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206684U - 放灰系统 - Google Patents

放灰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206684U
CN217206684U CN202220271840.1U CN202220271840U CN217206684U CN 217206684 U CN217206684 U CN 217206684U CN 202220271840 U CN202220271840 U CN 202220271840U CN 217206684 U CN217206684 U CN 21720668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ust
support frame
ash
basin
ai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271840.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爱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Oyht Filt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Oyht Filt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Oyht Filt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Oyht Filt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271840.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20668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20668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20668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5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in human health protection, e.g. against extreme weather
    • Y02A50/20Air quality improvement or preservation, e.g. vehicle emission control or emission reduction by using catalytic converters
    • Y02A50/2351Atmospheric particulate matter [PM], e.g. carbon smoke microparticles, smog, aerosol particles, dust

Landscapes

  • Cyclo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放灰系统,包括:过滤机构,与所述过滤机构连接用于排放灰尘的放灰机构;所述过滤机构包括用于净化空气过滤灰尘的旋流管,用于排出净化后空气的出风筒,以及用于盛放灰尘的积灰盆;所述旋流管与所述积灰盆对应设置,所述出风筒设置在所述旋流管与所述积灰盆周围;在所述积灰盆上设置用于连通所述放灰机构的第一通孔结构。该实用新型整体结构装卸方便,便于内部结构的清洗和更换,积灰盆与出风筒分开设置,避免灰尘在两者连接处堆积,积灰盆底端开口连接放灰机构,能够自动将积灰盆中堆积的灰尘进行清理,无需人工进行积灰盆内灰尘的清理,增加了过滤效率。

Description

放灰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滤清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放灰系统。
背景技术
在多尘的环境下,空气中的灰尘对于设备及车辆易造成损伤,通常设备和发动机等器件失效的主要因素包括灰尘,因此,滤清器是工程机械、农机装备、载重汽车中不可或缺的部件。通常滤清器用于发动机进气系统中的空气过滤,可为发动机提供清洁、充足的空气,其结构和管路设计会影响汽车发动机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高效的滤清器过滤效率能够延长发动机使用寿命,减少整车维护次数,显著降低用户的养护成本。
常用的滤清器,空气从滤清器的进气口进入,通过过滤装置进行过滤处理,经过过滤处理后的干净空气从出气口排出,过滤处理后的灰尘收集到积灰盆中,积灰盆底端具有开口以及用于封闭开口的端盖,将端盖打开,即可将积灰盆中的灰尘清理出去。
