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196608U - 注塑模具 - Google Patents

注塑模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196608U
CN217196608U CN202123352749.7U CN202123352749U CN217196608U CN 217196608 U CN217196608 U CN 217196608U CN 202123352749 U CN202123352749 U CN 202123352749U CN 217196608 U CN217196608 U CN 21719660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iding
piece
groove
pushing
abut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352749.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佟贺华
张培蕾
罗军华
杨方方
苏银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lian Precision Electronics Zhengzh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 Tai Hua Precision Electronic Zheng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 Tai Hua Precision Electronic Zheng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 Tai Hua Precision Electronic Zheng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3352749.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19660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19660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19660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注塑模具,用于对金属件进行注塑加工,注塑模具包括:第一模仁,包括第一本体、第一弹性件及滑动件,第一本体上设有用于收容滑动件及至少部分金属件的第一收容槽,第一弹性件一端连接第一收容槽的一侧壁,另一端连接滑动件;第二模仁,用于相对第一模仁设置,第二模仁包括推动件,推动件设于第二模仁与第一模仁相对的一侧,推动件用于在第二模仁与第一模仁合模时推动滑动件滑动,以使滑动件与第一收容槽一侧壁配合以夹持所述金属件。

Description

注塑模具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模具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注塑模具。
背景技术
在一些产品生产加工的场景中,模具注塑工艺运用广泛。在进行产品的注塑生产中,常需先将金属件设于模具中,再进行塑胶原料注塑,生产出于多种材料一体连接的产品。
在注塑生产过程中,由于热胀原理,金属件的体积易发生变化,体积变化的金属件易与模具碰撞而发生位移,进而导致注塑生产的产品不符合规定要求,存在不良率较高的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以上内容,有必要提供一种注塑模具,提升产品的注塑良率。
本申请提出一种注塑模具,用于对金属件进行注塑加工,包括:第一模仁,包括第一本体、第一弹性件及滑动件,所述第一本体上设有用于收容所述滑动件及至少部分所述金属件的第一收容槽,所述第一弹性件一端连接或抵接所述第一收容槽的一侧壁,另一端连接或抵接所述滑动件;第二模仁,用于相对所述第一模仁设置,所述第二模仁包括推动件,所述推动件设于所述第二模仁与所述第一模仁相对的一侧,所述推动件用于在所述第二模仁与所述第一模仁合模时推动所述滑动件滑动,以使所述滑动件与所述第一收容槽一侧壁配合以夹持所述金属件。
可选地,所述推动件用于推动所述滑动件的一端设有第一抵压面,所述滑动件上设有第二抵压面,所述第一抵压面用于在所述第一模仁和所述第二模仁合模时与所述第二抵压面抵接,所述第一本体上设有第一底面,所述第一底面构成所述第一收容槽中与所述第二模仁相对的底壁,所述第二抵压面与所述第一底面所在平面的夹角为锐角。
可选地,所述滑动件上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二抵压面设置于所述第一凹槽的侧壁。
可选地,所述第二模仁还包括:第二本体,用于相对所述第一本体设置;第二弹性件,设于所述推动件与所述第二本体之间。
可选地,所述第一本体包括第一定位件,所述第一定位件设有第一侧面,所述第一侧面构成所述第一收容槽的至少一侧壁,所述第一定位件用于限定所述滑动件沿所述第一侧面滑动。
可选地,所述滑动件朝向所述第一定位件的一侧开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定位件设有所述第一侧面的一侧收容于所述第二凹槽,所述滑动件设有第二底面,所述第二底面构成所述第二凹槽中与所述第二模仁相对的内壁,所述第二底面与所述第一定位件滑动配合,以限制所述滑动件在所述第一模仁、所述第二模仁相对的方向上的移动。
