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262092U - 一种定位轮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定位轮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262092U
CN219262092U CN202220523075.8U CN202220523075U CN219262092U CN 219262092 U CN219262092 U CN 219262092U CN 202220523075 U CN202220523075 U CN 202220523075U CN 219262092 U CN219262092 U CN 21926209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sitioning wheel
hole
nut
positioning
wheel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523075.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tuo Shenzhen Industrial Desig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tuo Shenzhen Industrial Desig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tuo Shenzhen Industrial Design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tuo Shenzhen Industrial Desig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523075.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26209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26209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26209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ransmiss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日用五金配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定位轮装置。1、所述定位轮装置包括固定座、第一定位轮组件、第二定位轮组件、限位螺母和螺钉件,所述第一定位轮组件包括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二定位轮组件包括具有第一通孔的第二支撑板;所述限位螺母移动穿设在第一通孔中,且设置有第一螺纹孔;所述螺钉件的一端转动设置在第一支撑板上,所述螺钉件的螺纹段与限位螺母的第一螺纹孔螺纹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限位螺母的限位配合,实现第一支撑板的调回动作,在螺钉件转动中,使处于极限位置的第一支撑板返回一定距离,控制两个第一定位轮左右回收一定行程,避免由于两个第一定位轮左右展开与槽道卡死从而降低第一定位轮的滑动能力。

Description

一种定位轮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日用五金配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定位轮装置。
背景技术
门窗定位轮调节装置用于安装在平移推拉窗或推拉门上,与对应装配的轨道结构配合,防止窗户或推拉门摆动,或者易被外力抬起脱离;门窗定位轮调节装置优选是设置在平移推拉窗或推拉门的上端面处。
现有的门窗定位轮调节装置主要通过设置两个驱动机构依次带动防摆机构以及上顶机构以防止窗户或推拉门摆动,以及防止窗户或推拉门脱出轨道。在调节过程中,防摆机构和上顶机构一般均通过螺纹驱动,具有较强的稳定性。
但是在实际调试过程中,发现防摆机构容易产生较大压力,即防摆机构的定位轮在受力过大时滑动能力大受影响,如何在确保防摆机构和上顶机构安装到位后,还能对防摆机构的展开行程进行限定,是本领域研发人员重点研究的问题之一。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定位轮装置,解决防摆机构的定位轮在受力过大时滑动能力大受影响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定位轮装置,所述定位轮装置包括固定座、第一定位轮组件、第二定位轮组件、限位螺母和螺钉件;其中,
所述第一定位轮组件包括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二定位轮组件包括具有第一通孔的第二支撑板;
所述限位螺母移动穿设在第一通孔中,且设置有第一螺纹孔,所述限位螺母包括第一限位结构,以限制限位螺母的移动行程;
所述螺钉件的一端转动设置在第一支撑板上,所述螺钉件的螺纹段与限位螺母的第一螺纹孔螺纹连接。
其中,较佳方案是:所述第一限位结构包括设置在限位螺母两端的限位部。
其中,较佳方案是:所述限位螺母与第一通孔之间设置有第二限位结构,以限制限位螺母相对于第一通孔转动。
其中,较佳方案是:所述第一通孔的横截面为非圆形形状,且所述非圆形形状的边缘包括离中心点最远距离D1的A点和离中心店最近距离D2的B点,所述限位螺母横截面的外轮廓包括离中心点最远距离D3的C点,其中,D2<D3<D1。
