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161499U - 一种用于座椅的摇摆复位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座椅的摇摆复位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161499U
CN217161499U CN202123435666.4U CN202123435666U CN217161499U CN 217161499 U CN217161499 U CN 217161499U CN 202123435666 U CN202123435666 U CN 202123435666U CN 217161499 U CN217161499 U CN 21716149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tating
seat
base
shaft
res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435666.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毛立
孙杰
沈杰
陆翰南
魏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n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n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n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n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3435666.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16149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16149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16149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hairs For Special Purposes, Such As Reclining Chai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座椅的摇摆复位机构,包括底座、水平穿设在底座内且能够左右摆动的转动横轴、以及镜像设置在底座左右两侧的复位弹片;在底座内设有用于与转动横轴转动连接的安装座,在该安装座的两侧分别设有沿前后方向设置的沉槽;转动横轴的中间部分转动配合在所述的安装座内,且转动横轴的两端分别穿出安装座并露出在沉槽内;所述单个的复位弹片沿前后方向设置在该沉槽内;复位弹片的一端与底座连接,且复位弹片的另一端相对沉槽底部处于翘起状态并位于转动横轴的下方;所述两侧的复位弹片分别响应于转动横轴的转动动作发生相应弹性形变并提供复位弹力;复位弹片沿前后方向设置在底座两侧的沉槽内,节省空间。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座椅的摇摆复位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坐具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座椅的摇摆复位机构。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座椅一般包括底座、椅座和椅背三部分,其中椅背是用于对乘坐者的背部进行支撑。目前,现有座椅椅背一般包括固定式和可调角度式,可调角度式也大部分是指椅背的倾仰角度可调节,用以提供不同的支撑角度对应不同的乘坐需求。也有一些椅背可以左右摆动的座椅,但是该部分的办公椅可以实现左右摆动的靠背是通过弹簧或其它弹性材质连接实现的小幅度偏转,偏转幅度有限,并且这种设计并没有考虑到椅座和靠背的联系,并不能做到椅座同步摆动。
专利号为CN202120829676.7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可以左右摆动的椅子”,包括支撑在地面的椅脚架、连接在椅脚架顶端的托盘、以及连接在托盘后端的椅背;所述托盘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设有沿前后方向延伸并且贯穿其前后侧壁的转轴,所述固定座上方设有椅座,所述椅座的前后两端分别与转轴的前后两端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座的两侧固定连接有避开椅座左右摆动范围并且向上延伸的扶手架,所述扶手架高于椅座的顶部设置用以支撑手臂的扶手结构。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将左右摆动的功能从托盘分离出,使得椅子的结构更加合理,并提高了摆动的稳定性。该椅子,通过设置前后方向延伸的转轴实现椅座的左右摆动;但是固定座固定连接在托盘上,椅背连接在托盘后端,这就使得只有椅座能够相对托盘左右摆动,而椅背又不能做到摆动效果。并且,转轴沿前后方向贯穿于固定座,无疑占用空间比较大,座椅的托盘内部往往还需要设置拉线控制结构或者气杆调节机构等,使得结构安装不方便。
