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096134A - 散热器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散热器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096134A
CN114096134A CN202111669026.1A CN202111669026A CN114096134A CN 114096134 A CN114096134 A CN 114096134A CN 202111669026 A CN202111669026 A CN 202111669026A CN 114096134 A CN114096134 A CN 11409613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plate
absorbing surface
dissipating
conduc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669026.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晶
赖伟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Yingweik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Yingweik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Yingweik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Yingweik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669026.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096134A/zh
Publication of CN11409613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09613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common to different types of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7/20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 H05K7/2039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heat transfer by conduction from the heat generating element to a dissipating body
    • H05K7/20409Outer radiating structures on heat dissipating housings, e.g. fins integrated with the housing
    • H05K7/20418Outer radiating structures on heat dissipating housings, e.g. fins integrated with the housing the radiating structures being additional and fastened onto the hous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20Cooling mea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common to different types of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7/20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 H05K7/2029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using a liquid coolant with phase change in electronic enclosures
    • H05K7/20318Condenser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common to different types of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7/20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 H05K7/2039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heat transfer by conduction from the heat generating element to a dissipating bod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Semiconductors Or Solid State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散热器,包括:导热部,具有与热源接触以吸热的吸热面;散热部,用于将所述导热部吸收的热量散发至外界,且与所述导热部沿所述吸热面延展方向并列设置。在使用时,通过导热部与散热部沿吸热面的延展方向并列设置,以使得应用于具体热源时,无需使导热部与散热部在热源的散热面散热方向叠置,进而无需在热源的散热面散热方向要求有巨大的空间,以能够更好的对散热面朝向方向紧凑的热源散热。综上所述,该散热器能够有效地解决散热面朝向方向上空间有限的热源散热效果不好的问题。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包括上述内存条散热设备的电子设备。

