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197018U - 一种滚压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滚压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197018U
CN217197018U CN202123150826.0U CN202123150826U CN217197018U CN 217197018 U CN217197018 U CN 217197018U CN 202123150826 U CN202123150826 U CN 202123150826U CN 217197018 U CN217197018 U CN 21719701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miting
mounting plate
rotating shaft
rolling press
cylind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150826.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马帅辉
郭连茜
李志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ngdu Shansi Micro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engdu Shansi Micr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ngdu Shansi Micro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engdu Shansi Micr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3150826.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19701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19701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19701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Bending Of Plates, Rods, And Pip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滚压装置,包括圆柱转接件,所述圆柱转接件具有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所述第一安装板和所述第二安装板相对位置处设置有第一条形槽,所述第一条形槽内穿设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外设置有滚轮;所述第一安装板和所述第二安装板外侧均设置有用于调节所述转动轴的限位机构。本实用新型便于调整滚轮的摆动角度和倾斜角度。

Description

一种滚压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部件加工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滚压装置。
背景技术
滚压设备可用于两种材料的粘接,粘接介质可以是胶水,也可以是胶膜。一般的滚压要求是两种材料间只有粘结介质,无气泡。滚压过程的滚压位置,滚压压力,滚压速度都会有一定的控制,以保证两种材料能很好的粘合在一起。
现有的技术中滚轮一般通过支架固定,一旦安装完成后,无法对滚轮倾斜角度和摆动角度进行调整。一旦与被滚压物体表面呈一定倾斜角度,会造成被压物体受力不均,从而导致中间介质厚度不均,此外在接触物体表面瞬间会导致被滚压物体产生一定位移。一旦滚轮摆动角度太大,滚轮会对被滚压物体产生一个斜向的力,导致表面物体移动,此外还有可能使滚轮偏移至规定位置以外。
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致力于开发一种滚压装置,便于调整滚轮的摆动角度和倾斜角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滚压装置,便于调整滚轮的摆动角度和倾斜角度。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滚压装置,包括圆柱转接件,所述圆柱转接件具有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所述第一安装板和所述第二安装板相对位置处设置有第一条形槽,所述第一条形槽内穿设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外设置有滚轮;
所述第一安装板和所述第二安装板外侧均设置有用于调节所述转动轴的限位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滚轮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进行滚压,保证压力一致性,无需添加压力控制系统,降低设计成本;通过调整限位机构从而调整滚轮的倾斜角度和摆动角度,使得被压物受力均匀,中间粘结介质厚度均匀;同时不添加压力控制系统保证滚轮面和被滚压物体表面平行,保证滚压过程位置无偏移或偏移量在要求范围内,滚轮只是在被滚压物体表面做滚动动作,不会有其他反向的推力产生。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所述限位机构包括位于所述转动轴两侧的第一限位块以及位于所述转动轴下侧的第二限位块。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调节限位块的位置,从而调节转动轴的倾斜角度,进而调节滚轮的倾斜角度和摆动角度。
进一步,所述第一安装板和所述第二安装板上均设置有多个螺纹孔,所述第一限位块和所述第二限位块上均设置有第二条形槽,螺钉穿过所述第二条形槽与所述螺纹孔连接将所述第一限位块和所述第二限位块固定。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条形槽、螺钉和螺纹孔的配合连接,使其各个限位块能在设计的平面内任意移动,使得滚轮能呈现不同的倾斜角度和摆动角度。
进一步,所述圆柱转接件还具有圆柱体,限位支架上设置有用于卡合所述圆柱体的卡扣。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圆柱体转动,带动圆柱转接件转动,进而带动转动轴转动,进一步调节滚轮的摆动角度。
