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177176U - 一种可自润滑的耐磨损型轴承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自润滑的耐磨损型轴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177176U
CN217177176U CN202221351549.1U CN202221351549U CN217177176U CN 217177176 U CN217177176 U CN 217177176U CN 202221351549 U CN202221351549 U CN 202221351549U CN 217177176 U CN217177176 U CN 21717717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aring
oil
inner ring
hole
self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351549.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映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221351549.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17717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17717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17717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olling Contact Bearin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自润滑的耐磨损型轴承,包括轴承内圈、轴承外圈和防尘盖,所述轴承内圈的外侧设置有轴承外圈,且所述轴承内圈和轴承外圈之间的侧边设置有防尘盖;还包括:保持架,设置于轴承内圈和轴承外圈之间,所述保持架的孔洞结构中设置有滚珠;储油仓,开设于所述轴承内圈的内部;注油孔,开设于所述轴承内圈的侧壁,所述注油孔的内侧连接有密封螺栓;排油孔,开设于所述轴承内圈的弧面外壁,所述排油孔的内侧设置有封堵塞,且所述封堵塞与储油仓的内壁之间连接有气囊。该可自润滑的耐磨损型轴承可以在缺少油液时向滚珠自动添加油液进行润滑,有效降低了轴承使用过程中的磨损。

Description

一种可自润滑的耐磨损型轴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轴承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可自润滑的耐磨损型轴承。
背景技术
轴承是机械设备中最常见的旋转部件,其可以有效降低连接件之间的旋转摩擦力,进而避免部件快速磨损而影响设备使用寿命,但是现有的轴承仍存在着一些不足。
如公开号为CN216045033U的一种带润滑孔的轴承,其轴承外圈的内部设有相互连通的润滑油纵向供给通道、润滑油横向供给通道,润滑油纵向供给通道的端部与所述钢珠的表面对应,润滑油纵向供给通道、润滑油横向供给通道内填充润滑油,润滑油纵向供给通道内靠近钢珠的端部处安置海绵,轴承使用过程中,钢珠高速转动时,与其接触的海绵将润滑油导入到钢珠的表面,对钢珠进行润滑和降温,该结构设计使得轴承本身具备润滑、降温功能,克服了传统轴承外部润滑不方便的问题,但是其在使用过程中无法对润滑有进行自动添加和涂抹,导致不能及时添加润滑油液,使得轴承部件磨损较快。
所以我们提出了一种可自润滑的耐磨损型轴承,以便于解决上述中提出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自润滑的耐磨损型轴承,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的目前市场上轴承不便对润滑油液进行自动添加,导致轴承部件磨损过快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自润滑的耐磨损型轴承,包括轴承内圈、轴承外圈和防尘盖,所述轴承内圈的外侧设置有轴承外圈,且所述轴承内圈和轴承外圈之间的侧边设置有防尘盖;
还包括:
保持架,设置于轴承内圈和轴承外圈之间,所述保持架的孔洞结构中设置有滚珠;
储油仓,开设于所述轴承内圈的内部;
注油孔,开设于所述轴承内圈的侧壁,所述注油孔的内侧连接有密封螺栓;
排油孔,开设于所述轴承内圈的弧面外壁,所述排油孔的内侧设置有封堵塞,且所述封堵塞与储油仓的内壁之间连接有气囊。
优选的,所述防尘盖关于轴承内圈对称设置有两个,且所述防尘盖呈圆环形结构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两个防尘盖可以对轴承内圈和轴承外圈之间的间隙进行遮盖,从而避免外界杂质进入轴承内部造成轴承部件磨损。
优选的,所述储油仓呈圆环形结构设置,且所述储油仓的内部存储有液体润滑油液。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轴承可以通过储油仓进行润滑油液的存储,从而便于轴承使用过程中润滑油液的涂抹和使用,无需进行停机添加。
优选的,所述注油孔的内壁设置有内螺纹,且所述注油孔与密封螺栓螺纹连接,并且所述注油孔与储油仓相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通过注油孔可以向储油仓内部添加润滑油液,且在添加完成后通过密封螺栓进行密封,避免油液外漏。