现有技术中,经过过滤后的灰尘存放在积灰盆中,需要人工手动打开积灰盆中底端开口端盖,将存储在积灰盆内的灰尘清理出来,浪费人力资源,同时,当人工进行清灰操作的时候,需要将设备关闭,才能清理积灰盆中的灰尘,影响过滤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一种或多种现有技术的问题,提供一种放灰系统,设置过滤机构,在过滤机构下方设置放灰机构,能够自动地将过滤机构过滤出来的灰尘进行清理,省去了人工放灰操作。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放灰系统,包括:
过滤机构,与所述过滤机构连接用于排放灰尘的放灰机构;
所述过滤机构包括用于净化空气过滤灰尘的旋流管,用于排出净化后空气的出风筒,以及用于盛放灰尘的积灰盆;
所述旋流管与所述积灰盆对应设置,所述出风筒设置在所述旋流管与所述积灰盆周围;
在所述积灰盆上设置用于连通所述放灰机构的第一通孔结构。
优选地,所述过滤机构还包括用于连接所述旋流管与所述积灰盆的第一支撑架,与所述旋流管远离所述第一支撑架的一端连接的第二支撑架,用于密封所述第二支撑架的端盖,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架与所述第二支撑架之间用于对空气进行初步过滤的进风滤网。
优选地,在所述第二支撑架上设置与所述旋流管连通用于排出旋流管过滤后空气的出气口;
所述出气口与所述旋流管的上端开口形配。
优选地,在所述第二支撑架的出气口上设置能够对所述旋流管过滤后的空气过滤的过滤结构。
优选地,在所述积灰盆内设置第二通孔结构,所述第二通孔结构一端的开口设置在所述积灰盆顶部与所述第一支撑架密封连接,另一端的开口设置在所述积灰盆底部与所述第一通孔结构一体成型。
优选地,所述第一支撑架与所述第二支撑架均为圆盘结构;
所述第二通孔结构与所述第一支撑架相连接一端的开口与所述第一支撑架的外轮廓形配。
优选地,在所述积灰盆紧挨所述第一支撑架的外部四周设置用于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架的卡子。
优选地,所述出风筒一端的开口与所述第二支撑架连接,所述出风筒长度大于所述第一支撑架与所述第二支撑架之间的距离。
优选地,所述放灰机构包括与所述第一通孔结构连接的第一腔体,与所述第一腔体连接的第二腔体,设置在所述第一腔体内用于转运灰尘的储运结构,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二腔体内用于为所述储运结构提供旋转动力的动力结构;
所述第一通孔结构插入所述第一腔体内部,与所述储运结构抵接。
优选地,在所述储运结构内设置用于收集灰尘的凹槽;
所述凹槽的凹槽口与所述第一通孔结构的开口对应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放灰系统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的放灰系统,将出风筒设置在积灰盆外面,使得过滤后的粉质全部进入到积灰盆中,不会掉落在出风筒与积灰盆的连接处,避免灰尘堆积影响过滤效果;
2.本实用新型的放灰系统,在积灰盆内设置第二通孔结构,第二通孔结构底部开口小于顶部开口,灰尘会沿积灰盆边缘滑落至底部开口的位置,在底部开口下方设置第一通孔结构,第一通孔结构与放灰机构连接,灰尘能通过第一通孔结构掉入至放灰机构中,进行排放灰尘操作,无需人工手动清理积灰盆内灰尘,达到自动排放灰尘的效果;
3.本实用新型的放灰系统,设置多层过滤结构,能够对空气进行多重过滤,使得通过出风筒排出的空气更加干净。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的放灰系统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的放灰系统的具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图1表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放灰系统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图3表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的具体结构示意图。
如图1所示,放灰系统包括:过滤机构1,与过滤机构1连接的放灰机构2,其中,如图2和图3所示,过滤机构1包括旋流管11,出风筒12,积灰盆13,第一通孔结构14,第一支撑架15,第二支撑架16,端盖17,进风滤网18;
放灰机构2包括第一腔体21,第二腔体(图中未标出),储运结构22,动力结构(图中未标出)以及凹槽221。
具体地,如图2、图3所示,端盖17设置在最上端,为倒置圆盆结构,下面连接第二支撑架16,端盖17与第二支撑架16密封连接,形成空腔,第二支撑架16为圆盘结构,在圆盘面上设置出气口 (图中未标出)和与出气口紧邻设置的排气口(图中未标出),排气口紧贴第二支撑架16的边缘。