可选地,所述第一收容槽包括固定槽,所述第一本体还包括第二定位件,所述固定槽开设于所述第二定位件朝向所述滑动件的一侧,所述固定槽用于收容至少部分所述金属件,所述滑动件用于在推动件的推动下与所述固定槽一侧壁配合夹持、固定所述金属件。
可选地,所述第二定位件设有第二侧面,所述第二侧面构成所述第一收容槽的至少另一侧壁,所述第二侧面相对所述滑动件设置,在所述第一弹性件自然状态下,所述第二侧面相对所述滑动件的最短距离位于一预设范围内。
可选地,所述推动件包括滑动部和第一抵接部,所述第一抵接部设置于所述滑动部朝向所述第一模仁的一面,所述第一抵接部的截面小于所述滑动部的截面,所述第一抵压面开设于所述第一抵接部上。
可选地,所述第一本体还包括第三定位件,所述第三定位件设有第三侧面,所述第三侧面构成所述第一收容槽的至少另一侧壁,所述滑动件与所述第三侧面相对的一侧开设有收容孔,至少部分所述第一弹性件收容于所述收容孔内。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第一弹性件的弹性形变产生的弹力,可驱动滑动件向靠近至少部分金属件移动,以使滑动件与第一收容槽一侧夹持至少部分金属件,因此即使在金属件体积变化时也不至于使金属件与第一本体,或者金属件在第一模仁与第二模仁合模时之间发生碰撞或者刚性挤压发生碰撞或者刚性挤压,提升了金属件的注塑良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注塑模具的至少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注塑模具合模后的剖面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注塑模具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注塑模具的另一爆炸结构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注塑模具 100
第一模仁 200
第二模仁 300
金属件 10
主体部 11
延伸部 12
第一本体 20
第一收容槽 21
固定槽 211
滑槽 212
第一底面 22
第一定位件 23
第一侧面 231
第二定位件 24
第二侧面 241
第三定位件 25
第三侧面 251
第四侧面 252
第一底座 26
第一弹性件 30
滑动件 40
收容孔 41
第二抵压面 42
第一凹槽 43
第二凹槽 44
第二底面 45
第二抵接部 46
第二本体 50
第二收容槽 51
第三收容槽 52
推动件 60
第一抵压面 61
滑动部 62
第一抵接部 63
第二弹性件 70
如下具体实现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申请。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图1为本申请的实施例提出的一种注塑模具100,用于对金属件10进行注塑加工。为了更好的说明本实施例中的注塑模具100的结构特征,图1仅使出了部分结构,其他结构未示出。可以理解,在一些场景中,多材料集成的产品可以通过在金属件10上进行塑胶注塑的方式生产。本实施例中金属件10经注塑加工后,形成金属塑胶的复合体。在其他实施例中,经本实施例的注塑模具100的加工,还可以形成金属或者其他材质的复合体。
本实施例中,注塑模具100包括第一模仁200和第二模仁300,第一模仁200与第二模仁300相对设置,第一模仁200用于收容并固定金属件10,第一模仁200和第二模仁300可以在外部驱动装置的驱动下相互靠近并合模,从而实现对金属件10的注塑加工。
可以理解,第一模仁200和第二模仁300可以设置于用于进行注塑加工的注塑设备中,外部驱动装置可以是位于注塑设备中的移动驱动装置,例如液压缸、直线电机等。
请一并参阅图2,本实施例中,第一模仁200可以包括第一本体20、第一弹性件30及滑动件40,第一本体20与第二模仁300相对的一面开设有第一收容槽21,第一收容槽21用于收容滑动件40和至少部分金属件10,第一弹性件30设于滑动件40与第一收容槽21一侧壁之间,第一弹性件30用于发生弹性形变,以产生弹力驱动滑动件40移动,使滑动件40与第一收容槽21一侧壁夹持、固定金属件10。
可以理解,第一弹性件30具体可以是但不局限于弹簧、拉簧等。
本实施例中,金属件10包括主体部11和延伸部12,延伸部12与主体部11一体连接,延伸部12收容于第一收容槽21内,滑动件40与第一收容槽21一侧壁配合夹持、固定延伸部12,进而限制主体部11和延伸部12的移动。
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弹性件30可以是弹簧,第一弹性件30和延伸部12分别位于滑动件40相对的两侧上;另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弹性件30可以是拉簧,第一弹性件30与延伸部12位于滑动件40同一侧处,本申请的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弹性件30还可以设于第一本体20的其他部位。
举例说明,第一弹性件30可以是弹簧,第一弹性件30一端与滑动件40弹性抵接,另一端与第一收容槽21的一侧壁弹性抵接,第一弹性件30和延伸部12分别与滑动件40抵接于滑动件40相对的两侧。在其他实施例种第一弹性件30的一端还可以连接滑动件40,另一端连接第一收容槽21的侧壁。
可以理解,滑动件40的滑动方向可以是垂直于第一模仁200和第二模仁300相互靠近以合模的方向。
本实施例中,第二模仁300可以包括第二本体50和推动件60,推动件60设置于第二本体50相对第一本体20的一面,推动件60用于在第一模仁200和第二模仁300合模时,推动滑动件40向靠近金属件10的方向滑动,以使滑动件40与第一收容槽21一侧壁配合夹持、固定金属件10。
