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177362U - 带减速机的液压马达 - Google Patents

带减速机的液压马达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177362U
CN217177362U CN202220908723.1U CN202220908723U CN217177362U CN 217177362 U CN217177362 U CN 217177362U CN 202220908723 U CN202220908723 U CN 202220908723U CN 217177362 U CN217177362 U CN 21717736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rrier
bearing
collar
hydraulic motor
speed reduc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908723.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横田贵也
松本规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chi Fujikoshi Corp
Original Assignee
Nachi Fujikoshi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chi Fujikoshi Corp filed Critical Nachi Fujikoshi Corp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17736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17736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tarders (AREA)
  • General Details Of Gearings (AREA)
  • Hydraulic Mot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即使在行星齿轮的轮架倾斜了时作用于轴承的载荷也不会变得过大且也没有轴承寿命降低的风险的带减速机的液压马达。其特征在于,具备:行星齿轮的轮架(第二轮架),其与马达壳体花键结合;轴承,其将旋转筒支承为能够相对于马达壳体旋转;以及轴环和间隔件,它们与轴承的侧面抵接并对轴承赋予预压,轴环相对于轴承配置于轮架(第二轮架)侧,并且间隔件相对于轴承配置于轮架(第二轮架)的相反侧,在轮架具有突出以防止轴环的脱落的环状部以及位于环状部的内侧且在与轴环之间形成规定的间隙的凹部。

