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195315U - 一种工业机器人底座 - Google Patents

一种工业机器人底座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195315U
CN217195315U CN202220284096.9U CN202220284096U CN217195315U CN 217195315 U CN217195315 U CN 217195315U CN 202220284096 U CN202220284096 U CN 202220284096U CN 217195315 U CN217195315 U CN 21719531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x body
industrial robot
driving
leg assemblies
sid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284096.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段晨旭
丁一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ogan Huachuang Measurement & Contro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chuan university jinjiang colleg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chuan university jinjiang college filed Critical Sichuan university jinjiang college
Priority to CN202220284096.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19531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19531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19531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anipulato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工业制造领域,提供了一种工业机器人底座,包括箱体,工业机械人设置在箱体上,还包括有支脚组件和驱动组件;所述箱体上两侧均开有间隔设置的卡槽,支脚组件滑动连接在卡槽内,所述箱体底部开有间隔设置的通槽,支脚组件之间设置有横架,横架上设置有位于通槽内的脚轮,横架与箱体底部之间通过弹性件进行连接。其有益效果是:当需要固定工业机器人时,通过驱动组件使支脚组件打开,方便进行固定工作,此时在弹性件的作用下横架上移,脚轮收缩至箱体内,而当支脚组件收缩时,支脚组件位于箱体内的一端推动横架下移,从而使脚轮从箱体内伸出,方便将工业机器人移动位置,整体上该底座使用方便,操作灵活。

