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345580U - 散热设备 - Google Patents

散热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345580U
CN215345580U CN202120940618.1U CN202120940618U CN215345580U CN 215345580 U CN215345580 U CN 215345580U CN 202120940618 U CN202120940618 U CN 202120940618U CN 215345580 U CN215345580 U CN 21534558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ction
heat dissipation
extension
temperature
speci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940618.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克跃
邱宏杰
王能飞
邓小池
朱宝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Inovanc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Inovanc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Inovanc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Inovanc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940618.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34558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34558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34558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Semiconductors Or Solid State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散热设备,散热设备包括异形均温板和主散热翅片,所述异形均温板弯折围合形成散热空间,所述异形均温板设置有热源件安装面;所述主散热翅片的相对两端均连接于所述异形均温板,并位于所述散热空间内;所述异形均温板内设置有多个均温通道,所述均温通道内填充相变工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旨在可以减小散热翅片上的温差,提高散热翅片的换热效率。

Description

散热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散热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散热设备。
背景技术
在电子产品设备中,电子元器件的寿命及故障率与自身温度紧密相关,为保证产品正常稳定的工作,发热元器件的散热设计尤为重要。为了保证散热器的散热能力利用率,通常会在散热器内额外设置均温板来起到均温效果。目前常见均温散热器通常使均温板和翅片的一侧通过铝板进行连接,从而使得热量传递较慢,导致散热效果并不想理,且当翅片较高时,根部与顶端温差较大,翅片的散热效率不高,散热效果提升有限。
上述内容仅用于辅助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并不代表承认上述内容是现有技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散热设备,旨在可以减小散热翅片上的温差,提高散热翅片的换热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散热设备,包括:
异形均温板,所述异形均温板弯折围合形成散热空间,所述异形均温板设置有热源件安装面;和
主散热翅片,所述主散热翅片的相对两端均连接于所述异形均温板,并位于所述散热空间内;
所述异形均温板内设置有多个均温通道,所述均温通道内填充相变工质。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异形均温板沿背离所述热源件的方向垂向弯折或横向弯折以围合形成所述散热空间。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异形均温板包括安装段、第一弯折段以及第二弯折段,所述第一弯折段和所述第二弯折段分别折弯连接于所述安装段的两侧,所述安装段用以连接热源件,所述第一弯折段和所述第二弯折段相对设置,所述第一弯折段、所述第二弯折段以及所述安装段围合形成所述散热空间。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异形均温板还包括第一延长段和第二延长段,所述第一延长段折弯连接于所述第一弯折段背离所述安装段的一端,所述第二延长段折弯连接于所述第二弯折段背离所述安装段的一端;