Description

带减速机的液压马达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带减速机的液压马达,更详细而言涉及以具有施加适当的预压而使用的轴承的减速机的寿命稳定化为目标的带减速机的液压马达。
背景技术
以往,在铲车等的带减速机的液压马达中,存在以斜板式的活塞马达为驱动源使旋转筒(减速机的壳体)旋转而传递驱动力的液压马达。作为减速机,利用减速比大的行星齿轮机构。在行星齿轮机构中,太阳齿轮安装于液压马达的轴(驱动轴),在旋转筒具有内齿轮(从动轴),行星齿轮的轮架固定于马达壳体(固定轴)。行星齿轮的轮架与马达壳体被施加大的转矩,因此利用花键结合(花键嵌合)。
在配置于马达壳体与旋转筒之间的轴承中,以背对背双联使用角接触球轴承、圆锥滚子轴承。并且,为了对轴承施加预压载荷,而设置有预压调整机构。预压调整机构包括用于调节预压载荷的大小的间隔件(通过厚度来调节预压载荷)以及将轴承与间隔件一并固定的止动垫圈机构。
例如,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带减速机的液压马达中,第二轮架29与止动垫圈机构32接触(参照专利文献1的图3)。止动垫圈机构32与间隔件(无编号)接触,间隔件与轴承22b的内圈端面接触。轴承22a、22b为角接触球轴承,由于通常角接触球轴承施加适当的预压而使用,因此考虑通过调整间隔件的厚度来给予预压载荷的结构。
另外,例如在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带减速机的液压行驶马达中,在轴承18a与轴环96之间配置间隔件97而赋予预压(参照专利文献2的图2)。第二轮架54与间隔件97的间隙微小,第二轮架54与轴环96的间隙也微小。第二轮架54与马达壳体13通过花键22而花键结合。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4-009650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6-211391号公报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带减速机的液压马达中,第二轮架29在传递第二行星齿轮28的旋转和转矩时由于弹性变形而稍微倾斜,作用沿与旋转轴水平的方向的载荷(推力载荷)。该推力载荷经由第二轮架29、止动垫圈33、间隔件作用于轴承22b的内圈。存在如下这样的问题:由于对被给予了适当的预压载荷的轴承追加由推力载荷引起的载荷,而作用于轴承的载荷变得过大且带来轴承寿命降低。
在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带减速机的液压行驶马达中,由于在花键结合部存在间隙(晃动),而与专利文献1同样地,有时在作用了推力载荷时第二轮架5相对于减速机旋转轴倾斜。这样一来,第二轮架54与间隔件97或者轴环96接触,并经由间隔件97或者轴环96向轴承内圈作用推力载荷。因此,在该情况下,也存在如下这样的问题:由于对被给予了适当的预压载荷的轴承追加由推力载荷引起的载荷,而作用于轴承的载荷变得过大且带来轴承寿命降低。
于是,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即使在行星齿轮的轮架倾斜了的情况下,作用于轴承的载荷也不会变得过大且也没有轴承寿命降低的风险的带减速机的液压马达。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带减速机的液压马达的代表性结构的特征在于,具备:马达壳体,其内置液压马达;旋转筒,其能够旋转地支承于马达壳体且具有行星齿轮减速机构;行星齿轮的轮架,其与马达壳体花键结合;轴承,其将旋转筒支承为能够相对于马达壳体旋转;以及轴环和间隔件,它们与轴承的侧面抵接并对轴承赋予预压,轴环相对于轴承配置于轮架侧,并且间隔件相对于轴承配置于轮架的相反侧,在轮架具有:环状部,其突出,以防止轴环的脱落;以及凹部,其位于环状部的内侧并在与轴环之间形成规定的间隙。
实用新型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能够提供即使在行星齿轮的轮架倾斜了的情况下,作用于轴承的载荷也不会变得过大且也没有轴承寿命降低的风险的带减速机的液压马达。
附图说明
图1是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一例的带减速机的液压马达10的大致纵剖视图。
图2是由图1所示的虚线II包围的部分的放大详细图。
图3是说明第二轮架倾斜了的状态的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带减速机的液压马达,11:液压马达,12:配管端口,13:马达壳体,14:减速机,16:旋转筒,17:罩,18:轴承,18a:内圈,18b:外圈,19:轴承,19a:内圈,20:机械密封件,21:突起部,22:花键,24:输出轴,34:固定凸缘,35:驱动凸缘,37:一端面,38:外周面,38a:台阶部,38b:角部,48:行星齿轮减速机构,49:行星齿轮减速机构,51:减速机室,52:减速机内齿轮,53:第一轮架,54:第二轮架,54a:环状部,54b:凹部,55:轮架内齿轮,56:第一太阳齿轮,57:第二太阳齿轮,58:第一行星齿轮,59:第二行星齿轮,72:第一轴承,95:槽,96:轴环,97:间隔件,98:间隙。
具体实施方式
举出优选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带减速机的液压马达10详细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带减速机的液压马达10作为概要结构包括液压马达11以及减速机14。通过液压马达11的输出轴24旋转,从而作为减速机14的外装的旋转筒16旋转。
液压马达11包括配管端口12、马达壳体13、输出轴24以及省略了图示的缸体、活塞、可变容量机构等。液压马达11利用从未图示的液压泵通过配管端口12供给或者排出的压力油使输出轴24旋转,并且利用可变容量机构使输出轴24的转速变化。
马达壳体13形成液压马达11的外壳。在马达壳体13的外周面38形成有固定凸缘34,固定凸缘34使用螺栓等而固接于未图示的建设车辆等(例如履带式液压挖掘机)的框架。
在马达壳体13的一端面37(在图1中为左端面)形成有与第二轮架54抵接的多个突起部21。另外,在马达壳体13中,在突起部21的后方(图1的右侧)的外周面38形成有花键22。同样地,在后述的第二轮架54的内侧也形成有花键22,通过这些花键相互啮合而组合成无法旋转。
减速机14大致包括旋转筒16、输出轴24以及行星齿轮减速机构48、49。
旋转筒16形成减速机14的外壳。在旋转筒16的外周面形成有驱动凸缘35。驱动凸缘35使用螺栓等而固接于未图示的对建设车辆等的履带进行驱动的链轮,并使液压挖掘机等建设车辆行驶。另外,在旋转筒16的内侧,在整周上形成有减速机内齿轮52。
旋转筒16被轴承18、19支承为能够相对于马达壳体13旋转。轴承18、19嵌合于从马达壳体13的外周面38起直径变细的台阶部38a。另外,在旋转筒16与马达壳体13的接头配置有机械密封件20。
减速机室51是被旋转筒16、盖在旋转筒16的罩17以及马达壳体13包围的区域。并且,在减速机室51内收容有行星齿轮减速机构48、49。
行星齿轮减速机构48配置于减速机室51内的第一段(图1的左侧),且包括与由液压马达11的输出轴24结合而一体旋转的第一太阳齿轮56、与第一太阳齿轮56及减速机内齿轮52啮合而自转和公转的多个第一行星齿轮58以及将第一行星齿轮58支承为能够旋转的第一轮架53。在第一轮架53形成有轮架内齿轮55,该轮架内齿轮55与第二太阳齿轮57配合。
行星齿轮减速机构49配置于减速机室51内的第二段(图1的右侧),且包括与轮架内齿轮55啮合的第二太阳齿轮57、与第二太阳齿轮57及减速机内齿轮52啮合的多个第二行星齿轮59以及将第二行星齿轮59支承为能够旋转的第二轮架54。第二轮架54通过轴向的一端侧(图1的右侧)由花键22花键结合于马达壳体13而不旋转。因此,第二行星齿轮59自转但不公转。由于第二行星齿轮59与减速机内齿轮52啮合,因此与减速机内齿轮52一体的旋转筒16在第二行星齿轮59自转时旋转。通过这些结构,能够在输出轴24旋转时以大的减速比使旋转筒16旋转。
图2是由图1所示的虚线II包围的部分的放大详细图。如图2所示,在马达壳体13的台阶部38a嵌合有轴承18、19。并且,在外周面38中的台阶部38a的第二轮架54侧(在图1、图2中为左侧)形成有槽95。在槽95嵌插有形成为将圆环三分割的轴环96。
在第二轮架54的轴向的一端侧(图1的右侧)形成有用于防止轴环96的脱落的环状部54a。环状部54a呈圆筒形,并以从第二轮架54比花键22突出且覆盖轴环96的外周面的至少一部分的方式延伸。
在第二轮架54的环状部54a的内侧形成有凹部54b,该凹部54b通过第二轮架54与马达壳体13的突起部21接触,从而在第二轮架54与轴环96之间形成规定的间隙98。规定的间隙98是指即使在后述的第二轮架54倾斜了的状态(图3)下第二轮架54与轴环96也不接触那样的间隙。
并且,作为本实用新型的特征,间隔件97相对于轴承18、19配置于第二轮架54的相反侧(在图1、图2中为右侧)。间隔件97为圆环状的薄板,且与台阶部38a的角部38b抵接。轴承18、19的内圈18a、19a被轴环96与间隔件97夹着而固定,因此能够通过调节间隔件97的厚度来对轴承18、19施加适当的预压。
图3是说明第二轮架54倾斜了的状态的图。如在背景技术的项目中说明的那样,第二轮架54在传递第二行星齿轮59的旋转和转矩时由于弹性变形而稍微倾斜,作用沿与旋转轴水平的方向的载荷(推力载荷)。由于在花键结合部存在间隙(晃动),因此有时在作用了推力载荷时,如图3所示第二轮架54相对于输出轴24倾斜。
然而在本实用新型中,间隔件97相对于轴承18、19配置于第二轮架54的相反侧(在图1、图2中为右侧)。由此,即使成为第二轮架54倾斜了的状态,作为该第二轮架54的前端的环状部54a也不会与“间隔件97以及轴环96”接触。若要说与倾斜了的环状部54a接触,则会是轴承18,但轴承18为角接触球轴承(或者圆锥滚子轴承),因此虽然内圈18a与轴环96抵接(相邻),但是外圈18b相比于轴环96大幅度后退。并且,在环状部54a倾斜时,越靠近外周则越靠近轴承18,因此通过外圈18b后退,能够使环状部54a与轴承18接触的可能性极低。
如上述说明的那样,根据本实用新型,即使第二轮架54倾斜,也不对被给予了适当的预压载荷的轴承18、19追加由推力载荷引起的载荷。因此,能够提供没有因第二轮架54的倾斜引起的轴承寿命降低的风险的带减速机的液压马达。
以上,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当然并不限定于该例子。只要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则显然能够在技术方案所记载的范畴内想到各种变更例或者修正例,这些当然也理解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
工业实用性
本实用新型能够利用为以具有施加适当的预压而使用的轴承的减速机的寿命稳定化为目标的带减速机的液压马达。