综上,需要设计一种椅背和椅座能够动态左右摆动的人体工程椅,且在实现椅背和椅座左右摆动的同时,在该座椅上还需要相应配置摇摆复位机构,能够对椅背和椅座的转动提供足够的复位弹力,使椅座和椅背摆动时有足够的阻尼感;区别于现有椅背摆动结构中采用弹簧或其它弹性材质导致摆动幅度过小的缺陷。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用于座椅的摇摆复位机构,所述底座内设有能够左右摆动的转动横轴,通过在底座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复位弹片,复位弹片的后端翘起并位于转动横轴的下方;从而当转动横轴转动时,相应一侧的复位弹片将形变并提供转动横轴复位弹力;结构设计巧妙,且复位弹片沿前后方向设置在底座两侧的沉槽内,不占用底座内部过多空间,布局合理。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用于座椅的摇摆复位机构,包括底座、水平穿设在底座内且能够左右摆动的转动横轴、以及镜像设置在底座左右两侧的复位弹片;在底座内设有用于与转动横轴转动连接的安装座,在该安装座的两侧分别设有沿前后方向设置的沉槽;转动横轴的中间部分转动配合在所述的安装座内,且转动横轴的两端分别穿出安装座并露出在沉槽内;所述单个的复位弹片沿前后方向设置在该沉槽内;复位弹片的一端与底座连接,且复位弹片的另一端相对沉槽底部处于翘起状态并位于转动横轴的下方;所述两侧的复位弹片分别响应于转动横轴的转动动作发生相应弹性形变并提供复位弹力。
作为优选,所述转动横轴具有初始水平状态;初始水平状态下,所述的复位弹片的翘起端与转动横轴底部抵接。继而在转动横轴处于初始水平状态时,复位弹片即能够弹性作用于转动横轴,避免转动横轴轻易摆动。
作为优选,所述安装座设置在底座后端的中间位置处,且安装座的两侧分别与底座的外侧壁之间具有间隔,在该间隔处形成所述的沉槽。安装座刚好与底座的外侧壁之间具有间隔,故而能够相应形成用于安装复位弹片的沉槽,充分利用底座内部结构,布局合理;无需另外在底座内开设沉槽,节省加工成本。
作为优选,所述复位弹片采用弹簧钢板。采用弹簧钢板,强度高且受力变形不明显,避免转动横轴转动幅度过大;能够使转动横轴转动时具有良好的阻尼感受。
作为优选,复位弹片为沿前后方向设置的长条形,在底座位于沉槽的前下方设有插接卡口,所述复位弹片的前端斜向下插入并卡接在该插接卡口内,复位弹片的后端相对底座翘起。设置插接卡口,使得复位弹片前端安装位置更低,从而使得复位弹片处于前低后高状态。
作为优选,在沉槽的前端具有抵接部,复位弹片前部的底面与该抵接部抵接以使复位弹片后端翘起。通过使复位弹片的前部与抵接部抵接,从而使得复位弹片自身形成一个杠杆结构,进一步使复位弹片后端翘起,且使得复位弹片形变更稳定。
作为优选,在所述插接卡口的上壁面上设有竖直向下伸出的卡柱,在所述复位弹片的前端相应设有卡孔;复位弹片插入插接卡口内并使卡柱卡接在卡孔内。采用该结构,从而无需通过螺丝连接,利用复位弹片具有弹性的特点,将复位弹片前端插入并卡接在插接卡口内;从而能够使得复位弹片能够稳定限制在沉槽内,并且使得只有复位弹片的后端能够上下发生弹性形变。
作为优选,所述安装座内设有水平贯穿的第一转动槽;第一转动槽在竖直方向上的高度大于转动横轴的直径;转动横轴穿设在该第一转动槽内;且所述转动横轴与安装座之间设有使转动横轴能够相对安装座左右转动的转动结构。
作为优选,所述的转动结构包括沿前后方向设置在安装座内的限位支撑轴;该限位支撑轴位于安装座的中间位置处,且限位支撑轴位于第一转动槽槽内的下端;相应的,在转动横轴中间位置的底部对应设有能够与限位支撑轴转动配合的转动凹槽;限位支撑轴嵌入并转动配合在转动凹槽内,转动横轴能够绕限位支撑轴进行左右转动。采用该转动结构,使得转动横轴将以限位支撑轴为“支点”进行转动;从而使得转动横轴左右摆动时,其中心转动点分别与两侧的复位弹片之间力臂相同,从而使得左右摆动时的阻尼感受基本一致,没有差异。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的本实用新型的设计出发点、理念及有益效果是:
首先,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座椅的摇摆复位机构,所述底座内设有能够左右摆动的转动横轴,通过在底座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复位弹片,复位弹片的后端翘起并位于转动横轴的下方;从而当转动横轴转动时,相应一侧的复位弹片将形变并提供转动横轴复位弹力;结构设计巧妙,且复位弹片沿前后方向设置在底座两侧的沉槽内,不占用底座内部过多空间,布局合理,使得底座利于纤薄之设计。