Description

一种工业机器人底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工业制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工业机器人底座。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的发展,自动化机械的运用不仅能够有效降低劳动强度,而且会大幅度地提高生产效率。在工业制造中,切割、打磨、组装、运输等工作都能够依靠工业机器人来完成,一般工业机器人都会安装在专用的底座上,起到很好地支撑效果。
现有的工业机器人的底座通过螺栓固定在地面上,并且底座一般具有较大的重量,在生产线更改优化时,需要调整工业机器人的位置,因此现有的底座移动起来十分不方便,需要依靠辅助装置进行吊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工业机器人底座,旨在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及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工业机器人底座,包括箱体,工业机器人设置在箱体上,还包括有支脚组件和驱动组件;
所述箱体上两侧均开有间隔设置的卡槽,支脚组件滑动连接在卡槽内,所述箱体底部开有间隔设置的通槽,支脚组件之间设置有横架,横架上设置有位于通槽内的脚轮,横架与箱体底部之间通过弹性件进行连接,支脚组件位于箱体内的一端为朝向箱体底部的斜面,该斜面与横架两侧相接触;
所述驱动组件位于箱体内部,驱动组件用于带动两侧的支脚组件进行相对移动,当两侧支脚组件相互靠近时,两侧支脚组件的间距减小,用于带动横架沿竖直方向移动。
优选地,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箱体内间隔设置的两个支撑板,支撑板上间隔设置有转动的丝轴,所述支脚组件上固定连接有配合套接在丝轴上的安装块,两侧支撑板之间设置有驱动件,驱动件用于带动多个丝轴同步转动。
优选地,所述驱动件可以采用转动连接在箱体内部上的驱动轴,驱动轴相对于丝轴垂直设置,驱动轴与丝轴之间通过传动件进行连接。
优选地,所述驱动轴位于箱体外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操控件。
优选地,所述支脚组件位于箱体外部的一端均设置有定位结构,定位结构用于将支脚组件固定在地面上。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工业机器人底座,其有益效果是:本底座主要通过驱动组件带动箱体两侧的支脚组件进行方向相反的同步移动,因此形成伸缩收放的效果,当需要固定工业机器人时,通过驱动组件使支脚组件打开,方便进行固定工作,此时在弹性件的作用下横架上移,脚轮收缩至箱体内,而当支脚组件收缩时,支脚组件位于箱体内的一端推动横架下移,从而使脚轮从箱体内伸出,方便将工业机器人移动位置。整体上该底座使用方便,操作灵活。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工业机器人底座的正视图;
图2为A-A处的剖视图;
图3为B-B处的剖视图;
附图中:1-箱体;2-支脚组件;3-驱动组件;301-支撑板;302-丝轴;303-安装块;304-驱动件;3041-驱动轴;3042-传动件;3043-操控件;4-卡槽;5-通槽;6-横架;7-脚轮;8-弹性件;9-斜面;10-定位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现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1和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工业机器人底座的结构图,包括:
箱体1,工业机器人设置在箱体1上,还包括有支脚组件2和驱动组件3。
所述箱体1上两侧均开有间隔设置的卡槽4,支脚组件2滑动连接在卡槽4内,所述箱体1底部开有间隔设置的通槽5,支脚组件2之间设置有横架6,横架6上设置有位于通槽5内的脚轮7,横架6与箱体1底部之间通过弹性件8进行连接,支脚组件2位于箱体1内的一端为朝向箱体1底部的斜面9,该斜面9与横架6两侧相接触。
所述驱动组件3位于箱体1内部,驱动组件3用于带动两侧的支脚组件2进行相对移动,当两侧支脚组件2相互靠近时,两侧支脚组件2的间距减小,用于带动横架6沿竖直方向移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本底座主要通过驱动组件3带动箱体1两侧的支脚组件2进行方向相反的同步移动,以此形成伸缩收放的效果。当需要固定工业机器人时,通过驱动组件3使支脚组件2打开,方便进行固定工作,此时在弹性件8的作用下横架6上移,脚轮7收缩至箱体1内,而当支脚组件2收缩时,支脚组件位于箱体1内的一端推动横架6下移,从而使脚轮7从箱体1内伸出,方便移动机器人。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例中,所述驱动组件3可以采用双头气缸,一个双头气缸可以驱动两个支脚组件2进行相对移动,而在本实施例中由于存在多个支脚组件2,相应的驱动组件3中包含的双头气缸的个数为支脚组件2数量的一半,所述横架6与支脚组件2的斜面9相接触处也同样为斜面9连接,因此在两侧支脚组件2进行横向相互靠拢时,便能够推动横架6进行下降,此时弹性件8会被压缩。
如图3所示,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例,所述驱动组件3包括固定连接在箱体1内间隔设置的两个支撑板301,支撑板301上间隔设置有转动的丝轴302,所述支脚组件2上固定连接有配合套接在丝轴302上的安装块303,两侧支撑板301之间设置有驱动件304,驱动件304用于带动多个丝轴302同步转动。
在本实施例的一种情况中,所述驱动件304可以采用双头电机,同样能够起到带动四个丝轴302进行同步转动,由于丝轴302分置在两侧,因此会导致两侧的丝轴302转动方向不相同,两侧丝轴302上的螺纹结构为相反的方向,可以实现两侧安装块303进行相对移动,从而实现支脚组件2的收放操作,所述驱动件304也可以采用转动连接在箱体1内部上的驱动轴3041,驱动轴3041相对于丝轴302垂直设置,驱动轴3041与丝轴302之间通过传动件3042进行连接,相较于前文提及的驱动件304的结构形式,采用手动的方式替代,能够使结构简单化,工作状况更为稳定可靠,所述传动件3042可以采用锥齿轮的结构形式,当然也可以采用蜗轮蜗杆的结构形式,若是采用蜗轮蜗杆两侧的丝轴302便不能位于同一水平面上,所述驱动轴3041位于箱体1外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操控件3043,操控件3043可以采用转盘,当然也可以采用手柄的方式,只要能够控制驱动轴3041进行转动即可。
如图1和图2所示,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例,所述支脚组件2位于箱体1外部的一端均设置有定位结构10,定位结构10用于将支脚组件2固定在地面上。
在本实施例的一种情况中,所述定位结构10可以采用开设在支脚组件2外端的定位孔,定位孔竖直设置,当然也可以采用开设在支脚组件2上的开口槽,开口槽同样也处于竖直方向,开口槽能够方便将支脚组件2卡在地脚螺栓上,相较于定位孔固定起来更加方便。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5)

