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157742U - 大功率液冷充电线缆 - Google Patents

大功率液冷充电线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157742U
CN217157742U CN202123361165.6U CN202123361165U CN217157742U CN 217157742 U CN217157742 U CN 217157742U CN 202123361165 U CN202123361165 U CN 202123361165U CN 217157742 U CN217157742 U CN 21715774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oling
conductive component
layer
conductive
modu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361165.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永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Yongsheng Cable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Yongsheng Cable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Yongsheng Cable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Yongsheng Cable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3361165.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15774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15774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15774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T90/1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arging of electric vehicles
    • Y02T90/14Plug-in electric vehicles

Landscapes

  • Insulated Conduct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线电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大功率液冷充电线缆,包括防护模组、设置于所述防护模组内的导电模组、及设置于所述防护模组内用于冷却所述导电模组的液冷模组;所述导电模组包括第一导电组件、第二导电组件、第三导电组件及第四导电组件,所述液冷模组包括第一冷却管、设置于所述第二导电组件的第二冷却管、设置于所述第三导电组件的第三冷却管、及设置于所述第四导电组件的第四冷却管,所述第一导电组件、第二导电组件、第三导电组件及第四导电组件围设于所述第一冷却管外周。本实用新型解决了传统充电线缆发热严重,容易引起老化,甚至出现充电电缆过热引发自燃的安全隐患等问题。

