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182128U - 断路器触头系统 - Google Patents

断路器触头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182128U
CN217182128U CN202220329961.7U CN202220329961U CN217182128U CN 217182128 U CN217182128 U CN 217182128U CN 202220329961 U CN202220329961 U CN 202220329961U CN 217182128 U CN217182128 U CN 21718212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act
circuit breaker
arc
state
body por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329961.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健焜
雷士杰
刘毅
易颖
黄兢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Electrical Apparatus Research Institute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Electrical Apparatus Research Institute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Electrical Apparatus Research Institute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Electrical Apparatus Research Institute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329961.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18212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18212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18212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rc-Extinguishing Devices That Are Switch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断路器触头系统,包括:触头支持;第一触头,第一触头安装于触头支持的一端,第一触头包括触头本体、第一触点、以及位于触头本体另一端的第二触点;第二触头,第二触头与第一触头相对设置;断路器触头系统包括第一触点与第二触头接触的第一状态,第二触点与第二触头接触的第二状态和第一触点及第二触点均不与第二触头接触的第三状态;第一隔弧装置,第一隔弧装置设置于触头本体,并设置于第一触点与第二触点之间,在断路器触头系统的在第一状态、第二状态和第三状态下,始终至少存在部分第一隔弧装置与第二触头抵接。采用本申请提供的断路器触头系统,至少解决现有断路器触头系统中,因电弧回落造成的分断性能提升困难的问题。

Description

断路器触头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低压电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断路器触头系统。
背景技术
断路器,是一种通过闭合、断开电路实现电路系统中供电、停电、转换电路的功能的电器。在实际分断过程中,断路器在分断较大电流的情况下,动静触头之间会产生电弧。
断路器的触头系统通常包括主触头与弧触头,其中,主触头为断路器的常接触点,为了避免主触头在分断过程因电弧的产生,而造成的烧伤损坏,利用弧触头将分断点转移,使得电弧的产生位置转移至弧触头处,也更靠近灭弧室。
然而,由于断路器的工作环境不稳定,导致断路器内局部温度或压力并不平衡,当分断点由主触头转移至弧触头后,在弧触头处产生的电弧也极有可能落回到主触头处,长此以往,容易将主触头击穿,进而使得断路器分断性能提升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避免电弧回落,进而提升断路器分断性能的断路器触头系统。
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断路器触头系统,包括:
触头支持;
第一触头,第一触头安装于触头支持的一端,第一触头包括触头本体、位于触头本体一端的第一触点、以及位于触头本体另一端的第二触点;
第二触头,第二触头与第一触头相对设置;
断路器触头系统包括第一触点与第二触头接触的第一状态,第二触点与第二触头接触的第二状态和第一触点及第二触点均不与第二触头接触的第三状态;
第一隔弧装置,第一隔弧装置设置于触头本体,并设置于第一触点与第二触点之间,在断路器触头系统的在第一状态、第二状态和第三状态下,始终至少存在部分第一隔弧装置与第二触头抵接。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方面,第一隔弧装置具有第一曲面,第二触头包括形状与第一曲面适配的第二曲面,在断路器触头系统的第一状态、第二状态和第三状态下,第一曲面与第二曲面至少部分相互接触抵接。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方面,还包括灭弧装置,灭弧装置包括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第一隔板与第二隔板相对间隔设置,且分别设置于第一触点沿断路器触头系统宽度方向的两侧。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方面,灭弧装置还包括灭弧栅片,灭弧栅片设置于第二触点远离第一触点的一侧,且分别与第一隔板以及第二隔板固定连接。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方面,灭弧装置还包括产气材料层,产气材料层涂覆于第一隔板靠近第二隔板的表面、以及第二隔板靠近第一隔板的表面。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方面,还包括第二隔弧装置,第二隔弧装置包括第二挡弧板,第二挡弧板设置于第二触点远离第一触点的一侧。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方面,第一隔弧装置与第二隔弧装置一体成型。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方面,触头本体包括第一本体部、以及自第一本体部向远离第二触头的方向倾斜延伸的第二本体部,第一触点设置于第二本体部远离第一本体部的端部,第二触点设置于第一本体部。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方面,第一隔弧装置设置于第一本体部与第二本体部的交界处。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方面,第一本体部与第二本体部一体成型。