进一步,所述卡扣包括第一卡块和第二卡块,所述第一卡块和所述第二卡块均设置有弧形的凹槽,所述凹槽用于卡合所述圆柱体,所述第二卡块与所述限位支架连接。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第一卡块和第二卡块均设置有用于卡合圆柱体的凹槽,第一卡块和第二卡块连接后,使得卡扣将圆柱体卡合紧密,便于运动部件带动圆柱转接件移动。
进一步,所述限位支架下侧设置有横杆,所述横杆下侧连接有弹簧杆一端,所述弹簧杆另一端连接有用于定位所述转动轴的限位凹杆。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限位凹杆用于对转动轴定位,定位完成后限位凹杆缩回,防止滚轮滚压时转动轴触碰限位凹杆造成转动轴倾斜角度和转动角度偏移。
进一步,所述限位支架两侧具有平行的导向杆,所述导向杆上设置有移动槽;
所述限位凹杆端部设置有锁紧螺钉,所述限位凹杆沿所述移动槽上下滑动并通过所述锁紧螺钉将其锁附于所述移动槽中。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限位凹杆沿移动槽上下滑动,限位凹杆定位完成后,在弹簧杆的作用下向上回缩,并通过锁紧螺钉将其所附后将限位凹杆固定,防止限位凹杆下移。
进一步,所述限位支架安装在转接板上。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转接板与运动机构连接,运动机构带动转接板及圆柱转接件移动对被压物进行滚压。
进一步,所述转动轴与所述滚轮之间安装有轴承。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轴承用于减少转动轴与滚轮之间的滚动摩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例爆炸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圆柱转接件;2、第一安装板;3、第二安装板;4、转动轴;5、滚轮;6、第一限位块;7、第二限位块;8、圆柱体;9、卡扣;10、第一卡块;11、第二卡块;12、限位支架;13、横杆;14、弹簧杆;15、限位凹杆;16、导向杆;17、转接板;18、轴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长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内”、“外”、“周侧”、“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系统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图2所示,一种滚压装置,包括圆柱转接件1,圆柱转接件1具有第一安装板2、第二安装板3和水平安装板,第一安装板2和第二安装板3相互平行,第一安装板2和第二安装板3均安装在水平安装板下侧,第一安装板2和第二安装板3相对位置处设置有第一条形槽。本实施例中,安装在第一安装板2和第二安装板3上的第一条形槽相互平行。第一条形槽内穿设有转动轴4,转动轴4外设置有滚轮5,为了减少转动轴4与滚轮5之间的滚动摩擦,转动轴4与滚轮5之间安装有轴承18,第一安装板2和第二安装板3外侧均设置有用于调节转动轴4的限位机构,限位机构主要用于调节转动轴4的偏转方向。
滚轮5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进行滚压,保证压力一致性,无需添加压力控制系统,进而降低设计成本和降低设计难度,通过调整限位机构从而调整滚轮5的倾斜角度和摆动角度,使得被压物受力均匀,中间粘结介质厚度均匀。
一些实施例中,限位机构包括位于转动轴4两侧的第一限位块6以及位于转动轴4下侧的第二限位块7。第一安装板2和第二安装板3对称设置有第一限位块6和第二限位块7。第一安装板2和第二安装板3上均设置有多个螺纹孔,第一限位块6和第二限位块7上均设置有第二条形槽,螺钉穿过第二条形槽与螺纹孔连接将第一限位块6和第二限位块7固定。
调节过程中,松开第一限位块6和第二限位块7的螺钉后,调节第一限位块6和第二限位块7的位置,具体实施中,位于转动轴4两侧的第一限位块6主要用于调节转动轴4的偏转角度,位于转动轴4下侧的第二限位块7主要用于调节转动轴4的偏转角度,使其转动轴4的轴线与被压物的平面平行。将第一限位块6和第二限位块7调整至合适位置后,螺钉将其锁附,从而完成调节转动轴4的倾斜角度和摆动角度,进而调节滚轮5的倾斜角度和摆动角度,转动轴4外周与第一限位块6之间具有间隙,滚压过程中转动轴4也能相对于第一条形槽转动。
另一实施例中,限位块与安装板之间设置有粘接件,通过粘接件将限位块和安装板连接,粘接件可采用粘胶或其他粘接件。
圆柱转接件1还具有圆柱体8,圆柱体8安装在水平安装板上侧,水平安装板与圆柱体8可采用螺栓连接。限位支架12上设置有用于卡合圆柱体8的卡扣9,卡扣9与圆柱体8固定连接,同时卡扣9用于圆柱体8调节后卡合。卡扣9包括第一卡块10和第二卡块11,第一卡块10和第二卡块11均设置有弧形的凹槽,凹槽用于卡合圆柱体8,第二卡块11与限位支架12连接。弧形凹槽对称设置,第一卡块10和第二卡块11通过螺栓连接后,第一卡块10和第二卡块11上的凹槽形成直径略大于圆柱体8直径的卡合腔,卡合腔将圆柱体8卡合固定。位于转动轴4两侧的第一限位块6用于粗调转动轴4和滚轮5的摆动角度,圆柱体8用于细调转动轴4和滚轮5的摆动角度。为了进一步便于圆柱体8转动调节,圆柱体8上设置有调节孔,第一卡块10上设置有与调节孔对应的限位槽,调节杆插入调节孔中,调节杆水平转动过程中使得圆柱体8转动,进而实现圆柱体8转动调节。
本实施例中,为了防止圆柱体8转动过程中出现纵向滑移,圆柱体8上端还安装有限位凸台,限位凸台下侧与第一卡块10和第二卡块11上端抵接。
限位支架12安装在转接板17上,可根据实际情况调节限位支架12与转接板17的相对安装位置。转接板17与运动机构连接,例如机械手、水平移动机构等。限位支架12下侧设置有横杆13,横杆13与限位支架12固定连接,横杆13下侧连接有弹簧杆14一端,弹簧杆14另一端连接有用于定位转动轴4的限位凹杆15。弹簧杆14可采用板牙长螺钉加弹簧组成,从而保证限位凹杆15能自动缩回。实施例中,限位凹杆15上设置有凹部,用于定位转动轴4的位置。
限位支架12两侧具有平行的导向杆16,导向杆16向下延伸至第二安装板3侧壁,导向杆16上设置有移动槽,移动槽沿导向杆16长度方向设置,限位凹杆15端部设置有锁紧螺钉,限位凹杆15沿弹簧杆14上下滑动。定位过程中,拉动限位凹杆15向下移动,使得限位凹杆15上的凹部与转动轴4抵接,定位完成后,松开限位凹杆15,限位凹杆15在弹簧杆14的作用下回缩,防止滚压过程中,限位凹杆15与转动轴4触碰造成转动轴4出现偏移。限位凹杆15回缩上移后,通过限位凹杆15端部的锁紧螺钉将其锁附于移动槽中,防止限位凹杆15在滚压过程中下移,触碰转动轴4。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滚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圆柱转接件(1),所述圆柱转接件(1)具有第一安装板(2)和第二安装板(3),所述第一安装板(2)和所述第二安装板(3)相对位置处设置有第一条形槽,所述第一条形槽内穿设有转动轴(4),所述转动轴(4)外设置有滚轮(5);