可以理解,滑动件40的滑动方向可以垂直于第一模仁200和第二模仁300合模的方向,例如,第一模仁200和第二模仁300合模的方向可以为竖直方向,滑动件40滑动的方向可以为水平横向。
可以理解,第一弹性件30通过发生弹性形变产生的弹力,驱动滑动件40向靠近延伸部12的方向移动,以使滑动件40配合第一收容槽21内壁夹持固定延伸部12,当第一模仁200和第二模仁300合模时,推动件60靠近滑动件40,并推动滑动件40向靠近延伸部12的方向滑动,提高了对金属件10固定的稳定性。
一个实施例中,滑动件40远离延伸部12的一侧开设有收容孔41,收容孔41为盲孔,第一弹性件30收容于收容孔41中,以限制第一弹性件30与滑动件40的相对移动。
请参阅图3,一些实施例中,推动件60用于与滑动件40抵接的一端开设有第一抵压面61,滑动件40上设有与第一抵压面61配合的第二抵压面42,第一抵压面61用于在第一模仁200和第二模仁300合模时与第二抵压面42抵接,以引导滑动件40向靠近延伸部12的方向移动。
本实施例中,第一本体20上设有第一底面22,第一底面22构成第一收容槽21中与第二模仁300相对的底壁,第二抵压面42与第一底面22所在平面的夹角为锐角。
一些实施例中,滑动件40中部开设有第一凹槽43,第二抵压面42设于第一凹槽43的侧壁,推动件60可以包括滑动部62和第一抵接部63,第二模仁300中开设有第二收容槽51,第二收容槽51用于收容滑动部62,第一抵接部63一体连接于滑动部62与第一模仁200相对的一面,第一抵接部63的截面面积小于滑动部62的截面面积,第一抵压面61开设于第一抵接部63上,第一抵接部63可以伸出第二收容槽51,并进入第一凹槽43,从而使第一抵压面61与第二抵压面42抵接,进而驱动滑动件40朝向延伸部12的方向移动。
可以理解,第一凹槽43的内壁中与第二模仁300相对的底壁与第一底面22可以平行设置,第二抵压面42与第一凹槽43底壁所在平面的夹角包括一锐角。
可以理解,第一抵压面61在第一抵接部63上可以设有一个或多个,本申请的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举例说明,第二抵压面42设于第一凹槽43相对的两内侧壁上,两第二抵压面42相对的方向与滑动件40滑动方向相同;第一抵压面61设于推动件60相对的两侧上,两第一抵压面61相对的方向与滑动件40的滑动方向相同。
请一并参阅图2,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模仁300还可以包括第二弹性件70,第二本体50内还开设有第三收容槽52,第三收容槽52位于第二收容槽51远离第一本体20的一侧,第二弹性件70收容于第三收容槽52中,第二弹性件70一端与滑动部62连接,另一端与第三收容槽52中远离第一本体20的内壁连接。
可以理解,第二弹性件70具体可以是弹簧。
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二弹性件70两端分别于滑动部62和第三收容槽52内壁弹性抵接;另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二弹性件70两端分别于滑动部62和第三收容槽52内壁固定连接,具体的固定方式可以是但不局限于焊接固定,本申请的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可以理解,第二弹性件70用于发生弹性形变,以产生弹力,驱动滑动部62向靠近滑动件40的方向滑动,从而驱动滑动件40向靠近延伸部12的方向移动。当延伸部12在塑胶注塑过程中受热膨胀时,延伸部12体积增大,延伸部12推动滑动件40克服第一弹性件30的弹力反向移动,从而推动推动件60克服第二弹性件70的弹力反向移动,避免推动件60与滑动件40的刚性抵接导致延伸部12受热膨胀时滑动件40卡死而无法移动,避免注塑模具100和金属件10在注塑加工过程中受损,提高金属件的注塑良率。
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本体20可以包括第一定位件23、第二定位件24、第三定位件25和第一底座26,第一定位件23、第二定位件24和第三定位件25均设置于第一底座26相对第二模仁300的一面上,第一定位件23、所述第二定位件24和所述第三定位件25环绕所述滑动件40设置,所述第一定位件23设有第一侧面231,所述第二定位件24设有第二侧面241,所述第三定位件25设有第三侧面251和第四侧面252,所述第一侧面231、所述第二侧面241、所述第三侧面251、所述第四侧面252构成所述第一收容槽21的四个侧壁。
本实施例中,第三定位件25呈L字形,第三定位件25和第二定位件24之间存在间隔,第一定位件23与第三定位件25之间存在间隔,第二定位件24和第三定位件25的间隔方向可以垂直于第一定位件23与第三定位件25之间的间隔方向,第三侧面251与第二侧面241相对设置,第一侧面231与第四侧面252相对设置,滑动件40与第一侧面231、第四侧面252滑动配合。
可以理解,收容孔41开设于滑动件40与第三侧面251相对的一侧,滑动件40在第二侧面241和第三侧面251相对的方向上,即第二定位件24和第三定位件25相对的方向上移动。
举例说明,第三定位件25和第二定位件24的间隔方向可以是水平横向,第一定位件23与第三定位件25之间的间隔方向可以是水平纵向。
可以理解,第一定位件23、第二定位件24和第三定位件25可以一体连接于第一底座26上,也可以拼接固定在第一底座26上,本申请的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举例说明,第二定位件24和第三定位件25一体连接在第一底座26上,第一定位件23通过一连接件(图中未展示)固定安装在第一底座26上,连接件可以是螺钉。
一种实施方式中,在第一弹性件30自然状态下,第二侧面241相对滑动件40之间的最短距离位于一预设范围内,预设范围可以是0.07毫米-0.19毫米。