Description

大功率液冷充电线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线电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大功率液冷充电线缆。
背景技术
电动车要替代燃油车,一方面要提高续航里程,另外一方面需要实现快速充电。提高续航里程的主要办法就是要装备更多电量的电池,随着电池装备的不断增加,如果不改变现有的充电系统,那么充电时间越来越长,同时,一般燃油车加油在3分钟左右,而现有的电动车即使快速充电也远远达不到这个时间。大功率充电是电动车替代燃油车的必然技术路径之一。
大功率充电解决了电动车便利使用问题和利用电动车的推广,但大功率充电在充电连接部分带来了新的技术难题,就是载流技术难题,要提高充电连接部分的载流,方法就是增加线缆的直径,但会让充电线缆过粗不易使用,充电线缆发热严重,容易引起老化,甚至出现充电电缆过热引发自燃的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目前传统技术的问题,提供一种大功率液冷充电线缆,该大功率液冷充电线缆的结构设计合理,采用冷却降温的方式,使得电缆在充电过程中保持较低的恒定温度,克服发热对充电枪、充电电缆、充电桩的热损伤,从而提高直流充电电流。
一种大功率液冷充电线缆,包括防护模组、设置于所述防护模组内的导电模组、及设置于所述防护模组内用于冷却所述导电模组的液冷模组;所述导电模组包括第一导电组件、第二导电组件、第三导电组件及第四导电组件,所述液冷模组包括第一冷却管、设置于所述第二导电组件的第二冷却管、设置于所述第三导电组件的第三冷却管、及设置于所述第四导电组件的第四冷却管,所述第一导电组件、第二导电组件、第三导电组件及第四导电组件围设于所述第一冷却管外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电组件包括若干组第一芯线、包覆于所述第一芯线的第一屏蔽层、及包覆于所述第一屏蔽层的第一绝缘层。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芯线的数量为至少八组,所述第一屏蔽层为镀铜纤维编织层,所述第一芯线的截面积为0.5mm~0.8mm。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导电组件包括第二芯线、包覆于所述第二芯线的第二屏蔽层、及包覆于所述第二屏蔽层的第二绝缘层,所述第二芯线的数量为至少两组,所述第二芯线的截面积为0.5mm~0.8mm。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屏蔽层为编织铁镍合金丝,所述第二冷却管的数量为至少两组,所述第二冷却管设置于所述第二屏蔽层内并与所述第二芯线抵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三导电组件包括第三芯线及包覆于所述第三芯线的第三绝缘层,所述第三冷却管设置于所述第三芯线与所述第三绝缘层之间,所述第三芯线的数量为至少两组,所述第三芯线的截面积为15mm~25mm。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四导电组件包括第四芯线、包覆于所述第四芯线的编织层、及包覆于所述编织层的第四绝缘层,所述第四冷却管设置于所述编织层内并与所述第四芯线抵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四芯线的截面积为8mm~15mm,所述编织层为玻璃丝编织层。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防护模组包括内护层、外护层及弹性层,所述内护层包覆于所述导电模组,所述弹性层设置于所述内护层与所述外护层之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内护层为耐高温云母带,所述外护层为尼龙防护层,所述弹性层为橡胶件,所述内护层内填充有麻绳件,所述麻绳件设置于导电模组的周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设置的大功率液冷充电线缆的结构设计合理,采用冷却降温的方式,使得电缆在充电过程中保持较低的恒定温度,克服发热对充电枪、充电电缆、充电桩的热损伤,从而提高直流充电电流,防护模组设置在线缆的最外层,起到很好的防护作用,多组导电组件设置在防护模组内,用于传输信号,传输过程稳定,传输效果好,液冷模组设置在防护模组内用于对导电模组进行降温,降温效果好,具体的,第一冷却管设置在第一导电组件、第二导电组件、第三导电组件及第四导电组件之间,第二冷却管设置在第二导电组件内,第三冷却管设置在第三导电组件内,第四冷却管设置在第四导电组件内,多组冷却管与多组导电组件对应设置,冷却效果好,提高了线缆供电过程中的散热效率,使得线缆的充电速度得到极大的提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大功率液冷充电线缆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大功率液冷充电线缆的第一导电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的大功率液冷充电线缆的第二导电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的大功率液冷充电线缆的第四导电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防护模组10、内护层11、外护层12、弹性层13、导电模组20、第一导电组件21、第一芯线21a、第一屏蔽层21b、第一绝缘层21c、第二导电组件22、第二芯线22a、第二屏蔽层22b、第二绝缘层22c、第三导电组件23、第三芯线23a、第三绝缘层23b、第四导电组件24、第四芯线24a、编织层24b、第四绝缘层24c、液冷模组30、第一冷却管31、第二冷却管32、第三冷却管33、第四冷却管34。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请参考图1至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一种大功率液冷充电线缆,该大功率液冷充电线缆的结构设计合理,采用冷却降温的方式,使得电缆在充电过程中保持较低的恒定温度,克服发热对充电枪、充电电缆、充电桩的热损伤,从而提高直流充电电流。
在本实施例中,该大功率液冷充电线缆包括防护模组10、设置于防护模组10内的导电模组20、及设置于防护模组10内用于冷却导电模组20的液冷模组30;导电模组20包括第一导电组件21、第二导电组件22、第三导电组件23及第四导电组件24,液冷模组30包括第一冷却管31、设置于第二导电组件22的第二冷却管32、设置于第三导电组件23的第三冷却管33、及设置于第四导电组件24的第四冷却管34,第一导电组件21、第二导电组件22、第三导电组件23及第四导电组件24围设于第一冷却管31外周;本实施例中,多组导电组件设置在防护模组10内,用于传输信号,传输过程稳定,传输效果好,液冷模组30设置在防护模组10内用于对导电模组20进行降温,降温效果好,具体的,第一冷却管31设置在第一导电组件21、第二导电组件22、第三导电组件23及第四导电组件24之间,第二冷却管32设置在第二导电组件22内,第三冷却管33设置在第三导电组件23内,第四冷却管34设置在第四导电组件24内,多组冷却管与多组导电组件对应设置,冷却效果好,提高了线缆供电过程中的散热效率,使得线缆的充电速度得到极大的提升。
防护模组10包括内护层11、外护层12及弹性层13,内护层11包覆于导电模组20,弹性层13设置于内护层11与外护层12之间;内护层11为耐高温云母带,外护层12为尼龙防护层,弹性层13为橡胶件,内护层11内填充有麻绳件,麻绳件设置于导电模组20的周围,提升了整体线缆的柔韧性。
第一导电组件21包括若干组第一芯线21a、包覆于第一芯线21a的第一屏蔽层21b、及包覆于第一屏蔽层21b的第一绝缘层21c;本实施例中,第一芯线21a的数量为至少八组,第一屏蔽层21b为镀铜纤维编织层24b,屏蔽效果好,第一芯线21a的截面积为0.5mm~0.8mm。
第二导电组件22包括第二芯线22a、包覆于第二芯线22a的第二屏蔽层22b、及包覆于第二屏蔽层22b的第二绝缘层22c,第二芯线22a的数量为至少两组,第二芯线22a的截面积为0.5mm~0.8mm;本实施例中,第二屏蔽层22b为编织铁镍合金丝,屏蔽效果好,第二冷却管32的数量为至少两组,第二冷却管32设置于第二屏蔽层22b内并与第二芯线22a抵接。
第三导电组件23包括第三芯线23a及包覆于第三芯线23a的第三绝缘层23b;本实施例中,第三冷却管33设置于第三芯线23a与第三绝缘层23b之间,第三芯线23a的数量为至少两组,第三芯线23a的截面积为15mm~25mm。
第四导电组件24包括第四芯线24a、包覆于第四芯线24a的编织层24b、及包覆于编织层24b的第四绝缘层24c,第四冷却管34设置于编织层24b内并与第四芯线24a抵接;第四芯线24a的截面积为8mm~15mm,编织层24b为玻璃丝编织层24b,玻璃丝编织层24b的绝缘性好、耐热性强。
本实用新型的大功率液冷充电线缆的结构设计合理,采用冷却降温的方式,使得电缆在充电过程中保持较低的恒定温度,克服发热对充电枪、充电电缆、充电桩的热损伤,从而提高直流充电电流,防护模组10设置在线缆的最外层,起到很好的防护作用,多组导电组件设置在防护模组10内,用于传输信号,传输过程稳定,传输效果好,液冷模组30设置在防护模组10内用于对导电模组20进行降温,降温效果好,具体的,第一冷却管31设置在第一导电组件21、第二导电组件22、第三导电组件23及第四导电组件24之间,第二冷却管32设置在第二导电组件22内,第三冷却管33设置在第三导电组件23内,第四冷却管34设置在第四导电组件24内,多组冷却管与多组导电组件对应设置,冷却效果好,提高了线缆供电过程中的散热效率,使得线缆的充电速度得到极大的提升。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大功率液冷充电线缆,其特征在于,包括防护模组、设置于所述防护模组内的导电模组、及设置于所述防护模组内用于冷却所述导电模组的液冷模组;所述导电模组包括第一导电组件、第二导电组件、第三导电组件及第四导电组件,所述液冷模组包括第一冷却管、设置于所述第二导电组件的第二冷却管、设置于所述第三导电组件的第三冷却管、及设置于所述第四导电组件的第四冷却管,所述第一导电组件、第二导电组件、第三导电组件及第四导电组件围设于所述第一冷却管外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功率液冷充电线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组件包括若干组第一芯线、包覆于所述第一芯线的第一屏蔽层、及包覆于所述第一屏蔽层的第一绝缘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大功率液冷充电线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芯线的数量为至少八组,所述第一屏蔽层为镀铜纤维编织层,所述第一芯线的截面积为0.5mm~0.8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功率液冷充电线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电组件包括第二芯线、包覆于所述第二芯线的第二屏蔽层、及包覆于所述第二屏蔽层的第二绝缘层,所述第二芯线的数量为至少两组,所述第二芯线的截面积为0.5mm~0.8mm。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大功率液冷充电线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屏蔽层为编织铁镍合金丝,所述第二冷却管的数量为至少两组,所述第二冷却管设置于所述第二屏蔽层内并与所述第二芯线抵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功率液冷充电线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导电组件包括第三芯线及包覆于所述第三芯线的第三绝缘层,所述第三冷却管设置于所述第三芯线与所述第三绝缘层之间,所述第三芯线的数量为至少两组,所述第三芯线的截面积为15mm~25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功率液冷充电线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导电组件包括第四芯线、包覆于所述第四芯线的编织层、及包覆于所述编织层的第四绝缘层,所述第四冷却管设置于所述编织层内并与所述第四芯线抵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大功率液冷充电线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芯线的截面积为8mm~15mm,所述编织层为玻璃丝编织层。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功率液冷充电线缆,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模组包括内护层、外护层及弹性层,所述内护层包覆于所述导电模组,所述弹性层设置于所述内护层与所述外护层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大功率液冷充电线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护层为耐高温云母带,所述外护层为尼龙防护层,所述弹性层为橡胶件,所述内护层内填充有麻绳件,所述麻绳件设置于导电模组的周围。
CN202123361165.6U 2021-12-28 2021-12-28 大功率液冷充电线缆 Active CN21715774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361165.6U CN217157742U (zh) 2021-12-28 2021-12-28 大功率液冷充电线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361165.6U CN217157742U (zh) 2021-12-28 2021-12-28 大功率液冷充电线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157742U true CN217157742U (zh) 2022-08-09

