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207129U - 一种用于车辆液压系统的自动回油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车辆液压系统的自动回油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207129U
CN217207129U CN202220396632.4U CN202220396632U CN217207129U CN 217207129 U CN217207129 U CN 217207129U CN 202220396632 U CN202220396632 U CN 202220396632U CN 217207129 U CN217207129 U CN 21720712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il return
pump station
oil
pipeline
hydraulic syste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396632.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倪石龙
祝建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nan Kingrain Electro Hydraulic System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nan Kingrain Electro Hydraulic System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nan Kingrain Electro Hydraulic System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nan Kingrain Electro Hydraulic System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396632.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20712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20712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20712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luid-Pressure Circui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车辆液压系统自动回油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车辆液压系统的自动回油装置,支架中间设有泵站;泵站通过管道出油管道;泵站前端连接有通气器和液位传感器;液位传感器连接继电器,继电器通过线性连接控制器;泵站下端通过连接头连接有回油管道。通过设有泵站连接第一制动油缸和第二制动油缸,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分别连接第一制动油缸和第二制动油缸,第一制动油缸和第二制动油缸下端通过第一单向阀连接有回油管道。后期使用时就不能根据实际使用情况对油箱的位置进行调节,并且在调节后由于油箱与底座之间的相对位置发生改变,从而又使油箱与机体之间的对接位置发生改变,使得整体安装工艺变得十分麻烦。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车辆液压系统的自动回油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车辆液压系统自动回油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车辆液压系统的自动回油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车辆的液压装置自动回油装置是在开始运转时,通过加油口将干净的工作油充满泵腔,为了避免气堵现象,连转开始时,使泵输出的油直接回油箱,对液压回路进行调整,在操作换向阀,使执行元件在无负载的情况下移动,然后对电机进行点操作,确认无异常后,再连续运转,从而起到保障设备安全的作用。
目前的汽车液压装置自动回油装置的油箱基本都是固定在底座一侧,这样在后期使用时就不能根据实际使用情况对油箱的位置进行调节,并且在调节后由于油箱与底座之间的相对位置发生改变,从而又使油箱与机体之间的对接位置发生改变,使得整体安装工艺变得十分麻烦。
通过上述分析,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及缺陷为:油箱基本都是固定在底座一侧,这样在后期使用时就不能根据实际使用情况对油箱的位置进行调节,并且在调节后由于油箱与底座之间的相对位置发生改变,从而又使油箱与机体之间的对接位置发生改变,使得整体安装工艺变得十分麻烦。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车辆液压系统的自动回油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用于车辆液压系统的自动回油装置设有:
支架;所述支架中间设有泵站;所述泵站通过管道出油管道;所述泵站前端连接有通气器和液位传感器;所述液位传感器连接继电器,所述继电器通过线性连接控制器;所述泵站下端通过连接头连接有回油管道。
进一步,所述泵站连接第一制动油缸和第二制动油缸,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分别连接第一制动油缸和第二制动油缸,所述第一制动油缸和第二制动油缸下端通过第一单向阀连接有回油管道。
进一步,所述泵站底部设有回油接头,所述回油接头上端连接第二单向阀,所述第二单向阀前端设有过滤网,所述过滤网表面设有第一流量计和油液粘稠度检测计,所述第一流量计和油液粘稠度检测计通过第二单向阀一侧的局域网与智能终端实现实时监控。