其中,较佳方案是:所述第一通孔的横截面为腰型形状,所述限位螺母横截面的外轮廓也为腰型形状,所述限位螺母横截面外轮廓的尺寸接近第一通孔的横截面的尺寸。
其中,较佳方案是:所述第一定位轮组件运动所产生的第一阻力小于第二定位轮组件运动所产生的第二阻力。
其中,较佳方案是:所述第一定位轮组件还包括第一滑动件,所述第二定位轮组件包括第二滑动件,所述第一支撑板设置在第一滑动件的一端,所述第二支撑板设置在第二滑动件的一端,所述第一滑动件和第二滑动件均在螺钉件带动下相对于固定座沿第一方向移动。
其中,较佳方案是:所述固定座包括连接座和调节座,所述连接座与调节座固定连接,且与第二滑动件活动连接,所述调节座与第一滑动件活动连接。
其中,较佳方案是:所述第一定位轮组件还包括水平转动板,以及设置在水平转动板两端的第一定位轮,所述调节座上设置有转轴,所述第一滑动件包括与转轴匹配的第一腰型孔,所述第一腰型孔的长度方向为第一方向,所述水平转动板与转轴转动连接;其中,
所述第一滑动件和水平转动板之间设置有第一调节结构,所述第一调节结构包括设置在第一滑动件或水平转动板一者上的弧形孔道,以及设置在另一者上且卡入弧形孔道中的导向凸台,所述第一滑动件的沿第一方向运动,使导向凸台沿着弧形孔道移动,从而带动水平转动板相对于调节座转动。
其中,较佳方案是:所述第二滑动件为U型结构,所述第一通孔设置在U型结构的底部,所述U型结构的两叉部设置有相互对称的第二腰型孔,所述第二定位轮组件还包括第一轴、第二轴、转动部和第二定位轮,所述第一轴穿过第二滑动件的两叉部和转动部设置,所述第二轴穿过连接座、第二滑动件的第二腰型孔和转动部设置,所述第一轴和第二轴均与第一方向垂直设置,所述第二定位轮转设置在转动部的一端。
其中,较佳方案是:所述连接座包括具有第二通孔的定位板,所述螺钉件穿过第二通孔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限位螺母的限位配合,实现第一支撑板的调回动作,在螺钉件转动中,使处于极限位置的第一支撑板返回一定距离,控制两个第一定位轮左右回收一定行程,避免由于两个第一定位轮左右展开与槽道卡死从而降低第一定位轮的滑动能力。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定位轮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定位轮装置隐藏固定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限位螺母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定位轮装置的工作流程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定位轮装置的简化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限位螺母和第一通孔的横截面简化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定位轮组件和调整座的爆炸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定位轮组件和调整座的爆炸背面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定位轮组件和固定座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固定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定位轮装置使用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作详细说明。
如图1至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定位轮装置的较佳实施例。
一种定位轮装置,所述定位轮装置包括固定座100、第一定位轮201组件200、第二定位轮组件300、限位螺母500和螺钉件400;其中,所述第一定位轮201组件200包括第一支撑板211,所述第二定位轮组件300包括具有第一通孔的第二支撑板311;所述限位螺母500移动穿设在第一通孔中,且设置有第一螺纹孔530,所述限位螺母500设有第一限位结构,以限制限位螺母500的移动行程;所述螺钉件400的一端转动设置在第一支撑板211上,所述螺钉件400的螺纹段与限位螺母500的第一螺纹孔530螺纹连接。
具体地,为了便于定位轮装置的描述和限位螺母500的描述,假定第一支撑板211设置在最左边,第二支撑板311设置在最右边,且第一限位结构包括设置在限位螺母500两端的限位部,分别定义为左侧限位部521和右侧限位部522,左侧限位部521、右侧限位部522和限位螺母500外侧之间形成槽道510,当然具体位置可以根据产品本身进行调整,上述对方位的限定只是为了便于描述和说明;同时,为了便于解释螺钉件400的转动,假定螺钉件400顺时针转动是使第一支撑板211和限位螺母500靠近,反之逆时针是使第一支撑板211和限位螺母500远离,上述的左右移动或静止均以固定座100作为参考系。其中,第一限位结构还可以为其他结构,如凹凸结构限制,一者设置有凹槽一者设置有凸台。