Description

散热器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散热器,还涉及一种包括上述散热器的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科技的发展,人们对电子产品的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由于电子产品在工作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如果这些热量不及时散发的话会影响电子产品的正常使用,对于一些散热空间不足的热源,例如内存条(RAM),其宽度方向两侧的空间比较有限,无法设置散热器对其进行有效散热,导致这些热源产生的热量无法快速的散掉,散热不均匀,散热效率低,从而影响电子产品的性能以及使用寿命。
综上所述,如何有效地解决散热面朝向方向上空间有限的热源(例如内存条)散热效果不好,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急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散热器,该内存条散热设备可以有效地解决散热面朝向方向上空间有限的热源(例如内存条)散热效果不好的问题,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包括上述散热器的电子设备。
为了达到上述第一个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散热器,包括:
导热部,具有与热源接触以吸热的吸热面;
散热部,用于将所述导热部吸收的热量散发至外界,且与所述导热部沿所述吸热面延展方向并列设置。
在该散热器中,在使用时,通过导热部与散热部沿吸热面的延展方向并列设置,以使得应用于具体热源时,无需使导热部与散热部在热源的散热面散热方向叠置,进而无需在热源的散热面散热方向要求有巨大的空间,以能够更好的对散热面朝向方向紧凑的热源散热。综上所述,该散热器能够有效地解决散热面朝向方向上空间有限的热源散热效果不好的问题。
优选地,所述导热部包括第一导热板以及导热延伸件,所述第一导热板具有所述吸热面,所述导热延伸件部分与所述第一导热板连接,另一部分延伸至所述吸热面延展方向的一侧以位于所述散热部处。
优选地,所述散热部包括若干散热鳍片,所述散热鳍片之间相互间隔设置于所述导热延伸件上。
优选地,所述散热鳍片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热源的长度方向之间的夹角为锐角,和/或所述散热鳍片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热源的长度方向平行。
优选地,所述第一导热板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一导热板相对地设于分别与所述热源厚度方向的两个表面上,且每个所述第一导热板均连接有至少一个所述导热延伸件。
优选地,在所述散热部与所述导热部并列方向上,多个分别对应于两个所述第一导热板上的所述散热部在所述吸热面延展方向的一侧错位设置。
优选地,在所述吸热面朝向方向上,多个分别对应于两个所述第一导热板上的所述导热延伸件,彼此相远离的侧面分别连接有所述散热部。
优选地,所述导热部包括第二导热板,所述第二导热板具有所述吸热面,部分所述第二导热板通过所述吸热面与所述热源导热接触,另一部分所述第二导热板延伸至所述吸热面延展方向的一侧并设置有所述散热部的若干散热鳍片,所述散热部包括多个之间互相间隔设置的散热鳍片。
优选地,所述导热部包括第二导热板,所述第二导热板具有所述吸热面,部分所述第二导热板通过所述吸热面与所述热源导热接触,另一部分所述第二导热板延伸至所述吸热面延展方向的一侧并设置有所述散热部,所述散热部包括多个之间互相间隔设置的多个散热翅片,所述散热翅片与所述第二导热板一体成型。
优选地,所述导热部包括第二导热板,所述第二导热板具有所述吸热面,所述第二导热板内部形成有用于填充相变工质的容腔,部分所述第二导热板通过所述吸热面与所述热源导热接触,另一部分所述第二导热板延伸至所述吸热面延展方向的一侧并设置有所述散热部,所述散热部包括多个间隔设置在所述第二导热板上的吹胀板,所述吹胀板内形成有与所述容腔连通的散热流道。
优选地,所述导热部包括第二导热板,所述第二导热板具有所述吸热面,所述第二导热板内部形成有用于填充相变工质的容腔,部分所述第二导热板通过所述吸热面与所述热源导热接触,另一部分所述第二导热板延伸至所述吸热面延展方向的一侧并设置有所述散热部,所述散热部包括多个间隔设置在所述第二导热板上的冷凝板,所述冷凝板内形成有与所述空腔连通的冷凝流道。
优选地,所述散热部还包括设置在相邻所述冷凝板之间的多个散热鳍片,所述散热鳍片之间间隔设置。
优选地,所述第一导热板为金属板或均温板。
优选地,所述第二导热板为金属板或均温板。
优选地,所述吸热面设置有导热介质。
优选地,还包括固定件,所述固定件用于将所述导热部固定在所述热源上。
优选地,所述固定件为U型弹性夹。
为了达到上述第二个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上述任一种散热器。由于上述的散热器具有上述技术效果,具有该散热器的电子设备也应具有相应的技术效果。
