内壁固定两块挡板15,两个导向板1位于两个挡板15之间,并且上方的导向板1由顶部的挡板15和导向套3的轴肩卡住,下方的导向板1由底部的挡板15和导向套3的轴肩卡住,导向板1外周可以设置一限位孔16,壳体13内壁可以伸出限位销17,限位销17插入限位孔16,抑制导向板1旋转,整体不需要使用工具固定,拆卸更方便。
旋转帽8为半球形结构,壳体13的上部具有与旋转帽8外边缘贴合的弧形过渡面,并且该弧形过渡面为中间开放式,即中间为开孔结构,旋转帽8的中心支撑在上方的导向板1上,旋转帽8以其顶部为支点在弧形过渡面开孔的范围内进行转向。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二的区别在于,牵引丝11与翘板9的连接方式不同,实施例二需要在器械装配时采用焊接工具将牵引丝11固定好,但是在运输过程中,牵引丝11因为处于拉紧状态,很容易断裂,并且长期使用后,牵引丝11的长度会有变化,这就导致拉紧效果降低,为此本实施例采用如下结构拉紧牵引丝11:
翘板9上转动连接有与两端的牵引丝11一一对应连接的锁紧轴18,每个翘板9上的锁紧轴18与固定轴10平行布置,牵引丝11缠绕于锁紧轴18上,翘板9上还活动连接有定位块19,以使定位块19与锁紧轴18连接或者分离;当定位块19与锁紧轴18分离时,锁紧轴18能够旋转;当定位块19与锁紧轴18连接时,定位块19能够限制锁紧轴18周向旋转。如图4和图9所示,翘板9上具有由端部向锁紧轴18方向延伸的穿线孔901,牵引丝11缠绕在锁紧轴18上、并且末端从穿线孔901伸出与功能组件6连接,旋转锁紧轴18可以释放或者拉紧牵引丝11,不需要焊接工具,在运输时可以使牵引丝11处于放松状态,需要拉紧牵引丝11时,只要旋转锁紧轴18即可,调整完成后利用定位块19固定锁紧轴18,抑制锁紧轴18旋转,实现牵引丝11的端部固定。
定位块19与锁紧轴18的连接方式可以但不仅限于采用如下结构:锁紧轴18的一端设有齿轮1801,翘板9的侧面设有适于定位块19插入的插槽902,当定位块19插入插槽902时,定位块19能够与齿轮1801啮合。如图4和图9所示,每个翘板9上设有两个锁紧轴18,齿轮1801和定位块19位于翘板9的同一侧,定位块19与齿轮1801啮合,由于牵引丝11为拉紧状态,因此锁紧轴18具有周向旋转的倾向,齿轮1801可以挤压定位块19,从而与定位块19卡紧,当需要调整牵引丝11长度时,只要取出定位块19即可。
实施例四
在实施例二或者实施例三的基础上,壳体13内固定设置有支撑帽20;旋转帽8盖在支撑帽20的上表面,且支撑帽20与旋转帽8的接触面为球形表面,支撑帽20的上表面设有若干限位槽21,旋转帽8的顶部具有与支撑帽20表面抵接的压力轴22,压力轴22上套设有挤压弹簧23,挤压弹簧23的一端与压力轴22抵接,挤压弹簧23的另一端与旋转帽8抵接。
旋转帽8依靠与支撑帽20的球形表面接触实现任意向旋转,压力轴22的端部可以陷入限位槽21,避免压力轴22在支撑帽20表面打滑,保持角度固定,旋转帽8的上方受到壳体13的限位,下方受到挤压弹簧23的挤压,挤压弹簧23同时将挤压力传递至压力轴22,如图7所示,压力轴22的中部设有限位凸台2201,限位凸台2201与旋转帽8之间安装有挤压弹簧23,挤压弹簧23呈压缩状态,挤压弹簧23的一端抵在旋转帽8顶部,挤压弹簧23另一端抵在限位凸台2201端部,挤压弹簧23可以将压力轴22压向支撑帽20表面。
在导向板1设置有两个的实施方式中,支撑帽20可以安装在上方的导向板1上,作为优选的,如图10所示,限位槽21为与压力轴22的端部直径相近的圆形凹陷部,限位槽21由支撑帽20的顶部向外扩散,且限位槽21以支撑帽20的中心轴为中心圆周阵列布置,这样可以实现旋转帽8的任意方向旋转。
更进一步的设计中,旋转帽8的顶部转动连接有拇指柄24,拇指柄24的下端设有容纳腔,挤压弹簧23和压力轴22位于所述容纳腔内。大拇指可以套在拇指柄24上,拇指柄24可以随意旋转,但是不会脱出旋转帽8,不同人群可以调整自己舒适的握法,且能防止误操作旋转,导致结构破坏。如图7所示,压力轴22和挤压弹簧23安装在所述容纳腔内,压力轴22的上端与容纳腔的顶部抵接,拨动拇指柄24,压力轴22就可以向对应方向移动。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竖直”、“水平”、“内”、“外”、“轴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说明书中,对所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导向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组或者多组绕中心轴分散布置的顶杆组和供顶杆组穿过的一个或者多个导向板(1),每组所述顶杆组由两个顶杆组成,同一组顶杆组中的两个顶杆(2)与中心轴位于同一平面内,两个所述顶杆(2)相对中心轴对称布置且运动方向相反;
其中一个所述导向板(1)上设有与顶杆(2)一一对应的导向套(3),所述导向套(3)内设置有复位弹簧(4),所述复位弹簧(4)的上端与顶杆(2)抵接,复位弹簧(4)的下端与导向套(3)抵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向组件(7),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杆组设置有两组,两组所述顶杆组中的顶杆(2)相间布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向组件(7),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板(1)沿上下方向设置有两个,每个所述导向套(3)均插入两个所述导向板(1)并由两个导向板(1)轴向固定,所述顶杆(2)与导向套(3)滑动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导向组件(7),其特征在于:四个所述顶杆(2)绕中心轴周向阵列布置。
5.一种内窥镜用手术器械,其特征在于:包括手柄组件和功能组件(6),所述手柄组件包括壳体(13)、位于壳体(13)一端并能够任意向倾斜的旋转帽(8)、位于壳体(13)内部的翘板结构、与翘板结构连接的多根牵引丝(11)、位于壳体(13)另一端并与牵引丝(11)连接的导向管(5)以及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导向组件(7);所述导向管(5)与功能组件(6)连接;