优选的,所述封堵塞与排油孔间隙配合,且所述封堵塞呈圆台形结构设置,并且所述封堵塞为橡胶材质,同时所述排油孔与储油仓相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封堵塞可以对排油孔进行紧密封堵,且当封堵塞发生移动时,可以使得排油孔自动开启,从便于注油孔内部油液的排出。
优选的,所述气囊呈柱形结构设置,且所述气囊的端部嵌入安装于储油仓的内壁。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气囊通过嵌入安装的方式可以有效提高其与轴承内圈的换热效率,使得轴承在温度升高时对气囊内部气体进行加热,进而使得气囊发生膨胀并推动封堵塞,从而使得排油孔自动开启,便于储油仓中润滑油液的自动排出、添加。
优选的,所述保持架的孔洞结构内壁嵌入安装有海绵块,且所述海绵块贴合于滚珠的外壁。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滚珠旋转时,海绵块可以对多余润滑油液进行吸取、暂存,从而实现对滚珠表面油液的持续涂抹,进一步提高了轴承的润滑效果和耐磨损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可自润滑的耐磨损型轴承可以在缺少油液时向滚珠自动添加油液进行润滑,有效降低了轴承使用过程中的磨损,具体内容如下:
1、设置有储油仓、排油孔、封堵塞和气囊,当轴承使用过程中缺少润滑油液时,其受到的摩擦力会增大,从而会产生一定的热量,此时产生的热量可以对气囊进行加热,从而使得气囊发生膨胀并推动封堵塞进行移动,使得排油孔开启,此时储油仓内部的润滑油液可以在离心力作用下通过排油孔洒向滚珠,从而实现润滑油液的自动添加;
2、设置有保持架和海绵块,当润滑油液自动添加时,滚珠会进行同步旋转,此时海绵块可以对滚珠表面多余的润滑油液进行吸取和暂存,从而可以在后续使用过程中对滚珠表面持续涂抹润滑油液,进一步提高了轴承的润滑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主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侧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封堵塞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轴承内圈;2、轴承外圈;3、防尘盖;4、保持架;5、滚珠;6、储油仓;7、注油孔;8、密封螺栓;9、排油孔;10、封堵塞;11、气囊;12、海绵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可自润滑的耐磨损型轴承,包括轴承内圈1、轴承外圈2和防尘盖3,轴承内圈1的外侧设置有轴承外圈2,且轴承内圈1和轴承外圈2之间的侧边设置有防尘盖3;
还包括:保持架4,设置于轴承内圈1和轴承外圈2之间,保持架4的孔洞结构中设置有滚珠5;储油仓6,开设于轴承内圈1的内部;注油孔7,开设于轴承内圈1的侧壁,注油孔7的内侧连接有密封螺栓8;排油孔9,开设于轴承内圈1的弧面外壁,排油孔9的内侧设置有封堵塞10,且封堵塞10与储油仓6的内壁之间连接有气囊11。
注油孔7的内壁设置有内螺纹,且注油孔7与密封螺栓8螺纹连接,并且注油孔7与储油仓6相连通,如图1和图3所示,通过注油孔7可以向储油仓6内部注入润滑油液,油液填充完成后,可以利用密封螺栓8与注油孔7螺纹连接,进而实现对注油孔7的封堵。
防尘盖3关于轴承内圈1对称设置有两个,且防尘盖3呈圆环形结构设置,储油仓6呈圆环形结构设置,且储油仓6的内部存储有液体润滑油液,封堵塞10与排油孔9间隙配合,且封堵塞10呈圆台形结构设置,并且封堵塞10为橡胶材质,同时排油孔9与储油仓6相连通,气囊11呈柱形结构设置,且气囊11的端部嵌入安装于储油仓6的内壁,如图2-5所示,当轴承内圈1和轴承外圈2之间缺少油液时,轴承之间摩擦力增大,从而会产生一定的热量,产生的热量会对气囊11中的气体进行加热,使得气囊11发生膨胀并推动封堵塞10进行移动,使得排油孔9自动开启,此时随着轴承内圈1的旋转,可以使得储油仓6内部的油液通过排油孔9洒向滚珠5,实现润滑油液的自动添加。
保持架4的孔洞结构内壁嵌入安装有海绵块12,且海绵块12贴合于滚珠5的外壁,如图2-4所示,随着滚珠5的旋转,海绵块12可以对滚珠5外侧多余的润滑油液进行吸取和暂存,进而可以在后续使用过程中对滚珠5表面进行油液的均匀涂抹,从而进一步提高了轴承的润滑效果,有效避免轴承部件发生快速磨损。
工作原理:在使用该可自润滑的耐磨损型轴承时,首先根据图1-5所示,通过注油孔7向储油仓6中预存油液,后旋紧密封螺栓8,实现对注油孔7的封堵,当轴承部件缺少润滑油液时,因此摩擦会擦热量,从而对气囊11进行加热,使得气囊11发生膨胀并推动封堵塞10移动,此时轴承内圈1在旋转过程中可以将储油仓6中的油液通过排油孔9洒向滚珠5,实现润滑油液的自动添加,同时海绵块12可以对多余的润滑油液进行吸取并在后续使用过程涂抹于滚珠5的外壁,有效避免轴承部件快速磨损。
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可自润滑的耐磨损型轴承,包括轴承内圈(1)、轴承外圈(2)和防尘盖(3),所述轴承内圈(1)的外侧设置有轴承外圈(2),且所述轴承内圈(1)和轴承外圈(2)之间的侧边设置有防尘盖(3);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保持架(4),设置于轴承内圈(1)和轴承外圈(2)之间,所述保持架(4)的孔洞结构中设置有滚珠(5);
储油仓(6),开设于所述轴承内圈(1)的内部;