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的断路器触头系统至少带来以下有益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在第一触点与第二触点之间设置第一隔弧装置,并同时限定在断路器触头系统的第一状态、第二状态和第三状态下,始终至少存在部分第一隔弧装置与第二触头抵接,如此一来,能够利用第一隔弧装置将第一触点与第二触点分隔,并利用第一隔弧装置避免分断过程中产生的电弧回落,进而避免第一触头和/或第二触头被击穿现象的发生,保证了断路器触头系统的分断性能。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值本申请。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申请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所描述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断路器触头系统处于第一状态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断路器触头系统处于第三状态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断路器触头系统中部分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断路器触头系统中部分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断路器触头系统处于第一状态时的平面结构视图;
图6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断路器触头系统处于第三状态时的平面结构视图;
图7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断路器触头系统中第一隔弧装置与第二隔弧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断路器触头系统100;
触头支持10;
第一触头20;触头本体21;第一本体部211;第二本体部212;第一触点22;第二触点23;
第二触头30;第二曲面31;第三触点32;第四触点33;
第一隔弧装置40;第一曲面41;
第一隔板51;灭弧栅片53;产气材料层54;
第二隔弧装置6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各个方面的特征和示例性实施例。在下面的详细描述中,提出了许多具体细节,以便提供对本申请的全面理解。但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很明显的是,本申请实施例可以在不需要这些具体细节中的一些细节的情况下实施。下面对实施例的描述仅仅是为了通过示出本申请的示例来提供对本申请的更好的理解。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及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在传统的断路器触头系统中,通常包括动触头与静触头,顾名思义,动触头通过安装在触头支持上,得以随着触头支持的转动而发生位置改变,进而实现与静触头之间相对位置的变化,最终实现电路系统的合闸与分闸。
在断路器的合闸与分闸过程中,当动触头与静触头之间的间距较近时,会在动触头与静触头之间产生电弧,而电弧的产生极可能会将动触头或静触头烧伤或击穿,对电子产品的电路产生损坏。为了应对这样的现象,进而保证电路系统的长期稳定工作,现有技术通常会分别在动触头侧与静触头侧分别增设一个触头,即设置动触头包括动主触点与动弧触点,设置静触头包括静主触点与静弧触点。
如此一来,可以利用动主触点与静主触点之间的触点作为电路系统的常规触点,而动弧触点与静弧触点之间的触点作为分断触点。即在断路器触头系统的分闸过程中,先将原本紧靠在一起的动主触头与静主触头逐渐分断,并同时将动弧触头与静弧触头连接,如此将动触头与静触头的分断位置由常规触点转移至分断触点,最后将动弧触点与静弧触点分断,实现断路器触头系统的分闸,以此避免动主触点与动弧触点之间产生电弧,保证了常规触点的安全性、稳定性以及使用寿命。
需要说明的是,在分闸的第一阶段,动主触点和静主触点的超行程逐渐减小,但在这一阶段中,动主触点与静主触点仍然接触,这一阶段电路仍通过动主触点和静主触点接通,这个阶段触头系统处于第一状态。在分闸的第二个阶段,动弧触点与静弧触点在动主触点与静主触点的超行程为零之前或者说在主触点与静主触点分开之前接触,这样电路通过动弧触点和静弧触点接通,动主触点与静主触点虽然分开,但是两者之间没有电弧产生,这个阶段触头系统处于第二状态。在分闸的第三个阶段,动弧触点与静弧触点分开,电弧在两者之间产生,动主触点与静主触点之间没有电弧,直至电弧被熄灭,这个阶段触头系统处于第三状态。整个过程保护了动主触点与静主触点不被电弧烧蚀。
然而,由于断路器触头系统的工作环境通常不够稳定,进而导致局部温度或压力并不平衡,当分断点由常规触点转移至分断触点后,在动弧触点与静弧触点之间产生的电弧也极有可能在外力作用下落回到主触点处,长此以往,仍然容易将主触点击穿,进而使得断路器分断性能提升困难。
为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断路器触头系统100。下面具体结合附图对断路器触头系统进行详细说明。
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断路器触头系统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断路器触头系统处于第三状态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断路器触头系统中部分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断路器触头系统中部分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断路器触头系统处于第一状态时的平面结构视图;图6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断路器触头系统处于第三状态时的平面结构视图;图7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断路器触头系统中第一隔弧装置与第二隔弧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请结合参阅图1至图7,断路器触头系统100包括:
触头支持10;
第一触头20,第一触头20安装于触头支持10的一端,第一触头20包括触头本体21、位于触头本体21一端的第一触点22、以及位于触头本体21另一端的第二触点23;
第二触头30,第二触头30与第一触头20相对设置;
断路器触头系统100包括第一触点22与第二触头30接触的第一状态,第二触点23与第二触头30接触的第二状态和第一触点22及第二触点23均不与第二触头30接触的第三状态;
第一隔弧装置40,第一隔弧装置40设置于触头本体21,并设置于第一触点22与第二触点23之间,在断路器触头系统100的在第一状态、第二状态和第三状态下,始终至少存在部分第一隔弧装置40与第二触头30抵接。如此,通过在第一触点22与第二触点23之间设置第一隔弧装置40,并同时限定在断路器触头系统100的第一状态、第二状态和第三状态下,始终至少存在部分第一隔弧装置40与第二触头30抵接,能够利用第一隔弧装置40将第一触点22与第二触点23分隔,并利用第一隔弧装置40避免分断过程中产生的电弧回落,进而避免第一触头22和/或第二触头23被击穿现象的发生,保证了断路器触头系统100的分断性能。
在本申请的这些实施例中,可以将第一触头20看做断路器触头系统100的动触头,将第二触头30看做断路器触头系统100的静触头,将第一触点22与第二触点23分别看做动主触点与动弧触点,相应的,也可以设置第二触头30包括第三触点32和第四触点33,并将第三触点32和第四触点33分别看做静主触点和静弧触点,使第三触点32的位置与第一触点22对应,使第四触点33的位置与第二触点34对应。如此一来,第一状态为断路器触头系统100通过常规触点连接的状态,第二状态为断路器触头系统100通过分断触点连接的状态,第三状态为断路器触头系统100的分断状态。
通过将第一隔弧装置40设置于第一触点22与第二触点23之间,并限定断路器触头系统100在第一状态、第二状态和第三状态下,始终至少存在部分第一隔弧装置40与第二触头30抵接,利用第一隔弧装置40将第一触点22与第二触点23分隔,进而避免在第二触点23产生的电弧在外力作用下回落至第一触点22处,起到保护第一触点22的作用。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第一隔弧装置40具有第一曲面41,第二触头30包括形状与第一曲面41适配的第二曲面31,在断路器触头系统100的第一状态、第二状态和第三状态下,第一曲面41与第二曲面31至少部分相互抵接。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断路器触头系统100还包括灭弧装置,灭弧装置包括第一隔板51和第二隔板,第一隔板51与第二隔板相对间隔设置,且分别设置于第一触点22沿断路器触头系统100宽度方向的两侧。在本申请的这些实施例中,利用相互间隔设置的第一隔板51与第二隔板形成灭弧室,可以将第一触头20与第二触头30之间产生的电弧引入灭弧室后熄灭。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灭弧装置还包括灭弧栅片53,灭弧栅片53设置于第二触点22远离第一触点23的一侧,且分别与第一隔板51以及第二隔板固定连接。在本申请的这些实施例中,通过设置灭弧栅片53,使得电弧在被引入灭弧室后,能够迅速被灭弧栅片53切割并熄灭,提升了灭弧室的灭弧效率。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灭弧装置还包括产气材料层54,产气材料层54涂覆于第一隔板51靠近第二隔板的表面、以及第二隔板靠近第一隔板51的表面。如此,通过在第一隔板51与第二隔板的相对表面设置产气材料层54,由于产气材料层54在电弧的作用下能够产生气体,且第二触点23靠近第一触点22的一侧被第一隔弧装置40封堵,具有一定的气密性,产气材料层54产生的气体使得第二触点23处的气压增大,能够将第二触点23产生的电弧引入灭弧室,避免电弧向第一触点22处跌落的同时,进一步保证了电弧的熄灭效果。
在本申请的这些实施例中,也可以设置第一隔板51和/或第二隔板自身包含产气材料,其中,可以设置第一隔板51自身的产气材料和产气材料层54一体成型,如此一来,使得产气材料由触头位置延伸进灭弧室,以根据电弧运动的路径,更好的形成吹气效果。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断路器触头系统100还包括第二隔弧装置60,第二隔弧装置60设置于第一触点22远离第二触点23的一侧。通过设置第二隔弧装置60,将第二触点23与下方的软连接隔断,防止断路器触头系统100内的气流向下方软连接处流动,进而避免电弧随气流向软连接处窜动。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第一隔弧装置40与第二隔弧装置60一体成型。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触头本体21包括第一本体部211、以及自第一本体部211向远离第二触头30的方向倾斜延伸的第二本体部212。其中,第一触点22设置于第二本体部212远离第一本体部211的端部,第二触点23设置于第一本体部211。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第一隔弧装置40设置于第一本体部211与第二本体部212的交界处。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第一本体部211与第二本体部212一体成型。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上述实施例中,触头本体21与触头支持10之间的连接均与现有技术中的连接方式相同,即通过设置第二本体部212自第一本体部211向远离第二触头30的方向倾斜延伸,使得第一触点22与第二触头30接触时,第二触点23与第二触头30分开,在断路器触头系统100的分闸过程中,随着触头支持10的旋转,内嵌于触头支持10的弹簧推动第二本体部212向靠近第二触头30的方向移动,促使第二触点23与第二触头30接触。
以上,仅为本申请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实施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实施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各种等效的修改或替换,这些修改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实施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实施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断路器触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触头支持;
第一触头,所述第一触头安装于所述触头支持的一端,所述第一触头包括触头本体、位于所述触头本体一端的第一触点、以及位于所述触头本体另一端的第二触点;