优选地,还包括内存条,至少一个所述散热器的导热部吸热面贴合所述内存条板面,且散热部设置于所述内存条远离插接端的一端。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散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提供的散热器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散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提供的散热器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散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提供的散热器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散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中提供的散热器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散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9中提供的散热器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散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图10中提供的散热器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如下:
导热部1、散热部2、导热延伸件3、固定件4、热源5、内存芯片6、口琴板扁管21、散热鳍片22、盖板23。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散热器,以有效地解决散热面朝向方向上空间有限的热源(例如内存条)的问题。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图12,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散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提供的散热器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散热器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中提供的散热器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散热器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5中提供的散热器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散热器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7中提供的散热器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散热器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图9中提供的散热器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散热器的结构示意图;图12为图10中提供的散热器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在一种具体实施例中,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散热器,具体的,该散热器包括导热部1和散热部2。
导热部1可以为导热板件,当然导热部1还可以采用其它结构,并非一定是板体结构,如块状结构等,考虑到应用于内存条时,可以使导热板件为长条型板件。
导热部1至少具有与热源5接触以吸热的吸热面,具体的吸热面与热源5散热面相配合设置,一般为平面,如导热板件的一侧板面,当然也可以是曲面,如凹面、凸面等,具体的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置。具体的,如热源5为内存条,内存条两侧具有多个内存芯片6,对应的吸热面可以贴合内存芯片6设置,以从内存芯片6处吸热。
散热部2用于将所述导热部1吸收的热量散发至外界,其中散热部2具体结构,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置,以能够较快与空气进行换热为准。
散热部2与导热部1沿吸热面延展方向并列设置。需要说明的是,为了方便描述导热部1与散热部2相对位置关系,需要引用吸热面的延展方向。具体如何理解吸热面的延展方向,若吸热面为平面,那么吸热面延展方向即为与平面法向方向相垂直的任一方向,若吸热面为曲面,可以将吸热面模拟为一个平面,如取居中的平面或相似的平面,那么与该平面法向方向相垂直的方向即为该平面的延展方向。
在该散热器中,在使用时,通过导热部1与散热部2沿吸热面的延展方向并列设置,以使得应用于具体热源5时,无需使导热部1与散热部2在热源5的散热面散热方向叠置,进而无需在热源5的散热面散热方向要求有巨大的空间,以能够更好的对散热面朝向方向紧凑的热源5散热。综上所述,该散热器能够有效地解决散热面朝向方向上空间有限的热源5(例如内存条)散热效果不好的问题。
在一种具体实施例中,如图1、2、3、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散热器,在上述实施例基础上,更为具体的,优选导热部1包括第一导热板以及导热延伸件3,其中第一导热板即为导热板件1,而其中的导热延伸件3即为传热部。
其中第一导热板用于与所述热源5导热接触,即第一导热板的一侧板面为吸热面,以贴靠热源5的散热面。而其中导热延伸件3部分与第一导热板连接,另一部分延伸至吸热面延展方向的一侧,以位于所述散热部2处,即散热部2设置于位于所述热源5一侧的部分导热延伸件3上。其中导热延伸件3如杆件、板件等。
在一种具体实施例中,如图1、2、3、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散热器,在上述实施例基础上,更为具体的,优选其中散热部2包括若干散热鳍片,其中散热鳍片之间相互间隔设置于导热延伸件3上,即散热鳍片之间相互间隔设置于位于所述吸热面延展方向一侧的部分所述导热延伸件3上。其中所述散热鳍片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热源5的长度方向之间的夹角为锐角和/或所述散热鳍片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热源5的长度方向平行。具体的,散热鳍片的角度,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置。
