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155099U - 用于存储器模块的气液双冷型散热器 - Google Patents

用于存储器模块的气液双冷型散热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155099U
CN217155099U CN202220168714.3U CN202220168714U CN217155099U CN 217155099 U CN217155099 U CN 217155099U CN 202220168714 U CN202220168714 U CN 202220168714U CN 217155099 U CN217155099 U CN 21715509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quid
phase change
memory module
heat sink
hea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168714.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俊宏
聂瀚明
邱俊腾
李广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CROLOOPS CORP
Huizhou Huiliqi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CROLOOPS CORP
Huizhou Huiliqi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CROLOOPS CORP, Huizhou Huiliqi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CROLOOPS CORP
Priority to CN202220168714.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15509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15509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15509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10/00Energy efficient computing, e.g. low power processors, power management or thermal management

Landscapes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用于存储器模块的气液双冷型散热器,存储器模块具有顶部及侧部,气液双冷型散热器包括液冷结构及气冷结构,液冷结构配置在顶部,液冷结构具有液体流道;气冷结构配置在侧部,气冷结构包括相变化导热件,相变化导热件的一端与液冷结构接触传热,相变化导热件的另一端则朝着远离液冷结构方向延伸。借此,能够提升散热器整体的散热效率。

Description

用于存储器模块的气液双冷型散热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有关一种散热器的技术,尤指一种用于存储器模块的气液双冷型散热器。
背景技术
随着计算机处理资料的速度的提升,其存储器模块的各芯片所产生的废热亦同步的增加,若不设法有效的将这些废热移除,其便会累积于计算机箱体中,使得存储器模块的各芯片的工作环境温度升高,效能变差,严重者甚至会使得存储器芯片损坏,造成计算机停机。
现有的存储器模块散热器,是在存储器的各芯片外部贴附散热板,于散热板上增设散热鳍片及风扇,再配合计算机箱体本身的风扇,将废热抽出于计算机箱体外,达到散热的目的,但由于风扇吹散后的废热并无方向性,使得废热会先积聚于计算机箱体中,最后才被计算机箱体本身的风扇抽出,导致其散热效率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存储器模块的气液双冷型散热器,其利用相变化导热件的快速导热及液冷结构的高散热特性,进而能够提升散热器整体的散热效率。
为了达成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存储器模块的气液双冷型散热器,所述存储器模块具有一顶部及两个侧部,该气液双冷型散热器包括一液冷结构及一对气冷结构,该液冷结构配置在所述顶部,该液冷结构具有一液体流道;各所述气冷结构分别配置在所述侧部,每一该气冷结构包括一相变化导热件,该相变化导热件的一端与该液冷结构接触传热,该相变化导热件的另一端则朝着远离该液冷结构方向延伸。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该液冷结构包括一长条形管体,该液体流道形成在该管体内,于该管体的两端分别具有一管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还包括一对散热板,各所述散热板从该管体的两侧朝着相同方向延伸,并于该管体和各所述散热板分别开设有复数个凹沟,各所述相变化导热件分别埋设在各所述凹沟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该相变化导热件为U字形,其具有一蒸发段、一冷凝段及形成在该蒸发段和该冷凝段之间的一绝热段,该冷凝段与该管体相互接触传热,该蒸发段则贴附该散热板且朝着远离该液冷结构方向延伸。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该相变化导热件为一板形热管或一均温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该液冷结构包括复数个管体,每一该管体具有一该液体流道,各所述管体为并排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在每一该管体的侧边分别延伸有一散热板,各所述相变化导热件埋设在各所述管体和各所述散热板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还包括一对散热板,该液冷结构包括一管体,该液体流道形成在该管体内,各所述散热板从该管体的两个侧边朝着相同方向延伸。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还包括一对盖板,每一该散热板设有一容腔,于该容腔内设有一毛细组织及一工作流体,通过各所述盖板对应于各所述容腔做罩盖封合,从而形成各所述相变化导热件。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还包括一对散热板,该液冷结构包括两个管体,每一该管体具有一该液体流道,各所述管体为并排连接,每一该散热板从每一该管体的侧边朝着相同方向延伸。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还包括一对盖板,每一该散热板设有一容腔,于该容腔内设有一毛细组织及一工作流体,通过各所述盖板对应于各所述容腔做罩盖封合,从而形成各所述相变化导热件。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该液冷结构包括一管体,该液体流道形成在该管体内,在该管体的两个侧边分别设有一嵌槽,各所述相变化导热件分别为一矩形板体,各所述相变化导热件分别对应于各所述嵌槽嵌设连接。本实用新型还具有以下功效,借由液冷结构的设置,能够将各芯片所产生的废热,以具有方向性的予以导离和散逸。利用各管体的并排连接和各散热板分别自各管体延伸,如此可达成元件的共用和易于制作组合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 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分解图。