请参阅图4,一些实施例中,滑动件40朝向第一定位件23的一侧开设有第二凹槽44,第一定位件23设有第一侧面231的一侧收容于第二凹槽44,滑动件40设有第二底面45,第二底面45构成第二凹槽44中与第二模仁300相对的底壁,第二底面45与第一定位件23滑动配合,以限制滑动件40在第一模仁200、第二模仁300相对的方向上的移动。
可以理解,第一定位件23一侧收容于第二凹槽44,从而对第二底面45进行阻挡,在第一模仁200和第二模仁300相对的方向上限制了滑动件40的移动,避免滑动件40从第一收容槽21脱离。
请一并参阅图1,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收容槽21可以包括固定槽211和滑槽212,滑槽212与固定槽211连通,固定槽211与第二侧面241相连,第一侧面231、第二侧面241、第三侧面251、第四侧面252和第一底面22构成滑槽212,固定槽211开设于第二定位件24朝向滑动件40的一侧,延伸部12收容于固定槽211内,滑动件40收容于滑槽212内,滑动件40朝向第四侧面252的一侧靠近第二侧面241的部位延伸有第二抵接部46,第二抵接部46沿远离第一侧面231的方向延伸,第二抵接部46凸出滑槽212,第二抵接部46用于与延伸部12抵接,从而与固定槽211中与第二抵接部46相对的侧壁配合夹持、固定延伸部12。
以下结合图1对本申请实施例一种注塑模具100的实施原理进行表述:
金属件10放置于第一模仁200上,且延伸部12收容于固定槽211后,第二抵接部46与固定槽211侧壁夹持所述金属件10,随后注塑模具100合模,所述第一模仁200和第二模仁300沿相互靠近的方向移动,第一抵接部63进入第一凹槽43,第一抵压面61与第二抵压面42抵接,且第二弹性件70弹性形变,在第一弹性件30、第二弹性件70发生弹性形变产生的弹力的驱动下,第一抵接部63紧抵于延伸部12。
当金属件10由于注塑模具100内温度上升而体积增大时,滑动件40可在延伸部12的推动下向远离第二侧面241的方向移动,但滑动件40仍在第一弹性件30、第二弹性件70弹性形变产生的弹力作用下维持与延伸部12抵接,以与固定槽211侧壁配合夹持、固定金属件10。
本实施例提供的注塑模具100由于设有第一弹性件30,因此即使在金属件体积变化时也不至于使金属件10与第一本体20,或者金属件10在第一模仁200与第二模仁300合模时之间发生碰撞或者刚性挤压,提升了金属件10的注塑良率及注塑模具100的使用寿命。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申请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申请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申请。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本申请上述的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申请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涵括在本申请内。

Claims (10)

1.一种注塑模具,用于对金属件进行注塑加工,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模仁,包括第一本体、第一弹性件及滑动件,所述第一本体上设有用于收容所述滑动件及至少部分所述金属件的第一收容槽,所述第一弹性件一端连接或抵接所述第一收容槽的一侧壁,另一端连接或抵接所述滑动件;
第二模仁,用于相对所述第一模仁设置,所述第二模仁包括推动件,所述推动件设于所述第二模仁与所述第一模仁相对的一侧,所述推动件用于在所述第二模仁与所述第一模仁合模时推动所述滑动件滑动,以使所述滑动件与所述第一收容槽一侧壁配合以夹持所述金属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件用于推动所述滑动件的一端设有第一抵压面,所述滑动件上设有第二抵压面,所述第一抵压面用于在所述第一模仁和所述第二模仁合模时与所述第二抵压面抵接,所述第一本体上设有第一底面,所述第一底面构成所述第一收容槽中与所述第二模仁相对的底壁,所述第二抵压面与所述第一底面所在平面的夹角包括一锐角。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件上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二抵压面设置于所述第一凹槽的侧壁。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模仁还包括:
第二本体,用于相对所述第一本体设置;
第二弹性件,设于所述推动件与所述第二本体之间。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本体包括第一定位件,所述第一定位件设有第一侧面,所述第一侧面构成所述第一收容槽的至少一侧壁,所述第一定位件用于限定所述滑动件沿所述第一侧面滑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件朝向所述第一定位件的一侧开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定位件设于所述第一侧面的一侧收容于所述第二凹槽,所述滑动件设有第二底面,所述第二底面构成所述第二凹槽中与所述第二模仁相对的内壁,所述第二底面与所述第一定位件滑动配合,以限制所述滑动件在所述第一模仁、所述第二模仁相对的方向上的移动。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收容槽包括固定槽,所述第一本体还包括第二定位件,所述固定槽开设于所述第二定位件朝向所述滑动件的一侧,所述固定槽用于收容至少部分所述金属件,所述滑动件用于在推动件的推动下与所述固定槽一侧壁配合以夹持所述金属件。