在一种具体实施例中,如图1、2、3、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散热器,在上述实施例基础上,更为具体的,优选第一导热板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一导热板相对地设于分别与所述热源5厚度方向的两个表面上,且每个所述第一导热板均连接有至少一个所述导热延伸件3,而不同导热延伸件3可以分别连接于不同的散热部2,也可以连接于相同的散热部2。如热源5为内存条,那么此处优选两个第一导热板分别贴合在内存条两侧侧面。
需要说明的是,如图1、2所示,两个分别连接于不同第一导热板的散热部2可以在吸热面朝向方向上对齐设置,也可以是如图3、4所示,两个分别连接于不同第一导热板的散热部2可以在吸热面朝向方向上错开设置。为了更好的散热,此处优选错开设置,具体的如图3、4所示,可以在散热部2与导热部1并列方向上,多个分别对应于两个第一导热板上的散热部2在所述吸热面延展方向的一侧错位设置,即对应的,多个分别对应于两个第一导热板上的导热延伸件3,在所述吸热面的一侧处错位设置,具体为导热延伸件3在所述吸热面的一侧的部分,在所述吸热面的一侧处错位设置,以通过散热部2错开设置,以更好的进行散热。
进一步的,为了更好的散热,如图1、2所示此处优选在所述吸热面朝向方向上,多个分别对应于两个第一导热板上的导热延伸件3,彼此相远离的侧面分别连接有散热部2,即使得对应于不同的第一导热板的散热部2彼此相远离设置,以更好的在吸热面朝向方向上拉开距离,进而保证更好的散热。
在一种具体实施例中,如图5、6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散热器,在上述实施例基础上,更为具体的,优选导热部1包括第二导热板,部分第二导热板与所述热源5导热接触,即设置有吸热面,即通过所述吸热面与所述热源导热接触;另一部分第二导热板延伸至吸热面延展方向的一侧并设置有散热部2,所述散热部2包括多个之间互相间隔设置的散热鳍片。
在一种具体实施例中,如图7、8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散热器,在上述实施例基础上,更为具体的,优选导热部1包括第二导热板,部分第二导热板与所述热源5导热接触,即设置有吸热面,即通过所述吸热面与所述热源导热接触;另一部分第二导热板延伸至吸热面延展方向的一侧并设置有散热部2,所述散热部2包括多个之间互相间隔设置的散热翅片,所述散热翅片与所述第二导热板一体成型。
在一种具体实施例中,如图9、10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散热器,在上述实施例基础上,更为具体的,优选所述导热部1包括第二导热板,所述第二导热板内部形成有用于填充相变工质的容腔,部分所述第二导热板与所述热源5导热接触,即具有上述吸热面,以与热源5导热接触,另一部分所述第二导热板延伸至所述吸热面延展方向的一侧并设置有所述散热部2,所述散热部2包括多个间隔设置在所述第二导热板上的吹胀板,所述吹胀板内形成有与所述容腔连通的散热流道。
在一种具体实施例中,如图11、1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散热器,在上述实施例基础上,更为具体的,优选所述导热部1包括第二导热板,所述第二导热板内部形成有用于填充相变工质的容腔,部分所述第二导热板与所述热源5导热接触,即具有上述吸热面,以与热源5导热接触,另一部分所述第二导热板延伸至所述吸热面延展方向的一侧并设置有所述散热部2,所述散热部2包括多个间隔设置在所述第二导热板上的冷凝板,所述冷凝板内形成有与所述空腔连通的冷凝流道。进一步的,为了更好的散热,此处优选散热部2还包括设置在相邻所述冷凝板之间的若干散热鳍片,散热鳍片之间间隔设置。
其中所述散热鳍片、散热翅片以及冷凝板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热源5的长度方向之间的夹角为锐角和/或所述散热鳍片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热源5的长度方向平行,且优选延伸方向与流向流过散热器的气流方向平行或者呈一定角度,该角度小于90度,优选的实施方式是平行。具体的,散热鳍片角度,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置。
其中为了更好的吸热,以及将热量更好的传递至散热部2,此处优选第一导热板为金属板或均温板,对应的,也可以使所述第二导热板为金属板或均温板。需要说明的是,其中均温板内部形成有空腔,空腔内设置有毛细结构,并且填充有散热工质,散热工质优选为水。
进一步的,为了更好的传热,此处优选其中所述吸热面设置有导热介质,具体的,导热介质如说明书说明导热介质可为导热胶、导热硅胶等。
进一步的,为了更好将其中的安装该散热器,此处优选还包括固定件4,其中固定件4用于将导热部1固定在热源5上。其中固定件4,可以采用螺钉等锁紧装置,但是螺钉的尾端会抵接在内存条5上,造成热源5损伤。因此,此处优选其中固定件4采用夹紧装置,如U型弹性夹。
基于上述实施例中提供的散热器,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上述实施例中任意一种散热器。由于该电子设备采用了上述实施例中的散热器,所以该电子设备的有益效果请参考上述实施例。
具体的,如应用于内存条,那么对应的至少一个所述散热器的导热部1吸热面贴合所述内存条板面,且该散热器的散热部2设置于所述内存条远离插接端的一端。
在一种具体实施例中,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内存条散热设备,具体的,该内存条散热设备包括导热板件、散热部2和固定件4。