其次,所述的底座内设有用于与转动横轴连接的安装座,该安装座刚好与底座的外侧壁之间具有间隔,故而能够相应形成用于安装复位弹片的沉槽,而并非需要另外在底座内开设沉槽,节省加工成本,充分利用底座自身结构。
再者,所述复位弹片前端斜向下插接在插接卡口内,且复位弹片前部的底面抵接在沉槽前端的抵接部上;使得复位弹片自身形成杠杆结构,且复位弹片前低后高;从而使得复位弹片后端翘起,并且复位弹片形变时结构稳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在实施例中该座椅的侧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在实施例中该座椅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在实施例中该座椅俯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在实施例中转动支撑座与背支撑体和座支撑体连接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在实施例中底座与转动支撑座及转动横轴配合的爆炸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在实施例中转动横轴与底座配合后与转动支撑座连接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在实施例中底座与转动横轴配合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在实施例中转动支撑座相对底座左右转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在实施例中转动横轴与复位弹片配合的侧面剖视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在实施例中限位支撑轴与底座连接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在实施例中限位支撑轴与转动横轴配合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在实施例中限位支撑轴与转动横轴配合的侧面剖视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在实施例中限位支撑轴与转动横轴配合的另一角度的侧面剖视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在实施例中复位弹片与底座连接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各附图标记为:底座1;转动支撑座2;支撑臂2a;椅杆3;座支撑体4;座侧支撑体4a;背支撑体5;背支架5a;背侧支撑体5b;转动横轴6;配合部7;外侧壁7a;安装座8;第一转动槽9;连接杆10;扭转件11;限位支撑轴12;转动凹槽13;穿孔14;第二转动槽15;沉槽16;复位弹片17;卡孔17a;插接卡口18;抵接部19;卡柱20;缺口21;转动连接座22;装饰盖板23;轴铣平面24;连接圆槽25;避让槽道26;转动弧面27;支点A。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至少一个”指一个或一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本实施例涉及各部位的参考方位,以背支撑体所在的位置为后端为基准。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如下:
如图1-1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座椅的摇摆复位机构,该复位摇摆机构应用在一种椅背和椅座能够左右摆动的座椅中,该复位摇摆机构能够对椅背和椅座提供弹性支撑以及提供摆动后的复位弹力。具体而言:该座椅包括底座1以及连接在底座1后端的转动支撑座2;所述底座1配置为座椅的主体支撑,且底座1用于与座椅底部的椅杆3连接;转动支撑座2配置为用于连接并支撑座椅的座支撑体4和背支撑体5;所述背支撑体5连接固定在转动支撑座2的后端;所述座支撑体4设置在底座1的上方,且座支撑体4的后端两侧分别与转动支撑座2连接;在底座1的后端与转动支撑座2之间设有摆动装置,摆动装置包括沿左右方向穿设在底座1上的转动横轴6,在底座1与转动横轴6中间处相对应的位置形成支点A,该转动横轴6与该支点A转动配合以使转动横轴6能够相对底座1进行左右转动;且转动横轴6的两端均穿出于底座1并与转动支撑座2连接,从而使得通过转动横轴6,转动支撑座2能够相对底座1进行左右转动,继而能够带动背支撑体5以及座支撑体4左右摆动;从而使得当用户使用座椅时,座支撑体4 和背支撑体5能够匹配用户的动态坐姿变化相应进行左右摆动,使座椅灵活性更好,使用更加舒适。