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定位件设有第二侧面,所述第二侧面构成所述第一收容槽的至少另一侧壁,所述第二侧面相对所述滑动件设置,在所述第一弹性件自然状态下,所述第二侧面相对所述滑动件的最短距离位于一预设范围内。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件包括滑动部和第一抵接部,所述第一抵接部设置于所述滑动部朝向所述第一模仁的一面,所述第一抵接部的截面小于所述滑动部的截面,所述第一抵压面开设于所述第一抵接部上。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本体还包括第三定位件,所述第三定位件设有第三侧面,所述第三侧面构成所述第一收容槽的至少另一侧壁,所述滑动件与所述第三侧面相对的一侧开设有收容孔,至少部分所述第一弹性件收容于所述收容孔内。
CN202123352749.7U 2021-12-29 2021-12-29 注塑模具 Active CN21719660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352749.7U CN217196608U (zh) 2021-12-29 2021-12-29 注塑模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352749.7U CN217196608U (zh) 2021-12-29 2021-12-29 注塑模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196608U true CN217196608U (zh) 2022-08-16

Family

ID=827842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352749.7U Active CN217196608U (zh) 2021-12-29 2021-12-29 注塑模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19660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781612A (zh) 发泡成型零件制造方法、发泡成型零件和发泡模具
US20220219365A1 (en) Slide mechanism, fixing mold, movable mold and molding mold
JPWO2019211924A1 (ja) アンダーカット処理機構、成形用金型及び成形品
CN217196608U (zh) 注塑模具
JP2008162213A (ja) 射出成形金型
WO2020174615A1 (ja) アンダーカット処理機構、成形用金型及び成形品
CN217047265U (zh) 一种液态橡胶注射成型的装置
WO2018179028A1 (ja) アンダーカット処理機構、成形用金型及び成形品
JP2000043105A (ja) 射出成形装置
CN210308838U (zh) 一种侧向抽芯机构及注塑模具
CN210910998U (zh) 一种带有侧抽芯机构的注塑模具
KR101934359B1 (ko) 굴곡 튜브 사출 성형 금형
JP2012171174A (ja) 成形金型
CN216267389U (zh) 一种模具延迟滑块组件及延迟开模的模具
WO2023042719A1 (ja) スライド機構、アンダーカット処理機構及び成形用金型
JP7209414B1 (ja) 射出成形金型及び射出成形方法
CN219727040U (zh) 成型模具
CN110435092B (zh) 成型异向孔结构的滑块机构、侧面成型机构及注塑模具
CN220373798U (zh) 一种防止嵌件脱落的模具结构
CN216831986U (zh) 设有辅助脱料结构的电子产品冲压模具
CN220331728U (zh) 脱模组件及具有该脱模组件的后模
CN216885013U (zh) 行位机构和注塑模具
JPWO2015049718A1 (ja) 成型製品の製造方法とその成型用金型及び成型製品
CN214687472U (zh) 一种脱模具治具
JP2003084172A (ja) 光コネクタ用ファイバー支持体の製造方法及び金型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450016 standard workshop No.7, Henan Zhengzhou export processing zone, 9th Street, Zhengzhou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Henan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Fulian Precision Electronics (Zhengzhou) Co.,Ltd.

Address before: 450016 standard workshop No.7, Henan Zhengzhou export processing zone, 9th Street, Zhengzhou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Henan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Futaihua precision electronics (Zhengzhou)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