进一步,所述支架中间设有定位槽,所述泵站镶嵌在定位槽内,所述支架前端设有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设有第一电磁阀、第一液压油缸、第二电磁阀、第二液压油缸、控制机箱、第一传感器、第二传感器、调节板。
进一步,所述第一电磁阀右侧设置有第一液压油缸,第一液压油缸下侧通过油管连接调节板,所述第一电磁阀上侧设置有第二电磁阀,第二电磁阀右侧设置有第二液压油缸,第二液压油缸下侧通过油管连接调节板。
进一步,所述第一电磁阀通过连接线路与控制机箱连接,控制机箱下侧设置有第一传感器,控制机箱右侧设置有第二传感器,所述第二电磁阀连接控制机箱。
进一步,所述控制板与泵站内部的供油嘴连接,所述控制板控制泵站内的供油量。
进一步,所述泵站一侧连接集油箱,所述液位传感器安装在集油箱的侧壁上,所述液位传感器与所述继电器相连。
进一步,所述继电器可进行实时检测,具体为:
步骤一:数据接收,处继电器实时接收流量信号和粘度信号,继电器将及检测到的数据传输给智能终端处理器;
步骤二:数据处理,处理器对流量信号和粘度信号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步骤三:数据判断,将上步获得的数据参数与正常参数进行比较,从而判断继电器的状态。
进一步,所述数据判断中,若数据参数与正常参数相同,或者数据参数在正常参数范围内,那么则判定继电器为正常状态;若继数据参数大于正常参数设定值、且数据参数小于正常参数最大值,那么则判定继电器为故障状态,并根据数据参数变化情况判断出故障种类;若数据参数大于正常参数最大值,那么则判定继电器将达到寿命。
结合上述的所有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所具备的优点及积极效果为:本发明用于车辆液压系统的自动回油装置通过设有支架中间设有定位槽,泵站镶嵌在定位槽内,支架前端设有控制系统可是实现实时的进行自检,对于本体内的油液进行有效的检测和防备。
本发明用于车辆液压系统的自动回油装置通过设有支架中间设有泵站;泵站通过管道出油管道;泵站前端连接有通气器和液位传感器;液位传感器连接继电器,继电器通过线性连接控制器;泵站下端通过连接头连接有回油管道。后期使用时就能根据实际使用情况对油箱的位置进行微调节,并且在调节后油箱与底座之间的相对位置通过定位槽固定不会发生变化。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用于车辆液压系统的自动回油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控制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继电器可进行实时检测流程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述数据判断步骤图。
图中:1、泵站;2、支架;3、液位传感器;4、通气器;5、继电器;6、第一管道;7、第一制动油缸;8、第二制动油缸;9、回油管道;10、第二单向阀;11、控制系统;12、第一电磁阀;13、第二电磁阀;14、第二液压油缸;15、控制机箱;16、第二传感器;17、调节板;18、第一液压油缸;19、第一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车辆液压系统的自动回油装置,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的描述。
如图1所示,本发明是实例提供的支架2中间设有泵站1;泵站1通过管道出油管道;泵站1前端连接有通气器4和液位传感器3;液位传感器3连接继电器5,继电器5通过线性连接控制器;泵站1下端通过连接头连接有回油管道9。
泵站连接第一制动油缸7和第二制动油缸8,第一管道6和第二管道分别连接第一制动油缸和第二制动油缸,第一制动油缸和第二制动油缸下端通过第一单向阀连接有回油管道。泵站底部设有回油接头,回油接头上端连接第二单向阀10,第二单向阀前端设有过滤网,过滤网表面设有第一流量计和油液粘稠度检测计,第一流量计和油液粘稠度检测计通过第二单向阀一侧的局域网与智能终端实现实时监控。
如图2所示,本发明是实例提供的支架中间设有定位槽,泵站镶嵌在定位槽内,所述支架前端设有控制系统11,控制系统设有第一电磁阀12、第一液压油缸18、第二电磁阀13、第二液压油缸14、控制机箱15、第一传感器19、第二传感器16、调节板17。第一电磁阀12右侧设置有第一液压油缸18,第一液压油缸下侧通过油管连接调节板17,第一电磁阀12上侧设置有第二电磁阀13,第二电磁阀13右侧设置有第二液压油缸14,第二液压油缸14下侧通过油管连接调节板17。第一电磁阀12通过连接线路与控制机箱连接,控制机箱下侧设置有第一传感器19,控制机箱右侧设置有第二传感器,所述第二电磁阀连接控制机箱。控制板与泵站内部的供油嘴连接,所述控制板控制泵站内的供油量。泵站一侧连接集油箱,液位传感器安装在集油箱的侧壁上,所述液位传感器与所述继电器相连。
如图3和图4所示,本发明是实例提供的继电器可进行实时检测流程:
S301:数据接收,处继电器实时接收流量信号和粘度信号,继电器将及检测到的数据传输给智能终端处理器;
S302:数据处理,处理器对流量信号和粘度信号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S303:数据判断,将上步获得的数据参数与正常参数进行比较,从而判断继电器的状态。
数据判断中,若数据参数与正常参数相同,或者数据参数在正常参数范围内,那么则判定继电器为正常状态;若继数据参数大于正常参数设定值、且数据参数小于正常参数最大值,那么则判定继电器为故障状态,并根据数据参数变化情况判断出故障种类;若数据参数大于正常参数最大值,那么则判定继电器将达到寿命。
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车辆液压系统的自动回油装置的工作原理:通过泵站1 通过管道出油管道输送油液给第一制动油缸7和第二制动油缸8两个工作部位,同时在泵站1前端连接有通气器4和液位传感器3,同时液位传感器3连接继电器5,继电器5通过线性连接控制器,通过控制器控制控制系统11进行工作。完成之后泵站1下端通过连接头连接有回油管道9不工作时将油液送回泵站。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用于车辆液压系统的自动回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车辆液压系统的自动回油装置设有:
支架;