第二触头,所述第二触头与所述第一触头相对设置;
所述断路器触头系统包括第一触点与第二触头接触的第一状态,第二触点与第二触头接触的第二状态和第一触点及第二触点均不与第二触头接触的第三状态;
第一隔弧装置,所述第一隔弧装置设置于所述触头本体,并设置于所述第一触点与所述第二触点之间,在所述断路器触头系统的所述第一状态、第二状态和第三状态下,始终至少存在部分所述第一隔弧装置与所述第二触头抵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断路器触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弧装置具有第一曲面,所述第二触头包括形状与所述第一曲面适配的第二曲面,在所述断路器触头系统的所述第一状态、第二状态和第三状态下,所述第一曲面与所述第二曲面至少部分相互抵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断路器触头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灭弧装置,所述灭弧装置包括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所述第一隔板与所述第二隔板相对间隔设置,且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触点沿所述断路器触头系统宽度方向的两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断路器触头系统,其特征在于,灭弧装置还包括灭弧栅片,所述灭弧栅片设置于所述第二触点远离所述第一触点的一侧,且分别与所述第一隔板以及所述第二隔板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断路器触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灭弧装置还包括产气材料层,所述产气材料层涂覆于所述第一隔板靠近所述第二隔板的表面、以及所述第二隔板靠近所述第一隔板的表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断路器触头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隔弧装置,所述第二隔弧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一触点远离所述第二触点的一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断路器触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弧装置与所述第二隔弧装置一体成型。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断路器触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头本体包括第一本体部、以及自所述第一本体部向远离所述第二触头的方向倾斜延伸的第二本体部,所述第一触点设置于所述第二本体部远离所述第一本体部的端部,所述第二触点设置于所述第一本体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断路器触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弧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一本体部与所述第二本体部的交界处。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断路器触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本体部与所述第二本体部一体成型。
CN202220329961.7U 2022-02-18 2022-02-18 断路器触头系统 Active CN21718212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329961.7U CN217182128U (zh) 2022-02-18 2022-02-18 断路器触头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329961.7U CN217182128U (zh) 2022-02-18 2022-02-18 断路器触头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182128U true CN217182128U (zh) 2022-08-12

Family

ID=827398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329961.7U Active CN217182128U (zh) 2022-02-18 2022-02-18 断路器触头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18212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3583681U (zh) 一种断路器
JP5260702B2 (ja) 配線用遮断器
CN217182128U (zh) 断路器触头系统
CN105470067A (zh) 一种设有具备磁吹和气吹功能的灭弧机构的断路器
CN217933521U (zh) 一种开关单元、隔离开关及供电系统
CN207038384U (zh) 一种负荷隔离开关的消弧结构
CN216161643U (zh) 一种断路器的触头系统及断路器
CN209658121U (zh) 气吹式低压灭弧装置及断路器
KR200350108Y1 (ko) 대전류용 차단기의 소호장치
CN216671541U (zh) 一种小型断路器回流气体排出结构
CN211929421U (zh) 一种断路器的灭弧装置
CN221040886U (zh) 一种开关的动触头装置
CN212695110U (zh) 结构改进的断路器的灭弧室
CN212810220U (zh) 一种断路器用灭弧机构和断路器
CN216562920U (zh) 一种断路器的灭弧室及断路器
CN215731529U (zh) 一种断路器
CN212392200U (zh) 一种断路器的触头灭弧装置
CN218351400U (zh) 一种断路器
CN216624175U (zh) 触头系统及断路器
CN212695087U (zh) 结构改进的断路器的触头灭弧装置
CN220253163U (zh) 一种带有触头罩的断路器
CN213026022U (zh) 一种优化的灭弧装置
CN215183823U (zh) 一种新型智能微型断路器
CN219998145U (zh) 一种结构改进的断路器灭弧室
CN212322945U (zh) 一种电弧隔断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