注油孔(7),开设于所述轴承内圈(1)的侧壁,所述注油孔(7)的内侧连接有密封螺栓(8);
排油孔(9),开设于所述轴承内圈(1)的弧面外壁,所述排油孔(9)的内侧设置有封堵塞(10),且所述封堵塞(10)与储油仓(6)的内壁之间连接有气囊(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自润滑的耐磨损型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尘盖(3)关于轴承内圈(1)对称设置有两个,且所述防尘盖(3)呈圆环形结构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自润滑的耐磨损型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油仓(6)呈圆环形结构设置,且所述储油仓(6)的内部存储有液体润滑油液。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自润滑的耐磨损型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油孔(7)的内壁设置有内螺纹,且所述注油孔(7)与密封螺栓(8)螺纹连接,并且所述注油孔(7)与储油仓(6)相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自润滑的耐磨损型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堵塞(10)与排油孔(9)间隙配合,且所述封堵塞(10)呈圆台形结构设置,并且所述封堵塞(10)为橡胶材质,同时所述排油孔(9)与储油仓(6)相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自润滑的耐磨损型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11)呈柱形结构设置,且所述气囊(11)的端部嵌入安装于储油仓(6)的内壁。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自润滑的耐磨损型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持架(4)的孔洞结构内壁嵌入安装有海绵块(12),且所述海绵块(12)贴合于滚珠(5)的外壁。
CN202221351549.1U 2022-05-31 2022-05-31 一种可自润滑的耐磨损型轴承 Active CN21717717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351549.1U CN217177176U (zh) 2022-05-31 2022-05-31 一种可自润滑的耐磨损型轴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351549.1U CN217177176U (zh) 2022-05-31 2022-05-31 一种可自润滑的耐磨损型轴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177176U true CN217177176U (zh) 2022-08-12

Family

ID=827131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351549.1U Active CN217177176U (zh) 2022-05-31 2022-05-31 一种可自润滑的耐磨损型轴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17717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747602B (zh) 一种高速轴承环下润滑装置
CN106451893A (zh) 电机新型轴承室结构
CN217177176U (zh) 一种可自润滑的耐磨损型轴承
CN202725270U (zh) 球磨机双重进料密封及防止浆液进入轴瓦装置
CN207879864U (zh) 一种数控机床齿轮箱主电机轴轴承润滑结构
CN212100642U (zh) 一种润滑油内循环激振器
CN206708210U (zh) 一种带有注油孔的发电机轴承
CN216643765U (zh) 一种带润滑的吹风管
CN214617537U (zh) 一种自润滑深沟球轴承
CN109611373A (zh) 一种立式泵稀油自润滑轴承体
CN111503157B (zh) 滚动轴承
CN202598074U (zh) 复合固体润滑潜伏式润滑的摩擦件
CN212717622U (zh) 一种便于维护的深沟球轴承
CN218325780U (zh) 一种精密调心滚子轴承
CN201733162U (zh) 润滑轴承装置和牵引电机
CN111810639B (zh) 一种自排润滑脂的密封圈及密封装置
CN213628527U (zh) 一种便于润滑的轴承
CN219529593U (zh) 一种可自动注油的汽轮机轴瓦
CN215831116U (zh) 一种齿轮箱立式输出轴润滑油密封结构
CN213602493U (zh) 一种电机转轴耐磨密封装置
CN220943544U (zh) 一种储油螺尖丝锥
CN212337930U (zh) 一种干油轴承筒
CN219429655U (zh) 一种高空吊篮用回转驱动装置
CN211599077U (zh) 一种风扇用含油轴承
CN212297253U (zh) 一种用于防止低甲冰机轴瓦磨损的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