在第二支撑架16下方连接旋流管11和出风筒12,旋流管11与第二支撑架16中的出气口连通,并且旋流管11的上端与出气口的开口大小一致,旋流管11过滤出来的空气能够进入到端盖17与第二支撑架16之间,出风筒12与第二支撑架16中的排气口连通,在端盖 17与第二支撑架16之间的空气能够经排气口从出风筒12排出。
在旋流管11下方连接第一支撑架15,第一支撑架15与第二支撑架16的结构相似,同样在圆盘面上设置出气口与排气口,在第一支撑架15上的出气口和排气口与在第二支撑架16上的出气口和排气口对应设置,且在第一支撑架15上的出气口直径大于在第二支撑架16上的出气口直径。旋流管11一端与第二支撑架16连通,另一端与第一支撑架15连通,达到固定的效果,同时第一支撑架15还对端盖17和第二支撑架16起着支撑作用。
其中,旋流管11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内管,另一部分为外管,内管与外管部分套接,两者整体长度均小于第二支撑架16与第一支撑架15之间的距离。在内管非套接端与第二支撑架16为一体无接缝结构,外管非套接端与第一支撑架15同样为一体无接缝结构。同时,外管的直径比内管的直径大,可以套在内管的外部;在内管与外管套接部分的间隙中设置过盈配合的旋流叶片,旋流叶片与内管外壁相切,旋流叶片的形状为曲面状,在旋流叶片上设置有导流槽和叶片倒角。气体通过旋流叶片的作用变为旋转气体,将气体中的灰尘与气体分离,达到净化空气的效果。
在旋流管11周围设置具有运送净化后的空气的出风筒12,出风筒12的上端连接第二支撑架16的排气口,与第二支撑架16的平面齐高,同时出风筒12长度远大于第一支撑架15与第二支撑架16之间的距离。
在第二支撑架16远离与旋流管11连接的一面的表面上设置过滤结构19,过滤结构19紧贴第二支撑架16上设置的出风口与排气口,过滤结构19可以是过滤网,也可以是其他能够对空气起到过滤作用的过滤件。当空气经过旋流管11过滤后,沿旋流管11的内管向上排出,经过紧贴旋流管11内管开口处的过滤结构19,过滤结构19对旋流管11过滤后的空气进行进一步的过滤,过滤结构19过滤后的空气进入到端盖17与第二支撑架16之间的空腔内,经第二支撑架16 的排气口从出风筒12排出,在空气经过第二支撑架16的排气口的时候,过滤结构19还会对空气进行过滤,使得经出风筒12排出的空气更加干净。
过滤结构19还可以设置在第二支撑架16的出风口与排气口中,同样能够对旋流管11过滤后的空气进行二次过滤,同时在二次过滤后的空气排出时,对空气进行三次过滤。
在第一支撑架15与第二支撑架16之间还设置进风滤网18,进风滤网18采用细小网格,围在旋流管11与出风筒12四周,同时与两者之间存在一定距离,能够先一步将空气中的大颗粒灰尘过滤掉,不会造成后续旋流管11过滤时由于大颗粒灰尘堆积造成的堵塞问题,影响整体过滤效率;同时进气口与进风滤网18合二为一,空气能够从四周进入内部进行过滤,增大了进气量,提高了过滤效率。
在第一支撑架15的下方连接积灰盆13,积灰盆13为盆状结构,如附图3所示,上半部为圆柱状,下半部为圆锥状。出风筒12设置在积灰盆13周围一侧,与积灰盆13互不接触,不会使得灰尘掉落到积灰盆13与出风筒12的连接缝隙处。积灰盆13用来收集通过旋流管11分离出来的灰尘,在积灰盆13内还设置第二通孔结构(图中未标出),第二通孔结构一端的开口设置在积灰盆13顶部,开口与第一支撑架15的外轮廓大小一致,使得积灰盆13能够密封连接第一支撑架15,另一端开口设置在积灰盆13底部,开口直径小于第一支撑架 15的直径,能够使旋流管11过滤出来的灰尘掉入至积灰盆13中,并由于积灰盆13顶部开口直径大于底部开口直径,能够使灰尘沿积灰盆13侧壁滚落至底部开口处。
同时,积灰盆13与第一支撑架15之间通过设置在积灰盆13靠近第一支撑架15的外部四周上得卡子密封连接,卡子的设置能使得积灰盆13与第一支撑架15装卸方便,方便对积灰盆13的清理。
在积灰盆13底部开口处还连接第一通孔结构14,第一通孔结构 14为圆柱形结构,一端与积灰盆13的底部开口一体无接缝连接,另一端与放灰机构2连接,当灰尘滚落到积灰盆13最底部时,能够自动的将灰尘通过第一通孔结构14转送到放灰机构2中,通过放灰机构2进行排放灰尘操作,无需人工打开积灰盆13底部端盖排放灰尘,节省了人力;同时避免由于需要先将设备关闭才能进行人工放灰操作,增加了过滤效率。
在第一腔体21上设置第三通孔结构(图中未标出),第三通孔结构连通所述第一腔体21,第三通孔结构包括进灰口与出灰口,进灰口和出灰口与第一通孔结构14开口对应设置,第一通孔结构14的开口直径小于进灰口的直径,能够使得第一通孔结构14插入至第一腔体21内部。在第一腔体内还设置储运结构22,在储运结构22上还设置凹槽221,凹槽221的开口与进灰口对应设置,能接收从积灰盆 13中排出的灰尘。而第一通孔结构14能够插入第一腔体21内部,与储运结构22抵接,形成密封的空间,使得积灰盆13当中的灰尘直接沿第一通孔结构14掉落至储运结构22的凹槽221内,不会掉落至外界环境内,使得排放灰尘不完全,降低排放灰尘的效率。