具体的说:如图3-8所示,所述的背支撑体5以及座支撑体4均为框架式结构,所述背支撑体5包括位于底部的背支架5a以及分别位于两侧竖向的背侧支撑体5b;所述的背支架5a连接固定在转动支撑座2的后端,使得背支撑体5与转动支撑座2保持同步左右转动。所述的座支撑体4包括分别位于两侧的座侧支撑体4a,转动支撑座2还包括镜像朝两侧伸出的支撑臂2a,任一侧的座支撑体4a与相应一侧的支撑臂2a连接,从而使得转动支撑座2能够稳定支撑座支撑体4a。如图3、4所示:在背侧支撑体5b的底部还设有向下延伸的连接杆10,该连接杆10配置为用于连接在座侧支撑体4a的后端;从而使得背支撑体5与座支撑体4的之间的整体性更好,两者左右摆动时保持联动,使得整体摆动效果更佳。
如图2-8所示,在座支撑体4的前端与底座1之间设有扭转件11,扭转件11的两端分别与座支撑体4和底座1连接;该扭转件11采用弹簧钢片制成,从而使得扭转件11能够在左右方向发生弹性扭转变形;且采用弹簧钢片,强度高且耐用;满足左右弹性形变的同时,还能保证座支撑体4与底座1之间的连接强度。再者,由后往前,所述扭转件11朝斜上方倾斜;扭转件11的下端与底座1连接,扭转件11的上端与座支撑体4连接;使得座支撑体4相对底座1处于挑空状态,结构简约美观;继而通过在座支撑体4前端与底座1之间设置具有弹性的扭转件11,使得座支撑体4后端跟随转动支撑座2摆动的同时,座支撑体4的前端同样能够相应摆动,使得座支撑体4整体摆动效果好;扭转件11形变的同时还将提供使座支撑体4摆动复位的弹力;且座支撑体4相对底座1挑空,使得座支撑体4受力相对底座1左右摆动时更轻巧灵活。
如图5-13所示,所述的底座1内部中空并具有容置空间,在底座1的后端设有配合部7,该配合部7的中间位置处设有一安装座8,该安装座8内设有一水平贯穿的第一转动槽9;第一转动槽9在竖直方向上的高度大于转动横轴6的直径,转动横轴6穿设在该第一转动槽9内;且所述转动横轴6与安装座8之间设有使转动横轴6能够相对安装座8左右转动的转动结构,具体而言:如图10-13所示,所述的转动结构包括一沿前后方向设置在安装座8内的限位支撑轴12,限位支撑轴12位于安装座8的中间位置处;在安装座8的后端设有一穿孔14,限位支撑轴12从该穿孔14穿设在安装座8内。限位支撑轴12穿设在安装座8内后,限位支撑轴12位于第一转动槽9槽内的下端;相应的,在所述的转动横轴6的底部对应设有能够与该限位支撑轴12转动配合的转动凹槽13。安装时,先将所述的转动横轴6左右穿设在安装座8内,并使其处于安装座8的中间位置处;然后再将限位支撑轴12沿前后方向穿设在安装座8内,限位支撑轴12将刚好嵌入在转动凹槽13并与转动横轴6配合,限位支撑轴12与转动凹槽13转动接触的部分形成所述支点A;且所述的限位支撑轴12为滚花轴,限位支撑轴12穿设在安装座8后,限位支撑轴12与安装座8之间为过盈配合;限位支撑轴12采用滚花轴,使得限位支撑轴12表面粗糙,使得限位支撑轴12与安装座8之间接触摩擦力大,从而能够限制限位支撑轴12脱离安装座8;并且,使得转动横轴6绕限位支撑轴12转动时,存在一定转动阻尼。如图11-13所示,限位支撑轴12与转动横轴6配合后,转动横轴6能够以限位支撑轴12为“支点”绕限位支撑轴12进行左右转动。且限位支撑轴12嵌入在转动凹槽13内,使得限位支撑轴12还能够限制转动横轴6左右偏移,使得转动横轴6只能进行左右摆动,使转动横轴6摆动更稳定;继而限位支撑轴12能够起到一举两得的作用,结构设计巧妙。且在配合部7两侧的外侧壁7a上对应设有避让转动横轴6穿过的第二转动槽15,且第二转动槽15在竖直方向上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一转动槽9的高度。转动横轴6以安装座8的中心位置处为转动点,继而越远离安装座8,转动横轴6在竖直方向上的摆动距离越大;继而将第二转动槽15设计的比第一转动槽9更大;设计巧妙,考虑周到。
重点在于:如图5-9、14所示,所述摇摆复位机构包括设置在底座1内并能够作用于转动横轴的复位弹片17。其中,所述安装座8的两侧分别与配合部7的外侧壁7a之间具有间隔,在安装座8与配合部的外侧壁7a之间的间隔处相应形成有沿前后方向设置的沉槽16;在两侧的沉槽16内分别设有沿前后方向设置的长条形的复位弹片17,复位弹片17的前端与底座1连接,复位弹片17后端相对沉槽16底部处于翘起状态并位于转动横轴6的下方;使得当转动横轴6向下转动时,两侧的复位弹片17将分别响应于转动横轴6的转动动作发生相应弹性形变并提供复位弹力;具体而言:如图7、9、14所示,在底座1位于沉槽16的前下方设有一插接卡口18;所述复位弹片17前端斜向下插入并卡接在插接卡口18内,使得复位弹片17前端安装位置更低,从而使得复位弹片17处于前低后高状态。在插接卡口18的上壁面具有竖直向下伸出的卡柱20,在所述复位弹片17的前端相应设有卡孔17a;安装时,将复位弹片17插入插接卡口18内,并使复位弹片17前端相应发生形变,使得卡柱20卡接在卡孔17a内,从而能够限制复位弹片17脱离插接卡口18。且在沉槽16的前端具有抵接部19,复位弹片17前部的底面与该抵接部19抵接,从而进一步使得复位弹片17的后端处于翘起状态,通过使复位弹片17的前部与抵接部19抵接,从而使得复位弹片17自身形成一个杠杆结构,进一步使复位弹片17后端翘起,且使得复位弹片17后端形变更稳定。利用复位弹片17具有弹性的特点,将复位弹片17前端插入并卡接在插接卡口18内;从而能够使得复位弹片17能够稳定限制在沉槽内,无需通过螺丝连接,设计巧妙,安装结构简单。且所述复位弹片17为弹簧钢板,采用弹簧钢板,强度高且受力变形不明显,避免转动横轴6转动幅度过大;能够使转动横轴6转动时具有良好的阻尼感受。