图2 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应用于存储器模块分解图。
图3 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应用于存储器模块组合透视图。
图4 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应用于存储器模块组合剖视图。
图5 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分解图。
图6 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应用于存储器模块组合剖视图。
图7 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组合示意图。
图8 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应用于存储器模块组合剖视图。
图9 为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应用于存储器模块组合剖视图。
图10 为本实用新型第五实施例分解图。
图11 为本实用新型第五实施例应用于存储器模块组合剖视图。
图中:
1、1A、1B、1C、1D:气液双冷型散热器;
10:液冷结构;
11、11A、11C、11D:管体;
111:嵌槽;
12:液体流道;
13:管口;
20:气冷结构;
21、21B、21C、21D:相变化导热件;
211:蒸发段;
212:冷凝段;
213:绝热段;
22:容腔;
23:盖板;
30:散热板;
31:凹沟;
8:存储器模块;
81:电路板;
82:存储器;
8T:顶部;
8S:侧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请参阅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存储器模块的气液双冷型散热器,其中存储器模块8主要包括一电路板81及复数个(两个以上)存储器82,各存储器82是间隔排列地布置在电路板81的两个侧面上,在电路板81的上方区域构成存储器模块8的一顶部8T,各存储器82背向电路板81的后方区域构成存储器模块8的一侧部8S。气液双冷型散热器1主要包括一液冷结构10及一对气冷结构20。
液冷结构10配置在所述顶部8T,本实施例的液冷结构10主要包括一长条形管体11,于管体11的内部具有一液体流道12,管体11的两端分别具有一管口13,各管口13可分别供一接头(图中未示出)衔接,并通过一液冷装置(图中未示出)对液体流道12进行输液及热交换。
各气冷结构20分别配置在所述侧部8S,每一气冷结构20主要包括一相变化导热件21,本实施例的相变化导热件21的数量为四个,但不以此种形态做为限制。其中相变化导热件21可为一板形热管(Plate Heat Pipe)或一均温板(Vapor Chamber),其内部具有真空腔、毛细组织和工作流体,并通过气液相的变化来进行传热。
在一实施例中,相变化导热件21为一U字形,其具有一蒸发段211、一冷凝段212及形成在蒸发段211和冷凝段212之间的一绝热段213。
本实用新型气液双冷型散热器1还包括一对散热板30,各散热板30是从管体11的两侧朝着相同方向延伸,在管体11和各散热板30的外侧面分别开设有复数个凹沟31,各凹沟31的形状是与前述相变化导热件21的形状相配合,借以分别供前述相变化导热件21埋入结合,其中冷凝段212是与液冷结构10相互接触传热,蒸发段211则贴附散热板30且朝着远离液冷结构10方向延伸。其中散热板30可为铝、铜或其合金等导热性良好的金属材料所制成。
使用时,各散热板30的内侧面是贴附接触在各存储器82的表面上,各存储器82运作后所产生的热量,将先传递给各散热板30,再依序经由相变化导热件21的蒸发段211、绝热段213及冷凝段212,并通过冷凝段212与管体11接触传热,从而将此等热量通过液体流道12中的液体予以带离散逸,在冷凝段212与液冷结构10进行热交换后,将使冷凝段212内部的工作流体冷凝为液态工作流体,再通过内部毛细组织的毛细吸力,使得液态工作流体能够快速回流至蒸发段211,借以达成一连续性循环散热程序。
请参阅图5及图6所示,本实施例气液双冷型散热器1A与前述气液双冷型散热器1的主要差异在于:此气液双冷型散热器1A的液冷结构10主要包括两个管体11A,每一管体11A具有一液体流道12和两个管口13,在管体11A的侧边分别向下延伸有一散热板30,各管体11A是并排连接,各相变化导热件21亦是埋设在管体11A和散热板30侧面。如此可达成元件的共用和易于制作组合的效果。
请参阅图7及图8所示,本实施例气液双冷型散热器1B与前述各气液双冷型散热器1、1A的主要差异在于:本实施例的相变化导热件21B是直接在散热板30开设一容腔22,并于容腔22内部置入毛细组织,再通过一盖板23对应于容腔22做罩盖封合;继之,再经由充填工作流体和除气封口的工序,借以得此相变化导热件21B;即,各相变化导热件21B是直接形成在各散热板30上,并以散热板30做为相变化导热件21B的底板和环框。
请参阅图9所示,本实施例气液双冷型散热器1C与前述气液双冷型散热器1B的主要差异在于:此液双冷型散热器1C的液冷结构10主要包括两个管体11C,于每一管体11C的侧边分别向下延伸有一散热板30,本实施例的相变化导热件21C是直接在散热板30开设一容腔22,并于容腔22内部设置毛细组织,再通过一盖板23对应于容腔22做罩盖封合;继之,再经由充填工作流体和除气封口的工序,借以得到一相变化导热件21C。又,利用各管体11C的并排连接,借以得此散热器1C。如此可达成元件的共用和易于制作组合的效果。
请参阅图10及图11所示,本实施例气液双冷型散热器1D与前述气液双冷型散热器1C的主要差异在于:此液冷结构10包括一管体11D,于管体11D的两个侧边分别设有一嵌槽111,且其亦具有液体通道12和管口13,各相变化导热件21D为一矩形板体,各相变化导热件21D是分别对应于嵌槽111嵌设连接。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用于存储器模块的气液双冷型散热器,确可达到预期的使用目的,而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以上所述实施例仅是为充分说明本实用新型而所举的较佳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此。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所作的等同替代或变换,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