所述第一延长段和所述第二延长段将所述散热空间分隔形成间隔设置的第一翅片区域和第二翅片区域,所述主散热翅片设有多个,多个所述主散热翅片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翅片区域和所述第二翅片区域内。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多个所述主散热翅片的排列方向与所述第一延长段或所述第二延长段的延伸方向相同。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延长段与所述安装段的距离值大于所述第二延长段与所述安装段的距离值,沿所述安装段方向投影,所述第一延长段的投影面积与所述第二延长段的投影面积部分重合,以使所述第一翅片区域和所述第二翅片区域堆叠设置;
或,所述第一延长段与所述安装段的距离值等于所述第二延长段与所述安装段的距离值,沿所述安装段方向投影,所述第一延长段的投影面积与所述第二延长段的投影面积具有间隙,以使所述第一翅片区域和所述第二翅片区域水平间隔设置。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散热设备还包括辅助散热翅片,所述辅助散热翅片设于所述异形均温板背离所述散热空间的一侧。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辅助散热翅片与所述主散热翅片为一体结构;
且/或,所述辅助散热翅片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辅助散热翅片间隔设置于所述异形均温板背离所述散热空间背离的一侧。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均温通道设有多个,所述多个均温通道两端密封且相互独立设置于所述异形均温板内。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定义所述异形均温板具有宽度方向,多个所述均温通道沿所述异形均温板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散热设备包括异形均温板和主散热翅片,异形均温板弯折围合形成散热空间,该异形均温板内设置有多个均温通道,且均温通道内填充相变工质,异形均温板设置有热源件安装面,以使热源件与异形均温板直接接触,减小接触热阻,并且使热源件的热量较迅速传递至异形均温板处并通过均温通道散开。同时异形均温板可以弯折形成多种不同结构形式,以充分有效利用散热空间以适配不同的安装位置。此外,主散热翅片的相对两端均连接于异形均温板并位于散热空间内,如此异形均温板上的热量可以分别传导至主散热翅片的相对两端,从而使主散热翅片的底部和顶部温差小,进而提高主散热翅片的换热效率,以有效提升散热设备的散热能力并保证其正常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散热设备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散热设备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散热设备又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散热设备的另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3散热设备的异形均温板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散热设备再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标号 名称 标号 名称
100 散热设备 13 第二弯折段
10 异形均温板 14 第一延长段
10A 散热空间 15 第二延长段
10a 第一翅片区域 16 均温通道
10b 第二翅片区域 20 主散热翅片
11 安装段 30 辅助散热翅片
12 第一弯折段 200 热源件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全文中出现的“和/或”的含义为,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散热设备100。
参照图1至图4,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该散热设备100包括异形均温板10和主散热翅片20,异形均温板10弯折围合形成散热空间10A,异形均温板10设置有热源件安装面;主散热翅片20的相对两端均连接于异形均温板10,并位于散热空间10A内;异形均温板10内设置有多个均温通道16,均温通道16内填充相变工质。
其中,该异形均温板10背离主散热翅片20的一侧形成有安装面,该热源件200可以通过螺钉连接等方式固定于安装面处,以使热源件200和异形均温板10贴合设置,以缩短传热路径,进而提高散热的效率。而该热源件200可以为电路板等热损耗较大的器件。该主散热翅片20可以为薄基板型材散热器,连续弯折的折叠翅片,通过胀管工艺连接的金属材质常规翅片等,或者也可以是薄型金属片,型材,折叠翅片,薄基板型材散热器或者其他可以提供大量散热面积的结构件,具体可由本领域技术人员进行选择,在此不再阐述。
而在异形均温板10内设有多个均温通道16。从而使异形均温板10靠近热源件200的区域的热量传递到远离热源件200的区域,以进一步提高异形均温板10的均温效果。同时使外界环境因素不会流入均温通道162内对传热效果造成影响,而该均温通道16即可以在异形均温板10内直线延伸或者螺旋延伸,当然也可以弯曲延伸等方式,可实现将靠近热源件200的区域的热量传递到远离热源件200的区域即可,具体可由本领域技术人员进行选择。