在第一腔体21一侧连接第二腔体,在第二腔体内设置动力结构,具体可以是电机,动力结构能够为储运结构22的旋转提供动力,通过储运结构22的旋转,达到自动排放灰尘的效果。
整体的工作原理为,带有灰尘的空气先经过进风滤网18,先对空气中的大颗粒灰尘进行初步过滤,初步过滤后的空气从内管与外管之间的空隙中进入旋流管11内,通过旋流叶片进行分离操作,达到灰尘与干净空气的分离,重力轻的干净空气向上运动,通过内管达到第二支撑架16与端盖17之间的空腔中,在旋流管11过滤后的空气进入空腔过程中,还会被过滤结构19进行再次过滤,从出风筒12进行干净空气的排出;另一端重力重的小颗粒灰尘由于重力作用,自然掉落至积灰盆13中,由于积灰盆13中第二通孔结构的设置,使得积灰盆13底部开口较小,灰尘会继续沿积灰盆13边缘滚动,从积灰盆 13中的底部开口排出,通过第一通孔结构14进入到放灰机构2中,通过内部储运结构22的旋转,进行小颗粒灰尘的排放工作。
本实用新型的放灰系统,整体结构装卸方便,方便进风滤网18、旋流管11的更换与清洗;设置过滤结构19,能够对旋流管11过滤后的空气进行进一步的过滤,使得排出的空气更加干净;将积灰盆 13与出风筒12分开设置,可以避免灰尘在积灰盆13与出风筒12的连接处堆积,影响过滤效果;在积灰盆13内设置第二通孔结构,第二通孔结构的底部开口为整个积灰盆13最底端位置,在开口下方设置第一通孔结构14,第一通孔结构14与放灰机构2连接,放灰机构 2具有运转灰尘的储运结构22和提供旋转动力的动力结构,能够自动排出积灰盆13中堆积的灰尘,无需人工进行排放灰尘的清理操作,同时避免人工操作带来的关闭设备问题,进而提高整体的过滤效率。
以上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制作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具体实施不局限于上述具体的实施方式,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从上述构思出发,不经过创造性的劳动,所做出的变化,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放灰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过滤机构(1),与所述过滤机构(1)连接用于排放灰尘的放灰机构(2);
所述过滤机构(1)包括用于净化空气过滤灰尘的旋流管(11),用于排出净化后空气的出风筒(12),以及用于盛放灰尘的积灰盆(13);
所述旋流管(11)与所述积灰盆(13)对应设置,所述出风筒(12)设置在所述旋流管(11)与所述积灰盆(13)周围;
在所述积灰盆(13)上设置用于连通所述放灰机构(2)的第一通孔结构(14);
所述放灰机构(2)包括与所述第一通孔结构(14)连接的第一腔体(21),设置在所述第一腔体(21)内用于转运灰尘的储运结构(22);
所述第一通孔结构(14)插入所述第一腔体(21)内部,与所述储运结构(22)抵接;
在所述储运结构(22)内设置用于收集灰尘的凹槽(221);
所述凹槽(221)的凹槽口与所述第一通孔结构(14)的开口对应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放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机构(1)还包括用于连接所述旋流管(11)与所述积灰盆(13)的第一支撑架(15),与所述旋流管(11)远离所述第一支撑架(15)的一端连接的第二支撑架(16),用于密封所述第二支撑架(16)的端盖(17),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架(15)与所述第二支撑架(16)之间用于对空气进行初步过滤的进风滤网(18)。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放灰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支撑架(16)上设置与所述旋流管(11)连通用于排出所述旋流管(11)过滤后空气的出气口;
所述出气口与所述旋流管(11)的上端开口大小一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放灰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支撑架(16)的出气口上设置能够对所述旋流管(11)过滤后的空气过滤的过滤结构(19)。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放灰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积灰盆(13)内设置第二通孔结构,所述第二通孔结构一端的开口设置在所述积灰盆(13)顶部与所述第一支撑架(15)密封连接,另一端的开口设置在所述积灰盆(13)底部与所述第一通孔结构(14)一体成型。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放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架(15)与所述第二支撑架(16)均为圆盘结构;