所述支架中间设有泵站;所述泵站通过管道出油管道;所述泵站前端连接有通气器和液位传感器;所述液位传感器连接继电器,所述继电器通过线性连接控制器;所述泵站下端通过连接头连接有回油管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车辆液压系统的自动回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泵站连接第一制动油缸和第二制动油缸,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分别连接第一制动油缸和第二制动油缸,所述第一制动油缸和第二制动油缸下端通过第一单向阀连接有回油管道。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车辆液压系统的自动回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泵站底部设有回油接头,所述回油接头上端连接第二单向阀,所述第二单向阀前端设有过滤网,所述过滤网表面设有第一流量计和油液粘稠度检测计,所述第一流量计和油液粘稠度检测计通过第二单向阀一侧的局域网与智能终端实现实时监控。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车辆液压系统的自动回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中间设有定位槽,所述泵站镶嵌在定位槽内,所述支架前端设有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设有第一电磁阀、第一液压油缸、第二电磁阀、第二液压油缸、控制机箱、第一传感器、第二传感器、调节板。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用于车辆液压系统的自动回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磁阀右侧设置有第一液压油缸,第一液压油缸下侧通过油管连接调节板,所述第一电磁阀上侧设置有第二电磁阀,第二电磁阀右侧设置有第二液压油缸,第二液压油缸下侧通过油管连接调节板。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用于车辆液压系统的自动回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磁阀通过连接线路与控制机箱连接,控制机箱下侧设置有第一传感器,控制机箱右侧设置有第二传感器,所述第二电磁阀连接控制机箱。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车辆液压系统的自动回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泵站一侧连接集油箱,所述液位传感器安装在集油箱的侧壁上,所述液位传感器与所述继电器相连。
CN202220396632.4U 2022-02-25 2022-02-25 一种用于车辆液压系统的自动回油装置 Active CN21720712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396632.4U CN217207129U (zh) 2022-02-25 2022-02-25 一种用于车辆液压系统的自动回油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396632.4U CN217207129U (zh) 2022-02-25 2022-02-25 一种用于车辆液压系统的自动回油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207129U true CN217207129U (zh) 2022-08-16

Family

ID=827543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396632.4U Active CN217207129U (zh) 2022-02-25 2022-02-25 一种用于车辆液压系统的自动回油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20712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7207129U (zh) 一种用于车辆液压系统的自动回油装置
EP4046867A1 (en) Pump design and operation
CN213021874U (zh) 一种适用于矿区用自动地磅称重装置
CN216285114U (zh) 一种脱硫塔浆液ph计安装测量装置
CN218297303U (zh) 雷达液位测量装置及酸性水汽提装置
CN110712660A (zh) 一种旅客列车用真空集便系统、旅客列车及方法
CN218481782U (zh) 乳化液浓度在线检测系统
CN114962966B (zh) 具有工况识别功能的集中润滑装置、装载机及其控制方法
CN221077746U (zh) 一种水管流量测试工装
CN209742930U (zh) 纯水液压支架用清污分离系统及纯水液压支架
CN218093656U (zh) 适用于飞机液压系统内泄漏检查的液压系统
CN211232433U (zh) 一种用于鹤管干式切断阀的安全检测装置
EP4198296A1 (en) Control system for a truck
CN216718479U (zh) 一种流速流量检测装置
CN209527686U (zh) 油罐油位控制系统
CN219710457U (zh) 一种供水压力控制装置
CN220269100U (zh) 一种智能双线集中润滑系统
CN116718229A (zh) 一种应用于固体颗粒投加监测系统
CN220185518U (zh) 一种油路板及带油路板的内置旋转式叶片角度液压调节器
CN220238548U (zh) pH在线监测设备
CN220647899U (zh) 一种加油站管线LoRa测漏专用设备
CN221006445U (zh) 一种喷气式冷却的水量检查装置
CN212052999U (zh) 一种供水系统
CN214331439U (zh) 一种用于自动变速器循环换油设备电子管路
CN214751543U (zh) 一种液体罐内液位监测及加注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