可选地,均温通道16填充有相变工质。其中在异形均温板10内形成均温通道16的过程中会先对均温通道16抽真空后填充相变工质,再通过焊接后密封,从而使该均温通道16形成为两端密闭的空腔。而该相变工质可以为制冷剂或者酮类或者纯净水等。由于相变工质在受热后气化,在空腔内流动,在温度低的地方形成冷凝液体,如此通过相变传热能够快速把热源件200的热量传导到远离安装位置的远端,以快速降低热源件200安装位置的温度,如此进一步提高异形均温板10的传导热量的速率,进而进一步提高散热设备100的散热效果。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散热设备100包括异形均温板10和主散热翅片20,异形均温板10弯折围合形成散热空间10A,该异形均温板10内设置有多个均温通道16,且均温通道16内填充相变工质,异形均温板设置有热源件安装面,以使热源件200与异形均温板10直接接触,减小接触热阻,从而使热源件200的热量较迅速传递至异形均温板10处并通过均温通道16散开。同时异形均温板10可以弯折形成多种不同结构形式,以充分有效利用散热空间10A以适配不同的安装位置。此外,主散热翅片20的相对两端均连接于异形均温板10并位于散热空间10A内,如此异形均温板10上的热量可以分别传导至主散热翅片20的相对两端,从而使主散热翅片20的底部和顶部温差小,进而提高主散热翅片20的换热效率,以有效提升散热设备100的散热能力并保证其正常使用寿命。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异形均温板10沿背离所述热源件200的方向垂向弯折或横向弯折以围合形成所述散热空间10A。其中,该异形均温板10的至少一端可以沿背离热源件200的方向进行垂向弯折或者横向弯折以形成多种形状,从而使异形均温板10可适配多种安装空间,以提高异形均温板10的适用性。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参照图1,异形均温板10包括安装段11、第一弯折段12以及第二弯折段13,第一弯折段12和第二弯折段13分别折弯连接于安装段11的两侧,安装段11用以连接热源件200,第一弯折段12和第二弯折段13相对设置,第一弯折段12、第二弯折段13以及安装段11围合形成散热空间10A。具体地,该安装段11与第一弯折段12以及第二弯折段13可以为一体结构,即省去了前期的安装过程,且保证异形均温板10整体的结构强度。而该第一弯折段12和第二弯折段13分别折弯连接于安装段11的两端,即该异形均温板10整体呈U型设置。而该主散热翅片20设于安装段11、第一弯折段12以及第二弯折段13围合形成的散热空间10A中。为了进一步保证主散热翅片20两端的均温性,从而该主散热翅片20的两端分别连接于第一弯折段12和第二弯折段13,且该主散热翅片20的延伸方向与安装段11的延伸方向平行,如此以使异形均温板10的第一弯折段12的热量和异形均温板10的第一弯折段12的热量可以同步传导至主散热翅片20的两端,进而减少主散热翅片20两端的温差,以提高主散热翅片20的散热效率。同时在异形均温板10的相对两端形成开口以连通散热空间10A与外部空间,从而使主散热翅片20可以快速将热量传导到外部空间,以进一步提高散热效率。
进一步地,结合参照图3、图4以及图6,异形均温板10还包括第一延长段14和第二延长段15,第一延长段14折弯连接于第一弯折段12背离安装段11的一端,第二延长段15折弯连接于第二弯折段13背离安装段11的一端;第一延长段14和第二延长段15将散热空间10A分隔形成间隔设置的第一翅片区域10a和第二翅片区域10b,主散热翅片20设有多个,多个主散热翅片20分别设置于第一翅片区域10a和第二翅片区域10b内。具体地,通过设置第一延长段14和第二延长段15可以与安装段11、第一弯折段12以及第二弯折段13为一体结构,以保证异形均温板10整体的结构强度。而该第一延长段14和第二延长段15将散热空间10A分隔形成间隔设置的第一翅片区域10a和第二翅片区域10b,如此可在第一翅片区域10a和第二翅片区域10b均设置多个主散热翅片20,从而增大散热面积,以提高散热效率。
更进一步地,多个主散热翅片20的排列方向与第一延长段14或第二延长段15的延伸方向相同。其中,该多个主散热翅片20的排列方向与第一延长段14或第二延长段15的延伸方向相同,如此以使第一翅片区域10a和第二翅片区域10b可安装主散热翅片20的数量较多,且多个主散热翅片20安装排列紧致,进一步提高主散热翅片20的散热效率。
此外,该第一延长段14与安装段11的距离沿第一延长段14延伸方向逐渐增大,从而使得第一延长段14的末端距离安装段11的距离较大,如此在第一延长段14内利于冷凝后液体的回流,加速内部液体的流动。而第二延长段15与安装段11的距离沿第二延长段15延伸方向逐渐增大,同样也可以加速内部液体的流动。当然安装段11分别与第一延长段14和第二延长段15平行设置,通过使安装段11分别与第一延长段14和第二延长段15平行设置如此以便于使分别位于第一翅片区域10a以及位于第二翅片区域10b的多个主散热翅片20的高度设置相同,以便于易批量生产,同时使异形均温板10整体结构较为规整,方便搬移安装。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参照图3和图4,第一延长段14与安装段11的距离值大于第二延长段15与安装段11的距离值,沿安装段11方向投影,第一延长段14的投影面积与第二延长段15的投影面积部分重合,以使第一翅片区域10a和第二翅片区域10b堆叠设置;具体地,通过上述设置以使第一翅片区域10a和第二翅片区域10b堆叠设置,如此该异形均温板10整体轮廓呈G型设置,从而该异形均温板10可以满足适配于纵向尺寸较大的空间。此外在一实施例中,该第一翅片区域10a位于第二翅片区域10b的上方,而该第二翅片区域10b靠近热源件200设置,如此不仅可以通过第一翅片区域10a和第二翅片区域10b进行正常散热,同时靠近热源件200的第二翅片区域10b的部分热量还可以直接传导至第一翅片区域10a处,以提高第二翅片区域10b对热源件200的散热能力,进而加快对热源件200的散热效率。