所述第二通孔结构与所述第一支撑架(15)相连接的开口与所述第一支撑架(15)的外轮廓的大小一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放灰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积灰盆(13)紧挨所述第一支撑架(15)的外部四周设置用于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架(15)的卡子。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放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筒(12)一端的开口与所述第二支撑架(16)连接,所述出风筒(12)长度大于所述第一支撑架(15)与所述第二支撑架(16)之间的距离。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放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灰机构(2)还包括与所述第一腔体(21)连接的第二腔体,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二腔体内用于为所述储运结构(22)提供旋转动力的动力结构。
CN202220271840.1U 2022-02-10 2022-02-10 放灰系统 Active CN21720668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271840.1U CN217206684U (zh) 2022-02-10 2022-02-10 放灰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271840.1U CN217206684U (zh) 2022-02-10 2022-02-10 放灰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206684U true CN217206684U (zh) 2022-08-16

Family

ID=827967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271840.1U Active CN217206684U (zh) 2022-02-10 2022-02-10 放灰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20668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515304C (zh) 一种吸尘头可转动的吸尘器
KR20190137414A (ko) 사이클론과 백필터 일체형 집진기
CN217206684U (zh) 放灰系统
US4606743A (en) Two stage engine air breather filter
CN219784186U (zh) 一种打包车间的粉尘分离装置
CN110664314B (zh) 离心除水自动清理除尘装置
CN207126248U (zh) 一种商用车直筒式折纸空气滤芯清洁检测一体机
CN212166867U (zh) 干式旋转清灰过滤装置
CN213899142U (zh) 一种新型高效长维护周期空滤滤清器
CN213375584U (zh) 一种展柜生产的高效布袋吸尘装置
CN211513794U (zh) 一种干式布袋除尘装置
CN113662473A (zh) 一种全天候无间断工作的吸尘器
CN106552462B (zh) 一种多级过滤机构
CN203214200U (zh) 柴油发动机用油浴式三级空气滤清器
CN208024485U (zh) 一种能够震动脱落除尘的二级空滤器
CN220860943U (zh) 一种双滤芯安装结构
CN109663448A (zh) 一种工业加工设备除尘设备
CN218338342U (zh) 一种吸尘器主机
JPS5847242Y2 (ja) エンジンの吸入空気清掃装置
CN108905385A (zh) 杂质收集排放装置
CN220147633U (zh) 一种除尘器除尘灰收集打包装置
CN210977716U (zh) 一种用于发动机进气过滤的旋风过滤器
CN213488609U (zh) 尘杯组件和吸尘器
CN221169788U (zh) 空气预滤器
CN216495154U (zh) 一种扫地机器人基站固体垃圾收集储存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