关于定位轮装置的工作流程,初始状态,开始顺时针转动螺钉件400,参考图4B和4C,使第一支撑板211和限位螺母500相互靠近,这里也为了便于描述第一支撑板211和限位螺母500的实际运动状态,假定所述第一定位轮201组件200运动所产生的第一阻力小于第二定位轮组件300运动所产生的第二阻力,限位螺母500与第二支撑板311之间的摩擦力忽略不计,即第一支撑板211在螺钉件400的带动下向右移动,限位螺母500根据初始位置进行对应移动或静止,最终状态是限位螺母500的右侧限位部522顶靠压向第二支撑板311,由于阻力作用第二支撑板311固定不动,导致限位螺母500也固定不动,此过程直至第一支撑板211处于最极限位置;继续顺时针转动螺钉件400,参考图4D,第一支撑板211固定不动,由于第一支撑板211位置不变,第一定位轮201组件200运动所产生的第一阻力远大于第二定位轮组件300运动所产生的第二阻力,故第二支撑板311在限位螺母500的带动下向左移动,此过程直至第二支撑板311处于最极限位置;逆时针转动螺钉件400,参考4E,使第一支撑板211和限位螺母500相互远离,逆时针转动螺钉件400瞬间,限位螺母500从左侧的压力消失,限位螺母500的右侧限位部522不再顶靠压向第二支撑板311,同时第二支撑板311所对应的定位轮回收一点,不再紧密贴合外部结构;继续逆时针转动螺钉件400,参考4E,限位螺母500从最左侧位置向最右侧位置移动,并直到限位螺母500的左侧限位部521顶靠压向第二支撑板311;继续逆时针转动螺钉件400,参考图F,此时所述第一定位轮201组件200运动所产生的第一阻力小于第二定位轮组件300运动所产生的第二阻力,限位螺母500不再向右移动,且第一支撑板211向左移动,此过程直至第一支撑板211处于最极限位置(左侧),继续顺时针转动螺钉件400,参考图G,第一支撑板211固定不动,由于第一支撑板211位置不变,第一定位轮201组件200运动所产生的第一阻力远大于第二定位轮组件300运动所产生的第二阻力,故第二支撑板311在限位螺母500的带动下向右移动,此过程直至第二支撑板311处于最极限位置(右侧)。
其中,在逆时针转动螺钉件400前,第一支撑板211和第二支撑板311均处于极限位置,即定位轮与外部结构处于极限紧密接触中,虽然定位轮装置对门窗的定位足够稳定,但是,也会由于接触过于紧密导致定位轮无法顺畅滑动。因此,在开始逆时针转动螺钉件400后,第一瞬间先使限位螺母500的右侧限位部522松开第二支撑板311,使第二支撑板311所对应的定位轮从紧绷状态变为松散状态,当然松散状态是相对于紧绷状态而言,实际定位轮位置没有进行改变或者仅改变了一点点;同时,又由于第一支撑板211向左开始运动,使第一支撑板211所对应的定位轮缩回,即也将定位轮从紧绷状态变为松散状态,实现对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的定位同时放松,不仅使定位轮能更顺畅滑动,也不会影响稳定性,还操作方面,通过一螺钉件400就可实现安装和“松散”,并且结构简洁,便于提高生产效率,以及提高良品率。
通过限位螺母500与第二支撑板311的限位作用,以改变第一定位轮201组件200运动所产生的第一阻力和第二定位轮组件300运动所产生的第二阻力的大小,从而调整第一支撑板211和第二支撑板311的移动方式,核心是可以在逆时针转动螺钉件400的过程中,先使第二支撑板311从紧绷状态变为松散状态,再使第一支撑板211归位,并后续使第二支撑板311归位。当然,在实际安装过程中,逆时针转动螺钉件400使第一支撑板211归位一短距离即可。
在一个实施例中,限位螺母500在与螺钉件400配合过程中,保证运动的顺畅,限位螺母500必须保证不转动,只能在第一通孔中移动,故所述限位螺母500与第一通孔之间设置有第二限位结构,以限制限位螺母500相对于第一通孔转动。
第二限位结构的实施方式有很多,例如限位螺母500与第一通孔或第二支撑板311之间设置机械第二限位结构,或者两者之间设置有额外零件,保证限位螺母500不会转动,最好不要影响限位螺母500的移动,例如限位螺母500外表面设置有凹槽条,第一通孔上设置有伸入凹槽条中的凸起部件。
但是,通过第一通孔和限位螺母500的形状作为第二限位结构进行限位,也是可行方案,特别是对限位螺母500的移动所产生的干扰降到最低,即只有两者之间的接触区域产生摩擦阻力。具体为,参考图6,所述第一通孔的横截面为非圆形形状,且所述非圆形形状的边缘包括离中心点最远距离D1的A点和离中心店最近距离D2的B点,所述限位螺母500横截面的外轮廓包括离中心点最远距离D3的C点,其中,D2<D3<D1。只要确保限位螺母500的C点的最远距离D3是在最远距离D1和最近距离D2之间,且优选非圆形形状的中心点和限位螺母500横截面的中心点共线,限位螺母500在第一通孔中转动,必然会存在外轮廓与非圆形形状的边缘卡死,不能继续相对应转动。
优选地,所述第一通孔的横截面为腰型形状,所述限位螺母500横截面的外轮廓也为腰型形状,所述限位螺母500横截面外轮廓的尺寸接近第一通孔的横截面的尺寸,腰型形状可以为侧边为直线,上下边为弧线,腰型形状制造简单,且受力均匀,对第一通孔或限位螺母500的损坏是非常低的,并且,可以确保限位螺母500存在足够的内部面积形成第二螺纹,并能保证第二螺纹孔的硬度满足要求。当然也可以其他形状,例如一边为直线,其余三边为弧线,例如椭圆形状,例如多边形形状等。
如图1、图2、图7至图1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第一定位轮201组件200和第二定位轮组件300的较佳实施例。
所述第一定位轮201组件200还包括第一滑动件210,所述第二定位轮组件300包括第二滑动件310,所述第一支撑板211设置在第一滑动件210的一端,所述第二支撑板311设置在第二滑动件310的一端,所述第一滑动件210和第二滑动件310均在螺钉件400带动下相对于固定座100沿第一方向移动。
关于固定座100,所述固定座100包括连接座110和调节座120,所述连接座110与调节座120固定连接,且与第二滑动件310活动连接,所述调节座120与第一滑动件210活动连接。第一滑动件210在螺钉件400带动下相对于调节座120移动,第二滑动件310在限位螺母500的带动下,相对于连接座110移动,通过连接座110将第一定位轮201组件200和第二定位轮组件300关联起来。连接座110可以为U型结构,不仅可以通过侧面对调节座120和第二滑动件310进行连接,且U型内部形成一个容纳腔体,将其他结构包裹在内,对定位轮装置进行有效保护,同时也便于整体结构的安装,并且,连接座110的底部设置有相关安装配合结构,例如通孔,便于直接安装在指定位置上,如门窗的对应位置上。