所述导向组件(7)连接翘板结构和旋转帽(8),并通过旋转帽(8)的倾斜推动翘板结构旋转,当所述翘板结构旋转时,翘板结构带动两端的牵引丝(11)上升或者下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内窥镜用手术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翘板结构包括沿壳体(13)的轴向设置的一个或者多个翘板(9),每个所述翘板(9)的中部转动连接有固定轴(10),每个所述固定轴(10)之间具有夹角,翘板(9)的两端各连接一牵引丝(11);所述顶杆(2)抵接于旋转帽(8)与所述翘板(9)之间,且每个所述翘板(9)的两端各连接一顶杆(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内窥镜用手术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翘板(9)上转动连接有与两端的牵引丝(11)一一对应连接的锁紧轴(18),每个翘板(9)上的锁紧轴(18)与固定轴(10)平行布置,所述牵引丝(11)缠绕于锁紧轴(18)上,翘板(9)上还活动连接有定位块(19),以使定位块与锁紧轴(18)连接或者分离;当所述定位块(19)与锁紧轴(18)分离时,所述锁紧轴(18)能够旋转;当定位块(19)与锁紧轴(18)连接时,定位块(19)能够限制锁紧轴(18)周向旋转。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内窥镜用手术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轴(18)的一端设有齿轮(1801),所述翘板(9)的侧面设有适于定位块(19)插入的插槽(902),当所述定位块(19)插入所述插槽(902)时,定位块(19)能够与齿轮(1801)啮合。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内窥镜用手术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3)内固定设置有支撑帽(20);所述旋转帽(8)盖在支撑帽(20)的上表面,且所述支撑帽(20)与旋转帽(8)的接触面为球形表面,支撑帽(20)的上表面设有若干限位槽(21),所述旋转帽(8)的顶部具有与支撑帽(20)表面抵接的压力轴(22),所述压力轴(22)上套设有挤压弹簧(23),所述挤压弹簧(23)的一端与压力轴(22)抵接,挤压弹簧(23)的另一端与旋转帽(8)抵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内窥镜用手术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帽(8)的顶部转动连接有拇指柄(24),所述拇指柄(24)的下端设有容纳腔,所述挤压弹簧(23)和压力轴(22)位于所述容纳腔内。
CN202221033097.2U 2022-04-29 2022-04-29 一种导向组件及使用其的内窥镜用手术器械 Active CN21721896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033097.2U CN217218961U (zh) 2022-04-29 2022-04-29 一种导向组件及使用其的内窥镜用手术器械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033097.2U CN217218961U (zh) 2022-04-29 2022-04-29 一种导向组件及使用其的内窥镜用手术器械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218961U true CN217218961U (zh) 2022-08-19

Family

ID=828204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033097.2U Active CN217218961U (zh) 2022-04-29 2022-04-29 一种导向组件及使用其的内窥镜用手术器械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21896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566300B2 (en) Endoscopic surgical access devices and methods of articulating an external accessory channel
JP4856542B2 (ja) 医療用内視鏡器具
CN106999008B (zh) 内窥镜
US20080171910A1 (en) Medical apparatus
JP2002503131A (ja) 外科用器具
US8777843B2 (en) Multi-bendable medical device
CN217218961U (zh) 一种导向组件及使用其的内窥镜用手术器械
CN117179909A (zh) 操作臂以及手术机器人
CN113712670A (zh) 多功能通道器及微创手术机器人
CN213606231U (zh) 一种应用于内窥镜的传动结构和内窥镜手柄
CN108685604B (zh) 微创手术器械
JP6867472B2 (ja) 手術システム
JP5340541B2 (ja) 医療器具用uリンク組立体とその製造方法
CN109984804B (zh) 一种微创手术钳
US20220226060A1 (en) Surgical instrument
CN217429974U (zh) 一种新型内窥镜
CN114711953B (zh) 一种内窥镜下手术器械
CN212438762U (zh) 一种esd手术牵引器械
CN217218960U (zh) 一种用于内窥镜下手术器械的翘板结构
CN115363697A (zh) 一种微创手术钳
CN114848047A (zh) 具有偏摆自锁与解耦功能的手控式微创手术器械
CN212281289U (zh) 一种内窥镜装置以及用于内窥镜装置的张紧装置
JP2010017245A (ja) 牽引部材操作装置
CN220917388U (zh) 牵引装置及内窥镜
CN111202486A (zh) 一种用于内窥镜装置的张紧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