Claims (1)

1.一种带减速机的液压马达,其特征在于,
所述带减速机的液压马达具备:
马达壳体,其内置液压马达;
旋转筒,其能够旋转地支承于所述马达壳体且具有行星齿轮减速机构;
行星齿轮的轮架,其与所述马达壳体花键结合;
轴承,其将所述旋转筒支承为能够相对于所述马达壳体旋转;以及
轴环和间隔件,它们与所述轴承的侧面抵接并对轴承赋予预压,
所述轴环配置于所述轴承的所述轮架侧,并且
所述间隔件配置于所述轴承的所述轮架的相反侧,
在所述轮架具有:环状部,其突出,以防止所述轴环的脱落;以及凹部,其位于所述环状部的内侧并在与所述轴环之间形成规定的间隙。
CN202220908723.1U 2021-08-03 2022-04-19 带减速机的液压马达 Active CN217177362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1-127646 2021-08-03
JP2021127646A JP2023022658A (ja) 2021-08-03 2021-08-03 減速機付油圧モー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177362U true CN217177362U (zh) 2022-08-12

Family

ID=827099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908723.1U Active CN217177362U (zh) 2021-08-03 2022-04-19 带减速机的液压马达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2023022658A (zh)
CN (1) CN217177362U (zh)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3022658A (ja) 2023-02-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361118B2 (en) Gear mechanism and reduction planetary gear
US6988831B2 (en) Bearing structure
US20090247349A1 (en) Reduction Gear Transmission
US20090131210A1 (en) Differential gear unit for motor vehicles comprising an active control mechanism for the driving force distribution
JP5832413B2 (ja) 車輪駆動装置
US3749195A (en) Hydrostatic drive transmission assembly
EP1326035A2 (en) Low noice gear assembly
US20050020401A1 (en) Gear mechanism and reduction planetary gear
US8187134B2 (en) Friction roller type power transmission device
CN217177362U (zh) 带减速机的液压马达
JP3842525B2 (ja) 遊星歯車減速装置
US5099704A (en) Transfer case power take-off apparatus
EP1239191A2 (en) Differential unit
CN101084390B (zh) 行星齿轮装置
KR20000053646A (ko) 변속비 무한대의 무단 변속기
JPS62274160A (ja) 車両用自動変速機
US20230243416A1 (en) Planetary gear mechanism with free-wheel mechanism
US4480500A (en) Gear noise suppressing type final gear train of transaxle
GB2371840A (en) Twin coupling device
JP3988010B2 (ja) 旋回駆動装置
JP2004245356A (ja) 遊星歯車減速装置
JPS6116441Y2 (zh)
JP2001012573A (ja) トロイダル形無段変速装置
JP2739909B2 (ja) 遊星歯車減速機
US5662544A (en) Side gear retention of pinion mate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