其中,调节座120也可为U型结构,其侧面可以与连接座110配合安装,相互贴合,稳定性更强,再配合相关安装结构进行两者的固定,如设置固定螺钉等,优选设置有两根,提高稳定性。调节座120的底面朝上设置,即朝调节座120的开口设置,形成开口处的挡板结构,对内部结构进行保护,同时作为与第一定位轮201组件200配合的支撑面。
所述连接座110包括具有第二通孔1111的定位板111,所述螺钉件400穿过第二通孔1111设置,定位板111设置在第一支撑板211和第二支撑板311之间,通过定位板111的第二通孔1111,对螺钉件400进行辅助定位,提高螺钉件400的硬度和使用寿命。
关于第一定位轮201组件200,所述第一定位轮201组件200还包括水平转动板220,以及设置在水平转动板220两端的第一定位轮201,所述调节座120上设置有转轴230,所述第一滑动件210包括与转轴230匹配的第一腰型孔212,所述第一腰型孔212的长度方向为第一方向,所述水平转动板220与转轴230转动连接;其中,所述第一滑动件210和水平转动板220之间设置有第一调节结构,所述第一调节结构包括设置在第一滑动件210或水平转动板220一者上的弧形孔道213,以及设置在另一者上且卡入弧形孔道213中的导向凸台221,所述第一滑动件210的沿第一方向运动,使导向凸台221沿着弧形孔道213移动,从而带动水平转动板220相对于调节座120转动。其中,假设调节座120的安装端面为水平固定设置,第一方向为固定座100的长度方向,即第一滑动件210沿第一方向移动,第二方向为垂直于长度方向且水平设置的方向,即两个第一定位轮201位左右展缩移动。
关于第二定位轮组件300,所述第二滑动件310为U型结构,所述第一通孔设置在U型结构的底部,所述U型结构的两叉部设置有相互对称的第二腰型孔311,所述第二定位轮组件300还包括第一轴340、第二轴330、转动部320和第二定位轮,所述第一轴340穿过第二滑动件310的两叉部和转动部320设置,所述第二轴330穿过连接座110、第二滑动件310的第二腰型孔311和转动部320设置,所述第一轴340和第二轴330均与第一方向垂直设置,所述第二定位轮转设置在转动部320的一端。
具体地,转动部320也为U型结构,转动部320的侧面与第二滑动件310贴合设置,第一轴340依次穿过第二滑动件310的两叉部和转动部320的侧面通孔321设置,且第一轴340的端部设置在第二滑动件310上不与第二滑动件310连接,故转动部320通过第一轴340相对于第二滑动件310转动,并在第二滑动件310的移动过程中,带动转动部320在垂直方向上转动,从而带动第二定位轮升降运动。以及,第二轴330依次穿过连接座110、第二腰型孔311和转动部320的侧面通孔322设置,第二轴330可在第二腰型孔311中移动,转动部320可相对于第二轴330转动设置。
当第二滑动件310相对于连接座110左右移动过程中,第二轴330可相对在第二腰型孔311中移动,当然第二轴330与连接座110固设不移动,而是第二滑动件310移动带动第二腰型孔311移动,从而带动转动部320上下摆动。
以上所述者,仅为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皆为本实用新型所涵盖。

Claims (11)

1.一种定位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轮装置包括固定座、第一定位轮组件、第二定位轮组件、限位螺母和螺钉件;其中,
所述第一定位轮组件包括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二定位轮组件包括具有第一通孔的第二支撑板;
所述限位螺母移动穿设在第一通孔中,且设置有第一螺纹孔,所述限位螺母包括第一限位结构,以限制限位螺母的移动行程;
所述螺钉件的一端转动设置在第一支撑板上,所述螺钉件的螺纹段与限位螺母的第一螺纹孔螺纹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位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结构包括设置在限位螺母两端的限位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位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螺母与第一通孔之间设置有第二限位结构,以限制限位螺母相对于第一通孔转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位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孔的横截面为非圆形形状,且所述非圆形形状的边缘包括离中心点最远距离D1的A点和离中心店最近距离D2的B点,所述限位螺母横截面的外轮廓包括离中心点最远距离D3的C点,其中,D2<D3<D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位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孔的横截面为腰型形状,所述限位螺母横截面的外轮廓也为腰型形状,所述限位螺母横截面外轮廓的尺寸接近第一通孔的横截面的尺寸。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所述的定位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轮组件运动所产生的第一阻力小于第二定位轮组件运动所产生的第二阻力。