其中在该实施例中,导热板件相当于上述的导热部1,导热板件一侧板面用于贴靠在内存条一侧以能够导热接触,及能够通过贴靠内存条,以使得内存条热量能够通过接触面传递至导热板件上,且导热效率越高越好。具体的,可以使导热板件为金属板件,如铝板件、铜板件,当然也可以采用合金板件。其中导热板件的长度一般与内存条的长度对应设置,一般在5厘米至15厘米之间,而导热板件的宽度一般与内存条散热面宽度对应设置,一般不小于内存条散热面宽度。需要说明的是,为了方便描述,关于导热板件的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均是相对内存条来说的,对于内存条散热面来说,宽度方向与内存条插接方向一致,而长度方向即板面上与宽度方向相垂直的方向。
其中散热部2布置在导热板件宽度方向的一侧,且散热部2的散热鳍片沿导热板件长度方向延伸。其中散热部2布置在导热板件宽度方向的一侧,以在宽度方向上,散热部2与导热板件并列设置,以使得在宽度方向错开内存条布置。而其中散热鳍片沿导热板件长度方向延伸,以使得散热鳍片厚度方向与导热板件的长度方向垂直,有效地避免散热鳍片的散热面正对由导热板件长度方向进来的冷却风。其中散热部2具体结构可以参考现有技术,但至少应当保证的是,在导热板件的长度方向,通风顺畅。
其中传热部和导热板件组合形成导热部1,传热部连接在导热板件与散热部2之间以进行导热,即将导热板件的热量传递至散热部2,进而通过散热部2与空气进行热交换,以进行散热。对应的,传热部的导热效率越高越好,具体的,可以使传热部与导热板件采用相同的材料,甚至两者可以一体成型。
其中固定件4用于将导热板件固定在内存条上,进而使得该内存条散热设备与内存条形成结构稳定的整体。其中固定件4,可以采用螺钉等锁紧装置,但是螺钉的尾端会抵接在内存条上,造成内存条损伤。因此,此处优选其中固定件4采用夹紧装置。
在该内存条散热设备中,在使用时,将内存条散热设备通过固定件4安装在内存条上,此时内存条散热设备中的散热部2散热鳍片,沿内存条长度方向延伸,以顺应风向为内存条长度方向的冷却风,相比沿宽度方向延伸或者沿长度方向延伸的散热鳍片,更加利于对内存条附近的风体进行导向,使得风体能够沿内存条长度方向流动,对内存条本身、导热板件以及散热部2均起到较好的散热效果,进而使得内存条具有更好的风冷效果。综上所述,该内存条散热设备能够有效地解决目前内存条散热设备散热效果不好的问题。
进一步的,为了更为高效的进行散热,此处优选包括两个沿板厚方向并列设置且之间间隙设置的导热板件,以使两个导热板件能够夹持在内存条厚方向两侧,需要说明的是,根据内存条板厚方向两侧结构、空间的不同,两侧的导热板件可以进行对应调整,以能够在内存条两侧与内存条进行较大的导热接触即可。两个导热板件分别对应设置有传热部以及散热部2,且与两个导热板件对应的不同散热部2沿导热板件厚度方向并列设置或沿导热板件宽度方向并列设置,即一侧导热板件所对应的散热部2,与另一侧导热板件所对应的散热部2,在导热板件的厚度方向或宽度方向进行并列设置。需要说明的是,两个导热板件也可以共用一个散热部2,即分别通过一个传热部与该散热部2进行导热连接。
其中传热部可以为与导热板件一体成型的板件,以在导热板件宽度方向延伸导热,即采用一块板件,一半部分用于贴靠内存条设置,以作为长条型换热板件,另一半部分在一侧板面或两侧板面贴合安装散热部2,以作为传热部,仅在一侧板面设置传热部,可以在两个导热板件相靠近的一侧设置上述散热部2,也可以是两个导热板件相远离的一侧设置上述散热部2。
当然,也可以使传热部呈杆状,为了加速导热,传热部内可以进一步设置有能够流动导热流体的管道,以通过注入导热流体,进行快速导热。当然也可以是采用实心杆体。具体的,可以使传热部呈L型,其中传热部的纵杆沿导热板件长度方向延伸、横杆沿导热板件宽度方向延伸,其中横杆一端与长杆连接、另一端与散热部2连接,散热部2与传热部优选组合成U型。
其中传热部横截面优选扁平设置且扁平方向与导热板件厚度方向一致,即扁平横截面的宽度方向与导热板件厚度方向一致,当然也可以是进传热部纵杆的横截面扁平设置,以更好的贴合导热板件。进一步的,为了提高导热效率,此处优选所述导热板件一侧板面具有导热胶,以使得内存条与导热板件之间有导热胶或其它导热介质,以用于填充排挤导热板件与内存条之间的空气。
进一步的,此处优选其中固定件4为U型夹,U型夹夹在两块导热板件长度方向侧边和/或宽度方向侧边,以通过U型夹推动两个导热板件相靠近移动,进而对两个导热板件之间的内存条进行夹紧固定。需要说明的是,其中U型夹可以是圆柱金属杆弯折形成,也可以是长条型扁平杆弯折形成,以与导热板件具有更大的接触面。
进一步的,关于其中散热部2包括多个沿导热板件宽度方向并列设置的散热鳍片,各个散热鳍片优选呈长条型,即从长条型换热板件长度方向的一端延伸至另一端。具体的,可以使各个散热鳍片厚度方向与导热板件的宽度方向一致,具体的,可以使散热部2还包括安装片,其中安装片的厚度方向与导热板件的厚度方向一致,各个散热鳍片依次安装在安装片的一侧,以使得整体呈横截面呈方形的杆件。为了更好的散热,此处优选其中散热鳍片具有上开设有多个上下贯通的通孔。
进一步的,其中散热部2还可以采用虹吸散热部2。
在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其中传热部具体采用L型杆,对应的,内存条散热设备如附图1、2。内存条上的内存芯片6工作时发出的热量通过热传递传到导热板件,内存条与导热板件之间有导热胶或其它导热介质,以用于填充排挤导热板件与内存条之间的空气,导热板件通过热传递传把热量给呈U型且为管体的传热部,传热部通过热传递传把热量到内存条上方的散热部2,风冷系统吹向散热部2的散热鳍片,以进行散热,从而达到显著的内存散热效果。且散热部2的散热鳍片延伸方向与服务器系统风扇吹出来的风方向一致,有利于降低风阻和提高散热鳍片的换热效率,从而提高了内存散热部2的散热效率,利用了服务器空余的空间,解决了内存的散热问题,提高了内存的性能和寿命。两个导热板件靠近散热部2一侧的边沿均具有相向凸起的凸台,可以卡在内存上方限位,然后再通过U型夹把从导热板件靠近散热部2的一侧,夹在两个导热板件上,以实现固定在内存条上,方便快捷。且其中两个导热板件所各自对应的散热部2,在导热板件宽度方向上等高设置,且均布置在两个传热部向远离的一侧。