Claims (12)

1.一种用于存储器模块的气液双冷型散热器,所述存储器模块具有一顶部及两个侧部,其特征在于,该气液双冷型散热器包括:
一液冷结构,配置在所述顶部,该液冷结构具有一液体流道;以及
一对气冷结构,分别配置在各所述侧部,每一该气冷结构包括一相变化导热件,该相变化导热件的一端与该液冷结构接触传热,该相变化导热件的另一端则朝着远离该液冷结构方向延伸。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存储器模块的气液双冷型散热器,其特征在于,该液冷结构包括一长条形管体,该液体流道形成在该管体内,于该管体的两端分别具有一管口。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存储器模块的气液双冷型散热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对散热板,各所述散热板从该管体的两侧朝着相同方向延伸,并于该管体和各所述散热板分别开设有复数个凹沟,各所述相变化导热件分别埋设在各所述凹沟内。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存储器模块的气液双冷型散热器,其特征在于,该相变化导热件为U字形,其具有一蒸发段、一冷凝段及形成在该蒸发段和该冷凝段之间的一绝热段,该冷凝段与该管体相互接触传热,该蒸发段则贴附该散热板且朝着远离该液冷结构方向延伸。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存储器模块的气液双冷型散热器,其特征在于,该相变化导热件为一板形热管或一均温板。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存储器模块的气液双冷型散热器,其特征在于,该液冷结构包括复数个管体,每一该管体具有一该液体流道,各所述管体为并排连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存储器模块的气液双冷型散热器,其特征在于,在每一该管体的侧边分别延伸有一散热板,各所述相变化导热件埋设在各所述管体和各所述散热板内。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存储器模块的气液双冷型散热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对散热板,该液冷结构包括一管体,该液体流道形成在该管体内,各所述散热板从该管体的两个侧边朝着相同方向延伸。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存储器模块的气液双冷型散热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对盖板,每一该散热板设有一容腔,于该容腔内设有一毛细组织及一工作流体,通过各所述盖板对应于各所述容腔做罩盖封合,从而形成各所述相变化导热件。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存储器模块的气液双冷型散热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对散热板,该液冷结构包括两个管体,每一该管体具有一该液体流道,各所述管体为并排连接,每一该散热板从每一该管体的侧边朝着相同方向延伸。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用于存储器模块的气液双冷型散热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对盖板,每一该散热板设有一容腔,于该容腔内设有一毛细组织及一工作流体,通过各所述盖板对应于各所述容腔做罩盖封合,从而形成各所述相变化导热件。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存储器模块的气液双冷型散热器,其特征在于,该液冷结构包括一管体,该液体流道形成在该管体内,在该管体的两个侧边分别设有一嵌槽,各所述相变化导热件分别为一矩形板体,各所述相变化导热件分别对应于各所述嵌槽嵌设连接。
CN202220168714.3U 2022-01-21 2022-01-21 用于存储器模块的气液双冷型散热器 Active CN21715509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168714.3U CN217155099U (zh) 2022-01-21 2022-01-21 用于存储器模块的气液双冷型散热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168714.3U CN217155099U (zh) 2022-01-21 2022-01-21 用于存储器模块的气液双冷型散热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155099U true CN217155099U (zh) 2022-08-09

Family

ID=826892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168714.3U Active CN217155099U (zh) 2022-01-21 2022-01-21 用于存储器模块的气液双冷型散热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15509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472193B2 (en) Semiconductor device
JP4391366B2 (ja) ヒートパイプを備えたヒートシンク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210610114U (zh) 散热模块
CN214102190U (zh) 散热装置
JP5667739B2 (ja) ヒートシンクアセンブリ、半導体モジュール及び冷却装置付き半導体装置
CN115551302A (zh) 散热系统及电子设备
CN217155099U (zh) 用于存储器模块的气液双冷型散热器
CN210625430U (zh) 回路式热虹吸散热装置
US7661465B2 (en) Integrated cooling system with multiple condensing passages for cooling electronic components
CN109699164B (zh) 板式热管散热壳体
TWM628154U (zh) 用於記憶體模組的氣液雙冷型散熱器
CN215345580U (zh) 散热设备
CN210349818U (zh) 一种低流阻鳍片散热器
CN116499293A (zh) 用于存储器模块的气液双冷型散热器
TWI799084B (zh) 用於記憶體模組的氣液雙冷型散熱器
CN209914359U (zh) 延伸型板式热管
CN216600611U (zh) 散热器结构
CN214155153U (zh) 立体散热器
CN220206466U (zh) 一种带三维相变换热结构的散热器
CN219917153U (zh) 大功率双层水冷散热板
CN211669608U (zh) 散热机箱及5g基站
US20240023281A1 (en) Heat spreader for transferring heat from an electronic heat source to a heat sink
CN112074147A (zh) 散热器组件、算力组件和服务器
CN117177514A (zh) 散热器及通信设备
CN111366020A (zh) 一种扩展水冷式热管散热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