所述第一安装板(2)和所述第二安装板(3)外侧均设置有用于调节所述转动轴(4)的限位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滚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机构包括位于所述转动轴(4)两侧的第一限位块(6)以及位于所述转动轴(4)下侧的第二限位块(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滚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板(2)和所述第二安装板(3)上均设置有多个螺纹孔,所述第一限位块(6)和所述第二限位块(7)上均设置有第二条形槽,螺钉穿过所述第二条形槽与所述螺纹孔连接将所述第一限位块(6)和所述第二限位块(7)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滚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圆柱转接件(1)还具有圆柱体(8),限位支架(12)上设置有用于卡合所述圆柱体(8)的卡扣(9)。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滚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9)包括第一卡块(10)和第二卡块(11),所述第一卡块(10)和所述第二卡块(11)均设置有弧形的凹槽,所述凹槽用于卡合所述圆柱体(8),所述第二卡块(11)与所述限位支架(12)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滚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支架(12)下侧设置有横杆(13),所述横杆(13)下侧连接有弹簧杆(14)一端,所述弹簧杆(14)另一端连接有用于定位所述转动轴(4)的限位凹杆(15)。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滚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支架(12)两侧具有平行的导向杆(16),所述导向杆(16)上设置有移动槽;
所述限位凹杆(15)端部设置有锁紧螺钉,所述限位凹杆(15)沿所述移动槽上下滑动并通过所述锁紧螺钉将其锁附于所述移动槽中。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滚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支架(12)安装在转接板(17)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滚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轴(4)与所述滚轮(5)之间安装有轴承(18)。
CN202123150826.0U 2021-12-15 2021-12-15 一种滚压装置 Active CN21719701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150826.0U CN217197018U (zh) 2021-12-15 2021-12-15 一种滚压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150826.0U CN217197018U (zh) 2021-12-15 2021-12-15 一种滚压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197018U true CN217197018U (zh) 2022-08-16

Family

ID=827824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150826.0U Active CN217197018U (zh) 2021-12-15 2021-12-15 一种滚压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19701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4194026A1 (en) Glass forming apparatus and methods of forming glass ribbons
CN217197018U (zh) 一种滚压装置
CN107542787A (zh) 一种轴承滚子压装夹持工装
CN207615431U (zh) 弯曲机
CN210824635U (zh) 一种化成箔收卷装置
CN200940242Y (zh) 下承式连体支撑架
CN218267033U (zh) 具有轴距可调功能的减速机
CN217834716U (zh) 一种可调直径的薄膜稳泡器
CN208361495U (zh) 一种退卷机
CN212374495U (zh) 一种针对悬臂式收卷轴的可调式支撑锁紧装置
CN211965646U (zh) 一种精度高的折弯机
CN211969034U (zh) 一种间距可调同步对辊
CN218950537U (zh) 放卷传动装置
CN210051258U (zh) 一种汽车刹车盘生产用检测装置
CN213242623U (zh) 一种软包电池抽空辊压用倒角辊轮机构
CN219262092U (zh) 一种定位轮装置
CN214160879U (zh) 钢带微调节装置
CN213440229U (zh) 一种切边结构拆装方便的缠绕膜流延机
CN110404989A (zh) 盘筒拉拔机的压紧辊调节机构
CN217798252U (zh) 一种便于调节传动辊间距的卷锥机
TWM624357U (zh) 載帶用pi膜輸送機構
CN217172119U (zh) 一种传动带托辊部件
CN218289786U (zh) 一种阻燃膜生产用的卷料机构
CN210415211U (zh) 一种制备石墨烯导热膜用的压延装置
CN220563860U (zh) 一种胶带切割机的胶带固定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