在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其中两个导热板件所各自对应的散热部2上下布置,即在导热板件宽度方向并列设置,对应的,内存条散热设备如附图3、4,内存条上的内存芯片6工作时发出的热量通过热传递传到内存两侧的导热板件上,内存条与导热板件之间有导热胶片或导热介质,以用于填充排挤两者间隙的空气,内存条两侧的导热板件焊接着呈U型且管体的传热部,导热板件通过热传递传给传热部,传热部在长条型板件厚度方向的两侧均焊接着散热部2,而在导热板件的宽度方向上,两个导热板件的散热部2并列设置,即相对导热板件远近设置,上下错开,两散热部2高度不同,错开空间,增大放置散热部2的空间,可以焊接更多的散热部2,增大内存散热部2的换热面积,从而提高了内存散热部2的散热效率,充分利用了服务器空余的空间,即内存条上方空余空间,解决了内存条的散热问题,提高了内存条的性能和寿命。
在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其中传热部与导热板件一体成型,对应的,内存条散热设备如附图5、6。一块板件上,下部贴合内存条板面设置,以作为导热板件,上部在两侧均连接有散热部2,以作为传热部,而固定件4采用U型夹,且从导热板件长度方向的两端夹在两侧的长条型板件上。且优选在导热板件的宽度方向上,散热部2延伸至导热板件处,即延伸至内存条处,而其中U型夹的两条夹腿卡在对应一侧散热部2的两个散热鳍片之间,以避免U型夹脱离。传热部导热更为直接快速,更为有效地提高整体散热效率,同时固定效果更好。
在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其中传热部与导热板件为一体成型的均温板,对应的,其中内存条散热设备如附图7、8。一块均温板件上,下部贴合内存条板面设置,以作为导热板件,上部在远离另一侧导热板件的一侧连接有散热部2,以作为传热部,而固定件4采用U型夹。
在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其中散热部2的散热鳍片为吹胀板,具体的其中内存条散热设备如附图9、10。具体的,其中散热部2的散热鳍片为吹胀板。吹胀板的导热系数比较高,从而提高了内存散热部2的散热效率。
在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其中散热器为虹吸散热器,具体的其中内存条散热设备如附图11、12。具体的,其中散热部2为虹吸散热器。虹吸散热器包括多个口琴板扁管21和散热鳍片22,且通过盖板23进行焊接密封,虹吸散热器里面的导热介质为冷媒,导热系数比较高,从而提高了内存散热器的散热效率。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9)

1.一种散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导热部,具有与热源接触以吸热的吸热面;
散热部,用于将所述导热部吸收的热量散发至外界,且与所述导热部沿所述吸热面延展方向并列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部包括第一导热板以及导热延伸件,所述第一导热板具有所述吸热面,所述导热延伸件部分与所述第一导热板连接,另一部分延伸至所述吸热面延展方向的一侧以位于所述散热部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部包括若干散热鳍片,所述散热鳍片之间相互间隔设置于所述导热延伸件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鳍片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热源的长度方向之间的夹角为锐角,和/或所述散热鳍片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热源的长度方向平行。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热板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一导热板相对地设于分别与所述热源厚度方向的两个表面上,且每个所述第一导热板均连接有至少一个所述导热延伸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散热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散热部与所述导热部并列方向上,多个分别对应于两个所述第一导热板上的所述散热部在所述吸热面延展方向的一侧错位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散热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吸热面朝向方向上,多个分别对应于两个所述第一导热板上的所述导热延伸件,彼此相远离的侧面分别连接有所述散热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部包括第二导热板,所述第二导热板具有所述吸热面,部分所述第二导热板通过所述吸热面与所述热源导热接触,另一部分所述第二导热板延伸至所述吸热面延展方向的一侧并设置有所述散热部,所述散热部包括多个之间互相间隔设置的散热鳍片。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部包括第二导热板,所述第二导热板具有所述吸热面,部分所述第二导热板通过所述吸热面与所述热源导热接触,另一部分所述第二导热板延伸至所述吸热面延展方向的一侧并设置有所述散热部,所述散热部包括多个之间互相间隔设置的散热翅片,所述散热翅片与所述第二导热板一体成型。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部包括第二导热板,所述第二导热板具有所述吸热面,所述第二导热板内部形成有用于填充相变工质的容腔,部分所述第二导热板通过所述吸热面与所述热源导热接触,另一部分所述第二导热板延伸至所述吸热面延展方向的一侧并设置有所述散热部,所述散热部包括多个间隔设置在所述第二导热板上的吹胀板,所述吹胀板内形成有与所述容腔连通的散热流道。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部包括第二导热板,所述第二导热板具有所述吸热面,所述第二导热板内部形成有用于填充相变工质的容腔,部分所述第二导热板通过所述吸热面与所述热源导热接触,另一部分所述第二导热板延伸至所述吸热面延展方向的一侧并设置有所述散热部,所述散热部包括多个间隔设置在所述第二导热板上的冷凝板,所述冷凝板内形成有与所述空腔连通的冷凝流道。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部还包括设置在相邻所述冷凝板之间的多个散热鳍片,所述散热鳍片之间间隔设置。