7.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位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轮组件还包括第一滑动件,所述第二定位轮组件包括第二滑动件,所述第一支撑板设置在第一滑动件的一端,所述第二支撑板设置在第二滑动件的一端,所述第一滑动件和第二滑动件均在螺钉件带动下相对于固定座沿第一方向移动。
8.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定位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包括连接座和调节座,所述连接座与调节座固定连接,且与第二滑动件活动连接,所述调节座与第一滑动件活动连接。
9.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定位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轮组件还包括水平转动板,以及设置在水平转动板两端的第一定位轮,所述调节座上设置有转轴,所述第一滑动件包括与转轴匹配的第一腰型孔,所述第一腰型孔的长度方向为第一方向,所述水平转动板与转轴转动连接;其中,
所述第一滑动件和水平转动板之间设置有第一调节结构,所述第一调节结构包括设置在第一滑动件或水平转动板一者上的弧形孔道,以及设置在另一者上且卡入弧形孔道中的导向凸台,所述第一滑动件的沿第一方向运动,使导向凸台沿着弧形孔道移动,从而带动水平转动板相对于调节座转动。
10.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定位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滑动件为U型结构,所述第一通孔设置在U型结构的底部,所述U型结构的两叉部设置有相互对称的第二腰型孔,所述第二定位轮组件还包括第一轴、第二轴、转动部和第二定位轮,所述第一轴穿过第二滑动件的两叉部和转动部设置,所述第二轴穿过连接座、第二滑动件的第二腰型孔和转动部设置,所述第一轴和第二轴均与第一方向垂直设置,所述第二定位轮转设置在转动部的一端。
11.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定位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座包括具有第二通孔的定位板,所述螺钉件穿过第二通孔设置。
CN202220523075.8U 2022-03-09 2022-03-09 一种定位轮装置 Active CN21926209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523075.8U CN219262092U (zh) 2022-03-09 2022-03-09 一种定位轮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523075.8U CN219262092U (zh) 2022-03-09 2022-03-09 一种定位轮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262092U true CN219262092U (zh) 2023-06-27

Family

ID=868527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523075.8U Active CN219262092U (zh) 2022-03-09 2022-03-09 一种定位轮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26209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595642B2 (en) Lifting device for headrest
CN219262092U (zh) 一种定位轮装置
KR200474484Y1 (ko) 호차 회동구조
CN114541907A (zh) 一种定位轮装置
CN114628950B (zh) 一种用于大插拔力盲插配合结构的安装装置
CN115592434A (zh) 一种薄壁壳体类零件加工用定位支撑装置
CN212317722U (zh) 一种滑轮及带有滑轮的移动门
CN109572799B (zh) 调角升降方向柱机构
CN217760568U (zh) 一种定位轮装置
CN217151636U (zh) 一种定位轮装置
CN217476998U (zh) 一种自转向车轴
CN217712181U (zh) 滑撑铰链及具有其的平开窗结构
CN218185891U (zh) 一种用于调节抽屉位置的调节机构及抽屉组件
CN221054639U (zh) 一种led显示屏的卡扣式结构
CN219986440U (zh) 齿轮铣齿夹具
CN216157402U (zh) 一种粮仓用电动窗门窗合页
CN219011041U (zh) 间距调节工装及闸机
CN219542306U (zh) 一种方孔工件加工找正装置
CN214220933U (zh) 门窗关闭器
CN220565914U (zh) 滑轮组件及推拉门窗
CN221118665U (zh) 一种升降固定座和一种淋浴器
CN219638643U (zh) 一种嵌入式侧板安装铰链
CN114541906A (zh) 一种定位轮装置
CN216043251U (zh) 一种新型滑轮装置
CN219262982U (zh) 一种滑轨组件及安装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