Family

ID=826860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361165.6U Active CN217157742U (zh) 2021-12-28 2021-12-28 大功率液冷充电线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15774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172331B (zh) 一种冷却电缆制造方法
CN102792388A (zh) 线束
JP6408619B2 (ja) 給電ケーブル、及びコネクタ付給電ケーブル
US10964450B2 (en) Power cable with enhanced ampacity
WO2023165436A1 (zh) 液冷电缆
CN210091777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用散热电缆
CN106887283B (zh) 散热型充电电缆
CN209822304U (zh) 新能源汽车用轻量化高压软电缆
CN217157742U (zh) 大功率液冷充电线缆
WO2024001706A1 (zh) 一种多芯扁平液冷线缆
CN201655401U (zh) 风能发电用屏蔽电缆
KR20200122156A (ko) 유연성 및 내구성이 우수한 전기차 충전기용 케이블
CN214203298U (zh) 一种柔性液冷线缆
CN214847872U (zh) 一种车辆专用耐高温线束
CN214312693U (zh) 一种大电流柔性液冷线缆
CN212010410U (zh) 一种耐高温高柔性单芯电缆
CN211858252U (zh) 一种紧密型复合电缆
CN217386750U (zh) 抗压耐热充电线缆
CN219267324U (zh) 一种耐极寒控制电缆
CN219832280U (zh) 一种电缆、电缆组以及车辆
CN220106098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枪用水冷线缆及充电枪
CN220604385U (zh) 一种大功率低温升液冷充电桩电缆
CN218159762U (zh) 一种组合型电缆
CN215298939U (zh) 用于储能电池的自降温电缆
CN219800544U (zh) 一种带散热铝套的电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