13.根据权利要求2-7任一项所述的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热板为金属板或均温板。
14.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热板为金属板或均温板。
15.根据权利要求1-12任一项所述的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热面设置有导热介质。
16.根据权利要求1-12任一项所述的散热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件,所述固定件用于将所述导热部固定在所述热源上。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为U型弹性夹。
18.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17任一项所述的散热器。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内存条,至少一个所述散热器的导热部吸热面贴合所述内存条板面,且散热部设置于所述内存条远离插接端的一端。
CN202111669026.1A 2021-12-30 2021-12-30 散热器及电子设备 Pending CN11409613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669026.1A CN114096134A (zh) 2021-12-30 2021-12-30 散热器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669026.1A CN114096134A (zh) 2021-12-30 2021-12-30 散热器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096134A true CN114096134A (zh) 2022-02-25

Family

ID=803082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669026.1A Pending CN114096134A (zh) 2021-12-30 2021-12-30 散热器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096134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047315A (zh) * 2023-09-27 2023-11-14 武汉科贝尔激光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激光切割机及其使用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047315A (zh) * 2023-09-27 2023-11-14 武汉科贝尔激光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激光切割机及其使用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696124Y (zh) 散热装置
US6966359B1 (en) Radiator plate rapid cooling apparatus
CN103167780A (zh) 功率模块用复合式散热器及复合式散热器组件
CN111246706B (zh) 一种双面散热装置
CN100499977C (zh) 散热装置
US8558373B2 (en) Heatsink, heatsink assembly, semiconductor module, and semiconductor device with cooling device
CN111664733A (zh) 一种微通道换热器结合热管的散热装置
CN114096134A (zh) 散热器及电子设备
US7401642B2 (en) Heat sink with heat pipes
CN110943058A (zh) 一种散热器
CN210014478U (zh) 一种散热器、空调室外机和空调器
CN210014476U (zh) 一种散热器、空调室外机和空调器
CN216752585U (zh) 散热器及电子设备
CN210014477U (zh) 一种散热器、空调室外机和空调器
CN210014475U (zh) 一种散热器、空调室外机和空调器
WO2022083365A1 (zh) 一种设备散热方法及散热设备
CN108419416A (zh) 一种igbt用的高散热量热管散热器
TWI686130B (zh) 散熱模組
TWM628154U (zh) 用於記憶體模組的氣液雙冷型散熱器
CN210403711U (zh) 一种散热装置
CN209914361U (zh) 板式热管散热器
CN111366018B (zh) 半导体制冷用散热组件及半导体制冷设备
CN208487601U (zh) 一种用于大功率led光源的散热装置
JP3334308B2 (ja) ヒートパイプ及びヒートパイプ式放熱器
TWI332145B (en) Heat dissipation devic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