可选地,参照图3,第一延长段14与安装段11的距离值等于第二延长段15与安装段11的距离值,沿安装段11方向投影,第一延长段14的投影面积与第二延长段15的投影面积具有间隙,以使第一翅片区域10a和第二翅片区域10b水平间隔设置。具体地,通过上述设置以使第一翅片区域10a和第二翅片区域10b水平间隔设置,如此该异形均温板10整体轮廓呈双C型设置,从而使该异形均温板10可以满足适配于横向尺寸较大的空间。同时,该第一翅片区域10a和第二翅片区域10b间隔设置,如此以减少散热时两个区域的热量互相流动所带来的影响,从而以提高散热效率。
可选地,参照图1、图3以及图6,散热设备100还包括辅助散热翅片30,辅助散热翅片30设于异形均温板10背离散热空间10A的一侧。其中,为了进一步提高散热设备100的散热效率,该散热设备100还包括辅助散热翅片30,该辅助散热翅片30设置于异形均温板10背离散热空间10A的一侧,如此以使异形均温板10的另一侧热量也进行散热,进而提高散热效率。
进一步地,参照图2,所述辅助散热翅片30与所述主散热翅片20为一体结构;具体地,该辅助散热翅片30和主散热翅片20可以通过注塑成型为一体结构,而通过胀管工艺使辅助散热翅片30和主散热翅片20与异形均温板10压接到一起,从而保证辅助散热翅片30与主散热翅片20整体安装的稳定性。
可选地,参照图1至图4,所述辅助散热翅片30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辅助散热翅片30间隔设置于所述异形均温板10背离所述散热空间10A背离的一侧。具体地,多个辅助散热翅片30的间隔设置以进一步提高散热效率。
进一步地,所述多个均温通道16两端密封且相互独立设置于所述异形均温板10内。具体地,通过设置多个独立的均温通道16,即每一均温通道16代表一个密闭腔体,如此由于多个密闭腔体在异形均温板10内各自独立,从而在异形均温板10内任何一个密闭腔体受到破坏,均不影响其他腔体的正常工作,进而不会造成散热器全面失效,以使得本申请的散热设备100的可靠性较高。
更进一步地,定义异形均温板10具有宽度方向,多个均温通道16沿异形均温板10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其中,异形均温板10可以通过吹涨板或者型材形成多个独立腔体结构,从而通过使多个均温通道16沿异形均温板10的宽度延伸方向间隔设置,如此以使多个主散热翅片20与异形均温板10多个位置接触后均匀传导热量,以进一步减小异形均温板10各个位置的温度差异,以进一步提高异形均温板10的散热利用率,保证散热设备100的散热效果和使用寿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散热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异形均温板,所述异形均温板弯折围合形成散热空间,所述异形均温板设置有热源件安装面;和
主散热翅片,所述主散热翅片的相对两端均连接于所述异形均温板,并位于所述散热空间内;
所述异形均温板内设置有多个均温通道,所述均温通道内填充相变工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异形均温板沿背离所述热源件的方向垂向弯折或横向弯折以围合形成所述散热空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异形均温板包括安装段、第一弯折段以及第二弯折段,所述第一弯折段和所述第二弯折段分别折弯连接于所述安装段的两侧,所述安装段用以连接热源件,所述第一弯折段和所述第二弯折段相对设置,所述第一弯折段、所述第二弯折段以及所述安装段围合形成所述散热空间。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散热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异形均温板还包括第一延长段和第二延长段,所述第一延长段折弯连接于所述第一弯折段背离所述安装段的一端,所述第二延长段折弯连接于所述第二弯折段背离所述安装段的一端;
所述第一延长段和所述第二延长段将所述散热空间分隔形成间隔设置的第一翅片区域和第二翅片区域,所述主散热翅片设有多个,多个所述主散热翅片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翅片区域和所述第二翅片区域内。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散热设备,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主散热翅片的排列方向与所述第一延长段或所述第二延长段的延伸方向相同。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散热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延长段与所述安装段的距离值大于所述第二延长段与所述安装段的距离值,沿所述安装段方向投影,所述第一延长段的投影面积与所述第二延长段的投影面积部分重合,以使所述第一翅片区域和所述第二翅片区域堆叠设置;