再者,所述转动横轴6具有初始水平状态;初始水平状态下,所述的复位弹片17的翘起端与转动横轴6底部抵接。继而使得在转动横轴6处于初始水平状态时,复位弹片17即能够弹性作用于转动横轴6,避免转动横轴6轻易摆动。从而当转动横轴6左右转动时,相应一侧的复位弹片17将被挤压发生弹性形变,使得座支撑体4和背支撑体5摆动过程始终具有良好的阻尼感,使用舒适;并且,转动横轴6绕支点A进行左右转动;从而使得转动横轴6左右摆动时,其中心转动点分别与两侧的复位弹片16之间力臂相同,从而使得左右摆动时的阻尼感受基本一致,没有差异。再者,复位弹片17形变后能够提供转动横轴6复位弹力,使用户离开座椅后,座支撑体4和背支撑体5能够自行复位。并且,由于安装座8刚好与配合部7的外侧壁7a之间具有间隔,故而能够刚好形成用于安装复位弹片17的沉槽16,充分利用底座1内部结构,布局合理,无需另外开设沉槽16。
此外,在底座1的上端还连接设有一装饰盖板23,转动横轴6与转动支撑座2安装完成后,装饰盖板23连接在底座1上端,能够将底座1内部结构遮盖,隐藏连接痕迹,美化外观。
如图5-8所示,在所述的转动支撑座2的前端对应设有用于容置配合部7的缺口21,缺口21两侧分别形成有用于连接转动横轴6的转动连接座22;且所述的转动支撑座2与转动横轴6之间为可拆卸连接,具体是指:如图6所示,所述转动横轴6穿出配合部7的部分包括分别设置在前后两端竖直的轴铣平面24,以及分别位于上下两端的转动弧面27;在所述的转动连接座22的内侧壁上设有能够与转动横轴6转动配合的连接圆槽25,以及与连接圆槽25相通的沿前后方向设置的避让槽道26,该避让槽道26的开口位于前端。且避让槽道26的槽口高度与转动横轴6上的相邻两个轴铣平面24之间的前后距离相匹配,避让槽道26的槽口高度小于转动横轴6的直径。继而使得安装时,需要先将转动支撑座2竖直放置使得避让槽道26的开口竖直朝下,然后才能使得转动横轴6经过避让槽道26进入连接圆槽25内,转动横轴6进入连接圆槽25内后,所述转动弧面27与连接圆槽25转动配合,继而能够将转动支撑座2向后转动至与底座1基于同一水平面;且该位置下,转动横轴6不能再次进入避让槽道26,从而能够限制转动横轴6脱离连接圆槽25;采用上述连接结构,使得转动支撑座2与转动横轴6之间的连接结构简单巧妙,能够实现快速拆装。再者,所述的配合部7相对底座1处于收窄状态,所述转动支撑座2的前端宽度与底座1的宽度相匹配;使得配合部7嵌入在缺口21内后,底座1与转动支撑座2前后紧接在一起,且宽度一致;使得整体性更好。
综上,本实用新型的座椅的摇摆复位机构,通过底座1内设置位于转动横轴6两侧的复位弹片17;使得座支撑体4 和背支撑体5在左右摆动过程中,具有良好的阻尼感,使用舒适;且复位弹片17形变后还能够提供弹力,使得座支撑体4 和背支撑体5能够自行复位,使用更加人性化。

Claims (9)

1.一种用于座椅的摇摆复位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水平穿设在底座内且能够左右摆动的转动横轴、以及镜像设置在底座左右两侧的复位弹片;在底座内设有用于与转动横轴转动连接的安装座,在该安装座的两侧分别设有沿前后方向设置的沉槽;转动横轴的中间部分转动配合在所述的安装座内,且转动横轴的两端分别穿出安装座并露出在沉槽内;所述单个的复位弹片沿前后方向设置在该沉槽内;复位弹片的一端与底座连接,且复位弹片的另一端相对沉槽底部处于翘起状态并位于转动横轴的下方;所述两侧的复位弹片分别响应于转动横轴的转动动作发生相应弹性形变并提供复位弹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座椅的摇摆复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横轴具有初始水平状态;初始水平状态下,所述的复位弹片的翘起端与转动横轴底部抵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座椅的摇摆复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设置在底座后端的中间位置处,且安装座的两侧分别与底座的外侧壁之间具有间隔,在该间隔处形成所述的沉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座椅的摇摆复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弹片采用弹簧钢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座椅的摇摆复位机构,其特征在于:复位弹片为沿前后方向设置的长条形,在底座位于沉槽的前下方设有插接卡口,所述复位弹片的前端斜向下插入并卡接在该插接卡口内,复位弹片的后端相对底座翘起。