1.一种工业机器人底座,包括箱体,工业机器人设置在箱体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支脚组件和驱动组件;
所述箱体上两侧均开有间隔设置的卡槽,支脚组件滑动连接在卡槽内,所述箱体底部开有间隔设置的通槽,支脚组件之间设置有横架,横架上设置有位于通槽内的脚轮,横架与箱体底部之间通过弹性件进行连接,支脚组件位于箱体内的一端为朝向箱体底部的斜面,该斜面与横架两侧相接触;
所述驱动组件位于箱体内部,驱动组件用于带动两侧的支脚组件进行相对移动,当两侧支脚组件相互靠近时,两侧支脚组件的间距减小,用于带动横架沿竖直方向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业机器人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箱体内间隔设置的两个支撑板,支撑板上间隔设置有转动的丝轴,所述支脚组件上固定连接有配合套接在丝轴上的安装块,两侧支撑板之间设置有驱动件,驱动件用于带动多个丝轴同步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工业机器人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可以采用转动连接在箱体内部上的驱动轴,驱动轴相对于丝轴垂直设置,驱动轴与丝轴之间通过传动件进行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工业机器人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轴位于箱体外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操控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业机器人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支脚组件位于箱体外部的一端均设置有定位结构,定位结构用于将支脚组件固定在地面上。
CN202220284096.9U 2022-02-13 2022-02-13 一种工业机器人底座 Active CN21719531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284096.9U CN217195315U (zh) 2022-02-13 2022-02-13 一种工业机器人底座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284096.9U CN217195315U (zh) 2022-02-13 2022-02-13 一种工业机器人底座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195315U true CN217195315U (zh) 2022-08-16

Family

ID=827955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284096.9U Active CN217195315U (zh) 2022-02-13 2022-02-13 一种工业机器人底座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19531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001647A (zh) * 2023-10-07 2023-11-07 运易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三维定位的多角度抓取装置及其抓取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001647A (zh) * 2023-10-07 2023-11-07 运易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三维定位的多角度抓取装置及其抓取方法
CN117001647B (zh) * 2023-10-07 2024-01-26 运易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三维定位的多角度抓取装置及其抓取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7195315U (zh) 一种工业机器人底座
CN111069644A (zh) 垂直循环机械车位钢梁定位打孔设备
CN209887595U (zh) 一种工业机器人用多角度可旋式夹持装置
CN211588213U (zh) 刹车片打孔装置
CN211220074U (zh) 一种便于换刀的石材雕刻机
CN210578102U (zh) 一种固定架式电动机
CN217801227U (zh) 一种新型汽车挡圈用夹具
CN210577610U (zh) 一种计算机安装线缆卡线机构
CN216265847U (zh) 一种改进型的工作台结构
CN211550402U (zh) 一种电动推杆用传动装置
CN214996657U (zh) 一种建筑施工地基围挡
CN215410073U (zh) 电机减速箱
CN216768963U (zh) 一种机箱防滑结构
CN214311595U (zh) 一种便于移动的大数据服务器
CN215880133U (zh) 一种多功能切割装置
CN217255240U (zh) 一种钣金加工用打磨装置
CN215846593U (zh) 一种旋转切换定位机构
CN218267078U (zh) 一种滚珠丝杠传动装置
CN212470924U (zh) 一种汽车模具加工用磨床
CN214686130U (zh) 一种定位机构
CN213971296U (zh) 一种用于汽车刹车盘的机械臂底部固定座
CN214500639U (zh) 一种非线性金融怪波模型研究用旋转展示装置
CN214079494U (zh) 一种汽车生产加工用板材切割装置
CN212218005U (zh) 一种铅酸蓄电池板栅内边缘毛刺打磨装置
CN216179515U (zh) 一种齿轮轴抛光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921

Address after: Room 2105, 21st Floor, Building 1, Qiankun Haofu, Dongyong Road, Xiaogan City, Hubei Province 432000

Patentee after: XIAOGAN HUACHUANG MEASUREMENT & CONTROL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620860 No.1 Jinjiang Avenue, Pengshan District, Meishan City, Sichuan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ICHUAN UNIVERSITY JINJIANG College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