或,所述第一延长段与所述安装段的距离值等于所述第二延长段与所述安装段的距离值,沿所述安装段方向投影,所述第一延长段的投影面积与所述第二延长段的投影面积具有间隙,以使所述第一翅片区域和所述第二翅片区域水平间隔设置。
7.如权利要求1至6任意一项中所述的散热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设备还包括辅助散热翅片,所述辅助散热翅片设于所述异形均温板背离所述散热空间的一侧。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散热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散热翅片与所述主散热翅片为一体结构;
且/或,所述辅助散热翅片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辅助散热翅片间隔设置于所述异形均温板背离所述散热空间背离的一侧。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散热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均温通道两端密封且相互独立设置于所述异形均温板内。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散热设备,其特征在于,定义所述异形均温板具有宽度方向,多个所述均温通道沿所述异形均温板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
CN202120940618.1U 2021-04-30 2021-04-30 散热设备 Active CN21534558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940618.1U CN215345580U (zh) 2021-04-30 2021-04-30 散热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940618.1U CN215345580U (zh) 2021-04-30 2021-04-30 散热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345580U true CN215345580U (zh) 2021-12-28

Family

ID=795974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940618.1U Active CN215345580U (zh) 2021-04-30 2021-04-30 散热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345580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297674A (zh) * 2022-06-30 2022-11-04 杭州逗酷软件科技有限公司 散热器、散热器的制作方法及电子设备
WO2024148822A1 (zh) * 2023-01-13 2024-07-1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散热组件、印制电路板pcb组件及通信设备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297674A (zh) * 2022-06-30 2022-11-04 杭州逗酷软件科技有限公司 散热器、散热器的制作方法及电子设备
WO2024148822A1 (zh) * 2023-01-13 2024-07-1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散热组件、印制电路板pcb组件及通信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5345580U (zh) 散热设备
US8958208B2 (en) Semiconductor device
CN111246708A (zh) 散热器及其制造方法
CN210042681U (zh) 一种u形均温板及散热器
CN217721879U (zh) 散热器和设备
CN111683494A (zh) 一种复合散热器及其加工方法
CN212259634U (zh) 一种复合散热器
CN114641188A (zh) 一种内置有散热结构的均温板
CN217721883U (zh) 散热机构和电机控制器
CN212778797U (zh) 一种蜂窝结构散热器
CN114096134A (zh) 散热器及电子设备
CN210745850U (zh) 散热装置
CN209914361U (zh) 板式热管散热器
CN113115578A (zh) 散热设备
CN213184266U (zh) 散热器
CN216600611U (zh) 散热器结构
CN217155099U (zh) 用于存储器模块的气液双冷型散热器
CN103346001B (zh) 一种板翅式散热器
CN113192911A (zh) 一种微通道散热器
CN214852444U (zh) 散热器
CN216389334U (zh) 相变基板和功率模块
CN116520964B (zh) 一种双液泵液冷排及液冷散热装置
CN217721880U (zh) 散热结构和电机控制器
CN216752585U (zh) 散热器及电子设备
JP3810119B2 (ja) 沸騰冷却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