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座椅的摇摆复位机构,其特征在于:在沉槽的前端具有抵接部,复位弹片前部的底面与该抵接部抵接以使复位弹片后端翘起。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座椅的摇摆复位机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插接卡口的上壁面上设有竖直向下伸出的卡柱,在所述复位弹片的前端相应设有卡孔;复位弹片插入插接卡口内并使卡柱卡接在卡孔内。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座椅的摇摆复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内设有水平贯穿的第一转动槽;第一转动槽在竖直方向上的高度大于转动横轴的直径;转动横轴穿设在该第一转动槽内;且所述转动横轴与安装座之间设有使转动横轴能够相对安装座左右转动的转动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座椅的摇摆复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动结构包括沿前后方向设置在安装座内的限位支撑轴;该限位支撑轴位于安装座的中间位置处,且限位支撑轴位于第一转动槽槽内的下端;相应的,在转动横轴中间位置的底部对应设有能够与限位支撑轴转动配合的转动凹槽;限位支撑轴嵌入并转动配合在转动凹槽内,转动横轴能够绕限位支撑轴进行左右转动。
CN202123435666.4U 2021-12-30 2021-12-30 一种用于座椅的摇摆复位机构 Active CN21716149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435666.4U CN217161499U (zh) 2021-12-30 2021-12-30 一种用于座椅的摇摆复位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435666.4U CN217161499U (zh) 2021-12-30 2021-12-30 一种用于座椅的摇摆复位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161499U true CN217161499U (zh) 2022-08-12

Family

ID=827327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435666.4U Active CN217161499U (zh) 2021-12-30 2021-12-30 一种用于座椅的摇摆复位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16149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295265B2 (ja) 椅子の背凭れ装置
US6523895B1 (en) Ergonomic chair
JPS5810009A (ja) シ−トの前傾を可能にするいすシ−ト取付部
CN101573061B (zh) 椅子的靠背装置
CN114468638A (zh) 一种全动态座椅
US6161897A (en) Chair construction
CN217161499U (zh) 一种用于座椅的摇摆复位机构
CN114431658A (zh) 一种人体工学座椅
JPH0217168B2 (zh)
JP5383583B2 (ja) 簡易便器
KR100908737B1 (ko) 의자
JP5243566B2 (ja) 椅子
JP2021500118A (ja) シートモジュール及び傾斜機構
JP4932875B2 (ja) 椅子の背凭れ装置
JP4704553B2 (ja) 椅子
KR100809265B1 (ko) 허리지지부가 구비된 의자
CA2655276C (en) Chair having support base
JPH09206156A (ja) 椅 子
KR200371544Y1 (ko) 머리받침대 및 옷걸이가 구비된 의자
JP2007044147A (ja) ソファ
KR200327969Y1 (ko) 탄성부를 갖는 등받이 의자
KR20090052434A (ko) 각도 조절이 가능한 의자 용 팔 받침대.
JPH07194454A (ja) 椅 子
KR102322788B1 (ko) 틸팅 의자
JP3100353B2 (ja) 椅 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